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专题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2013年“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下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为了破解就业难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本文从我国就业形势分析入手,直面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三专题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一、我国就业总体形势
关于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就业形势,中央的判断是:
1.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是长期的
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测算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增长压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2013年增加到699万。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
2.当前就业压力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这三大群体上
我国人口超过13亿,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我国就业所面临的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同时出现、相互交织的“三碰头”局面,决定了就业问题之复杂,就业工作任务之艰巨,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未曾有过的。
解决就业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盘点2012年,世界经济普遍低迷,许多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比如西班牙,失业率2012年底达到26%,全国失业人口近600万,创历史最高。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2013年就业趋势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失业率将小幅攀升,失业人口将突破2亿,就业形势仍无明显改观。反观国 内,从2012年初的季节性“用工荒”,到年中媒体热炒的“返乡潮”,全年就业形势同样经历了严峻挑战。2012年,我国GDP增速为7.8%,同过去10年10.7%的平均增速相比,下行态势明显。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们依然取得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52万、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2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的成绩。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高质量完成上年年初定下的900万人新增目标,而且创造了城镇新增就业的历史新高。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为什么我国就业工作能够取得如此难能可贵的成绩呢?根本原因在于,2012年国家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确保经济稳增长的同时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保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这其中,就业优先战略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成为确保就业稳中有进的关键动力。
从局部看,东部沿海地区新增就业能力的确在减弱。但从全国看,劳动力就业没有因为经济增速回落而紧张,很重要的一点是劳动力市场的区域性变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2012年悄然向中西部转移。据统计,西部地区2012年前11个月新增就业同比增长11%,可谓异军突起。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增长,从而成为拉动全国新增就业增长的主力。
最近几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很大。在别的国家,结构调整一定会出现大规模失业。但是在中国,以我们2012年在深圳和成都的调查为例,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这两座城市的就业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增长了。成都的增长大家都可以理解,富士康一下雇佣了20万人,产业转移到了成都,成都经济增长了,就业增长了。而深圳在经历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之后,并没有导致GDP和就业的下降。我们发现,这跟广东省整体的就业体量大有关。作为一个大国,我国产业转移的模式与其他国家不同,深圳那些转移出去的企业大多仍然把总部设在深圳,把制造业部分转移到了四川等中西部地区。所以,当地的GDP不会受太大影响。另外,部分制造业转移出来后腾出了地方,引入了新的产业。我们算了一下,选择将产业全部转移、撤离深圳的企业大
概有10%-15%,75%的企业是局部或一半的生产部门转移,因此并没有对深圳造成太大影响。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具有的优势,也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就业面临多重挑战
基于上述我国就业总体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多重挑战,既有毕业生供求总量矛盾,又有供求结构性矛盾。尤其是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是大学生就业相关各方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总量矛盾突出
第一,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长较快。虽然2010年至2013年,毕业生人数年增幅有所下降,但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都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是2001年(115万)的6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第二,岗位供给数量减少。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全社会岗位供给数量与经济总体形势密切相关。近两年经济增速趋缓,必然对就业岗位产生影响。人社部提供的企业一线观察资料显示,自2011年以来,聘用毕业生的企业比例一直在下降,2013年一季度达到近两年的最低值。
第三,毕业生签约率总体低于2012年。国内专业的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对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4月10日,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总体低于2012年同期水平。其中,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
2.结构性矛盾严重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就业市场的结构错位,毕业生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的不匹配以及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的意愿性错位。
首先,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结构错位,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从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看,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直接导致人才市场出现“纺锥形”结构性失衡,即高端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低端的技工和服务人员都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而处于人才市场中端的普通白领和大学生则表现出了供给过剩。但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的“招聘难”并存,中端大学生表面上的供给过剩中存在“过剩假象”,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是导致“过剩假象”的重要原因。
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看,2013年第三产业的职位量占比远远高于第一和第二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导致市场对第三产业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张。但是,高校毕业生对从事第三产业中人才需求较高的销售类、服务类岗位的积极性很低,在毕业生初次就业中,愿意选择这些岗位的毕业生比例很低。
其次,毕业生能力素质普遍低于岗位要求且逐年下降。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能力素质水平与结构不能适应岗位需求的现象长期存在。根据麦肯锡的报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期望与其实际表现不匹配。2013年,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1/3称很难找到高技能人才,61%的企业将此归因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基本的就业训练,“无论是本科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第三,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出现了新变化。
