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日本农业机械化及农协考察报告
赴日本农业机械化及农协考察报告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局长李俊
2005年9月6日至20日,本人随农业部农垦局组织的赴日本考察团,对日本农机化发展及农协组织情况进行了考察。期间,访问了日本农林水产省生产局农产振兴课,与技术对策室原孝文先生、町口和彦先生座谈了稻作生产、农地流动及水稻机械化发展问题;参加了日本农业机械工业组织的农机化专题研讨会,考察团与石川岛芝浦、井关、久保田、锄柄、松山、三菱、洋马、山本、日立、SUZUTEC、TAKAKITA、DELICA等12家农机株式会社的与会人员就水稻机械生产及农机化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座谈,日本《农机新闻》、《农经新闻》和《农村新闻》分别对研讨会的情况予以了专题报道;还专程访问了北海道道立(水稻)中央试验场,参观了岩见沢水稻育种试验地,与其进行了水稻育种技术方面的交流;参观了久保田农机株式会社北海农机售后维修厂和东京农机制造工厂;访问了日本全国农协(JA全农)试验场、东京农业试验机构、北海道美呗市开发町南麦(稻)作营农组合、松浦农场、共和町农户、留寿都农户、小川农场农户和大阪等地的农户;与日本有关农业、农机专家就水稻优良品种培育、育苗、耕作、栽植、水肥管理、除草防病等技术和全程机械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日本农机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和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国家,粮食生产显得非常重要,始终被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特别是二战后,日本政府对农业开始更加重视和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日本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始于1947年,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农业生产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农业机械的导入期(1947—1964年)。这一时期是日本农机化的起步阶段,1949年7月日本国家开始实施以促进农机具改良为目的的“农机具依赖检查制度”,是日本实行发展农机化政策的开端。1958年3月,日本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1955年后,日本的矿工业发展很快,超过了农业,带动了农业人口向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转移,农业人口减少明显,对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更强烈,从而也就带动了农机化的发展。1956年,日本制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促进了农机制造业大发展,新型、适用的农业机械不断涌现。1964年底,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也开始实施。
(二)农业机械的发展期(1965年—1974年)。这一时期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农村的劳动力快速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事农业的人员更加减少,机械化得以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水稻插秧机和收获机,解决了农民“大弯腰”、“小镰刀”的问题,基本实现水稻生产作业从耕耘、插秧、管理、收获、干燥到加工的全程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的广泛和大量使用,也带来了农机使用和道路、田间行驶的安全问题,1965年日本农林省(相当中国的农业部)开始实施了《农作业安全对策事业》,1969年又制定了《农作业安全基准》和《农业机械安全装备基准》,农业机械化整个体系健全,从制造到使用和管理比较规范,农机化健康发展。
(三)农业机械的成熟期、饱和期(1975—1984年)。从1975年开始,由于不断促进插秧作业、收割作业的驾驶化,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解放繁重劳动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农业机械不仅在性能和耐久性方面进一步提高,还在应用电子、液压技术上取得惊人的发展,提高了农机驾驶操作性、改善乘坐性和更加安全性。1976年,农林省制定了《农业机械安全设备确认对策纲要》,开始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鉴定和安全管理。为了普及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农业机械,日本于1984年还对购机者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
(四)农业机械的多样化时期(1985年以后)。到1985年,日本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但开始追求使用方便、配套作业和省力等方面。为此,大型拖拉机开始配备驾驶室、驾驶室内安装有与汽车相同的空调设备、收音机、音响装置等装备,追求舒适的作业环境,农业机械向更高级方向发展。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日本已经实现了高度的农业生产机械化,尤其是水稻生产,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居世界领先水平。水田整地,一般采用旋耕机和碎土搅浆整地机,整地效果好;水稻育秧,采用棚室育秧,日本采用“旱育稀植”技术,由于苗床土的匮乏,近几年开发了用稻壳粉碎后经专用机械设备加工成的育秧盘和苗床土进行推广应用,全部采用机械播种和工厂化育秧;插秧,全部是机械化,在日本的北部北海道地区,因属寒带地区,纬度同我国的吉林和黑龙江的南部接近,但北海道地处太平洋,属海洋性气候,春天回暖慢,因此春天插秧时同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地区相似,采用钵育摆栽的约占这一地区的50%,应用摆栽机插秧,日本的其它地区一般都用普通的快速插秧机,而且插秧机配备较高,几乎家家都有插秧机,一台插秧机平均工作不到一周;水道的田间管理,一是采用射程近30米的喷雾机进行喷药和追肥,二是采用直升机和无人驾驶的飞行器。日本的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几乎全部是地表水,江河、湖泊众多,水利排灌设施齐全、完备;水稻收获全部采用机械,主要机型是半喂入式的4—6行的收获机,其次是全喂入式的,看不到割晒机;水稻收获后,日本的气候湿润,水稻收获时含水份高,一般要送去进行烘干处理。烘干采用水稻专用烘干机5—30吨不等,大的也有上百吨。其它作物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很高,如马铃薯,播种和收获都实现了机械化,我们在北海道看到的马铃薯收获机很先进,采用大型自走式收获机,一次作业,联合收获,收获质量很好。
日本水稻机械化发展的经验
日本的农业,实质上是水稻农业,农业以水稻为主,近50%的耕地用于种植水稻,日本可称谓“稻作之国”,大米被日本称谓“国米”。因此,农业机械化也不例外,是以水稻为主的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也就代表了日本的农业机械化。综观日本农机化的发展历史,结合我们对日本的实地考察认为,日本发展水稻机械化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高度重视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大力发展农机化。日本以二战结束为分界点,战前农业不发达;战后,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施《土地改革法案》,实现耕者有其田,大大提高了稻农的生产积极性,水稻种植发展很快,同时政府与1953年出台了《农机化促进法》(1965年6月作了一次修改),通过有计划的引进高性能农业机械进行试验研究、促进适用化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采取建立农机具的检查制度和健全农机具试验研究体制及确保其所需的经费等措施。通过发展农机化,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减少农民,转移和分离农业劳动力,从事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及城镇化建设。而后又于1956年出台了《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扶持和支持农机制造业的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对农业、水稻生产和农民购买农机实行补贴政策。日本的农业是国家政策高度扶持的农业,大米被称谓“国米”,水稻生产就更是政府高度重视和扶持的产业。日本对农业和水稻生产一直有政府扶持政策,其中对农民购买水田机械实行补贴从1964年就开始了,一直延续了40年,直到2004年终止。40多年来,农民使用机械的积极性一直很高,政府都有高额的补贴,少则10%,多则高达50%不等,特别是购买使用先进的、价格高的补贴比例和额度也大,大大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
