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特色优势发展现代农业
依托特色优势 发展现代农业
珙县课题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现代农业也是我国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珙县按照“经济要继续领跑全市、继续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的总体目标,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一以贯之的工作思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整体质量、综合效益,实现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基础建设
(一)加强农田水利化建设。坚持“远期、近期和当前并抓,大中小微并举,新建、配套与病险整治并重,开源与节流并行”的思路,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进程。2011年,以沼气池、农村公路,烟水工程配套建设为重点,以户办、新村工程为载体,完成户办工程4500 户、新农村建设4 个村;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4000 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实施绿化造林2.4 万亩;新增提灌机械70 台550 千瓦,解决2.27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二)推进耕地良壤化建设。在稳定耕地数量的基础上,着力提高耕地的质量水平和集约利用程度。今年重点抓好“金土地工程”实施,整理土地6800亩,新增耕地1045 亩。
(三)加快村道通达化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在前、资金保障为先、规范管理为要、责任落实为重、营造氛围为势,县财政计划三年内平均每年投入2500万元、项目及其他资金7500万元,强势推进“交通大会战”建设,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全县100%的镇乡通水泥路(油路)、100%的行政村(至村委会所在地)通公路,镇乡客运通达率达100%,村客运通达率达90%,70%的镇乡
建有客运站。2011年,完成通村公路硬化60 公里,通村通达工程40 公里,新建乡村机耕道20 公里,整治改造乡村公路200 公里。加强对通村公路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等形式开展村道建设,除省、市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外,县财政对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每公里配套补助15万元;群众自愿捐资投劳修建的农村通社公路,每公里奖励5000 元;对无通达工程项目和通村水泥路项目的乡镇,每公里补助1 万元;非煤矿山和煤炭经营环节税费,属县级财政收入部分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四)加强农业生产机械化建设。针对山区县特殊的自然、地质条件和农业生产分散化、小型化种植的特点,积极推广适合山区县特点的小微型适用农机具,并对农用运输机械的购买进行定额补助,运输环节的税费实行减免优惠。
(五)加强农业环境生态化建设。继续巩固我县8.68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实施天然林保护、改造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重点解决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搞好面源污染整治,推广以沼气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模式, 今年县财政投入300万元,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00口。
二、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加强引领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应用
坚持推行“科技兴农”战略,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完善科技投入体系,确保县财政每年安排科技三项经费在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乡镇科技经费达到本级预算支出的0.5%以上,企业科技经费达到销售收入的2—5%,为农业科技推广和示范应用提供经费支持。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实施基层农技站改革,增强基层农技站服务功能,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示范户为核心的技术推广平台。重点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以及节本增效等先进实用技术的宣传推广。继续实施“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工程、“科技富民推进行动”工程、“产业化科技推进行动”工程、“生物技术产业工程”,大力推广“室外蚕棚养蚕”、“抛秧新技术”、“玉米软盘育苗”、“脱毒马铃薯”和“节能型沼气”等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应用,积极推广园艺作物温室栽培、无土栽培、工厂化养殖畜禽等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大棚蔬菜、水果,普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大户,发挥对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完善专利支持政策,鼓励自主创新,县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对申报专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5000—10000 元经费奖励。大力支持智溢茧丝绸、金鹰、金园、鹿鸣茶业、林海集团等龙头企业创建技术研发中心,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培训基地农户,做大做强以智溢茧丝绸公司为龙头的蚕桑产业,以金园食品、金鹰食品为龙头的畜牧加工产业,以鹿鸣茶业为龙头的茶叶产业,扶持林海集团“竹荪多肽特色味素”等生物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努力实现科技对发展山区农业的支撑、引领、突破和带动作用,力争在科技示范区,实现科技带动人均增收150元,辐射区人均增收120元。
