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方法创办农民协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19:3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与式方法创办农民协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与式方法创办农民协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第一篇:参与式方法创办农民协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依靠农民力量 创新农民组织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与式方法创办农民协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安徽省霍山县地处山区,也是贫困县。1999年以来,采取参与式方法,组织农民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办农民协会,相信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自己谋利益,发展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效。从我们调查该县桃源河乡的情况来看,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有些问题,也亟待研究解决。结合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提出以下调研报告。

(一)霍山县桃源河乡,有17个村(场、厂)、195个村民组、2.2万人,总面积119平方公里。桃源河乡是一个贫困乡。全乡2002年人均收入仅1450元,其中有628户2416人相对贫困,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始终在温饱线下徘徊。1999年以来,在中荷扶贫项目的支持下,采取参与式方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交通项目7个、卫生项目3个、教育项目2个、小灌区工程项目7个,到户林业项目实施9个村,创建农民自助组织8个(其中竹农协会4个,妇女鞋业协会1个,茶叶协会3个)。各类项目的实施,解决了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差、饮水困难、交通不便等问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提高了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社会性别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农民创建自助性的协会组织,农民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分配,提高了农民的自治能力,形成了市场优势,为提供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1.创办农民协会,建立“农户+协会+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

霍山县桃源河乡有竹场面积11.3万亩,其中毛竹园面积5.2万亩,蓄积量800万根,人均毛竹园2.5亩,几乎是山山有竹、户户有竹,毛竹收入占全乡农民收入的40%左右。但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毛竹市场价格低迷,农民出现了卖竹难问题,增产不增收,农村贫困问题又突出起来。

为了能把毛竹就地加工,然后再销售出去,既解决卖竹难问题,又能提高毛竹附加值,实现竹农增收,当地乡镇政府紧紧抓住中荷扶贫项目扶持的机遇,在参与式扶贫思路的指导启发下,选择大岭村进行尝试。首先对大岭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脱贫目标,特别是对毛竹产业的生产、开发、加工等,多次组织乡、村、组干部、党员、群众、贫困户、妇女等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参加的座谈活动。采用问题树、因果关系分析等方式进行参与式讨论,让参会的农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广泛深入地分析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找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得出了发展竹材加工业是该村脱贫致富唯一捷径的科学结论,竹农达成了共识,对以原竹直销为主体的传统粗放型毛竹经营模式的种种弊端有了较深的认识,一致同意联合起来,依靠农民自己,以有技能的能人为带头人,互相协作,共闯市场,共担风险,共同保护自己的利益,早日踏上致富之路。2000年11月26日,通过村民自愿参与,民主选举成立了霍山县第一个以毛竹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民自己创办的协会——“大岭竹农协会”,并由协会组建了会员入股的股份制竹加工作坊,形成“农户+协会+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

2.农民充分参与,建立自主经营决策的运作机制。

(1)坚持农民自愿、为会员服务和民主管理的原则。

协会会员入会必须自愿申请、且必须交纳股金和会费。协会建立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会员可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是否加入。协会建立“农户+协会+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帮助会员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以求得到农民

增收的效果。如毛竹深加工及其销售问题,为保护会员的利益,便于使协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协会同入会的会员户签订了毛竹购销合同。凡会员的毛竹优先收购,每根高于非会员户0.2元。部分会员可参与做工,在做工方面优先贫困户、适合女性做的工序优先女性。协会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

(2)广泛讨论制定《协会章程》。

《协会章程》由全体会员认真讨论制定,并经会员大会通过后执行。《章程》中明确规定协会是一个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农民自助经济组织;明确了会员条件、资格,即凡是本村竹农均可入会;明确了会员和股金的征收份额;明确了协会的利润分配比例,即协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盈利在扣除税金、机械、厂房折旧、工资后按“三三四”比例进行分配,即30%作为协会各项费用,30%作为协会积累或滚动发展基金;40%作为股金分红;此外,还规定了协会的宗旨和目的。

