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报告2
关于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及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目标:利用调查数据和资料了解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分析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措施,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给予有利的条件。
调查时间:2013年10月--2014年3月
调查对象:长沙市农民工
调查方式:实地走访,访谈分析
二、调查的主要过程
1.实地走访过程
本次调查受访者共100人,相关因素为年龄段、性别、务工时间、受访者受教育程度。
(1)受访的农民工年龄段均为 16 至 60 岁。
(2)从性别上划分,男性50名,女性 50名,性别比例均衡。
(3)从务工年限划分,最短的 1年 3 个月,最长的16年7个月。
(4)从受教育程度划分:小学文化程度有24人,初中文化程度有46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30人。
2访谈分析,对农民工进行挨家挨户采访,了解农民工的生活情况,农民工大都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很多农民工下班后的生活方式都是睡觉,打牌,看电视,生活圈很窄,能够提供的放松身心和增加知识的生活方式太少。
三、体会及思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民工休息时间整体缺乏文化生活的重要原因是收入低下和超负荷劳动。根据访谈进行的记录,一些农民工表示,繁忙的工作使得身心疲惫,休息时间大多用睡觉补充体力;一些农民工表示,赚的钱要供给家庭里的花销,娱乐场所无非都是些KTV、电影院以及剧院,去这些场所消费偏高,大都不愿去;另一些农民工表示,没有兴趣和心思去关心工作之外的其他事情,来城里挣到钱就是最大的收获。在农民工身上,偏大的生存压力,不太高的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以及在身份上有“亦工亦农、非工非农”的双重性,这些种种因素使得农民工无法享用城市中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
2.城市社会文化歧视制约了农民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根据访谈的记录,一部分农民工表示,自己是城市人不仅在心里不被自己认同,更不被城市居民认同,即使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一部分农民工表示,农民工没资格去参加社区、公共广场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去参加也会受到城市人的鄙视。大部分农民工表示,语言和文化障碍使得部分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很难沟通,因此打交道就更少了,并且城市人也心存戒心。还有部分农民工表示,部分城市居民歧视农民工这一特殊工作群体。由于农民工思想上的封闭性,农民骨子里的血缘性,城市居民不太接纳这一群体,使得农民工很难融入当地社区文化,这就制约了农民工享受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的服务的发展。
3.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足。
从调查数据来看,少部分表示,自己不太喜欢或者不太感兴趣公司或城市举办的一些文化活动;一部分农民工表示,公共文化场所设施诸如图书馆体育场之
类的场所太少;另外一部分农民工表示,只有文化广场是常去的,很少能享受到工作所在地提供的文化场所。一方面,农民工能够获得的公共文化服务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政府、企业、社区等提供的场地设施和文化服务诸如公共图书馆、城市阅报栏以及必要的职业培训等都很缺乏。此外由于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特殊性和身份特殊性,他们不能通过一些途径去表达内心的需求,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自然不能融入他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政府来做一些实事,提供一些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让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能够切实的享受到这一服务。
4.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缺乏了解。
根据访谈的记录,一些农民工表示自己和公共文化服务无关,这些都是是城里人应有的享受;一些农民工表示,自己不了解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所设立的地区,加上政府对于这方面的宣传少之又少;还有一些人表示自己从没有想过政府能为自己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城市对农民工薄弱的服务和弱化的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对公共文化服务知之甚少。
5.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匮乏。
根据采访记录,少部分农民工表示,自己的休闲时间的生活有上网、打球、看书等,相对充实;大部分农民工表示,自己的业余生活就是睡觉、聊天和看电视;甚至有农民工表示,赌博、嫖娼这样的事情也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由此可见,由于文化水平低,离家远,设施少,他们的文化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根本无法享受文化上基本的服务。
四、讨论与建议(解决问题的对策)
1.创新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参与机制
现在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很多,服务机构单一,资源分散,组织能力薄弱,侧面反映出农民工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新机制新体系需要政府来引导,各个企业一起参与,来推动这一方面的服务。
以下是几点建议:第一,鼓励相关企业增加农民工的文化服务。用工企业应该增加如电视室、棋牌室、乒乓球室、阅览室、篮球场等场所,以便于农民工下班后的休闲活动;第二,建设以社区为中心,方便农民工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知识提升的平台。社区应该组织农民工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开办各种讲座,设立心理援助机构,举办文化补习班、职业技术培训班等,此举不仅丰富了农民工在休息时间的精神生活,而且缩小了城市人和农民工在思想上行为举止的差距。第三、充分发挥各种社会机构的力量。在社团、学校、公益组织和农民工之间,政府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各种社会机构对农民工开展文化服务活动,如文化教育、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文化演出活动等,加强对农民工的文化服务,政府进行引导的工作在这中间显得尤为重要。
2.健全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机制
