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台江县冰雹灾害报告
贵州省台江县冰雹灾害报告
院系:生态工程学院
班级:2011级地理本科(1、2)班报告人(第六组):
查阅文献:
收集资料信息:张维立、周春艳
灾害形成原因调查:丰吴媛、张艺琴
防灾减灾信息收集: 邬维、熊庭俊、徐娇娇
报告内容整理:许如波、李贤
报告:周蔓丽
一、受灾地点:贵州省台江县
二、受灾范围及面积:2014年4月10日一场大雨袭击我省黔东南部分区域,黄平、台江部分乡镇遭受风雹灾害。其中台江县城、4个乡镇47个行政村受灾严重,一些民房被吹倒、树木拦腰折断,停放在露天的车辆挡风玻璃被打破,县城大面积停电。此外,根据台江应急部门统计,20多人在本次冰雹天气中受伤,其中2人伤势严重。
三、受灾程度:2014年4月10日19时许台江县出现瞬间极大风速,最大风力达10级。几分钟后,冰雹伴随着狂风暴雨降落,最大的有乒乓球大小,直径达35毫米,平均重量18克。降雹时间持续10分钟左右。冰雹灾害造成市政路灯、电信设施及部分房屋受损,电力设施严重损坏,台江县城大范围停电,台拱、台盘、方召等4个乡镇的农作物和林木等受到不同程度损失。
四、灾害形成原因:
(一)、冰雹是在对流云中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若随著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在它上升运动过程中,并会吸附其周围小冰粒或水滴而长大,直到其重量无法为上升气流所承载时即往下降,当其降落至较高温度区时,其表面会融解成水,同时亦会吸附周围之小水滴,此时若又遇强大之上升气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则又凝结成冰,如此反覆进行如滚雪球般其体积越来越大,直到它的重量大于空气之浮力,即往下降落,若达地面时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态冰粒者称为冰雹。(冰雹多来自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冰雹的直径一般在5-50毫米范围内,大的可达到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可以想象,即使个体不大的冰雹能够在云中存在,也需要强大的上升气流。据统计,降雹时上升运动的速度必须大于20米/秒,要产生直径10厘米的大雹,则需要20米/秒以上的上升速度。所以,一般要云顶发展到对流层顶附近才有可能降雹。冰雹并不是当气流上升到0℃的高度以上就立即生成的,解剖冰雹可以看到有一个不透明的核心。外面由透明与不透明的冰层交替包围着。所以冰雹远远看去一片白,并不像冰块那样透明。为什么冰雹是这样的结构呢?这是由冰雹形成的过程决定的。因为积雨云中温度0℃高度以下是水滴,以上为过冷水滴与冰晶、雪花,当过冷水滴随上升气流上升时与冰晶或雪花上冻结,形成冰雹的核心。由于冻结的时间非常短,冻结速度又很快,所以,形成的雹核里混有空气,组织比较疏松,形成不透明的白色冰层,冻结得愈快,冻结成的冰层愈白,愈不透明。雹核形成以后因为重量较大,或者上升气流减弱,就会下降,当降到0℃高度以下气温较高,使雹核表面部分的冰融化成水,同时在下降过程中也会与一些雨滴相碰,又有一些水粘在外面。当外面包着水的雹核又遇到强的上升气流,再一次被带到0℃层以上。这时雹核外面的水又冻成冰,这时是逐渐冻结的,所以成为透明的冰层。当冰雹再遇到过冷水滴,在其上凝结并与冰晶、雪花相碰时则又形成不透明的冰层,冰雹体积加大,又下降,如此往复多次,就可能形成很大的冰雹。)
(二)、冰雹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2)、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
(3)、要有强的风切变;
(4)、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千米~8千米;
(5)、下冰雹的云是一种发展十分强盛的积雨云,而且只有发展特别旺盛的积雨云才可能降冰雹;
(6)、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
(三)、冰雹活动具有三大特性
冰雹的活动有明显的地区性、时间性和季节性等特征。
地区性主要表现在: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北方多于南方,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这种分布特征和大规模冷空气活动及地形有关。我国雹灾严重的区域有甘肃南部、陇东地区、阴山山脉、太行山区和川滇两省的西部地区。
时间性主要表现在:从每天出现的时间看,在下午到傍 晚为最多,因为这段时间的对流作用最强。降雹的持续时间都不长,一般仅几分钟,也有持续十几分钟的。
季节性主要表现在:冰雹大多出现在4月~10月。在这段时期,暖空气活跃,冷空气活动频繁,冰雹容易产生。一般而言,我国的降雹多发生在春、夏、秋3季。
五、防灾减灾建议:
(一)、冰雹对作物的危害
1、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冰雹自高空落下砸伤作物;②降温形成冻害;③土壤板结,透气性差,作物间接受害。冰雹对农业生产危害轻重,取决于降雹强度、持续时间、雹粒大小,也取决于作物种类、品种和所处生育期。禾本科作物生育前期抗灾能力强,生育后期抗灾能力弱;双子叶作物苗期抗灾能力弱,生育中后期抗灾能力强,其中,烤烟生育中后期抗灾能力极弱,一旦遭受冰雹为害损失惨重。
2、冰雹的危害有多大
冰雹的产生有很大害处。我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打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因此,冰雹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
(二)、日常生活如何防御冰雹来袭
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趋势,做好防雹准备;注意当天的天气状况,如果下雹季节的早晨凉、湿度大,中午太阳辐射强烈,造成空气对流旺盛,则易发展成积雨云而形成冰雹。故有“早晨凉飕飕,午后打破头”、“早晨露水重,后响冰雹猛”的说法。出现这种天气时,老人、小孩不要外出,最好留在家中。及时躲避,有谚语云:“黑云尾、黄云头,冰雹打死羊和牛”的说法,要特别当心这种天气。另外,当冰雹来临时,要迅速在最近处找到带有顶棚、能
够避雷防雹的安全场所,防止冰雹的袭击;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以免造成人、畜的伤亡。灾情发生后,台江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抢险救灾、民政救助、卫生医疗救助、灾情摸排等工作小分队迅速赶赴各乡镇进行抢险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经供电部门抢修,县城关地区于当晚10时许恢复供电。当冰雹来临时,要迅速在最近处找到带有顶棚、能够避雷防雹的安全场所,防止冰雹的袭击;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以免造成人、畜的伤亡。
(三)、农民朋友们该如何防御冰雹
常用方法有:①在多雹地带,种植牧草和树木,增加森林面积,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条件,达到减少雹灾目的;②增种抗雹和恢复能力强的农作物;③成熟的作物及时抢收;④多雹灾地区降雹季节,农民下地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如竹篮、柳条筐等,以减少人身伤亡。
(四)、什么是人工防雹
人工防雹是一项从源头上预防冰雹灾害的措施。通过人工作业,在冰雹中加入催化剂,使冰雹长不大,迫使其“早产”、“早落”,从而达到减轻灾害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水分输送,从而使冰雹长不大。
六、灾害地理范围:
冰雹活动不仅与天气系统有关,而且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也很大。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差异也很大,而且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使大气环流也变得复杂了。因此,我国冰雹天气波及范围大,冰雹灾害地域广。根据有关资料对中国冰雹灾害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有下述四方面的认识:
1、雹灾波及范围广。虽然冰雹灾害是一个小尺度的灾害事件,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冰雹灾害,几乎全部的省份都或多或少地有冰雹成灾的记录,受灾的县数接近全国县数的一半,这充分说明了冰雹灾害的分布相当广泛。
2、冰雹灾害分布的离散性强。大多数降雹落点为个别县、区。
3、冰雹灾害分布的局地性明显。冰雹灾害多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地段,特别是青藏高原以东的山前地段和农业区域,这与冰雹灾害形成的条件密切相关。
4、中国冰雹灾害的总体分布格局是中东部多,西部少,空间分布呈现一区域、两条带、七个中心的格局。其中一区域是指包括我国长江以北、燕山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是中国雹灾的多发区;两带指中国第一级阶梯外缘雹灾多发带(特别是以东地区)和第二级阶梯东缘及以东地区雹灾多发带,是中国多雹灾带;七个中心指散布在两个多雹带中的若干雹灾多发中心:东北高值区、华北高值区、鄂豫高值区、南岭高值区、川东鄂西湘西高值区、甘青东高值区、喀什阿克苏高值区。
第二篇:冰雹灾害及预防
冰雹灾害及预防
一、冰雹是如何形成的?