(3)民主选举产生协会的决策机构。

通过召开会员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协会理事会、监事会。一般理事会成员5名,监事会成员3名,再分别从中产生一名会长,一名主任监事(女性)。协会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一般都具备懂经营、善管理、责任心强、且愿意带领竹农共同致富等条件。他们当中既有村、组干部,又有当地生产大户,还有女性,他们起着组织和带动的双重作用,是协会的领导核心。

3.以加工业为载体,以协会为依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协会主要是组织竹农将当地的毛竹资源就地加工升值,把资源强势变为经济优势,并为竹农提供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协会成立两年多来,以竹加工作坊为载体,以优质服务和广阔的市场为保障,以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为根本宗旨,规范协会运作,建立健全协会内部规章制度,兑现向会员承诺的有关事项,使协会规模不断壮大,效益越来越明显,逐步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会员已由创立时的100户增加到现在的124户,参加竹加工作坊生产的农户已由原来的31人增加到现在的114人(其中固定工人65人,领料加工工人49人)。协会总资产达10万余元。会员每户以入股方式筹集股金100元,共吸纳会员100户,其原则是贫困户优先,两女结扎户优先。会员遍及全村14个村民组,入会农户占全村农户的21%,入会农户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26%。入会贫困户37户,占全村贫困户的67%。

大岭竹农协会成立后,全乡及周边乡镇的产竹大村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在借鉴大岭竹农协会创办农民专业组织经验的基础上,全乡又先后成立了建华竹农协会、桃源河竹农协会、三源竹农协会、桃源妇女鞋业协会(以竹衣和布料为原料),入会会员共达500余人,其中女性302名,贫困户156户,占会员户的31.2%。大岭竹农协会为他们做了大量的培训、服务工作,大大推进了全乡竹业开发进程,加快了竹农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竹农协会的成立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村社区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

1.竹农卖竹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促进了毛竹生产的发展。

两年多来,竹农协会生产加工毛竹15万余根,毛竹均价7.16元,比周边地区市场价格高5~10个百分点。由于竹加工作坊的正常运行,毛竹市场价格一直稳中有升,竹农不再为卖竹难而发愁了,毛竹收购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由于毛竹收购价格稳定,销售渠道顺畅,提高了竹农对毛竹园培育管理的积极性。夏季毛竹垦复、毛竹园埋青施肥覆土等培育措施,由原来的政府行政推动变成了现在的群众自发行动。近两年该村每年抚育、垦复毛竹园都在2000亩以上,每三年就使全村的毛竹园循环垦复抚育一次。

2.提高了毛竹附加值,增加了竹农收入。

从生产销售情况来看,每10元毛竹原竹可生产30~35元竹加工产品,附加值提高了3倍以上。几个协会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寿司卷、餐帘、方格笼、竹针、竹筷、杯碗、药棉棒、羊肉串棍、茶叶包装盒等五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很受市场欢迎。两年来,仅大岭竹农协会总产值达到50.2万元(其中2001年18.2万元,2002年38万元,利润15万元)。累计发放工人工资17.7万元。据统计,参加竹加工的固定工人平均月工资325元,工人年最高工资4100元,管理人员年最高工资3460元,女工月最高工资达606元,女工年最高工资达到3768元。参加竹农协会生产会员年人均增收1800元,全村54户在册贫困户中有7户参加竹加工生产,人均增收1300元,当年全部脱贫。因病、因灾导致的贫困户家庭既参与劳动,又照顾家庭,不需外出务工就可脱贫。

3.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技能,增强了妇女的参与意识。

参与式方法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着力于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组建协会的过程,是一个交流、沟通、对话的过程,让农民把自己的意愿、心声、想做的、想得到的目标表达出来,然后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或信息,作出正确判断后付诸实施。参与的过程是农民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平等协商、集思广益的过程,参与式讨论的关键能抓住人的主观思想意识、把握参与主体的心态,能把参与主体暂时不愿做的事变成主动愿意做的事情,能把愿意做的事做得更好。竹加工作坊的组织者、生产者都是农民,除外出劳务,很少出门。进入协会以后不仅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提高了技能,而且使他们觉得在这种参与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协作互助精神。参与式方法的运用能造就、挖掘地方小能人。每个协会都有一个产品生产的能人。如鞋业协会是以一位农民的专利产品为生产品种组织联合的。