(三)因地制宜,结合国情,发展农机化。日本是一个狭长岛国,人多地少,耕地不连片,地块小、分散。加上1947年—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法案》时,政府在原先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的稻田强制分成小块田划给农民耕种,使得地块更小。可以说,日本是典型的精耕细作型的“水稻小农业”,所以我们感觉日本的农机也是“小农机”。农机为农业生产服务,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日本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就是为了适应水稻的生产特点而发展的,所以日本的水稻机械以中小型、精制为主。农业机械的制造质量高,性能先进,不断有更先进的农机产品出现。日本的农机价格也高,但一比较、细算,也不算价高,一是农产品的价格高,相对农机比价就低,日本水稻的价格是中国的10倍,而相近的农机产品并没有高出中国10倍;二是政府的补贴多、比例高、额度大。
(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为农机提供保障。
农协,是为农业服务的社会化、企业化、协会性的组织,在日本的农业生产和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市或村,都有农协机构。为农业和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也包括为农机提供社会化服务,即为农民提供销售采购机械、配件供应、技术培训与服务、维修服务、油料供应和农机牌证照管理等,农协还负责操作农机政府补贴事宜。农民使用农机没有后顾之忧。
日本发展水稻机械化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一)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支持和扶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日本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度重视农业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对于日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不断出台政策扶持和支持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支持农业首先支持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日本先后出台了《农机化促进法》和长期为农民购买农机提供补贴政策,使农机化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我国对农民购买农机实行补贴才刚刚开始,补贴的比例和范围还比较小,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民的愿望。今后,我国应加大农机补贴的力度,包括扩大补贴的范围和提高补贴的比及额度,应是政府扶持和支持农机化发展的一项有效的、根本性的措施。
(二)日本是世界上水稻生产和水稻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其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日本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是世界上一流的,前面已述,中小型化,但机械制造质量好,科技含量高,性能先进,坚固耐用,操作方便,是实施先进水稻生产科学技术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没有水稻生产的高度、高水平的机械化,也就没有日本今天水稻生产的高技术和高水平的今天。因此,我国也是一个水稻生产的大国,特别是农垦系统,以黑龙江垦区为例,水稻生产居目前国内领先水平,他们属于寒地水稻种植,其特点同日本的水稻主产区北海道相似。黑龙江垦区在过去就曾结合本地实际,学习和借鉴了日本水稻生产的技术和方法,包括水稻机械化,受日本的启发很大。今后,仍需要继续学习和借鉴日本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经验、技术和做法,洋为中用。
(三)学习日本农协的做法和经验,大力发展和建设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我国目前不仅农机化水平低,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健全和完善。日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农协从上到下,形成网络,形成体系。农协是农户和农民自主自愿参加的行业组织,是为农民提供有关农业,包括农机各项服务的经济组织。在日本,农协的作用非常大。我国应考虑发展类似日本农协的组织,来建立和健全为农业、农机服务的社会化组织。
关于日本农协
农协,全称:“日本农民协会”,是集经济性和社会性为一体的组织。农协实行会员制,会员分三种类型:一种是“正式会员”,主要是当地的农民,在当地有土地;第二种是“准会员”,准会员没有土地,但从事的事业与农业有关;第三种是“其他会员”,既没土地,也与农业无关,但出资入股。不论会员出资多少,每一个会员只有一票的权利。只有正式会员才有表决权,准会员和其他会员没有,体现了农协是农民组织保护农民利益的社会性质。
农协组织分三个层次:最高的是国家级的,即全国的,简称“全农”;其次是县一级的(相当我国省一级);再次就是市村级的。
全国级的农协,即全农在国家登记,其他农协相应的在省、市登记。为了规范农协的运作,国家还专门出台了《农协法》。
农协在经济上实行会员投资入股的股份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在经营上,国家给予许多政策支持与扶持,如其它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一般都在20—30%以上,而农协只交6%。会员按投资分得红利和承担风险,但会员不因投资多少而分权利大小,每个会员的权利都是相等的,即一票的权利。农协的经营者或负责人,按《农协法》及关章程实行会员选举制和农协选聘制。
农协主要有五项职能,即:农副产品的销售,农业生产资料和物资的采购,农业金融服务,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管理。这五项只能,基本包括了农业生产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所有与农业有关的各项有偿服务,无论是买农药、种子,还是农机,一般都是由农协来统一提供,农民秋天收获后的农产品一般也交到农协,由农协统一收购,国家的惠农政策,一般也由农协来操作。以农机补贴为例,无论是国家的、县(省)的,还是市级的,都由各级农协操作。有关农业、农机科研,种子培育,技术鉴定,农机驾驶执照的管理也都由农协内部的具体专业部门负责。我们这次到日本考察,其中参观学习了许多农协的有关机构,如参观了日本在北海道的“全农试验农场”,已有近40年的历史,也有试验了近40年的水稻品种;参观了全农在东京的农业科研机构;参观了最基层的具有农协性质的农民的“农业生产组合”。农协不仅具有上述五项职能,因农协本身也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的农协还办医院和搞其它经营。所以在日本的农业,农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农协,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
在农协发展之初,国家给了农协很多扶持政策,所以日本农协发展很快,加上本身运作不断规范化,国家还专门出台了《农协法》,农协坚持为农业和农民提供优质的、标准化的服务,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即:很好地在政府与农民、市场与农户、计划协调与自由竞争之间起到很好的缓冲矛盾、协调服务、组织引导农业和农民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受到农民的欢迎、市场的认可、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但目前,日本农协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也面临着改革和不断完善、提高。一是政府的惠农政策逐步减少,对农协的扶持和支持政策也在减少。如持续了近40年的农机补贴与2004年开始取消,农民购买农机不再享受补贴,因此农民购买农机也就不是唯一的从农协购买,可直接从厂家采购和其它经销商那里采购,其它农用物资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农协在经营上遇到了竞争。过去农协有国家惠农政策挂钩,实行近乎垄断性的经营,靠国家《农协法》来约束,缺乏市场竞争,现在竞争性加剧;二是农协组织机构庞大,层层加码,贸易流通、采购销售层层加价,现在三个层次总共加价率最高的已达10%,基层农户和农民对此很有意见。因此,目前日本农协正在面临着改革,我们相信通过改革会不断完善和提高的,日本农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本身具备的实力和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个经济组织不可替代的和替代不了的。但不管怎样,日本农协的成立、发展,为农业和农民提供的有效服务及发挥的历史作用,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好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吸取和引以为戒。
