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生活就业问题的思考
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血浓于水,唇齿相依,是须臾不可分割的两个名词,然而,随着我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土地将被依法征用,更多的农民将离开土地。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力度越大,农转非人员就会增多。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我区就业竞争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土
地一旦被征用,农转非人员的生活就意味着失去了基本保障,就客观存在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解决农转非人员的出路,不仅是当前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难点,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性问题,它事关全区农村和社会稳定。妥善安置农转非人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我们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一、我区农转非人员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区的实际来看,____—____年,全区共征地____._亩,拆迁房屋___户,涉及农转非人员____人。其中仅车城工业园区就征用土地____._亩,涉及两镇一街_个村、__个社,拆迁房屋___户,安置农转非人员___人.征地使农转非人员凸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_.征地使农民丧失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土地具有承载功能、养育功能和资源功能,是农民的就业保障、生活保障和伤病养老保险的可靠依托。土地被征用不仅意味着农民丧失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也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_.农转非人员对征地补偿费用的安排缺乏理性。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之后,会得到相应的补偿,但往往因使用不当导致血本花光,生活无着落。如拿到征地补偿费后,有些农民对有限的补偿安置费缺乏合理安排,存在“今朝有酒今朝醉”,从而出现“坐吃山空”的现象,结果不到几年时间就把钱花光了;有些农民一股脑儿把钱全部用在了子女教育和婚姻、修建房屋和偿还债务上;有些农民统统用于创业或经商,结果血本无归。
_.农转非人员直接面临失业问题。就业事关广大农转非人员的后续生存和保障问题,不可小觑。在征地过程中,除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外,大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业,一些农民由原来从事农业的不饱和就业集中转变为失业,隐性失业显性化。同时,农转非人员就业的结构性问题和素质问题也很快凸现出来。总体上看,被征地农民总体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技能,部分人员年龄偏大,在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优势,参与就业竞争能力差。同时,征地补偿费用的发放也影响着农转非人员的就业,有些农转非人员由于有了可观的征地补偿费而认为生活无忧,滋生惰性,择业挑剔;一部分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少数政府机关干部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土地征了,兑现了土地补偿费、安置费就了事,更多关心的是拆迁交地、投资项目、企业发展、税收问题,而对农转非人员今后的生活、工作、子女入学等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关心,缺乏有效的积极引导和办法帮助农转非人员改变生活方式。
二、解决农转非人员生活就业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解决农转非人员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建全符合我区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于解决他们失地转非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借鉴其它地方的作法,结合实际,愚认为:解决农转非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并着力加以完善。
(一)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出发,我们必须坚持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寻找征地主体、被征地对象之间最佳利益的结合点,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必须围绕广大征地农转非人员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一是政府应充分考虑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收的实际,适当提高征地补偿的标准。二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实行不同用地的补偿标准。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对纯公益性项目用地、准公益性项目用地以及开发性经营项目用地,采取分类补偿的办法,切实保护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的权益。三是土地被征用后,被征地农民转为城市居民,政府就要成立相应的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小组来管理这部分农转非居民,在征地过程中应划出或置换部份土地、资产,由新组建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兴办经济实体,发展社区经济,解决农转非居民的部份就业和减轻居民的负担,为推动农村向社区转变创造条件。
(二)实施人才战略,建立教育培训就业保障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要加大对农转非人员转为城市居民的观念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农转非居民增强服
从城市社区管理的意识,做一个合格的城市居民。要加大以职业教育、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劳动部门专门负责农转非人员的学历、就业上岗培训。创新就业培训机制,实行“定点定向培训、输出性培训”的方式,提高农转非人员就业技能。要结合我区的特点,加大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工、技师和管理人才的培训,以适应广大重汽配套企业的需求。要以“订单式”培训为
主,把企事业单位的用人信息与就业培训结合起来,把就业培训与推行职业资格证和上岗证结合起来,按照有关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以需定培、定向培训和输送,提高培训后的就业上岗率。区、镇(街)要把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用于补助师资队伍和设立奖学金,对品学兼优获得培训合格证或毕业证的学员给予鼓励。要把农转非人员培训就业纳入区就业局、镇(街)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就业服务机构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成绩突出、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实行重奖,对未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从而加大对就业和培训工作的力度,切实解决广大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建立健全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把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对接
建全不同年龄段农转非居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议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和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办法解决,明确各类征地主体无论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适当提取一点作为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金,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交社保机构管理。引导农转非居民从土地补偿资金中出一点,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性土地收益中补助一点,为转非居民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同时,将年龄在__岁以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无职无业的征地农转非居民纳入城市“低保”发放范围,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使大多数征地农转非居民真正得到实惠,实现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第二篇:对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生活就业问题的思考
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血浓于水,唇齿相依,是须臾不可分割的两个名词,然而,随着我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土地将被依法征用,更多的农民将离开土地。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力度越大,农转非人员就会增多。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我区就业竞争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用,农转非人员的生活就意味着失去了基本保障,就客观存在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解决农转非人员的出路,不仅是当前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难点,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性问题,它事关全区农村和社会稳定。妥善安置农转非人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我们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一、我区农转非人员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区的实际来看,____—____年,全区共征地____._亩,拆迁房屋___户,涉及农转非人员____人。其中仅车城工业园区就征用土地____._亩,涉及两镇一街_个村、__个社,拆迁房屋___户,安置农转非人员___人.征地使农转非人员凸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_.征地使农民丧失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土地具有承载功能、养育功能和资源功能,是农民的就业保障、生活保障和伤病养老保险的可靠依托。土地被征用不仅意味着农民丧失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也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_.农转非人员对征地补偿费用的安排缺乏理性。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之后,会得到相应的补偿,但往往因使用不当导致血本花光,生活无着落。如拿到征地补偿费后,有些农民对有限的补偿安置费缺乏合理安排,存在“今朝有酒今朝醉”,从而出现“坐吃山空”的现象,结果不到几年时间就把钱花光了;有些农民一股脑儿把钱全部用在了子女教育和婚姻、修建房屋和偿还债务上;有些农民统统用于创业或经商,结果血本无归。
