第一篇:暑假关于对家乡特色产业与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暑假关于对家乡特色产业与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桂东县不断发挥资源优势,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托资源储备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突出抓好“四个一”工程:即一头牛(哈哈牛业),一杯茶(玲珑王茶业),一根竹(楠竹产业),一瓶酒(桂花酒业);实现了“二个变化”:即变品种为品牌,“玲珑王”、“哈哈牛”、“桂花养生酒”、“中国高寒第一红——富硒红米”成为了知名品牌;变单一生产型为生产加工销售型,培育出哈哈牛业、玲珑王茶业、桂花酒业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家,逐步形成了以品牌带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特色产业,经济,农业,发展
在这个暑假中,本人通过对我的家乡郴州市桂东县经济发展网上资料的查阅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建议,据此做出报告。
我的家乡桂东县是一个农业山区县。近年来,坚持以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为重点,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富县、农业稳县、开放兴县三大战略,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桂东县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出产多种颇具地方特色的绿色无公害、反季节、原生态农产品。长期以来,这些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产量少,除自用外,就是用来馈赠亲友,当地人打趣地称为“贡品”。近年来,该县着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提出把桂东建设成为华南原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花豆、茶叶、甜玉米、反季节蔬菜、富硒红米、草山牛羊等6大特色农产品,使之成为新的农业支柱产业。他们采取以奖代投、贴息贷款等方式,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对种养户进行扶持。县农业部门还引进“超甜玉米”等优良品种,在全县推广。
桂东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先后引资创办了玲珑王茶业等龙头企业,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玲珑茶是桂东特产,为发展这一产业,玲珑王茶业公司在清泉镇建起了万亩茶园。在其示范带动下,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由过去8000余亩发展到2.85万亩。
目前,桂东已建立无公害、原生态的特色农产品基地18个,总面积达14.5万亩。花豆、甜玉米等6大特色农产品初具产业规模,今年1至9月创产值1.6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3.7%。
“三农”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要求,要实现全面小康,农村是关键,增加农民收入是重点。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地处边远的桂东山区农民增收出路何在?笔者认为,应立足于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结构,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突出“扶贫、发展”两大主题,实施扶贫攻坚,以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为切入点,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特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桂东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特别是桂东贫困山区的农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不少深层次的矛盾更加显露出来。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而效益却在逐步降低;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而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农民由过去的求温饱转到求富裕。如果继续沿着传统农业的路子走下去,不但小康难以实现,农业自身的扩大再生产也难以进行。为此,必须引导干部、群众强化认识,走发展特色农业的道路。
1、发展特色农业综合效益高。特色农业是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要求的农业,一般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率高、加工增值率高、市场占有率高、综合效益高等特征。例如桂东县城关镇大洞村2000年通过种植“三木”药材使全村人平增收260元,可以看出,特色农业已成为山区农业,尤其是特困山区农业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增长点,这是常规农业不可比拟的。
2、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强。特色农业是贫困山区农民奔小康的致富产业、希望产业,它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既能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直接给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又能促进加工、运输等二、三产业的发展。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也是桂东山区农民增收的希望产业。
3、发展特色农业资源潜力大。桂东境内海拔高,污染小,对发展“无毒、无公害绿色食品”这一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桂东县黄洞乡,草山资源丰富,发展肉牛、山羊等草食动物,黄洞乡政府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在“特色”上做文章,办起了八月窝奶牛场和南华养牛基地,带动贫困山区的建设,使山区农民人平收入逐年增长。
二、发展特色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特色农业是桂东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牛鼻子”,牵住了这个“牛鼻子”,农民收入才会大幅度地增加,生活水平才会大幅度提高。但是,桂东山区发展特色农业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方面:
1、市场信息掌握不够。桂东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处在边远贫瘠的自然环境,一些人至今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对市场需求缺乏较多的了解,更谈不上研究市场,把握市场。大多是“凭着自我感觉抓生产,跟在别人后面搞调整”,致使市场波动带来的负效应时有出现。
