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水市麦积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信息1
〔天水市麦积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信息1〕
麦积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举行挂牌仪式
8月17日上午10时整,麦积区农业局办公大楼前鞭炮齐鸣,麦积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挂牌仪式正式开始。麦积区区委副书记杨续祥(中)、麦积区农业局局长窦顺良(左)、麦积区农业局党委书记高致文(右)出席挂牌仪式。
麦积区区委副书记杨续祥、麦积区农业局党委书记高致文给麦积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揭牌。
麦积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于2011年3月,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区农业局,主要负责安排全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年
度计划;负责本级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负责承办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管辖的农业行政违法案件,区委、区政府批示调查处理的农业行政违法案件,区直有关部门移交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的农业行政违法案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办的农业行政违法案件。
麦积区区委副书记在麦积区农业局局长窦顺良、麦积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队长毛继军(左一)的陪同下实地查看麦积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办公环境。
(天水市麦积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供稿)
第二篇:天水市麦积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天水市麦积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13345”发展战略,按照“种植调结构、林果抓增效、畜牧扶龙头”的总体思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全力实施“产业富民”方略,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区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基地建设明显加快。以“一沟两梁”和“三山一廊”为重点,全力推进颖川河产业调整结构、25个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果品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全区各类果品面积达51.9万亩,挂果24.4万亩,总产量21.9万吨,总产值6.7亿元。畜禽养殖数量稳步提升。全区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83.19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到7.24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525.7元,约占农民纯收入的18.8%。设施蔬菜建设有新突破。按照“发展一川(三阳川),开发一坡(颖川河向面坡),建设一线(天宝高速沿线)”的产业布局,全区设施蔬菜生产面积累计达2.8042万亩,蔬菜生产面积达12.75万亩(含复种),平均亩产1762.35公斤,总产22.47万吨,产值2.605亿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区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0.845万亩,产值5128.55万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按照“2211”发展计划,依托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采取培训、调研、观摩、奖励、监管等多种形式,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使我区龙
— 1 — 头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弱变强,形成了以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9家,市级29家,区级8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58个。涌现出了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天水众兴菌业、全省最大的44万只蛋鸡养殖场天水九龙山禽业公司、全省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嘉信公司等优秀企业。打造了“康晟源”肉食品、“天森”药品、长城“GWJ”果汁、众兴“羲皇牌”食用菌、祥丰“福德源”食用油、丰收“丰收庄园”马铃薯淀粉等优质名牌产品30多个。土地流转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实现新突破。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健全机制,严格程序,形成了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带动、能人带动和示范带动“一引四带”运行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进一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规模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区累计流转土地8.216万亩,占农村耕地总面积72万亩的11.4%。打造了南山、北山万亩基地,三新阳片区“三山一廊”等有气魄,有规模,有特色的产业基地,土地流转推动了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了我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 2 —
第三篇:天水市麦积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意见反馈单
天水市麦积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见建议反馈通知单
(存档联)
(单位/个人):
按照我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现将征求到的相关意见反馈与你,请认真整改落实。
1、(台账编号:)
2、(台账编号:)
3、(台账编号:)
4、(台账编号:)
5、(台账编号:)
6、(台账编号:)
7、(台账编号:)
8)
9)
10)上述问题已列入整改落实台账,属即指即改的问题请承诺落实并签字;属不能立改立行的问题,请注明办结落实时限。
整改事项及时限:
主管领导签字:本人签字:
(本通知单一式两联:一联存档,一联交予相关责任人)
第四篇:麦积区农业工作汇报
麦积区委农工部工作汇报
一、农业现状
麦积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甘肃省天水市的“东大门”,现辖11镇6乡、3个街道办事处,全境面积348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45万,有劳动力23万人。农用地面积21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2万亩,园地面积31万亩,林地面积106万亩,草地面积8万亩,水面面积2万亩。全区海拔748米—2559米,年均气温11.2℃,无霜期187天,年均降雨量506.3-754.4mm,四季气候分明,属大陆性暖温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市辖区,果品、畜牧、蔬菜为主导产业。2010年,农业总产值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7.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7元。
二、近年来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产业化建设。截止2010年底,全区各类果品面积达到45.6万亩,挂果24.38万亩,总产量13.97万吨,总产值4.28亿元。全区养殖小区达到36个,畜禽饲养总量累计达到259.97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到4.77亿元。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3.02万亩(包括复种),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626万亩,蔬菜总产23.05万吨,产值2.55亿元。
(二)龙头企业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9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9家,— 1 — 市级30家,区级53家。全区龙头企业总产值达13.5亿元,销售收入达9.8亿元,带动农户5.86万户,涉及种植、养殖、营销、加工等领域。
(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全区先后有19个市列试点村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基础设施“八通”和社会事业发展“六有”,175个市列推进村实现了基础设施“六通”和社会事业发展“四有”。全区完成省、市、区列示范村、推进村共计288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76%。全区有193个村实施了村庄巷道硬化工程,累计投劳4.8万个,投入资金4586万元,硬化村庄巷道217.4公里74.46万平方米,市列示范村的主巷道全部按标准完成硬化。启动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有效地遏制了农村“脏、乱、差”现象。
(四)统筹城乡发展。去年以来,我区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机遇,在主城区启动实施了4大类20个城乡一体化重点项目,目前,10个确定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中,已启动实施6个,已完成投资3190万元;10个论证项目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已启动实施6个,已完成总投资1.18亿元。全区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和6个区级试点村详细规划进入评审阶段,预计9月底完成;花牛村、黑王村、下曲村等10个试点村,相继投资4875万元建村民住宅楼54栋,其中26栋启动建设,20栋已封顶,8栋交付使用。
(五)农村灾后恢复重建。“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全区13650
— 2 — 户需重建、3780户加固维修,29村需要整村搬迁。到2009年底,全区农村维修户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13650户重建户基本建成。共筹措各类资金41648.2万元,其中重建补助资金24704.2万元,缺口资金2595.8万元,占应补助资金27300万元的9.51%;维修补助资金1134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651万元;贷款资金15159万元。
(六)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截止2010年底共发放惠农资金248437458.3元,涉及惠农项目36项,其中一折统24项。全区17个乡镇和道北办达到了“四到户”和“村五有”,做到了六落实。同时,完善《贫困家庭档案》,强化评议组织和公开公示,实行区、乡镇、村“三级公示,三榜定案”。积极借助网络平台,依托移动麦积分公司、电信麦积分公司的网络优势,在全区开通了“惠农百事通”平台业务,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做到公开透明度,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满意度。
(七)农业项目争取情况
第五篇: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工作职责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工作职责
1、宣传贯彻《农业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国家、省行业行政执法相关法规和政策;
2、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
3、负责全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
4、牵头组织全县农资市场集中整治活动;
5、依法对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检查;
6、负责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案件的复议和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