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县生态旅游农业的理性思考

时间:2019-05-12 19: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县生态旅游农业的理性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县生态旅游农业的理性思考》。

第一篇:浅谈我县生态旅游农业的理性思考

浅谈我县生态旅游农业的理性思考

毛淦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影响着县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面对国际农业政策环境和国际农业市场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走市场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国际农业市场接轨。国内外的实践表明,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

1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一是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二是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规划,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三是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四是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水果美食品尝、农事劳作、文化娱乐、农业技艺学习、乡土文化欣赏、购物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五是地域限制小,形式多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的旅游业发展受优美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或园林建筑等旅游资源分布的限制,而农业旅游资源广泛分布在城市郊区、周边农村等地,只要稍加开发就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县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我县生态旅游开发深度不够。近年来我县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虽然不断增多,但主要的还是掌布景区、甲茶景区和县城景区(主要是“玉水不夜天”)。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臵,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臵,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

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景区外围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甚至被洪水冲垮,又封闭起来建设。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与景观的破坏,影响生态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旅游项目开发到旅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要在提高环境质量上下功夫,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与预报。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旅游区大气指标、水污染指标、噪声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农、林、草、病虫害指标等,这要与相关技术部门、环保部门、气象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定期监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确保生态环境优良。

加强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把生态旅游农业的资金投

入计划纳入到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计划之中,创建新型的生态旅游农业投资体制,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政府、农民、社会相结合,以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解决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紧缺的困难,完善旅游业基础与配套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利用特殊的环境技术和节能技术,合理布局,使建筑设施与所处的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突出生态性,增强环境的美感。

第二篇:生态旅游农业(定稿)

生态旅游农业.txt女人谨记:一定要吃好玩好睡好喝好。一旦累死了,就别的女人花咱的钱,住咱的 房,睡咱的老公,泡咱的男朋友,还打咱的娃。仲宫镇的生态旅游模式

仲宫镇是济南南部山区后花园的第一站,距市中心城区仅10余公里,辖129个村、11万人,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近年来,该

镇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组团开发”的思路,依托绿水青山,把发展以服务城市为方向的生态旅游农业,作为发展山区现代农业的龙头产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不断改善、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全镇形成了以7大生态旅游景区为龙头,6处观光农业园区和基地为主体,300多个农家乐为

补充的四季旅游格局,60%以上的农户通过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走上了致富路。先后被授予“全市现代农业特色品牌示范基地”、“

全省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文明村镇”等称号。

更新观念,积极探索生态富民路子

仲宫镇地处南部山区三川四峪交汇之处,是我市实施“南控”战略的核心区域。长期以来,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及“南控”制约,全镇

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单一,多数农民靠种果树或到城里打工维持生活,农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南控”固然会对全镇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也并不是没有发展空间,关键是要更新观念,找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他们在学习借鉴北京、成都等地城市近郊农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在“南控”的大背景下,全

镇工业发展受到制约,靠传统农业也根本无法实现农民致富,必须在稳固一产、优化二产的基础上,从旅游三产上搞突破。而生态旅

游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融合发展的新兴现代农业形态,既符合“南控”战略要求,也是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它对于农业来说,能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生态保障、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城市资

金、人才等各种资源的流入,激活内部发展活力;对于农民来说,则拓宽了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仲宫镇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具有得天

独厚的优势:一是该镇是南部山区离省城最近的乡镇,距中心城区只有1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二是境内锦云川、锦绣川、锦阳川三

川汇聚,卧虎山、锦绣川两湖荡漾,自然风光优美;三是齐鲁第一大佛、隋唐太甲山遗像、子房洞遗址等人文景观荟萃,待开发的旅

游资源丰富;四是随着省城近郊游、休闲游的日益火爆,发展空间和前景越来越广阔。为此,他们提出了“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以服务省城为方向,以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为龙头,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繁荣镇域经济的总体思路。坚持

规划先行,在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的基础上,遵循《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基本原则,聘请专家编制了《仲宫镇生态旅游

农业发展规划》,为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和旅游项目安置提供了科学依据。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

讨论活动,引导全镇上下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把农业当旅游业来培育,把农村当景区来建设,把农民当业主来培养,营造了浓厚

发展氛围。

做好山水文章,构建生态旅游农业产业体系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仲宫镇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坚持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组团式开发,构建起了大型旅

游景区、农业观光园区(基地)和特色农家乐互为补充、层次分明、适应不同旅游消费群体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格局。

