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

时间:2019-05-12 19:4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

第一篇: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

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

摘要: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主要阐述了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就业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社会保障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农民工就业又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进而分析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再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民工就业:影响分析

Social security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farmer

workers' employment

Abstract: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are the basic problems in modern society.Mainly discusses the social security and migrant work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mutual influence, social security to promote rural migrant workers full employment,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social security, and then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migrant workers, and employmen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better promote peasant workers obtain employment.Keywords:Social security: Migrant workers obtain employment: Impact analysis

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近年来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就业和社会保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至于相互制约。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制度障碍,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均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1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1.1农民工就业现状

农民工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事各种非农产业活动,获得工资收入,他们主要活动地在城市,但是户口仍在农村,身份仍是农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种待遇,被称为“城市边缘人”。由于现阶段的各种制度障碍,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就业,经常受到歧视或种种条件的限制,无论在工资水平、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居住等方面,还是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等方面,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很多社会矛盾和纠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政府出台多项有利于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但农民工就业现状还是不容乐观。

1.2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自2007年7月以来,国家开始试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把农民工也纳入到该体系中,农民工“看病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但是和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还

很多。国务院课题研究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总参保率不超过20%,说明大多数农民工并未参保。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是2416万人,只占城镇就业农民工的17%。2009年《关于贵州省农民工基本权利保障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等农民工相对聚集地区),44%的农民工从未休息过,50%的农民工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既得不到休息也没有加班工资,仅有1%的农民工获得了春节期间探亲的费用;88%的女性农民工在生产期间没有享受法定产假,有的还因为怀孕丢了工作,9%的女农民工在怀孕和生产期间,企业或工伤保险机构为其报销了医药费用;8%的农民工在生病期间企业或工伤保险机构为其报销了医药费用;93%的农民工没有加入所在企业的工会;58%的农民工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14%的农民工办理了养老保险,12%的农民工享有失业保险,20%的农民工享有工伤保险。由此可见,社会保险参保率很低。此外,受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影响,农民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缺失。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虽然农民工的住宿条件很差,但却不能享受福利分房或由政府补贴的廉租房,也不能像城市居民那样享受城市低保。农民工在公共物品的享受、职业培训、工资福利、子女就学等方面都享受不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2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就业的关系

就业是农民工的一种保障,农民工有了工作,才能保障他们的生活来源,不仅养活自己,还可以改善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解决自身和家庭成员的医疗、养老等问题。农民工充分就业需要社会保障的支持,进一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农民工就业有促进作用。社会保障和农民工就业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1社会保障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

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健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会给农民工提供基本的教育、培训与医疗等保障,保证农民工工作的高效率和技术创新,并且促进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就有力的保证其就业,特别是对城市低收入农民工来说,社会保障可以给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和接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权利,从而提高农民工素质,减少结构性失业,避免“民工潮” 和“民工荒”现象的出现。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减少农民工城乡流动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一方面有利于分化和化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实现与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使工作效率提高,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就业水平。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差距,缓解两级分化,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就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

2.2农民工充分就业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流入到城市,给城市带来很多问题,需要完善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农民工的充分就业对社会保障提出更高的水平和要求,这必然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就业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础,社会保障是大规模就业的产物,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风险加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基本需求的问题大量出现。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不能抵挡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风险,因而产生了社会保障社会化的要求。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于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就业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根本条件,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前提是劳动者实现就业,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创造的价值越大,用于社会保障的那部分资金就越充足。虽然是政府的政策取向决定社会保障的具体事宜,但是经济实力是最根本的。这个结论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欠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相比较而得出。

3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取决于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

3.1社会保障的缺失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我国是二元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也出现城乡分割的二元状况,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工作,但是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工资保障和最低生活费保障,这种严重的社会保障缺失使农民工有着很大的后顾之忧。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乡统筹就业就不能实现。有些地方允许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但是很多企业雇主受到利益的驱使,不愿意给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因为缴纳社会保险费会增加劳动力成本。农民工也由于工作流动性强,参加社保后随着工作的变动社保关系转移难、衔接难,农民工外出打工的首要目的是挣钱改善生活,因此农民工愿意放弃社保而增加他们的工资。

农民工的工资长期偏低,而且发放不及时,导致农民工就业行为短期化,就业得不到长效机制的保障。很长一段时间,有些地区的农民工工资几乎没有变过,即使有增加,幅度也很小,赶不上物价的上涨。由于只有少数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大部分没有失业保障作后盾的农民工失业了就没有生活来源,不得不贱卖自己的劳动力,从事低工资的工作。许多农民工有时为了得到一份工作,不得不与雇佣方签订“生死合同”、“霸王合同”,从而放弃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工作条件差、技术培训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农民工职业技能得不到提升,缺乏长期就业能力。农民工在城市所从事的职业都是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环境也是最差的。我国大部分农民工群体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再加上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导致农民工伤病较多。目前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的参保率都很低,农民工一旦出事,很难得到应有的补偿,生活往往陷入困境。由此可见,社会保障的缺失影响农民工就业。

3.2高福利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还很低,高福利的情况在我国基本不存在。高福利是指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居民不需要工作就可以得到国家发放的各种津贴福利,如英国的医疗和教育都是免费的。因此,高福利对就业造成负面影响,高福利提升自愿失业率。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于征收重税,对劳动者征收重税的后果是减少了社会对就业机会的需求,在就业机会供应不变的情况下,对就业机会需求的减少会使部分工人转化为自愿失业者。社会福利对低收入者、失业者提供社会保障,使他们衣食无忧,他们降低对工作的需求,因而增加了失业率。总之,过高的社会福利对就业产生消极影响。

4对策建议

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就业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就业又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就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建立完善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和与社会保障制度配套的其他制度,是促进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办法。

4.1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4.1.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积极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保障的覆盖面,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为农民工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保障应该覆盖社会的所有劳动者,不应该对农民工有歧视。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受到财政负担、实施成本和农民工自付能力等的限制。但应尽量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使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单位职工扩大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居民,从城镇扩大到农村,让越来越多的人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

4.1.2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灵活性

农民工虽然工作生活在城市,但是户口在农村,家人在农村,这就导致农民工工作具有流动性,就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适合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制定差别化费率,对于农民工实行低费率、低基数缴费的方式,降低社会保险的门槛。制定一套适合农民工的培训、就业、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使得合同期限、合同形式、人员流动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更加灵活,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式。

4.2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其他配套措施

农民工就业不仅需要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其他相关的配套措施的实行,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民工就业市场的顺利发展。

