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调研文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农村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适应农村经济形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和银行信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发展战略谈些粗浅看法。
一
目
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很多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民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其突出问题是:
一)发展农村经济的短期行为和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表现在有些县乡对已经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划不能自始至终贯彻执行。有些还会因为行政领导的意图或领导班子的换届而任意更改。有部分农村干部在具体工作中思想跟不上,不能适应,有的还存在“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等着换”的短期行为。据江苏省高淳县委组织部对166名乡村干部进行抽样调查显示,乡村干部中积极性较高的占20%,处于被动应付地位的约占60%,有20%的乡村干部实际起不到作用或作用很小。个别的喜欢盲目争项目、铺摊子,大量的资金投入,效益却不理想。有的不仅没有解决温饱,反而背上了债务。农村的干部群众往往急于求成轻率地提出“一年脱贫,二年致富,三年奔小康”、“三年解决温饱、五年脱贫致富”之类的口号。实践证明要使我国农村彻底摆脱贫困,绝不是一两个五年计划可以完成的。因此,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二)农村人文环境较差,思想受到束缚。很多农村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不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市场规模狭小,商品经济活跃不起来。在1990年4
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四川代表介绍全省1990个乡没有文化站,一年3000万农民看不上电影,文化消费作为“软需求”受到冷落,降到可有可无的位置。因而,很多农民对传统习惯抱残守缺,长期处于封建宗法式的自然经济状态,形成封闭式的循环格局,对历史上形成的小农经济思想缺乏冲动意识。较为普遍的心理是: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下蛋攒个油盐钱。从这种现状上看,绝不仅仅是收入水平、消费水准、生产效益等经济上的差距,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内,甚至整个社会进化过程中历史阶段的差距。
很多农村,尤其是一些边远、贫困的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在贫困落后的贵州省,5——11岁的儿童入学率只有65%。农村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明显高于城市。以东部地区为例,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超过30%的省份都是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江苏省的文盲、半文盲率为27.62%,但农村文盲率却高达40.58%。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因而对本地区的优势和劣势缺乏明晰的认识。以致一些农民产生了无可奈何、听天由命、任其自然的心理。劳动力素质低下,文化环境不仅束缚着人们的手脚,阻碍着人们的视听,还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农业科技应用缓慢,推广艰难,近10年来,全国有26000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问世,其推广率仅达到30%,而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应用率达60%——80%。农产品的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和明确的努力方向。
(三)乡镇企业发展滞后。乡镇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效益不高、市场占有率低、产业结构失衡、技术力量薄弱和人才缺乏等问题。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地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不成熟,投资环境差,资源出不去,人才、技术、资金进不来,乡镇企业未能走出耗能高、效率低、质量差、粗放生产的误区。二是企业生产形式和经营基本相同,产业结构、企业布局不合理,争速度、争规模、争原料、争能源,市场竞争力差。三是有的企业靠行政推拉生成,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缺乏,长期处于低层次运转状态。四是集体经济的衰退使乡镇企业资金“先天不足”。据新华社报道: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我国农村原生产大队、生产队财产约800亿元,到1985年只剩有300亿元。在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的情况下,一味靠“输血”,并没有引发出乡镇企业的经营活力,反到铸成了一种依赖有余、自给不足的恶性循环链条。据新华社1991年报道:农行系统乡镇企业贷款中逾期贷款占四分之一,坏帐5%。企业高比例负债经营,加之经营行为短期,后劲不足,步履艰难。
二
针对目前发展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改变农村自然经济状况,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受自然、社会、历史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要彻底改变自然经济状况并非易事。需要国家从交通、邮电、电力、卫生、教育、广播、宣传多方面进行有机配置和有效的投入。在当前大多数农民基本解决温饱的前提下,改善农村经济的着力点:一是要提高农村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素质,培养科技带头人。二是应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
。以回乡知识青年为重点,由县乡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培训。从长远规划上讲,应抓好基础教育,办好农村职业技术中学,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内外输出。三是推行科技兴农、发展生产力。结合实际,引进、组织、动员一批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农业技术集团承包。四是兴办第三产业,搞活商品流通,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加快农村集镇建设,积极
发育农村市场。五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远交外引,东进西出,南北合作,外向开放政策。六是狠抓交通,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搞好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二)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要解决好规模速度与巩固提高两方面的问题,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政策为依据,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与提高并重的路子。