_.农转非人员直接面临失业问题。就业事关广大农转非人员的后续生存和保障问题,不可小觑。在征地过程中,除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外,大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业,一些农民由原来从事农业的不饱和就业集中转变为失业,隐性失业显性化。同时,农转非人员就业的结构性问题和素质问题也很快凸现出来。总体上看,被征地农民总体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技能,部分人员年龄偏大,在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优势,参与就业竞争能力差。同时,征地补偿费用的发放也影响着农转非人员的就业,有些农转非人员由于有了可观的征地补偿费而认为生活无忧,滋生惰性,择业挑剔;一部分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少数政府机关干部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土地征了,兑现了土地补偿费、安置费就了事,更多关心的是拆迁交地、投资项目、企业发展、税收问题,而对农转非人员今后的生活、工作、子女入学等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关心,缺乏有效的积极引导和办法帮助农转非人员改变生活方式。
二、解决农转非人员生活就业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解决农转非人员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建全符合我区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于解决他们失地转非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借鉴其它地方的作法,结合实际,愚认为:解决农转非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并着力加以完善。
(一)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出发,我们必须坚持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寻找征地主体、被征地对象之间最佳利益的结合点,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必须围绕广大征地农转非人员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一是政府应充分考虑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收的实际,适当提高征地补偿的标准。二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实行不同用地的补偿标准。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对纯公益性项目用地、准公益性项目用地以及开发性经营项目用地,采取分类补偿的办法,切实保护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的权益。三是土地被征用后,被征地农民转为城市居民,政府就要成立相应的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小组来管理这部分农转非居民,在征地过程中应划出或置换部份土地、资产,由新组建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兴办经济实体,发展社区经济,解决农转非居民的部份就业和减轻居民的负担,为推动农村向社区转变创造条件。
(二)实施人才战略,建立教育培训就业保障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要加大对农转非人员转为城市居民的观念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农转非居民增强服从城市社区管理的意识,做一个合格的城市居民。要加大以职业教育、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劳动部门专门负责农转非人员的学历、就业上岗培训。创新就业培训机制,实行“定点定向培训、输出性培训”的方式,提高农转非人员就业技能。要结合我区的特点,加大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工、技师和管理人才的培训,以适应广大重汽配套企业的需求。要以“订单式”培训为主,把企事业单位的用人信息与就业培训结合起来,把就业培训与推行职业资格证和上岗证结合起来,按照有关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以需定培、定向培训和输送,提高培训后的就业上岗率。区、镇(街)要把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用于补助师资队伍和设立奖学金,对品学兼优获得培训合格证或毕业证的学员给予鼓励。要把农转非人员培训就业纳入区就业局、镇(街)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就业服务机构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成绩突出、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实行重奖,对未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从而加大对就业和培训工作的力度,切实解决广大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建立健全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把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对接
建全不同年龄段农转非居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议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和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办法解决,明确各类征地主体无论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适当提取一点作为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金,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交社保机构管理。引导农转非居民从土地补偿资金中出一点,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性土地收益中补助一点,为转非居民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同时,将年龄在__岁以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无职无业的征地农转非居民纳入城市“低保”发放范围,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使大多数征地农转非居民真正得到实惠,实现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第三篇: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未雨绸缪,做好规划。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
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
二、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
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三、适应市场办学,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认真抓好培养人才的质量关。
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以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为目标所向,变重成绩
为重综合素质,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课堂式教育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分阶段,分对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又要抓好专业教育;既要抓好理论教育又要抓好实践教育;既要引导学生会思考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各个教育环节都统一到为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上来。此外,专业知识是一个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适用范围。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密切关注市场未来的“动向”, 建立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率的收集与反馈、专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与数量的预测等,然后通过学科的进化、专业的调整和课程的整合来实现,平衡各类专业人才结构。本文来自织梦(3)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根据学校的特色,不要盲目地参考别人,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特色是办学的生命线,所以确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应因校、因专业而异。(4)优良的学风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
