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阴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对策建议
汉阴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对策建议
作者:党中华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对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根本要求,良好的村容村貌不仅体现着一个村庄及其村民的精神风貌,而且有利于提升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汉阴县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活动、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治理,正是实现“村容整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具体实践。
一、汉阴县农村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良好的村庄容貌的形成,取决于村民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科学合理的规划、配套设施的建设、健全的管理机制及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等也不无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农村现状的影响,汉阴县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建设规划相对滞后、管理工作不到位。一些村建屋无序,乱建乱搭现象比较普遍,全县目前有60%以上的村没有完成村庄规划,随路而安,顺河而建,村内无固定垃圾投放点,无公共休闲绿地,排雨、排污设施不配套,没有专职的规划管理人员,导致村容村貌难以有效整治和改观,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2、农村有的地方环境卫生较差。有些村的屋前房后、道路两旁杂草丛生,垃圾满地,“三堆”(柴堆、粪堆、垃圾堆)现象突出,鸡狗散养,红红白白的塑料废物随处可见,路边、河道、水渠成为垃圾投放点,造成垃圾清运靠水冲,臭气、碎屑清除靠风刮,道路清扫
靠雨洗。垃圾处理未做回收填埋处理,达不到无公害化的要求,造成环境污染。
3、农村的安全用水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还不够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畜引水”项目积极实施,农村的自来水使用基本覆盖农村,但水质的检测、消毒等环节欠缺,符合安全饮用水标准的程度不高。农村大部分都是旱厕,而且厕所、猪圈、厨房相连,卫生程度大打折扣。除“四害”认识和投入不足,消杀效果不明显。
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公共卫生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陈规陋习严重;二是经济基础薄弱,卫生设施建设上投入少;三是基层干部重视不够,抓得不紧,未列入议事日程,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改变不大。
二、对整治村容村貌、搞好环境卫生的几点建议
提高认识,把村容村貌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来抓。实现村容整洁是树立农村新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汉阴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抓好了,一方面可以惠及千家万户,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营造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和团结稳定的社会氛围。同时,还可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农村赢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创造条件。要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为契机,大力开展以农村环境卫生为重点的“洁净家园、建设新农村”活动。从实现“村容整洁”上破题,用管理城市的办法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把整治农村环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牛鼻子”工程,常抓不懈,抓出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坚实的基础。
确实搞好村镇规划,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要求。村镇面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以建制镇和自然村为单位,抓紧编制村镇规划,并抓好规划落实,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一是要按照《汉阴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把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要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施“四化一管”,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四化”即净化环境、绿化村庄、美化家园、硬化道路,“一管”即加强管理,建设生态文明村。二是要借鉴城市规划的经验和做法,把城市规划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引入新农村建设之中,使新农村建设规划既有较高标准,又要经济实用。三是把那些实践证明在农村受群众欢迎的、花钱又不多的如沼气、秸杆气化等清洁能源,积极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农村的集中安全供水、垃圾处理点、体育文化活动场等公共设施纳入规划之中。
理顺职能,通力合作。各乡镇政府要把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一项民心工程认真抓好,加强检查、督促,服务社会。建设局、环保局、卫生局、农综办、文明办、爱卫办以及广电局等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参与农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把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摆上议事日程,共同营造齐抓共管工作局面。同时在学校对学生、在农村对农民群众全面推进公德建设,不断提高全县公民的公德和思想道德水平,树立环境卫
生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在整治村容村貌和公共卫生环境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要以改水、改厕和垃圾处理作为主要内容,以创建卫生示范镇和卫生示范村活动为载体,以316国道沿线镇村为重点,逐步向两边推进,带动农村广泛开展整治村容村貌的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做好五个结合:一是同重点村建设相结合,切实做好“五改三建”(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路和建家、建园、建沼);二是同沼气池建设结合,推广生态能源,消化秸杆和牲畜粪便;三是同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实施结合起来,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四是同移民搬迁扶贫集中安置结合起来,提高环境卫生基础,创造村容整洁条件;五是同“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结合起来,促进环境卫生意识和水平的提升,要总结推广花果村实行的“门前三包”制度和三同村、五一村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清运卫生管理办法,形成项目支持、群众参与、管理到位的环境治理工作格局。确保建成一批、巩固一批,真正做到“富要富的水平,穷有穷的样子”,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建立村容整治长效机制,完善监督考核。村容村貌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良好的村容村貌的保持需要常抓不懈,创建和保持卫生示范镇和卫生示范村,需要付出艰辛地努力,常抓不懈。需要建立和完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要大力推广村民一事一议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的落实,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加强检查与评比。应进一步强化镇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完善考核机制,形成“干部牵头、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管理制度到位、整治目标到位。
培养农民群众良好的行为习惯。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在农村,是村容整洁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整治村容村貌的主体,要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转变农民千百年来的卫生陋习,自觉维护良好的村容村貌。要积极引导、组织村民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使环境卫生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实践中逐步建立村民自主、自治、自律与村委引导、管理、推动相结合的农村环境卫生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村容村貌,真正使农村变得更加靓丽,更加整洁,更加文明。