4.2.1完善城市就业制度

目前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形式多是打零工或者短期工,这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的就业方式很难促进他们产生长期在城市工作的意愿。因此,打破劳动力市场中的城乡壁垒和地区分割格局,实行统一的就业政策,取消用工的户口限制,给农民工以平等竞争的机会,鼓励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的发展,为农民工创业提供政策支持。

4.2.2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会组织

城市居民遇到问题和纠纷时可以找工会组织出面协调,保障其合法权益,但是在城市孤苦伶仃的农民工却没有这种待遇。即使有老乡会等一些组织,他们也只会通过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往往越解决越麻烦。建立农民工工会能够起到聚合单个、零散的工人,形成组织化的力量,打破强弱悬殊的劳资格局,提升农民工自我维权的能力。单个农民工可以把巨大的维权成本转移到工会组织,工会组织可以把这部分成本分摊到所有会员身上,这样每个人分担的部分就很小,通过组织维权,更能保证维权的效果。

4.4.3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

农民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当农民工遇到劳资纠纷、伤害赔偿等问题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其中原因除了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外,高额的诉讼费用也让他们放弃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为农民工办理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普法教育等开支,为法律援助机构开展农民工维权提供经费保障。

参考文献:

[1]杜茂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民工就业相互关系探析,农业经济,2010年第1期

[2]焦岩,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财会研究,2010年第18期

第二篇:青年农民工就业、生活、社会保障状况分析

青年农民工就业、生活、社会保障状况分析

(作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张宝印)

摘要:本文着重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调研,从青年农民工的个人自身状况到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工作带来的思想变化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社会的利处与敝处的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对于青年农民工的管理引导重视的方向性意见。

关键词:青年农民工 就业 生活 社会保障 分析

一、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分析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上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压力日益增大, 就业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一历史性的进程中, 作为农民工中主力军的青年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之一。但是,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问题往往被数量问题所掩盖, 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就业乃民生之本, 就业规模的扩大与就业质量的提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从现实看, 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着其生存境遇和对主流社会的心理认同, 进而影响到其社会公平感和生存道德;从长远看,这更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国城市化的质量。因此,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完善和 1

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以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局面。因此, 在当前就业压力异常严峻的新形势下, 不仅迫切需要深化对青年农民工就业行为与过程的研究, 对其就业质量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的探讨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主力军, 青年农民工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来源, 代表着未来中国产业工人的发展方向。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构化进程中,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 青年农民工积聚于低端劳动力市场和就业质量偏低的问题将日益突出, 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层影响也将进一步凸显。

1.深化对青年农民工群体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 剖析其现实生存境遇和对主流社会的心理认同, 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稳定的基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指出, 在我国今天的就业领域内, 有两大现象值得关注: 一是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质量有所下降;二是劳资纠纷、劳动争议大量增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 的增长速度, 屈服于资本强权, 人为地制造了一种不利于劳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劳工迫于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短缺的压力,可能会接受这个现实, 但是内心的不满情绪会增长。如果这种状况 2

持续下去, 随着劳资矛盾的不断尖锐, 一遇风吹草动, 或者因为某个极端事件, 将会造成大规模的旨在维护劳工权益的群体性事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金英杰认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制度的改革, 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 但另一方面又极大地冲击了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性。面对改革的压力和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 劳动者怕失业, 怕被精简下岗, 怕被竞争淘汰, 为此而焦虑不安。此种心态会成为社会动荡的诱因。

2.深化对青年农民工群体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 揭示其现实生存状态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洞察城市化问题的实质。就业质量与城市化的质量密切相关。大规模城市化是当前的重大战略。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定居以及跨省、跨大区域的人口流动是人口及社会经济再布局的过程, 实际上代表了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的趋势。这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有利于保持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竞争优势, 有利于生产要素的空间配臵的合理化。在此过程中, 城市化的质量常常被忽视。已经有相当部分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事实上已经成为城市市民, 但由于种种原因, 他们无法融入城市社会, 生活水平低, 没有安全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在城市扎根。表面看来, 户籍制度限制、社会保障不健全、城市居住、子女教育的高成本等, 都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但核心的问题仍然是务工者的报酬偏低,负担不了城市生活的成本, 只能在城内城外反复徘徊, 客观上增加了城镇就业的紧张局面。提高劳动者的平均报酬水平, 必然要求提高城市就业质 3

量。可见, 城市就业质量是影响城市化质量的关键因素。

3.深化对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 探讨其解决之道, 能够为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咨询依据。

近期看来, 在设法保持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 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城乡差距迅速扩大的态势,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选择。由数量庞大、劳动技能低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城镇职工冗员与有限的城镇就业机会所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 是遏制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障碍。城镇就业难题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 它不仅关系着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而且对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统筹城乡发展, 城镇就业问题首当其冲, 而提升就业质量则是关键之举。

综合看来,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弹性确实有下降的趋势, 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国有和集体企业大规模重组导致的职工下岗, 另一方面也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下降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这种下降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由于城市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规模释放劳动力的过程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完成, 没有特别强的理由去相信较低的就业弹性将会一直保持下去。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宏观经济至少在中期水平上持续走强的预期明朗, 城镇就业扩容前景并不悲观。目前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主导思想不应放在片面追求扩大就业规模上, 解决城镇就业问题更需要在提高就业质量上做文章。较高的就业质量是扩大城镇就业容量的基础。在城镇就业领域, 与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相对应的是, 有诸多的岗位缺乏 4

胜任者, 例如越来越多的天价技工天价保姆的案例见诸报端。这些案例说明城镇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仍旧突出, 并非纯粹规模问题。相对较低的劳动技能使得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失业者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工作, 大量低素质劳动者拥挤在低端劳动力市场, 使之完全成为买方市场, 最激烈的就业竞争就发生在这里。

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 雇主能够轻易地通过压低或克扣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和逃避劳动保险等获得超额利润, 企业部分地丧失了提高研发能力和企业技术水平的动力;另一方面, 低水平报酬严重制约着劳动者通过培训提高技能的能力, 使其在激烈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朝不保夕, 只能听任雇主的摆弄, 甚至协助雇主规避政府劳动监察部门的监督。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 形成低端劳动力市场的恶性循环。只有打破这个循环, 把重点放在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上, 缓解低端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 政府部门扩大就业容量的愿望才能实现。因此, 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 探讨青年农民工群体就业质量的现状、问题与解决之道, 对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无疑具有现实的政策咨询意义。

二、青年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分析

青年农民工这个规模庞大、为城市繁荣和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社会群体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弱势状态。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面临着重重困境, 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1.生存困境。从整体来看, 进城农民工的生存水平与质量处 5

