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干县农机科技推广情况汇报
新干县农机科技推广情况汇报
近三年来,新干县农机局狠抓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社会效果。
一、科技成果奖。
2012年2月,新干县农机局实施的《吉安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11年度吉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二、技术推广情况。
近三年我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紧紧围绕农机化工作总体部署,农机科技推广呈现出快速迅猛的发展态势。全县每年新增各类农机具8000多台,全县农机总动力由2009年的38.15万千瓦增长到2011年的56.26万千瓦,年均增长20%以上;全县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9年的56.39%,增长到2011年的65.45%,年均增长近5个百分点。
一是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狠抓水稻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2009年以来,全县新增插秧机211台,拥有量达293台,2011年机插作业面积11.96万亩,机插率达15.3%,有效突破了机插育秧瓶颈。积极开展机插高产示范,三年来新增省级工厂化育秧示范点7个,新增育秧流水线15条,今年全县确立了15个早稻、3个单季稻、9个连作晚稻机插示范基地,取得了较高的产量,为我县进一步加大水稻机插推广打下了扎实基础。全力抓好粮食烘干机,三年共新增烘干机29台,烘干能力
600吨,其中粮豪米业购置烘干机5台,烘干粮食数百吨,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是围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狠抓关键特色农机推广工作。围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需求,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急需的特色农机装备。在蔬菜、油菜、茶叶、养殖等主导产业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建立市级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2个。今年在余姚、慈溪、象山等地共有油菜收割机54台,其中新引进整机17台,割台4台,建立机收示范点9个,收割油菜面积1.2万亩。推广各类机械1万多台套,这些特色农机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成为高效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的农机化示范基地。依托农业“两区”建设,加强对示范基地的奖励等措施,建立粮食生产、蔬果花卉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茶叶林特和产后保鲜加工储藏等多类型机械化示范基地近200家。
第二篇:成武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调查
成武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调查
成武县是一个以小麦、玉米生产为主的农业县,耕地面积达92.1万亩,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1%。本着更好地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好地推进“富民强县”战略目标思想,笔者查阅了2005~2009年全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总结,调查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访问了部分农机手和村支部书记等,整理出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情况
(一)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取得的成就
1.农机总动力在持续增长。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92.3万千瓦,比2005年增加了2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递增5.3个百分点。
2.农机购置补贴大幅增加。2004年全县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0万元,2005年50万元,2006年85万元,2007年210万元,2008年370万元,2009年920万元。国家补贴资金投入总额大幅增加。
3.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2005年开始引进推广玉米收获机,2006年开始引进和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机、深松机; 2008---2009年开始引进和推广自走式互换割台型玉米收获机。
4.农机服务联合组织建设、农机大户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2008年以来,全县经工商注册成立了16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共有会员120人。2009年来,这16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签订机耕合同2.1万余亩。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可望成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新切入点”,成为农机规模化经营服务和推进农机化进程的“新突破口”。
5、农机培训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培训到田头。2009年来,安排技术骨干下乡登门进行技术指导,下田现场带培,手把手指导新购中拖的农民耕地,从旋耕机、机耕犁的安装,到实际上机操作及技巧,从拖拉机、农机具的保养,到安全操作规程等各方面进行悉心的指导。
(二)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机市场信息建设不完善。目前,在农田作业需求信息建设、组织跨区作业信息建设方面严重不足,如玉米联合收割机等昂贵的农机具实际工作时间不长,一年也就是就工作几十天个把月,大部分时间都在闲置着。
2.农民的农机技术培训无补助。目前,农民可以参加由国家出资、劳动部门组织的电脑培训、汽车驾驶技术培训,可以参加由国家出资、农业部门组织的农技培训,就是没有国家出资或国家补贴的,由农机部门组织的农机技术培训。
3.农机推广队伍体系不健全。自1996年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后,各镇乡农机站归口于镇乡人民政府管理,其农机人员被挪作他用,致使县、乡两级农机服务体系基本脱节,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方面不尽人意,就是县人民政府将农机推广工作以责任状的形式下达到各镇乡人民政府,个别镇乡人民政府的农机推广工作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另外,县农机推广部门,也存在部分干部的公益性管理职能待遇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影响农机推广工作积极性,加上部分推广人员的素质不高,实践经验少,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4.农业机械的质量不理想。目前,旋耕50亩田地更换几十片旋耕刀片者有,新拖拉机跑几百公里路断主轴者有,新拖拉机没开几天坏水箱、坏油泵、进电焊冷作店者有……部分列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产品,其质量令人担忧。
