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税免征后农民的税收负担仍须进一步减轻
农业税免征后农民的税收负担仍须进一步减轻
农业税免征后农民的税收负担仍须进一步减轻
摘 要: 农业税免征后,农民仍承受着一定的税收负担,而并不是处于无税状态,并且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所承担的税收负担相对其所能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言也是不对等的,单单取消农业税,并不能使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城镇工业化发展的格局得到根本的转变,距离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尚须做很多的工作。从税收的角度而言,仍须在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减轻农民税收负担。
关键词: 农业税,农民,税收负担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农业税免征后农民、农村将处于无税状态的片面认识。实际上,农民长期以来不仅缴纳农业税,而且还承担着其他方面的税收负担。
首先,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承受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等税收负担。在增值税方面,虽然目前对农民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但农民购进农业生产资料所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款也不能在销售农产品时得到抵扣而是由农民自己承担。据测算,不包括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款,农民购置农业生产资料的增值税税收负担率平均为农产品总产量的7.8%。在农产品总产量中,能够真正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的仅占35%-40%。即使按40%计算,将农民购进农业生产资料负担的7.8%的增值税税款换算成销售农产品的商品所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金,则税负达19.5%(7.8%÷40%),比一般货物的增值税的税率还要高出2.5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说,农民从事农产品生产实际承受了比一般加工品生产还要高的增值税税负。据统计数据推算,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一产业生产和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现金支出约为6112亿元,考虑到农膜、化肥、种子、农机等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免税的因素,农民购进含税生产资料金额约占其全部生产资料购进的60%,即3667亿元,换算成增值税不含税价格为3134亿元,由此大致匡算出全国农民当年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所负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约达533亿元。在车辆购置税方面,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购置的农用运输车需要缴纳车辆购置税,2003年我国对农用运输车征收的车辆购置税为2.9亿元,绝大部分由农民承担。此外,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载货机动车船、人力或畜力非机动车船还须缴纳车船使用税。
其次,农民在日常消费过程中还承担了包含在消费品价格中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负担。根据统计资料推算,2003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占全国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约为44.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亿元,实现的增值税收入为6661亿元,同年营业税收入为2869亿元。此外,农民购买一些特定消费品如烟、酒等还需负担消费税;农民购买日常生活用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也需要缴纳车辆使用税;农民购买承受自用房屋还需缴纳契税等,虽然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消费中也承担着上述税收负担,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却难以享受应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相反由于现行流转税等工商税收是在商品的生产或销售地课税,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所负担的税收大部分集中在了城市工商企业所在地,并作为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财力来源,而农民所在地乡村政府并没有获得,自然也难以将其作为向农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所需财力。
再次,农民作为银行储户需要就利息所得向国家缴纳个人所得税。按2003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中农户储蓄占17.5%的比例匡算,当年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收全部为280亿元,农民需要负担的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约为49亿元,并且现行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收入全部用于城镇居民的失业保障,而同样缴纳利息所得税的农民则排除在这种保障体系之外,实际上相当于没有得到国家社会保障的农民,在为城镇居民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作贡献。
此外,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农民进城务工以及农民转让自有财产等,都与城镇居民一样需要照章缴纳流转税、所得税及其他相关税收。部分进城务工农民还要缴纳社会保障费,但却并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服务。
根据上述测算,仅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负担的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款和缴纳的车辆购置税,以及农民在日常消费中负担的增值税、营业税、农民缴纳的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2003年大体为4788亿元,约占农民总收入的14.3%。由此可见,农业税免征后,农民仍承受着一定的税收负担,而并不是处于无税状态,并且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所承担的税收负担相对其所能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言也是不对等的,单单取消农业税,并不能使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城镇工业化发展的格局得到根本的转变,距离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尚须做很多的工作。从税收的角度而言,仍须在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减轻农民税收负担。
第二篇:关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提案