2、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农民运用农业科技,尤其是特色农业的种养技术运用滞后。即使有一些实用技术,也是覆盖面小、科技含量低、粗放经营,带来的只能是高成本运行,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3、示范基地建设不够。一部分山区特色农产品没有稳定的生产基地,而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或零星的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吸引不了市场,缺乏参与大市场流通的能力。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将直接制约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增长须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挖掘农民增收潜力,解除增收制约因素,壮大农村经济,特别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民收入才能够快速增长。
三、特困山区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分析
根据近年来桂东山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从农民自身因素和存在于农业内部的矛盾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民是增收的主体,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收入能否快速提高。但是,目前农民的整体素质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经济观念仍普遍存在,究其根源是文化素质偏低,无法接受高科技含量的种养技术,无法正确判断市场的供求信息,无法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
2、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表现在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中介组织不够健全,产业链条缺乏紧密度,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步伐慢,大部分农副产品只能以原料为主进入市场,难以实现再次或多次增值。大多数龙头企业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不高,占有市场份额少,一体化经营机制不健全,龙头、基地、农户形成的利益共同体松散等弊端,致使抵御市场风险力差,市场稍有波动,农产品就会出现“卖难”现象,既压抑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
3、农业结构调整不到位。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特新产品少;一般性品种多,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产品更少;农业结构调整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多、小而全问题,缺乏特色,竞争力不强;结构调整盲目跟从,对自身优势认识不足,市场信息把握不准,一哄而上;存在短期性,品牌意识不强,持续发展力弱;规模小,形不成支柱产业。由于这些原因,致使农产品供求脱节,导致农产品价格下滑,影响农民收入提高。
四、强化桂东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措施
特色农业是商品性农业。促进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着力点要放在更新观念、强化经济意识上来。要破除“温饱则满”的小农思想,树立“以农为本、艰苦创业、多业致富”观念。在稳定常规农业的基础上,重拳出击,突出抓好各主导产业的发展,在特色、规模、效益上狠下功夫。
1、更新观念,切实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经过近几年的艰苦探索,桂东山区开始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绝大多数还没有完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由种植种养的状态,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桂东山区必须把依靠市场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首先,要立足于市场需要,调整优化品种结构。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多、人多我新”的原则,向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效益化方向发展,以增强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彻底改变目前基本上自种自养自食的现状,用更多的优质产品去占领省内外乃至国际市场。其次,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吸纳更多的资金投入特色农业;充分利用现有的高山资源,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征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第三,要适应市场规则,改进工作方法。要从过去抓生产计划,采取行政号令、依靠行政手段的工作方法,转到分析市场、研究市场,注重搞好市场调查、分析、预测、预报,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减轻风险上来。第四,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加快流通体系的建设。把搞活流通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来抓。把分散、零乱的产品经营,通过“三制一化”联系定点销售地。并以此带动特色产品的销售,抢占市场,扩大特色产品销售半径。第五,要牢固树立信息观念,增强信息意识,推进农业信息化,实施“信息兴农”战略。加强对农民信息知识的普及,扩大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使之真正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效益,只有掌握准确完备的农业信息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针对农业信息的公共特性和农村还不具备农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政府逐步加大对农业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加快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开发,提高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大力开发高质量的农业信息资源,加强农业动态信息的收集,做好预测,增加信息的有效供给。
2、突出品牌,提高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科技含量的高低,科技推广的快慢,直接关系到特色农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农是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目前桂东山区在发展特色农业中,一方面是科技含量还不高,另一方面是推广应用各种新技术成果的潜力很大。桂东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应把着力点放在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上,努力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农技站和农民技术人员处在生产第一线,与农民群众直接联系,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必须十分重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依托农校、农函大,搞好科技培训,依靠“土专家”、“田秀才”这支队伍,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加工信息和科技承包服务,从而使特色农业的发展建立在较高的科技起点之上。例如桂东近年来立足品牌开发,突出规模效益,重点实施的花豆基地、猪—沼—菜(果)项目、巴西菇项目、玲珑茶项目、朝贡金桔项目、烤烟项目、无公害反季节蔬菜项目、楠竹低改项目、厚朴、黄柏、杜仲等“三木”药材项目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突出了品牌效益。