大力引进发展综合性旅游景区。坚持把观光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方向和重点,着力培育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航空

母舰”。强化政府引导,营造良好环境。制订了扶持生态旅游项目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用地上,镇里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项目

用地由政府出面协调村里进行土地调整,办理流转手续,避免客商与村民之间出现利益纠纷;在税收上,项目运营后五年内按形成地

方财力的一定比例奖励企业,用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档次。近年来,在不断提升红叶谷、金象山游乐园、卧虎山滑雪场等景区

规模档次的同时,又先后引进新上了世纪园、波罗峪休闲度假区、大佛寺观光园等总投资10多亿元的旅游项目,许多没有耕种价值的荒山、荒滩、荒地资源,变成了一个个大型生态旅游景区,形成了“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滑雪”的四季旅游格局。

组团式开发观光农业园区。农业园区是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主要载体。仲宫镇重点规划建设了环湖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并以其为核

心,辐射带动全镇生态旅游农业实现组团式聚集发展。项目区规划面积2.5万亩,主要建设“一地六园”,即1个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

基地和6大休闲采摘观光园区。项目建设一年多来,营而蔬菜公园、杨而休闲度假园、卧虎山垂钓园等都已初具规模,今年上半年接待

游客近10万人次,成为省城居民自驾游、休闲游的首选之地。在园区建设中,坚持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主要搞好园区规划设计和基

础设施建设,以农村大户、龙头企业和外来客商作为投资经营主体,成片开发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和观光园区。大胆创新经营思

路,除了发展休闲观光、果蔬采摘等传统项目外,城市居民还可以在园区内“招租认领”一块“私家菜园”,一家人共享田园之趣。

如济南庄正科技公司策划经营的青青有机菜园,规划了35亩地建设高档休闲度假农庄,发展有机菜种植和休闲垂钓等项目,并在地头

安置具有北欧风情的迷你小木屋。他们以1分地每年2000多元的价格对外出租,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彰显了休闲度假农业的巨大发展

潜力。

提升农家乐档次和水平。加强对农家乐的引导和规范,力促农家乐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

变、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从无

序竞争向规范化服务转变,让一些低档次的农家乐淘汰出局,逐步提升经营档次和水平。实行农家乐准入审批制度,对不符合规划、达不到规模的坚决不予批准,适当控制农家乐数量。制订了农家乐管理标准和星级业户评定制度,实行门前“五包”(卫生、绿化、容貌、设施、秩序),做到“四有三无”(即有水冲式卫生厕所、淋浴室、自来水、沼气池,无乱堆乱放、无污水乱流、无家禽散养),加强食品安全及环境卫生监管。重点扶持旅游特色村发展,培育农家乐旅游品牌,全镇以休闲、观光、采摘为亮点的旅游特色村发

展到20多个。今年以来,集中开展了农家乐综合服务提升行动,从经营、卫生、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为全运会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

永续利用,促进生态旅游农业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就无法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仲宫镇牢牢把握生态保护这个核心,狠抓基础,优化环境,促进了生态旅游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实施生态绿化工程。保护生态、植树造林不再是实施“南控”战略的无奈之举,而已成为仲宫发展生态经济的必然选择。他们加

大生态保护力度,彻底关停了19处矿山,对存在违法行为的违法占地全部予以处理,共拆除违章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组织实施了

“三川增绿”等各类绿化工程,广大干部群众主动投工投劳,仅近两年就投入1000多万元、绿化荒山2.6万亩,计划再用三年时间把

所有荒山全部绿化,建成绿色仲宫。立项实施了锦绣川、锦云川等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治理面积1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5%以

上。投资400万元实施了道路精品绿化工程,构建起通达各村各景点的绿色网络。全镇林木覆盖率由2007年的54%提高到58.3%。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点上抓园区、面上抓调整”的思路,以农业的功能性调整为方向,拓展“生产、生活、生态、服务”

四大功能,努力把仲宫建设成为服务省城的大果园、大菜园和鲜食作物、小杂粮生产供应基地。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一村一品”“

多村一品”,集中连片发展,规划建设了6大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即1.5万亩无公害蔬菜、4万亩优质果品、1.5万亩鲜食作

物、5000亩花卉苗木、5000亩中草药种植和5000亩优质杂粮基地。严格标准化生产管理,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等循

环农业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杀虫灯、防虫网等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重点培育发展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