三、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因地制宜培育富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我县幅员面积1149.5平方公里,70%属山地,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特征,终年少雨寡照,不适于精耕细作。如何突破传统农业经营规模小、劳动效率低、产业链条短、比较效益差和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发展现代农业,我县进行了深入探索。在立足粮食平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 48—50万亩,粮食总产量11—14万吨的基础上,坚持走因地制宜,特色富民的路子,利用国内特色独具的岩桂资源优势、适宜多竹生长的区位优势、全国大林业开发试验区和全国绿化“先进县”、“百佳县”优势,蚕桑、茶叶、烤烟等优势,大力发展蚕桑、烤烟、茶叶、林业、畜牧等“五大支撑产业”,建成4个10万亩基地(10万亩香精香料基地、10万亩笋材两用竹基地、10万亩园林绿化苗木基地、10万亩蚕桑、茶叶基地)。今年,我县坚持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亿元产业链、千万元产业镇、百万元产业村、50万元产业社”的产业发展目标不动摇,着力规划建设孝儿、底洞、下罗、上罗、洛亥等六个蚕业经
济区,全县新建成标准化桑园2万亩以上、蚕业百万元专业村10个,蚕业产业化、标准化示范村3个。以“南烟北移”为契机,引进先进的经验管理理念,对烤烟生产实施自然灾害保险,着力推进玉和—上罗、王家、曹营—洛亥三个万亩优质烤烟基地和20个烤烟百万元村建设。大力发展三元杂交生猪、优质肉牛、特色土鸡、肉兔等,着力建设无公害家禽家畜基地,实现畜牧业产值10亿元。积极推进石碑红卫村、洛表麻塘村两个茶叶生产专业村建设,力争优质茶园突破3万亩,产茶突破2000吨。整顿和规范竹木经营加工市场,实现林业产值3 亿元。
四、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积极推进辐射带动强的产业化经营
(一)狠抓龙头企业集群化培育,重点围绕茶叶、林竹、烤烟、蚕桑、竹荪、香精香料等优势产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化发展“旗舰”。全县已培育出“林海竹荪”、“智溢茧丝绸”、“金鹰食品”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 个、市级企业2 个、县级企业10 个。
(二)狠抓专合组织多元化发展。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以龙头企业、经济大户、中介组织为核心,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组建农民专业协会,通过“支部帮协会”、“专家+协会+农户”、“能人+协会”、“农村服务组织+协会”等组织模式,大力发展和建设农村专合经济组织。使专合经济组织在产供销、技术服务和培训、规程、标准化生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全县累计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5个,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行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入会会员达19846人,入会会员占全县总农户78000户的25.4%,带动农户73641户。
(三)狠抓特色品牌市场化打造。初步形成了“林海竹荪”、“上罗岩桂”、“下罗土鸡”、“底洞高山蔬菜”、“孝儿花生”、“洛表鲜果”等特色农产品。集中精力打造“品质优、叫得响、喊得亮”的特色农产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协
会申报注册无公害、绿色食品等农产品商标,目前我县已获得“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4个、“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 认证6个、“四川省无公害肉猪生产基地”认证1个、“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认证1个,注册完成了珙县“老寨土鸡”商标。
五、用高素质的农民建设农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一)在培育模式上,坚持走抓点带面、典型示范的路子。重点抓好农村经营人才、乡土技术人才和村社基层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在各乡镇发展了一批专业大户、运销大户,造就了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培养了一批对群众有感情、抓发展有办法的村支书、村主任。如我县青年农民王乾友多年潜心从事食用菌的人工栽培研究,目前已取得“玉米竹荪套作双高产栽培技术”、“人工三塔菇栽培技术”等食用菌人工栽培专利技术,已在全县推广种植,农民在玉米地内套种竹荪,亩收入可达2000-4000元。洛表镇茂林村农民林富海发明的静态爆破技术,市场前景广阔,不仅为其带来上千万元收入,而且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二)在培育渠道上,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县建筑工人、采煤工人品牌和全市农村劳务开发培训先进基地珙县职业高中,重点抓好村两委主要成员集中培训、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和农民工培训工程,推动培训工作下乡入户进农家,今年预计培训农民工4.7 万人。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在劳务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全年力争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2 万人。
第二篇:依托专业特色优势 打造品牌校园文化
依托专业特色优势 打造品牌校园文化
摘 要:学校的特色和个性既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的主体精神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如何实现多样化和展现个性特色,建工学院的做法如下:依任专业建设特色校园文化;重点发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建设校园文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学院;品牌校园文化;成果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241-02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学院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学校的特色和个性既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的主体精神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如何实现多样化和展现个性特色,其内容、途径、形式和侧重点都应该结合自己院系的专业特色,各显其能,各展其优势。建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依托专业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87年,前身为呼盟城建职工中专,2000年并入呼伦贝尔学院,合并后在院党委、行政领导下,伴随学院二次创业大好机遇,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年来,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秉承“一实、二高、三强、四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工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适合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奠定了基础。