1、完善乡镇企业经营机制。通过承包制、股份制、厂长负责制等方式,确立企业独立经营的地位,建立高效灵敏、指挥自如的决策管理机制。
2、根据企业各自的规模、效益、明确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建立企业激励机制。确定适当的消费与积累比例,完善企业分配机制,制定提高人员整体素质的发展规划,抓紧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机制。
3、立足优势发展骨干。立足资源丰富,农副产品各具特色,贫困地区劳力充足等优势,选准企业的生成点和发展源,按资源区、农牧区、城郊区、边贸区、民族区等不同类型经济区,优先发展材料工业,农牧产品加工业,大企业配套加工业,出口创汇产品加工业以及民贸商品生产等。
(三)广泛开展经济联合,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农村经济需采用多种形式,开放让利,引进资金,引进设备和物资,大搞横向经济联合和发展外向型经济。
1、依靠大城市、大企业的设备、技术、资金、人才优势,开展城乡联合,以城带乡,以大带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骨干乡镇企业为龙头,组织行业性企业集团和联合群体,实行行业联合,以龙头带龙尾,以强带弱,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区域联合,主动吸引外资,用别人的设备资金、技术和人才,武装现有乡镇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营,引进最新科技成果或高薪聘请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2、积极走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逐步提高自身的出口创汇能力。在较大规模上利用外资,引进并吸引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较大范围内参加国际劳务合作,成为加入与推进国际循环的重要组织成员。改革工艺、更新设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发展名、优、特和出口创汇产品。利用农村资源优势,由易货贸易逐步向外向型合资企业发展。在边境地区利用当地优势,发展奶牛、养、猪等家禽基地生产,出口创汇。有条件的村发展适度规模的出口蔬菜基地建设。边贸地区走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进行劳务输出,建立跨区域、跨系统、跨产业、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全方位的农村经济市场格局。
第二篇:关于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调研文章范文
关于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调研文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农村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适应农村经济形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和银行信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发展战略谈些粗浅看法。
一
目
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很多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民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其突出问题是:
一)发展农村经济的短期行为和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表现在有些县乡对已经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划不能自始至终贯彻执行。有些还会因为行政领导的意图或领导班子的换届而任意更改。有部分农村干部在具体工作中思想跟不上,不能适应,有的还存在“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等着换”的短期行为。据江苏省高淳县委组织部对166名乡村干部进行抽样调查显示,乡村干部中积极性较高的占20%,处于被动应付地位的约占60%,有20%的乡村干部实际起不到作用或作用很小。个别的喜欢盲目争项目、铺摊子,大量的资金投入,效益却不理想。有的不仅没有解决温饱,反而背上了债务。农村的干部群众往往急于求成轻率地提出“一年脱贫,二年致富,三年奔小康”、“三年解决温饱、五年脱贫致富”之类的口号。实践证明要使我国农村彻底摆脱贫困,绝不是一两个五年计划可以完成的。因此,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二)农村人文环境较差,思想受到束缚。很多农村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不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市场规模狭小,商品经济活跃不起来。在1990年
4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四川代表介绍全省1990个乡没有文化站,一年3000万农民看不上电影,文化消费作为“软需求”受到冷落,降到可有可无的位置。因而,很多农民对传统习惯抱残守缺,长期处于封建宗法式的自然经济状态,形成封闭式的循环格局,对历史上形成的小农经济思想缺乏冲动意识。较为普遍的心理是: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下蛋攒个油盐钱。从这种现状上看,绝不仅仅是收入水平、消费水准、生产效益等经济上的差距,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内,甚至整个社会进化过程中历史阶段的差距。很多农村,尤其是一些边远、贫困的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在贫困落后的贵州省,5——11岁的儿童入学率只有65%。农村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明显高于城市。以东部地区为例,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超过30%的省份都是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江苏省的文盲、半文盲率为27.62%,但农村文盲率却高达40.58%。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因而对本地区的优势和劣势缺乏明晰的认识。以致一些农民产生了无可奈何、听天由命、任其自然的心理。劳动力素质低下,文化环境不仅束缚着人们的手脚,阻碍着人们的视听,还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农业科技应用缓慢,推广艰难,近10年来,全国有26000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问世,其推广率仅达到30%,而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应用率达60%——80%。农产品的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和明确的努力方向。
(三)乡镇企业发展滞后。乡镇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效益不高、市场占有率低、产业结构失衡、技术力量薄弱和人才缺乏等问题。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地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不成熟,投资环境差,资源出不去,人才、技术、资金进不来,乡镇企业未能走出耗能高、效率低、质量差、粗放生产的误区。二是企业生产形式和经营基本相同,产业结构、企业布局不合理,争速度、争规模、争原料、争能源,市场竞争力差。三是有的企业靠行政推拉生成,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设备