业和24个农民合作社,申报认证了14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全镇粮、果、菜面积比例由三年前的5:4:2

调整到2:5:3。现在的仲宫已经很难看到传统的棒子麦子,而是处处花果飘香,一到周末游人如织,展现了省城后花园的无穷魅力。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城乡环境建设。抓住被列为全市城镇建设行动试点镇的机遇,圆满完成了镇驻地骨干道路拓宽改造,基本实现了村

村通公路、通公交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四个村村通”,为游客到来打下了良好基础。加强旅游购物设施建设,引进南方富申公

司新建了大型综合性商业街区———上海街,入驻工商业户120余家。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2300万元建设了仲宫污水处理厂并

投入试运行,日处理污水5000吨;在农家乐业户集中的门牙景区,沿河道南岸铺设了污水管道,并在景区下游投资120万元建设了污水

处理站。开展了“环卫进农村”活动,以景区周边、水库周边、交通干线两侧为重点,整治“八乱”现象,提升镇村容貌,被评为全省

环境优美乡镇。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79%的村成为区级生态文明村,艾家村还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

位,其经验被在全省学习推广。

搞好旅游宣传促销。对全镇旅游业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和宣传,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内容,推销旅游项目,全力开

拓客源市场。以镇驻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策划推出了“三川一湖一峪”五条生态旅游线路,形成了富有仲宫特色的旅游品牌。强化宣

传促销,每年组织举办春季赏花节、郁金香节、蔬菜采摘节等8大生态旅游节庆活动,并利用政府网站及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提高全

镇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计划投资5000万元规划建设南部山区特色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和游客集散服务中

心,全力打造齐鲁旅游强镇品牌。

综合带动,新农村建设“助推器”

从仲宫近年来的实践看,生态旅游农业对农村的综合带动功能远远大于其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已成为全镇发挥生态优势的“转化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统筹产业发展的“联动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越好的地方,旅游人气就越旺,农民的收入就越高,这就使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

行动,由“要我保护”变成了“我要保护”。这种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对生态保护具有根本性意义。广大农民纷纷在房前屋后栽树

种果、见缝插绿,美化绿化家园。农家乐经营业户、各大景区更把生态绿化当作经营之策,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如红叶谷在建园之初就秉承生态发展的定位,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前的40%提高到98%。全镇林木覆盖率以每年3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今年将提高到60%以上。

有利于农民持续增收。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使农产品变成了独特的旅游商品,突破了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可以直接挂在藤上、挂

在树上卖,价格远远高于过去农民自己运到城里沿街叫卖。全镇发展采摘观光农业的亩均收入过万元,营而蔬菜公园大棚采摘区亩均

收入高达3万元。今年一位农民种植的大棚甜瓜,一个卖到十几元,仅两周时间便被游客抢摘一空,一个棚收入20多万元。刘家村村

民采取以地入股方式成立了八里峪生态观光农业合作社,对6500亩山地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规模经营,村民收入两年翻了一番

多,该村这种以合作社催生土地流转、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带动全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被专供省部级以上领导参阅的《中国新农村

建设内参》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前来学习参观。

有利于激活农村经济。生态旅游农业不仅本身就是以服务性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能拉动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以及商贸、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具有乘数效应。据权威机构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钱可带动相关行业增

收4.3元钱,1位从业人员可带动4.7人就业。按照去年全镇旅游收入2.7亿元计算,能为全镇带来11.6亿元的消费收入。生态旅游农

业的快速发展,使农业变成了三产,农村变成了景点,农民变成了工人和旅游服务者,全镇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3000多人,相关产

业从业人员过万人,60%以上的农户直接或间接通过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走上了致富路。

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每年300多万人次的城里人到仲宫旅游、观光、采摘,使仲宫真正融入了省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资金、人

才和各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新信

息、新理念也被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许多过去贫困落后的村,通过发展生

态旅游农业,群众过上了“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让城里人都羡慕的小康生活。

中国新农业网

第三篇: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文章标题: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21世纪,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之一。旅游经济时代的到来,也给山区镇乡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XX镇要拓展农民增收的新渠道,需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优势

XX镇位于诸暨市西南部,属山区镇乡,南、西与浦江县相连,距市区中心35公里,镇域面积55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全镇已拥有规模相当的效益农业和环境独特的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基础。