冰雹是天空中的自然现象。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由一层层透明和不透明的冰交替组成。制造冰雹的“工厂”积雨云云顶非常高,它的中上部温度很低,水汽充沛,由冰雪和雪花组成。云中的上升气流比较强,它把云底部不断增长的水滴送到云的中上部成为过冷水滴,它们或者跟冰晶、雪花碰在一起,或者自然冻结,形成冰雹胚胎,当遇到过冷水滴时,胚胎表面会冻结一层不透明的冰。当上升气流减小,冰雹胚胎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它的表面一部分又溶化成水,同时也有一部分水滴粘上去,当它再次被增强的上升气流带到零摄氏度以上时,胚胎表面的水又冻结下来,形成一层比较透明的冰壳,空气上下对流翻滚速度快,云中的冰粒、雪花和过冷水滴就像滚元宵一样越滚越大,形成“冰雹”,当上升气流减弱时便一落千丈的将到地面。当云内水滴、雪花、冰晶“原料”丰富、上下翻滚“动力”非常充足时,积雨云“工厂”中的冰雹产品就多。每年春末至秋初,每天下午至傍晚,山区和山川交界处以及冷暖空气交锋地带,“原料和动力”较充足时,就比较容易下冰雹。冰雹又称风雹、冰蛋、冷子等。雹块的大小差异很大,一般直径小于3厘米,最常见的如黄豆大小,罕见的雹块直径可大于10厘米,如鸡蛋大小。小的雹块在到达地面之前融化成了雨滴,只有较大的雹块才能够降落到地面,形成雹灾。雹块越大,下落到地面的速度和破坏力越大,如直径3厘米的雹块质量约为13克,下落速度达25米/秒,而直径10厘米的大雹块下落速度可大于40米/秒。
二、冰雹的危害
冰雹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为数分钟,可是来势猛,强度大,还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所以往往给局部地区农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冰雹的危害决定于降雹范围、雹块大小、持续时间及堆积厚度。冰雹对作物的危害是很大的,可使农作物遭受机械损伤。作物种子及其发育阶段,大的冰雹袭击猛或下雹时间较长,农作物受害就重。处在开花期或成熟期的作物较处在幼苗期受害重,甚至能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果树林木遭到雹灾,当年和以后的生长均受影响,受到创伤还易发生病虫害。除了对农作物的影响,大的冰雹常常毁坏庄稼和砸伤人畜,造成灾害。冰雹对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工业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1998年1月,一场冰雹袭击了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分地区,机场被迫关闭,铁路、公路停运,300万人失去电力供应。2周以后,仍有100万人未恢复电力供应,有些地方甚至停电长达3周。因此,如何减轻冰雹的灾害是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冰雹和它所伴随的雷暴、大雨、飑线及龙卷等,是中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中国冰雹分布范围之广,年降雹日数之多,降雹季节之长,所造成灾害之严重,在世界亦很突出。在中国古书上关于雹灾的记载很多,历史上黄河中游地区有记录的雹灾在280次以上。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几亿元到十几亿元。1987年3月6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受灾农田达538万亩,倒塌房屋6.2万间。我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例如西藏东北部的黑河(那曲)曾降冰雹53天,最少的年份也有23天,班戈31.4天(最多年48天,最少年22天),申扎28.0天(最多年37天),安多27.9天(最多年40天),索县27.6天(最多年44天)等,均出现在青藏高原,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其次为大兴安岭至阴山、太行山一带,另外天山、长白山、祁连山、云贵高原等也是冰雹较多的地区。每天12~18点,每年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是冰雹最易活动的时期。从历史资料来看冰雹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性,1951年以来降雹较多的年代是1957年、1959年、1964年、1967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6年,平均大约3~4年一次。
三、我国冰雹的分类。
根据冰雹大小及其受害程度,可将雹害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根据冰雹的地理分布特点,可分为多雹区和少雹区,多雹区包括青藏高原多雹区、北方多雹区和南方多雹区,少雹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大平原、大沙漠和大盆地;根据各地降雹季节的变化特征,可分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双峰型四种类型;根据降雹日的变化又可分为午后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和多峰型等类型。
四、冰雹的预防。
1、冰雹的预测:冰雹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在低空暖湿空气与高空干冷空气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大气极不稳定的条件下出现,是小尺度的天气现象,中纬度内陆地区多。由于它的出现常有突发性、短时性、局地性特征,这使得对它的预测非常困难。预报冰雹,大都是利用地面的气象资料和探空资料,参照当天的天气形势,寻找可靠的预报指标。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中根据对云中声、光、电现象的仔细观察,在认识冰雹的活动规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根据雷雨云和冰雹云中雷电的不同特点,有“拉磨雷,雹一堆”的说法;各地群众还观察到,冰雹来临以前,云内翻腾滚动十分厉害。有些地方把这种现象叫“云打架”,常常是两块或几块浓积云相对运动后合并而加强发展,往往有利的地形条件也加强了这种“云打架”的气流汇合;另外,在冰雹云来临时,天空常常显出红黄颜色,冰雹云底部是黑色或灰色,云体带杏黄色。有些地方有“地潮天黄,禾苗提防”(防冰雹)的说法.除了通过感冷热、辨风向(如俗语说“不刮东风不天潮,不刮南风不下雹”)、看云色、听雷声、识闪电、观物象等,还可采用自动报警装置。
自动警报:下冰雹前数小时,我们在雷达荧光屏上可以发现雹云的距离、方位和厚度,根据雹云的连续变化情况,可以预报下雹的时间和地区。还有一种识别雹云的仪器,叫闪电计数器,外形像一个收音机,它装有报警设备,接收到闪电信号每分钟超过一定数目就自动报警。
2、避雹。根据当地冰雹易出现季节,选择适宜作物,以躲过冰雹危害;在多雹区,可选择抗雹性能较强的作物,如山芋、土豆等块根作物。对人来说,下冰雹时,应在室内躲避;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避免砸伤。