关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1235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杨先明 主 题 词:财政,企业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平均税负在4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60%。税种包括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等多项,还有职工教育经费、“五险一金”等,合计起来占到公司营业收入的30%—40%。
税负过重导致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水平大幅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高税负下,企业的资金运转矛盾加剧,企业投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受到重大影响,尤其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后,很多企业还在脱困的边缘挣扎,根本谈不上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影响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有报道称,我国不少企业职工五年来未能加薪。面对狭窄的盈利空间,企业为了求生存,不得不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力成本,以各种理由拒绝为职工增加收入,这也是企业职工收入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导致“国富民穷”现象凸显,间接导致政府机构臃肿,职能越位,社会腐败加剧。2010年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支出已完成60,993亿元,距离全年的财政支出任务84,530亿元还有23,000多亿元,如果加上年底超收收入追加预算,后两个月全国财政要完成支出3万多亿。一方面是主要依赖税收的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一方面是财政支出的无限扩大,势必加剧社会腐败、分配不公和社会矛盾的滋生和恶化,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在我国经济率先实现恢复性增长,并进入持续增长的阶段以后,世界经济也在稳健复苏,国家进入“十二五”时期,财政收入规模达到空前水平,我们认为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积累与活力的时机已经成熟,结合税制改革的其他社会经济目标,特建议:
(一)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财税优惠力度。
1、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技改投入、环保建设项目,在税收抵扣方面,明确抵扣内容,细化减免税种,简化报审程序,加大帮扶力度。
2、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增值税税率降至12%以下,营业税降至2%,增加企业的盈利空间,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二)降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税负
中央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惠农税收优惠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理,采取差别化企业税赋,对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少数民族聚居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税收政策的倾斜力度,给予企业税种税率的优惠减免,使企业税负总额降至20%以下。
(三)加快财税改革步伐,调整税种税率。
一要精简税种,该并的并,该减的减,该免的免;二要降低税率,比如,营业税降至2%左右,增值税根据企业行业特点差异,相应下调3至5个百分点,使企业税赋降至合理的水平,满足和符合国情;三要调整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向流转税与所得税并举转化,避免重复计税,让生产者减轻负担;四要完善个税制度,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大个税征收的监管力度,减少和消除“劫贫济富”不合理税负现象,减轻企业职工税收负担,让企业职工有钱花、敢花钱,从而有效拉动内需,最终实现“调结构、转方式”的目的;五要促进合理负担,以社会投资平均回报率为依据,为不同产业、行业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四)加大中央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执行力度。
国税发〔2008〕116号《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企业的八项研发费用可实行加计扣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8号],通知指出购置节能、节水、环保设备可抵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但企业在申请享受优惠政策时,税务机关消极不作为,加之繁琐的审批程序,冗长的报审周期,使优惠政策很难落实。所以,应当加大中央财税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简化报审程序,使企业真正得到实惠。
通过上述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利于民,降低企业税负,使企业和职工得到实惠,增强企业活力,增加社会就业率,凝聚人心,缓解和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使整个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三篇:关于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的建议
关于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的建议
“十一五”期间,我省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8%。2011年前三季度,我省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8%,财政收入增长达34.3%。如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略高于GDP增长是正常的,但如果高达2-3倍则不正常,说明宏观税负太高,财富过于集中地向财政转移,大大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税收的高速增长,对于加强国家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税收高速增长的同时,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11年以来,广东、浙江等地的一些中小企业不堪重负,接连倒闭,我省的中小企业也普遍反映,发展形势异常严峻,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不少企业处于亏损和面临停产的边沿。据了解,除了融资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等原因之外,中小企业的税负过重也是造成这些企业停产和倒闭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有关研究指出,我国企业除17%增值税、25%企业所得税之外,还需缴纳城建税、价格调节基金等多种费用,加上各种收费和罚没,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负已超过30%。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税费负担重,近半利润须上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主说:“如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去征中小企业的税费,恐怕中小企业要死掉一大 1