学院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时特别注重突出专业特色,把学科专业特点与校园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注重考核并展示学生专业技能,在历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院系风采活动中,分别举办过“建筑艺术作品展”暨锡盟牧区住宅设计、“测量仪器展示暨专业技能大赛”、“校园规划设计大赛”、“系标系徽设计大赛”、“建筑设计综合大楼”设计大赛、《美丽的呼伦贝尔》师生建筑摄影展等,每一次活动都荣获“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最具专业特色奖”。这些活动让学生有了展示才华的空间,使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了专业能力。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努力实现建筑专业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对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一以贯之的举措。
除了与专业结合的院系风采活动以外,为了以直观的方式使学生形成一种专业意识,从而达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多次举办专业主题教育,如2009年成功举办了《城市建设与环境的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历时三个月,听专家讲座、到西山生态园和城市建设工地实地考察等分三个阶段组织进行活动,活动结束,形成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文字报告和有关城市建设的绘图设计作品,该活动受到学院的表彰,荣获一等奖。
二、重点发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建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在如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凸显精神文化魅力,在立德树人上求实效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点睛之处。学院本着“建设有文化的校园,塑造有思想的教师,培育有素质的学生,办成有特色的院系”这一目标扎实地开展精神文化建设。
1.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的教育活动。每学期,每个班级都要求有计划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安全卫生、感恩立德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讲和谐”,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了“学党史建优秀党支部”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典型引领,利用节点。结合学雷锋活动,我们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处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热爱学习,勤于钻研,做雷锋式的好青年。结合清明祭扫活动,对学生适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乡土革命英雄,忆艰苦革命岁月,在学生心里埋下报国宏愿。
3.大力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学院每学期都会向师生发出“让我们都能拥有自己的书,并能在书香中成长成才”的倡议,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结合“主题读书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汇报活动,好书传看活动,经典诵读比赛、“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征文活动等,使学生浸润在书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养成学生爱读书、善读书的好习惯,使学生树立不读书是最可怜、可悲的价值观念。
塑造文化品格,培养人文精神,注重文化熏陶。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将“真善美”、知恩图报等传统美德、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社会公德付诸于实践育人之中。2008年为汶川大地震灾区奉献爱心活动中,2005级工程监理班栗雪斌同学在参加集体捐助之后,又把自己当时刚刚获得的1 000元助学金全部捐出来,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和高尚道德情操。
(二)发挥环境文化的作用,让学生在浸润中成长
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是大学教育中无声的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应注重文化品位和内涵,增强育人功能。
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网络等校园文化媒体、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及时反映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2006我们创办了自己的系刊《建工人》,每月发行一期,每期分四个版面,分别有时事要闻、系内活动简讯、建筑专业趣闻以及学生发表的诗歌散文等内容。我们努力做到正面宣传及时到位,负面事件适时报道,发挥载体重要作用,着力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营造才智文化氛围,激励大学生成人成才