(一)绿色农业发展迅速,为生态旅游观光提供了基础。XX镇经过几年的效益农业开发,农业已形成有机茶、水果、花木为代表的效益农业,成为XX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排头兵。水果品种在10种以上,包括传统水果枇杷、樱桃、柿子,也有近几年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如红石榴、黄花梨、杨梅等,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一方特产——XX高粱酒,土称“秣秫烧”号称“江南茅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成为诸暨的历史名酒。市级示范基地有高粱专业村殿前村;樱桃专业村沈宅村。

(二)环境得天独厚,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天然优势。XX通镇交通便捷,距金杭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仅10公里,镇内有市级风景名胜区——汤江岩风景名胜区。从2001年开始,由市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托管,景区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目前已成为“华东地区户外拓展训练基地”,“诸暨市民兵训练基地,”和“国家民俗摄影创作基地”。位于镇西2公里的边氏宗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公元1896年),投资近百万元的宗祠花园也已完工,央视《华夏文明》栏目诸暨系列专题曾在这里摄制;同时福莲庵、云台寺等景点也各具特色,其中福莲庵为台商出资建造,规模宏大,气势非凡;位于同源村的“XX头”常年树木茂盛,品种繁多,且有美丽的传说,为XX镇镇名的出点之处;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浓厚,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其中棕编艺术绝无仅有,响彻海内外;另外板龙、书画、木雕等等也是独具风格。

(三)良好的外部环境带动着全镇生态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市旅游投资总公司的努力下,诸暨市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大旅游框架、大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市委市府提出的全方位、多渠道、大密度进行促销,整体包装诸暨旅游,着力打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品牌,特别是今年5月,第七届五泄观瀑节开幕式在安华湖成功举行,扩大了XX旅游的知名度。通过几年的发展,全市上下对发展旅游农业的认识不断更新,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农民对发展旅游农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二、发展现状与成效

2006年,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三个发展、奋力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根据XX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农民的创造才智,保护生态环境,留住“山青、水秀、气畅、路通”的良好人居环境,使生态旅游农业得以规范、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休闲旅游观光基地不断发展。观光农业基地快速发展,品种增多、品质提高。到目前为止,现有50亩以上观光基地30处,“金竹山庄”、“富润科技生态园”等综合性休闲山庄两处,正在规划建造的山庄基地12处,现共有果林面积4000余亩,各种水果十余种;浙江绿剑茶业公司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千亩有机茶基地;以XX高梁酒厂为龙头的高梁酒产业,年种植规模5000余亩,年产红高梁酒600多吨。形成了外来游客在XX喝高粱酒、品绿剑茶、尝时鲜水果为主的农业观光旅游特色。

(二)农庄经济不断提升。集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庄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效益农业和农庄经济三者结合程度不断提升,尝时鲜水果、品高梁美酒、游青山绿水已成为游客对XX的向往,并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好评。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加。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紧紧围绕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依托汤江岩野外拓展基地、边村宗祠等原有景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总收入600余万元,创利润180余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两百人。

三、主要工作方法

(一)制订规划、出台政策、加强引导和宣传。

一是确立长远发展观念,结合集镇总体发展规划,与旅游局、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制订《诸暨市汤江岩景区休闲度假区详细

规划》和《诸暨市汤江岩景区安华湖休闲带概念性规划》,规划总面积530公顷,涉及景区周边布谷、临江2个村(8个自然村),为发展休闲旅游业打好基础。

二是制订全镇观光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计划在高城头村、同兴村、三新村一带发展樱桃、枇杷基地1500亩,改造高城头、唐仁等村山地及果园2000亩。

三是出台激励政策,对发展观光旅游基地的行政村及农户给予每亩20元的资金补助;开展优质水果评选活动,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比,对获奖人员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

四是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农民发展观光基地的积极性。利用在安华湖召开观瀑节的有利时机,举办“樱桃节”,充分利用汤江岩风景区的辐射优势,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扩大XX休闲旅游农业的知名度。

(二)抓观光基地建设,依托基地发展农庄经济。今年,该镇在原有30个农业观光基地的基础上,新规划建造农庄及观光基地12个,预计总投资1亿1千万元,利用荒坡山地450公顷。其中浙江伊厦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的环安华湖休闲农庄和上海中凯企业集团投资的里杭休闲山庄,预计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另有投资超过100万元的3家,投资20万元1家,各村开发樱桃、枇杷等基地6个近2000亩。

