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本学习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3 11:5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日本学习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日本学习考察报告》。

第一篇:赴日本学习考察报告

10月30日11月10日,我随延安市政府果业考察团,先后考察了东京大田青果批发市场、青森县农协果汁加工厂、青森县果树试验场、野村园艺场、长野县果树试验场以及长野县农协。亲身感受了日本国科技和经济的发达,尤其是果业生产管理技术领先世界。启发很大,收获很多。日本不但自然环境好,现代化程度高,经济发展快,而且城乡差别小,人民生活也很富裕。日本在果业方面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日本果业概况

日本国土总面积37.7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其中农业人口1200万人,农户307万户,现有耕地479万公顷,人均0.57亩。

苹果在日本有120多年的栽培历史,总面积70万亩,年产量100万吨,主要分布在青森、长野等县,其中青森县是日本果业的代表,生产技术世界领先,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全日本的50%。

日本的果业生产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科技含量高。日本苹果生产历史悠久,果农积累了丰富经验,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把生产力水平推向了世界一流。日本果园耕作便利,通风透光条件好;果园放蜂,人工授粉,以花定果,喷施无公害农药以及摘叶转果、分批采收;园内一般2-3种草混种,覆盖率非常高(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苹果多为无袋栽培,占到70%以上;反光膜普及应用,果实全面着色浓红,既见不到红绿相间的斑块,更见不到75%以下的小果。日本果园的商品果在80%-90%,什么位置结果,什么时候结果,果的大小色泽都是精心安排的,日本苹果主栽品种是富士,约占50%以上,果树的整形、修剪细致,树形规范,整齐划一。

2、生态条件高。日本苹果园一般海拔在2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8℃,最高气温34℃,夏无炎热,冬无严寒,年降雨量为1200一1300毫米,日照时数2400小时,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土壤肥沃,黑油油的,高腐殖质,高有机质,一般在6-7%左右,有的达10%以上,养分含量丰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非常适宜苹果生产。果园行间生草,可以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

3、产业化程度高。日本苹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高,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问题都通过农协来解决,农协不仅有自己的果品加工厂、冷藏库、采后处理系统和专门的技术指导人员,还有自己的银行、保险公司。日本苹果采收后商品化处理程度相当高,必须经过专业的清洗、打蜡、分级包装,包装箱外注明了产地、品种、个数、等级、生产者姓名和监督电话。

4、机械化程度高。日本果业的机械化程度很高,自走式喷药机、割草机、旋耕机、施肥机、采果梯、田间升降式作业车,小形运输车一应俱全,而且果园建到哪里,道路就硬化到哪里。果品采收后直接进入冷库,其贮藏量占到85%,全部实行冷链运输,劳动效率非常高。

二、几点启示

启示一:提高土地肥力是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通过考察,我进一步认识到导致##苹果树弱化、花芽形成难、连续结果能力差、果个大小不整齐、着色慢而不均匀、嗜口性愈来愈差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各种营养分配不合理,土壤正在走向贫瘠化。日本果园的有机质含量一般在6-7%以上,最高达10%,而我县平均0.6-0.7%,不足1%。这样的土壤肥力,任

赴日本学习考察报告来自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赴日本学习考察报告

10月30日至11月10日,我随延安市政府果业考察团,先后考察了东京大田青果批发市场、青森县农协果汁加工厂、青森县果树试验场、野村园艺场、长野县果树试验场以及长野县农协。亲身感受了日本国科技和经济的发达,尤其是果业生产管理技术领先世界。启发很大,收获很多。日本不但自然环境好,现代化程度高,经济发展快,而且城乡差别小,人民生活也很富裕。日本在果业方面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日本果业概况

日本国土总面积37.7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其中农业人口1200万人,农户307万户,现有耕地479万公顷,人均0.57亩。

苹果在日本有120多年的栽培历史,总面积70万亩,年产量100万吨,主要分布在青森、长野等县,其中青森县是日本果业的代表,生产技术世界领先,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全日本的50。

日本的果业生产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科技含量高。日本苹果生产历史悠久,果农积累了丰富经验,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把生产力水平推向了世界一流。日本果园耕作便利,通风透光条件好;果园放蜂,人工授粉,以花定果,喷施无公害农药以及摘叶转果、分批采收;园内一般2-3种草混种,覆盖率非常高(本资料权属,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苹果多为无袋栽培,占到70以上;反光膜普及应用,果实全面着色浓红,既见不到红绿相间的斑块,更见不到75以下的小果。日本果园的商品果在80-90,什么位置结果,什么时候结果,果的大小色泽都是精心安排的,日本苹果主栽品种是富士,约占50以上,果树的整形、修剪细致,树形规范,整齐划一。

2、生态条件高。日本苹果园一般海拔在2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8℃,最高气温34℃,夏无炎热,冬无严寒,年降雨量为1200一1300毫米,日照时数2400小时,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土壤肥沃,黑油油的,高腐殖质,高有机质,一般在6-7左右,有的达10以上,养分含量丰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非常适宜苹果生产。果园行间生草,可以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

3、产业化程度高。日本苹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高,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问题都通过农协来解决,农协不仅有自己的果品加工厂、冷藏库、采后处理系统和专门的技术指导人员,还有自己的银行、保险公司。日本苹果采收后商品化处理程度相当高,必须经过专业的清洗、打蜡、分级包装,包装箱外注明了产地、品种、个数、等级、生产者姓名和监督电话。

4、机械化程度高。日本果业的机械化程度很高,自走式喷药机、割草机、旋耕机、施肥机、采果梯、田间升降式作业车,小形运输车一应俱全,而且果园建到哪里,道路就硬化到哪里。果品采收后直接进入冷库,其贮藏量占到85,全部实行冷链运输,劳动效率非常高。

二、几点启示

启示一:提高土地肥力是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通过考察,我进一步认识到导致##苹果树弱化、花芽形成难、连续结果能力差、果个大小不整齐、着色慢而不均匀、嗜口性愈来愈差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各种营养分配不合理,土壤正在走向贫瘠化。日本果园的有机质含量一般在6-7以上,最高达10,而我县平均0.6-0.7,不足1。这样的土壤肥力,任凭我们怎样加强树上管理,也很难生产出高质量的果品。要真正改变目前果品质量差、效益低的现状,就必须把加强果园土壤管理、培肥地力始终放在果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得力措施,千方百计增加有机质,增强优质果品生产的动力源泉。

启示二:抓好以大改形为主的四大措施落实是提升果业质量效益水平的关键所在在日本考察中我们发现日本果园有各种密度,不同树龄和品种的果树,且每种类型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无论哪种类型均枝平缓,挂果均匀,果个、果形整齐一致,通风透光及作业条件非常好。日本苹果树的寿命平均为60年,最高的有130年仍挂果。大改形的目的是解决群体个体密闭问题,重点是所有挂果果园要全部进行大改形,并且严格按技术措施,一步到位;对新建树园,要调整好密度,降低枝量,培养强壮的中干。

启示三:培育和发展农民协会是保证实现最佳效益的有效途径。

日本果业实行政府和农协双轨推广制。农协对果农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导,包括经营项目、规模、土壤改良、栽培技术、农药施用、技术革新、建立果园档案等。帮助果农筹集果业资金,办理果业保险。在果品流通方面,农协利用自己的组织系统,及拥有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的优势,将果品集中起来,统一销售,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由于经农协上市的农产品具有统一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上市计划性强,销售量大,销售(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稳定;果品价格在批发市场内以竞拍方式形成,对果农较为公平,且数天内就可结算付款;农协受理销售所得手续费是以定率按销售额计算,代政府扣除相应的税收和相关费用,省去了繁杂的手续,便于果农集中精力管理果园。因此,果农约2/3果品都委托农协销售。农协还充分发挥其调节供求、了解市场的功能,指导果农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组织生产与销售,指导果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启示四:搞好配套技术服务是促进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得力措施。

日本果园的生态非常好,杜绝禁用农药使用,真正实现了无公害生产。他们十分重视果树授粉问题,认为人工授粉、果园放蜂是解决果园授粉受精不良、果形不端正、果个不均匀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而我们为了提高果品外观质量,竞把套袋作为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措施,这种以牺牲果品内在品质为代价的栽培理念,充其量只能作为权宜之计。

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推广果园养蜂,努力提高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和生态水平。

启示五:加强果品的贮藏加工是增加果农收入的重要环节。

日本苹果出口量少,主要供国内鲜食,加工仅10,因而外观要求很严,苹果分级多在农协选果场统一进行,选果场都是电脑控制,可从三个侧面监测果实色泽、大小、果型。分级质量与整个农协、产地、信誉联系在一起,有问题可直接追究到果农。苹果以泡沫塑料网袋单果包装,特级果单果销售,每果(300-400克)售价300日元。果品采收后直接进入冷库,其果品冷藏能力达85,其中60为普通冷藏库,25为气调冷藏库,部分果农有数千标准箱的自备冷藏库,加上冷凉的气候,可以保证苹果的周年应市。通过延长苹果销售季节和产业链,增加了果农收入。