为了根本上消除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精神文化孤寂和空虚,保证他们的闲暇生活能充满文化气息,政府部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组织者的角色。第一,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和服务规范是政府部门当下应立即作出的举措,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要求、内容、方向、途径必须切实可行。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场所诸如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广场、健身广场等向农民工全部开放,促进农民工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于农民工和城市居民都能均等地利用文化基础设施。第二,当地政府应该颁布具体适合当地发展的政策法规,利用服务体系服务职能机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3.建立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当前,以自上而下的单向供给模式运行的公共文化服务,农民工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和表达权,政府不知道农民工内心真正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农民工文化需求目标之间的错位和内容不对称使得服务变得空洞和缺乏意义,无法从实质上满足农民工的需求。建立有效的文化特有的表达需求的体制,拓宽民主参与途径,通过接触农民工代表、调查研究、召开听证会等多种方法,研究分析他们所需求的文化生活和生活上消费特点,尤其是新一辈的农民工文化需求的重要特点,让政府的相关决策在农民工的需求能够及时而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特点。同时,征求大众化的意见,征集好的活动组织方式方法,让民主化在公共文化服务决策中得到有力发挥,网络这一科技渠道更不可忽略,针对以上意见作出切实有用的文化服务产品,为农民工老百姓提供健康实用的文化娱乐通道。
2.建立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第一,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进行投入,鼓励社会力量以冠名、捐款捐物、建立基金等,吸引社会上用工企业和有意向的企业参与农民工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为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做贡献的同时又能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二、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查询、网上阅读、影视播放、知识讲座等文化服务,方式为政府补贴或免费。为了丰富工作场所较偏僻的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并针对农民工流动性较强的特点,拨出部分经费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流动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小型文化活动、流动图书馆、流动演出车、流动电影放映等。第二,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必须要凸显出来,通过将农民工文化服务建设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扩大农民工聚居区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按照公益性、便利性的原则,建立市、镇、工业区(社区)三级农民工文化设施覆盖平台,包括面向农民工的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大型宣传橱窗、文化广场、健身设施等设立农民工公共文化专项财政经费。政府公共财政要承担发展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部分资金。因此,在当前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短缺的现状下,建立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是时下之需。
五、总结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农民工兄弟,给予农民工的文化服务确实相对较少,为了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规划,满足农民工的精神生活,把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第二篇: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满意度调查问卷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满意度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提高公共文化供给服务质量和水平,我们邀请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活动。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选择答案。本次调查不记名,数据保密,请放心填写(以下选项除专门说明外,调查问卷题均为单选),于6月20日前发至邮箱zcwhj2797@163.com,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A.男性
B.女性 2.您的年龄()
A.20岁以下
B.20岁~29岁
C.30岁~39岁 D.40岁~49岁
E.50岁~60岁
F.60岁以上 3.您户籍性质是()
A.城镇
B.农村
C.外地来诸 4.您的职业()A.党政机关人员
B.事业单位人员
C.企业单位人员
D.自由职业者E.离退休人员F.在校学生G.务农 H.其他 5.您的文化程度()
A.高中及以下
B.大专
C.本科
D.硕士及以上 6.您的月收入()
A.3000元以下
B.3000-4999元
C.5000-7999元D.8000-10000元
E.10000元以上 7.您每月用在文化消费支出的费用是()
A.0~99元
B.100~199元
C.200~299元 D.300~399元
E.400元及以上
8.您去最近的文化活动场所,需要多长时间()
A.5分钟内
B.5-10分钟
C.11-30分钟
D.30分钟以上 9.请问您平时最主要的休闲方式是以下哪几项?(多选题,最
多选3项)()
A.在家看电视
B.旅游
C.逛街购物
D.看电影
E.看戏曲等文艺演出
F.阅读书籍
G.上网
H.与朋友、同事聚会聊天喝茶
I.棋牌
J.广场健身
K.其他(请罗列):
10.您了解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均实行
免费面向群众开放吗?()
A.非常了解
B.知道一些
C.不了解
D.不关心 11.以下场馆,哪些是您经常去的(可多选,最多选3项)
()
A.图书馆
B.文化馆
C.博物馆(纪念馆和名人故居)
D.影剧院
E.文体广场
F.乡镇(街道)文化站
G.村(社区)文化室
H.其他(请罗列):
12.请问您主要通过下列哪些渠道获得文化、文艺信息?(可多
选,最多选3项)()
A.报纸
B.电视
C.网络
D.电台
E.手机
F.文化活动 G.社区公告
H.其他(请罗列):
13.请问您在日常生活中亟需哪些文化信息?(可多选,最多
选3项)()
A.音乐美术
B.舞台艺术
C.电影
D.电视 E.重大文化活动
F.科普知识
G.旅游节庆
H.地方品牌文化
I.其他(请罗列):
14.您认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开展较好的有哪些(可多选,最多
选3项)()
A.文化设施的建设
B.文化活动的举办
C.文化资源和
遗产的保护
D.文化体制的运作和创新