通过参与式方法组建农民协会,广大竹农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特别是妇女、贫困户等弱势群体有了平等的参与选择机遇,参加管理、生产的意识空前提高。现在参加生产的妇女人数已达302人,参与率达60%,其中大岭协会在竹加工作坊做工的114名工人中就有81人是女性,参与率达71%。其中机械加工、质检、保管等重要岗位全部由女性担任,每个协会的理事会、监事会中都有2名女性,其中鞋业协会90%以上都是女性参加。

4.解决了剩余劳力就业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

竹农协会采取作坊式分散加工和计件加工的方式连接会员,如寿司卷编织,男女老少都可以加工,鞋业协会更是如此,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老、弱、病、残和妇女劳力就业问题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由于协会联系千家万户,男女老少皆宜,使相当一部分人空闲时间参加协会生产,从而避免了赌博、打架斗殴等违法活动的发生,使社会治安状况日趋良好,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5.参与式方法的运用减少了扶贫工作的盲目性。

贫困地区农民往往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脱贫项目,难以致富。参与式方法就是在扶贫项目人员的协助下,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让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分析自己、家族和社区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现状、问题、需求、发展机会、制约因素和克服途径,帮助贫困户选择合适的发展项目,进而增强农户对扶贫项目实施的信心。最大限度地适应区域和贫困农户的现实条件,满足受益群体的需求。让男女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对项目规划和行动方案产生归属感、责任感,由过去被动的项目执行者变成自觉的实践者。从而减少扶贫工作的盲目性,也有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通过对安徽省霍山县桃源河乡创办农民协会两年来的实践情况调查,我们感到,农民

创办协会,是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步伐的必然要求,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虽然农民创办的协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反映了一些重大体制和机制问题,有几点启示和思考。

1.还权于民,依靠农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动力源泉。

长期以来,农民如何种地,如何生产经营,常常受到政府不适当的干预。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个土地承包制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的潜能,很快就解决了中国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核心是还权于民,让农民拥有粮食生产自主经营权、产品支配权和收益分配权,由为政府干变为为自己干,形成了内在的动力机制。近些年,为了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往往代替农民决策、干预经营管理和分配,例如今天要求农民种烟,明天要求种果,其结果是,“好心”未必办成好事。特别是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商品生产多元化,投资主体、产权主体多元化,市场多变化的条件下,只有让农民有了充分的生产自主经营权、产品支配权和收益分配权,才能变“要你干”为“我要干”,形成利益驱动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促进经济发展。采取参与式方法,建立农民自愿入会和退出,以利益为纽带的,以自主决策管理为核心的协会,还权于民,依靠农民,把发展经济变成了农民自己的事情,是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体现了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关于人民是建设的主体,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实现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目标的思想。

2.在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人口非农化的过程中,发展农民协会是其内在要求。

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以转移大量的农民进入二、三产业就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但是,一方面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太大,转移需要较长的时间。据资料,我国1978~1998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1.24个百分点[1],2001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力1.7亿,并以每年600万人的速度增长。很大一部分农民将长期滞留在农村,需要以农业和自然资源为基础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技能不多,转移难度大;第三方面,转移的过程中,青壮劳力特别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壮男劳力易转移出去,留下老、弱、妇、病等在农村,形成庞大的弱势群体。建立农民自助性质的协会,可以组织农民发展以农业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劳动密集型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作坊式的农林牧产品加工业,连接千家万户,形成群体优势,参与市场竞争。这样不仅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制和双层经营体制,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如日本、德国、芬兰等都长期依靠农民协会,组织分散的农民发展农业。