三、几点建议

通过学习考察,与日本果业相比,我县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重视树上,忽视地下;四大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生产水平低;产业链条短,思想观念滞后,经济效益差,而解决问题出路就在于提高土地肥力,关键在于抓好四大技术措施的落实,途径在于发展农民协会,提高果品的贮藏和加工能力,措施在于搞好配套技术服务,提高果农的整体素质。

1、大力实施沃土工程。这是提高土地肥力,增加有机质的关键。要围绕“巧施肥,无公害”两大目标,积极发动广开有机肥源,加大果园有机肥料施入,尽快提高我县果园有机质含量,增强优化苹果生产的动力。一是由林业局划定林区,林场负责,以成本价向果农出售腐殖质,并

由各乡镇组织果农运回施入果园,据调查,林区腐殖质含有机质2-3左右,施入果园可(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果园土地有机质。二是加大果园种草力度,要大力推广果园套草,种2-3种草,每年割草2-3次,将草覆盖树盘或埋入地下,改善土壤理化结构,增加有机肥源。三是积极推广果园建沼养畜,支持和鼓励发展养畜业,多渠道开辟有机肥源。

2、坚定不移地搞好果树大改形。果树大改形是我县今冬明春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改形中,要坚决把该挖的挖,该剪的剪,该降的降,该提的提,必须按照要求,采取强力措施,加大改形力度,严格改形标准,一步改形到位,保质保量完成改形任务。

3、积极培育和发展果农协会和龙头企业,要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吸收会员,支持和重视果协和龙头企业的建立,开展物资供应,信息、技术服务、贮藏加工、组织销售等配套服务,并逐步发展,使协会、企业真正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载体,成为保进果业产业化的载体。

4、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合作。一方面县果业局要加紧培训县、乡果业技术人员,聘请专家讲课,统一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县果业局也要组织专业人员逐乡逐村,对农民技术员层层开展培训,同时,县果业局要和省、市农业部门联系,积极和日本的青森、长野两县结为友好合作伙伴,建立固定的联系,每年请他们的专家来我县讲课,培训技术骨干,提高技术水平。

第三篇:赴日本考察报告

赴日本考察报告

公司名称:北京中兴实强陶瓷轴承有限公司 考察人员:总经理等4人 派赴国家:日本出国时间:报告日期:

2013年10月29日至2013年11月04日 2013年12月14日

目录

一、考察目的

二、考察人员

三、考察的主要内容

1)参观日本东京化工展览会

2)学习、观摩日本三和公司福知山磁力泵工厂

四、考察总结

1)机遇 2)挑战

五、附图

一、考察的目的

近年来,虽然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但是影响人类基本生活的能源、医药、食品、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势头始终不减!随着新兴科技的进步,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发展更加迅速。其中,亚洲地区,日本的化学工业一支独秀,在日本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石油冶炼、轻、重化工设备、制药机械、食品加工等行业,高性能、高效率、节能,尤其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绿色环保的化工流体机械设备的开发,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了解近邻日本的先进陶瓷轴承及其相关产品的未来市场需求,更好的借鉴和学习日本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进一步扩大我们陶瓷轴承产品的出口,让企业发展走向国际化,应日本Sanwa(三和)磁力泵公司的邀请,2013年10月29日至2013年11月04日在王征总经理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参观、学习和访问。

二、参加考察人员(略)

三、考查的主要内容

1)、参观东京化工流体机械设备展览会,了解日本化工流 体机械设备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2)、了解先进结构陶瓷材料及陶瓷轴承、陶瓷球阀、陶瓷 机械密封等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应用情况,用户群体,及市 场前景。

3)、了解日本磁力泵生产企业Sanwa 公司的磁力泵生产,工艺过程、组织和管理,学习日本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10月末的东京,气温相当于北京的9月,温暖和煦。2013年10月29日13:55,我们一行四人乘坐MU271 次航班从北京途径上海,历时5个半小时多的飞行,东京时间2013年10月29日22:00抵达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

办理了进关手续,走出海关,乘坐机场大巴,途经一个半小时车程,抵达东京品川王子酒店。

初入日本,我们眼中的一切,俨然德国一般,第一个感觉就是震撼,干净和宁静。从喧嚣的东京到繁华的大阪,再到清冷的福知山,沿途各种工厂密布,鳞次栉比,但是,映入眼帘中的却到处是青山绿水,宜人景色!城市中除了公园,见不到裸露的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和乡村之间几乎没有差别,狭窄的街道,清晰的斑马线,如雨 后的清晨般清新整洁。不论城市、乡村,大街、小巷,环境都十分的优雅,这种干净是一种全社会的,反映了人心的上 进,对完美的追求;大巴车上、地铁中、新干线、餐厅,公

共场所绝听不到大声喧哗、打手机,只有匆匆的身形和清脆的皮鞋声敲打着石阶,与国人的焦躁不安相比,更让人感觉 到日本人内心的宁静...。

日本在地理上,离我们很近,但是在内心的感觉上我们离日本却很远!

1)参观日本东京化工流体展览会

东京国际化工流体展览会(INCHEM TOKYO 2013),每两年一次在东京最大的展览中心TOKYO BIG SIGN 举行,也是目前日本最大、最专业的化工流体设备、装置、系统集成、检测仪器的汇集展。从展会上,我们了解到,几乎日本所有知名的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环保、能源企业都参加了该展会,以日本企业为主,国外的企业相对数量很少;中国的企业也组团参加了展会,但是规模不大,产品新意不多。

此次展会重点产品是围绕化工流体的生产、制程控制、在线检测、系统装备为主要对象,专门为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冶金及核工业领域,解决有毒、有害、腐蚀性、易燃、易爆流体的输送、反应、循环、控制等场所,提供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新产品,特点是:能够显著的提高生产设施 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并能减少污染,保护 环境,造福人类生活。我们在这个展会中,遇到了几乎所有 的用户群体,找到了我们产品真正的卖点和服务市场。

展会上,日本京瓷、日本三井、日本宇部、日本帝国、日本伏虎、日本富士金、日本日机装、日本易威奇、日本尼克尼、日本三和 …..等众多的磁力泵、屏蔽泵、氟塑料泵、计量泵企业、阀门制造企业和机械密封件制造企业,展出了采用氧化锆陶瓷的新型转子泵,碳化硅陶瓷硬密封球阀,碳化硅陶瓷磁力泵隔离罩等富有新意的产品。这些公司拥有一流的产品设计、工艺、加工制造水准,受众产品遍及全世界,需求旺盛,产品性能指标基本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由此可见,先进陶瓷材料及其制品,在日本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亟待我们去提高自身的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和企业知名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日本市场的需求。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而又工业发达的国家,对资源的渴望与合理、高效的利用尤为关注!近年来,由于先进陶瓷材料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日臻完善,冷等静压、气氛保护烧结(GPS)、热等静压(HIP)装备的普及,数控加工中心、注射成型工艺的采用,使得先进陶瓷材料的性能大幅提高,制造成本大幅降低,与各种金属材料之间的复合设计、组合设计,使陶瓷材料脱离了性脆、难加工的魔咒,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有着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

先进结构陶瓷 FINE CERAMIC,又称精细陶瓷,通常

指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总称,大体上分为:氮化物、碳化物和氧化物三大类。这些材料通常都具有:重量轻、硬 度高、耐磨损、不导磁、电绝缘、耐各种强酸、强碱、盐腐 蚀,线胀系数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这些陶瓷材料目前在 磁力泵、屏蔽泵、转子泵、马格泵、高压柱塞泵,各种流量计、机械密封环,各种阀门中的应用量日益扩大,从陶瓷轴、陶瓷球、陶瓷轴承、陶瓷轴套、陶瓷球阀、陶瓷阀板,陶瓷叶轮到陶瓷密封环等关键零部件,已经部分或全部取代了传统的金属不锈钢、钛合金材等材料,成为未来发展和应用中不可替代的主流产品。

常用的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锆、氧化铝等作为先进陶瓷材料的典型代表,过去的二十年间,在日本得到了长足的开发和利用,日本京瓷的注射陶瓷结构件、日本东芝的陶瓷球、日本三井的氮化硅通气转子、日本宇部的陶瓷粉体等产品质量、产业规模均居于全球领先。其中,日本京瓷更是以五十年不败的经营神话,屹立在日本的产业界!日本京瓷的老板,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更被誉为“经营之神”。

整个参观过程中,感受最多的是日本产品的外观造型雅致,色彩选择细腻,加工制作精良,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极高。

2)学习、观摩日本三和公司福知山磁力泵生产工厂

参观具有75年历史的日本三和公司,观摩福知山磁力

泵生产工厂,学习磁力泵生产工艺过程和现场管理,看到了许多新东西,学到了许多经验;更看到了日本企业的长处和 优点,值得借鉴,值得反思。中国企业和日本相比,需要改变的更多是企业发展思路及理念的更新,价值观的改变,尤其是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规范:从走进车间机台开始,各作业场所,秩序井然。工装、工位器具、工量具、图纸、工艺文件,合理有序,摆放整齐;

管理:各种看板、规程、规章制度、管理规范车间密 布,全面实行5S管理、标准化作业;

质量:关键零部件几乎100%检验。

环保:操作现场,干净整洁,各种跑、冒、滴、漏,废水、废油一律回收处理,内部循环使用,严禁点滴对外排放,如发现企业违规,即刻收押法人,绝不手软。尽管各种机加:车、铣、刨、磨、镗、焊接工种齐全,但是几千平米 的车间内,无烟、无尘;车间地面、机台下面,无油,无水,令人刮目!