在城市社会的底层。收入方面, 农民工的工资主要是维持其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用于维持家属生存和自身发展的部分比例很小。农民工的消费主要是用于吃、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必需消费, 日常消费中的恩格尔系数很高, 饮食非常简单, 生活费用低。据调查, 南京市农民工平均每月的伙食开支仅为201.48 元,平均每天不足7 元。农民工的住宿条件也非常差多是住在集体宿舍、工棚里, 或是在城市郊区合伙租赁民房, 住房拥挤, 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基本生活设施也不健全。

2.心理困境。一是与城市居民相比, 他们在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工作经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普遍产生失落感;二是被排斥在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子女教育等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之外, 产生“匕等公民” 的自卑心理;三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以及文化差异而导致交往的不适应,焦虑心理比较严重;四是基于血缘、地缘为基础的初级关系网络使他们产生封闭心理;五是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异常艰难,没有必要的社会保障, 缺乏安全感;六是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却不能与城市居民一样获得同等待遇, 因而产生不平衡感;七是由于对乡土社会的依恋以及在城市所处的边缘地位而产生了过客心理。

3.交往困境。由于低下的经济社会地位以及遭受到来自城市居民的身份偏见与歧视,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交往仅仅局限于经济上的需要, 缺乏实质性的交流与互动, 交往对象主要是基于亲缘、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网络, 从而导致农民工阶层内部成员 6

文化的同质性、交往的内倾性、生活方式的趋同性。交往的困境抑制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社会的融合, 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生活对他们来说还很遥远。

4.身份认同困境。农民工在职业上实现了角色转变的同时却无法通过自身的能力实现身份的转变, 出现了角色转变与身份转变相分离的局面。青年农民工作为农村中的精英, 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向往着城市生活, 积极主动地适应城市的工作、生活方式, 他们不再认同农村的社会和生活, 不再认同自己的农民身份, 希望成为城市中的一员。然而,制度安排的惯性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 他们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城市居民也对他们普遍地存在着偏见和歧视,他们无法得到城市社会和居民对其社会身份的认同, 这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了困惑, 常常发出“我到底是什么人”的疑问。

5.自身素质困境。与城市居民相比, 农民工的素质显得明显的不足,从而造成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不利于就业, 由于文化水平低, 农民工在城市大都从事累、脏、差、险的职业, 体力劳动付出很大, 获得的报酬低;º

不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一些农民工不知道怎样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不利于融人城市文明, 由于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表达等方式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异, 因而难以被城市居民 7

从心里上去接纳;不利于观念的转变, 不少农民工存在保守和安于现状的心里, 缺乏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市场观念, 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三、青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

青年农民工是传统的户籍制度与自由的市场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从职业角度讲,他们是工人,从身份上讲,他们是农民。这种职业身份与户籍身份的矛盾使他们并没有同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真正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和主流生活,而是演变成为一个日益被边缘化的新弱势群体。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以他们的辛劳和智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文件即充分肯定了农民工的作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同时该通知也要求各地政府切实保护好农民工的权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群体所渴求的正当权益却屡遭忽视甚至漠视,由此引发的劳资冲突、自杀等种种社会问题,日渐形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因素。具体而言,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缺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城市农民工由于其身份长期得不到改变,没有城市户口,因而在劳动就业时,只能无奈地进人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福利差的次属劳动力市场。!劳动和社会保 8

障部课题组在其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劳动法》虽然规定在工厂上班的工人每周最长的时间不超过44个小时,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完全无视这一点,擅自延长农民工的劳动时间,每天长达10 个小时以上。并且劳动强度很大,单位的重活、脏活、累活、难活、险活都是农民工全部包揽,长时间超负荷劳动极大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一些雇佣农民工的单位劳动安全保护措施简陋,甚至根本没有劳动安全保护措施,经常发生劳动安全事故,对农民工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工资待遇低、随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情况严重。福建、广东、浙江都是民营经济起步比较早的省份,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民工的薪酬水平没能得到同步地推进,与民工希望工资不断上涨的预期相违背。就最低工资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的福建莆田市、泉州市的最低工资是350元;就工资的增长而言,有关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12年来外来务工人员月工资只提高了68元。更为严重的是,不少企业仍然存在拖欠和克扣工资的现象。不少在东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反映,所在城市虽然企业众多,但普遍存在以下现象:进厂就扣押身份证和一个月以上的工资,如果对工作不满意,也难于离职。此外,工作时间长,没有休息日,许多企业的工人加班领不到加班费,每月工资仅几百元,且只是先发生活费,其余的到年终才结算。

3.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由于农民工大部分在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企业主为减少企业成本,通常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发生劳动纠纷后,调查取证比较困难。据统计,2004年全国劳动合同平均签订率为57.1%私营企业签订率仅为30.5%。

4.生产生活无保障。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5大保险,农民工则不享受任何保险待遇,完全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调查显示,中国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33.7%、10.3%、21.6%、31.8%和5.5%。如此低的社会各种保险的参保率,给当前和未来的工作、生活、社会稳定都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农民工在城市无论奉献了多少年,终归是农民,难于真正融入城市。

四、结论和建议

1.提高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第一,在普通教育层面,国家的财政开支应对农村有所倾斜,改善农村的教育设备,增强农村教师的师资力量。第二,农民工进城后,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阅览室等应向农民工开放,让他们丰富自己的生活信息来源,扩大知识视野和提高文化素质。第三,重视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一方面输入地政府应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从促进城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组织本地农民工的外出技能培训工作,输入地政府也应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潜力,以常住居民户口登记为原则,将农民工纳入培训管理范围之 10

内。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从签订劳动合同的服务期限和提高待遇入手,稳定农民工的流动性,加强他们的培训工作。同时,个人也应从长远目标考虑,克服种种障碍,努力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综合竞争素质。

2.必须立即启动农民工社会触入工程。目前应立即着手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第一, 尽快打破阻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体制障碍。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弱化现行户籍管理体制。应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逐步、分层次、有条件地降低以至取消农民下落户门槛。同时, 加快降低或取消户籍与就业、购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资格、权利的关联, 减弱现行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发展的限制。其次是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农民工主要流人地区, 在实行和逐步完善区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 尽快建立实施城乡统筹、户籍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一体的劳动就业制度, 真正取消对农民的就业限制。

第二, 努力改善对农民工社会融人的管理与服务。在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教育公平权利方面, 不仅要给予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一样的就近入学的待遇, 而且应根据农民工家庭的实际状况, 在收费、贫困生救助等方面适当予以照顾。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 要加强对各种违法、违轨行为的查处力度, 制止、打击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 通过对农民工提供法律政 11

策咨询以及法律援助等途径, 帮助农民工维权;在管理与服务机制改造方面, 要积极探索相关制度规范的调整、完善, 尽快制订出系统的以对农民工服务和帮助为重点、辅以必要管理的制度规范体系, 形成以服务带动管理、以管理促进服务、以服务管理推进社会融人的运行机制。