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职业、人生、未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找准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的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理想目标的缺失是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应结合各年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实施循序渐进的就业教育。
四、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
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2)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针对各专业特点,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性质、专
业能力要求、就业范围、职业发展趋势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了解就业环境,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3)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规划未来。
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制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实施步骤和措施方法,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4)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较强的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用人单位择用人才的依据。
五、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能力,而是能体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综合能力。很多用人组织的择才标准还显示,品格已成为社会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品格的核心是道德,道德的核心是诚信,中外合资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道德和诚信作为选择人才的核心标准。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再强,如果品格不好,用人单位是不会录用的。良好品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
(3)开发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4)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5)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总之,必须未雨绸缪,需知解决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密配合,主要是作为人才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人单位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这三个方面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毕业生个人也要加强自我完善。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以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第四篇: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 试行办法和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 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
渝府发〔2008〕26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已经2008年2月18日市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二月二十九日
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
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妥善解决我市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1982 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我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居民因土地被政府依法征收(用)进行了城镇居民身份登记,且在 2007年12月31日前年满16周岁以上人员(以下简称原征地农转非人员),适用本办法。
征地时已作就业安置,现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含已退休)的人员、安置就业的单位破产解体并进行了政策性安置补偿的人员、户籍关系已迁出市外人员、2007年12月31日前已死亡人员等,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2007年12月31日,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的原征地农转非人员(以下简称老龄人员),本人自愿的,可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老龄人员年满75周岁以上的每人按1500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不满75周岁的,在15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不足75周岁的年限,每相差1年(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增加130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老龄人员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二)老龄人员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完清后,从2008年1月起,按我市现行的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最低基本养老金标准按月发给养老待遇。年满70周岁以上的,同时按规定享受高龄增发养老金待遇(即年满70周岁的,每月增发50元;年满75周岁的,每月再增发50元。下同)。
(三)老龄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待遇,并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待遇。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政府补贴部分除外,下同),扣除已支付养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额 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第四条
2007年12月31日,男年满50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40周岁不满55周岁的原征地农转非人员(以下简称“4050”人员),本人自愿的,可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4050”人员每人按4100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4050”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未继续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次月起,按我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最低基本养老金标准按月发给养老待遇。年满70周岁后,同时按规定享受高龄增发养老金待遇。
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将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待遇,并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待遇。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扣除已支付养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三)“4050”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继续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足5年的,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次月起,按下列办法计发养老待遇:
养老待遇=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最低基本养老金×(1+继续缴费月数×1%)
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将其个人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在按月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待遇,并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待遇。其个人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扣除已支付养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四)“4050”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继续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5年以上的,执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其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作为15年缴费年限,缴费指数按1计算,按规定补建个人账户。
第五条
2007年12月31日,男年满16周岁不满5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40周岁的原征地农转非人员(以下简称中青年人员),本人自愿的,可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中青年人员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标准为:缴费基数×费率(20%)×本人应缴费年限。
缴费基数:按2006我市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215元的60%确定。
本人应缴费年限:年满16周岁不满17周岁的缴纳1年;年满17周岁不满18周岁的缴纳2年;年满18周岁不满19周岁的缴纳3年;年满19周岁不满20周岁的缴纳4年;男年满20周岁不满40周岁、女年满20周岁不满30周岁的缴纳5年;男年满40周岁不满50周岁、女年满30周岁不满40周岁的缴纳10年。
