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现状

时间:2019-05-12 19:3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现状》。

第一篇: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现状

文章标题: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党新的领导集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破解“三农”解决的重大措施。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实在的措施来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作为县委确定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单位,带着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帮扶活动这个课题,我们于8月初来到了蔡家桥镇凡村进行调研。

一、凡村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走访察看了该村村容村貌和与该村部分村干部的座谈后获悉,该村有12个村民组370余户1054口人,水田1113亩,有林山场3600多亩,2005年该村农村人均纯收入3060元。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认为当前在该村推动新农村建设主要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后劲不足。该村只有集体林场300余亩,主要是松、杉、杂木和毛竹林,但每年的林场收入也只能应付山场的管护费用;村集体养猪场和水面养鱼等收入每年也只有二、三千元,微不足道,除此没有其他经济实体。农民人均只有1亩水田、3.5亩山场,正常年景全年的收入除去生产成本,农业纯收入还不足2000元。

第二,资金投入不足,村内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村集体经济差,向农民筹资筹劳等操作性弱,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难度很大。这个村的村民居住非常分散,长达10公里的村级道路,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贯通,但路面窄,路面硬化率却为零,长期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

第三,村庄建设无序,环境卫生很差。农民建房普通缺乏规划,房舍散而零乱,渠、路、林不配套,柴草乱堆滥放,农家肥门口“看家”,“露天厕”,“鸡鸭院”,猪栏牛圈随意建,家禽牲畜满街跑,垃圾随处见的现象很普遍。

第四,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难度大。该村有劳动力600余人,凡有一技之长或体力强壮的劳力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和文化技能较低的群体。因此他们就业培训的可塑性不强,从业单一,管理难度较大。

第五,农业农村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为“三农”发展提供较好的服务。一是农村金融网点收缩,农民贷款难;二是科技服务组织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服务不到位;三是农资市场管理不到位,坑农误农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缺乏,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信息、销售等等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既使遇上风调雨顺的“丰年”,富余的农产品也没有好的销路,或低价贱卖,或烂掉倒掉,增产却不能增收。

综上所述,凡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新农村,困难还很多,任务十分艰巨。可喜的是通过接触和群众反映该村有一个团结齐心的村领导班子,村支书杨金友踏实稳重,在书记岗位上30年来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山场资源,走多种经营发展的路子并小有规模,村级道路等基础设施也是在他的多方求助下贯通了全部10公里的初坯,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村主任徐云开年轻有为,有经济头脑,富有开拓精神,在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肯动脑、有点子。

二、思路与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良好状态,它函盖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等内容。具体的就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建设村镇,改善环境;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因此,对于凡村的新农村建设,必须着重从抓好帮助农民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问题入手。

(一)从帮助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切实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1、严格管理,全面规划建设农民新村。遵循“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适度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逐步实施”的指导方针,做好村庄规划。凡村是一个自然村较多(12个村民组有9个自然村),农民居住相对分散的行政村,除上、下凡和大川相对集中外,其他都是依承包山承包地而散居,在编制凡村村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现状,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换新、以旧改新,规划区内新建民房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手段,不能简单过分强调“整齐划

一、千房一面”,规划时还要充分考虑农民在建牛栏、猪圈、鸡鸭舍等传统的农业生产用地,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村庄建设或改造要逐步实现水、电、道路、电视、电话“五通”,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使凡村村庄建设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