(三)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示范特色基地发展。结合乡土特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发新特产品,创各级名牌,进一步提高XX传统农产品的品质。短柄樱桃新品种开发成功,同华樱桃基地被科技局评为科技示范基地;金竹山庄在原有水果基地的基础上,开办了农家饭店,生意兴隆;创造优惠条件,引进综合性休闲项目“富润科技生态园”;山头河70亩迪1号红李引进,今年喜获丰收;XX高梁酒厂投资10万元,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皇浆高梁酒获得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有效地提升了XX传统红高梁酒的品质,被评为绍兴市名牌产品和绍兴市绿色农产品。

(四)加强在技术、资金、发展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结合实际,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开办休闲旅游农业讲座、休闲农业基地建设、从来人员上岗培训等农民素质培训班,听课人数超过600人次;引导果农建立相关协会,巩固原有各类基地,发展新的水果基地,扩大规模,形成集团优势,有组织地引导游客前来观光,使原有基地低、小、散的经营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五)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采砂一直是安华湖环湖各村支柱产业,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该产业严重影响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为改变这一现状,年初,该镇联合有关部门,对安华湖湖区实施了禁砂,经过半年努力,极大地改善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同时,还结合“平安XX”的创建,经常性地做好当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解决开发单位与村民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投资350万元的山头河2000余亩土地整理项目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大力推进康庄工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实现村村通水泥道路,为进一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规划》和《诸暨市汤江岩景区安华湖休闲带概念性规划》,规划总面积530公顷,涉及景区周边布谷、临江2个村(8个自然村),为发展休闲旅游业打好基础。

二是制订全镇观光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计划在高城头村、同兴村、三新村一带发展樱桃、枇杷基地1500亩,改造高城头、唐仁等村山地及果园2000亩。

三是出台激励政策,对发展观光旅游基地的行政村及农户给予每亩20元的资金补助;开展优质水果评选活动,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比,对获奖人员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

四是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农民发展观光基地的积极性。利用在安华湖召开观瀑节的有利时机,举办“樱桃节”,充分利用汤江岩风景区的辐射优势,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扩大XX休闲旅游农业的知名度。

(二)抓观光基地建设,依托基地发展农庄经济。今年,该镇在原有30个农业观光基地的基础上,新规划建造农庄及观光基地12个,预计总投资1亿1千万元,利用荒坡山地450公顷。其中浙江伊厦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的环安华湖休闲农庄和上海中凯企业集团投资的里杭休闲山庄,预计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另有投资超过100万元的3家,投资20万元1家,各村开发樱桃、枇杷等基地6个近2000亩。

(三)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示范特色基地发展。结合乡土特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发新特产品,创各级名牌,进一步提高XX传统农产品的品质。短柄樱桃新品种开发成功,同华樱桃基地被科技局评为科技示范基地;金竹山庄在原有水果基地的基础上,开办了农家饭店,生意兴隆;创造优惠条件,引进综合性休闲项目“富润科技生态园”;山头河70亩迪1号红李引进,今年喜获丰收;XX高梁酒厂投资10万元,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皇浆高梁酒获得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有效地提升了XX传统红高梁酒的品质,被评为绍兴市名牌产品和绍兴市绿色农产品。

(四)加强在技术、资金、发展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结合实际,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开办休闲旅游农业讲座、休闲农业基地建设、从来人员上岗培训等农民素质培训班,听课人数超过600人次;引导果农建立相关协会,巩固原有各类基地,发展新的水果基地,扩大规模,形成集团优势,有组织地引导游客前来观光,使原有基地低、小、散的经营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五)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采砂一直是安华湖环湖各村支柱产业,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该产业严重影响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为改变这一现状,年初,该镇联合有关部门,对安华湖湖区实施了禁砂,经过半年努力,极大地改善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同时,还结合“平安XX”的创建,经常性地做好当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解决开发单位与村民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投资350万元的山头河2000余亩土地整理项目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大力推进康庄工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实现村村通水泥道路,为进一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第四篇: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文章标题: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21世纪,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之一。旅游经济时代的到来,也给山区镇乡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XX镇要拓展农民增收的新渠道,需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优

XX镇位于诸暨市西南部,属山区镇乡,南、西与浦江县相连,距市区中心35公里,镇域面积55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全镇已拥有规模相当的效益农业和环境独特的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基础。