片。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采取的策略是逃税,如果对方不要发票我们就便宜一点出货。”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点多面广,规模小、利润薄、抗风险能力差,对税费敏感程度更高。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个私企业往往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发票难以抵扣,实际税负更高。据调查,当前中小企业利润率一般在3-5%之间,已经到了一个很危险的警戒线,如果继续提高成本,中小企业会陷入大规模倒闭潮。高税负下,中小企业的资金运转矛盾加剧,企业投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受到重大影响。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新调查显示,65.2%的企业经营者建议“加大对企业减税的力度”,位列企业当前最为需求的政策之首。
广大中小企业创造了60%左右的GDP,贡献了50%左右的国家税收,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已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因此,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关部门没有任何借口可找。我们认为,现在正是为中小企业减税的最好时机。首先,税收的过快增长,为减税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毋需担心税收增速下滑后带来的财政压力。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减税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企业渡过难关。此外,通过减税,使企业净收入增加,让它们更多地进入实业、有能力为员工加薪,这也有利于我国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取消政府财政收入和税收的硬性增长指标。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县区考核都将财政收入和税收增长列为硬性考核指标,造成了税务工作人员在执行政策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严、从紧。建议地方政府树立不单纯靠严征严管增加财税收入,而把工作重点放在依靠搞活中小企业扩大经济总量做大财税 “蛋糕”上来的理念,取消目前不管经济发展如何,不管企业效益怎样,实际上实行的各地方政府财政和地国税务部门税收硬性高速度增长的计划指标和任务制度;取消对税务人员超额完成税收任务实行奖励,以刺激税务人员收过头税的各地通行规则。
二、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政策和实施细则。不能等到“黄花菜”都凉了,才纳入议事日程。在制定具体税负标准时,可采取直接减免、降低税率、加速折旧等多种优惠形式。与此同时,税收优惠应改变现行的以地区优惠、经济性质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改为以产业倾斜为导向的优惠,应防止“一刀切”,向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企业倾斜。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社会保险政策的扶持力度。建议参照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做法,缓征或减征社会保险企业负担部分,参保人员待遇不变。
四、加大对经济发展环境的整治力度。一是倡导“提醒告知、首查不罚”。各行政执法部门对中小企业进行检查,首次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醒告知,责令其限期整改。除遇到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案件以及被检查单位拒不整改的情 3
况外,对第一次被查出问题的一般不予罚款。二是建议实行中小企业检查、收费、罚款公示制。各行政执法部门到中小企业进行检查、收费和罚款的结果,应在单位网站或媒体上予以公示,特别是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罚没收入直接进入国库,不得与收费和罚款的机构和人员利益有任何挂钩,减少权利部门寻租空间。三是建议全面清理不合理收费。建议发改委、物价、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清查政府有关部门和行政事业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收费和罚款项目,废除不合理收费。
第四篇:多管齐下,控制医疗费用,减轻农民医疗负担
多管齐下,控制医疗费用,减轻农民医疗负担
仙居县卫生局
作为2011年我县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我县不断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高新农合工作水平。近年来,我县新农合筹资水平和参保率逐年提高。2011我县人均筹资达300元/人,参合人数达396357人,参合率达97.6%,新一轮参合率达99%以上。在筹资水平处于全市较低的情况下,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却达62.3%(超出省里60%的要求,今年将达70%以上),排名全市前列。医疗费用连续两年实现零增长,其中县人民医院2011年门急诊均次费用同比下降5.3%,住院均次费用同比下降12.1%,两个指标在全市公立综合性医院(二甲及以上)排名中降幅第一。
我县通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工作开展成效明显。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开展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医疗费用
我县作为全省31个省级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于2011年6月28日出台了《仙居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实行以服务人次付费为基础,结合按服务项目、单病种付费的混合支付方式。遵循“总量控制,超支自负,结余奖励”的原则,在8个中心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实行总额预付,控制均次费用(乡镇2200元,县人民医院5900元),确保医疗费用零增长。在县级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实行单病种付费,目前在全县中心以上8个医疗单位实行,共涉及23个病种,促进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医疗费用。同时,我县制定了相关考核细则,定期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加强督查,落实工作成效。
11月22日,台州市政府门户网站发表《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在仙居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文,介绍我县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
同时,从今年1月1日起,我县开始实行门诊总额预付,控制门诊均次费用(乡镇30元,县人民医院130元),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