和我县大多地方一样,凡村也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场所,青山绿水

、鸟语花香,这些都是大都市的人们非常向往的所在。他们有意在这里安营扎寨或短期居住,共享“农家乐”。目前已有一范姓沪商决定在凡村丁岭向该村租用土地依两个山丘建设“生态园”,园内在保持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兴建一批木屋,以吸引沪人一年四季来村小住。我认为这是我县的一大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借势充分发挥其作用。建好“生态新村”起码有以下三个好处:一是实现城市人与农民的直接融合与思想观念及信息的交流,互为取长补短,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可以拓宽农民辛苦劳动收获的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与城市人的直接交易,提高农民收入;三是“生态新村”不但本身是一个亮点,而且可以有效带动和改善凡村的基础设施(有外商的投入和支持)。用地方面,建议全县在凡村先行试点,根据皖政(2002)60号文件精神,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采取集体土地流转形式解决,或“租赁”,或“入股”。这项做好了,不但可以增加供地农民的收成,而且还可以带动当地群众的其他收入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三改”(改水、改厕、改路)为突破口,改变村庄“脏乱差”的现象。改水方面:加大投入,继续实施好农村“人饮工程”,首先拿出一部分资金,修缮、改造和巩固好已建“人饮工程”(因原建工程投入少,质量差,加上多年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损坏,需维修、扩容),确保其高质量高效率地发挥作用。争取利用两年的时间,增加政府投入,集中力量解决好凡村剩下的1/3人口卫生饮用水问题。改厕方面:使用政府拨付的每户800元的发展农村沼气专项资金,用2年时间拆除现有全部露天厕所,结合“沼气工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改建水冲式卫生厕所。今年政府安排的首期150户的沼气建设任务要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改路方面:大力争取专项资金,3年内改建和硬化村级公路10公里、村内道路5公里,一年内力争做到村内无成片暴露垃圾。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

(二)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不断拓宽群众的基本增收门路,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凡村的土地资源布局是“七分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滩涂”,因此,凡村的农业生产重点应该放在“山”和“田”上。

1、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在保障农民基本口粮自给有余的前提下,扩大蔬菜、西瓜、吊瓜等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收入。

2、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充分发挥本村山场面积大的优势发展立体农业,修建围栏,大力发展鸡、鸭、猪、牛等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向市场提供具有特色的当地土鸡、土蛋、土猪等无公害农产品。特别是在经济林中养畜禽,既能灭食害虫,又能为林地提供农家肥,一举两得,林畜双收。

3、做好“山”文章,突出抓好经济林建设。凡村是一个典型的“山上有村、村内有山”的行政村,山场面积大,且大多为低矮山丘,且坡度小,这类山地因为便于人工劳作,对种植经济林极为有力,这是凡村的比较优势。通过该村两委班子的多年努力和极力引导,竹子(400余亩)、板栗(200多亩)、柿子等经济林小有规模,我认为还可以扩大面积,力争人均种植1.5亩经济林,将其做大做强。

4、组建公司,注册商标,搞好农产品加工和包装,增加农产品的存储时间和销售渠道。腌制品是该村的一大特色农产品,县城菜市场的腌尖椒、腌豇豆,腌制雪里红等大多来自该村,每年该村的腌制品出售达3—4吨,而且这些腌制品鲜嫩香脆,口感很好,很受消费者欢迎。可以注册“登云”(产地之名)牌商标,村集体组建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扩大生产加工规模,加上板栗、柿子、竹笋、吊瓜子等可以搞真空包装,有组织地向市场提供系列特色产品,实现村集体与农户的双赢。

5、努力增加非农收入。主要有:①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帮助农民就近务工增收;②加强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有组织地输出劳力外出务工增收;③打造“生态新村”,发展生态旅游业,增加农民群众旅游业收入等。

(三)以提高群众基本素质为根本,努力增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这是县、乡两级政府需要抓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按照“围绕产业抓培训,依托平台搞培训”的思路,深入实施“阳光工程”,有计划、有针性地围绕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使18—45岁的农村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从业技能,由传统农民向产业农民、产业工人转变,积极搭建平台,创造环境,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利用所学技能技术回乡创业。具体到凡村,要大力加强板栗病虫防治技术的培训,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训,加强农产品的真空包装技术的培训等。

新农村建设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难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远,作为整治村—凡村的帮扶单位,我们有责任为其提供基本的思路,并力所能及的为她出资出力,但更重要的还需凡村全体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长期努力。

