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基层工商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浅析基层工商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给予了重要关注,同时,也标志着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在农村的全面实施,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
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系于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让农民过上宽裕富足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和谐社会、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村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配置农村资源、联系城乡商贸交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在这一关键时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无旁贷,重任在肩。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一些粗浅见解,供大家参考。
基层工商分局(所)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前沿阵地,是整个工商工作的基石,它直接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市场监管”中,基层工商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主体的行政执法部门,基层工商所应主动为政府分忧,为农服务、帮农兴业、助农增收,为广大农民排忧解难,积极拓展农村市场监管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农村市场监管前沿,把监管农村市场主体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有机结合,使基层工商所工作更加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重点要做好“护、扶、帮”三篇文章,为农民的致富奔小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要做好“护农”这篇文章。
强化农资市场监管,进一步清理农资经营主体,实施农资信用分类监管模式,积极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不断探索农资监管新途径,重点应采取六项措施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第一,严把主体准入和商品质量关。一是在严厉打击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农资行为时,建立健全农资经营企业“经济户口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资经营的信息和资料并建立农资经营主体档案。二是通过明确进货查验责任、进销货建帐责任、退市责任,督促经营者狠抓农资商品质量关。三是认真落实粮食收购资格准入制度,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收购中发挥主渠道作用,鼓励和扶持多元化粮食收购主体,并建立国有粮库出入库登记台帐制度,严厉打击倒卖陈化粮和擅自改变陈化粮用途的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口粮安全。
第二,积极引导企业自律守信。一是对农资经销商店推行上柜商品明码标价,要求“商品标价签”应附在商品柜台上,标价签上应注明商品品名、产地、规格、价格。二是积极引导农资生产者与经营者签订销售协议。实行供、销一条龙的直供,直销渠道,减少过多的中间环节,保证商品质量。三是督促农资经营者推行“两帐两票、一书一卡”(进销货台帐、进销货发票、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商品质量信誉卡)制度。在遇到质量纠纷时,消费者可依据商品质量信誉卡内容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此制度的推行,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现象,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规范了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优化农资市场的经营环境。
第三,加大巡查力度和抽检频率,做好消费引导。一是坚持将村镇结合部为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食品批发部、集贸市场和农村小食杂店、流动送货车、小摊床、豆腐坊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二是针对不同季节对不同农资商品的需求及其存在的问题,积极联合农业部门开展对种子、肥料、农药质量的抽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对问题农资,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发布消费警示,为农民作好消费引导,实现资源共享,以减少农民不必要的损失。
第四,推行三项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一是推行层层责任制。通过强化所长、巡查员责任,把农资市场监管责任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并层层签署责任状。二是推行六项规范制度。加强对从事农资经营者进行管理,认真落实流通领域农资安全监管六项制度:即《农资准入制度》、《农资进货查验制度》、《农资索证、索票、公示制度》、《农资备案制度》、《农资巡查制度》和《农资退市制度》。三是推行联合监管制度。加强与农业、质监等部门的联系,进一步整合执法力量。通过与镇村“一会两站”不定期地组织召开会议,及时了解情况,充分发挥全县12315消费申(投)诉维权网站的能动作用,确保农民农资投诉不出村,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第五,组织开展农资商品优劣辨别活动,提高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在“3.15”和农资购买旺季期间,联合农业部门和农资生产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农资辨假知识宣
第二篇:基层公安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基层公安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朱一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作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职能部门,公安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找准公安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不断改进和加强农村地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当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突出治安问题,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当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突出治安问题。
近年来,各地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政法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大严打、严防、严管的力度,较好地维护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概括起来有“四个严峻”:
一是隐蔽战线斗争错综复杂,对敌斗争形势严峻。目前,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渗透破坏活动时有发生。“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已经成为境外各种敌对组织、敌对势力的“领头羊”,加紧组织各种反动宣传煽动活动。“实际神”等邪教组织活动也非常猖獗,干扰了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农村信教人员占信教人员的绝大多数,也是影响政治稳定的一大隐患。
二是因各类矛盾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较多,维稳形势严峻。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改革力度的加大,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因土地征用、占地补偿、土地转包、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增无减,且参与人数多,群众情绪对立,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三是社会面治安防控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案件居高不下,并有不断上升的势头。盗窃案件在发案中占比重较高,已成为衡量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好坏的“晴雨表”,直接左右着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走势。在少数地区,团伙犯罪、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案件还有所发生,大多数作案成员都是一些青少年,他们整天混迹于宾馆、网吧、出租屋或公共娱乐场所,激情性犯罪明显,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