中青年人员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计算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缴费指数按1计算,按规定补建个人账户。
(二)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执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
第六条
2007年12月31日以前已参加了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分别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老龄人员已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不再执行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
(二)“4050”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已达到15年以上的,不再执行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不足15年的,可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缴费办法一次性补足。
(三)中青年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已达到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缴纳年限的,不再执行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不足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缴纳年限的,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缴费办法一次性补足。
第七条
原征地农转非人员按本办法规定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政府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具体办法如下:
(一)1982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期间的征地农转非人员,本人承担20%,政府补贴80%。
(二)1995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间的征地农转非人员,本人承担35%,政府补贴65%。
(三)1999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的征地农转非人员,本人承担45%,政府补贴55%。
(四)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的征地农转非人员,本人承担50%,政府补贴50%。
第八条
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在2007年12月31日以前以个人身份参加了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按本办法的规定享受政府给予的社会保险补贴。
第九条
原征地农转非人员按本办法规定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所需政府补贴的资金,由市和区县(自治县)两级共同承担,市级承担85%,区县(自治县)承担15%。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劳动保障局、市国土房管局另行制定。
第十条
参加储蓄式养老保险的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可自愿选择按本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自愿参加的,应终止储蓄式养老保险合同。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劳动保障局、市国土房管局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自愿按本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应在2009 日以前完成申报,逾期不再办理。
第十二条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劳动年龄段未就业的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实现就业。全面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增强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就业吸纳能力,对“4050”人员要纳入就业困难群体,作为重点帮助对象,运用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其就业。
第十三条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信访、劳动保障、财政、国土房管、民政、监察、公安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班子,负责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审核认定,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各项工作。
第十四条
各街道(乡镇)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负责受理本社区内原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申报、初审等工作。
原征地农转非人员原则上在原征地所在区县(自治县)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进行申报,跨区县(自治县)居住的,可在现居住地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进行申报,但仍由原征地区县(自治县)负责其参保资格的审核认定、参保手续办理以及承担应由区县(自治县)政府补贴的资金。
第十五条
市劳动保障局会同市国土房管局、市财政局制定本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
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坚持多方筹资,政府、集体、个人共同负担,权利和义务相对应,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将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障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进行管理。
第三条
2008年1月1日以后,我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居民因土地被政府依法征收并进行了城镇居民身份登记,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批准之月年满16周岁以上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批准之月,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的人员(以下简称老龄人员),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老龄人员年满75周岁以上的每人按1500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不满75周岁的,在15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不足75周岁的年限,每相差1年(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增加130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老龄人员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二)老龄人员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完清后,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批准的次月起,按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批准时我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最低基本养老金标准按月发给养老待遇。年满70周岁以上的,同时按规定享受高龄增发养老金待遇(即年满70周岁的,每月增发50元;年满75周岁的,每月再增发50元。下同)。
(三)老龄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待遇,并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待遇。其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扣除已支付养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第五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批准之月,男年满50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40周岁不满55周岁的人员(以下简称“4050”人员),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4050”人员每人按4100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4050”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未继续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次月起,按我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最低基本养老金标准按月发给养老待遇。年满70周岁后,同时按规定享受高龄增发养老金待遇。
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将其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在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待遇,并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待遇,其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扣除已支付养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三)“4050”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继续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足5年的,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次月起,按下列办法计发养老待遇:
养老待遇=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最低基本养老金×(1+继续缴费月数×1%)