3、创新机制,增强发展特色农业的活力。机制创新,给经济建设带来了活力和生机。桂东山区要使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同样离不开机制创新。一要建立灵活的经营机制,在管理体制上重点是要转变经营体制,转变经营方式,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专业协会、合作协会、互助保险和各种专业服务组织,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要尽快形成产业化格局。无论是农民增收、财力增长,还是增强特色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特色农业品位,都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桂东山区种养业的产业化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按照以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带农户的要求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培植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积极培育和扶持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强重点龙头企业的管理。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延长做大产业链,以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为契机,开发、培育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基地是基础,没有适度集中连片的商品生产基地,主导产业就无从谈起,没有主导产业,便无所谓特色农业,没有特色农业,农民要增收致富奔小康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一、桂东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1、主要做法
(1)做大工业“蛋糕”,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以小水电为龙头的工业产业持续发展。县电力公司成功股改,成为桂东县第一家产值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享誉全国“桂东模式”的小水电龙头产业,成为县支柱产业,全县投产电站达163座,装机总容量达16.4万千瓦以上,小水电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0%。2007年,小水电产业产生税收2560万元,比2006年增长45.5%,占据全县财政收入的近半壁江山。二是扶持骨干工业企业。湘肇化工厂、高氯酸钾厂等骨干企业通过抓好技改和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完成技改投入1000万元;至今上半年,实现税收500多万元,增长19.5%。三是大胆实施开放兴县战略,大胆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吸引境内外资金,筑巢引凤,兴办湘宇纺织厂、兴旺、富盟、永立毛织厂,兴业针织厂,振兴服装厂,鑫源电子厂等10多家劳动密集型民营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壮大农村经济。
几年以来,桂东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落实党的“三农”政策。在资金投入方面采取以奖代投、贷款贴息等倾斜政策,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农业特色品牌上,建设“茶、果、药、竹、菜、菌”等产业示范基地10万余亩,形成了以106国道沿线6个乡镇为主反季节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示范带,以黄洞、三洞、流源等乡为主的楠竹示范带,以清泉、桥头等乡镇为主有机茶示范带。一是扶持产业大户和科技示范户。投入产业项目资金900万元,发展优质稻、超级稻2.5万亩,楠竹低改扩边
4.3万亩,发展中药材2.1万亩,无公害蔬菜3万亩,食用菌大棚3500个,甜玉米6000亩,有机茶3000亩,东冠杨梅7000亩,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3.6万头(只),发展养猪大户1663户,新增出栏生猪6万头。二是抓好无公害品牌建设。有机茶、甜玉米、食用菌、大米、辣椒、南瓜等13种有机绿色食品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有机食品认定,16.8万亩生产基地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生猪、优质米、食用菌、蔬菜、甜玉米等无公害农产品在粤、港等大都市非常畅销。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等灵活有效的形式,大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大塘、东洛、沙田等乡镇发展超甜玉米、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亩,玲珑王公司在清泉、桥头等乡镇创办有机茶基地15000亩。这些龙头企业,与基地捆绑在一起,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
(3)扩容提质,提高城镇化水平。
县城解放路、维夏路、东华路、北街等主要街道完成了水泥路面硬化、人行道铺设了大理石或彩色瓷砖,完成了“三线”下地工程。106国道县城段改线工程路面硬化等工程已验收合格,三台山公园道路完成硬化并安装了明亮的路灯。县城主要街道两旁亮化、绿化工程成为县城的一大亮点。县城面积由2000年的2.85平方公里扩大到4.85平公里,县城人口增加到4.7万人。沙田、清泉、桥头、大塘、寨前、四都等乡镇大力开展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城乡经济、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着力扩容提质,打造边贸集镇、工业新镇,至去年年底,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26.79%,同比提高2.22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251个,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12户,第三产业发展亮点纷呈,特别是以“红”、“绿”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业取得进展,至10月上旬,全县今年各旅游景点接待外地游客4万多人次,同比增长18.8%。
2、主要成效
桂东县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狠抓产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进“三化”进程,全县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完成GDP9.63亿元,同比增长7.9%,人均5876元,同比增长5.9%;完成财政总收入7468万元,同比增长24.43%,人均财政收入390元,同比增长12.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2元,同比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1754元,同比增长-5.9%;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量降低率为-5.72%,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消减率为2.24%;森林总蓄积量增长率为2.91%;森林覆盖率达78.26%。企业,新增就业岗位2870个。一是农业品牌成功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打出了生态农业品牌,使桂东特色农产品走出了山门,进入都市市场,尤其是无公害反季节蔬菜、食用菌、有机茶、黄菌干、中药材等特色产品深