以上是笔者对凡村开展调查座谈后的一些基本思路,但愿对凡村今后几年的有所启迪。

《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现状》来源于网,欢迎阅读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现状。KSa、鸟语花香,这些都是大都市的人们非常向往的所在。他们有意在这里安营扎寨或短期居住,共享“农家乐”。目前已有一范姓沪商决定在凡村丁岭向该村租用土地依两个山丘建设“生态园”,园内在保持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兴建一批木屋,以吸引沪人一年四季来村小住。我认为这是我县的一大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借势充分发挥其作用。建好“生态新村”起码有以下三个好处:一是实现城市人与农民的直接融合与思想观念及信息的交流,互为取长补短,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可以拓宽农民辛苦劳动收获的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与城市人的直接交易,提高农民收入;三是“生态新村”不但本身是一个亮点,而且可以有效带动和改善凡村的基础设施(有外商的投入和支持)。用地方面,建议全县在凡村先行试点,根据皖政(2002)60号文件精神,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采取集体土地流转形式解决,或“租赁”,或“入股”。这项做好了,不但可以增加供地农民的收成,而且还可以带动当地群众的其他收入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三改”(改水、改厕、改路)为突破口,改变村庄“脏乱差”的现象。改水方面:加大投入,继续实施好农村“人饮工程”,首先拿出一部分资金,修缮、改造和巩固好已建“人饮工程”(因原建工程投入少,质量差,加上多年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损坏,需维修、扩容),确保其高质量高效率地发挥作用。争取利用两年的时间,增加政府投入,集中力量解决好凡村剩下的1/3人口卫生饮用水问题。改厕方面:使用政府拨付的每户800元的发展农村沼气专项资金,用2年时间拆除现有全部露天厕所,结合“沼气工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改建水冲式卫生厕所。今年政府安排的首期150户的沼气建设任务要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改路方面:大力争取专项资金,3年内改建和硬化村级公路10公里、村内道路5公里,一年内力争做到村内无成片暴露垃圾。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

(二)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不断拓宽群众的基本增收门路,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凡村的土地资源布局是“七分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滩涂”,因此,凡村的农业生产重点应该放在“山”和“田”上。

1、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在保障农民基本口粮自给有余的前提下,扩大蔬菜、西瓜、吊瓜等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收入。

2、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充分发挥本村山场面积大的优势发展立体农业,修建围栏,大力发展鸡、鸭、猪、牛等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向市场提供具有特色的当地土鸡、土蛋、土猪等无公害农产品。特别是在经济林中养畜禽,既能灭食害虫,又能为林地提供农家肥,一举两得,林畜双收。

3、做好“山”文章,突出抓好经济林建设。凡村是一个典型的“山上有村、村内有山”的行政村,山场面积大,且大多为低矮山丘,且坡度小,这类山地因为便于人工劳作,对种植经济林极为有力,这是凡村的比较优势。通过该村两委班子的多年努力和极力引导,竹子(400余亩)、板栗(200多亩)、柿子等经济林小有规模,我认为还可以扩大面积,力争人均种植1.5亩经济林,将其做大做强。

4、组建公司,注册商标,搞好农产品加工和包装,增加农产品的存储时间和销售渠道。腌制品是该村的一大特色农产品,县城菜市场的腌尖椒、腌豇豆,腌制雪里红等大多来自该村,每年该村的腌制品出售达3—4吨,而且这些腌制品鲜嫩香脆,口感很好,很受消费者欢迎。可以注册“登云”(产地之名)牌商标,村集体组建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扩大生产加工规模,加上板栗、柿子、竹笋、吊瓜子等可以搞真空包装,有组织地向市场提供系列特色产品,实现村集体与农户的双赢。

5、努力增加非农收入。主要有:①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帮助农民就近务工增收;②加强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