3.参与式方法创建农民协会有利于转变基层政府职能。

各协会在生产和运作过程中,乡镇政府改变了过去行政上的强迫命令等做法,强调参与意识,强调农民的自愿参与和对项目的选择,真正赋予了农民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决策权,使农户体会到协会是自己的组织,使农民感觉到政府是在按客观规律办事,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利于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同时,竹农协会的运作,既使社区经济得到了发展,又使贫困户增加了收入,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工作。往年欠缴税款农户由于在协会做工,增加了收入,不再拖欠税款,也减少了干群矛盾,融洽了干群关系,使竹农感到政府是在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农民高兴,干部舒心。桃源乡的一位副乡长深有体会地说,以前辛辛苦苦干了不少蠢事、傻事和错事,费力不讨好,现在工作好做多了。

4.村民委员会与农民协会是不同的组织,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

村民委员会与农民协会具有不同的功能。村民委员会是依法形成的政社性基层组织,按照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要求,行使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职能,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2]。基层党组织通过积极参加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参与制定村民自治规范等实现党的领导权;村民自己办理法定范围内的事务,村民委员会按照民主的要求来设置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村民自治的过程和结果最终要接受司法审查。而农民协会是以利益为纽带的经济互助组织,村民行使的是经济自主权。农民遵循民商法的规定,从事民事、经济活动。农民遵循志愿加入和退出的原则,可以就一种产品的生产或经营形成合作关系,往往以能人和技术为核心带动。也具有社区的一些作用和功能,主要是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带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性质。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

5.农民协会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是协会各自独立,缺乏整体竞争力。各协会有定单就生产,没有销路不敢盲目生产;大批量的生产又做不了,生产规模小。没有统一的主导产品,生产不统一,质量也就上不去,销售时各要各的价,各找各的路子,有的销往初级市场,有的销往城市,有的托亲代友销售,有的通过外贸,没有统一的销售网络和畅通的销售渠道。因此,急需组建区域性的或全国性的产业协会。如建立竹农总会,由总会收集需求、供给、价格、市场信息,指导生产、销售,把大家联合起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样做与国家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是一致的,可能行政成本更低。国家应从扶持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区服务机构,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战略高度,采取有效措施,从组织领导、财政、金融等多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根据WTO的农业政策框架,政府予以支持也是适当和必要的。二是法律地位不明确。带来的问题是,合同主体地位不明确,不利于向外融资、承揽订单,拥有的权利、义务没有法律依据,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明确。目前协会发生的经济行为,多以个体户的身份对外签订合同,一旦发生纠纷,要么法律责任不清,要么没有法律依据,不利于协会的保护和发展。有的乡村干部提出到工商登记为企业,也有的人提出到民政部门登记为社团组织,以明确其法律地位。但农民协会既不是企业,也不是社团组织。按企业对待,无论是进入门槛,还是税收,农民都很难承受;按社团对待,农民不可能像城市社团一样,只是开展一些非经济活动,农民协会应是一种农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一类独特的农民经济组织。国家应制定《农民协会组织法》,确立农民协会的法律地位,保护并促进其发展。

至于协会运作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协会与会员的利益联结不稳固等问题,在创建的初期是必然的,需要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

第二篇:发展农村经济探讨(调研报告)

发展农村经济探讨

2011年7月份,我成为棠下镇众多村官的一员,很荣幸我被分配到自己生活过二十多年的村委会--横江村委会。由于职业定位的变化,或多或少都有小许的不习惯,然而在村委会领导、同事的照顾下,并且自己又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所以并没有出现长期的水土不服,很快就进入工作状态。

以前不管是学生,还是一名社会工作人员,对村里面的情况都是抱着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而现在作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首先就必须了解村的基本情况:横江村全村约 7平方公里,其中鱼圹约 3000 亩,耕地约 800 亩,山地约 300 亩;全村共有十九条自然村,2009 年末总常住人口为 5680 人,1300 多户。在村委会工作了一段时间,村委会领导言传身教,我对一些事、一些物的观察角度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如何带领村民群众致富是村委会两委成员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也针对这一话题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探讨。