受粤、港、澳市民的青睐,桂东竹胶板也成功占领大西北市场,在兰州、乌鲁木齐、阿克苏等大城市建立销售网络。玲珑茶、花豆、“桂峰”牌竹胶板、手动机械犁等品牌产品多次在省级以上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玲珑茶在1994年获得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并多次获得全国、全省优质绿茶称号,今年在长沙又获得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桂东县特色农产品随着市场的开拓,质量的提升,知名度愈来愈高,经营效益也愈来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业特色产品年销售额1.2亿元以上,其中品牌产品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约占特色产品销售额的四分之一。二是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性得到有效发挥。近几年,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产业有新的突破,培育了一些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玲珑王、竹胶板厂、大东生态农业、老桂岽、红三角等企业在农业特产加工销售中独领风骚,使桂东特色产品畅销省内外市场,在近几年省农博会和今年市农展会上,我县著名特产玲珑茶、花豆、黄菌干、甜玉米、黄糍粑、玉兰片等特别畅销。玲珑茶、花豆、竹胶板、手动机械犁、竹胶板厂“径向剖篾”获得专利。大东生态农业、玲珑王和桂花城种粮合作社等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了我县绿色品牌的发展,产销两旺,产品畅销粤、港、澳等沿海大都市。三是订单农业成为产业发展链条。通过订单这个链条,有效地把产、加、销连为一体,使农民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捆在一起,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在价格和销售上都得到了可靠保障,使怕担风险的农民吃上了“放心丸”,发挥了生产积极性,从而生产出来的优质农业特色产品,以绿色生态品牌进入市场、占领市场,使生产者和经营者都获得满意的回报。这种经营方式,对发展壮大桂东县特色产业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今后借鉴和提供。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品牌意识不强,产业难以做大做优。桂东县在众多的知名特色产品中,申请注册的仅有玲珑茶、花豆、竹胶板、手动机械犁四个品牌。就连被誉为“湘南一绝”的甜玉米及列为全市“一品工程”的中药材,深受粤、港、澳市场青睐的无公害反季节蔬菜、食用菌、黄菌干、玉兰片、冬笋等名优特产在品牌注册中仍保持零纪录。因此,桂东特色品牌产业的发展空间还相当大。
2、龙头带动乏力,产销链条存在空隙。在桂东县15个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中,竹木初加工企业占据大半江山,仅有玲珑王、红三角、老桂岽等几个小规模企业经营农业特产加工、销售,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能力显然不足,特别是中药材、甜玉米、畜禽产品的生产缺乏发展链条,没有形成龙头带动,还处于无序生产、销售状态,产品生产、销售难以保障,生产规模、生产效益受市场波动,影响非常大。
3、加工包装仍是软肋,经济效益难以提升。桂东县农业特色产品加工仍是薄弱环节,加工粗放,不精、不深,大多数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包装档次较低,增值小,因此,严重制约了特产品牌品位的提升,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三、推动桂东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1、培植品牌,拓展市场,把品牌做大做优做强。一是牢固树立品牌意识。要正确认识农业品牌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品牌建设,使品牌产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应有作用,收到品牌效益,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贡献;二是出台优惠政策,精心培育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农业品牌。要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快出台最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三是要重视培养和使用专业技术人才。首先是要加大农村人才市场的培育,为农村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在职业中学或劳动力培训机构开设农村实用技术专业班,把他们培养成有文化、会管理,有技术、懂经济的农村新型劳动人才;其次是要重视人才的使用,为乡镇选拔科技副乡(镇)长、科技专干,建议对科技干部实行岗位津贴,并在年度考核中列专项考核,对优秀的科技干部进行奖励、提拔使用,对不称职的取消岗位津贴;再次是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农业品牌战略,对取得成果,有重大贡献的干部实行重奖,提拔重用。
2、扶持龙头,改制机制,提升品牌竞争力。一是建议政府在投入机制上向农业品牌企业倾斜。结合新农村建设,采取以奖代投、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对新建立的农业品牌企业,在建设用地、税费、用电等方面享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集中优势力量和一切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把品牌打响;二是改善经营机制,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机制改革。重点抓好县竹胶板厂和县药材开发公司的改制重组,组建以竹木、药材、生猪、牛、羊等特色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开发公司和甜玉米、无公害蔬菜等品牌产品开发公司;三是优化品牌企业发展环境。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南北大通道,解决交通“瓶颈”制约,在服务上尽可能简化程序,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网络,此外,还要为企业提供有力保障,对农业龙头企业实行挂牌保护。
3、抓住关键,突破重点,全面提高品牌的综合效益。一是抓好特色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精包装,发展壮大产业链。在提升品牌质量上档次方面做大文章、下苦功夫,努力提高品牌产品的价值和竞争能力;二是紧紧抓住市场这条纽带,让市场取舍来决定品牌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时调整营销战略,捕捉市场动态信息,对适销品牌产品实行“双向订单”,以保证生产和销售的畅通,发挥特色品牌的最大效益;三是要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品牌的综合效益。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动大手笔,对症下药,全面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与管理,通过此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发挥龙头企业的整体功能,更好地带动农民增心,为地方财政增长培植新的增长点,为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篇:家乡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
501班丁蕤杰
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黄岛,那就是我的家乡。
