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根据市委要求,近日,县委安排县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共涉及12个乡镇,48个村,经过二个多月的集中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现状
**县是一个拥有9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下辖16个乡镇,现有农民党员2万名,全县共有190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002个。近几年来,县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年整顿、村级规范化建设和“三级联创”等活动。以党建促经济,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下降,优秀的“两委”班子难产生。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县现有村干部4900人,且大多是年龄偏大和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35岁以下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36—50岁的占到60%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记已达64岁,仍无合适人选接班,造成了农村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75%以上的村干部工资不能当年全部兑现,工资待遇低,外出打工比在家当干部挣钱多,致使农村里年轻有为的“能人”,经济意识强于政治意识,个人意识强于团队意识,外出打工闯天下意识强于留守本土务农意识。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轻。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广大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工作中村干部难免会吃亏受气,所以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当干部的没能人”的现如,即使有些人勉为其难当了村干部也不安心,如郑城镇上小峪村支部书记一年最多写过5次辞职书,有的甚至不辞而别长年外出打工经商,基本上是“矬子里面选将军,选来选去难称心”。据调查了解,因工作压力大或工资收入低而辞职不干或外出打工经商的村干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的村是几名党员轮流坐庄当干部,“不是张三就是王五,谁当干部都不服”,甚至相互拆台,搞对立。由于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致使这些村里的工作比较被动,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对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不力,对广大党员教育、培训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另一方面表现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不安心农村基层工作。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回天无术”,思想上产生动摇;有的犹豫观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动不动就向党委政府施压,提出“撂挑子”。二是工作能力较弱。据调查了解,全县的农村干部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不到三分之一。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或者因文化水平的问题,或者因工作繁重缠身,或者因忙于挣钱致富,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学点理论、学点适用技术知识的不多,能够学深学透,灵活运用于农村工作实际的就更少。致使思想观念陈旧,思路狭窄,缺乏创新,眼界不开阔,工作效率不高。表现之一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靠行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知识老化,经验老化,管理老化。我们这次在与村干部座谈时发现有的农村干部连产业化、WTO、集约经营这些现代知识的基本术语都不懂,在生产指导上,习惯当“传声筒”,“照葫芦画瓢”;表现之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有的村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闹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
第二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的执政水平。最近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这个问题,而且把它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点。近年来,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足惠城区实际,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三级联创”、“农村党员联系村务责任制”为载体,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农村基层挡组织的执政能力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艰巨而繁重的历史使命。区划调整后,我区由以城市为主变成以农村为主,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那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去应对挑战,担当重任呢?我想摆在我们面前突出的任务是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各方面的建设,这是当务之急,也是形势所需。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深思熟虑,高瞻远瞩,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求全党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群众观。今年中央又就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下发了1号文件,将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的形势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多元化的新格局,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经济工作时,必须从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向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方式转变,从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向统筹农业、工业、服务业,促进城镇化转变,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农村利益关系和矛盾日益复杂,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社会关系处在大调整之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接踵而至。这些矛盾在利益得失和新旧观念冲突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如征地问题、公益事业建设、村务管理问题等等。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既保护好群众的合理利益,又维护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急需多种服务,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强服务保障功能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热情不断高涨,农民从业领域越来越宽,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农民群众不仅对兴修水利、整修道路、翻改学校等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多,而且要求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实用技术、建设农产品市场等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完善服务,建立支持发展、支撑大局的保障体系,不断增强服务保障功能。
(四)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农民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系更加广泛,农民的观念和意识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他们渴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享受更加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一些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封建迷信和宗教势力仍然以各种方式对人们产生着影响。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阵地建设,构筑活动载体,注重针对性、实效性、经常性,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农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新要求。由于社会进步,传播媒体及信息渠道畅通,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碰撞激烈,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期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加上近年来推行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村委会公推直选,及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等,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更深了,民主诉求的愿望也更强了。而我们的一些基层干部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仍然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不注意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政治上的民主权利,采取“我说你听,我逼你干”的办法推动工作,必然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