节能环保在日本已经是深入人心,街道上跑的车辆,有近70%的是小型、轻便车,面包车,遇红灯等待时会自动熄 火,绿灯时又重新自动点火,尽可能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 污染。

通过与众多的日本企业客户几年的交流和生意往来,实践证明,先进陶瓷材料及其产品,在日本具有非常大的开发 潜力,日本企业对新兴材料产品的开发应用十分的渴望,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之高!只要坚持长久、不断地创新、开发,保证高品质的产品质量,就会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和市 场订单。

四、考察结语

1)机遇

我们目前所生产的氮化硅、无压烧结碳化硅、氧化锆、氧化铝等陶瓷材料与日本京瓷的陶瓷材料产品范围近乎一样。但是,由于我们起步晚,底子薄,资金匮乏,装备落后,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得以借鉴,更加上国人对新兴先进陶瓷材料及产品认识的偏差,企业发展相对缓慢。

从2003年开始,我们以滚雪球的方式,自强不息的发 展,历经十年时间的实践经验累积,在技术装备、生产工艺、产品标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和开发工作,取得了诸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陶瓷 轴承生产体系,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开发的高精密全陶瓷球轴承、陶瓷球、陶瓷圆柱、圆锥滚子轴承;碳化硅滑动轴承、轴套、推力盘组件;碳化硅硬密封陶瓷球阀、长寿命高压泵碳化硅陶瓷柱塞,氮化硅陶瓷升液管、通气转子,机械密封环等,四种材料,十大类,七百多种产品,远销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英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台湾 等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陶瓷轴承、陶瓷球阀、陶瓷球等产品,通过日本众多用户的使用证明,质量是优良的,性价比是较高的,完全可以为日本市场所接受。其中,先后向日本三和、日本富士金、日本光洋、日本NSK、日本松下、日立、富士电机等企业提供了高品质的产品。

我们批量生产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轴承产品,经过日本三和公司所做的第三方产品对比检测后确认,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材料性能,均高于我们的竞争对手(FINE CERAMIC);

我们提供给日本富士金公司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球阀产品,经过日方检验,达到了“ 完全零泄漏”,性价比十分优良;

我们的大规格尺寸47.625毫米,G5级高精度氮化硅陶 瓷球,获得了日本第三大轴承公司,光洋(KOYO)公司的高度质量认可,经过日本大阪工业制作研究所检测,表面粗 糙度达到了G3以上的水平。

通过与日本企业的往来和产品销售,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定位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也给我

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日本企业同台竞争。

2)挑战 通过七天的考察,学习、观摩和交流,使我们对日本的企业、产品、社会和人文环境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日本员工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坚守意识、企业品牌忠诚度、企业信誉十分重视,理念上与中国企业差距甚远。对产品品质的要求——零缺陷!始终如一的精神,与国内企业的凭感觉、差不多,看似接近,实则差距天壤之别!

日本人的稳健、敬业、执着,与国人的焦虑、浮夸、短 视形成了鲜明的比照,是值得我们深思入髓的东西。面对眼前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感到有必要做更进一步的扩大市场宣传和产品推广力度,尤其是像日本、德国和美国这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强资讯联络,和企业文化的交流。

日本人只能听得懂强者的语言,只会向强者低头!要学习日本企业,首先要从精神层面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搞企业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要潜心学习,踏踏实实修好内功,把基础和根基打牢,视产品为企业的生命!树立品质高于一切的理念,我们也深知,要做到这一切真的很难。

第四篇:赴日本豆类考察报告

赴日本豆类考察报告

根据农业部的派遣,应日本亚西亚农业技术交流协会的邀请,我们一行七人于1999年9月15-28日,对日本进行了豆类产销和科研等方面的考察。先后考察了日本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旱作振兴课和农业综合研究所、日本豆类振兴会、日本杂谷输入协会、远藤制馅株式会社,加商株式会社,以及北海道农业试验场及其带广旱作研究所、什胜农业试验场、农业体系株式会社等。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总的感觉到,在日本,豆类生产量很少,但消费需求很大,基本都是靠进口,大豆、绿豆、蚕豆、豌豆的年进口量大约在90%左右,红小豆、芸豆的进口量约占一半。现将考察的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一、豆类生产、进口及加工、销售概况

(一)生产

1、面积、产量及区域分布

日本是个岛国,地形狭长,山地较多,耕地较少。1998年全国耕地面积为490.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2%。其中,水田267.9万公顷,旱地222.6万公顷。旱地包括普通旱地、树园地和牧草地,面积分别为120.6万公顷,37.0万公顷和65.0万公顷。水田主要种植水稻,占75%(常年200万公顷)。水稻由于近年来生产过剩,自1994年种植面积出现最高峰,达到221.2万公顷以后,近几年连续减少,1997年减到195.3万公顷。普通旱地主要种植蔬菜、麦类和豆类,1997年分别为64.9万公顷、26.6万公顷和19.2万公顷。近年来,日本的主要豆类生产情况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日本豆类生产总体上面积很小。

日本豆类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地区和秋田、青森、岩手等地,尤以北海道为最。其中,红小豆集中在北海道的什胜地区。北海道地处北方,属温带北部、亚寒带东南部,年平均气温较低,为6-10℃,夏天温度白天可超过30℃,但夜晚较凉,昼夜温差大;降雨量较少,生产季节(5-10月份)降雨量500多毫米;日照时数1100小时左右;土壤较特殊,火山灰土占37%,重粘土占21%,泥炭土占8%。豆类4月下旬播种、9月底收获。北海道豆类生产概况详见表2:

对照表1和表2,可以看出,北海道大豆面积、总产量分别占日本全国的14.9%和21.5%,小豆面积、总产量均占三分之二以上,芸豆面积、总产量各占90%左右。

什胜地区是北海道地区农业生产基地,更是小豆的著名产区,面积和产量均超过北海道的三分之一。它生产的爱之英小豆(襟裳)更是享誉全日本。

2、生产特点

(1)政策扶持。比较明显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每年给生产大豆的农户有一定资金补贴。补贴数额每年不一样,视市场行情而定,市场行情差,则补贴多,最多的一年补贴300亿日元。二是为提高农协收购农户豆子的商品质量,农协购买豆子筛选机,政府拨款补贴三分之一;农协新建种子冷库,政府也予以资金上的支持。

(2)机械化水平高。在此方面,我们访问了北海道带广市郊一户家庭农场。农场主石桥一家使用农机耕种的情况,在日本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一家三口人,耕种70公顷小麦、豆类,自己拥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卡车、各种农具,从播种、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到收获、脱粒、干燥都实行机械化操作。全年仅雇工3天,每天6人,主要工作是拔除机械难以拔去的株间杂草。农场年收入4500万日元,折合45万美元,扣除物资费用15万美元,净收入30万美元,人均10万美元。

(3)注重品质。日本豆类单产水平不高,有关方面也不太重视提高单产,但很注重改进品质,诸如豆子性状大小、颜色深浅、口味好坏等等。日本豆类加工企业一般喜爱豆子粒形大、颜色浅且均匀一致。其次是重视提高豆类的抗逆性,主要是抗冷害和防治病虫害。重视抗冷害研究与日本主要农区北海道地处高纬度、无霜期较短、年平均气温低有关。再次是考虑豆类生产怎样与机械化结合,即达到省工目的,同时又提高劳动生产力。

(4)服务周到。日本农协从上到下自成体系,在豆类产销方面也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它得到政府支持,一方面负责给农户提供种子和栽培技术,另一方面负责收购农民的产品。它收购农产品有量大、稳定、随时都收的特点,不让农户出现农产品卖不出去的情况。农户大多愿意将农产品卖给农协,但现在也出现商社和公司争购农产品,其价格略高于农协,因此,也有20%左右的豆子是售给商社和公司的。