听爸爸和爷爷说,以前,家乡的路边都是一排排简陋又矮小的土质的平方,不仅卫生差,而且下雨时,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交通也不发达,如果想出趟远门,得步行十几里路,在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上挨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坐车的地点。下雨天,小路泥泞不堪,几乎隔绝了村子和外界的一切联系。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现在再来我们村的话,你会发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小房子变成了大高楼,石头路也变成水泥路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电话、手机等家用电器。人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跑来跑去传递信息,联系沟通,既节省了时间,有大大的提高了生活质量。原来荒芜的田地上长满了庄家,绿油油的玉米苗,引来了一阵阵美妙的歌声,一片片欢乐的笑声,一张张绽开的笑容,小天百花争艳,朵朵花儿面带笑容迎接四面八方来的游客。秋天果实累累,各种各样的果实从树叶中探出头来,等待着农民伯伯的盛装光临。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来到村子的一片广场上,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人们悠闲自得的打起了太极拳,跳起了广场舞,孩子们快乐的骑着单车,滑着旱冰,幸福的笑容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我祝愿,这美好的日子,会更长久,人们的笑容更灿烂。
第三篇:关于家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定稿)
汶上古称中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县城西北隅的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宋代,气势雄伟。1994年3月,在塔内发现了141件佛教圣物。公元前501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初仕中都宰。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汶上相继有四人出任尚书之职。汶上现存众多名胜古迹,发掘的北辛文化遗址和细石器化距今约1—1.5万年。文庙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堪与曲阜的孔庙相媲美。
本人暑假期间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调查,网上查询,采访领导等方式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这次的调查报告:
一、我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经济发展,通过简政放权、分类指导、促强扶弱、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汶上县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6%,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4%。
2.结构调整彰显成效。近年来,各县市都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力促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农业方面着力提质增效,推进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新型农业建设,产业链条继续延伸,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工业方面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工业结构已由能源开采加工为主导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方面积极扩大产业规模,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打造新型服务业。
二、经济发展的不足
1.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我县仍为省级贫困县,目前在全省排名为63位,相比同市的兄弟县市邹城市(9位)、兖州市(22位)有很大的差距,且我县的地方财政收入处在全省70位之后
2.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特色。我县产业是典型的资源主导型产业,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单一特征,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并且与其它兄弟县市之间产业雷同严重,经济主要靠煤炭拉动。
三、经济发展的建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战略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汶上作为经济欠发达县,经济总量小、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质量不高,面临着加快速度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崛起,必须坚定“产业兴县”不动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民生和谐,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加速发展,探索走出一条速度、结构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1.坚持以新型产业化为主导
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围绕培育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提升一产,优化二产,繁荣三产,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节能环保、效益良好、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2.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科学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新风光产业园、LED、太阳能光伏组件、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优势技术和优势品牌,抢占新兴产业的发展先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立足做优做强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三大百亿产业,依托如意天容、万发服饰、金成机械、祥远机械等行业龙头企业,规划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端延伸,加快传统产业向特色产业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要求,实施农业“六大工程”,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一批优质、高效、精品、生态农业。壮大大汶河现代农业、利生面业等企业规模,扩大奶牛、生猪、芦花鸡等特色养殖和山药、白莲藕、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打响生态和绿色品牌,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3.构筑转型升级平台。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项目集群、产业集聚”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快形成互为配套、集群发展的产业布局。加快县经济开发区机械电子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节能产品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加快完善次丘、康驿、白石等乡镇产业协作区,大幅提升产业协作配套和集群发展能力。加快联想化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全面拉开发展框架,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按照“煤盐结合,高端发展”的产业定位,采用国内外先进、绿色、环保新技术,大力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倾力打造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化工园区。