发挥《论语》、《庄子》等孔孟哲学讲堂作用,使学生经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学院每年都集中组织学生学习孔孟之道,并广泛开展讨论,切实体会“仁义礼智信”的文化精髓。利用专家学者学识,为学生开展相关讲座。我们邀请校友,现在呼伦贝尔市建设委员会工作的敖主任给同学们做《专业择业事业――论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等报告,对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价值观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学生社团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教育基地,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才智文化的建设,促进了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学生勤奋刻苦、立志成才蔚然成风。近些年来学生英语四、六级过级率不断提高,英语四级过级率达到74.4%,计算机过级率达到60.4%。学院积极鼓励、支持学生考研,成立考研自习室和辅导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2010年考研率8.2%,2011年考研率达到10.14%,考研率逐年提升。在学校组织的“高等数学”竞赛中,学院学生成绩优异,2009年以来每年都有多人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三等奖。2009年张洪涛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作为自治区唯一学生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这不仅是建工学院及呼伦贝尔学院的光荣,也是自治区高校的荣耀。学院学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广受用人单位青睐,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好评。这些成绩与学院注重营造才智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
(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向社会实践延伸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了解国情、民情,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结合,促进知识内化为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院坚持不懈地开展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炼能力、做贡献。
1.在每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序安排、精心组织,带领志愿者深入到周边农村牧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图片展览、报告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为农牧民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同时,志愿者们还与有关农牧区结成对子,力所能及予以帮助。他们为农牧区的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具、资料,耐心的为孩子们讲解文化知识。
2.服务社区活动。我们每学年定期到结对社区服务,走访社区内孤寡老人家,送去爱心衣物、帮助打扫室内外环境、陪老人谈心、表演节目等,用爱心与责任带给孤寡老人以抚慰和温暖。志愿者们冒着酷暑严寒帮助社区清理垃圾、积雪等,给居民的出行带去方便,为社区的环境打扫出一片洁净天地。
3.学院大学生爱心志愿者每学期都会不定期到儿童福利院,开展“大手牵小手”慰问活动。志愿者们及时将学院师生捐赠的衣物与学习用品发放给小朋友,帮助指导学习或给孩子们表演节目、一起做游戏等进行良好的互动,抚慰心灵、奉献关爱。学院青协还特别组织了爱心家教团,坚持在每周末到福利院给孩子们指导功课、聊天玩耍,陪孩子们渡过一个又一个快乐的周末。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了大学生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反映出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助人为乐、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
(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每年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水平。几年来,我们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2009年的全区“挑战杯”活动中,佟雅茹同学荣获科技发明制作类三等奖。
三、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始终坚持“重于践行,受益于学生”的原则,采取“以活动带活动,以活动促活动”的方式,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开展的每一个文化活动都深入到学生心中。我们根据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等特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发动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社团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如各类球赛、演讲、知识竞赛、歌手大赛、广场舞比赛、礼仪大赛、宿舍文化节、迎新晚会、送毕业生晚会等。这些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广大学生的想象力,文化领悟性。通过开展这些文化活动,使学生的文明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促使每一位同学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公物、讲文明懂礼貌、讲公德重安全。同时,促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并热心于公益事业。
近年来,在学院党总支、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育人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践行“凝思砺志、德行天下”的校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才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视野得到开拓,知识得到延伸,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从实践、理论、艺术等方面传承校园文化精神,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广大学生打造一个素质拓展的文化舞台,为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彭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5).[2]田春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4).
第三篇:依托城郊优势 发展蔬菜产业
依托城郊优势 发展蔬菜产业——黄州区蔬菜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省蔬菜办点击数:165更新时间:2009-5-4
近年来,黄州区立足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确立以蔬菜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实现了蔬菜产业发展的新跨越。2008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8.5万亩,蔬菜产值3.03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58%,蔬菜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48.5%。黄州区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作法是:
一、抓招商引资,助蔬菜产业发展之力
黄州区在蔬菜产业发展进程中,遇到过蔬菜产品自销过剩、加工转化能力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规模化发展一度停滞不前等问题。该区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培育和引进加工龙头企业,用工业化的理念抓蔬菜产业,解决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难题。2005年引进台商独资企业——黄冈市永通食品有限公司落户黄州工业园,注册资金325万美元,占地规模120亩,建成脱水蔬菜、速冻保鲜和调理食品三条生产线,年蔬菜加工能力3万吨,带动了3000亩蔬菜基地的发展。2007年引进了黄冈市康尔达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36亿元人民币,占地规模200亩,以加工具有地方特色的黄州萝卜脱水、淹制、泡制和饮品系列产品为主,设计年加工能力6万吨,发展黄州萝卜生产基地2万亩。目前,该公司的基建工程正在建设中,已建成500亩黄州萝卜种子生产基地,黄州萝卜已获得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地地理保护标志。同时,还发展了3个民营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3000吨,带动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黄州区还积极引进蔬菜种植业主,已引进蔬菜种植大户5个,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
二、抓蔬菜协会,建蔬菜营销体系之网
蔬菜生产的千家万户经营模式,组织化程度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黄州区2002年开始积极探索,引导和扶持菜农建立蔬菜专业协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六福湾村组建了全区第一个蔬菜专业协会,采取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生产投入品、统一产品收购价格、统一订单销售、统一结算方式、农户分户管理的运作机制,会员由开始36人发展到现在428人。六福湾蔬菜专业协会成立后,区政府加大对该村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相继投入近800万元,改善了基地的道路、排灌渠道、大棚设施等生产条件。协会从该村自身实际出发,大力实施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从提高会员的生产技能着手,邀请省内和区内蔬菜专家进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农民搭建起学技术用技术的平台。通过几年努力,该村农民种菜科技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得到同步提升,种菜收入大幅度增加。2008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1700亩,产值1560万元,人均纯收入5255元。全区已发展蔬菜专业协会8个,网络会员3121人,协会组织蔬菜种植面积达6356亩,组织销售蔬菜8000吨,占协会会员蔬菜生产总量的21.2%。
三、抓土地流转,走蔬菜规模发展之路
黄州区在蔬菜规模化生产中遇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一难题,黄州区选择南湖街道办事处进行土地流转尝试。该办事处为国营农垦农场,土地流转工作难度相对较小。2006年南湖街道统一规划、统一调整、统一地租,在做好原土地经营权农工工作的前提下,收回农工的土地经营权,由街道办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区、办事处两级共投资近600万元,建设1200余亩蔬菜生产基地,同时成立蔬菜专业协会,动员和组织36个种植大户实行规模化经营,并作为永通食品有限公司的蔬菜加工原料基地,形成了“企业+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黄州区积极运用土地流转政策,推广南湖街道办实行土地流转、规模发展蔬菜生产的成功经验,迅速掀起了土地流转、规模开发的高潮。黄州区在土地流转中,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实行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农户自愿、有偿转让的办法,将三个乡镇6个村,涉及1163农户的3000亩耕地,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序地流转到5个种植大户进行蔬菜规模化生产,其它农户反聘种地取得务工收入。2009
年2月4日,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同志深入黄州大棚西甜瓜基地现场考察春耕备耕工作,对黄州区实行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的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抓项目整合,融基地建设投资之源
与传统大田作物相比,蔬菜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建设高标准的蔬菜生产基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靠地方财政投入和农业主管部门努力远远不够。该区用活、用足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政策,一方面对上积极主动争取农业项目,另一方面对内实行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做到基地建到哪里,项目资金投向哪里。近几年将农业、水利、农机、交通、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等涉农项目实行捆绑,集中用于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新建渠道17公里,新建泵站4座,维修泵站3座,新建机井440口,架设农电线路13公里,硬化基地道路25公里,基地防护林栽植2.0万株,新建镀锌钢架大棚520亩,农民购置微耕机120台,大型旋耕机3台。仅2008年就投入资金1151万元,对6个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其中新建基地3个,基地规模扩大2000亩。通过实行项目资金的捆绑使用,有效解决了基地建设的投入,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效果,提升了基地建设标准,扩大了基地规模。
