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持续农业与农田有害生物的持续控制(云南农业大学)选修课
学号:2012311430姓名:李太荣基信院12电信 论持续农业与农田有害生物的持续控制
Ⅰ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
可持续农业是在总结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等替代农业模式,在农业生产中贯彻可持续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强调农业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农村贫困比例,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全面的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的新阶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的基本社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在实践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时,必须研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解煌的成就,大大促进了现代化的进程。但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科学技术随着资源、环境、人口等多重压力和严重的困境,严重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因而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只能从原有的靠大量增加资源消耗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到尽量节约农业资源的消耗、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依靠科学技术,走农业和农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退路。
可持续农业,通过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以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需要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历史上农业的成功在于遵循了生物规律和对生物多样性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现代农业打破了生物循环的自然规律、简化了生物多样性,用人工化替代了自然的无偿馈赠,从而使农业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都丧失了独立性,变成了一个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依附性、弱质化产业。农业的可持续性要求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生物循环为过程,农民具有关心土地生产力可持续性的利益动力。地球经几十亿年地质演化和生物进化所形成的自然状态,是天然合理的。自一万多年前农业文明诞生时起,人类开始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改变这种自然状态,以使自然适应于人类的需要。从人要适应自然到要自然适应人,这是地质演化史和生物进化史上破天荒的突变!随着人类改变自然的手段越来越强、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人类已经充当着与地质演化、生物进化鼎足而三的角色!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满足农业可持续性要求的条件:
1.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经亿万年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所形成的生命系统,其中每一个物种都不能孤立存在,而只能以这个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存在,生物多样性即是现存生命系统的安全性和生物进化的基础。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引起链式反应,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会引起系统的衰退,在这种系统衰退的冲
击中,高等动植物特别是食物链顶层的动物比低等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承受力要脆弱得多。人类是不能仅靠少数几种农作物和畜禽生存的,不可能有替代生物多样性的技术来确保人类一个物种的安全,因而,即使是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看,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最不可替代的生存基础和最有价值的资源。
2.遵循生物循环规律。农业本质上是利用生物规律进行生物生产的产业,其可持续性在于遵循生物的循环规律。马克思早就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能带来灾难。”“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因而,取之于农田、消费于城市的农产品,最后必须以有机肥料的形式返回到农田中,而不是以废弃物的形式被排放到环境中,从而使农业的物质循环得以链接,并使农田不被无机化肥、城市不被有机废弃物污染。
3.长期稳定土地的经营收益权。只有使农业生产者的切身利益与土地的可持续生产力息息相关,农业的可持续性才能获得必要的社会动力机制。如果农业生产者的切身利益与土地的可持续生产力相分离,只有短期的土地经营收益权,或只是雇佣劳动者,甚或只是农奴,就不会有农业的可持续性。在历史上,自耕农经营的土地产出率,要高于靠农奴生产或雇农生产的土地产出率。今天的研究同样表明,“只有当人力劳动被仔细地耐心地运用时,传统的和科学的方式相结合才能够高产。”“在巴西这样的热带雨林,有证据显示小型的农业系统能够将谷物的生产、树木、森林植物和动物结合在一起形成模拟的热带生态……有证据显示经过5年后,这样的系统能够生产出高于现代农业或家畜150到200倍的产量……那些采用本地条件种植业的所有者——开垦者们,他们注重于长期性保护土地资源和持续的生产力。”当然,除农民的长期稳定的土地经营收益权外,还有一个适度的土地经营规模问题。
4.在地球可持续承载力限度内生活。地球的短期承载力和可持续承载力是不同的。短期承载力可以以牺牲生物多样性为代价,把地球上一切可能的地方都变成农田、菜园、牧场和渔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但其结果只能是环境崩溃。可持续承载力是确保生物多样性安全、生物的再生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不受损害、非再生资源能持续供给的能力。可持续承载力要远远小于短期承载力。在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已普遍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或干扰、环境污染已遍及全球各个角落、物种灭绝以惊人的速度蔓延的今天,如果还认为仍有剩余的森林、草地、沼泽可以作为农田的后备资源,人口和人均食物消费仍可以不受限制地增长,地球的可持续承载力就必然要被摧毁。在地球可持续承载力限度内生活,既要求要稳定人口的数量,又要求要对食物进行均衡分配,消除饥饿和贫困现象,如果社会长期存在着数量庞大的饥饿和贫困人口,巨大的生存压力就会压倒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努力。
农业的可持续性的倾向:
①农田总面积和其他人工系统要尽可能地小,以使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能够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安全的要求;
②种植业和养殖业要遵循生物循环规律,构成一个农业循环单元,城市要向农田返回有机物质;
③小型化、多样化和本地化的农业循环单元镶嵌在巨大的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充分获得自然生态系统自我循环和平衡的惠顾,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可持续的最大产量;
④社会具有使农业生产者关心农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和通过适度规模经营达到最佳效益的动力机制,农民具有自主性,并在利益的关联上能自觉地充当自然和社会资源的监护人;
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安全的前提下,社会人口以有机食物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为适宜人口数量;
⑥人口增加所导致食物需求的增加,不是以牺牲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代价去应对,而是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粮食单产、均衡粮食分配、削减粮食的饲料性转化,适度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多样化粮源等等途径去化解。Ⅱ
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意义:
生物灾害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提高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防治水平, 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 正确认识和处理有害生物的防治问题。农业生产, 就是人们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管理的工程。