关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评价模型与方法有很多,基本可以将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分为三个部分,即专业能力、通用技能和基本素养。同时,对大学生的评价还需要我们从用人单位的需求、人才市场与社会认可以及动态更新的角度,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构成进行调查与思考。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素质要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往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工作经验等,而现在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大多数用人单位更看重通用技能和基本素养。
二是除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岗位,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依然看重专业对口度外,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看重学生的实习经验,希望大学生在校期间能从事多方面的实践、实习和其他社会活动,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是在通用技能方面,用人单位除了依旧看重学生的交流、沟通与表达(包括书面与口头)能力、学习能力外,越来越看重学生的执行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用人单位反映,当前毕业生的自我意识较强,不善于换位思考,容易在团队中产生矛盾,希望学生在工作中能够善于理解他人并与他人和睦相处。
四是在基本素养方面,用人单位尤其看重学生的责任心、敬业精神、乐观向上、积极学习、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抗压能力。当让大学生对这些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时,大学生一般都会给自己打出高分,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不少用人单位评价其所聘用的大学生缺乏责任心,容易悲观,且抗压能力差。
五是毕业生的性格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特征,会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具体可以表现为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其所做事情的走向。很多用人单位表示,希望毕业生能有一个良好的求职与工作心态,认为心态决定个人在职场的未来发展。
第四,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的意愿性错位。
一方面,毕业生就业依然倾向于一、二线城市。智联招聘2013年的调查显示,虽然一、二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多于三线城市,但由于求职者对职位的需求量大,所以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职位竞争较三线城市要激烈得多。虽然在几年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有了“逃离北上广”的口号,但对应届生来讲,“闯一闯”的心态仍然存在,三、四线城市的“发展空间极大”并不足以吸引应届生的关注。
另一方面,虽然小企业、民营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但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依然受到毕业生的青睐。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2013年规模在20-99人及20人以下小型企业的整体职位量占到了43%。然而,由于不受应届生的青睐而竞争比不高。民营企业整体招聘量较大,但整体竞争比却最低。应届生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热衷程度依旧居高不下。而民营企业的急速扩张使其对
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涨,民营企业虽然希望能够通过提升工资水平的办法吸引应届毕业生,但效果却不理想,民营企业的应届毕业生岗位竞争指数最低。
三、大学生为何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较多,既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也于用人单位、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有关。
1.就业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同所有制单位执行不一。公务员或央企、国企的正式职工收入是有保障的,工作体面又享有高福利、高保障,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但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仅能够吸纳10%的大学生。
虽然民营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但民企无论在生存发展空间上,还是在所提供的的薪资福利水平上,都无法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相比,这导致了大学生不愿意选择到民企就业,而争相选择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就业的现实,从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
2.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脱节
高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脱节是导致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扩招后,学科专业未能很好地考虑到未来经济和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预期,专业结构无法适应社会需要,加剧了专业建设的失衡并引发了结构性矛盾。我们对北京地区高校2013届毕业生调查时,有26.6%的毕业生表示其所毕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另外,不少学校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加上专业划分比较细,培养出的毕业生重合度较高,而且由于知识面狭窄,适应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能力较差,缺乏竞争力。
3.用人单位招聘不规范
第一,用人单位在招聘中盲目追求高端人才,导致无序竞争。
一些用人单位在确定招聘员工的条件时,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坚持极端的用人观念,制定不切实际的选人标准。同时,由于高校所提供的各类人才越来越充足,致使用人单位选材时的第一标准“文凭标准”也水涨船高,导致严重的学
历“挤占”现象。不管企业是否需要,均追求高学历毕业生,加剧了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无序竞争。例如有的企业对媒体吹嘘,他们那里的门卫都是本科生。
第二,用人单位片面强调招聘的专业对口度。
用人单位常常希望通过专业对口度的要求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但这种做法使得许多本来素质很好的大学生毕业生应聘时常因专业不对口而遭拒绝。其实,大学提供的教育仅仅是将来工作的一个基础,技能的培养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才是选材的根本。大学毕业生可塑性强,其技能会在社会实践中产生质的飞跃,并会给单位带来良好效益。但很多用人单位不能明白这一点,人为地设置了招聘的障碍,也给大学生带来种种困惑。
第三,一些用人单位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会以节约招聘和用工成本为重要的招聘依据,这是导致用人单位大多愿意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人才的原因。经济疲软会导致更多的企业急功近利,选择招聘和使用有经验人士,而作为职场“菜鸟”的应届毕业生,更多企业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去培养。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小企业中比较普遍,在大型国有企业中也比较突出。企业在招聘中考虑用工成本本无可厚非,但企业在用人的同时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4.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盲从性
第一,大学生缺乏对就业的正确认识与理性思考。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比较趋同,除了外界的客观因素以外,毕业生就业的盲从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表现有三:其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未能跟上社会的变化,他们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这使得大学生往往受到心理因素和就业压力的双重影响,再择业时难以做出理性选择,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其二,大学生面对人才市场化的形势多数表现为不知所措,就业的严峻形势不断考验着他们的自我安全感,导致他们思想和心态容易从众趋同;其三,大学生缺乏对就业的正确认识与理性思考。他们对自我定位不清,对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没有清楚的认识,也缺乏明确的计划。
第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偏高,且能力培养意识不强。在对北京地区高校2013届毕业生的调查中,73%的学生表示自己毕业时所掌握的能力基本能够或能够满足岗位的要求,但用人单位对已录用大学生的评价却