4.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牢固树立“突破靠产业,产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的理念,坚持招商选资,提高招商门槛,紧紧围绕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大、节能环保类大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确保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每个乡镇至少新上3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
5.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引领
牢固树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理念,围绕“儒释圣地、生态水城”城市发展定位,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力打造跨越转型的强力支撑。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设施;加快推进城区道路与环城路的互通连接,力争实现县城到中心城镇二级路连接,乡镇之间三级以上公路连接。改善教育、文化、娱乐设施,推进绿化美化工程,确保绿化有层次、亮化有特色、美化有品位。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某县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开展扶贫活动调查报告
关于学习风气差异调查报告
第四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三农问题一直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我认为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做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小康致富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并且我也是在农村长大,因此对农村我有着特殊的情感,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做调查就更有必要了。中国现有8亿农民,对此我想到应该盯住这个庞大的市场,利用这一机遇发挥好拉动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的巨大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利用寒假时间对我所处的农村经济的现状作了一次调查。通过对农村经济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政府对农村发展所实施的政策,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现状,研究提高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方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调查对象:
由于青年人长时间在外,对村里的发展不是很了解,故调查的对象平均年龄为45岁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人群总体的文化程度稍低,在被调查人群中1/2的人只具有初中以下文凭。从婚姻状况来看,90%都已婚。
从职业状况来看,80%的调查者的职业都是务农。
三.调查内容:
个人一般情况,家庭财政收支方面,家庭设施方面,家庭消费方面,国家政策方面以及农民对农村的发展建设的意见。
四.调查方式:
由于部分村民文化程度的关系,我主要对本村被调查的农户进行访谈式调查。
五.调查时间:2013年一月底。
六.调查地点:XXX
七.调查结果:
通过对农民们的谈话,已基本了解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如下:家庭年收入约500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每户有可劳动人口约2人,且多为40岁以上。
居民每月各项总支出所占比: 种类
日常生活必需
品
教育支出
赡养老人
农业成本
其它 比例 40% 20% 9% 20% 11%,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基本全部落实到位,所有人都能享受医疗报销,并且现有许多帮助农民的政策,例如粮补等,农民可以更不用担心成本问题,可以更加放心得挣钱。
从大多数农民得知,当前,农村的交通还是个重要问题,住稍偏的居民还是出行不便,交通工具无法到达家门口,并且有地方的医保政策,“家电下乡”就存在欠缺。
总体来说,当前农村发速度正稳步提升,当然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部分地区的交通及政策落实问题。
八.调查体会:
政策方面:我发现农民普遍认为国家政策的方向及目的是为老百姓谋福利,但是其执行到地方以后已经有所变味。
(一)﹑据本次调查所知,很多的村民反映有地方的医保政策就存在较多不透明的现象。乡卫生所的药物的价格更是高出当地药房药品价格的几倍。并且有些村级医疗合作社的医生在村民购买药品时,不愿意为其进行优惠。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其政策的制定上更加完善。新农村医疗合作政策是一项解决农村治病难﹑看病难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而制定的,可是在调查中我发现,在一些地方,它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那种效果。
(二)﹑ 在前几年,刚了解到家电下乡政策之后,认为这是一项利民的政策,可是走遍市内各个大型商场及走访农民得知,享受家电下乡优惠政策的家用电器种类少且偏低端产品,并且优惠款额较低,50%的人认为这不会影响他们是
否购买家电的意愿,并且优惠款额很难返还到村民手中,并且手续繁杂。
农村收入来源方面:在农村调查的这几天,我发现农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基本都是靠种地获取粮食收入,但所占农民收入的比例在逐年减少。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农民收入来源中有外出打工收入,在本地企业工作的收入,以及少数卖土地所有权所得。在农户收入中,粮食收入差距不大,但是其他的收入差距差距却很明显。
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来自农村,并作为当代大学生,也了解农村,每天都在感受着它的日新月异,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更是无时不刻在关注家乡的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今年寒假,我选择新农村建设作为自己的调查主题之一,对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作了为期几天的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采用访谈的形式,对农户及村委进行访问调查。我认为,新农村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资金实力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农村干部素质不高,没有调动村民的热情,村民文化活动单调等,建议要调动普通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第五篇:威海市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威海市经济发展状况局部概况