训,有组织地输出劳力外出务工增收;③打造“生态新村”,发展生态旅游业,增加农民群众旅游业收入等。

(三)以提高群众基本素质为根本,努力增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这是县、乡两级政府需要抓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按照“围绕产业抓培训,依托平台搞培训”的思路,深入实施“阳光工程”,有计划、有针性地围绕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使18—45岁的农村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从业技能,由传统农民向产业农民、产业工人转变,积极搭建平台,创造环境,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利用所学技能技术回乡创业。具体到凡村,要大力加强板栗病虫防治技术的培训,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训,加强农产品的真空包装技术的培训等。

新农村建设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难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远,作为整治村—凡村的帮扶单位,我们有责任为其提供基本的思路,并力所能及的为她出资出力,但更重要的还需凡村全体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长期努力。

以上是笔者对凡村开展调查座谈后的一些基本思路,但愿对凡村今后几年的有所启迪。

《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现状》来源于网,欢迎阅读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现状。KSa

第二篇: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现状

文章标题: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党新的领导集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破解“三农”解决的重大措施。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实在的措施来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作为县委确定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单位,带着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帮扶活动这个课题,我们于8月初来到了蔡家桥镇凡村进行调研。

一、凡村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走访察看了该村村容村貌和与该村部分村干部的座谈后获悉,该村有12个村民组370余户1054口人,水田1113亩,有林山场3600多亩,2005年该村农村人均纯收入3060元。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认为当前在该村推动新农村建设主要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后劲不足。该村只有集体林场300余亩,主要是松、杉、杂木和毛竹林,但每年的林场收入也只能应付山场的管护费用;村集体养猪场和水面养鱼等收入每年也只有二、三千元,微不足道,除此没有其他经济实体。农民人均只有1亩水田、3.5亩山场,正常年景全年的收入除去生产成本,农业纯收入还不足2000元。

第二,资金投入不足,村内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村集体经济差,向农民筹资筹劳等操作性弱,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难度很大。这个村的村民居住非常分散,长达10公里的村级道路,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贯通,但路面窄,路面硬化率却为零,长期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

第三,村庄建设无序,环境卫生很差。农民建房普通缺乏规划,房舍散而零乱,渠、路、林不配套,柴草乱堆滥放,农家肥门口“看家”,“露天厕”,“鸡鸭院”,猪栏牛圈随意建,家禽牲畜满街跑,垃圾随处见的现象很普遍。

第四,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难度大。该村有劳动力600余人,凡有一技之长或体力强壮的劳力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和文化技能较低的群体。因此他们就业培训的可塑性不强,从业单一,管理难度较大。

第五,农业农村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为“三农”发展提供较好的服务。一是农村金融网点收缩,农民贷款难;二是科技服务组织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服务不到位;三是农资市场管理不到位,坑农误农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缺乏,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信息、销售等等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既使遇上风调雨顺的“丰年”,富余的农产品也没有好的销路,或低价贱卖,或烂掉倒掉,增产却不能增收。

综上所述,凡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新农村,困难还很多,任务十分艰巨。可喜的是通过接触和群众反映该村有一个团结齐心的村领导班子,村支书杨金友踏实稳重,在书记岗位上30年来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山场资源,走多种经营发展的路子并小有规模,村级道路等基础设施也是在他的多方求助下贯通了全部10公里的初坯,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村主任徐云开年轻有为,有经济头脑,富有开拓精神,在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肯动脑、有点子。

二、思路与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良好状态,它函盖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等内容。具体的就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建设村镇,改善环境;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因此,对于凡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必须着重从抓好帮助农民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问题入手。

(一)从帮助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切实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1、严格管理,全面规划建设农民新村。遵循“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适度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逐步实施”的指导方针,做好村庄规划。凡村是一个自然村较多(12个村民组有9个自然村),农民居住相对分散的行政村,除上、下凡和大川相对集中外,其他都是依承包山承包地而散居,在编制凡村村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现状,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换新、以旧改新,规划区内新建民房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手段,不能简单过分强调“整齐划

一、千房一面”,规划时还要充分考虑农民在建牛栏、猪圈、鸡鸭舍等传统的农业生产用地,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村庄建设或改造要逐步实现水、电、道路、电视、电话“五通”,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使凡村村庄建设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