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将其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在按月领取养老待遇期间死亡的,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待遇,并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待遇。其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扣除已支付养老待遇和死亡待遇后的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四)“4050”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继续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5年以上的,执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其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作为15年缴费年限,缴费指数按1计算,按规定补建个人账户。
第六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批准之月,男年满16周岁不满5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40周岁的人员(以下简称中青年人员),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中青年人员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标准为:缴费基数×本市城镇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本人应缴费年限。
缴费基数:按本办法实施时上全市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确定。
本人应缴费年限:年满16周岁不满17周岁的补缴1年;年满17周岁不满18周岁的补缴2年;年满18周岁不满19周岁的补缴3年;年满19周岁不满20周岁的补缴4年;男年满20周岁不满40周岁、女年满20周岁不满30周岁的补缴5年;男年满40周岁不满50周岁、女年满30周岁不满40周岁的补缴10年。
中青年人员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计算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缴费指数按1计算,按规定补建个人账户。
(二)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执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
第七条
以上不同年龄段人员的缴费标准,今后随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提高,通过国土行政管理部门调整征地补偿政策和标准,建立相应的调整机制。
第八条
征地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统筹安排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安置补助费应用于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国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代缴。符合条件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不纳入家庭收入项目计算。第九条
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征地前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分别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老龄人员已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不再执行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
(二)“4050”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已达到15年以上的,不再执行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不足15年的,可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缴费办法一次性补足。
(三)中青年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已达到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缴纳年限的,不再执行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不足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缴纳年限的,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缴费办法一次性补足。
第十条
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征地前已参加我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其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每2个月折算为1个月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折算后不足1个月的,按1个月计算,下同),并分别按以下办法处理:老龄人员已按月领取农民工养老金的,不再执行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
“4050”人员折算后的缴费年限已达到15年以上的,不再执行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不足15年的,可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缴费办法一次性补足。
中青年人员折算后的缴费年限已达到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缴纳年限以上的,不再执行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不足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缴纳年限的,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缴费办法一次性补足。
第十一条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组织实施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要积极引导、帮助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实现就业,全面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增强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就业吸纳能力,对“4050”人员要纳入就业困难群体,作为重点帮助对象,运用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其就业。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经办工作。
各级国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资格条件的认定,以及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代缴。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基金划拨和管理工作。
各级农业、民政、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开展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所需人员和经费等,由同级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十三条
本办法与国家今后出台的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市劳动保障局会同市国土房管局、市财政局制定本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五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对策
从2003年起,普通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开始进入就业市场。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了。大学生进入择业期以后就精心准备简历,主动搜集就业信息,不停地参加面试;学校、院系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国家也出台了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但事实上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和年底就业率却在逐年下滑。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是关系到学生家庭、学校办学、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状的分析,提出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转变,大学毕业人数逐年成倍增长,学生就业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学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错位,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和就业指导尚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一)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不相适应
200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212万人至2008年激增到532万人,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和择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长期以来,大学生都被国人冠以“社会精英”、“天之骄子”的称号,在这种大众意识的支配下毕业生的就业定位较高,在就业目的地的选择上多选择省会、东南部沿海等大中城市;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不够理性的就业的观念制约了大学生顺利就业。
(二)学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扩招致使部分高校硬件设施的投入、软件设施及师资力量的配备跟不上扩招的步伐。教学设施陈旧、教学模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创新意识不足与社会需求人才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他们只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来设置专业,所以会有一些专业与社会脱节;或者不根据社会需求而过多招收某专业学生,因为没有市场需求,部分专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现状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政府统筹,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推进,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和就业指导已势在必行。然而,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形式单