横江村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村容村貌有很大的变化,同时村民的幸福感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横江村发展的同时,由于蓬江区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棠下镇的一些兄弟村委会也有很大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桐井片区,借助附近

工业区,以及高速公路的优势,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横江村的步伐相对较慢,面对这一问题,我结合自己对横江村的观察和认识,分析为以下原因:

一.横江村支柱产业发展不够突出。横江村以农业作为发展的重心,村里面的常住人口占70%以上都是以农业为主,其中养猪业和养鱼业占整个农业比例为85%,养猪业的出栏量占整个蓬江区的20%以上。虽然横江村发展农业的势头正旺,但是依然不够突出,以养猪业为例,养猪业这么大的出栏量依靠的是横江的人口户数,由于前段时间的猪肉价格不断攀升,促使大部分村民投入资金加入养猪行业,这样的情况相对危险,村民对市场的情况没有准确的把握,只会盲目投入资金,但出现现时猪肉收购价迅速下降的时候,养殖户只能叫苦连天,从而造成养殖量的浮动非常大,直接的结果就是出栏量的下降,村民的经济利益蒙受损失。同时由于养殖户多数都是以小规模分散养殖为主,产生的污水直接流入河涌,对附近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影响村民的饮水健康。

二.工业发展相对落后,而且行业单一。横江村现时只有四间相对规模的针织厂,工人数不超过两百,而且由于租金、工资以及整个行业的不景气,部分针织厂也面临倒闭,工人为保生计,慢慢转向以家庭作坊为主的小生产制造。由于工业发展不够,并不能吸引外来人口的到来,反而造成人才流失。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会看到针织行业在横江的衰

落:以前90年代,针织业最兴盛的时期,做夜宵的店铺营业到凌晨两点,但现在到了晚上九点,横江市场附近人流寥寥无几。而且由于一些常住人口的减少,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市场上购买蔬菜、肉类的人数变少,菜贩子、肉贩的积极性下降,他们就会放弃本村市场,进而迁到人口比较密集的村落,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三.特色产业维持难度大,欠缺优势。横江农庄在横江经营了横长时间,以一道白拾鱼为主打菜,曾经吸引不少的顾客前来光顾。然而顾客通常都是很挑剔的,虽然味道不错,第一次吃感觉不错,然而吃多就会腻。但横江农庄并没有借助原来的优势,大力推出新菜式,提高服务质量,吸引顾客。反而周边乡的食店酒楼都已经做出自己的特色,横江农庄要重新得到发展需要的努力就更大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其他企业没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感觉,最终会导致一个企业走向衰落。横江村如何通过自己的优势发展自身的经济,该问题值得考虑。

针对上面提出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如何发展支柱产业。农业是横江重要产业构成。而养猪业和养鱼业占整个行业的大部分。其中养猪业占整个蓬江区出栏量的比率较大,但没有构成足够的影响力,如何发挥存在优势?通过组织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养殖农

户变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合理利用资源,在饲料、兽药的采购、生猪的销售价等多方面处于一定的优势,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专业讲座,指导养殖户分析市场,进行合理的生猪养殖。同时针对养猪业的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合作社组织大规模养殖户定点养殖,再通过村民集资、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一些生产沼气企业投入设备,把生猪养殖场产生的污染物转变为沼气,传送到每家每户,产生多余的沼气,再通过压缩技术,造成类似煤气瓶的方式销售到其他村或者市区。在横江村,农业一段时期内都是主要产业,农业得到真正的发展才能实实在在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应借助横江村的多方面优势,进行招商引资的工作。滨江大道的完成使得横江到江门市区只要15分钟车程,到广州、佛山、中山等周边城市只需要一个小时,地理优势明显。同时横江村的侨胞众多,可以借助组织村级活动,吸引侨胞同乡回乡视察,藉此机会吸引侨胞投资建设,这些是发展工业的地理、资金基础。横江村也要借助自身的优势来发展工业,农业的发展在横江村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我村可借助农业为基础,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首先为本村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其次可以加大农产品利润的扩大化。同时为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以农带工的形式。村民担心村级工业的发展会大量流入农民工,为本村的治安情况带来不确定因素,针对该问题,村委会可以出台一些措施,要求在我村设厂的企业要定时上报流动人员情况,村委会将对外来人员进行归档管理,定时对外来人员进行检查,杜绝一些犯罪情况的出现,加强管理。