第二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议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议
(一)推动“多规合一”,分层推进环境整治。
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推动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形成系统、完整、科学的整体规划,系统性指导今后的农村环境整治。建议将全市除城区核心区域外的村庄,结合其地理位置、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村级组织建设情况等,划分成三个类别:第一类是环境整洁村,这类村庄主要解决环境整洁问题;第二类是环境提升村,这类村庄在环境整洁方面已经做得较好,但离美丽乡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适当给予项目建设以继续提升;第三类是美丽乡村,这一类村庄的目标是生态宜居,下一步需要重点提升,在布局上注重连村成带、连带成片,使我市美丽乡村既有“盆景”,更有“风景”。各村在编制整治规划的过程中,要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突出经济基础、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特色要素,切忌用“一张图纸、一个式样、一种格调”搞建设或照搬城市模式。
(二)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培养农村“土专家”。
采取“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方式,积极鼓励村级组织加大筹资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凡是有集体收入的村,每年从集体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环境治理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质量改善。要重点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推进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面亮化,完善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要明确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统筹治理生活污水、普及垃圾分类处理等任务,特别是要结合我市实际,有效推进垃圾处理终端建设,积极谋划建设垃圾分拣中心,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同时,还要从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基础工作做起,培养一批真正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土专家”,使各类基础设施能够实质性运行,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再上新台阶。
(三)着力提升治理层次,健全联动协调机制。
将农村环境整治这项工作放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放到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来落实,全面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层次。建议借鉴省内其他地区做法,使环境卫生整治成为“一把手”工程,市领导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对落后村实行“一村一领导一团队”,从上至下全面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市政府应定期召开联席汇报会议,听取有关责任单位阶段工作完成情况的汇报,及时发现工作中暴露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作为责任单位,要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将干部与行政村结对,建立沟通联系机制。联系干部要每年确定若干重点整治内容,将治理理念、经验、体会、载体等输送给农村,并切实帮助联系村解难题、办实事。
(四)丰富宣传教育载体,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村微信群等宣传载体积极宣传我市北塘村支书苏德生自掏腰包整治村貌等身边的农村环境整治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对一些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则要加大舆论监督和曝光力度。同时,可以通过建立青年志愿服务队,由老党员、老干部、乡贤组成的劝导队,以及组织辖区中小学生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监督治理活动等活动,营造全民携手共建农村美丽家园的良好氛围。对农村群众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全民素质。如垃圾分类工作,可以建立垃圾分类分层培训制度,对一线垃圾分类指导员、监督员,对村小组长、党员骨干、保洁员分别进行分类培训,增强全民垃圾分类的意识,逐步形成“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良好习惯。
(五)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党建+”助力环境提升。
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党员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各村要打造一支党员“先锋队”,组织党员从最难整治、最难打扫的区域入手,让党员成为普通群众的示范榜样,推行党员“分区包干、分类减量、分片考核”精细化管理模式,并有效带动党员分片联系群众开展环境整治,让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实现全民共同参与治理的目标。同时,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美丽乡村创建以及小城镇综合整治等列入农村党员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篇:汉阴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对策建议
汉阴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对策建议
作者:党中华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对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根本要求,良好的村容村貌不仅体现着一个村庄及其村民的精神风貌,而且有利于提升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汉阴县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活动、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治理,正是实现“村容整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具体实践。
一、汉阴县农村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良好的村庄容貌的形成,取决于村民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科学合理的规划、配套设施的建设、健全的管理机制及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等也不无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农村现状的影响,汉阴县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建设规划相对滞后、管理工作不到位。一些村建屋无序,乱建乱搭现象比较普遍,全县目前有60%以上的村没有完成村庄规划,随路而安,顺河而建,村内无固定垃圾投放点,无公共休闲绿地,排雨、排污设施不配套,没有专职的规划管理人员,导致村容村貌难以有效整治和改观,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2、农村有的地方环境卫生较差。有些村的屋前房后、道路两旁杂草丛生,垃圾满地,“三堆”(柴堆、粪堆、垃圾堆)现象突出,鸡狗散养,红红白白的塑料废物随处可见,路边、河道、水渠成为垃圾投放点,造成垃圾清运靠水冲,臭气、碎屑清除靠风刮,道路清扫靠雨洗。垃圾处理未做回收填埋处理,达不到无公害化的要求,造成环境污染。
3、农村的安全用水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还不够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畜引水”项目积极实施,农村的自来水使用基本覆盖农村,但水质的检测、消毒等环节欠缺,符合安全饮用水标准的程度不高。农村大部分都是旱厕,而且厕所、猪圈、厨房相连,卫生程度大打折扣。除“四害”认识和投入不足,消杀效果不明显。
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公共卫生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陈规陋习严重;二是经济基础薄弱,卫生设施建设上投入少;三是基层干部重视不够,抓得不紧,未列入议事日程,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改变不大。
