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生产方式引导农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时间:2019-05-12 19:0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现代生产方式引导农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现代生产方式引导农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第一篇:用现代生产方式引导农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用现代生产方式引导农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农五师党校:张萍

(农五师党校 新疆博乐833400)

摘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现代生产方式 农业组织化程度

“十二五”期间,兵团农业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全面提高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与农业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一样,是农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一、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内涵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农

业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推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努力提高集约化水平;二是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为此,要采取培育产业龙头、延伸产业链、培训新型农民等手段,在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上实行新突破,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联动和农民的积极参与,把产业链紧密联结起来,把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分工合作,风险共担。

二、当前兵团农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是现代农业的意识还不强。长期形成的小农意识还没有消除,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陷入困惑和迷茫。不能破除传统农业、温饱

农业、封闭农业的思想,树立现代农业、市场农业、开放农业的观念。二是农业人口多,农业科技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职工务农热情不高,农业发展较慢,农业生产效率及职工收入还不高。

三是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特别是畜牧业、园艺业较薄弱,实际能力教弱,应变能力不够,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是职工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最终主体。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从根本上改进科技推广的效率至关重要。五是社会化服务滞后,专业合作组织等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不

成体系,机制不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建设落后于实践要求;农业资金、信贷和保险等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职工素质不高。

三、用现代生产方式引导农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落实国家和兵团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切实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坚持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一起上的原则,谁有能力谁牵头,谁能牵头扶持谁。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仅是着眼于解决我师农产品卖难和职工增收困难的问题,更是着眼于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

2、继续扶大做强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种植业、畜牧业产品等龙头企业,拉动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拓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中的核心作用,不断完善产业化体系中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扶持一批以良种研发、生产为主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以营销为主的市场型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全面带动功能。积极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组织起更多的分散经营户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参与市场竞争,打造产业链、构建流通链、结成利益链、培植要素链,塑造职工自己的产品品牌,降低农产品销售风险,实现合作组织与成员间的利益双赢,促进共同发展。尤其要扶持那些与我师生产的大宗农产品关联度强的果蔬等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对发展主导产品的拉动力。通过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产品顺销。

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农业双层经营中行使“统”的职能的组织载体,又可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介组织”。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尤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专业化分工原则,通过自愿、互利、公平、低偿服务,进一步增加服务功能,拓宽服务的领域,使其成为不断壮大的经济实体。师团及相应管理部门,也应转变职能,变单纯管理为服务指导,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科技保障、农业金融保险、农业标准化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农业执法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进展。随着气候变化和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农业受自然灾害、生物灾害和生产事故等危害加重,市场风险日趋加剧,影响了农业安全。必须按照预防性、系统性原则,研究防灾减灾机制,增强抗御灾害的能力,构建现代农业的安全保障体系,打造平安农业。

4、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经营方式

培育和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职工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的重要内容。当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的重要内容。这一新的经营方式异军突起,它对兵团的职工合作经济组织起到了推动作用。五师建立健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创办和发展产业协会及经纪人,转变团、连管理职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职工群众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职工增收团场增效。

5、全面深化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新体制

(1)切实加强团场的土地承包管理。继续贯彻和做好兵团“1+3文件”,加强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特别是承包合同档案管理和制度建设,全面实行土地承包合同微机化管理。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探索并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引导职工规范有序地进行土地流转。

(2)深化团场利费改革,加强职工负担监督管理。努力做到“一建立三强化”,即在贯彻兵团“1+3”文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职工负担监督管理体系,强化职工负担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对收费项目和标准的检查监督,强化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把广大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

(3)抓好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团场财务与资产管理。健全团场会计服务中心。继续加强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推进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开展清产核资。切实加强职工集体资产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全面完成团场及连队换届后的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加强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团连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加快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助推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

[J].中国科技财富, 2011(14)

【2】 李宛烝.以生产经营组织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J].农业经

济,2010(5)

第二篇: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发展现代农业要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也要靠改革和制度保障。建设现代农业,不仅要发展农业生产力,也要注重农业组织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更好地利用资源,促进要素流动,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村改革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功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能够容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生产力,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我国农业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依然很低,农产品的竞争力与国际竞争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现代农业建设的推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机制还不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能力还比较弱,利益联结机制还有待完善。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分别仅占35%和13%;农业生产特别是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还不高,生猪规模化饲养仅占43%。应根据种植业、养殖业等不同产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探索引导农户进入市场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经营的一体化、服务的社会化,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首先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

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但必须坚持不刮风、不动基础,坚持自愿,保护农民利益,依法进行。

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需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和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阶段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15万多个,加入的农户成员达到2363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32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成员增收幅度比一般农户普遍高出20%~50%。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还要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一村一品”,拓展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龙头企业只有在服务农户、致富农民、与农民利益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再扶持培育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