(二)进口

日本豆类面积小,总产量不多,而需要量较大,每年须大量进口。加之世界豆类生产量较大,价格也不高,进口来源没有问题,因此日本不会通过扩大本国豆类生产,来增强自给能力。

日本年消费大豆500万吨左右,自己生产仅14-16万吨,进口480万吨左右。大豆自产部分用来制作豆制品等副食品用,进口部分主要用于榨油,大豆油的自给率仅为4%左右。大豆进口主要是从美国和中国。过去是从中国进口多,现在是从美国进口多。从中国进口最多时,一年二、三百万吨,现只有10-20万吨;从美国进口由少量的增加到现在400万吨左右。此外,还从东南亚国家进口一些,但数量不多。

除大豆以外,需要进口的豆类还有小豆、芸豆、豌豆、蚕豆、绿豆等。据日本杂谷输入协会介绍,乌拉圭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日本每年进口除大豆外的杂豆,数量在12万吨以内,按计划内关税;超过12万吨,则超过部分要付两倍关税。因此,日本年进口杂豆一般不会超过12万吨。具体进口情况以1998年为例介绍如下:

小豆:日本年需要量10.5万吨,自产7.76万吨,缺口2.74万吨,主要从中国陕西、山西、内蒙等地进口,数量为2.5万吨,其余部分从美国、阿根廷等国进口。另外,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4-5万吨小豆馅。

芸豆:日本年需要量9万吨,自产2.5万吨,缺口6.5万吨,从美国进口1.6万吨,中国陕西、内蒙等地1.4万吨,其余从缅甸、泰国等国进口。

豌豆:日本需要量2.5万吨,全部进口。因有库存,仅进口1.9万吨,主要从加拿大、英国进口,从中国进口仅0.05万吨。

蚕豆:日本需要量0.9万吨,其中0.7万吨从中国张家口等地进口。

绿豆:日本需要量5万吨左右,70%从中国进口。

日本杂谷输入协会是负责进口小豆、芸豆、豆、蚕豆等豆类的主要组织,成员由三晶实业株式会社、兼松株式会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佳友商事株式会社、加商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等10多家公司组成。通过近几年贸易,他们对中国豆子的看法是,日本实行市场经济,商人追求最大利润,因此,什么地方豆子好,就从什么地方进。中国向日本出口,有地理位置近的优势,如果其它方面与别国差异不大,日本就会从中国进口豆子。问题是日本对豆子的商品质量要求很高,而中国向日本出口的豆子,质量往往达不到要求,且常出现冒充名牌、豆子内杂物多、合同信誉较差等情况。这些都影响到中国豆子出口信誉,进而影响到出口数量。日方希望中方在提高豆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督促有关公司信守合同上多做工作。这样可提高中国豆子的出口竞争力,扩大向日本出口。

(三)加工、销售

日本豆类加工品种丰富多彩。自产大豆做成各种豆制品,作居民的副食品,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小豆、芸豆主要用于作豆馅、豆汁饮料,也用来与其它食品混和加工成多种花色菜肴。绿豆主要是生芽后食用。

日本豆类加工特点:一是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二是品种多样化;三是严格作业,清洁卫生;四是环保意识强。东京市郊远藤制馅株式会社的生产情况能大体反映上述特点。工厂基本上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工主要是操作机械与检查机械的运行情况,仅有少量人工从事一些辅助工作。工厂规模较大,有多条流水生产线。每天加工30-35吨豆馅、40吨左右的罐头、饮料等其它产品。所有进口原料都要进入日本食品安全检查体系,工厂每个车间,每条生产线,每道工序都有消毒清洁卫生设施。工厂每三个月要进行严格检查,包括自来水、添加剂等在内的食品安全检查。企业董事长远藤说,食品进入市场,一旦发现一根头发丝,则工厂的食品再也无人要了,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工厂有专门污水处理设备,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工厂有专门污水处理设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下水道,不容许污染环境。

目前,日本豆类碰到的难题是,近年来豆类消费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饮食品种越来越多,人们有广泛挑选余地,导致豆类消费比例下降。还有一个原因是社会活动节奏越来越快,夫妻都上班,没有时间慢慢做豆食。为了扭转这种消费下降趋势,由各生产企业参加,成立了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目的在于促进豆类事业,保持稳定供应与相关产业发展。近年来,他们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大力宣传,通过办电视专题,发行宣传材料,宣传食用大豆的好处;每年还通过举办豆类做菜做面包技术大赛,在东京等大中城市各大餐厅举办豆类菜肴展销和进行民意测验等多种形式来扩大豆子消费。同时,工作尽量做细,宣传不仅面向家庭,而且与各餐厅合作,多做豆类菜肴;与学校营养师合作,多做豆类菜,让孩子们多吃豆类食品;与企业合作,要求企业多生产豆子罐头,以便居民方便食用。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的经费主要由各参与企业负担。经费除用于各项工作开支外,还有部分用来支持有关豆类的科研单位和试验场。科研单位、试验场的主要经费由国家给,豆类基金会给的是一些具体的、比较细的项目,要求快出成果的项目。举例来说,改进豆类品质、抗寒育种,这些大项目经费由国家给,而品种育种的方法研究可用基金会的钱。日本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是民间组织,因此都是没有政府的资金投入。

二、日本豆类科研与技术推广

(一)日本豆类科研基本情况

日本的豆类科研主要集中在大豆、红小豆、芸豆几种。豆类研究机构设在产地,所以也集中在北海道地区。在北海道,豆类研究有三个单位,两个是国立的,即:札幌的农林水产省北海道农业试验场及其在带广的旱作研究所,还有一个是北海道立什胜农业试验场。

大豆是日本的主要豆类作物,也是日本消费量最大的豆类作物。日本政府对大豆研究非常重视,大豆的科研与管理直接由国家负责,大豆研究主要由日本农林水产省北海道农业试验场负责。此外,在其他有关县及大学还有不少人从事大豆科学研究。

红小豆、芸豆属于杂豆类,国家不管,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这类研究,除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经费外,全国豆类振兴会、全国豆类基金会也是红小豆、芸豆研究的经费资助单位,特别在杂豆品质、抗冷害、抗病和良种推广等研究方面,得到日本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的资助最多。杂豆研究主要在北海道农业试验场旱作研究所和什胜农业试验场,进行红小豆、芸豆研究,现有5个研究人员。除此之外,兵库县、京都府也有两名兼职研究人员。

日本豆类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品种资源、新品种选育、抗冷害(生理)和抗病研究及机械化生产。自从1933年遭受冷害后,培育抗寒性强的品种一直是日本豆类育种研究的主攻目标。为了提高豆类育种水平,选育出适于生产的优良品种,北海道三个科研单位都在政府和基金会的资助下,建立了人工气候室。其中光照、温度两个控制室可以模拟各种气候条件,对豆类资源、原代材料进行鉴定。他们利用这些设备和条件选育出许多抗寒性强的豆类品种和材料。

(二)日本豆类研究主要成就

1、大豆育种

日本大豆育种主要是耐冷性育种,选育抗生育不良型冷害、障碍型冷害、迟延型冷害品种。目前育成并推广的耐冷性品种有大粒白种脐、中粒褐种脐、大粒绿种皮和小粒白种脐。大豆新育成品种都要经过耐冷性鉴定、机械收获适应性鉴定(裂荚特性)、抗抱襄线虫病和矮化病鉴定,同时还要对加工品质及保存特性进行鉴定。只有这样,才能选育出适于日本北部地区栽培,适于机械化收获,符合食品加工需要的大豆新品种。

2、红小豆、芸豆育种

日本红小豆育种目标是选育耐冷性强、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收获、抗或耐落叶病、茎疫病、萎蔫病品种。目前育成并推广的新品种有襟裳红小豆、大纳言。芸豆育种目标除要求植株矮化,抗黄化病、炭疽病之外,其他基本与红小豆相同。目前育成并推广的主要有中粒的红色品种“福胜”和中粒的白色品种“雪手亡’。日本的红小豆资源最早来源于中国黑龙江,芸豆资源也是来源于中国。现在推广的红小豆品种,都具有中国东北红小豆品种的特点,基本可以说,还是中国东北类型。

红小豆、芸豆品种的耐冷性鉴定分人工气候室鉴定和冷温地实地鉴定。冷温地鉴定采用分期播种方法,使开花期处于低温条件,检验品种对低温的反应特点。抗病鉴定设有专门的病圃。

3、杂豆类遗传资源的保存、鉴定

北海道立农业试验场从世界各地收集杂豆资源。据介绍,他们目前保存的红小豆品种资源约3000多份,芸豆资源约2000多份。红小豆资源中,日本约占80%,韩国约占17%,中国(包括台湾)约占2%,美国等约占1.5%;芸豆资源中,日本约占20%,南美州约占28%,北美州约占9%,中美州约占13%,其它国家约占30%。他们除进行红小豆、芸豆育种研究外,还进行品种资源保存、种子更新和各种特性鉴定,将育种与品种资源合为一体,这样便于研究利用。