(一)绿色农业发展迅速,为生态旅游观光提供了基础。XX镇经过几年的效益农业开发,农业已形成有机茶、水果、花木为代表的效益农业,成为XX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排头兵。水果品种在10种以上,包括传统水果枇杷、樱桃、柿子,也有近几年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如红石榴、黄花梨、杨梅等,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一方特产——XX高粱酒,土称“秣秫烧”号称“江南茅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成为诸暨的历史名酒。市级示范基地有高粱专业村殿前村;樱桃专业村沈宅村。

(二)环境得天独厚,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天然优势。XX通镇交通便捷,距金杭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仅10公里,镇内有市级风景名胜区——汤江岩风景名胜区。从2001年开始,由市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托管,景区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目前已成为“华东地区户外拓展训练基地”,“诸暨市民兵训练基地,”和“国家民俗摄影创作基地”。位于镇西2公里的边氏宗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公元1896年),投资近百万元的宗祠花园也已完工,央视《华夏文明》栏目诸暨系列专题曾在这里摄制;同时福莲庵、云台寺等景点也各具特色,其中福莲庵为台商出资建造,规模宏大,气势非凡;位于同源村的“XX头”常年树木茂盛,品种繁多,且有美丽的传说,为XX镇镇名的出点之处;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浓厚,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其中棕编艺术绝无仅有,响彻海内外;另外板龙、书画、木雕等等也是独具风格。

(三)良好的外部环境带动着全镇生态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市旅游投资总公司的努力下,诸暨市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大旅游框架、大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市委市府提出的全方位、多渠道、大密度进行促销,整体包装诸暨旅游,着力打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品牌,特别是今年5月,第七届五泄观瀑节开幕式在安华湖成功举行,扩大了XX旅游的知名度。通过几年的发展,全市上下对发展旅游农业的认识不断更新,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农民对发展旅游农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二、发展现状与成效

2006年,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三个发展、奋力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根据XX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农民的创造才智,保护生态环境,留住“山青、水秀、气畅、路通”的良好人居环境,使生态旅游农业得以规范、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休闲旅游观光基地不断发展。观光农业基地快速发展,品种增多、品质提高。到目前为止,现有50亩以上观光基地30处,“金竹山庄”、“富润科技生态园”等综合性休闲山庄两处,正在规划建造的山庄基地12处,现共有果林面积4000余亩,各种水果十余种;浙江绿剑茶业公司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千亩有机茶基地;以XX高梁酒厂为龙头的高梁酒产业,年种植规模5000余亩,年产红高梁酒600多吨。形成了外来游客在XX喝高粱酒、品绿剑茶、尝时鲜水果为主的农业观光旅游特色。

(二)农庄经济不断提升。集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庄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效益农业和农庄经济三者结合程度不断提升,尝时鲜水果、品高梁美酒、游青山绿水已成为游客对XX的向往,并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好评。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加。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紧紧围绕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依托汤江岩野外拓展基地、边村宗祠等原有景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总收入600余万元,创利润180余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两百人。

三、主要工作方法

(一)制订规划、出台政策、加强引导和宣传。

一是确立长远发展观念,结合集镇总体发展规划,与旅游局、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制订《诸暨市汤江岩景区休闲度假区详细规

划》和《诸暨市汤江岩景区安华湖休闲带概念性规划》,规划总面积530公顷,涉及景区周边布谷、临江2个村(8个自然村),为发展休闲旅游业打好基础。

二是制订全镇观光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计划在高城头村、同兴村、三新村一带发展樱桃、枇杷基地1500亩,改造高城头、唐仁等村山地及果园2000亩。

三是出台激励政策,对发展观

光旅游基地的行政村及农户给予每亩20元的资金补助;开展优质水果评选活动,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比,对获奖人员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

四是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农民发展观光基地的积极性。利用在安华湖召开观瀑节的有利时机,举办“樱桃节”,充分利用汤江岩风景区的辐射优势,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扩大XX休闲旅游农业的知名度。

(二)抓观光基地建设,依托基地发展农庄经济。今年,该镇在原有30个农业观光基地的基础上,新规划建造农庄及观光基地12个,预计总投资1亿1千万元,利用荒坡山地450公顷。其中浙江伊厦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的环安华湖休闲农庄和上海中凯企业集团投资的里杭休闲山庄,预计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另有投资超过100万元的3家,投资20万元1家,各村开发樱桃、枇杷等基地6个近2000亩。