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也需要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发挥农村能人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民的服务需求。

第三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报告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研究当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找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建议,按照区政府调研课题的总体安排,我们组织专人,于10月20日至11月30日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全区10多个乡镇(街道)的20多个合作社和区级相关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农户等方法,对合作社发展情况、运行机制、面临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一、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㈠发展势头强劲

全区现经工商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31个,涉及优质稻、烤烟、蚕桑、苎麻等传统产业和笋竹、中药材、茶叶、蔬菜、畜禽等骨干产业(其中粮油10个、蔬菜27个、茶叶9个、畜禽65个、中药材22个、笋竹11个、花卉苗木15个),成员5.5万户,带动非农户9.7万余户,农民入合率35%。现已培育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个、重庆市级示范社4个、重庆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南川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个。全区所有乡镇和一半以上的行政村都兴办了合作社,其中:89%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推进村达到村村兴办合作社的目标,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有效促进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形成。

㈡发展形式多样

一是依托龙头企业组建,采取企业+农户+基地经营模式,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如柏枝山方竹笋专业合作社、鱼跳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芳云茶叶专业合作社、马嘴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二是村干部带头组建,采取村委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如水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云绿茶叶专业合作社等;三是专业大户和农村能人牵头组建,如学胜养鸡专业合作社、聚众蔬菜专业合作社、华兵魔芋专业合作社、驰夏养蜂专业合作社、聚启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四是科技人员创办型。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此类合作社由科技人员创办,致力于休闲观光农业的研究与开发,为农户提供高效率的新品种栽培,建立大规模的基地。如梦幻花卉专业合作社、乐翠蓝莓专业合作社等。

合作社按照成员与合作社的关系划分大致分三类:一是股份合作制的企业管理型。这类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入股额度大,成员股金至少在一股以上不等;合作社严格按照企业运作,按股分红和返利,这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约占1/10,如聚启蔬菜专业合作社、观农生猪专业合作社等;二是标准的合作社模式。这类合作经济组织,涉及人员多,从几十户到几百户甚至上千户。每户交纳股金按土地亩数或者人数较为均等。在经营过程中,具有典型的合作社经营特色,即根据合作社与成员之间的交易额进行年终利润返还。这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约占5/10,如马嘴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凤嘴江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三是大户带动的松散合作型。这类合作社基本属于同类产品的生产者,在大户的协调和带动下,成员们在产前、产中、产后阶段,在统购、统销、或者统一技术服务等方面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彼此的经济合作较为松散和短暂,很少有统一账户管理。这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约占3/10,如淞渝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水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㈢组织运行逐步规范

全区合作社全部按《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要求进行了注册,其中有60%的合作社建设按照 “一章、三会、三制度”标准进行规范建设。多数合作社都有比较规范的章程、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能够定期召开会议、开展技术培训,对成员生产的产品一般按高于市场价收购。部分发展较好的将所得利润按社员交易量进行二次分配,有的建立了风险基金、公益金和公积金,用于风险防范和公益事业。

㈣功能不断彰显

一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扩大了经营规模,促进了技术、信息、资金、品牌、市场等资源的共享,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有的农户形象地说:“入社后首先感到有了家的感觉”。二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一些承担示范项目建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典型带动、项目拉动,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规模种养殖比重、扩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已成为农产品质量认定、认证的重要主体,成为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据统计,目前有3 个注册商标,50 个产品取得无公害等“三品”认证,4 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2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开展“农超对接”活动,产品已进入重庆远东、新世纪、重百、家乐福、南川风之彩等超市。柏枝山方竹笋合作社产品远销日本等国。水丰畜禽专业合作社蛋鸡已与重庆理工学院、重庆师范学院和全区中小学对接,开展农校对接活动。三是带动农民增收显著。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我管理,集中采购种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产品质量、强化生产过程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商品率和产品附加值,通过盈余分配、股金分红、二次返利等,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比不入社的农户收入普遍增加20%以上。经调查测算,与非社员相比,一般养蛋鸡效益提高15%,肉鸡提高18%,蔬菜提高20%,水果业提高30%。

㈤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我区被重庆市纳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试点区县,重点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地入股发展模式、规范化建设、扶持体系建设和建立保障机制等。目前,已组建农地入股合作社4家,规范发展近20家,通过与农业担保公司对接融资820万元,正在与人民银行等银行沟通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质押、抵押贷款有效机制。

二、主要做法

去年以来,我区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 保了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㈠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我区被纳入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项目区后,区委书记王永康亲自批示严格按要求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途径,壮大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围绕粮油、蔬菜、茶叶、中药材等骨干产业并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区农委制定了《南川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方案》,对重点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规范化建设、扶持体系建设和建立保障机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㈡强化指导、规范运行。