第二篇:对日本农协的考察报告
我们赴日农经考察团一行五人于2002年7月10日至21日,对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农协)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了考察。考察团拜见了大阪府农协中央会,走访了基层农协会员。通过日本农协职员的情况介绍和实地走访,对日本农协的形成、发展、职能和作用有了粗略的了解,特别是对日本农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些粗浅的认识。
一、日本农协的基本情况
(一)日本农协发展的历史简况。
(二)日本农协的主要职能
日本农协在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农民意志的统一体,代表着农民的利益,所以其职能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产指导。农协对农民的生产指导非常全面,包括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计划的安排制定、种植业结构调整等。还利用农协自身优势,进行农产晶的开发,使组织起来的农民增加经济效益。
2.农产品销售。销售是农产品得以实现其价值、农民获得生产收益的关键环节。在日本集中销售农产晶是农协重要的日常工作。农协销售的农产品包括大米、蔬菜、花卉、水果等;销售的方式有超市销售、批发市场销售和直接销售。通过集中销售既可以防止中间商的压质压价,也能避免各组合之间的相互压价竞争,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还能够促进农协与中间商之间形成计划销售体制,并建立起相互依存和信赖的合作关系,使农协的生产更有组织性和计划性,使市场有稳定的供应,避免盲目生产,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
3.集中采购生产生活资料。农协为减少生产资料流通中的环节,和降低成本,根据会员的需要,组织农用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由农协统一与生产厂家订货,再分售给各会员。对加入农协的农民日常生活用品,农协也组织统一购买,可以享受厂价或批发价。通过集中采购,使加入农协的农民得到实惠。
4.信用合作。日本的法律规定农协可以自办信用事业。日本农协从组建后就抓自己的金融系统,它以独立于商业银行的方式组织农协会员手中的剩余资金开展以农协会员为对象的信贷业务。日本农协金融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为农协全体成员服务;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国家的农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密切配合。日本农协对资金的组织和信贷非常重视,要求农协会员将闲置资金存人自己的信用组合,如存入商业银行则视为背叛行为。为保证资金的顺利组织,农协狠抓资金的投放和信誉,坚持服务的宗旨,保证用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两大领域,确保信用工作真正成为会员办事的金融组织。
5.共济和社会福利。日本的农业虽相对比较发达,但在国民经济中也显软弱,极易受到市场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日本农协建立了风险基金制度,号召会员发展互助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并确保农民由于意外灾害或事故遭受损失时能得到一定补偿,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日本农协的福利事业包括医疗保险、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农协组织农民参加保险,有的还建立自己的医院,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保证。还投资兴建许多农民婚丧。等大事所需的基础福利设施;为农民提供服务,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日本农协发展的条件
通过考察日本农协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我们感到,日本农协之所以能产生并不断发展,主要是农协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政策支持和农民的拥护,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本条件,才使日本农协的发展有了保证。
1.法律保护。日本早在1947年就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并在60年代又进行重新修订。这是日本为促进和保护农协的发展而制定的专门法律。《组合法》明确规定了农协不同于经济团体和政治团体,是特别法人;承认农协自主经营权和民主管理权,以保证不受行政干扰,确保农民的经济地位,规定农协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团作,而是服务机构,农协各种事业所获收入归农协成员所有。此外,还对农协的成立、管理、解散等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可以说,法律保护是日本农协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
2.政策支持。有了法律保护的日本农协,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体现在日本各级政府制定的农业政策、税收及金融政策等方面。这些政策的特点是:与法律保护高度一致性,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农民得到实惠,促进农业基地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经济手段调整农业,而很少使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如政府在新品种推广、农业基地建设、稳定蔬菜生产等方面都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来完成的,不仅使政府的计划得以实现,也保证农民得到实惠。在扶持农协开展信用事业上,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确保农协资金来源,有国家贴息贷款、县政府的无息贷款及农林渔业金库贷款等支持。在税收政策上,规定农协各种税收均比其它法人纳税税率低10个百分点左右。各种政策对农协的扶持,使农协的发展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
3.农民的拥护。日本农协以把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共同组织生产,进入市场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坚持服务第一,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农民踊跃参加农协,服从农协的指导,保证了农协发展有坚实的基础。这在农协成立之初表现得最为明显。只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加之日本农协方面的一些原因,才使农民对农协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
(四)日本农协的组织形式
日本农协是靠自己独特的组织原则和经营原则组织发展起来的特殊法人。其原则主要有志愿加入、民主管理、协作、限制出资配额、促进教育发展和剩余资金分配等。
日本农协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各基层组合推荐,并经全体会员选举产生的总代表大会。由总代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再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农协最高领导层。理事会及领导成员的工作受监事会的监督检查。
日本农协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改革后,原来的市、町、村一都、道、府、县一全国三级组织体系改为二级,把都、道、府、县联合会并到中央,并将基层农协进行合并,提高农协的规模和实力。按照农协的改革方案,日本基层农协到 1999年已减少到1580个,到目前,基层农协只剩1040个。全国中央会下设生产、生活、总务及金融四个委员会,分别与都、道、府、县中央会的农协经济联、共济联、福利联和金融联进行对口联系,都、道、府、县农协只对市、町、村农协进行业务指导,是一种联合协作的关系,不具有行政命令权,从而保证了基层农协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日本农协的会员分为正式会员和准会员。正式会员是从事农业的农民。准会员不从事农业生产,只靠出资通过农协做生意。准会员不享受正式会员的权利,也不承担正式会员应尽的义务。
二、值得我省借鉴的经验及建议