四是某些治安问题在少数农村地区依然存在,治安行政管理形势不容乐观。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水平还不高,交通、消防及危险物品管理在农村地区比较薄弱。一些废旧物品收购站非法买卖赃物,已经成为犯罪分子销赃的窝点。部分农村地区赌博活动还有蔓延之势,一些不法经营者将黑网吧逐渐向农村渗透,吸引农村未成年人上网供其牟利。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少数农村基层党政领导不能正确处理好维护稳定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只重视经济工作,对治安工作特别
是治安防范思想认识和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部分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素质不高,积极性也不高,责任心不强,在群众中缺乏应有的威信,致使治安防范工作在基层难以真正落实。
二是经费严重不足。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村级组织无集体经济积累,无经营项目,加之农业税费取消,农村综合治理和治安防范经费难以筹集,导致农村地区巡逻守护人员待遇报酬,物防、技防设施投入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等基础工作难以落实。
三是防范机制不健全。在农村治安管理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派出所警力显得明显不足,维护社会治安靠公安机关单兵作战的现象一时还难以改变,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仍未形成,乡村集镇巡逻守护、户户联防、契约式防范等防控机制也不能长期坚持,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都停留在静态、被动的方式上,缺乏经费保障,难以持之以恒。
四是法制建设薄弱。在农村,对群众的法制宣传工作仍显滞后,目前也只能停留在广播、标语和有限的资料宣传上,群众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不多,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缺乏了解,致使出现矛盾纠纷不能依法表达诉求,不会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解决,极易酿成不良后果。
三、基层公安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系农村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问题。公安机关必须找准公安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积极参与,有所作为,不断改进和加强农村治安管理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安机关必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参与社会治安的职能作用,继续推进“平安创建”各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安机关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严打方针,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要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狠抓重特大案件的侦办工作,千方百计地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农村实际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原则,彻底清除黑恶势力赖以生存的空间。适时组织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地控制社会面上抢劫、抢夺犯罪案件和盗窃家禽、家畜案件的发生。加大打击各种经济犯罪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扰乱金融秩序、非法传销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努力维护全区市场经济秩序。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安机关必须狠抓基层基础工作,为新农村建设筑牢治安阵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公安机关要最大限度地整合警力资源,做大、做强、做实基层所队,实
现警务前置、警力下沉、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强农村治保组织建设,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村组联防、住户联防,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强公共复杂场所和人口管理,全力收缴散失在社会上的民爆物品和枪支弹药,抓好内部单位、金融网点的安全防范工作,全力开展“打、防、控、管”一体化建设。积极预防和减少各类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安机关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要转变基层民警的执法观念,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让民警学会从农民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自觉与侵民扰民、坑农害农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致力维护农村、农民的合法权益。要结合公安机关开展的“大接访”活动,热情接待、认真对待农民的来信来访,依法、及时处理和解决农民反映的问题、困难,努力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结合开展“大练兵”活动,强化教育训练,搞好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基层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提高公安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作者系盐城市盐都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第三篇:浅谈司法所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司法所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针对优化环境暨“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听证会有评议代表提出我局工作人员素质差、农村司法所不发挥作用等问题,我局现结合单位实际做出如下答复:
首先我们对听证代表给我局提出的问题表示感谢,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各界对我局的关注、支持和帮助。正是由于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经过我局全体干警的不懈努力,我们现以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一类单位,这不仅是市委政府、社会群众给我们的荣誉,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是对我局今后工作寄予的巨大期望,为此我局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干警,在学习上、工作上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为了不辜负群众的信任,上级的重托,我们时刻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保垒型支部、创新型队伍、复合型干部为目标,号召全体干警,特别是各部门负责同志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听证代表提出的我局工作人员素质差、基层司法所不发挥作用问题,我局认为这样理解我局的全面工作还是有失公正、有所偏颇、过于臆断的。
欲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单位、集体、个人的完善和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撮而蹴。我局目前从机构设臵到人员的配备,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到机关队伍建设,都是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发展和健全起来的。但是由于受时间和历史条件等的局限,我局的各项工作开展目前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平,距离群众要求和社会的需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我局没有