区委、区政府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列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 “一配套、三结合”,即与全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相配套、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相结合、与产业开发品牌战略相结合、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相结合,提出新发展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标,并要求示范村、重点推进村都要建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乡镇至少要培育一个示范合作社,由区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规范。

㈢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

一是金融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在内部开展与生产活动相关的资金互助业务。主动与农商行沟通,把合作社作为信贷支农重点。同时,积极向市农业担保公司推荐,为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并探索用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新途径。二是人才支持。全区有15个专业合作社招聘大学生18人参与合作社发展。区农委各产业相关技术人员有计划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非农技能培训和经纪人培训,培养了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指导合作组织发展的合作社负责人及合作社骨干。目前,全区共召开各类培训会7次,培训辅导员100人次,培训农民合作社成员2万人。三是项目支持。2010年仅农村经济管理站就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涉农项目18个,投入资金215万元,涉及国家财政扶持项目、扶贫项目、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农超对接项目、农综建设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等。四是媒体支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区农委信息宣传平台,加强对合作社试点工作的宣传。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日活动期间,区农委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在政府广场开展了大型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典型,扩大社会影响。区广播电视台、南川日报全程报道活动情况。

㈢努力探索三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一是农地入股

模式。目前,我区农地入股合作社有4家。重庆市南川区云绿茶叶专业合作社2009年被列为重庆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出资额231.6万元,其中成员货币出资30万元,504亩土地承包经营权评估作价201.6万元,主要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对社员开展技术培训。重庆市聚众蔬菜专业合作社由区农经站指导组建,有9名成员,入社土地面积155亩,现金34500元,理事长由大观镇蔬菜种植能手韦纯中担任,由重庆市南川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管理该社账务,规范合作社制度和职责18个,新建育苗大棚2000平方米,统一育苗3批次,解决了当地农民单家独户育苗管理难的问题。合作社设立了农业生产资料、产品展示展销门市部。目前大观镇要求加入该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农户近百户,并辐射到周边乡镇的农户加入,各成员严格按照合作社年前的发展规划发展上,产品直接到批发市场,减少了2次批发过程,经初步核算比成立合作社前每户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4个农地入股合作社全面按照“一法一条例一章程一制度”要求予以规范,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售的“三化五统一”经营模式,规定了年终分配按入股和销售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红,产销服务体系完善,正逐步走向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二是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以南川学胜养鸡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充分发挥林下土地资源,探索按产品交易量进行分配的合作模式,增加农民收入。由瑞丰中药材公司牵头组建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吸纳基地农户为社员,由合作社统 一与制药厂联系,统一销售产品,按交易量年终参加分红。目前该合作社正在积极参与打造全国最大玄参基地。三是产业分区模式。结合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推进工作,在重庆市生态农业示范区的黎香湖镇姜家村建立了慈湖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重点打造生猪、奶牛、土鸡等产业,社下设专业组,各专业组经济独立核算、年终独立分红后对比经济效益,目前该合作社正在制订发展规划,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近期对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研究来看,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早,有基础,发展势头不错,但客观分析,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发展速度虽快,但组织规模小。2010年我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3家,在全市走在了前列,得到重庆市农委领导的高度肯定。但客观的说,我们的工作、合作社的发展水平距这样的荣誉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我区的大部分合作社发展规模小、社员数量少、经济实力弱,有的合作社在发起成立时由5人共同发起组建,但运行半年或一年以后社员仍是5人;有的合作社规模不超过50亩;有的依托养殖场、养殖小区组建,养殖规模也就是50-60头的境况,运行半年或一年后,规模仍没有发展壮大。目前参加合作社的社员平均只有28个,带动的农户数9.7 万户,参合率 35%,而在美国、欧共体等直接参加各类合作社的农户都在80%以上。

二是经济实力普遍弱,运行不够规范。现有的合作社,注册资本一般在5万元左右,资产平均也只有20多万元,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较弱,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构不健全,运作和管理不规范;有的即使设置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有的虽然成立了组织,但很少组织活动;有的组建合作社是为了获取上级的一点扶持资金,这类合作社往往生命力不强。不少合作社仍停留在统一购买农资、统一销售产品等生产环节、服务领域,而真正通过加工、销售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合作社还少;有的合作社成员很少实质性地参与合作社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合作社内部利益分配透明度不高,二次返还利润的数量还较少。个别合作社更是盲目效仿,看别人办了个合作社,自己也赶紧跑到工商局注册登记一个合作社,根本就不知道合作社的办社宗旨、性质、服务内容、办社目的。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个别合作社的负责人一问三不知,对合作社的运行原则、工作内容没有任何概念。