第三, 切实解决农民工社会融人的资金保障问题。资金不足是农民工社会融人工作有效开展的重大障碍, 鉴于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影响的广泛性、解决问题的迫切性以及较长时间内的持续性, 有必要从现在起将与农民工相关的重要开支列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预算, 提高相关工作的资金保障程度。尤其是农民工翰人地, 获取了农民工带来的数盘可观的剩余劳动价值.更应随着财力的增加拿出逐渐增多的资金回馈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农民工。

3.不断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应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方面的社会保险范畴中。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先做好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因为这两者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生存和劳动力的恢复再生。政府还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社会救济制度,当农民工遭遇天灾人祸时给予紧急救济,当他们处于失业时,给予贫困救助,当他们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给予法律援助,以有效地解除其后顾之忧。2005年4月,建设部在发布的《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城镇单位聘用的进城务 12

工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可申请缴存住房公积金”,这意味着农民工今后可以缴存住房公积金,这无疑使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非常直接地回应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规范劳动关系。企业是农民工的劳动场所,也是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最直接、最主要的环节。政府要按照现行法规,从加强规范用工入手,要求所有用工单位都必须签订合同,并加大对欠薪及劳动卫生条件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损害农民工权益的单位,要责令其进行赔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制订适合农民工就业特点的劳动合同文本,重点督促、指导使用农民工较集中的建筑、餐饮、加工等行业的用人单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保持顺畅的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资强劳弱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掌握的资源很少,农民工尽管人数众多,但在公共决策中缺乏话语权,属于“沉默的大多数”。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时候,往往要靠政府和大众媒体来为他们说话。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例如社会舆论的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等,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在农民工中建立工会组织不仅可以维护农民工最基本的合法权益,而且能使工会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 1] 马庆发.提升就业质量: 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视角[J].教育与职业, 2004,(12): 6-7.[ 2] 程

蹊, 尹宁波.浅析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权益保护[J].农业经济, 2003,(11): 37.[ 3] 乔&凯利, 罗&V.鲁宾逊, 赫&S.克莱茵.一种社会流动理论# # # 对一个农业社会地位获得过程资料的阐释[M]苏国勋, 刘小枫.社会理论的知识学建构.上海: 三联书店, 2005: 636.[ 4] 左祥琦.女性在就业中的不公正待遇[J].首都经济杂志, 2002,(10): 15-16.[ 5] 维克多&尼.市场转型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从再分配向市场的转型[M]苏国勋, 刘小枫.社会理论的知识学建构.上海: 三联书店, 2005: 726.[ 6]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8): 43-49.[ 7] 杨宜勇.失业冲击波[M].北京: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7: 50-58.[ 8] 胡宇明.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职教论坛, 2004,(7): 63-64.[ 9] 王永刚.提高中职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6): 36-38.[ 10] 费洪涓.提高妇女就业质量的根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J].探索与争鸣, 2001,(3): 30-32.

第三篇: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访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春超

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决策行为趋于理性

记者:产业结构升级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是收效并不明显。您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对保护农民工权益又有何影响?

王春超:近年来,中国沿海和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尤其在相对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然而,当前的低端产业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发达地区的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此时,发达地区的企业主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通常倾向于靠压低产品生产成本追求短期利益,而较少有企业将主要精力真正集中于培养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上。在这种状况下,企业主不具有很强的动力为农民工解决生活相关的系列问题,他们容易忽视劳动者的权益。因此,已经形成对低成本劳动力依赖的企业,其转型升级的动力往往不够强烈,从而形成了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工利益保护的 “稳态”经济环境。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民工监测资料和我组织的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调查结果都表明,城市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程度非常低,尤其表现在外出农民工劳动时间偏长、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低等问题上。

记者:政府在推动城镇化的同时促使经济结构转型,尤其注意引导吸纳农民工较多的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调整,农民工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将面临新的挑战和矛盾。在此背景下,农民工的劳动就业行为有何新的动向?他们劳动权益的持续保护状况如何?

王春超:我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调查中发现,有时在农民工明显知道企业延长劳动时间而没有更多补贴的行为是涉嫌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情况下,仍然“默许”企业迫使他们延时劳动。农民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方面缺乏主动性,签订劳动合同的积极性并不高。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决策行为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长期持续存在,形成农民工群体与城市融入的 “张力”,他们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的劳动和生活;另一方面,城市社会和农民工双方的短期利益驱使农民工的就业流动频繁发生,农民工不断 “跳槽”,就业的不确定性更加强烈。

记者:为什么普遍存在上述现象呢?

王春超:在面临企业转型升级和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时,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决策行为趋于理性。现实中,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决策行为决定于其自身的人力资本特征、企业态度和外部政策环境。城市中的农民工群体在面对政府的战略调整和政策环境调整下,他们理性地认识到政府与企业利益导向的差异以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例如:当企业提高农民工的福利和营造良好就业环境的行为更有利较大程度提高农民工的收益,此时,农民工具有与企业达成默契的激励。此时,即使是企业为了增加劳动时间而在 《劳动法》规定的 “边缘”状态甚至涉嫌违法,农民工也仍然能够 “默许”延时劳动。此外,如果政府的政策相对企业更有利于农民工的收益时,农民工群体则可能利用政府政策对企业形成暂时压力,迫使企业调整工资或者自己采取 “跳槽行动”,争取更多的收益。

经济转型中更需要关注农民工的工作状况

记者:在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与农民工就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什么样子?

王春超: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较长时间里,珠江三角洲地区维持着以 “三来一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要经济发展动力的局面。珠三角地区成为中国大陆“三来一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一地区也吸纳了全国最多的农民工,目前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占全国外出农民工的22.6%。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较多。为了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推动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府和企业已经意识到,产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然而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依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并且对工人的人力资本和就业稳定性要求更高。此时,部分农民工在积累了一定的技能后也可以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这样能形成产业发展和农民工发展的良性互动。反之,如果不注重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并忽略对他们的培训,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民工失业和就业流动的问题将更为严重,并且进一步影响到城市化的整体推进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记者:政府鼓励产业升级的政策会对农民工的就业产生什么影响?

王春超:当农民工意识到政府的政策决定相较于他们所在企业的状况更有利于获取收益时,他们会有意识地寻求政府等部门的外部帮助,同时形成就业流动。在工人素质满足企业需求的前提下,如果政府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并出台相应的鼓励企业研发和产业升级的政策,那么具有相对较低盈利能力的传统建筑和制造业企业将面临相对更为不利的外部环境。在此类企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就业环境和福利改善状况相对滞后于其他行业的企业以及外部总体环境。因而,此类行业的农民工流动就业倾向会增强。与此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盈利能力的现代企业则有可能因为政策调整而获得更多的外部支持,进而形成更高的盈利预期,这也可能促使企业改善就业环境,此类企业中的农民工就业将相对稳定。我在珠三角地区的调查发现,近五年来,从事传统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流动性最强。

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农民工利益

记者:面对产业升级的压力,政府部门和企业各自应该做些什么?