(三)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示范特色基地发展。结合乡土特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发新特产品,创各级名牌,进一步提高XX传统农产品的品质。短柄樱桃新品种开发成功,同华樱桃基地被科技局评为科技示范基地;金竹山庄在原有水果基地的基础上,开办了农家饭店,生意兴隆;创造优惠条件,引进综合性休闲项目“富润科技生态园”;山头河70亩迪1号红李引进,今年喜获丰收;XX高梁酒厂投资10万元,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皇浆高梁酒获得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有效地提升了XX传统红高梁酒的品质,被评为绍兴市名牌产品和绍兴市绿色农产品。

(四)加强在技术、资金、发展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结合实际,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开办休闲旅游农业讲座、休闲农业基地建设、从来人员上岗培训等农民素质培训班,听课人数超过600人次;引导果农建立相关协会,巩固原有各类基地,发展新的水果基地,扩大规模,形成集团优势,有组织地引导游客前来观光,使原有基地低、小、散的经营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五)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采砂一直是安华湖环湖各村支柱产业,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该产业严重影响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为改变这一现状,年初,该镇联合有关部门,对安华湖湖区实施了禁砂,经过半年努力,极大地改善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同时,还结合“平安XX”的创建,经常性地做好当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解决开发单位与村民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投资350万元的山头河2000余亩土地整理项目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大力推进康庄工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实现村村通水泥道路,为进一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第五篇: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性思考

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性思考

衡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刘俊生

作为农业大国,如何把产业链做的既粗又长,把产业化做的既大又强,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产业化的新特点

进入新世纪,我国产业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把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思想上重视、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将农业产业化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总量渐大,发展如日中天。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4261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0.9%、91.7%和141.7%。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龙头渐多,带动效应凸显。近年来,我国将“龙头工程”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涌现了伊利、华农、三鹿、科迪、王朝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有效带动了产业发展。截止2004年10月国家认定第三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

业,我国已形成了以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200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4万多家中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基地化、标准化有了新进展。

三是契合渐佳,联结机制日善。农户与企业之间从普通的商品买卖关系,逐步发展成为“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等形式的契约关系,相关各方契合的更好、联系的更紧。特别是近年兴起的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含协会,下同),为各方对话和相互沟通建立了平台,在行业自律、利益分割、技术服务、矛盾化解等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讲诚信、重履约,互惠共赢的局面基本形成。

四是辐射渐强,惠及区域更广。随着产业规模扩大,一些龙头组织的辐射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驻地区划,跨市、跨省,甚至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开始形成。如正大集团、农夫果园、蒙牛、伊利等企业都是用各地的资源,做自己的产业,带动多方百姓走向富裕之路。

五是门坎渐高,竞争愈发激烈。随着竞争加剧,粗放经营和传统营销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则使他们获利颇丰,成为企业发展乃至产业化经营的不二法门。

二、当前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产业化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

是:

一是水平不够高。我国产业化的价值链,大都集中在附加值和盈利率较低的初加工环节,而加工链条两端的研究、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等附加值和盈利率高的环节相对薄弱,总体上还是粗放型规模经济,在由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方面,任重而道远。

二是链接欠牢靠。一方面,“第一车间”游离于外,影响到产加衔接。随着产业化向纵深发展,把农民当作产业工人,把基地作为“第一车间”成为现实需要。但调查发现,不管是各级政府还是龙头企业,还没有谁真正把“第一车间”纳入到产业化运营的大序列统筹谋划,在产加环节的链接上存在着功能性缺失。另一方面,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生产链既细且小。目前全国平均2174个农户才有一个专业合作组织,2/3的农户还在“我行我素”,游离于产业链条之外。在日本,农户大都加入农协;而荷兰农民6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农业合作社……相比之下,差距可见一斑。

三是基地规模小。生产基地是产业化赖以运行的基础。只有基地不断壮大,有了标准化的生产和丰富的物质依赖,产业化链条才得以形成并有效运转。近年来,围绕产业化经营,我国发展了一批专业化的生产基地,但大都是“星星点灯”,少有关中果业、新疆棉花、寿光蔬菜之势。如何立足