5.基层领导农机科技推广认识不够。目前,部分镇乡、村领导对农机科技推广的认识不够,农民的农机科技观念不强,有些基层领导甚至认为农机推广工作是一种商品推销行为。其实,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有益于农村、有益于农业生产,是一项责任性极强的行为,要求从技术培训、使用维护、机具保养、劳动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农民负责,绝不能让
农民利益受损,这就是农机推广与商品推销行为的根本区别。
6.农用燃油补贴落实中的“错位”。2008年,国家燃油税改革后,农业燃油补贴仍然列入到粮食综合补贴中,按田亩面积由地方财政直接补给承包田地农户,而农机作业机械与道路运输车辆实行同价供油、同窗口供油,农田作业时如果提高服务收费,农户又接受不了,结果,应该给予燃油补贴的农机户没有得到补贴资金,占有田地的农户就是不用机械耕种也有农用燃油补贴,造成农用燃油补贴落实中的“错位”,形成了“农田作业的机械也承担起了公路养路费”的事实,加重了农机户的负担,严重损害了农机户的利益。
7.农村机耕道建设中的“缺位”。本县的机耕道大多数修建于上世纪60~80年代,自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机耕道建设进入停滞和退废状态:一方面是机耕道数量逐渐减少,宽度变窄;另一方面是随着农村运输机械的增长,年久失修的机耕道被破坏相当严重,路况变差。据统计,全县现存的大部分机耕道宽度都在3米以下,部分道路甚至不足1米。近几年来,通过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和部分镇乡局部农田综合改造,部分机耕道有所修缮,但大部分仍达不到质量要求和群众需求,并且在机耕道修建当中,缺乏农机技术人员参与规划设计和监督验收,机耕道修建欠规范。
二、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也是指导和推动全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进一步发展总的指导思想。
1.坚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价值取向。推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落脚点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实践证明:农机科技推广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近年来连续几个中央1号文件和大幅度增加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视。但是,如果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偏离了这一价值取向,必然导致“忽视产品质量,为农机数量而推广”的结果既损害农民利益,形成重大安全隐患,也违背了中央政策和国家补贴的本意。
2.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首先要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推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解决好老百姓急需的、适用的、想要的、想买的实际需求问题。这一点在目前,就是要求放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破除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破除“陕隘”农机思想。其次要加强推广队伍、推广体系建设。建立人员稳定、充满活力、密切配合的县、乡两级农机服务与推广队伍,进一步完善人员培训机制,保障工作经费与待遇,也是进一步搞好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如调整乡镇农机站人员的归口管理问题,落实农机科技推广人员的公益性职业待遇问题,建立农机科技推广人员定期知识结构培训问题等。第三要坚持“扶持农民进行农机技能培训”与“扶持农民购买农机具”并重的思想。事实上,发展农机具重要,推广农机技术更重要。没有拥有过硬技术的人去操作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也许这些先进适用机具就成了一堆废铁,成为农民手中一个烫手的“山芋”。
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战略眼光。一是农机科技推广要努力做好农机和农艺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机械利用率,搞好节本增效和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二是继续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充分调动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利用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县。三是应立足发展大农业、大农机思想,坚持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市场导向,努力向农业产业化领域拓宽与延伸,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服务。如机耕道的规划与建设、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发展、鱼牧养殖机械的发展等。四是关注农业生产成本,积极发展农机联合组织,组织跨区作业,提高机械的利用率,避免出现“日本式”的高成本农业(日本人至今仍然在遵循着每个农户都拥有一整套农机具的做法,每年这些昂贵的农机具实际工作时间不长,仅工作十天半月,大部分时间都在闲置着,形成目前日本农业生产的高成本现象)。五是注重环境保护,注意不破坏土壤结构,积极推进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发展。
4.坚持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一是在统筹区域上,建立区域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对薄弱地区,通过加大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和项目支持,积极开展农机技术合作与交流,拓展跨区作业的内容和范围,推动农机化在区域间有效流动,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共同发展。二是在作业项目和环节上,坚持同时抓住重点、难点和热点,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环节机械化之间全面均衡发展。三是在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上,坚持协同攻关,推动农机与农艺的有机协调发展。在农机装备结构上,坚持质、量并举,逐步改善装备结构,提高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占有比例。四是资金投入上,坚持农民购买,国家扶持相结合。农业机械化购买对象是农民,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对农机具的要求是耐用价廉,所以对购置大型农机具和设施农业机械、新型高效能的节本增效农机具,应采取国家扶持,集体投资,鼓励个人贷款,农机推广部门应紧跟服务,促进新机具、新技术大面积推广。