五、抓政策激励,立蔬菜产业发展之制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为了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该区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政策,对于蔬菜加工型企业落户黄州的,享受工业招商企业的同等优惠待遇;对于蔬菜种植业主,基地建设到哪里,涉农项目就跟踪落实到哪里,在硬件上保证建设的需要,在软件上实行“保姆”式服务,使老板引得进、留得住、干得欢。二是落实政策性补贴。2007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区蔬菜产业化的意见》,明确规定蔬菜种植连片规模达到200亩的基地,对基地种菜农户每年每亩补贴50元;对农户建设永久性大棚设施的每亩一次性补贴600元。同时,将蔬菜办公室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工作经费10万元。黄州区对蔬菜产业化建设措施得力,得到黄冈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黄冈城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黄冈城区“菜篮子”实行市、区共建,对黄州区蔬菜基地建设按照市、区1:1进行配套奖补,从而使黄州区菜农获得政府奖补资金由每亩50元提高到100元,大棚奖补资金由600元提高到1200元,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该区将蔬菜产业化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对发展成效好的乡、镇、街道、基地村、蔬菜专业协会、种植和营销大户予以通报和奖励。在2009年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对2008完成蔬菜产业化建设目标任务的乡镇,前三名每个乡镇奖励1万元;对实行土地流转,引进蔬菜种植业主的3个村,每个村奖励5000元;对3个优胜的蔬菜专业协会,每个协会奖励3000元;对6个蔬菜种植大户和4个蔬菜营销大户,每户奖励1000元。黄州区通过制定蔬菜产业发展政策,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有力的推动了蔬菜生产、加工和营销,促进了蔬菜产业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篇: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乡镇工业
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乡镇工业
中共蓝山县委书记魏湘江
近年来,蓝山坚持“两翼推进”发展新型工业,把工业发展重点集中到发展加工贸易和矿冶开发上,大力依托人气、资源、传统优势,推动了全县工业加速发展。今年前三季度,二产业在三次产业比中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一、依托人气优势,发展加工贸易。
一是加强引导。随着农村生产机械不断推广,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增多,一部分已南下打工,另一部分不愿离开故土,我县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财富。一方面积极调整工业发展布局,有序引导中小加工贸易企业向永连公路沿线乡镇梯度转移,建设永连公路沿线乡镇加工贸易产业走廊;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农民进城务工,鼓励打工能人回乡创办加工贸易企业。二是加强扶持。先后出台《关于发展“三来一补”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进一步稳定和促进毛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毛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加工贸易企业严格实行“无费”管理,使县城和乡镇加工贸易企业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到700余家,用工近4万人。三是加强服务。把今年定为“企业优质服务年”,以县委1号文件形式下发企业优质服务活动方案,对服务企业工作做了具体安排,所有在蓝企业女工享受免费妇检,所有在蓝务工人员同等享受居民医保、工伤保险、免费培训,同等享受子女入学、廉租房优惠政策。成立“蓝山县企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下设“企业帮扶办”,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主任,开发区、经委、商务局等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限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今年以来,企业帮扶办共为企业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20多件,为企业正常生
产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矿冶开发。
蓝山铁锰矿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储量1.1亿吨,远景储量2.2亿吨,是全省铁锰矿储量大县之一。为把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县委、县政府着力把矿冶开发作为蓝山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的重要支柱来打造。一是科学规划。把规划作为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龙头”,借智借脑与中南大学实行校县合作,由中南大学对我县铁锰矿资源储量和资源潜力、铁锰矿产品的形势与趋势、铁锰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铁锰矿企业布局,以及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环境、产业方向、产业定位等进行总体科学规划,使我县矿冶开发步入科学、有序开发轨道。二是合理开发。积极推进矿权审批工作,解决矿权与开发分离问题,为大规模开发奠定基础。同时,规划1000多亩土地建冶金工业基地。引进华夏基业、兴达锰业、盛世工贸等5家大型矿冶企业,目前华夏、兴达、盛世等三家公司已完成投资1.0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均顺利完工,并成功点火试产。阔冶、鑫烨两家公司正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进马来西亚最大财团——云顶林氏集团与华夏基业合作,一期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20万吨精铁粉生产项目,将占据全球精铁粉产量四分之一。三是加强保护。从国土、环保等职能部门和公、检、法等政法部门抽调17人组成联合执法整治工作组,作为政府常设的矿产资源整治机构,由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领巡查队伍专门负责在矿区巡查。今年以来,全县对非法盗采开展打击行动12次,依法处理非法盗采案件12件,扣押铲车9台,挖机2台,运输车辆45台,依法罚款70余万元,为近年来矿整力度最大、措施最到位、效果最明显的一年,全县非法盗采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三、依托传统优势,发展铸造产业。
一是立足长远优规划。立足于把铸造产业做大做强,完善铸造产业发展长远规划。按照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相对集中、分期实施、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大