不高。过高的自我评价反映了大学生不能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也对学生主动提高自我能力造成阻碍。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只有27%的学生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的差距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36.8%的学生认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对毕业生成功就业及就业质量最有帮助,大学生对就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明显不够。此外,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27.4%的学生从未从事过任何校外兼职工作,31.1%的学生未参加过任何社会调查,24.4%的学生未参加过任何公益类社会实习,等等。这些数据反映出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自我培养意识不强的现实。
四、如何破解就业难题
1.贯彻执行好大学生就业新政策
2013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出台了八个方面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前五方面,包括落实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拓展。后三方面,包括促进就业公平、推动高校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则是在政策上进行了创新。同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列入政府政绩考核,特别提出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也是首次纳入的新政策,非常具有创新性。贯彻执行好中央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新政策,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前提。
2.用人单位要为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根据国办2013年5月16日通知精神,用人单位应该增加招聘的透明度,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给大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应减少招聘过程中的非市场因素,消除招聘过程中的各种潜在规则,如此一来既净化职场空气,用人单位也因此能招聘到真正有用的人。企业也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不仅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也需要社会为其提供优秀人才。从长远看,企业与大学生之间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企业敢于承担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责任,不会是负担,而是双赢。
3.高校要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首先,改进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以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增设与当前重点产业相关的专业,使学生所学专业更贴近现实需要;控制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减少人才培养的浪费。高校应该在做好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人才需求现状和预测未来趋势,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特点,对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进行适当调整。
其次,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工作实际对本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帮助学生尽早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帮助学生客观理性地评价自己,使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有一个明确的、合理的定位,以减少就业时的盲目心理和盲从行为;积极开展就业形势教育,提供及时、周到的信息服务,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我国目前社会状况和毕业生就业形势;加强就业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信息服务,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择业和就业机会。
最后,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是高校应强化创业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二是高校应加强创业指导教育师资的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创业指导能力;三是高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努力开展创业实践;四是努力开展创业实践,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活动场所。
4.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第一,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正确看待就业压力。一要积极对待就业,在毕业时勇敢面对就业形势,依靠自身实力,把握就业机会,积极就业,而不是选择各种方式来逃避就业;二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既不要自恃清高,好高骛远,也不要过于贬低自己;三要转变观念,特别是要转变对在西部地区就业的观念,不要把去西部就业当成失败的就业或没有价值的就业;四要以平常心面对就业挫折,不要因为失败而背上沉重的包袱,要善于从失败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二,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与规划,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
得事业的成功。大学生应及早学习如何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对规划进行调整,直到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第三,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能力与素养。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未来职业的工作需求有清晰的了解,应先分析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罗列出哪些是自己擅长的,哪些是自己比较薄弱的。然后,明确自己未来就业以及所从事的岗位中需要哪些能力,自己需要重点加强哪些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养,比如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有选择地加入一些学生组织;积极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有选择地参加一些兼职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工作能力;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书,多与同学、老师讨论一些热点话题,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研讨活动,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链接资料
链接一:政策措施
1.国务院要求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
2013年5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会议指出,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就业压力明显增大。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一要落实现有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集中检查。二要拓宽就业渠道。开发更多岗位,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基层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 “就业促进计划”,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就业帮扶。
三要鼓励自主创业。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降低自主创业门槛。
四要完善就业服务。各地可将校园招聘活动纳入公共就业服务适当支持。毕业生异地求职,可按规定享受当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
五要开展就业帮扶。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从今年起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适当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标准。
六要促进就业公平。严防招聘过程中出现性别、民族、残疾等方面的歧视。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切实做到招聘信息、过程、结果“三公开”,鼓励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摘自2013年5月15日中国新闻网)
2.三部门解读201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政策
2013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就《通知》进行了全面解读。
(1)大力促进就业公平
《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大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要求任何高校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