4、豆类栽培研究

日本的豆类栽培研究,主要是机械化的栽培管理。首先要求育种家选育适于机械化收获的优良品种,如分枝少、株型紧凑、不炸荚、不易破损等。在此基础上,还研究豆类机械播种、锄草、喷撒农药、收割、脱粒等技术。日本的豆类栽培研究不是单纯的农学的栽培研究,而是农学与农机的机械化栽培管理研究,许多栽培技术,都是机械化操作。

目前,正在研究一种个体(单株)追肥机械、即采用遥控、监测、计算机操作技术,在田间分辩出哪些植株缺肥,就及时追肥,这样避免了肥料的浪费,以降低生产成本。据他们介绍可减少氮、磷肥用量。在肥料方面,主要推广根瘤菌肥。施用根瘤菌肥可增产6%。不同品种之间,对根瘤菌肥的增产效果差别很大,而且根瘤菌肥在大豆、小豆上反应较慢,约需半个月时间才能看到效果,而在芸豆上则在很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5、豆类的消费研究

豆类消费动向,是日本豆类振兴会、豆类基金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近几年随着生活和食品的多样化,豆类的消费量呈下降趋势。如何促进豆类消费,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针对女性餐厅、饭馆,办了专门的豆类食品杂志、广告,并与电视台合办了宣传豆类食品的节目,向广大妇女介绍各种豆类食品食用知识。同时组织一些名师名厨和加工厂家开发—些新的豆类食品,不断满足市场的需要。

(三)日本豆类生产服务体系

日本豆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供应、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基本上是通过农协进行的。农协的工作内容是:

1、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农协向农民提供优良品种,种子在卖给农民之前进行了药剂拌种或拌根瘤菌肥,减少了农民自己拌种操作上的麻烦。所提供的种子质量高,农民比较放心。农协还根据豆类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时提供各种农业技术和生产物资,诸如化肥、农药等。

2、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农协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向农民提供市场价格变化的动态,并指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使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3、确定收购价格,确保产品全部收购

农民生产的红小豆等农产品由农协统—制定等级标准和收购。各收购点按农协制定的产量标准来评定农产品的等级和价格。农协经济实力雄厚,无论农产品销售畅滞如何,全部收购,即使亏损,也是由农协承担,这样就减轻了农民的风险。所以,日本农民非常信任农协,并理所当然地通过农协来使自己的产品进入市场。

三、日本豆类生产及市场需求发展趋势

(一)豆类生产基本稳定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提供的资料分析,日本近年来耕地面积以每年1%的速度在减少。因为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农民种植作物品种的可选择性在增加,豆类播种面积不可能再扩大。从1996—1998年统计数字看,豆类播种面积有升有降,但基本保持稳定,大豆播种面积有增加的趋势,但芸豆播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可见播种面积的变化主要是不同豆类之间的调整。

日本豆类的单产近年来也基本稳定。一方面,日本人对食物的质量比较挑剔,所以在豆类工作上主要抓改进品质,而对单产高低不太重视。另一方面,日本的农业生产在土壤改良、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已达到相当先进的水平,也就是说在单产方面比较稳定,农民对产量的高低也认为无所谓。有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有市场的调节作用,产量的增减不会影响农民的收入。

因此,可以认为日本豆类生产在相当长一个时间内是基本稳定的。尽管从长远看,受耕地面积减少趋势的影响,播种面积不可避免的会下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产的提高可以抵销面积减少带来的影响。

(二)市场需求稳中有降

日本人口的变化近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目前已进入老年社会,因此可以排除人口增减对需求量的影响。

在日本大量进口的豆类中,占很大比重的大豆主要用来榨油,这部分市场需求是比较稳定的。日本自产大豆和其它杂豆(包括进口的和本国生产的)主要用来做豆腐、豆馅等豆制品食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食品消费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增加这类传统豆制品的消费也十分困难。另一方面,豆制食品是日本传统的食品,加工比较繁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愿意选择方便快捷的食品制作方式,特别是年青人,对传统的豆制食品喜欢的越来越少。综合上述分析,日本的豆类市场稳中有降是可能的,但下降也不会太大。

(三)新兴豆类食品广受重视

日本人很重视食物的营养,特别是很重视植物蛋白、纤维素的营养作用。有的日本专家说,日本人把豆类食物放在与肉类食物同样重要的位置。为了日本人的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日本有关方面在豆类生产、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非常重视。

日本豆类振兴会和日本豆类基金会对豆类的生产、科研、进口、加工、市场开拓等每一环节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提供资金支持豆类科研,组织专家对出口国的豆类进行考察,特别是在开发豆类制品的新产品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如已经上市的豆糕、豆饼、豆面包,深受人们的欢迎。

(四)豆类进口基本稳定

从日本豆类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豆类进口将基本保持稳定。

1、大豆进口目前美国大豆占据了日本进口大豆的主要市场。美国大豆货源稳定是主要因素。虽然美国大豆是转基因产品,但日本目前没有法律限制、只是要求在豆制品上注以标识,而用它榨油无人问津,所以日本进口美国大豆也比较稳定。随着人们对转基因大豆安全性的担心不断在增强,如果中国大豆在含油率、价格方面能胜过或接近美国。再加上有关方面严格执行合同,减少从美国进口,恢复增加从中国的大豆进口量是完全可能的。但是日本进口大豆总量不会有明显增加。

2、杂豆类进口日本杂豆生产量很少,中国在日本杂豆类进口中占有的份额约为40—50%,其中红小豆占日本进口量的90%左右,芸豆占25%左右,蚕豆占90%左右,豌豆占7.5%左右。

中国出口日本的杂豆以红小豆为主。中国红小豆,特别是内蒙古生产的红小豆和传统出口产品天津红小豆,很受日本加工企业和进口商的欢迎。他们认为可与北海道什胜地区的红小豆媲美,但什胜红小豆产量太少,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事实上在日本也把中国红小豆用什胜红小豆的品牌来加工、销售。可见,中国杂豆类在日本市场是很有潜力的。

四、体会与建议

我国是豆类生产大国,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位居世界各国前列,而且种类繁多。北方广大早作区素有种植豆类的传统和习惯,杂豆品种齐全、质量上乘。但近年来豆类同其它农产品一样存在不同程度的卖难,比较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使生产起伏较大。通过这次对日本豆类生产、市场、科技等方面的考察,我们深深感到,我国豆类生产、科技、市场开发与日本相比,有优势也有差距。豆类在日本被称为传统饮食文化。日本是豆类消费的主要国家之一。我们应当充分地利用与日本在地理和文化方面相近的优势,努力恢复和提高我国豆类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在国内加大消费宣传,积极开拓豆类市场。为此,特建议如下:

1、在生产方面,要立足于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各具特色的豆类生产基地,并逐步创建自己的产品牌子。长期以来,豆类生产同其它粮食生产一样,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从而导致:一是生产上存在很大盲目性,产量极不稳定,年际间变化较大;二是各类品种混种、混收、混贮,好品种不能形成好产品、好商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如东北的大豆,是当地的优势产品,但种植品种多乱杂,没有明显的主栽品种和生产区域,好的品种不注重提纯防杂,退化严重,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其它杂豆也是如此。而日本尽管豆类生产规模远不及我国,但十分注重基地建设并树立自己的品牌。日本杂豆产区在北海道,在日本市场到处可见北海道“什胜”豆产品,牌子十分响亮,闻名全国。今后我们也应该依据不同生态区域建立稳定的、专业化的生产基地。不同作物、不同品种要有不同的基地,逐步壮大形成规模,构建一地一品的生产格局,并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2、在外贸出口方面,要重合同、讲信誉,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守法意识。日本方面总的认为我国的豆类产品品质是不错的,有的品种象天津红、宝青红小豆在日本知名度很高,但是由于我国收购、出口企业不重视产后分储、精选、加工等环节,出口豆类中的杂质合量高,大小、色泽、形状不一,商品性状较差;另外日方意见较大的是我国有关企业合同履约差,丰年大量要求出口,欠年又不能保证货源。这方面教训很深刻,过去日本主要从我国进口大豆,前几年我国豆类市场紧销,价格较高,一些企业单方不履行合同,日本只好转向美国市场,现在我们想出口,日方却不要。红小豆也是如此,象山西、陕西省出口的红小豆,本来品质很好,可偏要打着天津红的品牌,日方认为是冒牌经营,非常反感,影响了中国豆类产品的声誉。因此,建议有关外贸出口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基地和品牌,严格履行合同,树立公司良好信誉,并在加工分级、恒温冷藏、精选脱水等环节上多下功夫,逐步形成自己的优质品牌。同时,国家在外汇储备不紧的情况下,要逐步取消对外贸经营企业在出口方面的优惠政策和特殊权利(我们在日本小商品市场上看到很多我国商品,其价格比在国内市场要便宜得多,这是很不正常的),彻底放开杂粮杂豆外贸经营权,实行国内外大市场平等竞争,优胜劣汰,避免因不平等竞争而导致自相压价和不注重质量的短期贸易行为的发生。