王春超: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在农民工就业环境、收入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监测,充分掌握农民工流动就业行为规律,在为农民工创造好的就业环境和社会保障方面协调一致,力争为农民工确定更为符合他们利益的、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就业保护政策,稳定农民工就业并培训农民工,企业和政府可以探讨联手帮助农民工提高劳动技能、积累人力资本,这能稳步推进珠三角企业转型升级,促使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此外,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更应从内部员工关系和基本福利等方面充分考虑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不仅仅是从工资方面着眼。企业和政府在为农民工营造更好的劳动就业环境方面应做出更为细致的工作。比如,可以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工更多参与社区活动和企业内部乃至行业协会等组织,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建立和谐就业环境奠定基础。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真正克服“招工难”,并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赢得更多的劳动力优势,持续促进企业发展。

第四篇:乡镇农民工就业情况分析

游仙区白蝉乡农民工就业情况分析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民工的存在对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都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国家及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各种政策以促进农民工的就业、改善农民工的保障条件。游仙区白蝉乡2012外出务工就业人数达2056人,其中省外就业412人,省内县外就业616人,县内就业1028人,劳务收入占农民总收入41%,有效的提高了本乡老百姓人均收入,现将我乡农民工外出就业情况分析如下:

一、外出从业的特点

1、学历不高,以初中毕业为主。在外出从业人员中,不识字的人占总人数的2.82%;小学毕业占总人数的7.04%;初中毕业人占总人数的77.46%;高中毕业的人占总人数的9.86%;中专毕业的人占总人数的2.82%。

2、无实用专业技能培训,多数人没有受过培训,在外出从业人员中,有些受过培训,但是在工作中却不能用到,有些是在工厂中培训的,大多数没有受过培训。

3、外出方式单一,有通过中介找工作的,有通过朋友介绍找工作的,有自己找工作的,其中以通过朋友介绍为主。

4、从事制造业人数居多。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制造业的占50%,从事建筑业占30%,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占10%,从事餐饮业的占10%。

二、外出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

1、工资水平一般。外出从业人员当前工作的平均月收入为1800元。

2、多数雇主没有交纳保险。外出从业人员中,工伤保险交纳最多,占30%,养老保险占2%,生育保险没有人交纳,医疗保险占1%。但是都参加了户口所在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三、外出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

1、没有实用技术,工资水平低。在外出从业人员中,有的虽然受过培训,但是培训的内容没有在工作中得到应用,实用技术的缺少,使得外出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不高,并且在工作中缺少竞争力。

2、外出方式单一,容易产生同失业情况。外出方式由朋友介绍为主,如果企业倒闭等情况产生,将会影响一批人的生存状态。

3、从业无保障。在外出从业人员中,多数是参加了户籍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雇主很少为员工交纳保险。

4、土地多数自家人耕种,影响从业人员固定。多数外出从业人员家里的土地还是由自家人耕种,会产生“秋收流”等情况,也给用人单位产生不必要的不稳定因素。

四、几点措施

1、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很多农民工节前返乡时间提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另一方面,可以在本地大力开发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这既促进了家乡的基本建设,又保证了农民工的更好的就业。

2、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储备一批技术人才。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使他们有更多就业的机会。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一是建立农民工创业服务机构。依托劳动就业部门,成立返乡创业者指导(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便捷服务,帮助他们办理相关证(执)照。二是要充分利用我乡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市场前景较好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家政服务业和餐饮旅游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农民离开土地向城镇集聚;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农民工创业园,积极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

4、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形势稳定。目前,一些省份已经制定实施困难企业稳定岗位计划,并建立了面向企业的普遍走访和重点联系制度。我们可以借鉴别的看看,并学习着进步。

5、部署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求职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农民工权益受损的事情层出不穷,如农民工讨债的事情一直以来都是农民的心头大患。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建议农民工朋友们:一是希望有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朋友,尽量在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外出打工,避免盲目外出找不到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希望暂时没有找到岗位、又有外出意愿的农民工朋友,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三是希望在当地就业和创业的农民工朋友,留意当地的就业机会。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日

第五篇:性别角色对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

性别角色对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

摘要:传统性别角色妨碍女大学生就业。学者们关于性别角色的认识为考察性别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性别角色教育能帮助女大学生改变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认同,改善她们的就业。

关键词:性别角色;女大学生;就业;新视角

在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全社会关注。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有人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存在性别歧视,也有人认为这并非是由于性别歧视而导致的。就个体而言,女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个人的专业水平、性别角色、目标职业、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期待、用人单位的管理思想、国家政策和法律等都发生作用。有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2%要依靠别人,43%不喜欢竞争环境; 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排在前六位的是医院工作者、财务/审计、银行职员、新闻工作者、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秘。这些调查表明性别角色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求职方式。因此,在思考如何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需要考虑性别角色的作用。

一、传统性别角色对女性就业的不利影响

性别角色是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女大学生像众多已就业的女性一样,受到社会关于性别角色期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对她们的就业往往是不利的。

(一)对女性的角色期待与工作要求不符合

我国学者就中国社会里男女两性应该具备哪些合适的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开展的研究表明:社会观念认为,男性应该积极进取、有主见、有雄心、理智、自我依靠,而女性应该 忠于爱情、文雅、爱小孩、富有同情心、言语流畅。很显然,男性的理想特征与决策、职业发展有关,而女性的理想特征与人际关系、情感表达有关。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一直受 到传媒的宣传、男朋友的期待等各方面的影响,社会所期待的好女孩形象会在她们的行为举止中留下深刻烙印,然而当她们大学毕业、需要找工作的时候,她们会出乎意料地发现:用人单位不需要好女孩。

心理学家在荷兰的一所大学研究了性别刻板印象对招聘录用决策的影响,他们安排一些男女学生作为招聘者与一些工作申请者面谈、并做出录用推荐;招聘者在面谈过程中要完成两个问卷,一个问卷评定理想候选人的品质,另一个评定实际工作申请者的品质。研究表明,评定结果都牵涉到男女性别刻板印象,男性刻板印象中的积极品质有勇敢、强有力、逻辑性、自信,消极品质有攻击、傲慢、支配、无情;女性刻板印象中的积极品质有理解、爱交际、天真、温暖、温柔,消极品质有依赖、爱做梦、易变、多情;理想候选人的品质主要与男性刻板印象有关;那些被推荐作为录用候选人的女性与被拒绝的女性相比拥有更多男子气特征,在这些学生看来,导致职业成功的主要是男性气质,因此女性刻板印象对女性的就业有妨碍作用。