二、对整治村容村貌、搞好环境卫生的几点建议
提高认识,把村容村貌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来抓。实现村容整洁是树立农村新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汉阴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抓好了,一方面可以惠及千家万户,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营造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和团结稳定的社会氛围。同时,还可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农村赢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创造条件。要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为契机,大力开展以农村环境卫生为重点的“洁净家园、建设新农村”活动。从实现“村容整洁”上破题,用管理城市的办法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把整治农村环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牛鼻子”工程,常抓不懈,抓出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坚实的基础。
确实搞好村镇规划,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要求。村镇面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以建制镇和自然村为单位,抓紧编制村镇规划,并抓好规划落实,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一是要按照《汉阴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把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要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施“四化一管”,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四化”即净化环境、绿化村庄、美化家园、硬化道路,“一管”即加强管理,建设生态文明村。二是要借鉴城市规划的经验和做法,把城市规划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引入新农村建设之中,使新农村建设规划既有较高标准,又要经济实用。三是把那些实践证明在农村受群众欢迎的、花钱又不多的如沼气、秸杆气化等清洁能源,积极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农村的集中安全供水、垃圾处理点、体育文化活动场等公共设施纳入规划之中。
理顺职能,通力合作。各乡镇政府要把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一项民心工程认真抓好,加强检查、督促,服务社会。建设局、环保局、卫生局、农综办、文明办、爱卫办以及广电局等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参与农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把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摆上议事日程,共同营造齐抓共管工作局面。同时在学校对学生、在农村对农民群众全面推进公德建设,不断提高全县公民的公德和思想道德水平,树立环境卫生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在整治村容村貌和公共卫生环境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要以改水、改厕和垃圾处理作为主要内容,以创建卫生示范镇和卫生示范村活动为载体,以316国道沿线镇村为重点,逐步向两边推进,带动农村广泛开展整治村容村貌的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做好五个结合:一是同重点村建设相结合,切实做好“五改三建”(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路和建家、建园、建沼);二是同沼气池建设结合,推广生态能源,消化秸杆和牲畜粪便;三是同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实施结合起来,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四是同移民搬迁扶贫集中安置结合起来,提高环境卫生基础,创造村容整洁条件;五是同“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结合起来,促进环境卫生意识和水平的提升,要总结推广花果村实行的“门前三包”制度和三同村、五一村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清运卫生管理办法,形成项目支持、群众参与、管理到位的环境治理工作格局。确保建成一批、巩固一批,真正做到“富要富的水平,穷有穷的样子”,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建立村容整治长效机制,完善监督考核。村容村貌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良好的村容村貌的保持需要常抓不懈,创建和保持卫生示范镇和卫生示范村,需要付出艰辛地努力,常抓不懈。需要建立和完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要大力推广村民一事一议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的落实,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加强检查与评比。应进一步强化镇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完善考核机制,形成“干部牵头、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管理制度到位、整治目标到位。
培养农民群众良好的行为习惯。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在农村,是村容整洁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整治村容村貌的主体,要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转变农民千百年来的卫生陋习,自觉维护良好的村容村貌。要积极引导、组织村民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使环境卫生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实践中逐步建立村民自主、自治、自律与村委引导、管理、推动相结合的农村环境卫生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村容村貌,真正使农村变得更加靓丽,更加整洁,更加文明。
第四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议方法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议方法
一、强化宣传,提升意识。每天早、中、晚利用大喇叭广播宣传,提高群众认识,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二、乡、村干部带头示范,领导干部要常下村,帮助村谋划整治方法,督导卫生整治。
三、制定村规民约。召集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共同商议本村卫生保持制度、保洁费收取等制度。
四、村民定时、定点倾倒垃圾,村保洁员及时清运。
五、建立长效机制,收取保洁费。
六、绿化、美化空闲宅院,选点悬挂“禁止倒垃圾”标牌。
第五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几个建议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几个建议
要加大农村垃圾日常清运力度。实践证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临时突击不可少,平时保持更重要。要全面清理垃圾、柴堆、粪堆、院落等,做到全天候保洁。要加强对保洁员的到岗、保洁等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督促清扫保洁人员开展工作,确保垃圾定点定时收集清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处理。
要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整治。特别是加强对背街小巷、河道沟渠等“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的区域进行整治;加强对农村集贸市场的规范管理,保持交易点环境卫生整洁有序;加大沿路、沿河、沿海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规范景区景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清理卫生死角。
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各镇、村垃圾桶、垃圾池以及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添置与管理。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利用科技手段作无害化处理,尽可能实现人畜粪便和生产生活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排放,消除污染源。大力推进公共场所的美化、绿化工作,打造生态健全、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