三是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匮乏问题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员的股金、会费等,在政府的扶持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合作社能够获取外界资金支持很少,多数合作社因资金短缺问题而不能加大投入。由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有限及信贷利率及抵押贷款要求较高,有的合作组织争取贷款很困难,成为了制约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瓶颈。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根植于新农村的新型经济组织,是“弱势群体”创办的“弱势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初创时期,面临的困难很多,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讲课需要一定的费用;采购农资需要资金;认定基地、认证产品、注册商标需要费用;农产品包装销售、跑市场需要资金;农产品初级加工、深加工设备购置也需要资金等等,如果财政能对合作社的一个或几个薄弱环节或关健环节给予一定扶持,完全有能力提高合作社的服务如能,提升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多数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信贷、税收扶持力度明显不足。

四是合作社管理人才欠缺。合作社的参与者90%以上都是以农民为主体,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经营管理理念不够创新,难以适应我区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

五是管理体制极不规范,政府未明确专业合作社主管部门。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实施办法和意见,要求相关部门对合作社给予扶持和优惠,但直到现在,我区没有明文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主管部门。根据区编办对农业部门“三定”规定,农业部门负责“指导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负责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负责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指导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而我区的实际情况是:根据南川府发﹝2008﹞89号文件规定,“区政府成立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发改委、农办、财政局、国土局、水务局、农业局、交通局、林业局、供销社、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人民银行等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供销社”。同时还明确“从2008年起,区财政每年在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技术、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品牌建设、市场营销服务和成员培训等”。由此形成了本该由农业部门承担指导管理职责却由性质为合作经济联合组织的供销社来承担,管理体制极不规范。

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我们认为,目前应该轻数量重质量,要不断规范合作社管理,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形式,完善运行机制,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一)理顺管理关系

按照现行法律体系,建议明确由区农委为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指导和管理。

(二)加强法律法规宣传贯彻,营造良好氛围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家庭经营“两个不能有效对接”,即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不能有效对接、分散生产与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不能有效对接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不健全、农户居住分散,农技推广工作难度大的现实情况下,合作社在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服务中,把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成果带给农民,有效弥补了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社会化服务滞后的缺陷,解决了单家独户“办”不了,基层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诸多难题。我们应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关心、支持合作组织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业部、市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先进合作社典型,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干部群众投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营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按照重视质量,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应重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发展,大力开展“示范社”建设活动。建议区财政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奖扶基金50万元,每年重点扶持10个左右的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二是由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和进行“五证”认证给予补助。三是金融机构要探索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需要的信贷产品和信贷政策,并由政府给予贷款贴息。四是做好涉农项目与专业合作社的有效结合。力争三至五年内,建立一大批专业合作能力强、为民服务能力强、周边辐射能力强、承担风险能力强、自我完善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让专业合作社产品范围覆盖整个农业产业和特色优势产品,服务覆盖农业生产经营、流通全过程。

(四)加强引导,搞好规范运作。

第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内部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自我规范,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要求。第二,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妥善处理好积累与分配和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其利益分配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第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积极鼓励社员参与民主管理,明晰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第四,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活动。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作为承载主体,加强对农业企业家和农民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培训班,培训从业人员,提高合作社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可选派人员到搞的较好的地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学习经验,借鉴别人的好办法和先进的管理措施。第五,向社会招纳人才,把那些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有贤之士聘请到合作社进行指导和管理,全面提升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农民的合作意识。第 六,培育品牌,搞好“农超对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品牌,申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并进入全国各大超市销售。

第四篇:提高组织化程度 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提高组织化程度 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提高林下经济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和林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林下经济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林业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也是林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近年以来,我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以其特有的优势,促进了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较好地发挥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目前,全区已成立了38家林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林地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就有12家。覆盖林下养鸡、养鸭、养猪、养牛、种植天麻、魔芋、金银花、白芍等各个领域。但同时也存在着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组织方式不适应林下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总体规模小,产品加工处于初级水平,林下产品深加工还处于空白,林下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组织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亟须在发展中提升,在提升中发展。

提高林下经济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推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努力提高集约化水平;二是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为此,要采取培育产业龙头、延伸产业链、培训新型农民等手段,在林下经济生产经营机制上实行新突破,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联动和农民的积极参与,把产业链紧密联结起来,把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实现生

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分工合作,风险共担。

当前,我省正处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历史新阶段,城乡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已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木材等再生产性原材料、生物质能源、森林药材、森林食品需求显著增长,这既为我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空间,也为提高林下经济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由于毕节市七星关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投资环境优越,开放环境趋好。承接省内为产业转移条件优势明显,这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提升林下经济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此外,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的出台以及毕节试验区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央、省、市对我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也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提高林下经济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要乘势而上,切实提高林下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转变林业发展方式。