被眼前的暂时的困难所羁绊。在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的提升上,我局针对全体干警年龄结构差异大,知识结构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从科学谋划,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组织干部以个人自学和集体讨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干警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干警浓厚的学习兴趣,局里还建立了学习奖励激励机制,凡是通过自考、自修取得本专学历和专业资证的干警,局里都给予通报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截止目前我局在编人员本专学历以上干警以达90%以上。同时,为了激发单位科室的工作活力和创造力,局内各科室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干部为骨干的工作机制,在工作中老同志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将工作中积累经验传授给新同志,新同志也可以在向老同志学习的同时,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现代化办公信息和手段与老同志交流沟通,达到共同提高进步的目的。
其次,针对我局基层农村司法所不发挥作用的情况,我们认为造 成这种思想认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点: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由于机构改革发展的需要,各乡镇司法所自2001年起在机构管理、人员编制、工资薪酬上从乡镇政府脱离,纳入我局统一管理以来,但大部分司法所一直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这使得基层司法行政职能相对弱化,不能全方位引起农民的重视。从2010年起,省司法厅提出了加大基层规范化司法所的建设力度,目前各乡镇司法所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条件,但还有部分乡镇司法所的办公业务用房正在施工当中,未完全投入使用。二是在队伍建设,省厅要求,规范化司法所在人员编制上是每所在2至3人,而目前在全市11个司法中只有2个司法所是2人编制,其它所还都是1人1所。我们知道“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农村司法所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的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安臵帮教、法律援助、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等诸多职能,随着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司法所承担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工作越来越繁重,为了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我们克服了人员编制的不足,办公条件等设施相对滞后的困难,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了能弥补我们在工作中人员上不足,我们各乡镇司法所竟聘、培训、上岗的录用程序聘用了司法协理员,协助参与各司法所的日常工作。长期以来,根据农村的实际司法需求,我们广泛的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我们通过“法律五进”活动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援助等工作。为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新农村建设,目前,在我局在全市11个乡镇(社区),85个行政自然村均设立了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发展人民调解员390余人,并通过实施“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贯穿于解决农民矛盾纠纷实际工作中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最为关心和重视的根本问题,同江市作为国家典型的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县市,我们基层农村司法所在推进我市农村法制化建设进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继续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学习,扎实工作,将更加优质司法行政服务提供给广大农村和农民兄弟。
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没有我们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没有来自
你我他的积极参与,就没我局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就不能更好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但是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不仅是在当时还是在科技、信息、舆论广泛发展的今天都是适用的。我们诚恳的接受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领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我局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及时批评指正,适时监督。但我们也希望您对对我们的提出的批评也是公正客观的,是实是求事的,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盖全,这样不仅不利于我们改正缺点,克服不足,同时也会给我们今后的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当然工作好坏与否也不是哪个人能说得算的,我们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够做到痛定思痛,居安思危,广言纳谏,与时俱进,时时处处装着老百姓,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做民之所盼,那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有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同江市司法局 2011年5月23日
同江市幅员面积6300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9个社区,85个行政村,总人口近2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60%以上。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县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而做好做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是我们司法行政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司法所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的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安臵帮教、法律援助、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等职能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密切相关。针对农村司法所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些问题,现结合我市司法所实际工作情况,拟提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强化法制宣传教育,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法制环境。首先围绕农村、农民生产生活需求,深入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法律法规,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增强农村干部群众法制观念、民主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有序发展,落实各项民主制度,提高农民依法办事、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二是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乡镇(社区)”等创建活动,积极维护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努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法制化水平。三是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四是深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培
训班、法律知识竞赛和法律考试等,努力提高其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五是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效,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农民喜闻乐见的普法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指导,建立有效的检查考评与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权的素质。