在规范国有单位招聘行为方面,《通知》特别强调,要完善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建立国有单位招聘信息统一公开发布制度,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制度,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2)推动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针对当前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毕业生能力与岗位需求相差较大的情况,《通知》要求深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合理确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改善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并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一是要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建立高校教学质量外部考评机制,指导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完善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三是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需求预测和发布制度,完善就业状况的反馈机制,引导高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四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3)帮扶离校未就业、就业困难毕业生
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将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都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综合施策,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年底前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在就业帮扶方面,《通知》还提出了两项新的政策,一是针对一些高校和毕业生反映的求职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负担较重的情况,为帮助他们减轻求职过程中的经济压力,从2013年起,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各省结合实际确定。二是针对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就业出路较窄的情况,《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对口支援机制作用,要求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地区将到本地求职的受援地高校毕业生纳入本地就业扶持政策范围;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中央企业结合援助项目建设,积极吸纳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4)落实现有政策,加强、改进服务
近年来,国家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有本地特色的具体政策,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部分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政策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对此,《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对政策落实情况组织一次集中检查,逐项督促落实。
针对高校和地方反映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因忙于求职难有较多时间参加创业培训、享受补贴政策的情况,《通知》对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补贴期限进行了调整,将在校高校毕业生享受创业培训补贴的开始时间从目前的毕业当年1月1日提前到毕业前一年7月1日。这一调整将方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为加强和改进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通知》提出了两项新的政策:一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求职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允许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地(直辖市除外)进行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并享受当地
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二是允许将高校开展的校园招聘活动纳入公共就业服务大型专项活动项目给予适当支持。(摘自2013年5月17日新华网)
3.国资委、教育部要求国企招收高校毕业生人数力争高于往年
为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资委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共同印发了《关于做好2013-2014年国有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健全招聘工作管理机制,明确职责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招收工作。通知要求,国有企业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统筹安排人才需求和培养计划,拓宽招收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范围,积极创造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根据未来3-5年的企业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储备工作,在现有招聘需求的基础上,合理扩大招收规模。通知强调,国有企业要制定和完善本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招聘工作的原则、程序、实施办法和纪律要求,坚持“凡进必考”,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要进一步规范招收高校毕业生工作的程序和流程,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严禁在招聘过程中违反国家规定对性别、户籍、学历、院校等条件进行限制。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充分考虑驻地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政策上向西藏、青海、新疆等地高校毕业生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摘自2013年6月3日新华网)
4.“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确保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 2013年5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力争每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1)所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
根据“计划”,将对所有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地方各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将面向这些高校毕业生,包括户籍不在当地的高校毕业生全部开放,免费办理求职登记或失业登记手续,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对实名登记的所有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地将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宣讲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当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开展职业素质测评,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自身特点、职
业能力;组织团体指导、应聘模拟训练等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求职应聘能力。对有求职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广泛收集发布岗位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分行业、分专业专场招聘活动和网络招聘活动。要以地级城市或省(区、市)为单位,实现辖区内招聘信息联网共享。通过短信、微博等方式,为登记求职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定制定向发布就业信息。
(2)非本地户籍大学生创业给予同等扶持政策
计划明确,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对实名登记的非本地户籍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各地都要给予与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政策扶持。计划指出,对有就业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及时纳入就业见习工作对象范围,确保能够随时参加。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并拓展一批见习基地。落实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补助政策,积极协调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对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地要结合其专业特点,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人社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活动”,动员1000所国家级重点以上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3)落实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