3、防雹。在冰雹出现前,对旱作物尽可能遮盖,对水田作物可灌水护苗,对成熟的作物可突击抢收,尽可能减少损失。
4、抗雹。对遭受雹灾的作物应加强田间管理,如扶株培土、中耕松土和追肥等,促其生长,对重雹田块,可补种其他早熟作物,如荞麦、绿豆等。
5、人工防雹。目前人工防雹的方法有爆炸法和催化法。爆炸法是用土炮和土火箭、空炸炮和高炮对准雹云轰击。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能干扰破坏上升气流,使雹云转向、消散、小雹提前降落或化雹为雨。催化消雹法是用高炮、火箭等工具把催化药剂碘化银等撒到雹云中,或把碘化银溶解到丙酮溶液里,用特制的炉子燃烧,使碘化银变成微粒随上升空气撒到云中。云中的水汽就会被这些微粒吸收,变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粒,不易生成大的冰雹,以免危害。另外,在雹云的底部用飞机大量撒播石灰粉和盐粉,这些粉末同样能瓜分云中的水分,以减少形成冰雹所需要的原料,使形成冰雹的机会大大减少。
五、伤员的急救
冰雹对人的伤害主要为冰雹砸伤、房屋倒塌后被掩埋或被落下的物件压迫之后的外伤,除易发生多发伤和骨折外,肢体和肌肉丰富的部位长期受压,组织血供受损,缺血缺氧,易引起坏死,造成对全身的影响,尤其是肾功能衰减。伤病员的医疗救护,要按分级救治要求组织实施。因此,要有统一的救治原则,明确救治的范围,才能使伤病员在分级救治过程中,得到及时合理的医疗救护,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和残废率。在遇到冰雹意外伤害发生时:
1、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
2、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
3、暂不要给伤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5、遇到严重事故,还应立即向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新闻媒介等部门报告,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
6、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对出血、休克、昏迷、严重的呼吸障碍等患者,应优先分类,以便及早救治和隔离。对复合伤、多处伤必须全面考虑伤病员的损伤程度,并依据主要伤害治疗的需要予以分类。
7、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
8、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9、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
第三篇:冰雹大风灾害应急预案
冰雹大风灾害应急预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难免会有事故发生,为了降低事故后果,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怎样写应急预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雹大风灾害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冰雹大风灾害应急预案1防御恶劣天气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为了切实保障我校在防暴雨、冰雹、雷电等天气期间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思想认为到位、防范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将暴雨、冰雹、雷电到来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思渠镇教育管理中学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适用范围
暴雨、冰雹、雷电等各种异常天气
二、工作目标
关注气象预报,在预测到影响我镇的暴雨、冰雹、雷电到来之前,结合上级的要求,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确保人员安全为第一目标,把暴雨、冰雹、雷电到来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组织机构
建立防御恶劣天气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防御恶劣天气期间工作安排及措施
(一)、前期检查工作
1、各校委负责人要定期组织人员将所分管的工作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各班每天要认真做好班级排查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居住条件尤其是住在偏远地带的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保持联系,教育学生提高防灾意识。
2、学校办公电话、校委成员电话、班主任电话要确保畅通;后勤处要全面检查学校用电设施及线路,确保用电安全;
教务处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学校教学楼、综合楼等的门、窗及建筑物上的悬挂物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团委要对全校下水道、明暗沟及平顶屋面污泥杂物进行疏通清扫,保证排水通畅;
各教师要对自己寝室的门窗悬挂物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宿管员要对学生寝室的门窗悬挂物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安向阳老师要对食堂的门窗悬挂物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保卫人员要对校门及门卫室的门窗悬挂物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政教处要对学校围墙和易滑坡地段进行排查监管。
3、各班一旦遇到险情,要有组织地迅速按照逃生演练路线撤往安全地带。定期在班上对学生开展防御恶劣天气教育,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4、为了防止暴雨、冰雹、雷电来的临,各位教师都是防御恶劣天气救灾抢险队员,随时待命,听候调遣,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
(二)、值班、报告制度
各值班室和巡逻组,在暴雨、冰雹、雷电到来之时必须保证每天二十四小时值班人员在岗。学校领导、值班人员要确保通讯畅通,通讯工具保持开通状态。
灾情发生时,学校领导、巡逻人员和值班人员应及时掌握灾情,在最短时间内向上级部门反映详细情况,并把受灾损失的一切情况如实汇报。
(三)、后勤保障工作
在暴雨、冰雹、雷电来临之前,做好各类物品储备工作。备用雨具、电筒等急需物品,提供后勤保障支持。并与思渠镇卫生院、安监部门等单位确立联系方式,确保救援及时。
五、应急处置行动