1.借鉴日本农协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日本农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振兴战后日本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农协即是国家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又是农民意志的载体,农民利益的代表,可以说农协是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纽带和桥梁。特别是在日本农协发展初期,农协代表农民与政府对话,政府把某些职能转移给农协,通过农协来调控农村经济,政府的计划和政令基本上都是通过农协贯彻实施的。虽然目前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影响,农协的作用有所减弱,但其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我国与日本是近邻,农业方面有与日本相似的东西,如人均占有耕地少,实行家庭经营等。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农村改革,家庭经营制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农业生产更加适应市场化需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将是我们必须面对且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考察,联系我省农村实际,我们感到在农产品供应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有一定生产规模,具有相当经济实力,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而日本农协则不失为一种可供借鉴的农业组织形式(不是唯一形式)。这种组织应具有为成员服务的职能,保护成员利益的职能,培训示范的职能和互助合作的职能。这种在农民自愿、合作、互助、民主管理基础上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将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将会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2.吸取日本农协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少走弯路,促进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日本农协在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应看到教训也是有的。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日本农协在组织形式上过于强调以市町村(相当于乡、镇)为范围组成基层农协,就使基层农协的规模过小,经济实力受到限制,进而影。向服务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发展到目前,一些基层农协对农民的吸引力已大大降低,农民对农协的信任也下降,相当的农民已把农协看成是农业公司,是经营单位,所以,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找农协,如借款、农产品无销路时。这也促成了日本农协的改革。所以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组织时,一定要注意吸取日本农协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在组织形式、规模等方面不搞一刀切,不搞行政命令,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3.认真抓好试点,积累经验,为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打好基础。
我省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快,到目前已有700多个,有会员29000多,涉及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储藏、运输、加工,农业信息等各个方面。但是我们目前的合作经济组织,有的机构不完善,有的功能不健全,有的服务不规范,从全省来看尚未形成服务体系。因此,我们应借鉴日本农协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引导、规范我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注意抓好试点,在工作条件好,农民认识水平高,领导重视的地区建立全省基点,着重在组织性质、地位、服务功能、运行机制等方面开展好工作,还要在政策扶持等方面加以研究,形成一整套完整、规范的运作方法,指导全省工作的开展。
4.进一步加强与日本农协的交流与合作。
日本农协在其发展过程牛吸收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长处,并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可以说是成功的。我们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时,应注意与日本农协多联系、多交流、多合作。一方面我们与日本同属人多地少的国家,气候特点、产业结构又很相似;另一方面,日本在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上已先走了一步,且已积累了成功经验。与日本农协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有助于我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也能建立起联系,这样对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赴日本考察报告
赴日本考察报告
公司名称:北京中兴实强陶瓷轴承有限公司 考察人员:总经理等4人 派赴国家:日本出国时间:报告日期:
2013年10月29日至2013年11月04日 2013年12月14日
目录
一、考察目的
二、考察人员
三、考察的主要内容
1)参观日本东京化工展览会
2)学习、观摩日本三和公司福知山磁力泵工厂
四、考察总结
1)机遇 2)挑战
五、附图
一、考察的目的
近年来,虽然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但是影响人类基本生活的能源、医药、食品、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势头始终不减!随着新兴科技的进步,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发展更加迅速。其中,亚洲地区,日本的化学工业一支独秀,在日本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石油冶炼、轻、重化工设备、制药机械、食品加工等行业,高性能、高效率、节能,尤其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绿色环保的化工流体机械设备的开发,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了解近邻日本的先进陶瓷轴承及其相关产品的未来市场需求,更好的借鉴和学习日本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进一步扩大我们陶瓷轴承产品的出口,让企业发展走向国际化,应日本Sanwa(三和)磁力泵公司的邀请,2013年10月29日至2013年11月04日在王征总经理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参观、学习和访问。
二、参加考察人员(略)
三、考查的主要内容
1)、参观东京化工流体机械设备展览会,了解日本化工流 体机械设备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2)、了解先进结构陶瓷材料及陶瓷轴承、陶瓷球阀、陶瓷 机械密封等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应用情况,用户群体,及市 场前景。
3)、了解日本磁力泵生产企业Sanwa 公司的磁力泵生产,工艺过程、组织和管理,学习日本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10月末的东京,气温相当于北京的9月,温暖和煦。2013年10月29日13:55,我们一行四人乘坐MU271 次航班从北京途径上海,历时5个半小时多的飞行,东京时间2013年10月29日22:00抵达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
办理了进关手续,走出海关,乘坐机场大巴,途经一个半小时车程,抵达东京品川王子酒店。
初入日本,我们眼中的一切,俨然德国一般,第一个感觉就是震撼,干净和宁静。从喧嚣的东京到繁华的大阪,再到清冷的福知山,沿途各种工厂密布,鳞次栉比,但是,映入眼帘中的却到处是青山绿水,宜人景色!城市中除了公园,见不到裸露的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和乡村之间几乎没有差别,狭窄的街道,清晰的斑马线,如雨 后的清晨般清新整洁。不论城市、乡村,大街、小巷,环境都十分的优雅,这种干净是一种全社会的,反映了人心的上 进,对完美的追求;大巴车上、地铁中、新干线、餐厅,公
共场所绝听不到大声喧哗、打手机,只有匆匆的身形和清脆的皮鞋声敲打着石阶,与国人的焦躁不安相比,更让人感觉 到日本人内心的宁静...。
日本在地理上,离我们很近,但是在内心的感觉上我们离日本却很远!