一、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的指导培训和效果不尽人意,还普遍存在对学生培训的时间短、层次低、针对性不强的特点。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
高校虽然在逐步建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但因信息量小、时间滞后、地域性强等因素,还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信息遴选的需求。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并未完全形成,部门分割管理严重。虽然有网上招聘、求职等新的招聘形式,但多数仍采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集市式”的现场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有的毕业生要十几次或几十次奔波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招聘会,寄送上千份材料,就业成本和难度加大。突破就业信息的地域局限,建立畅通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和接收平台势在必行。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今后一个时期内,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涉及诸多方面,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社会、高校、毕业生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一)政府要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
1、把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国家要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把就业率考核纳入对各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设置评估的体系中。
引导和促进高校整合优势资源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通过对高校的定期评估,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促使其提高办学水平、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美誉度,取得社会的认可,促进毕业生的就业率。
2、鼓励引导学生到基层、偏远地区就业,落实完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紧缺,其就业岗位多,发展空间大。政府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舆论上引导大学毕业生进入这个大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国家推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三支一扶计划”、今年初国家计划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大学生到村任职等举措,开辟了一条西部和基层引进人才的新途径,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就业环境。
3、尽快建立全国性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较为准确、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仍是各高校举办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其他择业方式只是一个补充。突出的问题是信息缺失或信息不对称,难以发挥较好的效果。因此,政府应搭建全国性的就业信息平台,延伸到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校,各企事业单位,使企事业单位和大学毕业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及时、准确的供需信息,在大范围实现双向选择。这样,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省内外寻找自己的就业单位,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在各高校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使其逐步成为就业信息的主渠道。
(二)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
1、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学生就业
高校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主动性。始终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到学校各项工作中重要突出位置,落实“一把手工程”。对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全力抓好、抓细、抓实。校、院系两级都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列入工作计划,认真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
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将目标任务按院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人。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将就业工作完成情况与单位和个人考核、奖惩挂钩。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全校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3、加强毕业生就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重视专兼职业务人员配备和素质的提升,通过校内培训、外送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落实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将就业工作经费纳入校、院系两级财务预算。完善由
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等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积极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形成“责任明确、措施有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4、发挥导向作用,加强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质量
高校应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按照“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大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高校还应在学生专业选择上进行改革,即学生入学后,不急于定专业,按大专业安排基础课,待到第三、第四学年时,由学生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这样,既可避免学生入学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也可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
(三)毕业生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诚实守信
1、提高素质
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利用第一课堂的学习,加强对自己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并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将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且富有特色的创造性活动作为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以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积极健康的个性。同时,努力争取获得各类从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2、转变观念
大学生要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多元就业的观念。现在,有很多中小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从用人单位的结构看,大型企业处于转型期,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所以对人才需求量不会很大,而国家公务员也要通过考试才能跨过门槛。与之相对应的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发展迅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3、诚实守信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队伍中,综合素质高,能力强,守信用的占了绝大部份,但也有一部分不求实际地讲条件,讲待遇,强调实现自身价值,但唯独不讲信誉,对待工作朝三暮四,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有的连招呼都不打,既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工作,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已对部分大学生的诚信提出了质疑。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建立每个人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信用档案,任何个人在任何一个地区的奖惩,违法,违纪,不守信用的行为都将被记入信用档案,作为用人单位在使用时参考。这样,既对诚信度高的优秀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了支持,又对诚信度低的人员进行了约束。
总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以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大学生以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