三、解决有关问题的建议
1.强化乡镇农机站的业务指导职能。目前,真正一心一意去贯彻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政府最基层工作部门,也就是县级农机管理部门,而要真正扎实搞好全县一千七百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农机科技推广、农村机耕道建设与规划,靠几十个县级机关干部和技术骨干天天下乡,行吗?因此,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在各个镇乡还需要“根”,需要有一个更健全的组织机构网络。如:将乡镇农机站列入“条条”管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2.加大农机联合组织的扶持力度。农机联合组织是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效益,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新生事物”。而根据全县目前农机联合组织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基本设施建设、内部管理和资金筹集方面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政府与部门的大力扶持与引导。
3.将落实农用燃油补贴“用活”,成为促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推力。农用燃油补贴列入国家粮食综合补贴,按田亩面积平均化补给了每位种田户主,实际上是“化整为零”,既体现不出国家政策的拉动效应,又损害了农机户的利益。如果,将农用燃油补贴工作交给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去落实,那对促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效果远比安排几百万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好,既能充分发挥出中央政策的“导向”与“拉动”作用,又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与“调节”功能。
4.严把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准入关”,取消购补定点销售的直接行政干预,加强农机具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政府必须正确引导企业树立“向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发展”的经营理念,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减少具体经济行为,该放手的放手,该加强的加强,让企业在市场经济规律中优胜劣汰。
全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离建设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发现和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县的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将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农机装备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第三篇:浅谈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
浅谈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好生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本人多年的农机化工作经验,现就如何抓好当前农机科技推广工作浅谈几点想法。
主题词:农机科技推广问题对策
农机科技推广是农机化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最有效的措施。为此,笔者就当前我省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助推现代农业稳中发展。
一、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由于受过去传统耕种模式的影响,思想认识、工作方法、专业技术、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制约,普遍存在新型农机具、农机化技术推广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广体系断层,技术服务难到位;
二是行政指令推广,服务对象难接受;
三是农民素质偏低,应用科技难普及;
四是服务环节薄弱,推广效果难突破;
五是科技交流不畅,专业技术难更新;
六是推广经费短缺、服务功能难增强。
二、推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当前乡村农机科技推广难的实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与乡村地貌特征、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人员素质、本土化作业程度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特色、推介亮点、抓出成效来,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服务。
1、提高农机科技推广认识,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中央1号文件提出“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备部署,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发展乡村生产力,农机科推广体系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要充分认识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风,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层农机科技推广体系稳定和发展。基层农机科技推广人员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弘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始终走在农机科技推广第一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加强农机科技人才培养,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地乡情村貌均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有着较好的发展环境,但在很大程度上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生根缔固,导致乡村农业产业项目难形成规模,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农机科技带头人、农机科技示范户、大规模的机械化示范作业带动等。这就需要乡村加强农机科技能人培养,培育发展农机科技示范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整合乡村农机科技人力资源;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农机科技下乡秀、专业技术培训秀、农机推广信息秀”的作法,以农时活动为契机,将新型适用、符合本土作业特色的农业机械现场演示会和技术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注重加大对新型适用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的推广示范力度,积极邀请相关生产企业技术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户科学操作使用新型农业机械和农机化技术,真正把“科技培训班”办到农民的心坎上,把技能培训转移到素质培养上。农机专