陈旧、工艺落后,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缺乏,长期处于低层次运转状态。四是集体经济的衰退使乡镇企业资金“先天不足”。据新华社报道: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我国农村原生产大队、生产队财产约800亿元,到1985年只剩有300亿元。在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的情况下,一味靠“输血”,并没有引发出乡镇企业的经营活力,反到铸成了一种依赖有余、自给不足的恶性循环链条。据新华社1991年报道:农行系统乡镇企业贷款中逾期贷款占四分之一,坏帐5%。企业高比例负债经营,加之经营行为短期,后劲不足,步履艰难。二
针对目前发展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改变农村自然经济状况,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受自然、社会、历史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要彻底改变自然经济状况并非易事。需要国家从交通、邮电、电力、卫生、教育、广播、宣传多方面进行有机配置和有效的投入。在当前大多数农民基本解决温饱的前提下,改善农村经济的着力点:一是要提高农村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素质,培养科技带头人。二是应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
。以回乡知识青年为重点,由县乡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培训。从长远规划上讲,应抓好基础教育,办好农村职业技术中学,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内外输出。三是推行科技兴农、发展生产力。结合实际,引进、组织、动员一批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农业技术集团承包。四是兴办第三产业,搞活商品流通,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加快农村集镇建设,积极
发育农村市场。五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远交外引,东进西出,南北合作,外向开放政策。六是狠抓交通,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搞好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二)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要解决好规模速度与巩固提高两方面的问题,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政策为依据,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与提高并重的路子。
1、完善乡镇企业经营机制。通过承包制、股份制、厂长负责制等方式,确立企业独立经营的地位,建立高效灵敏、指挥自如的决策管理机制。
2、根据企业各自的规模、效益、明确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建立企业激励机制。确定适当的消费与积累比例,完善企业分配机制,制定提高人员整体素质的发展规划,抓紧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机制。
3、立足优势发展骨干。立足资源丰富,农副产品各具特色,贫困地区劳力充足等优势,选准企业的生成点和发展源,按资源区、农牧区、城郊区、边贸区、民族区等不同类型经济区,优先发展材料工业,农牧产品加工业,大企业配套加工业,出口创汇产品加工业以及民贸商品生产等。
(三)广泛开展经济联合,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农村经济需采用多种形式,开放让利,引进资金,引进设备和物资,大搞横向经济联合和发展外向型经济。
1、依靠大城市、大企业的设备、技术、资金、人才优势,开展城乡联合,以城带乡,以大带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骨干乡镇企业为龙头,组织行业性企业集团和联合群体,实行行业联合,以龙头带龙尾,以强带弱,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区域联合,主动吸引外资,用别人的设备资金、技术和人才,武装现有乡镇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营,引进最新科技成果或高薪聘请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提高产品科
技含量。
2、积极走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逐步提高自身的出口创汇能力。在较大规模上利用外资,引进并吸引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较大范围内参加国际劳务合作,成为加入与推进国际循环的重要组织成员。改革工艺、更新设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发展名、优、特和出口创汇产品。利用农村资源优势,由易货贸易逐步向外向型合资企业发展。在边境地区利用当地优势,发展奶牛、养、猪等家禽基地生产,出口创汇。有条件的村发展适度规模的出口蔬菜基地建设。边贸地区走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进行劳务输出,建立跨区域、跨系统、跨产业、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全方位的农村经济市场格局。
第三篇:发展农村经济探讨(调研报告)
发展农村经济探讨
2011年7月份,我成为棠下镇众多村官的一员,很荣幸我被分配到自己生活过二十多年的村委会--横江村委会。由于职业定位的变化,或多或少都有小许的不习惯,然而在村委会领导、同事的照顾下,并且自己又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所以并没有出现长期的水土不服,很快就进入工作状态。
以前不管是学生,还是一名社会工作人员,对村里面的情况都是抱着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而现在作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首先就必须了解村的基本情况:横江村全村约 7平方公里,其中鱼圹约 3000 亩,耕地约 800 亩,山地约 300 亩;全村共有十九条自然村,2009 年末总常住人口为 5680 人,1300 多户。在村委会工作了一段时间,村委会领导言传身教,我对一些事、一些物的观察角度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如何带领村民群众致富是村委会两委成员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也针对这一话题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探讨。
横江村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村容村貌有很大的变化,同时村民的幸福感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横江村发展的同时,由于蓬江区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棠下镇的一些兄弟村委会也有很大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桐井片区,借助附近
工业区,以及高速公路的优势,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横江村的步伐相对较慢,面对这一问题,我结合自己对横江村的观察和认识,分析为以下原因:
一.横江村支柱产业发展不够突出。横江村以农业作为发展的重心,村里面的常住人口占70%以上都是以农业为主,其中养猪业和养鱼业占整个农业比例为85%,养猪业的出栏量占整个蓬江区的20%以上。虽然横江村发展农业的势头正旺,但是依然不够突出,以养猪业为例,养猪业这么大的出栏量依靠的是横江的人口户数,由于前段时间的猪肉价格不断攀升,促使大部分村民投入资金加入养猪行业,这样的情况相对危险,村民对市场的情况没有准确的把握,只会盲目投入资金,但出现现时猪肉收购价迅速下降的时候,养殖户只能叫苦连天,从而造成养殖量的浮动非常大,直接的结果就是出栏量的下降,村民的经济利益蒙受损失。同时由于养殖户多数都是以小规模分散养殖为主,产生的污水直接流入河涌,对附近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影响村民的饮水健康。