二、要切实充分发挥“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在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主导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环境。
面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首先要注重“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切实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贯穿于解决矛盾纠纷的全过程,促进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对接联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出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引导和教育群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诉讼活动,利用人民调解便民、利民和不收费独特优势,积极化解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流转、劳务纠纷、群体性纠纷等复杂疑难矛盾。落实人民调解在“大调解”机制运行中的优先原则,形成工作合力,增强调解效力,有效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农村司法所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具体指导者、实践者,需要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基础建设,进一步调整、充实、巩固乡镇、村(居)委会调解组织,发展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和加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定期开展调解员职业技能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与乡镇大调解中心建立联合排查、联合调
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握社会矛盾纠纷动态,健全预防处臵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提高依法预防和处臵的能力。三是要坚持以防激化为重点,开展创“四无”活动,严防因调解不成而引起自杀事件、刑事案件、群体性械斗和群体性上访。四是要完善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排查调处、应急处臵、联动联调和考核奖惩等机制,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情况报告、案件分流、调处反馈、督查通报、台帐登记、责任查究制度,真正做到底子不清不放过、情况不明不放过、矛盾纠纷不化解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
三、以社区矫正、安臵帮教为工作抓手,为新农村建设消除不稳定因素。农村司法所要发挥好牵头和协调职能,首先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不断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分析、排查核查、监督考察、惩罚奖励和教育矫正工作机制,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制教育、公益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社区矫正人员融入社会的能力。二是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控,严防脱管漏管。三是会同边防公安派出所、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落实帮教力量,逐步实现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对有重新犯罪倾向的帮教对象进行重点帮教防犯,落实帮教措施,进行动态管理,力求做到不脱管、不失控。四是创新帮教形式,积极开展大墙内外联合帮教活动,将安臵帮教工作的技能培训、法律援助、亲情教育、社会帮教、职业介绍等向狱所内延伸,形成相互延伸、双向互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五是全力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基地的建设工作,协调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
策,努力提高安臵能力。六是加强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认真落实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责任田,使其回归后有条件自食其力;对丧失劳力,符合特困户、“五保户”等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要落实社会最低保障制度等有关社会救助措施;对贫困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要做好帮扶工作,使其尽早脱贫致富;
四、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一是通过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乡镇、村(居)和民营企业的法律顾问,依法解决和处理农村反映强烈、农民迫切需求的问题,为新农村重点工程建设、农村旧村改造、优化发展环境和重大疑难涉法信访等问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法律服务,正确引导群众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解决问题。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农民的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切实为维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服务,真正形成以县市级窗口为中心,乡镇司法所为依托、村屯居委为便民点的全覆盖,扩大受援面,针对农村困难群体,深入开展法律帮困、法律扶贫、法律维权,简化法律援助程序,快速办理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件。
五、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新农村的能力。农村司法所作为一级政法组织,与边防公安派出所、基层人民法庭共同组成乡镇一级的政法体系,是司法行政机关扎根基层,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在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一是要抓住中央关于基层农村“两所一庭”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在司法所办公用房、硬件配臵、交通工具、现代化办公设施等方面的支持投入。二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及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满足农
村多层次法律服务需求,增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三是要树立立足基层、面向新农村、工作重心下移,真心为民惠民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与农民朋友真心交朋友,找准服务新农村的切入点,帮助农民朋友走向致富道路,以为换位。
农村司法所要切实解决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问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必经之路,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利用基层司法行政资源,才能全力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相信各基层农村司法所在中共同江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推动同江经济社会科学跨迈越发展”的工作指导精神的鼓舞下,坚持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业务工作方针,围绕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积极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围绕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和法制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围绕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臵等工作;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这些举措将会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司法所有效提高基层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同江市司法局
2011年5月23日