受访对象:威海市神龟馅饼(古寨店)经理
调查日期:2013.2.18——2013.2.21前言:选题初衷
据笔者所知,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立体概念,大致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经济量的增长,它指的是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多;第二层次,是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具体表现为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人力资源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层次,则是经济质量的改善提高,与社会民生紧密相连,直接表现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笔者认为,大学生应当摒弃好高骛远的假大空作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切实把握实践机会,对有限的资源作好充分的利用,故对经济发展的第一层次未作专门、明确的涉及。而目前大学生处在就业的前夜,同时享受着也社会中的种种资源,故对经济发展的第三层次理应有着较深的体会,对经济发展的第二层次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基于以上考虑,2012年寒假期间,笔者会同组内成员,秉承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理念,对基础教育学院团委下发的选题要求进行了慎重分析,最终于寒假接近尾声之际,采取局部抽样的方式,着重在神龟集团的对话背景下,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对威海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走访调查,重点着眼于就业、民生层面,以概况—结题式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现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旨在通过对已采集的有限信息的整合达到以小见大、观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并试图就此对政府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专题一:透过餐饮业发展现状,看威海市就业形势
(一)概况
本着团委文件中的“就近就便、因地制宜”的精神,笔者带领组内成员首先来到了住宅附近的神龟馅饼连锁店。(神龟馅饼是发家于威海本地的一家餐饮企业,笔者年幼时其整个店面只是十几平米的小间房,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以中式快餐为主体,海鲜酒楼为配套,集研发、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餐饮连锁机构。)在笔者表明来意后,通过与笔者的交涉,在值的沈经理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对目前神龟馅饼自身的发展状况,沈经理表示,目前威海餐饮业面临的主要是人员问题。
其一,在当前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之下,国民素质不断提高,高学历求职者在待分配人力资源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就餐饮行业而言,对服务员、收银员等基层工作人员的需求量较大,而该职业对学历要求并不高。现阶段的情况是,神龟馅饼服务员职位有着较多空缺需要人员,而人才市场有着大批待就业人员需要工作,二者看似需求互补,但却由于后者的高眼光难以协调。
其二,在对经理等高层工作人员的招聘方面,沈经理指出,学历在招聘方的考量中所占比重并不很大,取而代之的,招聘方更重视应聘人员在餐饮领域的思路。推而广之,由此可见,学历本位并非放之四海而皆能大行其道,技术与能力上的专精往往比一纸空泛的文凭更加可靠。
(二)结题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威海存在着数量可观的人力空闲,从整体上看就业形势良好,但并不容过分乐观。
第二,威海目前存在着的人力空闲并不是由人力冗余所造成的,部分行业所需人才依然稀缺。
第三,目前,威海市人才培养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完全与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相协调。
据此,笔者团队建议政府,一方面从教育问题上寻找突破口,加大专才教育投入,努力、适度地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需要的专业对口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宣传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对闲置人才进行正确引导,促进满足条件的人才与相应就业单位的对接。
专题二:透过市民生活变化,看威海市民生动态
(一)概况
笔者团队着重就住房与出行问题与沈经理交换了意见。
住房方面,威海属于三线城市,市民住房压力并不大,大学生毕业后如果选择在本地发展往往能够从父母手中继承房产。然而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或拟在威海发展的外地大学生来讲,面对一路上扬的房价,在短期内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并非易事。但总体来讲,相对于一线城市,住房压力要小得多。加之近期政府对房价的宏观调控,禁止了开发商以叫卖期房楼花的方式笼集资金牟取暴力的行为,房价也有望被调控在某一稳定水平,甚至可能产生小幅回落。
出行方面,由于近几年威海市家用车激增,车流量显著增大,堵车问题出现的频率日益升高。并且近几年,出于某种考虑,政府重修了于十几年前拆除的道路中心线护栏,导致个别交通枢纽的灵活程度下降,城市主干道局部运载能力减弱,更加重了当前堵车问题的严重性。
(二)结题
结合专题一,以上情况可以简单总结为如下几点:
第一,总体上看,威海市的教育、就业、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的整体态势较好,但仍存在有一定数量的问题。
第二,住房方面,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合理的调控有效地抑制了房价的过度上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市民的购房负担。
第三,交通方面,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完全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激化了交通拥堵问题。
据此,笔者团队建议政府,继续贯彻落实上级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精神,促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各项市场的繁荣稳定。此外,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采取如裁撤不必要的道路护栏等措施,增强道路周转能力,辅以其它的必要的辅助措施,有效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
关于水利局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
海岛政府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
某县乡镇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消防员心理素质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