病虫害的防治问题, 必须着眼于农业生产的全局需要, 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相互间的依存制约关系, 使农田生态系统向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有利于保护利用天敌, 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群体蔓延扩展的方向发展, 保护作物的高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相统一。植物保护的目标和任务是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 防止生物灾害的发生, 而不是消灭有害生物。农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理:
农田以农作物群体为核心部分,与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构成农田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此外,还有土壤、光照、温度、雨水和空气等构成农田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在生物因素中,某些有益生物,包括昆虫、螨类、蜘蛛、脊椎动物、细菌、真菌、线虫和病毒等,能抑制病、虫、草的危害,是病、虫、草的天敌。在人们一系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之间,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和互相制约的农田生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农作物与病、虫、草、鼠和天敌,是通过取食和被取食而建立链锁式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南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各因素之间建立了一种动态平衡 合理栽培的作物群体,受有限数量有害生物的伤害时,通过自身的补偿能力而得到恢复。只有当病、虫、草的发生数量超过农作物的补偿能力时,才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亦有防治的必要。如果使病、虫、草的数量保持在一个低密度的范围,既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又有利于天敌的繁衍,使之成为控制病、虫、草发展的有利因素,这将是十分理想的状态。如果仅局限于消灭病、虫、草害,不管发生的数量是否已达到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见病虫就冶,就会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特别对天敌的生存繁衍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势必引发某些病虫害的猖獗发生的危害 因此,我们从事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工作,就应本着眼于农业生产的全局需要,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制约关系,使农田生态系统向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保护利用天敌,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群体蔓延扩展的方向发展。保护农作物的高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相统一,充分利用这些控制病、虫、草的有利因素,限制不利
因素,防止和减少防治措施的有害副作用,实现高产高效。
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方法:
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要把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相结合,这也是我国农业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必然趋势。
<1>农业防治、自然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根据病、虫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为害特点与农业因素的关系,在农作物高产、优质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各项农业措施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调控,以达到控制病虫为害的目的。农业防治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
①整地改土整地改土、深耕、耙地等措施,可改土壤的理化性状,也会影响某些有害生物的栖息和生活条件。
②改革和调整耕作制度如棉花与小麦或油菜间作,特别是棉麦套作,不仅可以减轻棉花苗期蚜虫的为害,同时还可使第二代棉铃虫的发生受到一定抑制;大豆和禾谷类作物轮作,能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为害。
③合灌溉和施肥水肥管理不当,也会导致一些病虫的为害加重。
④科学播种、合理密植
⑤种植抗病虫作物良种
<2>物理防治
1、汰选法汰选法就是利用健康种、苗与被害种、苗在形体、大小和比重上的差异,进行分离,剔除带有病、虫种、苗的方法。
2、捕杀法捕杀法是利用人工或各种器械,捕捉或直接消灭害虫的方法。
3、诱杀法利用害虫的趋性,设计诱杀害虫的方法称为诱杀法。它不仅能消灭害虫,而且也可以预测害虫发生的动态。如灯光诱杀、潜所诱杀、食饵诱杀及性激素诱杀等。
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以各种光源,可诱杀多种害虫,特别是黑光灯是多种害虫喜欢趋向的光源,能诱集三百多种害虫,是当前用作预测害虫和诱杀害虫的主要工具。
潜所诱杀利用害虫的潜伏习性,人为地制造各种害虫的适宜潜所,引诱害虫潜伏或越冬,然后将其消灭的方法,食饵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化性,在害虫喜食的饵料中加入杀虫剂,即可诱杀许多害虫。
4、热处理法在不伤种子的前提下,利用一定的热力杀死种子内外病、虫的方法,称为热处理法。常用有日光晒种、温水浸种、低温冷冻和冷浸热晒等方法。
5、隔阻法隔阻法是根据病、虫的侵染和扩散行为,设置各种物理性障碍,阻止病、虫的为害或扩散的措施。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的突出优点是:高效、见效快、药源丰富、使用方便、防治对象广谱。但化学防治有许多弊端,如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农药的残留残毒影响人畜健康等。
<4>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谢物来控制病虫发生与为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法。这些可被利用的生物包括病虫的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捕食螨、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以及一些脊椎动物等。生物防治的突出特点是对人、畜、植物安全,选择性强,不污染环境,无残毒,不产生抗性,成本低廉,某些建立了优势群落的天敌和微生物具有长期控害作用。生物防治通常包括:
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在防治病虫害时,尽量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必须采取化学防治时,应选用对天敌安全的农药品种,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2、人工繁殖和田间释放天敌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地区繁殖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等;繁殖丽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3、天敌的引移50年代湖北省宜都县自浙江省永嘉县移入大红瓢虫,防治柑桔吹绵蚧,当年就获得成功。
4、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防治有害生物
①利用遗传多样性防治有害生物
②利用物种多样性防治有害生物 ③利用生态系统多样性防治有害生物
<5>综合防治的方法:
(1)农田作物,作物是农田有害生物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根据此点选育出抗有害生物的作物品种,使其不喜食或拒食。
(2)环境因素,农田有害生物完成生长、发育、繁殖等生活史都有其最适温度和湿度,田间通过人工调节小气候、调整播种方式等创造不适于有害生物适生的环境,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
(3)天敌,病虫草是它们的寄生或取食的对象,天敌的繁衍无疑对病虫草的发生发展起着抑制作用。
(4)人为因素,由于农田生态系统受到人类很大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防治措施压低有害生物的为害源,阻断有害生物的生活史,从而降低有害生物的发生数量。
总结
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各有优缺点,如果我们只用一种防治方法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要么达不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只有把这几种方法充分集合起来让他们相互弥补缺点,这样既能达到我们想要的防治效果,又不留下大的后遗症。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体现了以上理念,提出了两个指导思想。一是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不能等病虫发生了才去治,而是应该在病虫未发生之前,就采取各种措施去防止病虫的发生。二是要有“综合防治”的思想。