二、推行临床路径,减少医疗费用
临床路径,是由卫生部门对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的疾病确制定诊治过程,包括治疗进度表、完成各项检查的时间和流程、治疗目标等,所有诊疗行为将严格按照“路径”进行。推行临床路径,利于我县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缩短住院病日,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目前,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诊疗,其中县人民医院有18条、中医院有5条临床路径入径,这在全市的县级医院里处于领先地位。下一步,我县还将扩大临床路径的病种范围,有效减少医疗费用,让更多病人得到实惠。
三、探索两级处方点评,降低医疗费用
由县卫生局牵头,建立了一支由高年资医师组成的点评队伍,在各医疗单位每月一次自评的基础上,于9月份正式开始对全县处方及住院病历进行每两个月一次较大规模的点评。点评主要包括抗生素使用率、激素使用率、输液率、基药比例、平均处方值等指标,并通过卫生网、单位内部、院内公示等多渠道进行结果通报,对点评中连续多次发现问题的处方医师采取取消处方权等相应处罚。通过开展处方点评,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合理用药;制约商业贿赂,推进药品回扣治理工作,确保农医保基金安全。
工作开展以来,成效明显。如县人民医院平均住院病日由11天降至9.9天,基层医疗单位抗生素使用率下降10%,全县平均处方值下降30%,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
同时,我县实行双向转诊,减轻医疗负担。运用数字卫生技术建立双向转诊网络平台,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理出患者上转或下转(包括转院)指征,全面推行双向转诊运行机制。我县还出台了相应政策措施,推动双向转诊:适当拉开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的新农合报销比例(乡镇住院费用新农合报销83%,县级报73%);下转(或上转)住院患者在新农合报销时按一次住院来计算,仅扣除一次起付线金额。
从4月开始实行双向转诊至12月,共上转病人765人次,下转病人10770人次(其中在中心卫生院和社区继续治疗1379人次,居家康复9391人次),逐步实现就医合理分流,方便群众就医,减少患者陪护食宿、交通等费用,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市上半年基层卫生及新农合工作例会在我县召开,现场参观了解了我县双向转诊运行情况,受到市卫生局马美莉副局长及与会人员的肯定和好评。
另外,我县建立诊疗平台,减少医疗支出。运用数字卫生技术,我县以县人民医院为技术核心,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立全县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心电诊断中心。各基层医疗单位将影像和心电图通过网络传输到县诊断中心(县人民医院),诊断中心安排高年资医生实时开展审核、会诊和诊断,然后在第一时间将诊断结果通过网络平台传回基层医疗单位,提升基层医疗单位的诊断水平和服务能力。目前,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接入的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保院和3家中心卫生院,心电诊断中心接入的有县人民医院和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在此基础上,我县将逐步建立病理、检验等诊断(会诊)中心,由诊断(会诊)中心负责全县范围内的各种诊断工作。
截至12月31日,全县共上传医学影像37154人次,诊断中心共对有审核要求的15225人次进行诊断和审核,发现误诊、漏诊241例,修正各种不规范诊断报告3328例;心电诊断中心共审核、诊断6666人次。通过建立网络诊疗平台,全面带动基层医疗单位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使群众的就医需求在基层就能得到满足,方便群众就医,有效减少医疗支出。此举受到省政府郑继伟副省长多次批示肯定,8月9日,省医改办专门组织发改、财政、卫生、人劳4个部门来我县进行绩效评估,评价较好,评估结果已上报国家医改办;在8月26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信息化会议上,省卫生厅专门安排我县作现场展示;《健康报》、《浙江日报》、《今日浙江》、《台州日报》等媒体均在醒目位置予以宣传报道。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
关于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
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
哈人社发〔2010〕66号
各区、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地方税务局、经济局(中小企业局)、商务主管部门,市直有关部门,各企业:
为进一步做好稳定就业工作,加大对受金融危机影响困难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2010年援企稳岗相关政策延期和调整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全市援企稳岗“两缓三降三补贴”政策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10年12月底
去年3月份,我市以《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哈劳社发[2009]60号)文件,制定下发了援企稳岗“两缓三降三补贴”政策规定,即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费率;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失业、医疗保险费;对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困难企业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以上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10年底。
二、对“困难企业”认定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今年列入享受稳定就业岗位扶持政策的“困难企业”,除按哈劳社发〔2009〕60号文件规定的条件和标准进行认定外,对部分认定条件做如下调整:
(一)对“足额缴费”的界定,由“2007——2008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调整为“2008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对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未能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但经济指标下滑明显,属于对本市社会经济贡献较大,历史上未拖欠社会保险费的企业,经市“困难企业”认定联合审批小组审核同意,签订补缴欠费协议后也可纳入“困难企业”范围。
(二)对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主营收入或利润下滑幅度,由10%调整为5%。
(三)去年经审批被认定为享受稳岗政策的“困难企业”,2009年3月-2009年12月期间没有裁员或者裁员不超过5%,且受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走出困境,主营收入或利润较上年同期持平或下降的困难企业,可继续享受2010年稳定就业岗位政策。
三、适当提高补贴资金封顶额度