二.工业发展相对落后,而且行业单一。横江村现时只有四间相对规模的针织厂,工人数不超过两百,而且由于租金、工资以及整个行业的不景气,部分针织厂也面临倒闭,工人为保生计,慢慢转向以家庭作坊为主的小生产制造。由于工业发展不够,并不能吸引外来人口的到来,反而造成人才流失。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会看到针织行业在横江的衰
落:以前90年代,针织业最兴盛的时期,做夜宵的店铺营业到凌晨两点,但现在到了晚上九点,横江市场附近人流寥寥无几。而且由于一些常住人口的减少,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市场上购买蔬菜、肉类的人数变少,菜贩子、肉贩的积极性下降,他们就会放弃本村市场,进而迁到人口比较密集的村落,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三.特色产业维持难度大,欠缺优势。横江农庄在横江经营了横长时间,以一道白拾鱼为主打菜,曾经吸引不少的顾客前来光顾。然而顾客通常都是很挑剔的,虽然味道不错,第一次吃感觉不错,然而吃多就会腻。但横江农庄并没有借助原来的优势,大力推出新菜式,提高服务质量,吸引顾客。反而周边乡的食店酒楼都已经做出自己的特色,横江农庄要重新得到发展需要的努力就更大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其他企业没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感觉,最终会导致一个企业走向衰落。横江村如何通过自己的优势发展自身的经济,该问题值得考虑。
针对上面提出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如何发展支柱产业。农业是横江重要产业构成。而养猪业和养鱼业占整个行业的大部分。其中养猪业占整个蓬江区出栏量的比率较大,但没有构成足够的影响力,如何发挥存在优势?通过组织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养殖农
户变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合理利用资源,在饲料、兽药的采购、生猪的销售价等多方面处于一定的优势,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专业讲座,指导养殖户分析市场,进行合理的生猪养殖。同时针对养猪业的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合作社组织大规模养殖户定点养殖,再通过村民集资、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一些生产沼气企业投入设备,把生猪养殖场产生的污染物转变为沼气,传送到每家每户,产生多余的沼气,再通过压缩技术,造成类似煤气瓶的方式销售到其他村或者市区。在横江村,农业一段时期内都是主要产业,农业得到真正的发展才能实实在在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应借助横江村的多方面优势,进行招商引资的工作。滨江大道的完成使得横江到江门市区只要15分钟车程,到广州、佛山、中山等周边城市只需要一个小时,地理优势明显。同时横江村的侨胞众多,可以借助组织村级活动,吸引侨胞同乡回乡视察,藉此机会吸引侨胞投资建设,这些是发展工业的地理、资金基础。横江村也要借助自身的优势来发展工业,农业的发展在横江村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我村可借助农业为基础,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首先为本村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其次可以加大农产品利润的扩大化。同时为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以农带工的形式。村民担心村级工业的发展会大量流入农民工,为本村的治安情况带来不确定因素,针对该问题,村委会可以出台一些措施,要求在我村设厂的企业要定时上报流动人员情况,村委会将对外来人员进行归档管理,定时对外来人员进行检查,杜绝一些犯罪情况的出现,加强管理。
三.努力发展特色产业。面对我村的特色产业,村委会可以适当加大扶持力度,同时相关企业要增加自我谋发展意识,努力推销自我品牌,围绕自我品牌,积极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占有一席位。还是以横江农庄为例子,横江农庄靠近滨江大道,然而从滨江大道到该农庄的一段路面还是以泥泞路为主,店长应该对路面进行建设。同时通过观察发现滨江大道绿道在横江二闸段附近盖了一座新的类似篁边单车租赁的建筑,如果该位置的确要进行单车租赁,那么江门市区很多人就会集中到该附近进行康乐活动,人流兴旺,农庄老板就要抓住机会,大力推广自身优势,进行促销活动,重新把握机遇。
上面是我在村委会工作一段时间,再结合自己的见解,得到一些结论,可能由于知识面的限制,导致某些观点的不足。但是我始终相信,横江村在村委会两委成员的积极领导下,村民之间同心协力,借组滨江新区的发展契机,横江村一定能够得到加速发展,村民安居乐业。
第四篇:谈贫困地区农村经济有效发展的出路
《谈贫困地区农村经济有效发展的出路》
摘要:如何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迎头赶上,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农民整体素质偏低,高成本、低产出的传统农业模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不适应的现状分析,认为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并就发
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 经济 发展 特色农业 规模经营 产业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这样的特征:总量成就显著,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如何让贫困地
区迎头赶上,这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贫困地区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增长速度依然缓慢。笔者认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
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广大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导致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多数农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虽然渴望致富,但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受教育程度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种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具体到生产过程中则表现为发展的盲目性:片面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忽视品牌效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
争力较弱,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2、高成本、低产出的传统农业模式影响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近年来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采购成本不断上涨,使得农业生产成本加大,导致在该区域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难以短时间内实现,大量落后的生产工具仍在使用,品种更新和新技术推广较慢,生产效率很难提高。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仍然是建立在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低效率和低收入的经济,高成本、低产出的对比关系极大