1)参观日本东京化工流体展览会
东京国际化工流体展览会(INCHEM TOKYO 2013),每两年一次在东京最大的展览中心TOKYO BIG SIGN 举行,也是目前日本最大、最专业的化工流体设备、装置、系统集成、检测仪器的汇集展。从展会上,我们了解到,几乎日本所有知名的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环保、能源企业都参加了该展会,以日本企业为主,国外的企业相对数量很少;中国的企业也组团参加了展会,但是规模不大,产品新意不多。
此次展会重点产品是围绕化工流体的生产、制程控制、在线检测、系统装备为主要对象,专门为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冶金及核工业领域,解决有毒、有害、腐蚀性、易燃、易爆流体的输送、反应、循环、控制等场所,提供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新产品,特点是:能够显著的提高生产设施 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并能减少污染,保护 环境,造福人类生活。我们在这个展会中,遇到了几乎所有 的用户群体,找到了我们产品真正的卖点和服务市场。
展会上,日本京瓷、日本三井、日本宇部、日本帝国、日本伏虎、日本富士金、日本日机装、日本易威奇、日本尼克尼、日本三和 …..等众多的磁力泵、屏蔽泵、氟塑料泵、计量泵企业、阀门制造企业和机械密封件制造企业,展出了采用氧化锆陶瓷的新型转子泵,碳化硅陶瓷硬密封球阀,碳化硅陶瓷磁力泵隔离罩等富有新意的产品。这些公司拥有一流的产品设计、工艺、加工制造水准,受众产品遍及全世界,需求旺盛,产品性能指标基本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由此可见,先进陶瓷材料及其制品,在日本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亟待我们去提高自身的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和企业知名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日本市场的需求。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而又工业发达的国家,对资源的渴望与合理、高效的利用尤为关注!近年来,由于先进陶瓷材料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日臻完善,冷等静压、气氛保护烧结(GPS)、热等静压(HIP)装备的普及,数控加工中心、注射成型工艺的采用,使得先进陶瓷材料的性能大幅提高,制造成本大幅降低,与各种金属材料之间的复合设计、组合设计,使陶瓷材料脱离了性脆、难加工的魔咒,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有着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
先进结构陶瓷 FINE CERAMIC,又称精细陶瓷,通常
指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总称,大体上分为:氮化物、碳化物和氧化物三大类。这些材料通常都具有:重量轻、硬 度高、耐磨损、不导磁、电绝缘、耐各种强酸、强碱、盐腐 蚀,线胀系数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这些陶瓷材料目前在 磁力泵、屏蔽泵、转子泵、马格泵、高压柱塞泵,各种流量计、机械密封环,各种阀门中的应用量日益扩大,从陶瓷轴、陶瓷球、陶瓷轴承、陶瓷轴套、陶瓷球阀、陶瓷阀板,陶瓷叶轮到陶瓷密封环等关键零部件,已经部分或全部取代了传统的金属不锈钢、钛合金材等材料,成为未来发展和应用中不可替代的主流产品。
常用的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锆、氧化铝等作为先进陶瓷材料的典型代表,过去的二十年间,在日本得到了长足的开发和利用,日本京瓷的注射陶瓷结构件、日本东芝的陶瓷球、日本三井的氮化硅通气转子、日本宇部的陶瓷粉体等产品质量、产业规模均居于全球领先。其中,日本京瓷更是以五十年不败的经营神话,屹立在日本的产业界!日本京瓷的老板,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更被誉为“经营之神”。
整个参观过程中,感受最多的是日本产品的外观造型雅致,色彩选择细腻,加工制作精良,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极高。
2)学习、观摩日本三和公司福知山磁力泵生产工厂
参观具有75年历史的日本三和公司,观摩福知山磁力
泵生产工厂,学习磁力泵生产工艺过程和现场管理,看到了许多新东西,学到了许多经验;更看到了日本企业的长处和 优点,值得借鉴,值得反思。中国企业和日本相比,需要改变的更多是企业发展思路及理念的更新,价值观的改变,尤其是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规范:从走进车间机台开始,各作业场所,秩序井然。工装、工位器具、工量具、图纸、工艺文件,合理有序,摆放整齐;
管理:各种看板、规程、规章制度、管理规范车间密 布,全面实行5S管理、标准化作业;
质量:关键零部件几乎100%检验。
环保:操作现场,干净整洁,各种跑、冒、滴、漏,废水、废油一律回收处理,内部循环使用,严禁点滴对外排放,如发现企业违规,即刻收押法人,绝不手软。尽管各种机加:车、铣、刨、磨、镗、焊接工种齐全,但是几千平米 的车间内,无烟、无尘;车间地面、机台下面,无油,无水,令人刮目!