(六)农村经济结构和就业方式不断变革,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不少农民群众已从单一的种种殖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多种经济活动,有的从事加工业,有的从事运输业,有的兴办小型企业,还有相当多的人外出务工、经商,已形成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和流动性的就业方式。而我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还沿袭着几十年一贯制的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党组织设置形式,沿袭着老的读读书、念念报,传达传达文件等呆板的活动方式,已不能满足多元化经济条件下农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新思路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不仅是贯彻落实党十六大精神的要求,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处地位、肩负重任、应对挑战的现实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结合实际,把中央的要求具体化,找准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新思路。
(一)增强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着力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思维层次,就会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决策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强化创新思维,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强化战略思维,增强大局意识、前瞻意识、开放意识,坚持以综观天下大势的眼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新信息,树立新观念,探索新途径,实现新突破;强化系统思维,思考问题、制定决策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善于运用系统思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领导方法。
(二)增强执政兴村的发展意识,着力提高实现发展的能力。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发展的目标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把发展的要求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把推动发展的成效作为衡量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标准。要集中精力研究解决一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坚持用发展统一思想,用发展评价部门,用发展评判干部,用发展解决问题,营造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努力塑造开放、进取、诚信、文明的良好形象,真正优化发展环境。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想有所作为,获得广大农民的拥护和认可,必须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在提高组织、驾驭和发展市场的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
(三)增强执政靠人的人本意识,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领导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贯穿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做强“第一要素”来保证“第一要务”的实现。一要突出重点,抓好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书记的培训;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培训工作分级负责制,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进行培训;要拓宽渠道,进一步改革培训方式,定期轮训乡村干部,提高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创新能力。二要着眼于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进一步改进选人用人方式。要继续采取措施,从优秀大学毕业生、转业军人和有培养前途的机关干部中选拔一些同志充实到乡镇干部队伍,进一步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的结构;要抓住下半年乡镇换届的契机,积极推行乡镇干部竞争上岗制度,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要坚持和完善村级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制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程度;要积极推行村干部就职承诺制,把就职目标的实现情况与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挂钩,激励和引导农村基层干部,把思想凝聚到为民办实事、谋发展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富民强村上来。
(四)增强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着力提高勤政、廉政、优政的能力。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第一线,面对基层、面对群众,一要强化一切为民的宗旨观念。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牢固树立科学决策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绝不能为了出政绩而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不能留下后遗症,不能使一些所谓的政绩成为“上届的政绩,下届的包袱”。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要教育和督促基层干部深入农民群众,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不断增强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和本领;要全面推行领导挂钩联系、驻村访户、对口帮扶等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办法、好制度,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不断巩固完善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
(五)增强执政固本的基础意识,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基层党委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基层党委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切实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农村党建重点要抓两头,一方面要按照经济兴、环境美、文明好、班子强的要求,大力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搞好后进村整转工作。非公有制企业、社区、新社团党建重在扩面提质,把最优秀的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把最广大的群众凝聚到党的周围,切实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六)增强执政依法的规则意识,着力提高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近期联合下发了《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确保《村民自治法》、《教育法》、《土地法》、《计划生育法》、《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意见》等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切实地贯彻施行,让群众既从中体验到法律的威严,又体验到法律的科学与公正。努力改变“以人管人,以权管事”的现象,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健全“三级联创”机制,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供组织保障。要以县区争创为龙头,健全“三级联创”机制,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有效机制。一要强化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二要强化责任意识。三要强化督查,培育典型。
(二)创新载体,完善管理,扎实推进选派工作,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落实要靠党的基层组织,靠基层党员干部。要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示范引导、互联互帮和领导联系等形式,在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
(三)是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大胆探索,着力构建农村组织、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供体制保障。着力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组织体系,使一批群众公认,“靠得住、有本事”的管理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着力构建以规范化和民主化为内容的农村事务管理体系,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率。着力构建以提供农村社会化服务和保障为重点的服务保障体系,对农民生产经营中的农资供应、技术信息、资金资本、市场销售等问题和环节,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起完备的服务和保障体系;对农村突出存在的就业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贫困户脱贫难等问题和现象,有关部门要分别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帮扶救助和保障机制。
第三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的执政水平。最近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这个问题,而且把它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点。近年来,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足惠城区实际,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三级联创”、“农村党员联系村务责任制”为载体,积极探索党建