地影响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3、小生产与大市场的不适应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农业比重过高,过于分散的农户生产,且流通渠道相对单一,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现状。虽然各地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同时要看到,缺乏市场组织,缺少足够的市场信息和市场应对能力,整个农村经济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未能有效形成农业的服务体系和完备的市场应对机制,农户抗风险能力极为脆弱,导致了在无情的市场风险的冲击下,成为产业结构调整风险的最终承担者,从而
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
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传统农业模式下的贫困地区农村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在资金、市
场、技术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其自身在土地、劳务、资源、环境等方面有着优势。在此基础上,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应对市场,优化区域布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拓宽流通渠道,提升产业层次,把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农
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而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途径:一是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形成区域性产业;二是围绕主导产品和产业,由农村合作组织引导与管理,形成规模产业。二者在承接农业订单,制定种养模式和组织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载体。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和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优惠,资金上给予补助,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
分发挥其市场开拓性强、管理规范、科技转换快的特点。单干的农户虽然机动灵活,但其单打独斗难成规模,应对市场能力差的特点,已成为增收路上的拦路石;而龙头企业、合作社却有着市场、技术、资金方面的优势。采取“农户+合作社+市场”或“农户+龙头企业+市场”等多种模式,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同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姻,实现小生产与现代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民组织化、合作化的程度,促进产业化进程,发展大农业,从而形成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通过逐步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确保农业生产稳定;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通过深加工和大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增值;从而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
产业的升级换代。
三、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经济需正确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1、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是“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过程。大体上来说,发展前以外界“输血”为主,发展中以自身“造血”为主。经济薄弱的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农村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都离不开政府及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资金帮扶,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帮扶,这属于“输血”的范畴。而在新条件下,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这就需要在“输血”的基础上,完善和健全“造血”机能,加大农业科技教育、技能培训,重视新技术的就地转化和乡土实用人才的培养,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能及时解决在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并使之成为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农业新业主,大大提高了广大种养户科学种养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效益的增长。
2、贫困地区农村经济要大发展必须由“小而全”向专业化、特色化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模化生产完全不同于集体时代的大生产,以前的大生产是脱离市场的样样都有,样样都发展不起来的“小而全”的生产模式;而发展大农业就是要实现农业与工业的联姻,以市场供求杠杆调节农业生产,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所以,在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必须突破过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缚,实力大农业观念,用自身优势找市场,以市场需求定生产。要跳出狭隘的地方观念,着眼于全区域乃至更大的范围,统筹规划,兼顾本村实际,有差别的、有重点地发展一至二种产业,这样有利于经营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术的集中,容易做大规模,形成优势,从而培育成特色产
业,凸现经济效益。
3、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关系,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分清主次关系,就是要解决好发展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是为了谁,依靠谁、以谁为主的问题。广大农民作为全过程的参与实施者和最终受益者,其主体性和自主性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政府特别是涉农部门要当好农民发展过程中的服务者。这就要求政府职能由过去单一的行政领导转移到既领导又服务上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上来: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了解他们渴望什么,急切需要解决什么;做好服务三农的后勤保障工作,为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做好鼓励农民创业环境和劳务输出组织工作,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和转移问题。为农民搭建好一个表演的舞台。坚持农民事农民办,强调农民的主力军作用,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选择,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特色养殖、优质水果、错季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