1、在这暴雨、冰雹、雷电来临前,学校门卫室、宿管开始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的手机24小时开机,密切注意暴雨、冰雹、雷电动向。对学校内的门窗、雨棚、设施、电线电器设备、学校在建工地等危险地段设施进行检查,排除险情,对可能发生事故的设施,要加固的加固、该拆除的拆除。
2、暴雨、冰雹、雷电一经来临,立即停止学校一切室外活动。
3、在暴雨、冰雹、雷电来临时,组织处于危险环境中的学生的紧急转移,并注意安全,将教室外的物品移进教室内,并关好学校的.所有门窗。防止电线刮断,造成短路引起火灾或电伤室内的人员。同时还要防止被雷电袭击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4、暴雨、冰雹、雷电来临后,学校内一切人员不得外出,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5、暴雨、冰雹、雷电过后,应及时抢救伤员,学校全力投入抗灾自救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灾情。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6、科任教师在暴雨、冰雹、雷电来临时,要组织处于危险环境中的学生的紧急转移,并注意安全,并关好教室的所有门窗。防止电线刮断,造成短路引起火灾或电伤室内的人员。同时还要防止被雷电袭击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及时下课时间到了也要推迟下课确保学生安全。
应对恶劣天气是一项全面性艰巨性的工作任务,各相关人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对职责范围工作进行一次检查,随时听候防御恶劣天气领导小组的调遣,随叫随到,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确实做好救灾工作。
冰雹大风灾害应急预案2为切实防范、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引起的安全事故,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保证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安全,特制定应对风雹(雷电、大风、龙卷风、冰雹)灾害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生命无价、安全至上。学校高度重视师生安全工作,增强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预防在先,消除隐患,加强领导,强化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将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停课不停学的安全工作抓实、抓好。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范围
风雹(雷电、大风、台风、冰雹)等。
四、具体措施
1、正常教育教学期间(上课期间),如突遇暴雨等重大自然灾害,将视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启动应急预案,决定是否立即停课,并安排好学生的及时离校。
2、如在非教学期间,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决定学生是否到校,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校园安全防护。
3、启动预案后,必要时,学校可采取停课、延迟上学时间、提前放学、临时放假等措施,避免师生出现安全事故(采取措施前,应提前通知家长)。在停课期间班主任及时与每位家长取得联系,并作出合理的学习和辅导意见,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
4、必须停课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班级停学不停课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家都能够学习文化知识。
5、对于就近到校的学生,教师要做好教学辅导和安全工作,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等通讯手段把具体学习内容传递给家长,使家校学习进度一致。
6、假期期间如遇重大自然灾害,将启动应急预案,做好校园防护。
7、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学校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8、加强对学校师生防灾知识的宣传,通过短信、微信、宣传栏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在灾害性天气特别提醒师生往返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9、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班主任利用微信、电话、短信等通讯手段,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做好学生上放学途中的安全工作,及时了解学生迟到或未到校的情况及原因,要将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通知家长。
10、加强值班值守,保障安全信息畅通。学校实行领导带班、教师执勤制度,要求值勤人员及班主任教师保证通信畅通,提前到校,确保能够及时报告和迅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五、应急保障
1、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值班,主要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手机、值班电话全天候开机,保障防灾现场通讯畅通,确保防灾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2、组织必要的教师员工应急抢险队伍,落实学校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力保障。
3、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联系,做好学校的治安工作。
4、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络,做好学校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师生疾病免疫和学校公共场所消毒工作。
5、加强防御气象灾害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能力。
六、善后工作
1、学校密切注意灾情动向,灾情解除后,及早向中心校报告灾情损失情况,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全系统受灾损失情况。