建立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提高综合控制水平,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发展高新技术; 提高病虫防治水平;发展可持续农业。形成适应现代农业要求。
第二篇: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刘巽浩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4 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站在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1、农业现代化思潮—20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9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9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4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60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世纪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t,产肉101t,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后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的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t增加到1985年的2.6亿t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 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问题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2、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70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是,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风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
这股思潮各种派别的共同主张是: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
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
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实际行动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成为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农业、环保型农业、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律,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
3、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憾人心。于是,有识之士提出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主张,并很快形成一种世界性思潮。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第一次替代尝试的碰壁,80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以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理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廿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论会”,1994年4 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纭。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之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尽管粮农组织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谈到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
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至于“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我们的看法是,在各地实践中,一些生态农业或农业生态工程的作法与西方的“生态农业”是有本质区别的,基本思路与作法和“可持续农业”是一致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中国社会上与官方将生态农业看之为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的农业模式之一(如陕北、三峡库区以保持水土为特点的农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有少数同志持西方生态农业观点,主张不投入少投入,不用化学合成品等,这在科学上与农业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还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对这种极端的观点,包括“中国生态农业”提倡者在内多数人是不赞成的。鉴于此,广大的可持续农业的热心赞同者,包括多数“中国生态农业”赞同者在内,应携起手来,共同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而努力奋斗。
4、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
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60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为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80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为1∶1。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70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因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国际上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的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
5、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4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 kg,肉类60kg,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kg与12kg。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业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
但是随着人口、工业的增长与人均资源的减少,农业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向我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基本自给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这个大方向上,我们必须坚持定不移,下定决心去实现农业现代化。
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农工贸一体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美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作法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与模式。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紧、规模小特点,必须强调高产、高效与持久发展相结合。第一,集约农作:将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放在首位,力争低产变高产,少熟变多熟,广泛采用复间套种。绿色革命强调的高产品种、灌溉、化肥等集约技术仍是农作的支柱。除种植业外、畜禽业、水产业也要逐步集约化。第二,高效增收,也即要在高产的同时做到增加经济效益,力争高产与高效的同步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它必须从人多地少,农户规模极小而分散的特点出发,走东方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路子。要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与作物结构,增加高价值动物与作物的比重,粮食、经作果菜、畜牧、水产等要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大力开展农产品的就地加工与其它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的小康与富裕化。第三,在保护资源环境基础上,强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的结合,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与抗逆能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田,促进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