3、在消费方面,要大力开发豆类和豆类加工食品,不断增加花色品种,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豆类食品营养丰富,但我国开发豆类消费市场与日本差距较大。我国基本属于原始消费类型,而日本近几年为了振兴豆类文化,不断地推出各类以豆子为原料的食品。我们参观的远藤制馅株式会社,以加工豆馅为主,近几年开发几大类豆制食品,包括蛋糕、饮料、果冻等,豆馅的利用也很广泛。他们大力宣传豆子的营养作用,根据日本人生活节奏快的特点,推广豆类方便食品,豆制罐头,豆粉面包,以及各式豆制炒菜,对小孩的配餐添加豆制品等。我们应当借鉴这些经验,在巩固豆类传统饮食的基础上,大力宣传豆类食品的营养作用,加大对豆类食品的开发力度,不断推出新式豆类制成品和豆类菜食谱,增加花色品种,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扩大我国的豆类消费市场。

4、在豆类科研和推广方面,既要根据我国国情,注重提高单产的同时,更要特别重视改良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的研究与推广。与日本相比,我国在豆类科研与推广方面投入的科技力量明显不足,日本在北海道分别建有国立和道立旱作农业试验场,专门从事豆类育种、栽培、加工和机械化方面的研究,投入充足,现代化程度高,特别是在品种改良和机械化上更新换代快,成果显著。而我国目前从事豆类科研的力量及投入少,而且极其分散,在豆类育种和栽培技术上难有突破、现有的优质品种防杂保纯不够,退化严重,机械化程度低,农民种豆基本沿袭着原始的粗放经营状态。今后我们应有计划地根据不同生态区域,在豆类主产区建设豆类研究示范中心,集育种、提纯、栽培、植保、土肥、机械化于一体,切实加大豆类科技开发与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提高豆类科技贡献率,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我国的豆类生产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5、要建立健全豆类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豆类产业化程度,造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豆类生产的态势。日本大豆生产管理以国家为主,而杂豆则以社会或企业为主,分别由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去抓。因此,建议在豆类主产区成立由生产、科研、经营、加工、消费者组成的豆类协会,先由国家给予一定支持,逐步过渡到企业和社会赞助,类似日本豆类振兴会和基金会那样,具体负责协调豆类生产、加工、贸易、消费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要鼓励外贸企业、加工企业进入生产领域,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豆类生产、加工、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总体上看,发展豆类生产在我国有着巨大的潜力,应当成为我国特别是北方旱作区今后调整结构的重点之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大粮食观点,把豆类振兴纳入到粮食工作之中,不断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积极开发国内国际市场,大力引导国民的消费需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豆类生产、加工、贮藏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完善豆类生产、加工、经营等方面的质量标准,提高对豆类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和统计工作,健全豆类指导和服务组织,促进豆类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面发展。

第五篇:赴日本豆类考察报告

赴日本豆类考察报告

一、豆类生产、进口及加工、销售概况

(一)生产

1、面积、产量及区域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日本豆类生产总体上面积很小。

什胜地区是北海道地区农业生产基地,更是小豆的著名产区,面积和产量均超过北海道的三分之一。它生产的爱之英小豆(襟裳)更是享誉全日本。

2、生产特点

(1)政策扶持。比较明显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每年给生产大豆的农户有一定资金补贴。补贴数额每年不一样,视市场行情而定,市场行情差,则补贴多,最多的一年补贴300亿日元。二是为提高农协收购农户豆子的商品质量,农协购买豆子筛选机,政府拨款补贴三分之一;农协新建种子冷库,政府也予以资金上的支持。

(2)机械化水平高。在此方面,我们访问了北海道带广市郊一户家庭农场。农场主石桥一家使用农机耕种的情况,在日本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一家三口人,耕种70公顷小麦、豆类,自己拥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卡车、各种农具,从播种、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到收获、脱粒、干燥都实行机械化操作。全年仅雇工3天,每天6人,主要工作是拔除机械难以拔去的株间杂草。农场年收入4500万日元,折合45万美元,扣除物资费用15万美元,净收入30万美元,人均10万美元。

(3)注重品质。日本豆类单产水平不高,有关方面也不太重视提高单产,但很注重改进品质,诸如豆子性状大小、颜色深浅、口味好坏等等。日本豆类加工企业一般喜爱豆子粒形大、颜色浅且均匀一致。其次是重视提高豆类的抗逆性,主要是抗冷害和防治病虫害。重视抗冷害研究与日本主要农区北海道地处高纬度、无霜期较短、年平均气温低有关。再次是考虑豆类生产怎样与机械化结合,即达到省工目的,同时又提高劳动生产力。

(4)服务周到。日本农协从上到下自成体系,在豆类产销方面也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它得到政府支持,一方面负责给农户提供种子和栽培技术,另一方面负责收购农民的产品。它收购农产品有量大、稳定、随时都收的特点,不让农户出现农产品卖不出去的情况。农户大多愿意将农产品卖给农协,但现在也出现商社和公司争购农产品,其价格略高于农协,因此,也有20%左右的豆子是售给商社和公司的。

(二)进口

日本豆类面积小,总产量不多,而需要量较大,每年须大量进口。加之世界豆类生产量较大,价格也不高,进口来源没有问题,因此日本不会通过扩大本国豆类生产,来增强自给能力。

芸豆:日本年需要量9万吨,自产2.5万吨,缺口6.5万吨,从美国进口1.6万吨,中国陕西、内蒙等地1.4万吨,其余从缅甸、泰国等国进口。

豌豆:日本需要量2.5万吨,全部进口。因有库存,仅进口1.9万吨,主要从加拿大、英国进口,从中国进口仅0.05万吨。

蚕豆:日本需要量0.9万吨,其中0.7万吨从中国张家口等地进口。

绿豆:日本需要量5万吨左右,70%从中国进口。

日本杂谷输入协会是负责进口小豆、芸豆、豆、蚕豆等豆类的主要组织,成员由三晶实业株式会社、兼松株式会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佳友商事株式会社、加商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等10多家公司组成。通过近几年贸易,他们对中国豆子的看法是,日本实行市场经济,商人追求最大利润,因此,什么地方豆子好,就从什么地方进。中国向日本出口,有地理位置近的优势,如果其它方面与别国差异不大,日本就会从中国进口豆子。问题是日本对豆子的商品质量要求很高,而中国向日本出口的豆子,质量往往达不到要求,且常出现冒充名牌、豆子内杂物多、合同信誉较差等情况。这些都影响到中国豆子出口信誉,进而影响到出口数量。日方希望中方在提高豆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督促有关公司信守合同上多做工作。这样可提高中国豆子的出口竞争力,扩大向日本出口。

(三)加工、销售

日本豆类加工品种丰富多彩。自产大豆做成各种豆制品,作居民的副食品,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小豆、芸豆主要用于作豆馅、豆汁饮料,也用来与其它食品混和加工成多种花色菜肴。绿豆主要是生芽后食用。

日本豆类加工特点:一是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二是品种多样化;三是严格作业,清洁卫生;四是环保意识强。东京市郊远藤制馅株式会社的生产情况能大体反映上述特点。工厂基本上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工主要是操作机械与检查机械的运行情况,仅有少量人工从事一些辅助工作。工厂规模较大,有多条流水生产线。每天加工30-35吨豆馅、40吨左右的罐头、饮料等其它产品。所有进口原料都要进入日本食品安全检查体系,工厂每个车间,每条生产线,每道工序都有消毒清洁卫生设施。工厂每三个月要进行严格检查,包括自来水、添加剂等在内的食品安全检查。企业董事长远藤说,食品进入市场,一旦发现一根头发丝,则工厂的食品再也无人要了,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工厂有专门污水处理设备,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工厂有专门污水处理设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下水道,不容许污染环境。