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农村基层挡组织的执政能力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艰巨而繁重的历史使命。区划调整后,我区由以城市为主变成以农村为主,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那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去应对挑战,担当重任呢?我想摆在我们面前突出的任务是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各方面的建设,这是当务之急,也是形势所需。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深思熟虑,高瞻远瞩,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求全党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群众观。今年中央又就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下发了1号文件,将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的形势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多元化的新格局,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经济工作时,必须从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向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方式转变,从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向统筹农业、工业、服务业,促进城镇化转变,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农村利益关系和矛盾日益复杂,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社会关系处在大调整之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接踵而至。这些矛盾在利益得失和新旧观念冲突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如征地问题、公益事业建设、村务管理问题等等。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既保护好群众的合理利益,又维护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急需多种服务,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强服务保障功能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热情不断高涨,农民从业领域越来越宽,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农民群众不仅对兴修水利、整修道路、翻改学校等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多,而且要求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实用技术、建设农产品市场等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完善服务,建立支持发展、支撑大局的保障体系,不断增强服务保障功能。
(四)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农民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系更加广泛,农民的观念和意识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他们渴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享受更加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一些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封建迷信和宗教势力仍然以各种方式对人们产生着影响。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阵地建设,构筑活动载体,注重针对性、实效性、经常性,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农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新要求。由于社会进步,传播媒体及信息渠道畅通,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碰撞激烈,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期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加上近年来推行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村委会公推直选,及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等,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更深了,民主诉求的愿望也更强了。而我们的一些基层干部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仍然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不注意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政治上的民主权利,采取“我说你听,我逼你干”的办法推动工作,必然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
(六)农村经济结构和就业方式不断变革,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不少农民群众已从单一的种种殖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多种经济活动,有的从事加工业,有的从事运输业,有的兴办小型企业,还有相当多的人外出务工、经商,已形成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和流动性的就业方式。而我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还沿袭着几十年一贯制的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党组织设置形式,沿袭着老的读读书、念念报,传达传达文件等呆板的活动方式,已不能满足多元化经济条件下农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新思路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
织的执政能力,不仅是贯彻落实党十六大精神的要求,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处地位、肩负重任、应对挑战的现实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结合实际,把中央的要求具体化,找准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新思路。
(一)增强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着力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思维层次,就会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决策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强化创新思维,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强化战略思维,增强大局意识、前瞻意识、开放意识,坚持以综观天下大势的眼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新信息,树立新观念,探索新途径,实现新突破;强化系统思维,思考问题、制定决策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善于运用系统思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领导方法。
(二)增强执政兴村的发展意识,着力提高实现发展的能力。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发展的目标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把发展的要求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把推动发展的成效作为衡量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标准。要集中精力研究解决一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坚持用发展统一思想,用发展评价部门,用发展评判干部,用发展解决问题,营造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努力塑造开放、进取、诚信、文明的良好形象,真正优化发展环境。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想有所作为,获得广大农民的拥护和认可,必须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在提高组织、驾驭和发展市场的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
(三)增强执政靠人的人本意识,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领导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贯穿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做强“第一要素”来保证“第一要务”的实现。一要突出重点,抓好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书记的培训;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培训工作分级负责制,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进行培训;要拓宽渠道,进一步改革培训方式,定期轮训乡村干部,提高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创新能力。二要着眼于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进一步改进选人用人方式。要继续采取措施,从优秀大学毕业生、转业军人和有培养前途的机关干部中选拔一些同志充实到乡镇干部队伍,进一步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的结构;要抓住下半年乡镇换届的契机,积极推行乡镇干部竞争上岗制度,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要坚持和完善村级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制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程度;要积极推行村干部就职承诺制,把就职目标的实现情况与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挂钩,激励和引导农村基层干部,把思想凝聚到为民办实事、谋发展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富民强村上来。