根据“计划”,各地将把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工作对象,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确保实现就业。对残疾高校毕业生,要配合残联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落实企业按比例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对接受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后仍难以实现就业的,可开发临时性就业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有着落。按规定落实好城乡低保家庭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政策。
此外,地方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将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档案托管、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一系列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到小微企业就业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摘自2013年5月31日《人民日报》)
5.各地出台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
自2013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来,各省纷纷出台实施细则,力促大学生就业。
(1)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如何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和特点,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各地做出了积极探索。
广东明确,在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审批时,要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细化就业影响评估的相关内容,将新增就业岗位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重要考虑因素。
北京提出,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要按规定为其提供人事档案托管服务,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将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天津开始实施“实习生储备双百计划”。天津市人力社保局将组织市内外百所职业院校与本市百家重点缺工企业对接,使学校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基地,企业成为学校学生实习教学基地。每年储备实习生10万人,实习后转化为企业用工的比例达到30%以上。“双百计划”职业院校一次性向认定的重点缺工企业输入实习人员50人以上,且稳定实习满3个月的,按照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3个月后继续在该企业实习的,每满1个月按照每人每月500元标准增加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元。
(2)就业求职补贴“真金白银”
国办通知提出,从2013年起,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可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拿出了真金白银。
今年起,江苏省不仅对低保家庭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还给吸纳困难家庭毕业生的企业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以“双补”形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在辽宁,凡是到县属乡镇、村工作,且服务期限满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申领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按高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担,本金由省财政和服务所在市、县财政按4∶4∶2的比例代为偿还;工作满4年,其学费由政府一次性返还,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和服务所在地市、县财政按4∶4∶2的比例分担。
吉林规定,高校毕业生到见习基地见习,基本生活补助费由不低于原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60%。
广东出台的新措施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最大力度的支持。自主创业资金不足的,可申请最高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多人组织起来创业的,总额最高200万元的额度实行“捆绑式”贷款,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都可给予财政贴息。另外,在广东,创业者还可以获得成功创业资助和优秀创业项目资助。领取营业执照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5000元左右的一次性创业资助;经相关部门评选出的优秀创业项目,可给予5万—2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北京提出,持《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具有自主创业证明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摘自2013年6月24日人民网)
链接二:观点声音
1.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四大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对大学生的白领岗位需求不足。我国第三产业不够发达,特别是像金融、法律、理财、高级家政、高 科技等中高档的服务岗位需求不够。苏海南说,一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能达到60%多,甚至于70%,如果有这么一个产业结构,这些大学生就业问题肯定不成问 题。二是大学生的供给不太符合市场需要。目前大学专业的设置和招收的人数,跟市场需求对不上板。有一些专业设置可能市场上根本就没有这个需求,而恰恰进去的人又比较多。三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观念不够。苏海南认为,现在的大学主要是重知识培养,但是轻能力的锻炼,所以有学历没能力、有文凭没水平这种情况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与此同时,大多数毕业生都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大单位去就业,不愿到小企业、基层去就业。四是整个就业的状况不乐观,在国家总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加上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单位都不招人,少招人,也使大学生就业更艰难。(摘自2013年4月13日求是理论网)
2.教育专家熊丙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失衡导致就业难
就业难背后的原因是大学生没有个性、能力和素质不高,不少学生只是有“大学生”的身份而已。在大扩招中,不少学校采取规模化办学路线,选择办学成本低、容易开办的专业作为扩大招生的突破口,这造成一些专业设置泛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严重失衡。比较典型的是一些人文、社科专业,高校的培养规模,远远超过社会需求,学生在报考时,就知道未来就业困难,可为了混一张文凭,却不得不选择报考这些院校、专业。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未能形成良性循环。(摘自2013年4月15日《光明日报》)
3.清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熊义志:就业难缘于多种因素叠加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所降低,加上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导致总体就业需求下降;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外部经济冲击,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降低;三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持续存在;四是高等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其中,前两个因素是今年碰到的新形势,后两个问题是近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摘自2013年5月16日中国新闻网)
4.社科院人口所所长蔡昉:扩大就业必须倚重服务业
从投入产出效果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说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极大。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接近30%的就业人口,可能是工业吸纳就业的合理能力,而中国工业目前的就业人口正好和这个水平接近,无法再接纳大规模的劳动力。扩大就业必须倚重服务业。对于大龄下岗人员、残疾登记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可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保障其就业。积极开发城市环保、绿化、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并优先安置符合岗位要求的困难人员就业。(摘自2013年5月27日新华网)