业合作组织应遵循“民主、民办、民管、民受益、社会化”原则,把它办成农民自己的农机合作经营组织。
一是创办主体多元化。可采取乡村农机大户、种稻大户、致富能手领头办,依托龙头企业兴办、乡村集体组织领办等方式。
二是服务功能多形式。根据农户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采取“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多种服务形式。
三是政府部门多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建立、健全、完善与发展壮大,需要政府政府各部门加强扶持、指导和管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他们筹集资金、组织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重点突破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拓宽跨区作业服务领域。
3、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针对目前乡村发展现状,积极开展农机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宣传培训要突出层次、实用型,进行分类指导,全力提高农民农机科技素质。对基层农机技术培训可以通过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对乡村干部、科技人员、农民三个层次进行分类指导,采取“理论讲座+现场操作+专家指导+考核验收”等有效方式进行培训,对考核达标者发给结业证书或“绿色操作证书”。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应结合农时季节,采取把培训班与现场示范操作相结合的办法,手把手的指导农户现场操作,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科技意识。同时应加强对基层农机科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4、加强农机科技体系建设,发挥科技创新优势
一是要健全农机科技推广体系。合理构建县、乡、村、农机科技示范户四位一体的推广体系,县一级要突出新型农机具、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应用,还要根据乡镇产业特点,确定区域性农机科技服
务网络,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更好的为现代农业服务;要切实大力对农机科技员,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科技示范户的正面引导,让他们在农机科技推广领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要充分发挥农机科技优势。根据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科技能人,培育发展更多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将农机作业服务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服务环节,积极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中科技与人才优势,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要创新农机科技推广思路。一方面,要把农机科技推广体系融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中去,通过他们的示范辐射影响周边乡村农户发展新型农机具和应用新型农机化技术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要在有条件的乡村发展1-2个农机科技示范户,采取典型引路、政策扶持、民企互动等有效方式,推进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其三要积极引导、鼓励各自农机生产企业创办自己的科研推广机制,充分调到社会各方力量,加快新型农机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创新,切实提高机械化作业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新邵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调研报告
新邵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调研报告
石文科
新邵县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县,耕地面积达48万亩,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1%。本着更好地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好地推进“富民强县”战略目标思想,笔者查阅了2005~2009年全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总结,调查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机插秧项目点、访问了部分农机手和村支部书记等,整理出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情况
(一)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取得的成就
1.农机总动力在持续增长。200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为15.9万千瓦,2006年为16.5万千瓦,2007年为17.3万千瓦,2008年为19.7万千瓦,平均每年增幅约5.8%,2008年增速显著,2008年与2005年相比,四年时间上升了23个百分点。
2.农机购置补贴大幅增加。2005年全县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万元,2006年35万元,2007年80万元,2008年200万元,2009年500万元,国家补贴资金投入总额大幅增加。其中全喂入式收割机从2005年的4000元/台,约占销售价格的15%,至2009年1.7万元/台,约占销售价格的30%,国家补贴标准大幅提高。从2005年全县仅仅补贴拖拉机和收割机2种,到2009年完全落实国家补贴10大类25个小类1190多个机型,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范围大幅扩大。