三.努力发展特色产业。面对我村的特色产业,村委会可以适当加大扶持力度,同时相关企业要增加自我谋发展意识,努力推销自我品牌,围绕自我品牌,积极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占有一席位。还是以横江农庄为例子,横江农庄靠近滨江大道,然而从滨江大道到该农庄的一段路面还是以泥泞路为主,店长应该对路面进行建设。同时通过观察发现滨江大道绿道在横江二闸段附近盖了一座新的类似篁边单车租赁的建筑,如果该位置的确要进行单车租赁,那么江门市区很多人就会集中到该附近进行康乐活动,人流兴旺,农庄老板就要抓住机会,大力推广自身优势,进行促销活动,重新把握机遇。

上面是我在村委会工作一段时间,再结合自己的见解,得到一些结论,可能由于知识面的限制,导致某些观点的不足。但是我始终相信,横江村在村委会两委成员的积极领导下,村民之间同心协力,借组滨江新区的发展契机,横江村一定能够得到加速发展,村民安居乐业。

第三篇:2018关于如何发展农村经济的调研报告

2018关于如何发展农村经济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描绘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新蓝图。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镇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经过深入嘎查走访及到相关涉及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研,现对我镇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1、我镇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

多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很好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XX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是XX年的亿元的2倍,年增长22%;实现财政收入480万元,是XX年的倍,年均增长%;农民人均收纯入3974元,是XX年1898元的倍,年均增长21%;粮食产量达亿斤,同XX年亿斤相比,增长了12%。额尔格图镇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巩固了蔬菜产业,加大了甜菜、甜玉米、食用菌、西瓜、棚膜经济等产业的培植和调整力度;肉羊、肉牛、奶牛产业也不断壮大,三大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政府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投入,逐逐步完善农业发展各项措施,农村经济稳步推进;在牧业上各项补贴、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合作医疗和城乡低保等方面取得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招商引资工作也有了新的成果。

二、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镇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引导农民搞蔬菜大棚、大田蔬菜基地、特色种植等,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看来,农民增收的形势仍不容乐观。由于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不畅。价格低迷,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不高。同时,乡镇企业不发达,农民收入受阻。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品种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调整慢。一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我镇虽然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二是农民分散播种,难以形成规模。由于生产分散,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销售也以自产自销为主,形不成规模效益,从而限制了农户收入。三是农民随大流现象突出。农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获得信息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得到准确信息。在产业发展之初,嫌种子或生产资料价格太贵,投资太大,怕技术水品跟不上,又不能确定市场销路好坏。他们往往是在看到左邻右舍或者是亲戚因发展某种产业致富,而跟随进行产业调整,往往出项增产而不增收的现象。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较慢,推进难度大。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体运行状况良好,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了一些不足。龙头企业有所发展,但发展步伐仍较缓慢,企业规模小,农产品加工不足,大多数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停留在粗浅加工层面上,精深加工比重很小,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都比较低,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效益不明显。

三、加快发展我镇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走制度保证之路。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济体制。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三是继续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业技术、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增加投入,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培植税源增加税收,实现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

(二)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走发展现代农业之路。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规模化经营可以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转,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第一、二产业中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打造特色特色养殖,壮大优势产业。一是加大对白音浩特、兴牧、六合及北安等四处养殖小区的投资力度,加大养殖规模,使效益上有所突破,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畜牧养殖步伐。二是发展经纪人队伍。专业的经纪人队伍在我镇农副产品流通中作用突出,要继续壮大和培养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借助他们自身消息灵通、公关能力强的优势,在主动联系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牧民找准种养致富项目的同时,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大力发展相应致富项目,发展经济。