2、学校抓紧组织人员对灾后的学校进行大清理,及时请当地防疫部门进行防疫消毒处理,对重大疫情、病情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对受损较严重的校舍门窗、屋面,以及围墙、宣传栏等,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上报,并抓紧落实维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冰雹大风灾害应急预案3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台风暴雨冰雹恶劣天气的安全事故,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幼儿园特制定本预案。
一、台风暴雨冰雹天气来临之前
班级:
①向仓库领好防滑材料(如麻袋、警告标志、警戒带等),放到便于领取的地方,平时在门卫配一把铁锹和防滑材料与防护警示设施。
②提前布置园区排水的任务,分发工具,明确要求。
③检查水电、门窗等设施,提前采取保护措施。
④告知幼儿听从老师安排,不要慌乱。
办公室:
①提示教职工在台风暴雨冰雹天气期间尽量不要外出。
②根据实际情况,告知任课教师可能变动课表的情况。
领导班子:
①平时做好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幼儿自救互救、自保互保的能力。
②通过园园广播及时播送气象消息和有关指示、规定。
二、暴雨冰雹天气来临之后
1.如果适逢幼儿园放假,执行市教育局停课的规定,至少一位带班领导在园值班。幼儿处通过幼儿园信息平台或班主任告知幼儿家长,办公室按原计划组织力量排查园区内安全隐患和排水情况,确保园区安全和主要排水通道畅通,并安排好在园师生的生活。
2.如果逢幼儿园正常上课,因地制宜,继续按课程表上课,有关部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办公室:
①首先保证水电正常供应,食堂正常运转。
②天晴后立即组织力量查看园内安全情况和排水情况(若为夜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值班领导早晨5:30开始排查),具体分工为:一楼各班班主任负责食堂至教室通道;二楼班主任负责楼道;当班保安负责大门口;后勤人员和驾驶员负责食堂通道,其中维修工专门负责重点区域应急处理(如铺麻袋等)。
③必要时动员没有上课的青年老师排查。
④严重积水的路段,一时清除有困难的,立即设置警示标志,禁止幼儿通行。
领导班子:
①园医随时待命,处理突发的跌伤事故。
②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广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③幼儿处老师和行政值日老师在非上课时间巡视园园,要特别关注教学区和运动区的情况,排查隐患,每位教职工都要随时劝阻幼儿做危险动作。
④对部分班级开展的“天气文化”活动及时规范(如时间、地点、教师在场管理等)。
三、放学后
通知家长接送、组织教师护送学生,并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待幼儿离园后园长组织教师对各个园舍设施设备等进行全面排查,避免安全隐患,如发现问题教师及时上报园长,及时处理。
第四篇:安达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
安达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
第1章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重大冰雹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黑龙江省人工增雨防雹管理条例》和《安达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依靠科学。建立健全监测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重大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安达市行政区内出现的重大冰雹灾害,根据重大冰雹灾害的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启动相应的乡、镇级应急预案。各乡镇负责本辖区内的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安达市负责全市的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及协调跨乡、镇的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
1.5预案启动条件 安达市行政区内出现重大冰雹灾害,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启动本预案。
(1)已经启动乡、镇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但影响范围进一步加大、灾害程度进一步增强、当地政府控制不了事态发展时;
(2)当出现跨乡镇的重大冰雹灾害时;
(3)当出现在国际、国内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冰雹灾害时。
第2章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2.1应急组织机构
启动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时,成立安达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市政府主管农业副市长
副组长:市农委主任、市气象局局长
成员:市气象局、市农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林业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粮食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各通信公司、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信访办等单位负责人。
2.2职责任务
安达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安达市重大冰雹灾害应急救灾工区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援救;指导乡、镇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做好重大冰雹灾害的应急工作;处理其他有关重大冰雹灾害应急救灾的重要工作。
市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由气象局局长担任,副主任由气象局业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贯彻市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和部署;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为市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依据;承担市应急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重大冰雹的监测,为救灾工作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市农委负责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应急资金安排和拨付,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