目前,日本豆类碰到的难题是,近年来豆类消费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饮食品种越来越多,人们有广泛挑选余地,导致豆类消费比例下降。还有一个原因是社会活动节奏越来越快,夫妻都上班,没有时间慢慢做豆食。为了扭转这种消费下降趋势,由各生产企业参加,成立了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目的在于促进豆类事业,保持稳定供应与相关产业发展。近年来,他们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大力宣传,通过办电视专题,发行宣传材料,宣传食用大豆的好处;每年还通过举办豆类做菜做面包技术大赛,在东京等大中城市各大餐厅举办豆类菜肴展销和进行民意测验等多种形式来扩大豆子消费。同时,工作尽量做细,宣传不仅面向家庭,而且与各餐厅合作,多做豆类菜肴;与学校营养师合作,多做豆类菜,让孩子们多吃豆类食品;与企业合作,要求企业多生产豆子罐头,以便居民方便食用。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的经费主要由各参与企业负担。经费除用于各项工作开支外,还有部分用来支持有关豆类的科研单位和试验场。科研单位、试验场的主要经费由国家给,豆类基金会给的是一些具体的、比较细的项目,要求快出成果的项目。举例来说,改进豆类品质、抗寒育种,这些大项目经费由国家给,而品种育种的方法研究可用基金会的钱。日本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是民间组织,因此都是没有政府的资金投入。

二、日本豆类科研与技术推广

(一)日本豆类科研基本情况

日本的豆类科研主要集中在大豆、红小豆、芸豆几种。豆类研究机构设在产地,所以也集中在北海道地区。在北海道,豆类研究有三个单位,两个是国立的,即:札幌的农林水产省北海道农业试验场及其在带广的旱作研究所,还有一个是北海道立什胜农业试验场。

大豆是日本的主要豆类作物,也是日本消费量最大的豆类作物。日本政府对大豆研究非常重视,大豆的科研与管理直接由国家负责,大豆研究主要由日本农林水产省北海道农业试验场负责。此外,在其他有关县及大学还有不少人从事大豆科学研究。

红小豆、芸豆属于杂豆类,国家不管,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这类研究,除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经费外,全国豆类振兴会、全国豆类基金会也是红小豆、芸豆研究的经费资助单位,特别在杂豆品质、抗冷害、抗病和良种推广等研究方面,得到日本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的资助最多。杂豆研究主要在北海道农业试验场旱作研究所和什胜农业试验场,进行红小豆、芸豆研究,现有5个研究人员。除此之外,兵库县、京都府也有两名兼职研究人员。

日本豆类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品种资源、新品种选育、抗冷害(生理)和抗病研究及机械化生产。自从1933年遭受冷害后,培育抗寒性强的品种一直是日本豆类育种研究的主攻目标。为了提高豆类育种水平,选育出适于生产的优良品种,北海道三个科研单位都在政府和基金会的资助下,建立了人工气候室。其中光照、温度两个控制室可以模拟各种气候条件,对豆类资源、原代材料进行鉴定。他们利用这些设备和条件选育出许多抗寒性强的豆类品种和材料。

(二)日本豆类研究主要成就

1、大豆育种

日本大豆育种主要是耐冷性育种,选育抗生育不良型冷害、障碍型冷害、迟延型冷害品种。目前育成并推广的耐冷性品种有大粒白种脐、中粒褐种脐、大粒绿种皮和小粒白种脐。大豆新育成品种都要经过耐冷性鉴定、机械收获适应性鉴定(裂荚特性)、抗抱襄线虫病和矮化病鉴定,同时还要对加工品质及保存特性进行鉴定。只有这样,才能选育出适于日本北部地区栽培,适于机械化收获,符合食品加工需要的大豆新品种。

2、红小豆、芸豆育种

日本红小豆育种目标是选育耐冷性强、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收获、抗或耐落叶病、茎疫病、萎蔫病品种。目前育成并推广的新品种有襟裳红小豆、大纳言。芸豆育种目标除要求植株矮化,抗黄化病、炭疽病之外,其他基本与红小豆相同。目前育成并推广的主要有中粒的红色品种“福胜”和中粒的白色品种“雪手亡’。日本的红小豆资源最早来源于中国黑龙江,芸豆资源也是来源于中国。现在推广的红小豆品种,都具有中国东北红小豆品种的特点,基本可以说,还是中国东北类型。

红小豆、芸豆品种的耐冷性鉴定分人工气候室鉴定和冷温地实地鉴定。冷温地鉴定采用分期播种方法,使开花期处于低温条件,检验品种对低温的反应特点。抗病鉴定设有专门的病圃。

3、杂豆类遗传资源的保存、鉴定

4、豆类栽培研究

日本的豆类栽培研究,主要是机械化的栽培管理。首先要求育种家选育适于机械化收获的优良品种,如分枝少、株型紧凑、不炸荚、不易破损等。在此基础上,还研究豆类机械播种、锄草、喷撒农药、收割、脱粒等技术。日本的豆类栽培研究不是单纯的农学的栽培研究,而是农学与农机的机械化栽培管理研究,许多栽培技术,都是机械化操作。

目前,正在研究一种个体(单株)追肥机械、即采用遥控、监测、计算机操作技术,在田间分辩出哪些植株缺肥,就及时追肥,这样避免了肥料的浪费,以降低生产成本。据他们介绍可减少氮、磷肥用量。在肥料方面,主要推广根瘤菌肥。施用根瘤菌肥可增产6%。不同品种之间,对根瘤菌肥的增产效果差别很大,而且根瘤菌肥在大豆、小豆上反应较慢,约需半个月时间才能看到效果,而在芸豆上则在很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5、豆类的消费研究

豆类消费动向,是日本豆类振兴会、豆类基金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近几年随着生活和食品的多样化,豆类的消费量呈下降趋势。如何促进豆类消费,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针对女性餐厅、饭馆,办了专门的豆类食品杂志、广告,并与电视台合办了宣传豆类食品的节目,向广大妇女介绍各种豆类食品食用知识。同时组织一些名师名厨和加工厂家开发—些新的豆类食品,不断满足市场的需要。

(三)日本豆类生产服务体系

日本豆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供应、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基本上是通过农协进行的。农协的工作内容是:

1、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农协向农民提供优良品种,种子在卖给农民之前进行了药剂拌种或拌根瘤菌肥,减少了农民自己拌种操作上的麻烦。所提供的种子质量高,农民比较放心。农协还根据豆类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时提供各种农业技术和生产物资,诸如化肥、农药等。

2、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农协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向农民提供市场价格变化的动态,并指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使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3、确定收购价格,确保产品全部收购

农民生产的红小豆等农产品由农协统—制定等级标准和收购。各收购点按农协制定的产量标准来评定农产品的等级和价格。农协经济实力雄厚,无论农产品销售畅滞如何,全部收购,即使亏损,也是由农协承担,这样就减轻了农民的风险。所以,日本农民非常信任农协,并理所当然地通过农协来使自己的产品进入市场。

三、日本豆类生产及市场需求发展趋势

(一)豆类生产基本稳定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提供的资料分析,日本近年来耕地面积以每年1%的速度在减少。因为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农民种植作物品种的可选择性在增加,豆类播种面积不可能再扩大。从1996—1998年统计数字看,豆类播种面积有升有降,但基本保持稳定,大豆播种面积有增加的趋势,但芸豆播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可见播种面积的变化主要是不同豆类之间的调整。

日本豆类的单产近年来也基本稳定。一方面,日本人对食物的质量比较挑剔,所以在豆类工作上主要抓改进品质,而对单产高低不太重视。另一方面,日本的农业生产在土壤改良、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已达到相当先进的水平,也就是说在单产方面比较稳定,农民对产量的高低也认为无所谓。有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有市场的调节作用,产量的增减不会影响农民的收入。

因此,可以认为日本豆类生产在相当长一个时间内是基本稳定的。尽管从长远看,受耕地面积减少趋势的影响,播种面积不可避免的会下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产的提高可以抵销面积减少带来的影响。

(二)市场需求稳中有降

日本人口的变化近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目前已进入老年社会,因此可以排除人口增减对需求量的影响。

在日本大量进口的豆类中,占很大比重的大豆主要用来榨油,这部分市场需求是比较稳定的。日本自产大豆和其它杂豆(包括进口的和本国生产的)主要用来做豆腐、豆馅等豆制品食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食品消费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增加这类传统豆制品的消费也十分困难。另一方面,豆制食品是日本传统的食品,加工比较繁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愿意选择方便快捷的食品制作方式,特别是年青人,对传统的豆制食品喜欢的越来越少。综合上述分析,日本的豆类市场稳中有降是可能的,但下降也不会太大。

(三)新兴豆类食品广受重视

日本人很重视食物的营养,特别是很重视植物蛋白、纤维素的营养作用。有的日本专家说,日本人把豆类食物放在与肉类食物同样重要的位置。为了日本人的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日本有关方面在豆类生产、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非常重视。

日本豆类振兴会和日本豆类基金会对豆类的生产、科研、进口、加工、市场开拓等每一环节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提供资金支持豆类科研,组织专家对出口国的豆类进行考察,特别是在开发豆类制品的新产品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如已经上市的豆糕、豆饼、豆面包,深受人们的欢迎。