(二)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损害女性的工作动机

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是性别刻板印象,每位女性都明白社会对她们的期望。心理学家发现刻板印象的一个破坏作用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刻板印象持有者会产生证实刻板印象的行为,而刻板印象的受害者会执行刻板印象、展现出刻板印象所包含的特征。在与消极刻板印象相关的情境、且刻板印象比较突出时,个体会因为刻板印象而产生焦虑,并表现出与刻板印象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叫刻板印象威胁。刻板印象威胁可能产生长期的后果,刻板印象的受害者会将他们的自尊心从相关领域中分离出来,贬低该领域的价值、不予认同。对女性而言,社会对她们的刻板印象与工作无关,那么有些女性就不可能从工作成就中寻求自尊和认同,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被动、依赖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损害女性的工作动机。

(三)女性的性别角色使女性成为某些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

传统性别角色不利于女性心理健康。“女权主义者认为,对性别气质的传统看法已经成为对女性的压制力量,它甚至会影响到人们对精神健康的评价标准。”美国社会的调

查表明,情感性和焦虑障碍在女性中更常见,女性中抑郁和焦虑比例明显比男性多,这种现象与女性遵从既定性别角色、处于从属地位、不直接表达愤怒有关。!“#由情绪与行为的关系可以显而易见地发现女性易感的心理障碍对工作动机和工作水平的影响,也会对日常的生活适应产生破坏作用。

(四)性别角色限制了女性对目标职业的期待

社会认为有适合女性从事的职业,如果在这些领域求职,女大学生并不受到歧视。确实有些职业如重体力、高空作业等工作不适合女性,但问题是女大学生应该有选择的权利,社会不能代替个人做出关系自己命运的决策;并且,有些企业以“工作不适合女性”为由拒绝录用女性,而这些企业的看法可能只是基于性别角色的判断。女性自身在做选择时也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她们会使自己的选择符合社会的性别期待。男生对新颖的工作更感兴趣,有更高的成功期待,更重视薪水;而女生更强调工作是否让她们感到舒适,更重视个人感受。由男女学生自己的选择可以看出成就动机上的差异,男生选择追求成功,女生强调个人感受,兴趣和成功的期待将影响未来的职业成就。

(五)性别角色使组织提高对女大学生的录用标准 由于性别角色是普遍存在的,关于女性的传统角色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招聘者的判断。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认知的研究发现,当证据与预期相符时,判断者会以少量的信息为基础做出决策,而与预期不符合时,判断者做出判断时会寻求更多的信息。在招聘过程中会表现出这种认知现象:基于性别角色所形成的关于女性的期待与工作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如果有女性表现出工作所要求的特征,只有当应聘者表现出更多这样的特征时才可能被录用;而对于男性应聘者,表现出少量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特征就可能被录用。所以无怪乎许多人事干部(其中不少是女性人事干部)倾向于接受男性求职者,他们认为男性更好使用、更容易取得职业上的成功,这与他们基于性别角色所形成的期待有关。因此,传统的性别角色会增加女性被录用的难度。

二、性别角色的新视角

现有的性别角色分类使女性在求职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形成考察性别角色的新视角。

(一)社会文化对性别角色的影响比生物因素更明显

每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自己的性别认同。人们一般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以生物学上的差异为基础,有些人甚至把性别角色差异看作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心理学、人类学的研究并不支持人们的日常信念,社会文化因素似乎比生物因素更强烈地影响着性别角色的发展,社会环境中对男女的不同教养方式使得两性获得与生物学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在我们的文化里,男性应该果断、有主见、进取,但是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对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有些部落的男人与我们的文化截然相反,男人敏感、多情、依赖、对艺术和手工艺感兴趣,女人是独立的、攻击性的,在决策中起支配作用。跨文化的比较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女性性别角色很大程度上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逐渐学得的,性别角色是社会化的结果。既然现有的性别角色对女性就业有不利的影响,那么可以通过学习形成新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和规范。

(二)社会发展已经使传统性别角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生产力发展客观上为女性就业提供了与男性平等竞争的机会。社会学家从早期社会劳动分工的角度分析性别角色的起源,早期劳动分工是建立在性别差异的基础上的,妇女由于有生育孩子的能力而在家庭范围内履行自己的工作角色;男子有较强的体力,又没有受到必须呆在家庭附近的约束,因此男子外出打猎、反击食肉动物和敌人的侵袭,这使他们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性别,这种统治地位慢慢地在全世界的社会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中变成一种制度化的安排。而随着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生产不再以家庭为中心,过去将女性束缚在家的许多家务劳动逐渐社会化,使女性客观上可以走出家庭;社会广泛需要劳动力,体格差异已经不是影响劳动分工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为女性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条件;更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她们有能力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发挥作用。因此传统性别角色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三)超越男女性别角色二元对立的思维

人们过去对性别角色分类持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认为人的性别角色要么是男性气质、要么是女性气质,只有生物学的男性与男性气质对应、生物学的女性与女性气质对应的人才是健康的人。心理学家贝姆的研究为性别角色认同提供了新的视野:有些人认为自己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人的性别角色可以沿男子气—— 非男子气、女子气——非女子气这样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男子气的对立面不是女子气;那些在这两个维度上同时得分 较高的人是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

后现代女权主义者也反对把两性及其特征截然两分的做法,“ 它要做的不是把这个男女对立的二元结构从男尊女卑颠倒成女尊男卑,而是彻底把这个结构推翻,建造一个两性特质的多元的、包含一系列间色的色谱体系”。与现代女权主义观点类似,心理学专家朴莱克指出男女双性化气质应该用性别角色超越的概念取代,对人的胜任力的考察不应该基于女子气、男子气、男女双性气质,而应该以个人为基础。

现在被心理学家广泛接受的性别角色分类的观点是多元的观点,男女群体和个人在性别角色上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生物学上,男女的外表、解剖结构有别。其次,男女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例如女性要做母亲、女儿,男性要做父亲、儿子等;加特曼提出“父母规则”,即父亲和母亲承担不同性别角色以便更有效地抚养孩子,它说明男女在家庭里承担不同社会角色。第三,将贝姆的男子气改为动力量度女子气改为感情交流量度每个人可以在这两个量度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第四,社会赞许性,即个人在动力量度和感情交流量度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否为社会所赞许。