3.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2005~2006年开始引进和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和中拖旋耕机;2007~2008年开始引进和推广插秧机和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普及水田耕整机;2008年开始引进和推广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2009年开始引进和推广水稻播种机、农田改造机械、养鱼机械,大力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田间作业机械。截止4月,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85台套、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94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3台、插秧机24台、增氧机2台,油菜免耕直播机2台、水稻播种机1台。
4.农机服务联合组织建设、农机大户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2008年12月以来,全县经工商注册成立了巨迎、新塘、曙光、惠民、愈强5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共有会员48人,农机具76台套。2009年来,这5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签订机耕合同16000余亩,机插合同2000余亩,并且通过预约农事代理带动了乡村耕地的有效流转、耕地的集约化经营。如:曙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雀塘镇上麻村500余亩耕地的整体承包;巨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巨口铺镇栗坪村600余亩耕地联营;惠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陈家坊核山村500亩耕地承包、在邵东县的300亩耕地承包等等。2008年以来,新发展了雀塘镇塘垅村的周辉耀、粮食局的何玉生等农机大户,其中周辉耀购买了插秧机4台、播种机1台、小型耕整机4台、404中拖1台,承包农田1000余亩;县粮食局何玉生等人购买了5台中拖,进行集中化耕作,承包了农田1200余亩。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可望成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新切入点”,成为农机规模化经营服务和推进农机化进程的“新突破口”。
5.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取得了较大进展。2007~2008年,争取被列为湖南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项目县,建立了车塘、栗坪、留田、田心等机械化育插秧项目点,两年共推广插秧机12台,实现机插面积2000余亩,填补了全县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领域的空白。今年,又争取被列为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项目县,新建扩建栗坪、湾里、核山、茅坪、田心、留田、沙坪7个机插秧示范点,拟扩建规模2300亩。截止4月,已印发机插秧宣传资料5000份,编制《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资料》1000册,刻制教学光盘200张,指派技术人员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项目点的农户和机械手进行了技术指导,并组织合作社和项目点的机插秧手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机插秧集中培训;向机插秧项目点引进推广手扶步进式插秧机8台,落实配套补贴资金5.6万元,落实种子补助1400元。
6.农机培训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培训到田头。2008年来,安排技术骨干下乡登门进行技术指导,下田现场带培,手把手指导新购中拖的农民耕地,从旋耕机、机耕犁的安装,到实际上机操作及技巧,从拖拉机、农机具的保养,到安全操作规程等各方面进行悉心的指导。截止4月,先后在巨口铺、雀塘镇、小塘镇、严塘镇等地现场培训合格的农民中拖旋耕机手27名,平均每个农民现场带培时间约4天,开创了县农机部门登门现场培训农机操作手的新举措,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机市场信息建设不完善。目前,在农田作业需求信息建设、组织跨区作业信息建设方面严重不足,如一些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504中拖等昂贵的农机具实际工作时间不长,一年也就是就工作几十天个把月,大部分时间都在闲置着。
2.农民的农机技术培训无补助。目前,农民可以参加由国家出资、劳动部门组织的电脑培训、汽车驾驶技术培训,可以参加由国家出资、农业部门组织的农技培训,就是没有国家出资或国家补贴的,由农机部门组织的农机技术培训。
3.农机推广队伍体系不健全。自1996年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后,各镇乡农机站归口于镇乡人民政府管理,其农机人员被挪作他用,致使县、乡两级农机服务体系基本脱节,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方面不尽人意,就是县人民政府将农机推广工作以责任状的形式下达到各镇乡人民政府,个别镇乡人民政府的农机推广工作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另外,县农机推广部门,也存在部分干部的公益性管理职能待遇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影响农机推广工作积极性,加上部分推广人员的素质不高,实践经验少,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4.农业机械的质量不理想。目前,旋耕50亩田地更换几十片旋耕刀片者有,新拖拉机跑几百公里路断主轴者有,新拖拉机没开几天坏水箱、坏油泵、进电焊冷作店者有„„部分列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产品,其质量令人担忧。
5.基层领导农机科技推广认识不够。目前,部分镇乡、村领导对农机科技推广的认识不够,农民的农机科技观念不强,有些基层领导甚至认为农机推广工作是一种商品推销行为。其实,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有益于农村、有益于农业生产,是一项责任性极强的行为,要求从技术培训、使用维护、机具保养、劳动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农民负责,绝不能让农民利益受损,这就是农机推广与商品推销行为的根本区别。
6.农用燃油补贴落实中的“错位”。2008年,国家燃油税改革后,农业燃油补贴仍然列入到粮食综合补贴中,按田亩面积由地方财政直接补给承包田地农户,而农机作业机械与道路运输车辆实行同价供油、同窗口供油,农田作业时如果提高服务收费,农户又接受不了,结果,应该给予燃油补贴的农机户没有得到补贴资金,占有田地的农户就是不用机械耕种也有农用燃油补贴,造成农用燃油补贴落实中的“错位”,形成了“农田作业的机械也承担起了公路养路费”的事实,加重了农机户的负担,严重损害了农机户的利益。
7.农村机耕道建设中的“缺位”。本县的机耕道大多数修建于上世纪60~80年代,自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机耕道建设进入停滞和退废状态:一方面是机耕道数量逐渐减少,宽度变窄;另一方面是随着农村运输机械的增长,年久失修的机耕道被破坏相当严重,路况变差。据统计,全县现存的大部分机耕道宽度都在3米以下,部分道路甚至不足1米。近几年来,通过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和部分镇乡局部农田综合改造,部分机耕道有所修缮,但大部分仍达不到质量要求和群众需求,并且在机耕道修建当中,缺乏农机技术人员参与规划设计和监督验收,机耕道修建欠规范。