一要发展壮大林业龙头企业。林业龙头企业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要任务。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省级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专项资金和林业专项贷款,加快发展一批有特色、有市场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推进林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集聚功能,努力提升附加值,着力打造七星关区林下产品品牌。支持龙

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扶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林下经济产业化示范区。

二要深入推进示范社行动。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龙头企业、林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经济能人创办或领办林业专业合作社。按照“建一批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思路,培育一批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新型林业合作经营组织,创新合作经营机制,加强管理服务,提高林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林业转型升级和林业产业化发展。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在生产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向加工、流通等多领域发展。同时鼓励合作社创办龙头企业,或引进大的龙头企业,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林下产业,提高整个产业的整体素质。

三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我区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配套改革,根据《贵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条例》和《毕节地区森林林木林地流转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所暴露出的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加大林权流转力度,鼓励林农利用自有林地资源进行承包、转包、出租、抵押、合资合作、转让、互换等方式流转林权,使林地和林木资源向有实力、会经营、善管理的林农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经济组织集中、归并,促进林地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林地的规模效益。

四要建立健全林权流转服务新机制。要加强林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积极做好林权抵押、变更、注销登记,建立林权流转数据库。开展林权交易、资产评估及政策、技术、信息等服务,切实把林权流转的相关要求落到实处,为广大林农和林业生产经营者创建一个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安全周到的便民服务新机制。

五要积极发展林产品物流。国际经验表明,发展林产品物流有助于提高林业组织化程度,促进林业现代化。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林产品物流主体,加强林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林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落实林产品批发市场用地等扶持政策,搭建林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发展林产品大市场大流通。

六要大力推动金融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力度。鼓励、引导、协调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林业产业化、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生产经营的信贷支持,确保涉林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落实中央财政林业贷款贴息政策,争取国家、省、市加大对我区林业贷款贴息的支持力度,完善财政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建立面向林农、林业专业合作社和林业企业贷款贴息扶持机制。建立林业贷款担保机构。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体系,提高林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控水平。

七要提高林业经营主体素质。加强林业企业家和林农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广大林业企业家、林农素质。实现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使企业家、林农的素质适应林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首先要让林业从业人员本身实现转变,即人的素质的转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不仅要求掌握现代林业的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

理观念,还要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其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政府通过组织安排林业协会、林业部门技术骨干人员、镇、村技术能人深入林间地头对林农进行现场指导和服务,综合提高林农林下种养殖实用致富技术水平。

通过强化政策扶持、金融支持、企业参与,使林下经济的运行不断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提高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必将促使林下经济走上稳定、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第五篇:农业生产方式 刘永好

农业生产方式

他曾位居首富,以饲料起家,又不甘寂寞,多元化之手四处出击。既获得过巨大的成功,也遭遇过黯然的失败。

他游走在金融银行家、地产大亨、商业连锁巨头这些代表着金钱、权力的标签后面。当媒体的镁光灯似乎已经快忘却他身后的那片起家的黑土地时,他却猛然回头告诉我们:他要做的是彻底改变中国农牧业的生产方式,用10年时间打造成一个世界级农牧业企业,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比现在翻一番。

农牧业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主持人:新希望以农业起家,但这些年外界的关注点似乎更多地聚焦在新希望的多元化投资方面,比如民生银行、地产之类,很多也做得不错。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这个打造世界级农牧业企业的计划?新希望的战略是重回主业吗?

刘永好:首先要纠正的是,我们不是重回主业,这20年来新希望一直没有放弃过对主业的培植,它始终是新希望集团的产业主干和支撑。只是这些年,我们在其他领域的投资比较多一些,外界对我们主业这块的关注度相对就降低了一点儿。

其次,我们也不是突然提出这个战略的。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在进行这方面深入的思考,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集团内部也公布了这一愿景。只是对外界相对低调一点儿。主持人:你提出这一企业战略计划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刘永好: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从这几年的状况来看,中国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时机已经来到。你们也注意到前段时间的两个热点问题:肉价飞涨和食品安全。