E.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创新
F.其他(请罗列):
15.您认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需改进的地方(可多选,最多3项)
()
A.应多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B.多设立或改善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C.加大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宣传 D.多组织送文化进社区、进农村活动 E.加强文化团队的建设
F.多发展有本地特色的报刊、广播电视节目、音乐、歌舞、书画等文化产品
G.加大对文化资源和遗产的保护
H.引进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I.改进各场馆的服务质量
J.其他(请罗列):
16.您更愿意参加哪些公共文化活动?(可多选,最多3项)
()
A.文艺演出
B.广场健身活动
C.话剧、歌舞剧、音乐剧
D.公园、广场文化活动
E.村(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
F.其他(请罗列):
17.您认为在当地公共文化建设中,应该发挥作用的是(可多选)()
A.政府(街道、乡镇)
B.居委会(村委会)
C.居民群众
D.民间组织
E.企业等社会力量
18.您希望社区(村)文化活动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可多选,最
多3项)()A.露天文体广场
B.图书阅览室
C.棋牌活动室 D.戏剧欣 赏 E.讲坛 F.健身 G.文化培训 H.其他(请罗列):
19.您愿意加入到文化志愿者的队伍中并参加活动吗?()
A.已经加入
B.愿意加入
C.不愿意加入
D.不清楚 20.您对当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满意度()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清楚
D.不满意(请罗列):
21.您对当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满意度()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清楚
D.不满意(请罗列):
22.您对接触到的文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
()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清楚
D.不满意(请罗列):
23.您希望当地能够提供哪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请填写)
24.您对提升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有哪些建议?(请填写)
感谢您对本次问卷调查的配合!
第三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xx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为了准确掌握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服务工作的需求,增强管理服务针对性,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更好的为广大流动人口服务,我们按照市计生委要求,组织开展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调查表”问卷调查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共发放了问卷500份,其中:男性182人,女性318人(未婚169人,已婚149人)。
二、调查结果汇总情况
1、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服务方面有需求的 53人,占 10.6 %。
2、子女教育就学方面有需求的62人,占 12.4 %。
3、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有需求的138人,占 27.6 %。
4、住房保障方面有需求的144人,占28.8%。
5、社会保障(工伤、医疗、养老、失业、生育保险)方面有需求的 33人,占 6.6%。
6、社会救助和帮扶方面有需求的21 人,占4.2 %。
7、法律咨询和援助有需求的35人,占 7 %。
8、社会治安、民主政治权利有需求的 14 人,占2.8%。
三、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权益保障
根据调查结果,流动人口的劳动保障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多
1数流动人口都没有享受法定的休息日,超时工作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更谈不上每周两天休息、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待遇。绝大部分人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一部分人不能按月领取工资,还有少数扣发工资的现象。此外,有些妇女不能享受孕期劳动保护。按照有关规定,雇主有义务向雇员提供相关的保险,如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女职工的生育保险等。但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缺乏起码的社会保障,享受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的流动人口分别不到10%,这将使她们在面对各种风险时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
对于劳动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缺乏本市居民的相关数据作为对照,无法与户口为本地、在相同部门就业流动人口的劳动保障状况相比较,难以判断导致这种状况是由于她们的外来者身份,还是第三产业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对本次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值得做进一步的深人调研,真正找准问题所在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便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
此外,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面对的问题,如超时工作、没有劳动合同、没有相应的保险等,还有一些流动人口特别要面对的问题没有在问卷中反映出来,如她们是否享受女工应有的劳动保障(即“四期保护”),如果她们怀孕了雇主会怎样对待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
(二)医疗卫生保障
由于缺乏医疗保险或用工单位的相应福利政策,经济问题是制约外来流动人口使用卫生保健服务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少流动人口提出怕花钱多或因上班没有时间而不去医院看病。
调查结果反映出流动人口对社区中方便廉价的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到城市打工是为了多挣钱,不愿意把钱花在症状不明显、不影响工作的一般妇科病上。而上班的女工为了看妇科病请假可能也难以启齿。根据这些问题,有必要在流动人口中开展一般卫生知识和生育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并向她们提供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应鼓励社区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功能,例如社区的医疗卫生系统如何能够以负担合理的价格满足外来人员的基本需求,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另外,也可采取简化看病手续、调整门诊时间等吸引更多的顾客。同时,这些流动人口大部分都没有医疗保险,因此可能会导致她们拖延看病治病。