第五篇:民族贫困地区人才引进调研文章
民族贫困地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问题
调 研 报 告
中共花垣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2011年7月)
一、基本情况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做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对实施科学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人才队伍已有一定数量规模,为建设和谐花垣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据统计,截止2011年6月底,全县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和具有技术职称(等级)等各类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0332名,占全县户籍人口的3.69%,其中党政人才2626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81名,专业技术人才4299名,技能人才788名,农村实用人才2478名,社会工作人才60名。他们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全县呈现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当前,花垣人才队伍建设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征。
1、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县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类人才”总量已达到10332人,与“十一五”初相比增加742人,增长7.18%。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
2、人才年龄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全县人才队伍中,30岁
至50岁所占比例为60.3 %,比2006年高出2.8 个百分点;51岁以上所占比例比2006年减少 2.1 个百分点。全县人才队伍趋于年轻化。
3、人才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截止2011年6月底,全县人才队伍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128名,大学专科学历4152 名,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5052名,分别占总数的20.6%、40.2%、39.2%。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55.7%上升到2011年的60.4%,提高4.7个百分点。全县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文化程度不断提升。
4、人才资源开发不断加快。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紧急人才的需求,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公开选拔高学历优秀人才的力度,增强了我县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全县共选拔引进各类人才912人,其中:研究生17人,本科生482人,专科生413人,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系统和乡镇站所。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坚持原则,构建重才爱才新格局
1、树立人才强县理念,强化人才工作领导。县委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全面推行“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战略,建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党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积极发挥领导机构作用,坚持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各部门人才工作汇报,及时掌握人才动向,预测人才趋势,研究工作对策,强化对人才
工作的领导。为加强宏观指导,做好人才工作全面科学谋划,起草了《花垣县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县人才发展目标。
2、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按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原则,制定出台了《花垣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有关制度》等工作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人才工作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工作联络员。此外,县委将人才工作作为年终考核内容,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促检查,加强协调指导。对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认真总结、及时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寻找解决办法,制定改进措施,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人才工作的合力。
3、组建人才工作机构,推动人才工作开展。县委组织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协调指导全县人才工作日常事务开展。通过成立专家工作室、县人才交流中心,完善县人才劳动力市场,建立花垣人才网等,积极为县内外人才就业创业搭建桥梁,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建立人才供求关系,努力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搭建互动服务平台。
(二)拓宽领域,引进人才,探索发挥作用新途径
1、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是聚集人才的第一要素。近年来,我县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惠民”的发展思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