5.社科院社会所所长李培林:促进就业需要广开渠道
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需要广开渠道。比如可以设想实施大规模的社区服务志愿活动。中国目前有60多万个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农村社区,8万多个以居委会为单位的城镇社区,专业化的社区工作需要有相当文化水平的人去从事。如果能够动员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工作,同时给予他们恰当的生活待遇,我想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当然,要有与之配套的措施,比如在国有部
门录用人员时,要对从事两年以上志愿工作的大学生优先录取;在干部选拔中,要注意从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志愿工作者中选拔,等等。总之,放开渠道就是从各方面想办法吸纳大学生。(摘自2013年5月27日新华网)
思考题:
1.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 2.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第二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既有社会需求不足与毕业生大量增加形成的供需矛盾,也有高校、学生自身和用人单位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正文
据数据显示,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正逐年增加,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每年的招聘会上,都会出现人挤人、有些吓人的场面,在每年毕业之际,毕业生四处奔波,寻找工作,最后有可能还是一无所获。当2013届毕业生逐渐被市场“消化”时,来年的毕业浪潮已涛声滚滚。统计显示,2014年毕业生人数不会减少,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就业市场中社会需求与供需矛盾、高校问题、学生自身问题、用人单位问题几个方面。关于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就业形势,中央的判断是: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是长期的;当前就业压力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这三大群体上。这其实是对当前就业市场的描述与概括。据测算,我国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增长压力。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2013年增加到699万。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面对如此多的人力资源,但是,中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却不是令人非常满意,使得就业岗位供不应求,造就了今日就业形势之严峻。
现在普通高校都在逐年扩招,各院校虽然在校内招生上做到了应对人才市场的需要计划招生,但在培养大学生上总体专业结构上无计划性,教育财力投资少,在大学生毕业考试时为了提高毕业率采取放宽政策,降低了毕业证与学位证的要求,进而导致了大学生中的水分越来越多。由于高校开设专业的随意性与盲从性,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用人单位或岗位的要求,导致人才供大于求,致使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其它专业冷门,或者将来从事的工作与专
业的相关度较低,以至于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结构错位,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而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这既反映了未来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高需求,也反映出当前高等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不足。
在就业难的问题上,大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毕业生择业观念和能力素质不适应社会需要。第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存在“一步到位”“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等思想,热衷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不愿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就业期望值过高,容易遭受挫折。第二,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主要反映在专业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等。另外,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挫折承受力差,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障碍,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第三,择业能力水平不高。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偏高,且能力培养意识不强。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情况,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兴趣作出决定和计划,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用人单位在选材方面也存在一些偏差。有些公司一味的要求高学历和工作经验,而不考虑受聘人员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有些公司的招聘存在诸如暗箱操作虚假招聘等侵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现象,同时个别用人单位唯名校唯学历招人的情况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消极影响,所以用人单位应该增加招聘的透明度,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给大学生创造个宽松的就业环境。企业也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不仅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也需要社会为其提供优秀人才。大学毕业生作为企业招聘优秀员工的重要来源,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优化大学生与企业的关系属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从长远来讲,企业与大学生之间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企业敢于承担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责任,不会是负担,而是双赢。对此,用人单位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国家、高校应该对此采取一些措施,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提高自己的能力。国家应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地实施就业政策,在确保经济稳增长的同时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保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高校方面应该改进体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在这些方面,我认为应该向欧洲的一些国家学习。相比较于其他地区或国家而言,欧洲国家的毕业生就业模式、政策理念就目前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比如英国,是就业指导服务的典范,在英国的就业体系中,高
校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毕业生所提供的信息、咨询、指导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倍受赞誉。现如今,英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法国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倡导者,而德国是健全的法律体系为支撑。我们国家也应该鼓励和支持高校对就业保障的做法,积极的去学习,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多一些思考,学好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去拓展自己的能力,尤其锻炼自己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把自己的位置放低,肯吃苦耐劳,克服盲从性,了解自己,根据自己能力做好职业规划,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要只去追求高薪、国企等,也不要看别人都去考研就去考研,也不要看别人去考公务员就去考公务员,我们要懂得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体制、机制、舆论和社会氛围,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
参考文献:1.关于中国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应届生求职网
2.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矿大教育网
3.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百度文库