市民政局负责协助灾区有关部门做好避险和受灾群众的安置、救助工作,加强对救灾款物分配、发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市卫生局负责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护、抢救,开展疫情和环境卫生监测、预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卫生防疫和应急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
各通信公司负责应急救援通讯保障和通讯设施抢修工作。
市工商局负责组织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市环保局负责灾区的环境监测,指导处置现场危险废物,控制对周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协调各监管部门对紧急救援所需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和国外捐助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检验。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灾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处置工作。
市建设局负责帮助灾区制定恢复重建规划,帮助和指导灾后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的修复重建工作。
市林业局负责林业灾害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市粮食局负责灾区的粮食保障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突发事件事发区的社会治安,组织事发区群众的紧急疏散转移,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持社会政治稳定。
市信访办负责群体上访的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应急救援人员、应急物资、疏散群众的运输保障工作;负责被毁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抢修工作。
第3章 监测机制
3.1监测体系建设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重大冰雹监测体系,开展冰雹灾害调查,编制防雹规划,建设冰雹灾害联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
3.2监测行动
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立即成立由多部门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应急监测、应急跟踪服务,随时向市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为市应急领导小组指挥抗灾、救灾提供决策依据。由市委宣传部协调,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发布应急信息。
第4章
预警级别
本预案中预警启动级别按照重大冰雹灾害的影响范围重大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
4.1Ⅳ级预警。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以上的重大冰雹灾害性天气过程;或已经造成10人以下受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的重大冰雹灾害。
4.2Ⅲ级预警。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特大以上的重大冰雹灾害性天气过程;已经(或可能)造成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或者伤亡总数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可能造成较大危害和社会影响的特别重大冰雹灾害。
4.3Ⅱ级预警。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极大的重大冰雹灾害性天气过程;已经(或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伤亡总数3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和社会影响的冰雹灾害。
4.4Ⅰ级预警。已经(或可能)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者伤亡总数10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可能造成特别重大危害的重大冰雹灾害性天气过程。
第5章 应急响应
5.1响应程序
各乡镇政府要将因重大冰雹对本行政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可能造成一定危害或损失,或因重大冰雹已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向市政府应急办和市气象局上报,提出启动建议。市应急委主任或副主任根据造成的重大危害或损失情况,确定响应级别,发布启动命令。
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市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重大冰雹灾害应急指挥系统,部署全市的冰雹灾害应急救灾工作。指挥、协调、组织市农委、民政、气象等部门的人员和专家,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详细记录受灾面积、受灾程度、受灾区域并对冰雹进行取样,写出调查报告。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5.2群众的安全防护
冰雹灾害危及区域和可能危及区域的基层行政组织负责把群众疏散撤离到安全场所。
5.3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发生冰雹灾害事件时,由灾害危及区域和可能危及区域的行政基层组织动员社会公众配合、支持应急工作。
5.4新闻报道
市应急领导小组设立新闻发言人,由市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担任,统一对外公布应急信息,统一新闻报道口径。
5.5应急结束
市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发展的控制程度,适时通过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宣布应急结束。