肉价飞涨的问题,现在普遍的看法是三个原因造成的,也就是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以及疾病风险导致生猪饲养量下降。但我们在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已经成为主流,加上集体土地的流转已经逐步开始,农民开始大批自愿放弃传统的庭院式小农生产模式。农村散养户正快速退出养殖业,而现代化规模养殖又未能跟上,导致养殖总量下降,最终造成生猪的供求关系失调,猪肉价格走高。不仅如此,这种分散的家庭养殖同时也造成了食品安全监控根本无法展开。全国有上亿个家庭在养猪,监管部门根本无法监督,食品安全问题也就没法从根本上解决。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了打通整个农牧上下游产业链的机会。我此前也出国进行过考察。美国饲料企业泰森由于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成功转变为美国养殖产业的巨头。泰国正大集团从饲料到食品的产业模式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世界成功的农牧业企业都是通过打通整个产业链,把流失在各个环节的利润“捡”回来,才实现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率的提升。前些年新希望之所以难以扩大规模,原因在于农村养殖户难以扩大再生产。只有农业规模化、养殖业规模化,饲料企业的规模才能扩大。而农村正在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主持人:事实上,农牧产业领域其社会平均回报率并不高,你也曾经说过“做一年房地产胜过做十年饲料”。当初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做出多元化的决定?现在选择坚守主业,你怎么看待农牧主业收益与多元化投资方面的收益比较?

刘永好:这主要是由产业周期决定的。改革开放后的最初一段时期内,农业获得较快发展,在这次浪潮中,包括新希望在内的很多农牧企业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高潮过后,农业发展走入低谷,产业利润率持续走低。2000年前后,饲料行业利润甚至由10%降至约4%,仅仅略高于当时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息。在这种情况下,新希望在饲料行业的扩张速度日益放缓,于是开始尝试着进入金融、房地产、化工、零售等多个领域,但农牧主业并没有放弃。但现在农牧业又开始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这期间中国农村生产模式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机会。美国泰森的成功经验让我坚定了农牧主业未来发展的良好前景。

虽然现在来看农牧业的投资回报率还是比金融和房地产低,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的利好,加上各种力量的关注,我们预期3年左右的时间,农牧业的投资回报率会上升到10%。从长期来看,这会给新希望提供稳健、可持续的回报。

唯一出路是成为农牧产业链的运营商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从2005年开始,新希望先后控股了山东六和、北京千禧鹤、河南石羊等畜牧业龙头企业,其整合的力度相当大。同时我们也发现,新希望改变了传统单打独斗的模式。新希望的主业执行策略是不是根据这一主业计划有了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刘永好: 我说过,我们是致力打通整个农牧业的产业链。新希望以前之所以难以扩大规模,原因在于农村养殖户难以扩大再生产。只有农业规模化、养殖业规模化,饲料企业的规模才能扩大。

新希望继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摆脱单纯饲料生产者的角色,向世界级农牧业企业学习,不再做简单的饲料供应商,而应成为养殖产业链的运营商,由新希望来分配各个环节的利润,实现各环节参与者的共同发展。

2005年8月,新希望与山东六和集团的合作就遵循了这种思路。山东六和在建种鸡厂和饲料厂的同时,就跟农民签订收购鸡的合同,从而将农民从小农经济的体系下解放出来,变成家禽养殖基地的生产者,从而形成规模化农业生产体系。

去年我们和河南石羊集团合作进军蛋产业链,最近又与山东大象集团合作,这些伙伴都是国家级的农牧企业。以前做饲料,新希望自己做就可以了。但现在要打通产业链,单靠我们就不行。所以我们通过资本合作方式,与这个链条上的优势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将这个链条打通,建立一个强大的新希望农牧体系。

以养猪为例,在整个体系布点上,我们的安排是在全国各地选址。建立核心养殖集群,一个集群里面配套一个饲料厂、一个祖代种猪场和三五个代种猪场,同时动员几千户农民,每户养几百头到几千头,不超过五千头,形成年产二十万到三十万的规模。也就是我们提供饲料、种猪、技术服务、质量监控,并保证收购,农户负责养殖,形成一个产业链。我们的计划是两三年之内,在全国建立两千万头猪的规模,这在国内应该是最大的,在全球也仅次于美国的泰森。

新希望包含了三条完整的产业链:猪食品产业链、禽食品产业链和牛奶食品产业链。每打通一条产业链,都需要巨大的人才和资本投入。仅仅是打通养猪这个产业链,就需要30亿到50亿元资金。

主持人:这么庞大的资金需求怎么来解决?

刘永好:主要靠三个方面来解决。一是新希望自己的资金。很庆幸,我们近几年来投资民生银行获取了几十亿元的回报,在房产上也获利较大,这为我们的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很多“血”。

二是靠国家政策和金融支持体系。前不久,新希望分别获得了建行授信25亿元、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授信10亿元等贷款额度,我们和当地政府一起成立担保公司,农民可以通过这个担保公司从银行贷款。农村信用担保贷款体系以及养殖业保险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会解决掉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第三个方面是,我们准备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参与进来。

总之,我们设计了充分的融资和参与渠道,包括吸纳当地资金充裕投资者和那些在城里挣到钱的农民投资参与到养殖体系建设和分配中来。

房地产、金融是机会投资,不会特意做大

主持人:投资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让新希望获利不菲。重振主业是否会意味着多元化投资的步伐会减缓?整个农牧业在新希望集团中占到什么位置?