力改善软件硬件环境;整顿人才市场秩序,减化审批程序,推行一站式办公、公示制、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服务措施;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人才政策,营造人性化的工作氛围,为吸引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制定出台具体政策措施。结合我县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党政机关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引进紧缺人才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工资待遇、住房补贴、科研经费支持、户籍迁移、家属子女就业入学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便利、搞好服务,建立了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3、搭建平台助推人才成长。一是依托重大项目吸引人才。抓住三立集团、东锰集团、振兴公司、太丰公司、强桦公司等一批重大工程和高新科技项目落户的契机,积极引进人才,取得了较好成效。如三立集团自1998年8月成立以来,引进人才87名,太丰公司引进人才62名,两家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二是围绕市场需求接纳人才。通过编制人才供求预测、定期发布供求信息、举办人才集市、组团赴省内外招聘等措施,吸引各类实用人才。据初步统计,2006年至2011年6月已举办各类人才交流会5场次,16余家次单位、近300人次入市交流。组织28余家次用人单位赴外地招聘各类急需人才458人。三是通过招考选拔人才。扎实开展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等,2006年以来,通过各种方式招考公务员83名,招考事
业单位人员641名。下基层招考3次,共63人,其中研究生2 名,59名本科生,2名大专生(当村干部两年以上),来我县服务或工作的柔性人才269人次。此外,借助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引进156名大学生来花垣服务,充实了基层党政工作力量。
(三)突出重点,更新培训,实施人才培养新目标
1、依托培训基地,固定式培养。注重培训基地建设,打造县委党校、县电大、县教师进修学校、县职业技校为龙头,乡镇成校、远程教育基层站点、企业实训基地为基础,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固定式培训体系。在此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坚持走校企联办内涵发展之路,成立了县就业培训中心实训基地,由校方负责教学管理、办学管理经费,企业提高实操平台,毕业后全部由企业录用。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科院等院所进行合作,成功攻克了“低品位碳酸锰浮选”的世界性课题,获得国家专利和湖南省科技成果认证,使我县的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适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注重实践锻炼,针对性培养。对党政人才,通过基层锻炼、项目挂职、岗位交流、办班培训等形式,着重提高党性修养、工作水平和执政能力;对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业务培训、外出进修、专家讲座等方式,重点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组织外出考察、举办企业家研讨班等活动,着力提高他们驾驭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对技能人才,通过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使技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满足我县企业发展的需求;对农村实用人才,通过组织专家、农
业专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指导,提供科技信息,大力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
3、创新工作载体,多途径培养。一是建立人才培养导师制。在非公企业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在教育系统开展“人民好教师”活动,在医疗系统开展“争当医德标兵”活动,同时,组织行业优秀人才帮带青年人才、领导干部联系青年人才,通过帮带联系提升青年人才素质。二是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各企业、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开展技能竞赛、练兵比武和技能创新等活动,为技能人才提供交流技术和切磋技艺的平台。三是实施“党员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开展非公企业“党工共建”活动和党员创业创新基地培育工程,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制,建立党员技术攻关组等举措,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抓实基础,加大投入,建立激励保障新机制
1、注重改革创新,确保人才脱颖而出。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大胆启用年轻干部,不断探索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与合理配臵的有效途径。2006年以来,县委先后4次公开选拔县直、乡镇科级领导干部37人,其中招考2名正科级干部。在公务员队伍管理上,坚持“凡进必考”,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和全员聘任制,调动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的积极性。健全人才使用机制,鼓励他们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利用业余时间为企业、农村提供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
2、强化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干事动力。完善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制定出台了《花垣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专业人才管理办法》、《花垣县首席技师选拔管理暂行办法》、《十大技术创新职工评选办法》等,开展“首席技师”、“十佳教师”、“农村科普带头人”、“人民健康好卫士”等评选活动。为了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县里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和奖励。
3、作好服务文章,增强人才发展信心。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看望慰问优秀人才、举行座谈会,并发放新年贺卡。实行人才社会化管理,全县已有412人实行人事代理,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此外,通过网上人才工作知识竞赛、人才工作月、引进人才座谈会、青年人才联谊会等活动,通过《花垣人才》、花垣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涌现出来的各类优秀人才,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选拔任用上有待进一步规范。一些单位和部门,还没有真正用科学的人才观来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有的单位对人才重视还仅停留在口头上,在人才的使用上,随意性也比较大;有的单位用人松,管理简单,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凝聚力和和战斗力,导致人才感到受排斥和压制;有的单位对人才关心不够,下指标、加压力的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的少,没有把发展经济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源开发上来。一些企业固于传统观念,只重视对设备、厂房、土地等有形资产的增值,不重视人才引进、智力开发和素质提高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只重视项目、资金的引进,忽视对人力、智力的开发和引进。在人才选拔上,招聘教师、医生事业单位编制的人数较多,招考公务员的名额较少。在人才任用上,如何坚持用老实人,不用老好人,用年轻人,不搞年轻化,用能力人,不以票选人,不断提高用人满意度和工作质量,还要做大量的工作。