二、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也是指导和推动全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进一步发展总的指导思想。
1.坚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价值取向。推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落脚点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实践证明:农机科技推广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新田铺镇大路村陈分配一台504中拖一年可获利4万余元;巨口铺镇栗坪村曾志龙五台“铁牛”(2台收割机、2台中拖、1台插秧机)一年可获利8~12万元,同时带动全村打工经济收益达300多万元。同时,近年来连续几个中央1号文件和大幅度增加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视。但是,如果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偏离了这一价值取向,必然导致“忽视产品质量,为农机数量而推广”的结果,导致中央政策、国家补贴引导农民购买一个“病娃娃”,既损害农民利益,形成重大安全隐患,也违背了中央政策和国家补贴的本意。
2.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首先要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推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解决好老百姓急需的、适用的、想要的、想买的实际需求问题。这一点在目前,就是要求放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破除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破除“陕隘”农机思想。其次要加强推广队伍、推广体系建设。建立人员稳定、充满活力、密切配合的县、乡两级农机服务与推广队伍,进一步完善人员培训机制,保障工作经费与待遇,也是进一步搞好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如调整乡镇农机站人员的归口管理问题,落实农机科技推广人员的公益性职业待遇问题,建立农机科技推广人员定期知识结构培训问题等。第三要坚持“扶持农民进行农机技能培训”与“扶持农民购买农机具”并重的思想。事实上,发展农机具重要,推广农机技术更重要。如坪上镇新开村石林兄,2008年通过国家补贴购买了一台白碧牌水田耕整机,因不会操作,至今仍搁在楼上,如同一堆废铁。因此,没有拥有过硬技术的人去操作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也许这些先进适用机具就成了一堆废铁,成为农民手中一个烫手的“山芋”。
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战略眼光。一是农机科技推广要努力做好农机和农艺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机械利用率,搞好节本增效和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二是继续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充分调动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利用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县。三是应立足发展大农业、大农机思想,坚持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市场导向,努力向农业产业化领域拓宽与延伸,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服务。如机耕道的规划与建设、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发展、鱼牧养殖机械的发展等。四是关注农业生产成本,积极发展农机联合组织,组织跨区作业,提高机械的利用率,避免出现“日本式”的高成本农业(日本人至今仍然在遵循着每个农户都拥有一整套农机具的做法,每年这些昂贵的农机具实际工作时间不长,仅工作十天半月,大部分时间都在闲置着,形成目前日本农业生产的高成本现象)。五是注重环境保护,注意不破坏土壤结构,积极推进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发展。
4.坚持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一是在统筹区域上,建立区域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对薄弱地区,通过加大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和项目支持,积极开展农机技术合作与交流,拓展跨区作业的内容和范围,推动农机化在区域间有效流动,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共同发展。二是在作业项目和环节上,坚持同时抓住重点、难点和热点,在继续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整体推进步伐的同时,加大油菜和高效农业等技术、装备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环节机械化之间全面均衡发展。三是在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上,坚持协同攻关,推动农机与农艺的有机协调发展。在农机装备结构上,坚持质、量并举,逐步改善装备结构,提高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占有比例。四是资金投入上,坚持农民购买,国家扶持相结合。农业机械化购买对象是农民,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对农机具的要求是耐用价廉,所以对购置大型农机具和设施农业机械、新型高效能的节本增效农机具,应采取国家扶持,集体投资,鼓励个人贷款,农机推广部门应紧跟服务,促进新机具、新技术大面积推广。
三、解决有关问题的建议
1.安排农机培训国家补贴。目前,100%的农机手、100%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100%的新购机户都渴望国家提供农机培训补助,为什么农民有“电脑免费培训”、“汽车培训补助”,就不能安排农机培训国家补贴呢?我想:能直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直接提高农业生产率,直接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农机技术培训应该排在首位。更何况中央财政惠农资金的“初衷”本来就是从农民的利益角度,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农民的需求呢。