第四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题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栏目:年终工作总结
近年来,**市朝天区司法局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整合资源,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筑起治安防范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构建和谐朝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抢抓机遇,加强调解组织和阵地建设
一是强化调解组织网络建设。为让人民调解深入基层,更贴近群众、贴近民间,我区本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化基础的原则,认真规划设置辖区内的调解机构,多层面搭建调解机构网络平台,在全区各乡镇、村、社区普遍建立了调解组织,其中建乡镇调委会2xxxx、村调委会21xxxx、居民社区调委会xxxx,配备调解人员125xxxx,各调委会统一制作了印章、标牌,制定完善了规章制度。全区统一制作发放规范的调解文书2240本,对申请、受理、登记、调查、调解、制作协议、回访记录等操作流程进行了统一,切实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健全,人员到位,调解规范。二是加强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心下移,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村级调解组织建设纳入“三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验收。为搞好试点带动,每村协调投入资金上万元,首批确立的中子枣树村、尧坪村、曾家太平村的调解阵地建设,由司法局长亲自带队指导,建立了标准统一的、规范的调解庭,全部达到有固定的调解室、办公室、有标牌、有印章、有规范的调解格式文书、有调解业务登记薄,调解室内设有调解主持人、调解员、书记员、当事人座牌等。各调委会建立了公示制,将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及职责、调解范围、调解原则、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制度、调解纪律等全部公示上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在示点村的带动下,全区6xxxx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已全面完成,正在验收之中。其产权同其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样按国有资产管理,村级组织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将余下的14xxxx村的调解组织阵地建设全部完成,到时全区农村调解组织阵地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人民调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第一道防线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二、突破经费难点,整合资源,保障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们始终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动出击,突破调解经费难点,整合现有资源,保障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根据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局领导多次向区委区政府请示,协调区财政从2011年开始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按地区人口人平0.1xxxx列入财政预算,作为区司法局指导管理调解工作的工作经费。二是充分利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中每个村xxxx元的财政经费投入,将其中xxxx元用于搞好村调委会的阵地建设,努力实现规范化。现全区有xxxx乡镇调委会、6xxxx村调委会达到了“五有”、“四落实”。三是将村委会书记、村主任、村妇女主任等三职干部作为村调委会组成人员,乡镇(居民)调委会人员也以财政供养人员为主,同时选配文化水平高、经验丰富以及在政法战线上工作过的退休老干部充实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村三职干部的工资每人每月300—40xxxx列入财政预算,其中近三分之一为调解津补贴,为提高调解队伍工作积极性奠定了基础。四是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指导管理人民调解的职能,组织司法所对乡(镇)、村、组调解人员采取以会代训方式进行业务培训,调解培训及资料费每年投入一万余元,以保证调解人员每人每年都至少培训一次,提高了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调解工作需要,真正达到善调能防。五是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倒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其中调解经费被列入各级政府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三、服务“三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是围绕党的政策方针抓调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局党组经研究决定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性质,找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大力加强农村实用法律知识宣传,印制了500xxxx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实用法律知识资料,在送法下乡活动中广泛散发,营造人民调解工作的大环境,加强人民调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力度。
二是围绕经济建设抓调解。不少经济纠纷在调委会主持下,通过双方协调达成协议,既适应了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又保证了法律行为的严肃性,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xxxx,经济基础薄弱,在促进农民致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纠纷,在司法所的指导下,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降低了当事人的成本,也依据自身职责切实维护了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
三是围绕重大事件抓调解。对影响大、涉及面广的纠纷,调委会人员都主动参与,在政府与群众之间积极发挥协调沟通作用,架起解决纠纷的连心桥,使问题得到解决。今年上半年,中子镇枣树村朱万里、文建平交通事故赔偿一案,死者家属xxxx多次在上级领导来朝天视察指导工作时,拦车喊冤,并扬言要去京上访,影响极大,经司法所和镇村调解人员努力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平息了事态的发展。
四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抓调解。农村用水、用电、林地权属等问题一直是引发纠纷的焦点,也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发挥作用,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和联动,搞排查,抓苗头,为调解这类纠纷提供了保证。在今年开展的全区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排查调处工作中,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xxxx,司法所和调委会参与调解矛盾纠纷56xxxx,其中调委会调解纠纷41xxxx,调解成功率达9xxxx,防止群体性上访xxxx,制止群体性械斗1xxxx,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组,大纠纷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真正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平安朝天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方式,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抓住机遇,更好地履行职责。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管理,充分利用已建的调解庭和调解室,规范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二要建立分级培训机制,提高调解人员素质,分期分批组织调解员认真学习调解工作基本理论和法律政策,让其熟悉矛盾纠纷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增强调解意识,掌握调解艺术,切实提高调解员调处预防纠纷的实战水平。三要进一步整合调解资源,形成调解合力,创新“大调解”工作机制,逐步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创造“有纠纷、找调解”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好范文