(三)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
调查发现,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流动人口十分有限,拥有相应证书或曾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人则更少,说明在对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亟待改进。同时有不流动人口表达了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愿望,如果提供一定的条件和机会,她们之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参加培训活动。当然,还要注意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妇女的不同需求。
流动人口对相关的法律虽然有所耳闻,但是尚不清楚她们对
法律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了解如何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
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仍然是以家人亲属为主,她们在回答中提到最多的帮助来源是自己的家人(40.3%),其次是朋友(20.9%)、自己(18.9%)、政府(9.3%)、工作单位(6.1%)。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婚和未婚的妇女有较多差异:更多的已婚妇女得到家人的帮助,而未婚妇女则更多提到朋友的帮助。总的来说,当地政府和工作单位在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方面还没有起到主要作用。此外,一部分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生活方式缺乏认同感也是影响她们参与现住地社会生活的障碍。
(五)流动人口自己反映的困难
除了以上发现的问题之外,还有调查对象提出来的她们认为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困难,主要有经济、就业、家庭等几个方面,不过未婚和已婚流动人口之间在很多方面的需求都有较大差异。经济方面:大部分人反映生活中的困难之一是收入低。这和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以及她们所从事的职业是分不开的。
就业方面: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认为在生活中的困难是没有固定的工作或找不到称心的工作,还有超过40%的未婚流动人口希望在就业方面得到社会保障机构的帮助,反映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面临的困难。一方面,由于她们个人条件所限,在就业市场中显然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她们也缺乏正当的就业渠道和有
力的社会支持网络。
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当一部分未婚流动人口提出了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培训和再教育,显然在这方面社会和雇主都没有能够提供足够的服务;缺乏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的机会,更制约了她们的就业和发展。
家庭与子女教育方面:多数已婚妇女提出的困难和社会保障需求是解决户口和子女上学问题,还有一部分提出了住房和卫生保健问题。由于大部分已经生育的妇女都把子女带在身边,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显然成为她们最大的后顾之忧。
四、建议与打算
(一)要通过召开会议,举行培训班、引发宣传资料、设计计生宣传橱窗、墙报、标牌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宣传,提高了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和参与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同时,举行由乡镇和行政村计划生育管理员参加的培训班,并把《规范》、《流动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印制成小册子,发放到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手中,达到人手一份。通过这些形式的宣传教育,使计生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计生干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二)要采取多重措施,提高外出人口《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证率。一是乡镇计生办的深入基层,进村办证;二是协调劳务输出部门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集体办证,已婚育龄妇女就地康健,签订合同,现场办证,随后由我们负责完善手续;三是在行政便民服务大厅设置流动人口办证窗口,明确专人负责,在节假日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做到了随到随办。
(三)要加强与流出人口集中地计生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取得他们对流入人口的关心和帮助,对流动人口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提供免费服务,做到与当地人口同等对待。
(四)要坚持立足实地,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加大优质服务力度,按照“针对新形势,研究新办法,建立新机制,解决新问题”的思路,把政策交给群众,生活上服务群众,生活上方便群众生产上帮扶群众。在生育服务方面,要为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季度B超孕情、环情检查,落实节育措施,设立避孕药具凭卡免费发放点,开展妇科病查治、乳腺检查、查病治病等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育龄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在生产服务方面,要对生产经营上有困难的流动人口,由计生、公安、工商等部门牵头,以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为主,开展帮扶活动,为流动人口解决经营办证,门面承租等实际问题。在生活服务方面,要围绕群众需求,想方设法为流动人口解决住房、保险、医疗、子女入学入托等生活困难,使流动人口处处感到亲切和温暖,感受到关爱关怀。
xxxx年6月9日
第四篇:群众满意度调查报告
一、基本概况 ***县***镇位于天水市***县西端,与武山县洛门镇毗邻,距县城 23 公里,陇海铁路、316 国道横贯全境,是***县最大的 商品蔬菜基地和集散地。全镇共辖 52 个行政村,1 个居委会,15788 户,75785 人。1999 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甘肃省小城镇综 合改革试点镇”,2000 年被省乡镇企业局命名为“甘肃省乡镇企业 示范区(副县级)”,2006 年 6 月被省发改委批准为“甘肃省小城 镇发展改革试点镇”,2006 年 8 月被省建设厅批准为“甘肃省小城 镇建设重点镇”。