(四)新的性别角色观是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的新视角

新的性别角色观使人们在性别角色认同上不再受男子气——女子气单一维度的局限,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历史、价值观背景中发展起与自己的性别相适宜的人格。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往往会受到传统性别角色的压迫。

三、开展性别角色教育,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状况

在社会化过程中,每个人很自然地成长为男人或者女人,可是很少思考男女为什么要象社会所规定的那样去行动。大部分人在性别意识的获得过程中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有计划的关于性别的教育,适宜和不适宜的性别角色有意无意地被纳入各自的人格结构之中。为了克服不适宜性别角色的影响、消除性别角色对女生发展和就业的限制,学校应该开展性别意识教育,唤起学生对性别角色的反思,使学生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成为一个自我意识明确的人。

(一)性别角色有好坏之分

性别角色有好坏之分,有些性别特征能提高个体胜任社会生活的能力,有些则会妨碍个体对社会的良好适应。性别角色是社会化的结果,与个人的生涯发展有关,例如一个温柔、依赖、爱孩子的女性,如果她选择做家庭主妇,那么这些特征就是优点;如果选择追求职业成就,那么这些就是缺点。因为大部分女大学生要就业,况且女性在父权制社会里是弱势群体,所以她们的女性特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缺点。

心理学领域对于男女双性化气质进行了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气质更可取,具有双性化气质的男人和女人更受人喜欢、更能够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应对压力时更灵活,极端的女子气、男子气在社会生活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佐治亚大学指出男女双性化气质能 促进创造力:对男女性别的偏见阻碍着创造力的培养,因为创造力需要敏感——这是女性特质,而同时又需要自主性和独立性——这又是男性特质,男女双性化气质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选择。!”.$这些研究表明,女性有必要超越传统性别角色分化的影响,根据自身价值观和环境要求塑造与自身性别相适宜的行为体系。

(二)性别角色教育的可行性

关于性别角色是如何获得的这一问题,许多人会把关注点放在男女生物学的差异上,然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社会文化因素对性别角色的影响更大,即性别角色很大程度上是后天习得的。因此,性别角色可以通过教育予以改变。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模仿性别对象、环境对个体与性别相适应行为的强化等是性别角色获得的心理机制。因此个体社会化的代理机构可以运用行为学习原理改变性别角色。认知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基础,当个体形成了性别恒中解放出来,鼓励女性推动社会结构的改革,追求平等、力量、权利、职业成就和教育机会。女权主义治疗可以达到改变性别角色的目的,因此女权主义治疗技术可以成为性别角色教育的方法。

(三)女权主义治疗的启示

女权主义治疗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完善的行为矫正理论,它的理论基础是女权主义理论,它将女性的行为症状解释为文化压迫下女性生存策略的表现,治疗的目标是让女性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性别,从性别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鼓励女性推动社会结构的改革,追求平等、力量、权利、职业成就和教育机会。!"/$女权主义治疗可以达到改变性别角色的目的,因此女权主义治疗技术可以成为性别角色教育的方法。

(四)就业指导应该男女有别

虽然强调要超越男女气质二分的观念,但历史已经将女性性别角色放在次要位置,因此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正视历史事实、做到男女有别,然而最终目的是让女大学生认识到她们可以超越传统女性性别角色的局限。

学校应该重视女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能丰富关于职业世界的知识,有利于培养问题取向的逻辑思维;在实践过程中,个体还能获得社会和他人对自我的反馈,有利于提高自我认识;社会实践提供了练习性别角色的机会,因此组织女生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可以促进性别角色改变、并为就业做准备。帮助女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分析和自我反思,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决策风格、情感特征、社交策略和价值观,发现其中不适宜的由性别决定的成分,提高对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性别角色的认识。改变女生的思维方向,在就业市场上要考虑的不是“该怎样才更像女性”,而是“该怎样才能工作得更好”。如果一个女性变得更富有职业上的雄心壮志、分析问题周到而逻辑严密、胆大、果断,这些心理变化自然使她摆脱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

(五)性别角色教育的长期性和前瞻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性别角色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变性别角色,实际就是改变自己的人格特征,而人格是相当稳定的,这就要求女大学生要有耐心和长远的眼光,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做起,“滴水穿石”,时间久了,性别角色一定会发生变化。如果女大学生等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的传统性别角色在妨碍着求职,那就为时晚矣。

参考文献:

[1]彭萍.女大学生就业求职难新探[J].教育探索,2005,(10).[2][8]陈雁.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J].思想.理论.教育,2004,(01).[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4]Baron,R.A.,Byrne,D.Social Psychology[M].Boston: Allyn andBacon,1994.[5]Taylor,S.E.,Peplau,L.A.,Sears,D.O.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9]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7]Sands,R.G.精神健康——临床社会工作实践[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0][11]Santrock,J.W.A Topical Approach to Life-span Development[M].Boston: McGraw-Hill,2002.[12] Baron,R.A.Byrne,D.Social Psychology[M].Boston: Allyn and Bacon,2000.[13]周宗奎.儿童社会化[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4]Gerald Corey.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社会性别语境下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评析

20世纪70年代初的国际妇女运动中,为了将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的、非生理的性别差异和性别关系从生理性别中区别开来,提出了“社会性别”概念。生理上有男人与女人的区别,而在社会性别上,男人与女人也就体现出差别。当下发生的乡村故事反映了社会性别的差异,研究人员到农村去做调研,当地的一位基层干部说:“现在农村已没有人,调查什么?”调研人员很奇怪:“农村怎么会没有人呢?”基层干部说:“是的,男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妇女、老人和孩子了。”作为社会意义人,仍然是男人。女人往往是作为生理意义上的人存在。而在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女大学生碰到的就业歧视较为严重。对于女大学生,特别是女研究生、女博士生来说,最普遍和最尴尬的是在应聘中碰到婚恋问题的提问。“你有男朋友了吗?”“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大约什么时候要小孩?”很多单位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在招聘面试谈话中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如果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形容女大学生的话,女大学生本科毕业是“黄蓉”,硕士毕业是“李莫愁”,博士毕业是“灭绝师太”,这三个人物都是优秀的女性,为何“追求者”似乎少之甚少?难道真的“宁要武大郎,不选穆桂英”?