和我县大多地方一样,凡村也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场所,青山绿水

第三篇:村党支部书记谈新农村建设

村党支部书记谈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广大农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口号,在建国初就曾提出过,如今重新耳闻,让人倍感亲切。所不同的是,那时我们建设新农村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如今是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在实力雄厚的基础上建设新农村,因而前景也将更加光明和美好。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作为一名任职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尤其是在任期内要为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使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我和支部一班人深感责任重大。市委市政府为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为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所制定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和优惠政策,更让我们对新农村建设信心倍增。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成为真正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

过去的村庄建设,为我们建设新农村积累和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多年以前,我村曾经在群众中推行建设沼气池。在推广之初,深受群众欢迎,全村560多户建设了200多个沼气池,但最终却未能坚持使用下来。分析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对沼气新技术缺乏了解,所建的池型落后、管理麻烦,同时群众缺乏沼气建设、管理、使用等知识,遇到问题难以处置。二是技术力量薄弱,造成一些沼气池施工质量差、建后服务跟不上。三是沼气的综合利用率比较低,没有进行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

沼气建设是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今后也必将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优良、农民生活舒适”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过去在这一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今后将在以下几方面予以解决。一是增强计划性。按照积极推广、大力发展的原则,明确任务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坚持先易后难,抓重点带一般,分步推进沼气建设。合理选择技术模式,与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积极推广“一池三改”、畜(猪)沼果(粮)等能源生态技术模式。二是突出实效性。因地制宜,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组织引导群众发展沼气,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用一个,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效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多元化增加投入。沼气建设是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的农村小型公益设施,许多农户往往由于一次性投入较大而难以实施,我们将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扶持的同时,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为广大农户提供小额信贷。四是依靠科技进步,狠抓培训服务。采用多种方式,传授安全使用沼气、三沼综合利用等知识,培训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的农民技工,真正做到农户想建有人指导,农户想学有人培训,农户使用不正常有人服务,达到持久发挥效益的目的。五是提高建设水平,强化管理。一方面经常跟踪了解群众日常使用沼气池的情况,指导群众对沼气池进行定期的维修。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建后服务,引导农户利用沼渣肥田、对农作物叶面喷施沼液防病杀菌,同时与村庄环境卫生治理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村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分析下一步我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我想用“得天时、占地利、拥人和”来概括。得天时,不消多说,是指当前建设新农村的大好外部环境。占地利,是说我村属于城镇驻地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村庄建设可以与乡党委政府的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拥人和,是说我村有一个好班子,全村群众积极拥护我们的工作。我村曾荣获济南市“五好”村党支部、济南市民主法制示范村、章丘市文明村等多种荣誉称号,多年被评为章丘市经济建设先进村。当然,我村面临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是如何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地财力投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已经吹响,我村将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好市里的各项优惠政策,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引进引办,开发我村的采石业,使之成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二是推动山芋产业化发展再上新台阶,搞好山芋生产基地的建设。三是发挥我村是优势,与镇党委政府的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大力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农民公寓楼,拆除村里的闲置老宅,修建一条贯通全村的主干道,使村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使村庄的面貌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

第四篇:从驻村情况谈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从驻村情况谈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驻村工作组

(2011年5月4日)

2010年3月6日,根据市委、市政府“千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安排,我们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工作组进驻胡集镇虎山、金岗、李岗三个村。通过访民情、摸实情,与驻村群众广泛深入交流,工作组对“如何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现与大家共飨:

一、驻村发展概况

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驻村工作组包联胡集镇虎山、金岗和李岗三个行政村。其中:虎山村,面积4.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亩,有9个小组724户,人口2453人,劳动力1451人。依托磷矿石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全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现已拥有企业10家,固定资产1.15亿元。2010年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52亿元,利税1200万元。同时,成立有稻香农机合作社、华沐养殖专业合作社、丰泉林果综合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人均年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9500元;金岗村,现有耕地面积2888亩,8个生产组374户1425人,全村以粮食种植为主,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收入来源,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村民主要通过外出务工补贴生活来源,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为5000元;李岗村,面积4.2平方公里,10个村民小组685户,人口3250人。全村拥有村办企业3家,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0万元,企业上缴村级纯利润3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综上所述,驻村结合各自实际,真抓实干,其发展形势各有千秋。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从发放问卷调查、集中访谈和入户座谈的情况来看,当前,制约驻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存在于三个方面:

1、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发展的基础。一是农业水利设施整体脆弱,抗御风险能力锐减。当前,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生产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对排灌配套工程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如金岗村,全村灌溉用水主要依靠两座泵站,115千瓦泵站主供1—4组用水,75千瓦泵站主供5—7组用水,而8组则以机井为主。二是通组公路不畅。随着农机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通组公路建设已迫在眉睫,资金投入的难度将更大。

2、思想观念落后,难以担负发展的要求。驻村的群众仍然沿续过去的习惯,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

3、总体素质偏低,难以承继发展的重任。当前,驻村群众

平均受教育年限8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同时,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流出就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由此看来,新农村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困难较多。

三、建设新农村的建议

1、抓基础,改善环境。一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大型的、集中的、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统筹安排,集中投资,逐年修复,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加快通组道路建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着力解决磷矿采空区群众饮水困难。四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沼气建设工作。五是大力提升农村卫生院所装备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农村群众就医环境。

2、抓教育,提升素质。一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等培训,使农民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普及、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宽带入户、有线电视进万家活动,努力营造农村科技文化氛围。三是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

3、抓发展,促进增收。一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

比较优势,尽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建立相关利益机制,促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个体农户联合起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引导农村群众发展生产,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延伸产业链,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4、抓引导,鼓励参与。一是盘活资产资源,增加集体收入,不断加大村级对公益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二是坚持开展“一事一议”,鼓励农民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三是通过联络本地籍在外工作、有影响、有实力的知名人士资助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四是推行“受益群体为核心、政府和村适当扶持”的建设方针,组织受益农户建设小型公益设施,特别是村组一级道路的硬化,消除群众“等、靠、要”的思想。

第五篇:驻村工作队谈**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与构想

明确目标稳步推进奋力描绘城中村建设新蓝图——区驻村工作队谈**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与构想

**市二七区齐**乡**村位于市区南部,是一个面积近3平方公里,拥有7个村民小组共3000余村民的大行政村,也是区、乡确定的典型城中村。我们自入驻**开展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以来,就该村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和村两委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就下一步驻队工作打算进行了商议和探讨。在此,现就有关情况特作如下汇报并与同行交流。

一、加强学习,明确任务,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日常工作

(一)弄懂政策,明确思路。要做好驻村帮扶就必须要先充实自身,有的放矢.驻队初期主要是加强了对区发文件和齐**乡下发的关于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和主要工作任务的26号、27号文件的学习。在学习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精神,明确了我们的工作目标,明晰了工作思路。针对所列的较为具体、细致的各项工作标准,深感作为驻村工作队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协助本村抓好落实。城中村作为四种类型之一的行政村涉及10项共性任务和10项具体任务。10项主要任务即:

1、村容、村貌整治。

2、做好五项规划。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

4、建立医保制度。

5、实行社保制度。

6、实行“两免一补”。

7、建立一个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

8、做好劳动力转移及培训工作。

9、饮用水卫生安全。

10、实现村村通工程。城中村建设的具体任务是:

1、城中村综合整治。

2、社区化管理。

3、基础设施完备。

4、文体教卫场所健全。

5、社会保障完善。

6、民主管理规范。

7、村风民俗文明。

8、农民生活宽裕。

9、主导产业明确等。

(二)深入实地掌握村情。我们结合要求进村实地查看村容地貌、初步了解了本村村情民意,对基本概况有了大体印象和认识。**涉及上述基础性改造工作大多已经完成,基本上达到了“路平、灯明、水通,洁净”,村落、楼院、道路、企业等布局有序,已彰显出今日农村新的气象。涉及城中村建设的不少方面也已有较大程度进展,其余各项工作均已列入工作议程,正稳步向前推进。