节能环保在日本已经是深入人心,街道上跑的车辆,有近70%的是小型、轻便车,面包车,遇红灯等待时会自动熄 火,绿灯时又重新自动点火,尽可能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 污染。
通过与众多的日本企业客户几年的交流和生意往来,实践证明,先进陶瓷材料及其产品,在日本具有非常大的开发 潜力,日本企业对新兴材料产品的开发应用十分的渴望,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之高!只要坚持长久、不断地创新、开发,保证高品质的产品质量,就会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和市 场订单。
四、考察结语
1)机遇
我们目前所生产的氮化硅、无压烧结碳化硅、氧化锆、氧化铝等陶瓷材料与日本京瓷的陶瓷材料产品范围近乎一样。但是,由于我们起步晚,底子薄,资金匮乏,装备落后,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得以借鉴,更加上国人对新兴先进陶瓷材料及产品认识的偏差,企业发展相对缓慢。
从2003年开始,我们以滚雪球的方式,自强不息的发 展,历经十年时间的实践经验累积,在技术装备、生产工艺、产品标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和开发工作,取得了诸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陶瓷 轴承生产体系,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开发的高精密全陶瓷球轴承、陶瓷球、陶瓷圆柱、圆锥滚子轴承;碳化硅滑动轴承、轴套、推力盘组件;碳化硅硬密封陶瓷球阀、长寿命高压泵碳化硅陶瓷柱塞,氮化硅陶瓷升液管、通气转子,机械密封环等,四种材料,十大类,七百多种产品,远销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英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台湾 等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陶瓷轴承、陶瓷球阀、陶瓷球等产品,通过日本众多用户的使用证明,质量是优良的,性价比是较高的,完全可以为日本市场所接受。其中,先后向日本三和、日本富士金、日本光洋、日本NSK、日本松下、日立、富士电机等企业提供了高品质的产品。
我们批量生产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轴承产品,经过日本三和公司所做的第三方产品对比检测后确认,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材料性能,均高于我们的竞争对手(FINE CERAMIC);
我们提供给日本富士金公司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球阀产品,经过日方检验,达到了“ 完全零泄漏”,性价比十分优良;
我们的大规格尺寸47.625毫米,G5级高精度氮化硅陶 瓷球,获得了日本第三大轴承公司,光洋(KOYO)公司的高度质量认可,经过日本大阪工业制作研究所检测,表面粗 糙度达到了G3以上的水平。
通过与日本企业的往来和产品销售,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定位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也给我
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日本企业同台竞争。
2)挑战 通过七天的考察,学习、观摩和交流,使我们对日本的企业、产品、社会和人文环境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日本员工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坚守意识、企业品牌忠诚度、企业信誉十分重视,理念上与中国企业差距甚远。对产品品质的要求——零缺陷!始终如一的精神,与国内企业的凭感觉、差不多,看似接近,实则差距天壤之别!
日本人的稳健、敬业、执着,与国人的焦虑、浮夸、短 视形成了鲜明的比照,是值得我们深思入髓的东西。面对眼前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感到有必要做更进一步的扩大市场宣传和产品推广力度,尤其是像日本、德国和美国这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强资讯联络,和企业文化的交流。
日本人只能听得懂强者的语言,只会向强者低头!要学习日本企业,首先要从精神层面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搞企业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要潜心学习,踏踏实实修好内功,把基础和根基打牢,视产品为企业的生命!树立品质高于一切的理念,我们也深知,要做到这一切真的很难。
第四篇:赴越南农业机械化考察报告
赴越南农业机械化考察报告
作者:信息中心
由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刘敏副司长任团长的农业机械化考察团一行5人,于2000年5月11日至21日赴越南进行了为期11天的农业机械化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是落实去年12月陈耀邦部长随朱总理访问越南期间,与越南阮公丹副总理就中越双边农业机械化合作交流达成的一致意见。代表团对越南农业机械管理、科研、鉴定、生产、流通、培训等情况及相关政策进行了了解。
考察期间,我们拜访了越南农业及农村发展部高德发副部长,同农业及农村发展部农村行业农林产加工局进行了两次座谈,考察了越南农业机械鉴定中心、农业机电研究院、农业水利机电总公司及其所属的农村发展机电公司、农业机电零件设备公司、农业机电3公司、水利工程机械276公司以及越南农业机械和动力机集团公司、胡志明市农林大学工程技术系、胡志明市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并到河内市郊区加林县古悲乡和清池县大安乡访问了农机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越南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基本情况
越南是一个农业国,总耕地面积525万公顷,总人口7700万,其中农业人口6000万,占总人口的80%以上,种植业主要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他作物主要有玉米、薯类和豆类。1999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500万公顷,总产量3380万吨,其中水稻面积430万公顷,总产3100万吨,每年出口粮食450万吨;玉米种植面积70万公顷,总产150万吨。经济作物主要以水果、蔬菜为主,1999年蔬菜面积30万公顷,总产300万吨;水果30万公顷,总产300多万吨。近几年来,热带水果出口量不断增加,年贸易量为几百万美元。但是农民年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参观的农户人均年收入仅200~300美元。
越南从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来讲,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较低。截止到1999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808.5万千瓦,其中20-100马力的大中型拖拉机3.7万台,4-12马力的手扶拖拉机8.7万台,柴油机60万台,水泵76万台,脱粒机13万台,收获机400台(其中联合收获机仅40台),粮食干燥机3000台。大部分农业机械归农户所有。全国平均机耕、机整地水平34%,机械脱粒水平37%,运输机械水平78%。
农业及农村发展部的农村行业农林产加工局负责全国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该局是1995年机构改革时合并成立的,下设工程和设备安全处、农林产品加工处、乡村工业处、糖业加工处、盐业处、综合处等6个处,此外还有农业机械鉴定中心、安全技术中心、农业机电研究院、农业水利机电总公司等所属机构,并在胡志明市设有分局(派出机构)。各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负责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工作。
二、农业机械的科研、生产、贸易和使用情况
进行农业机械化科研工作的单位主要有农业部机电研究院、工业部农机研究设计院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5个农林大学的机械系。农林大学的机械系还负责农业机械化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农业部有5所中专培训学校负责培养技术工人。农业部机电研究院主要负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开发,有200多名员工。近几年来重点研究成果涉及手扶拖拉
机、整地机械、水稻栽植机械、收获机械、水泵及泵站设计、收获机械、养殖机械、种子加工机械、贮藏机械等方面。农业部1999年对研究院的科研投入为50万美元。
农业机械鉴定中心负责对农业机械产品试验鉴定、质量评价、定价,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参与起草农业机械产品标准及鉴定技术规范等,是全国唯一的农业机械鉴定机构,工业部所属公司生产的农业机械也需要该中心鉴定。
农业部直属的农业水利机电总公司下设19个分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负责农业机械生产、供应和维修服务等,其中有14个分公司是制造公司,主要产品有农产品加工机械、水泵、水利机械、小型运输车、农机零配件;其他公司负责经营和进出口业务以及咨询、维修等工作。农业机械年进口量在1000~1200万美元左右。这些企业目前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工业部有13个公司负责制造农业机械,主要产品有柴油机、手扶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粉碎机、加工机械;各省也有一些制造农业机械的公司。总体而言,农业机械制造水平比较低,相当于我国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代表团参观的工业部农业机械和动力机集团公司是国内唯一的拖拉机生产企业,建于1960年,有700名员工,销售收入200万美元,年产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2000台,主要是用从中国引进柴油机加装底盘进行生产;机加工车间所用机床基本上是六、七十年代从前苏联、中国等国引进的,设备比较落后;组装车间基本上以手工作业为主。