(四)增强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着力提高勤政、廉政、优政的能力。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第一线,面对基层、面对群众,一要强化一切为民的宗旨观念。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牢固树立科学决策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绝不能为了出政绩而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不能留下后遗症,不能使一些所谓的政绩成为“上届的政绩,下届的包袱”。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要教育和督促基层干部深入农民群众,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不断增强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和本领;要全面推行领导挂钩联系、驻村访户、对口帮扶等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办法、好制度,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不断巩固完善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
(五)增强执政固本的基础意识,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基层党委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基层党委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切实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农村党建重点要抓两头,一方面要按照经济兴、环境美、文明好、班子强的要求,大力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搞好后进村整转工作。非公有制企业、社区、新社团党建重在扩面提质,把最优秀的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把最广大的群众凝聚到党的周围,切实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六)增强执政依法的规则意识,着力提高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近期联合下发了《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确保《村民自治法》、《教育法》、《土地法》、《计划生育法》、《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意见》等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切实地贯彻施行,让群众既从中体验到法律的威严,又体验到法律的科学与公正。努力改变“以人管人,以权管事”的现象,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健全“三级联创”机制,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供组织保障。要以县区争创为龙头,健全“三级联创”机制,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有效机制。一要强化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二要强化责任意识。三要强化督查,培育典型。
(二)创新载体,完善管理,扎实推进选派工作,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落实要靠党的基层组织,靠基层党员干部。要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示范引导、互联互帮和领导联系等形式,在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
(三)是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大胆探索,着力构建农村组织、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供体制保障。着力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组织体系,使一批群众公认,“靠得住、有本事”的管理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着力构建以规范化和民主化为内容的农村事务管理体系,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率。着力构建以提供农村社会化服务和保障为重点的服务保障体系,对农民生产经营中的农资供应、技术信息、资金资本、市场销售等问题和环节,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起完备的服务和保障体系;对农村突出存在的就业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贫困户脱贫难等问题和现象,有关部门要分别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帮扶救助和保障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第四篇: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要求,近日,县委安排县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共涉及12个乡镇,48个村,经过二个多月的集中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现状
**县是一个拥有9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下辖16个乡镇,现有农民党员2万名,全县共有190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002个。近几年来,县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年整顿、村级规范化建设和“三级联创”等活动。以党建促经济,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下降,优秀的“两委”班子难产生。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县现有村干部4900人,且大多是年龄偏大和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35岁以下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36—50岁的占到60%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记已达64岁,仍无合适人选接班,造成了农村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75%以上的村干部工资不能当年全部兑现,工资待遇低,外出打工比在家当干部挣钱多,致使农村里年轻有为的“能人”,经济意识强于政治意识,个人意识强于团队意识,外出打工闯天下意识强于留守本土务农意识。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轻。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广大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工作中村干部难免会吃亏受气,所以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当干部的没能人”的现如,即使有些人勉为其难当了村干部也不安心,如郑城镇上小峪村支部书记一年最多写过5次辞职书,有的甚至不辞而别长年外出打工经商,基本上是“矬子里面选将军,选来选去难称心”。据调查了解,因工作压力大或工资收入低而辞职不干或外出打工经商的村干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的村是几名党员轮流坐庄当干部,“不是张三就是王五,谁当干部都不服”,甚至相互拆台,搞对立。由于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致使这些村里的工作比较被动,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对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不力,对广大党员教育、培训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另一方面表现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不安心农村基层工作。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回天无术”,思想上产生动摇;有的犹豫观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动不动就向党委政府施压,提出“撂挑子”。二是工作能力较弱。据调查了解,全县的农村干部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不到三分之一。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或者因文化水平的问题,或者因工作繁重缠身,或者因忙于挣钱致富,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学点理论、学点适用技术知识的不多,能够学深学透,灵活运用于农村工作实际的就更少。致使思想观念陈旧,思路狭窄,缺乏创新,眼界不开阔,工作效率不高。表现之一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靠行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知识老化,经验老化,管理老化。我们这次在与村干部座谈时发现有的农村干部连产业化、WTO、集约经营这些现代知识的基本术语都不懂,在生产指导上,习惯当“传声筒”,“照葫芦画瓢”;表现之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有的村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闹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对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只向群众要钱要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村支部书记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以及上级交办的工作,而没有把增加村集体收入、带领群众致富放在重要的位置。三是工作作风不过硬。有少数村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特别在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土地和集体工副业项目承包上,不能一碗水端平,搞优亲厚友。个别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在用电用水、税费缴纳、土地承包和子女安排上,为自己捞取好处,对群众则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群众感情。极少数干部为政不廉、腐化堕落,放松学习,个人私欲膨胀,如**镇颛臾一村原村支书马付贤侵吞公款54500元,在群众中影响极坏,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三)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差,农村基层工作无钱办事的矛盾非常突出。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较差,财务亏损和负债问题严重。