第五篇: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工商所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工商所建设
工商行政管理所是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的基础,是履行行政执法、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单位。近几年来,为加强工商所建设,促进工商所职能到位,市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加大基层建设力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的全面建设。那么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加强和推进基层建设,增强工商所的活力,使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本文就粗浅的做些探讨。
(一)加强基层工商所建设的凝聚力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在市场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目前基层工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问题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部门在不同地有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一把手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业务的开展和职能的履行上。同时,基层工商所人员少、工作量大,超负荷工作,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二是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基层工商所基本上实行“一肩挑”的首长负责制,没有配备专职的政工干部。这就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分工不够明确,责任主体不够清晰。尽管党的干部都有做思想工作的任务,但一方面基层一把手对全盘的工作负总责,对日常需要集中大量精力去做且业务性比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分身乏术;另一方面,大多数同志过去未从事过党的工作,也很少接受专门的政工培训,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办法,而且都是兼职。负有一定的政治工作责任的副职在实践中难以针对行政执法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拿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办法,只好顺其自然,“靠天吃饭”,加上一些干部本来就重管理而轻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就使得当前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显得非常薄弱。个别单位执法工商干部行为出轨,触犯纪律受到处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基层工商所的特点,一要进一步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制,应该建设和保持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专兼职政工队伍,同时充分调动行政人员、党员的积极性,实行专兼职结合、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二要确立并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规章制度,使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行有章可循。如建立学习日制度、交流谈心制度、活动制度、分析总结制度等。三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要选择适合工商行政管理队伍自身特点和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载体。如开展专题思想教育、倡导和培养队伍主体精神、反腐倡廉塑造执法队伍形象、广泛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等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较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履行工商职能提供组织和思想保证。
(二)加强基层工商所建设的战斗力离不开提高工商所综合监管效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所的监管内容不断扩充,监管任务日趋繁重。从目前来看,基层工商所的主要任务可分为受理登记、两费收缴、巡查监管、经济户口管理、经检办案及基层协会工作等六大类,从中可以看出工商所工作具有职责多、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影响大、责任重的鲜明特点。
首先,完善基层管理职能,实行均衡调整原则。要按照监管对象数量、区域经济总量调整工商所设置,力求各工商所工作量基本均衡;实行人员结构优化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年龄层次、素质能力、个体性格等因素,按照人员优势互补、所所均衡的要求,对人员进行合理重组,形成科学人才梯队,以最大限度发挥工商所的团队效能。
其次,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职工行政执法能力。在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大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素质要与时俱进,要化大力、下功夫、动真格强化教育培训,用先进的思想、文化、知识武装人,用优良的传统、作风教育人,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
人,努力造就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一是要制定科学的教育培训规划。根据
形势需要、队伍现状,岗位职责对教育培训进行总体规划,并提出分阶段、分类别的培训目
标和要求,以求切合实际、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二是要明确严格有力的奖罚措施。把教育
培训与岗位轮换、干部选拔、任用和晋升等切身利益相挂钩,对不积极参加教育培训、不符
合岗位职责要求的要坚决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让大家对教育培训产生一种不能不学、不可
不学、不学不行的观念,防止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三是要注重教育培训内容的有用性和实效
性。要立足工作需要,注重培训实效,加大对干部职工业务技能、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技
术,以及英语知识的培训力度,使教育培训真正起到提高队伍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目的。第三,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实行监管方式改革。近年来,基层工商所的办案装备,网络运作,巡查车辆等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已从提高监管效率入手,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单项管理为综合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大大提高了工商所综合监管效能,有力地
推动了市场监管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是须加强辖区和辖区市场巡查。在巡查中根据季节、行业特点,实施专项巡查、行业巡查、定期定时巡查、增强基层监管的机动性和时效性。
(三)加强基层工商所建设的创新力离不开提升工商所的思维理念
在新的形势下,创新工商行政管理理念,以新的理念指导当前的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理念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监管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履行工商行政管
理职责。面对日趋严峻的监管形势,每一位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特别是基层工商所的同志,对监管责任区有多少面积、范围、主体数量、工作重点、难点等基本数据要了如指掌,有直
面责任的勇气,有应答如流的思维,有应付自如的能力。
创新工商所文化也是一种力量,建设工商文化可以培养良好的工商行政管理精神。文化
又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资源,建设工商文化可以有效地约束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行
为。重视文化建设,多开展以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占领文化娱乐阵地,既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增进团结,活跃单位的政治氛围,又有利于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工商队伍执法形象。(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