中国农业机械进入越南市场主要渠道是边贸。比较受欢迎的品牌有“东风”、“高峰”等柴油机,“桂花”牌手扶拖拉机。在河内代表团参观了农业机械销售一条街,各零售点所销售的农业机械大部分来自我国,品牌很多,仅柴油机就有“东风”、“高峰”、“飞鱼”、“五菱”、“峨嵋”、“全椒”等。通过柴油机市场,可以看出中国农业机械在越南的市场潜力是很大的。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国内一些企业生产假冒伪劣农机商品通过边贸出口到越南,严重损害了中国名优农机产品的信誉。目前部分越南农民宁可买日本、韩国的二手农业机械,也不愿买中国的农业机械。农机管理部门和企业表示愿意与中国农机管理部门合作,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引进中国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尤其对中国的柴油机、手扶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加工机械有合作愿望。
农业机械以农户所有为主。由于每户经营土地规模较小,基本上没有大型农业机械。农机户除了为自家服务外,还为周围农户服务,一般规模比较小,代表团参观的两家农机户分别仅拥有1台手扶拖拉机,配有旋耕机、犁等简单的农机具,其中一户还有一台稻谷脱粒机。
三、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法规
越南政府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过程中,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如农民贷款购买烘干机可以分期还贷等。但尚没有农机化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也没有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政策。
在引进国外农业机械方面,越南农业部规定引进的农业机械需经鉴定中心试验、鉴定之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但市场放开后这项政策没有严格执行。
政府鼓励外国企业在越南办独资、合资和合作企业,1992年出台的《外国投资法》作出了具体规定,如合资企业在前两年免交所得税,第3、4年减免50%的所得税等。对从国
外引进农业机械的关税情况是:50马力以上拖拉机关税为零;小马力拖拉机为10%-20%;柴油机为20%-30%;零部件为10%左右。
第五篇:对日本农协的考察报告(小编推荐)
对日本农协的考察报告
我们赴日农经考察团一行五人于2002年7月10日至21日,对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农协)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了考察。考察团拜见了大阪府农协中央会,走访了基层农协会员。通过日本农协职员的情况介绍和实地走访,对日本农协的形成、发展、职能和作用有了粗略的了解,特别是对日本农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些粗浅的认识。
一、日本农协的基本情况
(一)日本农协发展的历史简况。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制定了《农地改革法案》,实行农地改革,解决农村中地主与农民之间长期存在的社会矛盾。主要内容就是将大地主所有的大量土地无条件地分给农民,从而确立了战后日本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然而,由于农业生产受到分散经营、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束缚,家庭经营的弊端和问题相继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生产上的盲目性,供求关系失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均得不到保证,归根结底就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为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日本也曾效仿其它国家的做法,如搞美国的家庭农场的办法,只是由于日本农户耕地面积过小,平均每户只有1.2公顷,仅相当于美国家庭农场的一百五十分之一,加之东方农民特有的视土地为生命的传统观念影响,使日本不得不放弃实行家庭农场的作法。1947年日本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农协的特殊地位。《农业协同组合法》的宗旨是:“促进发展农民的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在社会上的经济地位,同时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按照这一宗旨的要求,日本农民通过协作的方式来谋求农民经济性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发展农业生产力。从1947年到1950年,在不到三年时间里,日本各地的基层农协都建立起来了,全国成立的基层农协约有4000余个,有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
(二)日本农协的主要职能
日本农协在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农民意志的统一体,代表着农民的利益,所以其职能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产指导。农协对农民的生产指导非常全面,包括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计划的安排制定、种植业结构调整等。还利用农协自身优势,进行农产晶的开发,使组织起来的农民增加经济效益。
2.农产品销售。销售是农产品得以实现其价值、农民获得生产收益的关键环节。在日本集中销售农产晶是农协重要的日常工作。农协销售的农产品包括大米、蔬菜、花卉、水果等;销售的方式有超市销售、批发市场销售和直接销售。通过集中销售既可以防止中
间商的压质压价,也能避免各组合之间的相互压价竞争,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还能够促进农协与中间商之间形成计划销售体制,并建立起相互依存和信赖的合作关系,使农协的生产更有组织性和计划性,使市场有稳定的供应,避免盲目生产,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
3.集中采购生产生活资料。农协为减少生产资料流通中的环节,和降低成本,根据会员的需要,组织农用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由农协统一与生产厂家订货,再分售给各会员。对加入农协的农民日常生活用品,农协也组织统一购买,可以享受厂价或批发价。通过集中采购,使加入农协的农民得到实惠。
4.信用合作。日本的法律规定农协可以自办信用事业。日本农协从组建后就抓自己的金融系统,它以独立于商业银行的方式组织农协会员手中的剩余资金开展以农协会员为对象的信贷业务。日本农协金融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为农协全体成员服务;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国家的农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密切配合。日本农协对资金的组织和信贷非常重视,要求农协会员将闲置资金存人自己的信用组合,如存入商业银行则视为背叛行为。为保证资金的顺利组织,农协狠抓资金的投放和信誉,坚持服务的宗旨,保证用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两大领域,确保信用工作真正成为会员办事的金融组织。
5.共济和社会福利。日本的农业虽相对比较发达,但在国民经济中也显软弱,极易受到市场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日本农协建立了风险基金制度,号召会员发展互助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并确保农民由于意外灾害或事故遭受损失时能得到一定补偿,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日本农协的福利事业包括医疗保险、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农协组织农民参加保险,有的还建立自己的医院,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保证。还投资兴建许多农民婚丧。等大事所需的基础福利设施;为农民提供服务,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日本农协发展的条件
通过考察日本农协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我们感到,日本农协之所以能产生并不断发展,主要是农协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政策支持和农民的拥护,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本条件,才使日本农协的发展有了保证。
1.法律保护。日本早在1947年就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并在60年代又进行重新修订。这是日本为促进和保护农协的发展而制定的专门法律。《组合法》明确规定了农协不同于经济团体和政治团体,是特别法人;承认农协自主经营权和民主管理权,以保证不受行政干扰,确保农民的经济地位,规定农协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团作,而是服