二、城中村改造进展情况

**城中村改造主要是围绕项目发展和道路规划改造两大方面。

(一)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项目:

1、**承担由二七区报请省市批准下达的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用于安置省市重点工程——火车站西出站口广场建设、建设路与解放路高架桥建设所涉及的975户居民拆迁安置,委托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

2、项目用地确定在石柱路以西、张魏砦路以北、七五一九所家屋院以东,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占用土地面积86亩,土地征用具体涉及**第三村民组。目前项目用地已经办理了土地变性等有关手续,建楼已经规划局批准。

3、为做为涉及村民建筑物的动员拆迁和补偿安置工作,村“两委”前期已组织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涉及拆迁村民户会议。但目前在规划公示阶段仍遭遇了一些阻力,主要是因个别村民嫌土地补偿低而产生抵触情绪,现上级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处理,并计划成立专门机构以督促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二)华中果品市场升级扩建项目:

1、由区里指导并督促开发,与二环道水果市场投资开发商合作开发,对现有市场升级扩建,将新增加300家商户。主要目的扩大规模效益,完善和提升市场服务功能。计划在现市场向南延伸,约需新占用土地60亩,主要涉及邱寨(二组)50余户所建房屋(简易仓库)的拆除工作,待下一步具体规划。

2、合作收益的初步测算:20年合作期限,**每年可增加收益160万左右,20年共可收益3100万左右,土地所有权仍归村集体所有。市场开发建设将大大增加村民收入,确保长远利益,改善村经济结构。

3、目前已与投资开发商初步商谈确定意向。并召开了村“两委”班子会议,村党员、代表及驻队成员会议,参会代表、党员全部表示认同并签了字。

(三)道路规划修建方面:

纳入城区建设统一规划,由区负责实施并在今明两年内完成。**将做好前期各有关配合准备工作。

1、现已完成了李春吾、后庄两个自然村的道路修建,累计投资约30万元。

2、打通石柱路和拓宽改造**路。

3、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还有村域内红云路派出所所处地段近100米的路面和金祥小区西门一段路面坑洼受损严重,需及时修整。

三、存在的问题

(一)各项建设与开发尚缺乏一个系统、规范、长远的指导性规划。应有乡里协调安排编制,统筹考虑,尽快拿出符合**实际的规划方案。

(二)城中村改造进程中涉及村民短期利益和思想认识,以及将来村民变为市民的身份变迁、去向安置等问题,由此而出现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应当考虑相应策略,完善措施,以避免矛盾发生。

(三)财政投入不足将制约项目建设进度。如果品市场升级改造前期需先筹措2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

下载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关于凡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驻村工作队谈**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与构想

    明确目标 稳步推进 奋力描绘城中村建设新蓝图——区驻村工作队谈**村新农村建设情况与构想**市二七区齐**乡**村位于市区南部,是一个面积近3平方公里,拥有7个村民小组共3000......

    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以民为本谋开局 塑造海滨新乡村 我们陈家港镇蟒牛村位于xs县陈家港镇最北端,西沿灌河,北临黄海,是一个滩涂资源丰富、农副渔业相结合的农业村。现有......

    XXX村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年终总结[精选合集]

    XXX村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 年终总结 一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区委新农村建设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村级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

    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范文大全]

    关于做好2015年为民办实事 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省、市为民办实事文件精神,推进我县XX镇XX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农......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县**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情况汇报**村位于**镇南面的**河畔,距县城2.5公里。由**合并,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共有334户1448人,党员55人。耕地总面积1315.8亩(其中水田11......

    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来源: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10-8-9 浏览次数:9 一、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 当前,我省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正在积......

    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驻**村禁毒防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在基层农村的明显标志何归......

    关于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

    关于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一、调查的目的及意义:调查研究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能够深刻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国策,增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