经过这次调查统计,我们发现80%以上的接受调查者对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满意,原来有点集体积累的村由于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可支配的资金也在不断减少,只好寅吃卯粮,甚至靠举债维持运转,由于不能安期偿还债务,又造成了村的信用下降。集体经济日益薄弱甚至债台高筑,使农村党支部兴办各项公益事业举步维艰,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帮助。主要表现为:一是亏损面大。据县有关部门统计,全县入不敷出的村占76%。二是亏损额大。全县村级负债总额为3000多万元,每个村平均负债在4万元左右,有的村负债额甚至超过100多万元。三是收入来源少,收入结构单一。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年不足2万元,如**镇的石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1000元,村干部的工资都不能兑现,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更无从谈起。多数村的集体收入仅限于土地出让金及林场、荒山的承包费,有工业项目的村很少。虽然有些农村基层组织前几年通过内引外联上了一些项目,办了一些企业,村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起步和发展,但由于受市场、人才、资金、信息及自然条件的制约,这些村办企业办的红火的不多,办垮了的不少。由于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什么事也办不成,群众长期不能得到实惠,对干部缺乏信任感,认为村支部的话不能听,从而导致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效果。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需要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必须长抓不懈,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长效机制。
(一)必须紧紧围绕选好人、用好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实践证明,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农村干部的战斗力才能增强,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一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结合这次村两委换届工作,拓宽用人视野,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将那些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农村两委班子中去。把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镇村企业管理骨干和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特别是生产能手、致富能手、科技能手、管理能手,以及公推公选落选人员中素质较好的作为后备人才,培养“潜力型”干部。积极选派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军人或头脑灵活、市场经济意识强的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指导帮助农村干部在解放思想、寻找发展思路、规范村务工作等各方面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本着“适合,发展,既不求全责备,也不委曲求全”的原则,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配好配强村级班子。二是要抓好基层干部培训。要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相结合,根据不同乡镇、不同村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分期分批轮训,通过上大课、观看录像、基地实践、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学习效果,让党员干部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要制订好村干部培训计划,采取换届后集中培训与平时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进行。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强化培训内容,使村干部听得进、坐得住、用得上。同时要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县镇党校阵地和党员电教等手段,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努力改变存在于基层干部内心深处的亘古未变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切实提高他们的自身致富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村工作“无钱办事”的问题。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是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一个大问题。农村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从根本上有赖于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党委要积极引导农村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来。一是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要立足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结合“百村帮扶工程”、“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扶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规模效应。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县乡(
第五篇:浅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文章标题:浅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随着社会改革的纵深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各级基层党组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一、要强化创新意识,着力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思路决定出路”,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思维层次,就会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决策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要强化系统思维,善于运用系统思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领导方法;要强化战略思维,增强大局意识、前瞻意识、开放意识,坚持以综观天下大势的眼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活力,切实解决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二、要强化发展意识,着力提高加快发展的能力。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但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衡量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把发展的目标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把发展的要求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把推动发展的成效作为衡量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标准。要集中极力研究解决一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坚持用发展统一思想,用发展评价干部,用发展解决问题,营造“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提高组织、驾驭和发展市场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三、要强化人本意识,着力提高组织领导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贯穿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做强“第一要素”来保证“第一要务”的实现。一方面要突出重点,抓好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培训工作分级负责制,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进行培训;要拓宽渠道,进一步改革培训方式,定期轮训乡村干部,提高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力的领导班子,进一步改进选人用人方式。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将那些素质好、年富力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来;要继续从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专业军人和有培养前途的机关干部中选拔一些同志充实到乡镇干部队伍,进一步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结构;要坚持和完善村级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制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程度;要积极推行村干部就职承诺制,把就职目标的实现情况与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挂钩,激励和引导农村基层干部,把思想凝聚到为民办实事、谋发展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富民强村上来。
四、要强化公仆意识,着力提高勤政廉政的能力。我们党的最大政治有时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第一线,面对基层、面对群众,必须始终强化公仆意识,着力提高勤政廉政的能力。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牢固树立科学决策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要全面推行领导挂点联系、驻村对口帮扶等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办法、好制度,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不断巩固完善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
《浅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