(四)豆类进口基本稳定

从日本豆类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分析,豆类进口将基本保持稳定。

1、大豆进口目前美国大豆占据了日本进口大豆的主要市场。美国大豆货源稳定是主要因素。虽然美国大豆是转基因产品,但日本目前没有法律限制、只是要求在豆制品上注以标识,而用它榨油无人问津,所以日本进口美国大豆也比较稳定。随着人们对转基因大豆安全性的担心不断在增强,如果中国大豆在含油率、价格方面能胜过或接近美国。再加上有关方面严格执行合同,减少从美国进口,恢复增加从中国的大豆进口量是完全可能的。但是日本进口大豆总量不会有明显增加。

2、杂豆类进口日本杂豆生产量很少,中国在日本杂豆类进口中占有的份额约为40—50%,其中红小豆占日本进口量的90%左右,芸豆占25%左右,蚕豆占90%左右,豌豆占7.5%左右。

中国出口日本的杂豆以红小豆为主。中国红小豆,特别是内蒙古生产的红小豆和传统出口产品天津红小豆,很受日本加工企业和进口商的欢迎。他们认为可与北海道什胜地区的红小豆媲美,但什胜红小豆产量太少,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事实上在日本也把中国红小豆用什胜红小豆的品牌来加工、销售。可见,中国杂豆类在日本市场是很有潜力的。

四、体会与建议

我国是豆类生产大国,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位居世界各国前列,而且种类繁多。北方广大早作区素有种植豆类的传统和习惯,杂豆品种齐全、质量上乘。但近年来豆类同其它农产品一样存在不同程度的卖难,比较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使生产起伏较大。通过这次对日本豆类生产、市场、科技等方面的考察,我们深深感到,我国豆类生产、科技、市场开发与日本相比,有优势也有差距。豆类在日本被称为传统饮食文化。日本是豆类消费的主要国家之一。我们应当充分地利用与日本在地理和文化方面相近的优势,努力恢复和提高我国豆类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在国内加大消费宣传,积极开拓豆类市场。为此,特建议如下:

1、在生产方面,要立足于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各具特色的豆类生产基地,并逐步创建自己的产品牌子。长期以来,豆类生产同其它粮食生产一样,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从而导致:一是生产上存在很大盲目性,产量极不稳定,年际间变化较大;二是各类品种混种、混收、混贮,好品种不能形成好产品、好商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如东北的大豆,是当地的优势产品,但种植品种多乱杂,没有明显的主栽品种和生产区域,好的品种不注重提纯防杂,退化严重,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其它杂豆也是如此。而日本尽管豆类生产规模远不及我国,但十分注重基地建设并树立自己的品牌。日本杂豆产区在北海道,在日本市场到处可见北海道“什胜”豆产品,牌子十分响亮,闻名全国。今后我们也应该依据不同生态区域建立稳定的、专业化的生产基地。不同作物、不同品种要有不同的基地,逐步壮大形成规模,构建一地一品的生产格局,并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2、在外贸出口方面,要重合同、讲信誉,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守法意识。日本方面总的认为我国的豆类产品品质是不错的,有的品种象天津红、宝青红小豆在日本知名度很高,但是由于我国收购、出口企业不重视产后分储、精选、加工等环节,出口豆类中的杂质合量高,大小、色泽、形状不一,商品性状较差;另外日方意见较大的是我国有关企业合同履约差,丰年大量要求出口,欠年又不能保证货源。这方面教训很深刻,过去日本主要从我国进口大豆,前几年我国豆类市场紧销,价格较高,一些企业单方不履行合同,日本只好转向美国市场,现在我们想出口,日方却不要。红小豆也是如此,象山西、陕西省出口的红小豆,本来品质很好,可偏要打着天津红的品牌,日方认为是冒牌经营,非常反感,影响了中国豆类产品的声誉。因此,建议有关外贸出口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基地和品牌,严格履行合同,树立公司良好信誉,并在加工分级、恒温冷藏、精选脱水等环节上多下功夫,逐步形成自己的优质品牌。同时,国家在外汇储备不紧的情况下,要逐步取消对外贸经营企业在出口方面的优惠政策和特殊权利(我们在日本小商品市场上看到很多我国商品,其价格比在国内市场要便宜得多,这是很不正常的),彻底放开杂粮杂豆外贸经营权,实行国内外大市场平等竞争,优胜劣汰,避免因不平等竞争而导致自相压价和不注重质量的短期贸易行为的发生。

3、在消费方面,要大力开发豆类和豆类加工食品,不断增加花色品种,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豆类食品营养丰富,但我国开发豆类消费市场与日本差距较大。我国基本属于原始消费类型,而日本近几年为了振兴豆类文化,不断地推出各类以豆子为原料的食品。我们参观的远藤制馅株式会社,以加工豆馅为主,近几年开发几大类豆制食品,包括蛋糕、饮料、果冻等,豆馅的利用也很广泛。他们大力宣传豆子的营养作用,根据日本人生活节奏快的特点,推广豆类方便食品,豆制罐头,豆粉面包,以及各式豆制炒菜,对小孩的配餐添加豆制品等。我们应当借鉴这些经验,在巩固豆类传统饮食的基础上,大力宣传豆类食品的营养作用,加大对豆类食品的开发力度,不断推出新式豆类制成品和豆类菜食谱,增加花色品种,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扩大我国的豆类消费市场。

4、在豆类科研和推广方面,既要根据我国国情,注重提高单产的同时,更要特别重视改良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的研究与推广。与日本相比,我国在豆类科研与推广方面投入的科技力量明显不足,日本在北海道分别建有国立和道立旱作农业试验场,专门从事豆类育种、栽培、加工和机械化方面的研究,投入充足,现代化程度高,特别是在品种改良和机械化上更新换代快,成果显著。而我国目前从事豆类科研的力量及投入少,而且极其分散,在豆类育种和栽培技术上难有突破、现有的优质品种防杂保纯不够,退化严重,机械化程度低,农民种豆基本沿袭着原始的粗放经营状态。今后我们应有计划地根据不同生态区域,在豆类主产区建设豆类研究示范中心,集育种、提纯、栽培、植保、土肥、机械化于一体,切实加大豆类科技开发与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提高豆类科技贡献率,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我国的豆类生产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5、要建立健全豆类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豆类产业化程度,造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豆类生产的态势。日本大豆生产管理以国家为主,而杂豆则以社会或企业为主,分别由豆类振兴会和豆类基金会去抓。因此,建议在豆类主产区成立由生产、科研、经营、加工、消费者组成的豆类协会,先由国家给予一定支持,逐步过渡到企业和社会赞助,类似日本豆类振兴会和基金会那样,具体负责协调豆类生产、加工、贸易、消费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要鼓励外贸企业、加工企业进入生产领域,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豆类生产、加工、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总体上看,发展豆类生产在我国有着巨大的潜力,应当成为我国特别是北方旱作区今后调整结构的重点之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大粮食观点,把豆类振兴纳入到粮食工作之中,不断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积极开发国内国际市场,大力引导国民的消费需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豆类生产、加工、贮藏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完善豆类生产、加工、经营等方面的质量标准,提高对豆类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和统计工作,健全豆类指导和服务组织,促进豆类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面发展。

下载赴日本学习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日本学习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日本农业机械化及农协考察报告

    赴日本农业机械化及农协考察报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局长李俊2005年9月6日至20日,本人随农业部农垦局组织的赴日本考察团,对日本农机化发展及农协组织情况进行了考察。期间......

    赴日本沿海经济带考察报告(DOC)

    赴日本临海工业地带考察报告 应日本中日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国家外专局、辽宁省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以辽宁省开放办为首,大连、营口市两市开放办以及沿海“五点一线”重点发展、重......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推荐)

    赴 温 州 培 训 的 几 点 感 受 2012年5月7日至11日,我参加了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在温州实验中学举行的“初中学校德育培训班”,在此之前,区教育局已经派出两批干部赴温州实验中学......

    赴广州学习考察报告

    赴广州学习考察报告 织金县桂果中学 张习香 第五期 学员 为探索新课改模式,学习先进教学管理经验,更新山区办学理念。12月23日至27日,毕节市初中学校校长考察团一行70人,在贵州......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20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曹副市长带队......

    赴南方学习考察报告

    农村基层干部南方学习考察报告 按照党校统一安排,6月12日到20日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 8天的培训。培训期间,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

    赴上海学习考察报告(模版)

    赴上海学习考察报告 我有幸参加校长培训班去上海考察学习。这次考察给我很大启发,令我耳目一新,使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此次考察培训,内容丰富,既有超前性、理论性、......

    赴江浙沪学习考察报告

    放眼江浙沪 “工贸兴镇”迈大步赴江浙沪学习考察报告2006年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工贸兴镇”初露峥嵘,“二次创业”实现开门红,总体考核跃入全市第六名,然而新的一年,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