务机构,农协各种事业所获收入归农协成员所有。此外,还对农协的成立、管理、解散等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可以说,法律保护是日本农协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
2.政策支持。有了法律保护的日本农协,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体现在日本各级政府制定的农业政策、税收及金融政策等方面。这些政策的特点是:与法律保护高度一致性,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农民得到实惠,促进农业基地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经济手段调整农业,而很少使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如政府在新品种推广、农业基地建设、稳定蔬菜生产等方面都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来完成的,不仅使政府的计划得以实现,也保证农民得到实惠。在扶持农协开展信用事业上,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确保农协资金来源,有国家贴息贷款、县政府的无息贷款及农林渔业金库贷款等支持。在税收政策上,规定农协各种税收均比其它法人纳税税率低10个百分点左右。各种政策对农协的扶持,使农协的发展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
3.农民的拥护。日本农协以把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共同组织生产,进入市场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坚持服务第一,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农民踊跃参加农协,服从农协的指导,保证了农协发展有坚实的基础。这在农协成立之初表现得最为明显。只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加之日本农协方面的一些原因,才使农民对农协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
(四)日本农协的组织形式
日本农协是靠自己独特的组织原则和经营原则组织发展起来的特殊法人。其原则主要有志愿加入、民主管理、协作、限制出资配额、促进教育发展和剩余资金分配等。
日本农协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各基层组合推荐,并经全体会员选举产生的总代表大会。由总代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再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农协最高领导层。理事会及领导成员的工作受监事会的监督检查。
日本农协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改革后,原来的市、町、村一都、道、府、县一全国三级组织体系改为二级,把都、道、府、县联合会并到中央,并将基层农协进行合并,提高农协的规模和实力。按照农协的改革方案,日本基层农协到1999年已减少到1580个,到目前,基层农协只剩1040个。全国中央会下设生产、生活、总务及金融四个委员会,分别与都、道、府、县中央会的农协经济联、共济联、福利联和金融联进行对口联系,都、道、府、县农协只对市、町、村农协进行业务指导,是一种联合协作的关系,不具有行政命令权,从而保证了基层农协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日本农协的会员分为正式会员和准会员。正式会员是从事农业的农民。准会员不从事农业生产,只靠出资通过农协做生意。准会员不享受正式会员的权利,也不承担正式会员应尽的义务。
二、值得我省借鉴的经验及建议
1.借鉴日本农协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日本农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振兴战后日本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农协即是国家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又是农民意志的载体,农民利益的代表,可以说农协是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纽带和桥梁。特别是在日本农协发展初期,农协代表农民与政府对话,政府把某些职能转移给农协,通过农协来调控农村经济,政府的计划和政令基本上都是通过农协贯彻实施的。虽然目前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影响,农协的作用有所减弱,但其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我国与日本是近邻,农业方面有与日本相似的东西,如人均占有耕地少,实行家庭经营等。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农村改革,家庭经营制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农业生产更加适应市场化需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将是我们必须面对且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考察,联系我省农村实际,我们感到在农产品供应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有一定生产规模,具有相当经济实力,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而日本农协则不失为一种可供借鉴的农业组织形式(不是唯一形式)。这种组织应具有为成员服务的职能,保护成员利益的职能,培训示范的职能和互助合作的职能。这种在农民自愿、合作、互助、民主管理基础上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将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将会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2.吸取日本农协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少走弯路,促进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日本农协在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应看到教训也是有的。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日本农协在组织形式上过于强调以市町村(相当于乡、镇)为范围组成基层农协,就使基层农协的规模过小,经济实力受到限制,进而影。向服务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发展到目前,一些基层农协对农民的吸引力已大大降低,农民对农协的信任也下降,相当的农民已把农协看成是农业公司,是经营单位,所以,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找农协,如借款、农产品无销路时。这也促成了日本农协的改革。所以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组织时,一定要注意吸取日本农协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在组织形式、规模等方面不搞一刀切,不搞行政命令,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3.认真抓好试点,积累经验,为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打好基础。
我省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快,到目前已有700多个,有会员29000多,涉及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储藏、运输、加工,农业信息等各个方面。但是我们目前的合作经济组织,有的机构不完善,有的功能不健全,有的服务不规范,从全省来看尚未形成服务体系。因此,我们应借鉴日本农协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引导、规范我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注意抓好试点,在工作条件好,农民认识水平高,领导重视的地区建立全省基点,着重在组织性质、地位、服务功能、运行机制等方面开展好工作,还要在政策扶持等方面加以研究,形成一整套完整、规范的运作方法,指导全省工作的开展。
4.进一步加强与日本农协的交流与合作。
日本农协在其发展过程牛吸收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长处,并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可以说是成功的。我们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时,应注意与日本农协多联系、多交流、多合作。一方面我们与日本同属人多地少的国家,气候特点、产业结构又很相似;另一方面,日本在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上已先走了一步,且已积累了成功经验。与日本农协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有助于我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也能建立起联系,这样对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