第三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摘要;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大量劳动者和各方面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合理使用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就业难的原因等方面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就业 政策 形势 对策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参加工作,并不存在毕业生就业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在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使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大,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再加上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严峻形势。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具体为:
1.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同
有的高校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甚至供不应求;有的高校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低,甚至严重“滞销”。这种局部的、结构性的反差说明,市场已经成为配置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基础。反观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在质量、结构、办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从人才培养质量和模式上看,过于强调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估,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学生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学科结构上看,专业划分、招生结构和教学组织过于僵化,缺乏应变性。这就要求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2.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专科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所需的部分人才重心偏低。其次,在产业结构上,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脱离的现象比较严重,专业结构不能正确反映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将导致部分职业的消亡和新职业的产生,而高效的招生和专业设置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劳动力市场中急需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及第三产业等相关专业的新型人才供小于求,某些专业已经淘汰,或跟不上市场的步伐。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有高校培养模式和学生个人的原因。所以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1.大学生个人方面
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应该正确认识社会。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已定位于普通劳动者,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进行自我调适,确立科学的就业期望,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要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正确处理考研,就业和出国留学等的关系。再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之后,大学生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期间,学生的发展具备很多平台,如各类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团委学生会等等。学生应该珍惜短暂的大学时光,提升个人修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要学会人际沟通,学会团队合作,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不仅如此,大学生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因为专业水平是用人单位招聘时考虑的优先因素。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突出专业课的学习,注重专业背景的培养,参加高层次的专业活动和科研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等。科研活动如发表个人的专著、专利等等。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也为将来就业开辟了道路。
2.学校方面
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专门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教育毕业生对自己认知,对社会认知,对职业的知识、性质、特点、发展前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及市场需求等应有全面的了解;学校要帮助毕业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心理承受力、合适的职业类型等,逾越自己条件或对自己缺乏信心都会使择业失败。其次,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然后,学校要和社会通过网络、电话、邮寄等多种沟通方式相结合,使信息畅通无阻,保证大学生以很快的速度得到适合自己的信息。
3.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
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势在必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多个方面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改革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就业观念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多种策略并行,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参考文献《形势与政策》 夏江敬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黄敬宝 经济管理出版社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指导》 王宝生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当今中国,在我国高校招生改革以来,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业矛盾越来越明显,即使政府部门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大量的应对措施,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什么?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一个字:难!我认为主要分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外在的环境影响,另外一个原因是内在的自身因素所决定。先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外在环境。当年金融危机,我国为了最大限度减小金融风暴的消极影响,拉动经济稳定增长,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其中包括高校扩招政策。近年来该政策一直在持续中,从而导致了毕业生规模不断创历史新高,并且由于高校的盲目扩招使得大学生的含金量降低,而扩招导致高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质量不高,从而使得培养的大学生质量大打折扣,同时,由于近几年全球经济发展的减速导致社会需求岗位的数量减少。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朝着更精更专的发展,以及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第三服务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从事服务性的行业。市场经济决定了招聘单位需要可以为其带来收益的员工,而不是眼高手低、没有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因此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而非刚毕业的大学生。
再来说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内因。首先是我国的教育体制的问题,我国大学教育是严进宽出的模式,所以很多人在进入大学的时候非常的努力应对考试,而考入大学以后就整天无所事事,不学无术,荒度光阴,因此不用担心无法毕业。因此很多大学生虽然是毕业了,但是却什么知识都没有学到,理论知识严重不足,更别说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了。再次就是大学专业设置的不合理,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么落后于市场的需要要么就盲目的追求社会的需求,在自身软件以及硬件条件无法达到的情况下就开始招生并培养,最终导致学生挂了一个专业的名但是却学不到专业的相应知识,这样的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就不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就业困难是肯定的。最后就是大学生自身认识的问题。现在由于我国已经进入了大学教育平民化,所以如今的大学生再也不是当年的天之骄子。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却还一直保留着当年的那份意识,过高的看重自己,导致在就业的时候眼光过高,不根据自身的情况过于挑剔就业岗位。
如何改善当前就业的困境呢?