(四)发展乡镇企业,走项目带动之路。乡镇企业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最强动力。要跳出农业抓项目,切合实际选择市场好、效益高、税收大的项目,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合理搭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努力促成项目落户我镇。

(五)增加农业投入,走科技兴农之路。在粮食、经济作物、畜牧业、林业等方面选择一些花钱少、收益大的项目,如优良品种、栽培技术、科学施肥、合理用水、防治病虫、培育土壤、作物布局等,大力加以推广,扶持典型农户,最大限度地争取项目资金,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总之,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走遵循突出特色、优质高效的原则,走农业主体组织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规模生态化的发展之路,在促进农业基础建设方面,要从资金技术上予以扶持,同时加强社会化服务工作合理调节基础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要重点抓粮食、蔬菜大棚、畜禽产品等龙头企业的建设,从而确保我镇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8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XX年边远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XX年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 持续性增加农民收入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XX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推进科技兴农 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篇: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关于黎水镇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黎水镇幅员面积82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5个村民委员会,40个村居民小组,3673户,13042人,耕地面积18748亩。村村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这里四面环山,沟壑纵横,是郁江的发源地之一。黎水镇素有九溪十八坝之称,辖区内森林覆盖率较高,一年四季气候分明,自然资源丰富,是发展畜牧和种植中药材的理想区域。黎水镇政治稳定,人心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当前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方面:l、农业投入偏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2、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极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占有耕地一亩左右,传统的种植业长年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水平。

(二)产业结构方面:

1、主导产业以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基本没有规模化生产,纯“手工”生产,基础薄弱,结构单一。

2、以养殖为辅,主要养殖生猪、鸡、牛和羊,以放养方式为主,养殖技术落后,条件差,带给村民的收入不高。

(三)农民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弱,观念落后,小富则安,小成则满;生产技术落后,效力不高。

三、今后工作整体思路

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摸底,对里水镇的发展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又对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要“对症下药”,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今后的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

(一)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先导就是观念引导、典型促动、政策引导,其中首要是观念,而关键是要转变村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首要转变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的观念,强化责任心,树立公仆意识,通过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邻里帮带等方式,克服群众的依赖思想,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激发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意识。

(二)抓住机遇,依托县乡经济发展,促进本村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所以要抓住机遇,依托县乡三年内达到“人均一亩干果经济林”和实施“菜篮子”工程的号召,发挥本村优势产业。具体做法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经验,重新整合本村的土地、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种植模式,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和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基地。

四、今后推动本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乘争先创优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之机,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第五篇: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记07年寒假下乡调研报告

李 晴

当前,国家正在响应“三农”政策,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一时间风起云涌,现在农村现状如何?我国农业改革进展又是怎样呢?通过寒假期间到济南长清万德镇六律村执教,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一、农村现状

1)、收入

农民收入大概来自土地收成和外出打工两个方面,当然个别农户还可以通过做点小本生意、搞养殖之类的方法使生活宽裕,但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六律村坐落在山上,所以土地也都是成梯田状分布在山上,而且村里人口多,可利用耕少,平均也就半亩田地,这一地带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每亩地的平均收入也就五六百吧,可是如果去了投入,所剩也就无几了,只靠田地收成过日子显然不行,外出打工挣钱就成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外出打工也不容易,村民文化水平底,一般都是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这样就只能靠力气吃饭,外出的地点主要有济南、湖南、东部沿海和南方的一些工业城市。如果家里劳动力少,也就是家庭离不开自己的照应,不能甩手就走的村民或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就到济南干临时工,像一些房屋装修、灯饰安装之类的活。这样家里有急事或农忙时就可以回家帮忙,等到闲暇时就再出去,这部分人每月打工收入也就800—1000元吧。不过一年之中也就能在外面六七个月.去湖南的一般是些年轻力壮的男劳力,到那边主要是修铁路,一般是一年回来一次,干这种活很累,但工资也比较高,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回去的,这些人的月平均收入一般在1000—1500元之间。还有一些就是到南方沿海或一些东部的工业城市去打工,这些人一般是一些年轻的女孩子,月平均收入在600—1000元之间,一般也是一年回来一次。村子里还有一些养殖户,大都以养鸡为主,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经济来源,不过,养鸡除了要吃苦受累之外,还要有睿智的经济头脑,养鸡有赚有赔,有时吃苦受累不说还赔了不少钱,这就看你的市场眼光了。