第三篇: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制度
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制度
(一)护理部将日常督察与月检查相结合,坚持每月1—2次深入病房督查各病区的护理工作落实情况,特别是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各类隐患及时纠正,现场处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每周进行单项重点质量检查,每月组织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提出整改措施,限时整改,并随时下科室督察落实整改情况。
(二)各科室质控员根据护理质量标准,每日对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与护士长联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三)各科护士长根据《护士长手册》上的工作要求,每日有重点的检查,有目的地跟班检查,把好医嘱关、查对关、交接关、特殊检查诊疗关、护理记录关、健康教育实施关,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登记,及时反馈当事人立即整改。
(四)护理部每月在护士长会上汇报、讲评当月质控结果,指出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供代鉴,对共性问题制定可行的改进措施。
(五)护理部每月初将日常督查以及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后,报送医院办公室进行奖惩。
第四篇: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
检查标准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措施措施:① 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类证书完备。加强梯队建设,促进人员结构合理化;② 进一步完善病理科布局及用房,设施、设备及技术项目符合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需要;③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并落实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补充、完善;④ 加强科室新业务新技术、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培训计划和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检查标准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 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两人同时对标本与送检内容是否相符;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所见等是否填写详实进行核对,病房手术室标本由手术室护理人员送病理科,然后验收同时签字;② 严格执行标本、切片核对交接制度,交接环节由诊断医师和病理技师同时核对;③ 严格执行标本保存及销毁制度,制定工作流程;④ 加强病理报告发送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签收工作;⑤ 加强病理结果登记制度的落实,做好各项信息核对和准确编写病理号的工作;⑥ 严格执行冰冻快速预约和报告制度。临床医师要提前一天预约,详细填写;病理医师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共同签署检查同意书;检查结果由病人家属签收送手术室;⑦ 科室质控人员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记录。每季度召开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考核方法:定期抽查常规制片、冷冻切片制作、术中冰冻病历送检结果出具、一般病理检查报告时间。查看高级诊断医师审核诊断、会诊的记录。
改进措施:① 严格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司职到位,确保常规及疑难诊断报告质量。对疑难病例做好特殊检查记录、会诊记录等;② 严格执行病理上级医师复片制、科内疑难病理读片制和会诊制。加强与上级医院病理专业的技术交流,经常性的开展疑难病理上级医院会诊业务,提高医院病理诊断能力;③ 加强青年技师“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每月安排一次业务培训并考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诊断技术水平;④ 科室质控人员检查标本、切片核对交接纪录和报告审核执行情况;每季度总结切片质量,与负责医师及时沟通;每季度由科主任检查疑难病理例记录及报告发送记录和病理高级诊断医师按规程审核诊断的准确及规范情况,保障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完成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40分钟的质量指标。
检查标准4:提高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病理切片、蜡块保存符合规定。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 不断提高标本取材和标本切片的质量,每季度由科室质控员统计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科主任检查诊断符合率,分析差错原因,及时改进,确保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95%的质量指标;② 安排专人负责保管病理切片、蜡块并定期察看,落实查询借阅制度。标本、腊块封存时间达标。确保冰冻、石蜡切片优良率≥85%的质量指标。
检查标准5:环境保护及人员防护符合规定。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 遵循程序进行标本的收集、确定、处理、安全转送及销毁。标本处理符合院内感染。安置空调等排风设施、消毒设备,污水处理系统,确保良好工作环境与安全;② 严格遵守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戴口罩、帽子、手套。污染区每日按照规定进行消毒,传染性标本更应注意消毒,定期检查标本的执行情况和特殊标本的保存情况,以防污染环境;
检查标准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病理部门服务满意。
考核方法:配合客户服务部,定期、随机对门诊、病房手术病人和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发放病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并反馈给病理科。
改进措施:① 科主任定期从检查反馈中查找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② 定期召开与临床科室的联席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商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
第五篇:图书馆管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分析
图书馆管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分析
【摘 要】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质量控制水平,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同时也是增强学校硬件管理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 管理质量 重要意义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7-0088-01
高职图书馆管理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和本科院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相比,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建管时间较短,资源不够丰富,经验相对欠缺,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持续推动图书馆管理的改进具有积极影响。