洞工业园定位为主动承接“铸造湘军”产业辐射、广东铸造产业转移和开发利用我县铁锰矿资源优势,集冶炼、铸造于一体的工业基地,将早禾园艺场、石磳一带纳入蓝大冶金铸造工业基地规划,把大洞工业园建设成湘南冶金铸造产业的主阵地,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园区内规模工业由目前的7家增加到35家,实现园区内工业总产值达8亿元,年税收达1500万元。二是出台政策促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在用地、电价、税收、标准厂房建设、企业担保融资、征地拆迁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周边市县及沿海地区铸造企业落户投产。三是抢抓机遇抓招商。充分抢抓沿海高耗能铸造业向内地迁移的机遇,积极主动外出招商,引进了总投资超过1500万元、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的生产格力空调压缩气缸及主轴的钜铭铸造有限公司、刀王刀具有限公司、深圳大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康凌五金工具有限公司、佛傲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规模铸造企业。目前,全县铸造企业已发展到67家,其中规模企业7家,用工达到2000余人,产值超过4亿元;同时总投资达2亿元的8个铸造项目正在洽谈中。(来源:湖南社会科学报)
第五篇:**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三元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三元区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丰富优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取得一定成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各项指标完成良好
2019年三元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为18.98亿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为20949元,同比增长9%。全区落实市分解下达我区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3.98万亩,蔬菜播种面积6.15万亩,果树种植面积维持在6.5万亩;生猪存栏9.12万头,累计出栏18.07万头;家禽存栏29.82万羽,累计出栏57.74万羽;肉蛋奶累计产量16871.68吨;水产养殖面积2800亩,上市水产品1230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富硒产业不断壮大。
富硒农业种植面积1.3万亩(坂星线9000亩:曹源、楼源、忠山、富源、眉山、欧坑、星桥、乌龙。中村乡4000亩:中村、顶太、白水、南坑)。硒农产品经营主体37家,开发了富硒米、笋干、蛋禽、茶叶、百香果、米酒等26个富硒农产品(见2-2-123456),其中金三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富硒火焰参被中国中医药科学研究院授予“产学研示范基地”,还与河南百消丹药业集团联合出产了“双参含片”(火焰参与西洋参)等产品(见2-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注册区域富硒农产品公共商标“万寿岩”,建立了全区富硒农产品展示中心,初步形成了富硒产业的发展格局(见2-2-123456)。二是果蔬产业增产增收。不断完善坂星线3个省控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楼源、沙阳、忠山、富源)(见1-3-123、1-4-1、1-5-123),建立水肥一体化示范片(见1-10-4),蔬菜产量比增4.8%。发挥省级农特产品优势区(柑桔)的品牌效应,成立三元早蜜协会,成功举办第二届三元区西际蜜桔鉴评会暨采摘节,参与游客达1000多人次,有力推广三元柑橘品牌(见2-3、4-7)。我区黄金百香果在今年“11.6”林博会上广受好评,并与“北京自然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供销合作意向。三是肉制品加工业品牌提升。投资1.6亿元的三明市牲畜屠宰、肉制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基本建成,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具备屠宰、分割、物流配送等功能(见2-10)。以省级龙头企业“名佑”食品集团牵头,组成了由“麦尔”“欧派”“聚海”“德威”等肉制品加工企业组成的培根产业集中区,并成立了培根产业联合体,年产培根肉达10万吨,持续占据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今年11月20日,“名佑”食品还代表中国肉制品企业参与在上海举办的国际经贸交流,与比利时代表团签约(见2-5、2-6)。福建乐斯美食品有限公司日产速冻水饺5吨,畅销全国各地,创造就业岗位600人。四是休闲农业初显成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引进休闲农业综合体项目,今年来,成功引进兴发归园田居农业综合体(见9-1、9-2、9-3)、圆初生态休闲农业、格氏栲四季花海休闲园等项目,已投资金额约0.5亿元,其中圆初生态休闲农业园已具备基本接待能力。五是花卉、苗木产业规模渐成。以中村乡为产业基地,科学运用与华侨大学合作编制的全乡花卉产业发展规划,采取“公司+基地”或“公司+农户”等模式,今年来总投资约1200万元,扩大庄言兰花园(见9-6、9-7)、南洋湾观光园、洋洋鲜切花种植园(见9-4)、金花茶、埔头城黄金枸骨苗木园等生产规模,使花卉成为我区农业产业新增长点。六是水产产业不断发展。水产养殖面积2800亩,上市水产品1230吨。完成农民创业园试验示范《大规格棘胸蛙养殖试验示范》城东乡稻城南村基地建设,取得两项棘胸蛙养殖专利,试验养殖面积2000平方米;完成建设鳗鱼场3个,养殖面积62亩,年产200吨,产值2000万元。(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2019年三元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措施的细化落实意见》和《关于支持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三元区主要农作物农业综合化机械化水平率达65.78%(见5-2-3)。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1.2%(见5-2-2),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面积1万亩(见5-3-2);农业技术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全区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基地全部运用农业技术部门制定的主推技术。
(三)农业生态治理成效明显