2.强化乡镇农机站的业务指导职能。目前,真正一心一意去贯彻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政府最基层工作部门,也就是县级农机管理部门,而要真正扎实搞好全县一千七百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农机科技推广、农村机耕道建设与规划,靠几十个县级机关干部和技术骨干天天下乡,行吗?因此,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在各个镇乡还需要“根”,需要有一个更健全的组织机构网络。如:将乡镇农机站列入“条条”管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加大农机联合组织的扶持力度。农机联合组织是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效益,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新生事物”。而根据全县目前农机联合组织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基本设施建设、内部管理和资金筹集方面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政府与部门的大力扶持与引导。
4.将落实农用燃油补贴“用活”,成为促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推力。农用燃油补贴列入国家粮食综合补贴,按田亩面积平均化补给了每位种田户主,实际上是“化整为零”,既体现不出国家政策的拉动效应,又损害了农机户的利益。如果,将农用燃油补贴工作交给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去落实,那对促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效果远比安排几百万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好,既能充分发挥出中央政策的“导向”与“拉动”作用,又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与“调节”功能。
5.严把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准入关”,取消购补定点销售的直接行政干预,加强农机具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政府必须正确引导企业树立“向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发展”的经营理念,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减少具体经济行为,该放手的放手,该加强的加强,让企业在市场经济规律中优胜劣汰。
路漫漫其修远兮。全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离建设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发现和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县的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将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农机装备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新邵县农机局办公室
第五篇:平安农机汇报材料
农机局2011年创建“平安农机”活动
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我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为载体,严格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通过创建“农机安全示范乡镇”、“农机安全示范村”以及“农机安全合作社”为抓手,纵深推进了全县“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形成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由县政府牵头,农机部门具体实施,安监、公安交管、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各乡(镇)积极参与,村级协助管理的工作机制,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创建工作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建活动得到政府重视、部门配合,创建成效显著
我局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农机局、安监局、交管大队、交通局、教育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机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大力支持“平安农机”创建工作,以县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府办字[2011]88号),文件明确要求切实加强“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把我县着力打造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经费得到保障,在县财政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划拨了三万元创建工作经费。农机部门与安监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2011年“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共同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了4次联席会议;高标准地创建了龙布镇、双芫乡、塘村乡、浮槎乡4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9个农机安全示范村。
到目前我县农机安全示范乡镇有6个,农机安全示范村52个,农机安全专业合作社2个,创建成效显著。
二、用活“平安农机”活动载体,健全农机安全监管体系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量大面广,是个系统工程,单靠县农机主管部门去管显得力不从心。我县通过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这载体,加强了村级、乡镇和县级农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力构筑“点、线、面”有效相结合的农机安全监理体系。
1、通过开展“农机安全村”、“农机安全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村级农机安全管理组织。一是以创建“农机安全村”、“农机安全专业合作社”为抓手,成立村级(合作社)农机安全领导小组,由农机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村民、农机手及村小学学生开展农机安全安全教育活动、农机安全示范户的安全星级评选等活动,全面提高合作社社员、农机手及广大村民、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农机安全生产意识,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环境;二是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作用,由村委会与农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三是由农机安全领导小组、农机安全协管员监督机手及时办理农机上牌、检审和农机驾驶证等业务,提高农机挂牌率、检审率和持证率。