案例与数据的镜像

1、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求职被拒率较高,求职过程比较艰难,自主创业更难: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90.2 %的被访企业的回应是招聘“基本上无性别倾向”,却坦承招收女生有诸多困难;56.7 %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理工科女大学生“经常”感受歧视的比例最高。调查显示,2010届女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为21 %,明显低于男大学生的29.5 %。(来源:重庆晚报2010-03-22)

2、刘伟,女,23岁,河北省石家庄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06-3班学生,河北省威县固献乡刘河北寨村人,1986年农历九月十四生,2009年1月23日跳水自杀。她在自己的日记里面写到:“想好好学习,却一看到课本就头疼,想着挣钱之类的,压力特别大;挣钱吧,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似的,什么都不会,在学校里学的东西百无一用,想找份正当的工作都是那么难……大脑几乎要崩溃了”——《失业农村女大学生跳水自杀控诉教育失败》(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09-04-10)

3、在2007年高考中,各省高考“女状元”比例超过了70%;而80 %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国务院发表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显示,截至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为什么会出现女大学生“赢在考试却输在就业”的现象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对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80%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8-03-21)

4、山东人才网进行过一次女大学生求职及择偶意向网上调查,4天时间共有7311名女大学生参加了调查。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在就业上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被调查者中,认为“比较严重”的占52.8 %,认为“不太严重”和“不存在”的分别占44.4 %和2.8 %。对于女大学生就业为何难这一问题,42.4 %的女生认为“岗位少,求职者多”是主要原因,其他依次为“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占24.8 %,“自身素质不够强”占24.6 %,“社会关系不多”占8.2 %。山东人才网人力资源师刘谦认为,近年来明确提出“不要女性”的单位和岗位越来越少,性别歧视更多是隐性存在。(来源:中国青年报2007-04-23)

以上的案例和数据表明女大学生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较少,事业上升通道变窄。性别角色对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就业选择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透析

女大学生的就业应放在整体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中,大学生就业难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历史及社会根源于98年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牺牲了教育的质量,目前大学本身,学术殿堂的崩塌,大批的名教授、校长被曝抄袭,除了学术腐败,还存在一般性的腐败,如贪污、吃工程回扣等也被披露出来。今年教育问题尤其突出,不光是大学,特殊教育、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出现这样的问题。

女性在就业时的性别歧视问题严重,相较于男性,她们要付出高昂的就业成本。面对女性求职者的不满,企业也面临一些“苦衷”,如某企业老板直言不讳:“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女性入职,难免结婚生子。到时不能辞退,加重了其他员工负担。同样工作,男女都能做,我们当然愿要男性。”学历成本已成女性求职的首要成本。她们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及金钱提高学历以适应职场竞争,她称这种情况为“被”读书。有些用人单位考虑高学历女性年龄一般偏大,入职后很快面临结婚生子问题。生育期间女性无法正常工作,企业仍要支付工资薪酬,增加了成本。同样条件下,企业更希望雇用男性员工避免额外支出。传统观念认为女性身体素质与男性存在差异,一些需要出差、应酬及加班岗位,客观上也对女性关上了大门。这都使女性就业和发展的机会成本远高于男性。但另一方面看,就业歧视和就业差别是有区别的,不可一概而论。如一些简单劳动领域的确存在男女有别现象:一些过重过累劳动的确不适合女性,这是对女性的保护;但在很多复杂劳动领域,男女承担同样责任,进行同样工作,无任何区别。因此有些单位以保护女性为借口,将女性排除在完全可胜任工作之外,就是违反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二、女大学生反就业歧视尝试

1、女大学生反就业歧视需立法干预

《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中,有着保障就业平等权的条款,但这些法律法规存在禁止歧视的范围窄、可操作性差、缺乏救济途径等缺陷,这也是造成就业歧视广泛存在的一个原因。一方面全国人大应为反就业歧视立法及其实施条例,而有关专家领衔起草的反就业歧视法专家建议稿,专门就就业歧视的救济途径做了规定,专章规定成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详细规定了该委员会的设置、职权、组成等方面内容。为了使该委员会真正发挥作用,建议稿也规定了救济机制,详细规定了向该委员会申诉的条件、程序、举证责任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立法建议与尝试。另一方面,各省市地方政府应推出了具体的实施条例,如生育保险条例,为青年女性拥有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机遇扫除障碍,这样妇女的生育成本不再被强加于雇佣企业,而由社会来承担,消除雇佣单位的额外劳动力成本。

2、女大学生反就业歧视需政府干预

政府在社会中往往起着示范作用,事实上,政府公务员招考中存在严重的歧视。4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一项名为《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披露,中国国家公务员招考中就业歧视主要涉及性别、民族、残疾、社会身份、政治面貌、年龄、健康、身体特征等八种。政府开了就业歧视的风气,导致社会的示范效应,不利于女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保障,招考中对性别的歧视是违反宪法规定的平等就业权利。相较于男性,女性就业的确有其特殊就业成本,但这种成本不能完全转嫁到企业或女性自身,而应由全社会共同承担。所以可以效仿政府鼓励企业招收下岗工人的优惠政策,对那些积极招收女大学生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或者减税,以此来鼓励用人单位。

3、女大学生反就业歧视需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等社会责任。20世纪90年代至今社会责任运动兴起昭示,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对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女性员工价值关注,是其社会责任意识的要求,企业需要回报社会。现在法律仅仅规定用人单位要做到男女平等,这实际上只是一个概括性规定,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履行与否完全要看企业的素养。

4、女大学生反就业歧视呼唤公民社会,需要公民自身维护权利

女大学生维权需要认同自己的公民身份:公民的尊严需要政府护佑,更需要自己去维护。受数千年封建遗习影响,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习惯于“依靠”政府,缺乏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懂得依法理性维权的人还是少数。走向公民不仅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的设计,最根本的还是人的觉醒与权利意识的确立。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向“公民”转变,公民权利才会更好地得到保障,包括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象才会越来越少,消除社会性别,实现平等就业!

总之,要实现女大学生就业均等化,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用人单位引导和监督,培养树立女大学生创业典型。同时,完善促进女性就业的政策法规,明确界定“就业性别歧视”的定义、范围、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等。自身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以及法律维权意识。

下载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及相关问题分析[推荐五篇]

    第二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及相关问题分析前言: 近几个月来,富士康的连跳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第二代农民工这一新生群体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之中。当今第二......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我要的幸福——农民工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现实问题的思考 目前,农民工正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使工人队伍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他们的状况不仅关系到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而......

    农民工创业就业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农民工创业就业现状分析 作者:张慧媛等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3期 摘要: 以最有代表性“中国打工第一......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对策

    本文提要: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妥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的政治任务。为......

    农民工返乡对社会治安影响调查报告

    农民工是**区的新型劳动大军,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成为一个典型的弱势群体,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经济违法犯罪......

    农民工流动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农民工流动对婚姻家庭的影响 概要: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户籍制度的放松,我国出现了农民工流动的浪潮。农民工的流动对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层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

    农民工社会保障分析开题报告(精选多篇)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农民工队伍逐渐壮大,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为中......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2010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实践的主题: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时间:2010年2月1日—2010年2月8日 地点:家中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