一、高职图书馆管理质量控制与改进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普遍使用了ISO9000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这对提升管理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同时可以拓宽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思路,有助于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高职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在设置上都是以读者为核心,管理的程序也大同小异,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监督检查、持续改进产品与服务等,采用这种全过程的管理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图书馆的管理情况,有利于高职院校随时掌握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情况。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建设目的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项目,采用持续循环管理方式可以确保图书馆管理工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该种管理理念可以不断挖掘管理潜力,促使图书馆管理工作追求永无止境的管理境界,也为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在拥有的教学资源上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稍显逊色,因此要体显出其办学特色,就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质量来实现,在这一平台下,师生也可以为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高职图书馆管理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质量,采取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要持续更新图书馆办馆理念,运用先进有效的理念指导管理的实践工作。通常情况下,理念决定着行动的方向,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也不例外,办馆理念被人们视为图书馆发展的内在灵魂,也是塑造高职院校图书馆品格与气度的核心精神,根据以往的办馆经验,很多院校图书馆的创建都经历了新建期、数量发展期、内涵建设期。在最初阶段都将独立办馆作为主要的管理理念,可以借鉴本科院校建管的方式,在管理上更加注重资源的重组,通过制定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彰显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特色。在数量发展阶段,先要通过教育部对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根据国家的规定和学校的经济条件,加快图书馆资源的引入速度,相应地也要完善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内涵建设阶段是相应了教育部的号召,力求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仅注重于收藏,这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阅读的便利。这三个阶段都是密切相连的,因此高职图书馆的管理眼光须长远,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服务意识,才能体现出学校的特色。
第二点,要进一步优化馆藏资源,结合缜密的计划,合理配置各种馆藏资源。图书馆的管理一定要将中长期计划和计划相结合,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例如有些院校在教育部评估之后就没有继续实行图书馆管理计划,这将影响到图书馆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高职院校师生的阅读爱好与倾向,要持续购买书籍,保证图书馆资源的丰富性。纸质图书的购买上也要讲求一定的方式,提高图书的有效率,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与采购相关的保障机制,依据学院与不同专业发展的特点,结合图书馆现有图书的数量和种类,合理利用资金资源,制定采购计划后要通过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审定方能执行,以充分保证图书的采购质量和使用效率。优化馆藏资源还要做好所有图书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买回来的图书利用率究竟为多少是根据其在读者群中的影响计算与分析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中也有这项统计功能,因此要利用这一特点,及时更新图书馆资源的管理方式,利用率较低的图书可以不采购或者少量采购,将资金用在最需要的资源建设中来。
第三点,不断提高读者服务水平,这也是高职图书馆建立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终极价值就是能够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服务,读者的满意程度不仅仅和图书馆馆藏情况有关,更重要的是图书馆还应该为读者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管理者要在丰富管理方式、优化服务态度、提高管理者素养等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既可以为读者营造舒适的客观环境,也可以在耳濡目染中更进一步净化师生的心理空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经常遇见的问题包括管理员态度的冷漠招致读者的不满,还有一些管理人员自身素养比较差,在服务过程中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这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氛围。因此在管理中要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可以在工作之余开展内容多样的研讨会,还可以通过设立示范管理者来鼓励广大管理员积极进取。
三、高职图书馆管理持续改进的优化方案
管理的持续改进离不开相应的行业规范与标准,持续改进也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原则,并且要将其贯穿在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同时也要根据图书馆的具体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采取最优的实施方案。
ISO9000标准虽然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管理情况,将ISO9000标准与管理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全新的服务理念,同时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有序性。我院在对图书馆进行管理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自查和抽查相结合、内审与评审相结合、三级评定和三期评定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管理效果更具备科学性和全面性,可以更加立体化地评估图书馆的管理质量,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管理方案。
在对图书馆管理质量的改进方面,也离不开广大师生共同努力与协作。图书馆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需要众人的齐心参与,所以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与图书馆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促进高职图书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措施。先要充分高职院校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通过成立图书馆管理工作专门委员会,来增强图书馆管理效率。其次是要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参与热情,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包括精神激励、物质激励、自我激励等,这样可以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的全方位、立体化提高。最后是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读者协会的积极作用。设立读者协会的目的是加强图书馆和读者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图书馆管理质量的提升,所以要发挥读者协会的作用,尤其是在推荐图书资源与为读者服务方面,要不断提高读者的积极性,借助互联网络的交流作用,也可以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与交流习惯。
综上所述,高职图书馆管理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根据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和经济条件来设置必要的控制与管理体系,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管理网络的安全性,并增强管理体系运行的时效性,为广大的师生营造更为便捷的图书馆应用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波.我国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大学,2010(01).[2] 李鹏.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与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01).[3] 王晓川.企业质量管理防错体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01).[4] 张群祥.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心智模式的中介效应[D].浙江大学,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