近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群众的教育意识逐年增加,对幼儿的教育愈来愈重视。但多年来,我街道没有一所公办的、有规模的幼儿园,大多是分散的、小型而又简易的民办学前班,严重制约着学前的发展,制约着整个***镇人文素质的提升。因此,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划的精神,拟在镇区内建一所寄宿制幼 儿园。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新建***县***镇中心幼儿园项目 12、项目申报单位:***县***学区
3、法人代表:王昱
4、项目属性:新建类
5、预算投资总额:150 万元
6、申请项目金额:150 万元
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和人口集聚的 进一步加快,以及外来人口的增加,幼教资源紧缺与需求的矛盾 日益突出,已很难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而***镇一直没有一所公办的、有规模的幼儿园,大多是分散的、小型而又简易的民办学前班,其办园条件、师资力量、园务管理、保教质量均受到严重制约,与幼儿教育的规范要求相比存在着巨 大的差距,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整个***镇人文素 质的提升,成为***镇幼儿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瓶 颈。因此,***镇须新建一所规模较大、条件合格、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的公办幼儿园,这对促进幼儿教育跨越式发展,促进幼 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完善幼儿教育布局、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
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镇村领导高度重视,***镇的幼儿教育引起了乡领导的关
2注和村班子的重视,经多方协商,镇党委、镇政府决定无偿提供 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新庄新区的 6.8 亩土地作为幼儿园的园址。
2、该项目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我 镇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大面积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因此,本 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3、本项目的实施,可彻底解决我镇范围内幼儿入学难的问 题,更好地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人 才,促进我镇教书育人环境和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及我镇教 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更 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该项目经深入调查,可操作性强,影响深远,项目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带动和促进全镇幼儿园建设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积极可行。
五、项目规划及资金概算 建成后的***镇中心幼儿园,将有教师 30 名,教学班级 10 个,可容纳 300 名适龄儿童。该园占地面积 2500平方米(约 3.7 亩),建筑面积 1000平方米。计划新建活动及辅助用房、办公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等,概算需建设资金 600 万元。
1、新建活动及辅助用房 80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 1500 元,需资金 120 万元;
2、新建办公及辅助用房 10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 1500 元,3约需资金 15 万元。
3、新建生活用房 10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 1500 元,需资 金 15 万元。以上各项共计需用资金 150 万元。
六、建设后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我镇幼儿事业的落后现状,提 升幼儿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解决 300 名左右的幼儿入园难问题,为我镇社会力量承办的幼儿园起到榜样性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 用。对规范幼儿教育管理,切实提高保教质量,为幼儿终生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都将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能取得良好的社 会效益。专此报告 ***县***学区 二○一一年四月 4
第五篇:培训需求及培训满意度 调查报告
培训需求及培训满意度 调查报告
在2011,组织了多次培训,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每一次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人都全面了解参训人的培训意见,要求他们如实填写培训意见反馈表。
比如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培训,每次培训后,培训组织人都会对员工进行口试或者笔试,以保证员工真正把知识学到手。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员工们对此都非常满意。
每一次培训结束后,行政人事口员工都及时汇总填写培训意见反馈汇总表,随时欢迎员工上报培训需求,并及时的把员工的培训需求及时进行汇总及时反馈给部门经理和项目负责人,争取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
在培训的实用性一项,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实际,所有参训人对此项打分18-20分的占参与受训的100%;在培训的针对性一项,教案准备充分,主题突出,所有参训人对此项打分18-20分的占参与受训的100%;在培训的语言表达一项,语句流畅,语言生动,所有参训人对此项打分8-10分的占参与受训的100%;在培训的逻辑性一项,层次清晰,有说服力,所有参训人对此项打分8-10分的占参与受训的100%;在培训的课堂氛围一项,互动良好,学员积极参与,所有参训人对此项打分18-20分的占参与受训的100%;在培训的整体效果一项,学有所获,达到预期效果,所有参训人对此项打分18-20分的占参与受训的100%。
根据公司的文件要求,组织项目全体员工认真填写《培训需求调查表》,组织部门经理填写《部门培训需求分析表》,组织主管级及以上员工填写《员工满意度调查表》。项目的员工对2011年所组织的各项培训,均给予了肯定的态度,认为2011年所组织的培训非常具备实践意义,2011年所组织的培训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根据员工填写的培训需求调查表,反映出部分员工希望可以增加一些实用性的培训,能更好的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到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经过综合调查分析汇总,2012年希望能到得到以下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