第6章 应急保障
6.1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
市政府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重大冰雹灾害专业应急救灾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救灾力量及时到位。
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费用按《财政应急保障预案》规定执行。
市政府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品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6.2通信与信息保障
由各通信公司负责全市的通信和信息传递保障。
6.3应急支援
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各部门立即成立相应的战斗组,进入紧急状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为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援。
6.4重大冰雹灾害研究和技术开发
目前,冰雹形成机制、防雹原理、人工影响途径、催化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尚不成熟;冰雹属小尺度、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生命史短,突发性强,气象系统尚不能发布此项预报。市政府要加大对重大冰雹灾害研究、技术开发的工作力度和投资。
第7章 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重大冰雹灾害应急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市政府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给予表扬或奖励。对在重大冰雹灾害应急防治中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第8章 附则
8.1冰雹事件的定义
出现雹块平均直径大于3厘米(质量大于1 3克),使受灾地区农业绝产、半绝产或发生人员、牲畜伤亡事故的,为重大冰雹灾害事件。
8.2预案更新
本预案由市气象局负责制定,并依据变化后的情况适时进行修订,报市应急委审定后发布执行。
8.3 24小时应急联系电话:7553085 8.4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6.23特大冰雹灾害灾情汇报材料12(模版)
6.23特大冰雹灾害灾情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6月23日下午16时30分,菜子镇遭遇特大冰雹灾害,雹灾持续30分钟,冰雹最大直径达到4公分。冰雹范围涉及东风、牟河、先锋、元各、菜子、马家庄、董家寺、四店、中川9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房屋损坏户数1176户(其中:五保户19户,低保户219户、823人),损坏屋面面积11.76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28.8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767.6公顷,其中成灾1767.6公顷,绝收791.27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31万元。牧草受灾面积233.33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40公顷,绝收面积93.33公顷,死亡羊3只,牛1只,灾情共造成畜牧损失129.9万元。此次灾害共造成东风、牟河两个小学17间教室16间宿舍屋面受损1850平方米,部分附属设施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2.24万元。此次灾害共造成2人受伤。
二、工作进展
(一)启动预案
灾情发生后,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看,并及时将灾情上报县委办、政府办、民政局、农业局、气象局及相关部门。17时40分,组织召开了全镇干部抢险救灾紧急会议,启动了菜子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对预案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等各小组成员进行了分配和强调,确保抢险工作及时有效进行。
(二)核查灾情
1、领导重视
6月24日早上8点,县委鲁书记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受灾最严重的牟河村、东风村、牟河小学、东风小学查看灾情,指导救灾工作,及时安排调运救灾棚膜1.5吨,并对下一步如何做好救灾及恢复生产等具体工作做了明确指示。
2、干部救援
6月23日18时,各小组成员全面深入农户,对受灾的9个村进行了全面的核查。确保不漏村,不漏社,不漏户,分门别类理清灾情。
3、村帮社
在组织干部救援的同时,镇党委、镇政府动员没有受灾及灾情较轻的村,对受灾严重的村社进行救助。保证及时有效的救助受灾群众,确保群众早日恢复生产。
4、爱心募捐
本次冰雹灾害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促使农业大面积绝收。灾后,在全镇各级干部、镇属单位、企业等掀起献爱心募捐活动,帮助群众共度难关。
(三)全力救灾 镇村社三级干部、县直相关单位及部分群众共200人,对受灾情况严重的东风、牟河、马家庄3个村22个村民小组,1216户5666人进行了安置,截止凌晨3点,共搭建帐篷127多顶(其中学校20顶),解决了孤寡老人、残疾人、妇女、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200多人,并组织部分受灾村民进行自救。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缺口大
1、农作物受灾严重
此次灾害表现为范围广、受灾严重等特点,受灾面积达到1768公顷,其中小麦363公顷、玉米275公顷、胡麻176公顷、洋芋177公顷、蚕豆345公顷、药材339公顷。为解决农户的生活问题,根据农作物受灾情况并结合作物种植时限,经过调研,鼓励群众种植荞麦、燕麦等短周期早熟作物,解决生产生活和土地闲置问题。初步估算,需补种面积11869亩,计划种植燕麦2372亩,需种子11720公斤;种植荞麦1001亩,需种子3006公斤;种植糜1000亩,需种子1500公斤;种植洋芋6647亩,需种子997050公斤。
2、房屋受损严重
灾后,冰雹造成房屋大面积受损,损坏房屋3920间,其中严重损坏房屋2744间。随后镇上组织群众对破损房屋进行抢修,减少经济损失,同时积极联系县住建局,争取加大对受灾群众危房改造补贴力度。
(二)临时救助困难
由于房屋受损间数多,急需救助棚膜8吨,希望上级部门和联村联户单位给予物资及经济援助,在受灾村组展开全面排摸,及时对受灾特困家庭上报申请各项社会救助。
(三)及时赔偿
镇上积极协调农业、畜牧等保险部门,对农作物受损情况进行全面赔偿,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