将补贴资金封顶额由年补贴额不得超过该企业上缴纳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费之和的10%,调整为20%——40%。其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好,近年没有裁员,历史上从未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可按40%的封顶额掌握。对符合困难企业认定条件,但历史陈欠社会保险费尚未补齐的,可按30%的封顶额掌握;历史陈欠社会保险费数额较大,近年又有裁员的按20%封顶额掌握。
四、履行缓缴协议的困难企业,方可继续享受2010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
2009办理缓缴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的困难企业,符合继续享受2010年稳定就业岗位政策条件的,要在协议期满全额补齐缓缴的失业和医疗保险费后,方可继续享受2010缓缴政策。
五、工作流程
(一)“困难企业”认定流程
1、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或商务局进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认定
申请享受本通知规定扶持政策的企业,填报《申报稳定岗位扶持政策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认定表》(见附件1),由企业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按照哈劳社发[2009]60号文件规定的责任分工,商贸企业报市商务局进行认定,工业及其他企业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进行认定;中直省属和无主管部门企业直接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或市商务局进行认定。
具体认定时需提供下列要件:
(1)企业自述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企业经营状况及金融危机对其产生影响的情况说明(分三段叙述,分别为2008年1-9月、2008年10月-2009年2月、2009年3月-12月,包括企业如何受金融危机影响致使经济指标下降,下降幅度、本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或订单情况等)。
2009年经审批被认定为享受稳岗政策的“困难企业”,今年申请重新复核的,只需自述2009年6月-12月期间企业经营状况说明(用一段叙述)。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2008年1-9月份、2008年10月—2009年2月份、2009年3月-12月及与上年同期相对应的财务报表、利润表、主营产品和所属行业等基本信息。2009年经审批被认定为享受稳岗政策的“困难企业”,今年申请重新复核的,只需提供2009年6月-12月及与上年同期相对应的财务报表、利润表、主营产品和所属行业等基本信息。生产经营状况认定工作结束后,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或商务局签署认定意见。
2、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的认定
由企业填报《申报稳定岗位扶持政策“困难企业”认定表》(见附件2),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认定:
(1)经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确认本单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2009年经审批被认定为享受稳岗政策的“困难企业”,今年申请重新复核的可不再对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进行认定。
(2)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工资处认定企业裁员情况。
3、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并组织会审
企业携上述已认定的材料及本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方案、向社会发布的不裁减人员承诺函,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初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后,组织召开市困难企业认定工作联合工作组共同研究会审。会审合格后,确定为符合本通知规定享受扶持政策的困难企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向企业作出审核意见书告知企业审核结果。
(二)缓缴社会保险费
1、申请办理缓缴医疗保险费的,凭《困难企业认定审核意见书》,填报《缓缴医疗保险费审批表》,与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签订缓缴协议,办理缓缴手续;
2、申请办理缓缴失业保险费的,凭《困难企业认定审核意见书》,填报《缓缴失业保险费审批表》与市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签订缓缴协议,办理缓缴手续。
(三)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
1、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困难企业”,需填报《2010年 月份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审批表》(附件3)以及《2010年 月企业放假、发放生活费人员名册》(附件6),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社保补贴资金审核;
2、申请享受岗位补贴的“困难企业”,需填报《2010年 月份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岗位补贴审批表》(附件4),以及《2010年 月份企业轮班、协商薪酬、减少工资职工名册》(附件7),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岗位补贴资金审核;
3、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由困难企业按月提出申请,于每月15日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补贴资金划入企业账户。
六、工作要求
此次延长稳岗政策,是国家三部委继去年117号文件后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又一举措,各企业要抓住机遇,对照“困难企业”的认定条件首先进行自查,符合享受相关扶持政策的要积极申报;各企业主管部门要发挥其在稳岗工作中的作用,帮助企业制定稳岗措施,稳定职工队伍,并按照“困难企业”的认定条件,对所辖的企业进行梳理并负责组织督导申报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都能享受到优惠政策。
附件:
1、申报稳定岗位扶持政策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认定表
2、申报稳定岗位扶持政策“困难企业”认定表
3、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审批表
4、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岗位补贴审批表
5、使用就业专项资金支付职业培训补贴审批表
6、企业放假、发放生活费人员名册表
7、企业轮班、协商薪酬、减少工资职工名册
8、在岗、轮岗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人员名单
9、缓缴社会保险费审批表
10、稳定岗位扶持困难企业工作流程图
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哈尔滨市财政局
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哈尔滨市商务局
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
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