2、通过开展“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活动,强化了乡镇农机管理组织建设。2011年,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契机,在龙布片的三乡一镇成立了龙布中心农机站。中心农机站人员虽然仍由原有的三乡一镇农机站(每站一人)人员组成,人数没有增加,但成立中心站后,把单个人组成了一个工作团体,工作上形成合力,便于组织开展工作;龙布中心农机站与该镇城管中队密切配合,既抓圩镇秩序整治又抓农机安全整治,有效地促进了该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原本该片农机挂牌率、检审率和持证率均为最低,今年跃为全县第一,挂牌率、检审率达到98%、持证率达到96%。
3、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县建设,强化了县级农机安全管理层面建设。一是通过“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加大了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力度,进一步引起党政高度重视和关注,得到更多的重视与支持;二是在组织创建活动中,加强了农机部门与安监、公安交管、交通、教育等部门的联系(如县农机局与安监局建立了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县农机部门与公安交管部门建立了信息互报机制),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增强了县级农机安全监管的能力。
三、创建活动措施扎实,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中,不断加强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及专项整治,增强了农机安全监管的能力,广泛提升农民群众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有效得维护了全县农机安全生产秩序。多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创建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1、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突出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强了农机安全法律法规普及工作,提升农机驾驶员及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根据不同农时季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机安全宣传计划,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标语、报刊、移动信息平台等媒体,突出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二是扎实开展“六个一”的宣传活动,做到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进村入户、进学校、进社区,今年共开展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农机安全下乡活动、农机安全进校园活动18次;三是利用农民夜校开设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和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课程,广泛提升农民群众及农机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四是开通了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移动平台,加强信息沟通溶合,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
2、狠抓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一是全面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管理,严格按法律法规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及驾驶证考核发证业务,建立了登记管理台账,狠抓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做到了检验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操作,检测设备满足检验需求,农机登记率、检验率均达到95%以上。二是农机维修行业管理与维修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进展良好,做好了农业机械维修和配件经营的监督管理工作,无因维修质量或配件质量引发的农机事故,与工商、质量监督部门联合开展了农机打假活动。三是加强县、乡农机监理人员和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的管理,不断提升监理队伍素质,科学设置农机监理业务岗位,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四是建立了高标准的农机监理办证大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打造了农机监理“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示范窗口。五是规范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考核,严格监督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要求教学人员持证上岗,按教学大纲开展教学;严格各科目的考试考核,考试员持证上岗;驾驶人持证率达到95%以上,建立了驾驶人台账,严格按照农业部规定进行驾驶证的审验和换证工作。
3、强化农机安全执法检查和便民服务。在重大假节日或重要时期,农机、安监、交管等部门经常性的开展农机安全联合检查,平均每周达到2天以上,重点整治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等违法载人以及酒后驾驶、无牌无证、“黑车非驾”、超速超载和不参加年检审等违法违章行为,排查效果良好,已查处各类违章违法行为82起,近几年来,全县未发生农机死亡事故。开展了便民服务,实行培训办证、年审检验、维修服务和宣传工作到乡村,得到社会赞扬。做到执法依据、办事程序、收费项目标准、办事人员、办事结果五公开。
4、建立农机安全监理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了农机事故应急预案,并开展了演练,公开了应急救援电话,形成了长效值班制度;二是与公安交管部门建立了信息互报制度,农机部门每月向公安部门通报拖拉机登记、安全检验和驾驶证发放情况,公安部门每月向农机部门通报农机道路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等情况;三是积极做好农机事故的预警、预测和报告制度。根据不同农时季节,做好农机事故的预警、预测工作,尽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隐患;应用农机事故报送分析系统,按时进行农机事故月报,对农机事故进行半年、全年分析,并将事故统计分析情况、整改措施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四是充分落实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目标责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