刘永好:像投资民生银行等这样的金融领域,虽给我们带来了比较大的收益,但金融这块只是我们的财务性投资,我们缺乏这样的产业经验,不会亲自去经营金融业。同样,房地产目前也不是我们的重点产业,只是保持现有发展规模,不会特意做大。

我们未来在金融领域的投资力度一定会大大小于农牧业。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当时投金融投房地产,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的主体始终是农牧业,我们一定要把规模做大,这需要大量的投资,银行不给你贷款,自己哪来那么多钱?我们抓一抓短期的机会,当金融机会和房地产机会来的时候,我们适当投入精力,抓住了这样的机会。现在看来,我们的投入是对的,它使集团的资产得到了极大的积累。

而现在,当国家、社会、市场对农牧业逐渐高度重视的时候,农牧业的机会来了,我们本来就是以农牧业为主,这时,把在其他产业投资赚到的大量资金转过来投资农牧业,我们在农牧业里面就比别人高了很大的一截,做成的可能性就更大,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们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抓住一定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资金的积累。我们当时就提出,要把农牧业做大,现在还是这样讲。

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运作模式、不同的结果。在当时,以机会为主的时候,我们抓住了机会。比如做房地产,那个时候只要拿到土地就会赚很多钱。参股民生银行,每年的利润都在一倍以上。

现在我们的战略重点是,加强农牧业发展。前几年,我们在金融、房地产方面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对农牧业重视相对少一些,但是我们对农牧产业的开发没有停,整个集团60%以上的精力都在农牧业上,现在重新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农牧业上,优势就不得了。

目前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机会来了,谁能把握谁就能成功。国内现在也有其他的农牧企业在做类似的事情。按照我们的计划,现在农牧业在集团中占到60%,未来将占到80%左右,而我们也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农牧产值从现在的250亿元提升到500亿元。主要精力用于企业战略的研究和思考

主持人:在打通禽和猪产业链上,甚至包括乳产业,新希望都采用了并购,大规模的整合必然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这将为管理带来很多难题。

刘永好:我们是合作而不是简单的并购。以前我们比较封闭,只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不与其他人合作,也几乎不贷款。但现在这么庞大的产业链条,我们必须要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在合作过程中,企业文化、利益格局、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可能会让人很头疼。但是在大目标和大利益的驱使下,这些问题必然会在磨合中得到解决。

以六和为例,我们实际拥有55%股份,但自己只持有45%,其余10%交给六和的管理层,这极大地激励了六和的管理团队,其销售收入从当初的30亿元飙升到现在的150亿元,年底将轻松突破200亿元。

我们专门成立了禽、猪两个产业发展部,负责这两个产业发展和布局,从英国最大的畜牧公司挖来总经理尉明总领猪产业,而禽产业上以山东六和为主,我只担任董事长,一年去个三四趟,具体的由原来的管理层负责,采取的是持股合作,利益均沾。

今年3月,新希望单独成立了“新和石千”管理委员会,召集新希望、六和、石羊、千禧鹤四家公司,每三个月开一次交流会,以便协调和整合不同公司的饲料、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及人力方面的资源。整合的结果十分可观,新希望在今年仅就豆粕采购一项就能节省8000万元左右。

主持人:新希望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化的民营企业,现在建立这么庞大的产业版图,需要各种人才的不断加入,如何解决人和管理的问题?

刘永好:新希望的不足在于比较家族化、比较乡土、人才结构比较不合理。我们在管理上克服家族特色,我的亲属一律不予重用。我对亲属们说,做亲属就要付出代价。亏了少部分人,得到的是多数人。克服这些不足,新希望集团就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而我们地处在相对贫穷的西部,走国际化必须要搞开放式管理。我们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以及海外招聘一些人才加入新希望集团。国际加乡土,这样就比较好了。

在文化方面,我们提倡包容的企业文化。新加入者带来激情活力和新的思维,而老员工更加忠诚,观念难免有冲突,这就需要包容。新老结合把他们用在该用的地方。现在大多数民营企业倒下去,多数是老部下发难倒下的。

我个人近期主要精力花在企业战略的研究和思考,很多下属企业的董事长头衔都不再兼了,参与管理的机会也在减少。

八卦老板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父亲。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句话?

辉煌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刷新的过程,即便不是为追求辉煌,人生也应该是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发挥自己最大潜力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你对员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做事要用心,要不畏困难,敢于去闯。

最近在看什么书?