首先是高校的招生和培养工作。高校的招生工作应该有市场来决定,落后的专业应该淘汰,当时需求的专业应该扩大,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应该增设。同时高校首先要搞好自身软件和硬件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自己的师资力量,为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做好基础。高校的专业应该根据市场经济来合理的细分,不能追求过大过全,而是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精而专,这样才能解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灌输合理的观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使得大学生可以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价值,不盲目过大、自自视清高,也不能委曲求全、瞧不上自己。再次是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当做好市场分析的工作,分析市场的发展和走向,并及时的告之高校,高校根据市场的分析及时做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调整。同时,政府配合高校健全大学生实践的机制,完善大学生就业岗位培训工作,主导公司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使得大学生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来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鼓励用人单位使用应届毕业生,通过优惠政策促使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使得应届毕业生能更容易找到工作,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政府还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以保障就业的正常进行。然后是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建立或者完善员工的培养机制,以便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下来为其服务。用人单位应该因岗设人,不歧视应届毕业生,应该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最后是大学生本人。大学生自己应当知道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模式了,而是平民教育的模式,因此大学生应该放弃自己高高在上的心理,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应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来完善自己的理论。只有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积累专业的实践经验,如此才能在就业的时候占领先机。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不是单一的因素所导致的,这个不仅需要政府不能出面协调,也需要高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完善自身的软硬件设施,提高师资力量,这样才能培养合格以及高质量的大学生;同时大学生自己也应该明白大学是学习的地方,不要浪费时间,要好好把握,学好专业知识,并且积极参见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以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促使完善理论的学习。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高校生存、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影响大学就业的因素很多,在社会因素中来自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都影响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府方面,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不够,就业方面的制度远没有欧美国家那么成熟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和法制化建设还没有完成,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缺乏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约束。
高校方面,我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和科学论证,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第二,高校对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质量不过硬。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师资多是过去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因此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力度自然不够,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对于用人单位,首先,用人单位观念上存在一定误区。有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在各高校举办的多场招聘会上,有的单位员工自身不足百人、年销售额不足50万的中小型企业也提出非硕士不用的要求;有的很少涉及涉外业务的用人单位也提出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全国英语六级证书;有很多企业对应聘的学生提出必须要有工作经验等的要求。其次,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国家垂直管理的金融、邮电、税务、电力等部门,在工资、住房、奖金、福利等方面的待遇大大高于当地水平。因此这些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选择时倍受青睐,出现几百名大学生应聘一个职位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用人单位择才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而愈演愈烈,现在有的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已出现变相的权权交易和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有的用人单位片面追求眼前高收入、高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目标,拒收毕业生。
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问题。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在择业时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多数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择业,不能根据实际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不能认同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的就业,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就业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另外,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高,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等。
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大学生自身方面着手。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大学生在找工作前应建立明确的职业定位。做好职业定位,必须做到:第一,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等,问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进行摸底,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其他应聘者的经验、经历,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第二,了解职业。包括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仔细地分析比较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根据自己的特点仔细地权衡选择不同目标的利弊得失,还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最终达到目标的方案。
总之,每一个毕业生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就要在找工作前明确职业定位,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认真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从事哪个专业领域的工作,朝哪个方向发展,从而避免求职时的盲目和错失良机。祝愿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