优势,铺天盖地的搞、千家万户的弄,打造特色名品农业基地,还需悉力探索。

三、进一步搞好我国产业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面对新形势和产业化经营的新特点,要更好地推进产业化经营,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创新工作思路。产业化的实质是实现农户与市场有效连接,关键是形成农业经济上、中、下游各环节的“纵向集成”。综观我国产业化发展,虽然各环节契合渐佳,但还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在我国,按照传统的意识和典宪,农业只包括种养环节,加工和销售则分属第二、第三产业,这就把农业限在了极其狭隘的范围,从概念和制度上将“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人为地割裂开来,结果是各环节自成体系,难以实现“劳动和资本的联合”。基于这种现实,建议开展五个方面的创新:①观念创新:破除小农业狭隘概念,树立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行销在内的大农业观念,从而把它们当成一回事儿去思、去想、去谋划;②规划创新:农业规划要扩界增容,把加工和销售环节统盘考虑进来,从整体上指导产业发展;③工作创新:用“一体化”思维驾驭农业经济,各级领导在组织和指导农业工作时,不仅要“言必种养”,而且要“谈必加销”;④管理创新:以建立农业内部“纵向集成”为目标,调整部门分工,将大农业的规划权、组织权和管理权划归农业职能部门,确保工作协调一致;⑤制度创新:营

造便于产加销一体化的制度环境,包括完善大农业内部的交易规则,健全下游产业反璞种养业的投入机制(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制订扶持农业合作企业、农民行业组织和农技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等。

二是调整促进方略。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惠及龙头的政策措施、实施了规模庞大的“龙头工程”,有力促进了产业化进程。相比而言,对配套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合作组织建设的重视与扶持则似有不足。对此,基层呼声强烈。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和专业合作组织是产业化经营的“三驾马车”,只有“三车齐动”,才能从整体上推进产业化发展。建议通过制度和政策性的安排,推进“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以补短腿,形成鼎足相携之势。

三是完善配套服务。时移事易,政府在产业化中的作用已非“催种催收”,而是要完善配套的服务。200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使我国涉外禽业龙头(如正大秦皇)蒙难。根由就在于没有一套科学的预警机制,当外国将中国列为疫区的时候,我们的企业还浑然不知,依然按正常产能组织生产,结果不仅产品压库,而且连进入公海的货船也得转头回运。如果我们能够及时预警,并帮助企业制订出应对措施,或许会主动得多。基于这种需求,建议加大市场预警、产品升级、技术服务、关系协调等方面服务体系的建设,以服务企业,促进发展。

四是促动品牌农业。当今,品牌成为市场之宠,谁能在品牌上有所造次,谁就拥有了“救命稻草”。目前我国品牌形成的机制尚不完善。有企业反映,来自农户的原料良莠悬殊,下游产品品质难保;同时商标注册、品牌注册、环评和质量体系认证手续繁杂、费用过高。为抢占全球农业先机,建议国家抓紧制订细化的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进一步健全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和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体系,同时要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引导生产要素向品牌农业集中。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项基金,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给予支持,并对商标注册、品牌注册、质量和环评认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给予补贴,相关费用要从低收取、适度减免。

五是实施知本工程。推进产业化,企业家是核心问题。我们注意到,所有成功的龙头都是因为有个像样的老板和管理团队,同时也发现部分老板遭遇了智力天花板。有老板坦言,在驾驭企业方面心余力绌,并流露出对高层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渴求。建议以财政资金设引导性投入,为龙头企业老板及其管理团队创造培训进修机会,帮助他们“造血”,增长搏击市场的才干。这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和产业发展问题(原载中国城郊经济、唐山经济)。

下载浅谈我县生态旅游农业的理性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县生态旅游农业的理性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设想

    农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设想 农业生态新城规划设计书 邢文郡 一、 前 言 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向往回归自然,人们向往清新的空气,人们向往......

    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园项目计划书

    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园项目计划书一、项目名称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园项目计划书二、项目建设的背景条件和必要性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

    党校教育理性思考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在我国历史上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社会和谐思......

    公共财政理性思考论文

    近年来,公共财政问题已成为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的一大热点,财政理论界将其视为我国财政体制根本性改革的关键,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也纷纷在公共财政这个大标题下尝试着财政预......

    我们应该如何理性思考

    最近通过看各种评论和言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些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就像一个判官一样,面露凶色,虽然我看不到他们的脸,但是能从文字中看到到他们气急败坏的表情。从之前......

    县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

    县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县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2010-06-29 18:18:1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县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县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2)生态旅游是一种......

    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5篇模版)

    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一、生态观光庄园 在园区覆盖的**、慈云、李市、**、永兴、先锋6个镇选择交通条件好、生态环境好、有自然和人文景观基础的地点规划10个不同......

    广东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

    广东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徐颂军(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广州510631)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