什么都看,很杂。

目前思考最多的问题?

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

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勤奋,能吃苦,爱学习。

平时有什么休闲爱好?

摄影、打乒乓球、游泳。

描述一下自己的性格?

乐观、开朗。

如何面对压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该吃就吃,该睡就睡。

主持人的话

不扮演跟随者

这些年前后几次采访到他,在不同论坛上见到的次数更多一些。聊的话题也随当时的情况各有不同。

虽然创建着庞大的数百亿资产的企业,但刘永好的从土地里来的平民气息一直没有太大改变。那天在新希望集团会议室采访时,端上来几盘水果。刘永好一边招呼我们尝,一边自己也不客气,一口接一口,狂啖起来,吃的比谁都起劲。他也放弃了自己的外交语言——普通话,省略客套,大家用四川话直接聊,倒也自在。

刘永好说他是幸运儿,因为赶上了这个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也赶上了金融和房地产蓬勃发展的时代,而现在更站在了“三农”建设的弄潮儿的时候——恰同志年少。

在面临继续坚持农牧主业,还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刘永好的抉择与他的出生背景和走过的路密切相关。

学习者

刘永好说他最佩服自己的地方是刻苦和学习:学习正大的经验,刘永好成就了饲料大王;学习美国泰森食品的经验,刘永好开始构架农牧帝国。

刘永好把自己的时间一分为三,1/3用来处理集团的事,1/3参加各种论坛跟一流人才学习,另外的1/3用来思考、学习和研究企业发展问题。他有随身带笔和本子的习惯,凡找人谈话或接受采访,只要对方说得有道理,他便记下来,加以整理。

冷静者

其实在1990年刘永好就对房地产动了“念头”,但明白了“击鼓传花”的道理后,本色、务实、不贪图侥幸之财的经营之道,让刘永好避免陷入不久之后席卷而来的那场地产泡沫破灭的黑色灾难。

1998年,成都的房地产业刚刚进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微利”时代,刘永好才真正涉足房地产。“在最高潮,大家认为最好的时候,我们反而没有做,在谷底的时候,我们抓住攀升的时机,随着曲线上升。”

投资民生银行,刘氏兄弟成为第一大股东,从6块多进入,到17块多的时候,刘永好已经获利数十亿元。

但在新希望的投资结构中,作为主业的农牧业牢牢占据着60%的比例,作为收益相当大的金融只占21%,房地产10%。在房地产和金融发展的大好时机里,加大投入在所难辞,但刘永好的定位只是战略性投资,不刻意做大。因为他还有更大的梦——建立一个现代农牧业帝国。

探索者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做大事的人要有合作的心态,要有共赢的心态。”刘永好的经验告诉他,做小事赚小钱最容易产生矛盾,而有决心有能力做大事的人,往往是最好的合作对象。

习惯穿几十元一件的衬衫的简朴生活;喜欢吃老三样:麻婆豆腐、辣椒和回锅肉。刘永好的眼里一个企业家应该有开拓的视野:“当一个人只把挣钱当做他追求的唯一目标时,那正是他最悲哀的时候。”文革期间受了许多苦的刘永好回想起来说苦难人生是个积淀:即便有一天我忽然什么钱都没有了,我也不怕。我还可以当农民,还可以一步步从头做起。刘永好充满了激情,但又不乏冷静。在大势面前,把握机会的能力正是很多企业家所欠缺的。作为“主帅”,刘永好在战略的布局上,看准主流并非跟随主流,更确切地说他可以接受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决不扮演跟随者的角色。

下载用现代生产方式引导农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现代生产方式引导农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袁鑫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农业增效。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

    现代节水农业

    《现代节水农业》帮了我 今天走进新月村农家书屋,来到农业科技书架前找到一本《现代 节水农业》翻阅,书中内容立马吸引住我,我花了半天的时间通读全 文,使我懂得节水灌溉的正......

    现代动物农业

    现代动物农业 一.现代动物农业体系 现在主要有立体种养业体系、物质循环体系、生物相克相生的生态体系和区域整体协调体系。 1.营养体农业 营养体农业是不以收获籽实为目的,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组织化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组织化研究 2011-12-1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组织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双层经营模式,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

    现代高效农业考察报告

    现代高效农业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外地现代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市高效农业发展质态,11月8日—11日,市委常委、秘书长田洪同志率领县区分管领导和部......

    长春:现代都市农业情况

    长春:现代都市农业情况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幅员面积2万平方公里,辖6城区、4(县)市和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人口753万,其中农业人口423万。长春是国家重要的商......

    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唐慧云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

    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民参与程度的思考(样例5)

    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户参与程度的思考农业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尤其我国现阶段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