六律村虽然靠近一个叫灵岩寺的旅游胜地,但是它给村里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小。

2)、支出

村民的主要花费都在孩子身上,孩子小的时候要上学,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们要到镇上去上学,小学的孩子每天车接车送,中午在学校吃饭,这样每天的生活费就要用到五元以上,再加上书费教学用品费等,一个孩子一年也要2000—3000元的花费。村民对文化的渴望也比较底,一般是孩子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也就算了,辍学打工还可以贴补家用。这样孩子长大后花费又分两类,继续上高中考大学的家庭生活要紧迫些,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中国的教育制度使这些家庭一贫如洗。而那些辍学的孩子长大后,家里也要花很多钱在他们身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要给孩子盖房子、下聘礼、娶媳妇......总之,处处都要花钱.医疗费用也是一个大的支出,虽然村里有了合作医疗,但此过程 烦琐,要到乡镇指定的医院就医,依据病情报销15%—45%,一般情况下村民患了一些小病像头痛发热

之类的,大家都不会走这个过程,不过对于一些疾病重病村民还是很受益的。合作医疗虽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报销了一部分医疗费用,但对农村的普通家庭来说剩下的花费仍然不是小数,谁家有了重病患者也意味着反贫。

还有一个大的支出就是人情世事,村里谁家有了婚丧嫁娶都要张罗着办,即使没钱四处借也不能落人之后,亲戚邻里之间都要去送礼,如此礼尚往来,久而久之,交往范围就大了,这方面的花费也就高了,多了。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任重道远。

1)、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这里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之中,更多的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仿效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种植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小农阶段,现在的一些农用机器在着根本就用不上,只能靠人力,就连灌溉这一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2)、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村里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村里历史上形成的债务比较大,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严重不足,瓶颈制约,村里的农田水利设施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

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现在社会生活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底,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5%,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质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4)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节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方面的现象有很多,村里原本耕地就少,很多村民盖新房子的时候随便占用土地,以前的老房子自愿的买卖,山里的空气新鲜,一些有钱的济南老总就在这买了土地盖别墅,自由买卖土地现象严重。还有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还表现在孩子身上,很多家长都没有监督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更多的是村民不知道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自己不知道,或者及时知道也不会拿起法律来维护,要么忍气吞声,任人宰割,要么武力相向,自己又触犯了法律。

5)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村里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声一场大病往往意味着返贫,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少,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从未根本上改

变,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的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村里也没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尚未开展,弱视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6)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

村民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账,而当地的群众从未有过意见,村里领导干部不是村民选举,村民自治根本在某些方面就没开展。

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

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

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对全镇来讲,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

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五)、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记07年寒假下乡调研报告

城市发展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0601班

李晴20062104022

二〇〇七年三月

下载参与式方法创办农民协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与式方法创办农民协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经济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重庆大学 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性别( ) 年龄( ) 家庭成员数( ) 1、您对当前上级针对农民的优惠政策是否满意: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2、您对土......

    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调研报告 —— 一、基本情况 **镇**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8公里,是一个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北边和西边与**村相邻,东边与后宅村相邻。村主......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按照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部署,8月2日下午,镇委委员、企业工委书记詹耀东等调研组一行来到××村进行了深入调研,主要了解今年××村的经济社会发......

    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要认清农村经济的现状,关键是调整好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能够与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的步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金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把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加大示范点建设......

    关于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调研文章范文

    关于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调研文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农村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

    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精选5篇)

    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 一、讲述法 1、定义 讲述式教学法就是以老师讲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新课程实施以......

    农村经济调研报告(共五篇)

    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加强农村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