一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已完成省、市规定的53家规模养殖场改造及散养户清理工作,全区资源化率达到88.63%,完成畜禽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见7-1),为下一步全区推进做好准备。二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专项行动。全区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增施有机肥1000吨,商品有机肥示范推广及辐射带动完成4.98万亩,超过市下达任务2.2万亩(见8-3-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成12.7万亩,超过市下达任务12万亩;2019年化肥使用量3670吨(见8-3-4),同比减少2%。三是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专项行动。全区实现农药用量零增长,推广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2万亩,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13.15万亩,统防统治技术6.02万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02万亩次,农药使用量122吨,同比减少4吨,减少3.17%(见8-2-4)。(四)特色现代农业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
创建果树、蔬菜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各1个,已完成建设内容,正在整理材料,12月中旬验收拨款(见1-3、1-4、1-5、1-6、1-7、1-8、1-9);二是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新增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个,累计认证产品19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证书到期复查换证率100%(见3)。三是创建“一村一品”特色示范村。2019年申报新增三明市省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2个(岩前镇富源、莘口沙阳村)(见4-3),国家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1个(西际村,国务院已公示确定),累计27个(见4-4-1)。四是建设设施农业。2019年总计投资约320万元,在中村乡本点的兰博园、南洋湾,岩前镇乌龙村的蓝莓园完成建设并验收设施大棚总计35亩(见9-1-9)。五是培育省级龙头农业企业。做好审核省级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新申报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见10-1-5)。并对原有5家省级龙头企业进行每季、半年、年终共6次监测。申报现代农业重点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3亿元。二、存在问题和短板
1.农业产业投入资金不足。由于我区财力薄弱,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农业企业和重要项目的发展。加上农业属中长期项目,回报率低,风险较大,社会资本投入热情不高。
2.农业生产装备水平不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仍然较低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还不多;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于全市发展水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冰雹、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差。
3.农产品品牌不响。我区品牌农业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广力度不够,农业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还未充分显现,还存在品牌不响、有牌无品等问题。在我区获得“三品一标”的农产品中,真正在省内外市场上享有知名度和形成规模的不多,产品辐射面不大,带动力还不够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与建议
1.着力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以生态、品牌、休闲农业为着力点,稳定基本农产品生产,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完善产前、产中、产后链条。提升一批如“名佑”等已初步成型品牌知名度;培育形成一批如“西际蜜桔”“富硒农产品”等三元农产品标志性品牌;整合一批小众品牌;积极筹措资金,委托第三方机构运营推广,逐步打响“万寿岩”富硒公共品牌。推进生态农业园项目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区域经济,逐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产业互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
2.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着重推进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与福建省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确保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100%;确保农药肥料经营单位、兽药经营单位、种子经营单位及依法取得农药生产经营许可证与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福建省农资监管信息平台100%。加大对农资产品开展质量抽检频次和力度,规范农资市场,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
四、工作建议
1.关于设立现代产业园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议
我区建成了“养殖-屠宰-加工”全链条畜牧业产业链,组成了由“麦尔”“欧派”“聚海”“德威”等7家肉制品加工企业组成的培根产业集中区,年产培根肉达10万吨,属于福建省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近年来稳定占有全国约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建议市政府将我区肉制品加工基地列入现代产业园重点项目建设予以支持。
2.关于增加核拨检疫人员工作经费的建议
我区检疫站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检疫员共23人,其中在编在岗11个,聘用12个。市区牲畜屠宰均由我局检疫员进行检疫,检疫工作量大,人员经费没保障,自2015年取消检疫收费政策,需投入检疫工作经费120万元,其中由市财政每年下拨资金80万元,区财政承担40万元;而目前检疫工作经费因检疫员工资待遇提高增加至170万元/年,市财政核拨资金却未增加,我区检疫工作经费缺口90万元/年。建议市财政增加核拨检疫工作经费。
3.关于设立富硒农特产品发展资金的建议
我区富硒土壤占全区面积43.7%,为全省十大富硒重点县之一,富硒农业种植面积1.3万亩,硒农产品经营主体37家,开发了26个富硒农产品。注册区域农业公共商标“万寿岩”,引领示范、带动富硒农业品牌16个,初步形成了三元区富硒农业产业的发展格局,计划通过第三方运营,扩大富硒品牌影响力,但资金缺乏。建议市里设立富硒农特产品发展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