2、在能力素质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县专业技术人才有4299人,只占全县人口的1.5%,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只有167人,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有95%分布在事业单位,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只占5%。而在事业单位中,有77.9 %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教育、卫生系统,支撑花垣经济发展的工业、农业、旅游业和建筑、建材及房地产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目前,我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只有81人,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紧缺,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中专(高中)以下学历的还有4052人,占总人才数的39.2%;研究生学历27人,只占总人才数的0.26%。现在,我县企业家大多是非专业出身,企业还处于家庭式管理和个人管理模式,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外面的优秀管理人才难以进入企业,而企业自身也难以培养人才,造成企业创新意识不够,缺乏长远打算和企业发展规划。
3、在人才外流上有待进一步注重。人才外流较为严重。2006年以来,我县流失人才155人,其中流出县外110人,流出州外
45人,外引人才流失40人,本土培养流失115人。
4、在激励机制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定出台了津贴补贴政策,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故没有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津贴补贴政策,全县专技人员津补贴不论是高级、中级、初级专技职务都按公务员中的科员级津贴套,一定程度上给专技人员带来消极情绪。一些单位和部门在人才工作中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对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不足,为人才提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对人才也缺少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人才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实际效果较差,人才层次提高慢,特别是大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远远没有到位。县人民医院现有在职职工524人,编制床位444张,人员编制还是260人,每年的事业公开招考批编的问题上都要多费周折,引进的人才工资多在3000元左右,无法筑巢引凤。县中医院有职工250人,编制是120人,企业、事业单位两不像,县财政每年拨款5万元,由于人员多,工资低,负担重,每4个上班的职工要养1个退休职工。由于人才少,学中医的更少,招聘不到人,中医院变成了西医院。
四、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先于、优于、重于其他资源开发的地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花垣发展靠人才”的思想;树立系统开发人才观念,克服“重使用轻培养”、“重引进轻使用”的
不良倾向;树立知才善用、人尽其才的观念,克服人才使用中的“近视病”与“武大郎开店式”妒才心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念,在坚持德才兼备标准的前提下,要敢于不拘一格选人才,真正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克服只唯文凭不重视实际技能,只论资排辈不重视创造力的不良作风;树立人才一盘棋,推进良性流动的人才观,克服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狭隘意识;树立广纳人才观念,既重视开发利用本地人才,也积极吸引外地人才,克服用人和留人上的不正之风。总之,要跳出传统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降人才,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来,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2、拓宽渠道,注重引进,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一要抓好急需人才引进。借助人社局网站引才引智,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征求人才需要信息,在网上发布长期招聘信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人才,重点引进紧缺人才。二要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铅锌矿业基地,打破职称、学历、身份和地区等因素的限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精于资本运作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一批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型技术人才。三要抓好优秀中青年人才引进。要将优秀中青年人才作为人才引进的重中之重。对现有并具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大胆进行培养,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快速成长。
3、创新形式,强化培育,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一要加强高学
历人才培养。针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产业化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二要大力发展中等职工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县职业技术学校及劳动部门等其他培训机构,加强对现有青工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对新生劳动力的培养,使他们掌握1—2项专业技术和实用技术。三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推行全员培训。要以党校、现代运程教育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党政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农业专家等的继续教育和短期培训,使他们拓展知识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完善机制,发掘潜能,发挥人才最佳效益。一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类管理的薪酬制度,实行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形成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的倾斜体制,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二要建立人才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建立以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建立以业绩为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体系,并落实相应的待遇,规定权力和义务,增强其责任感。三要完善人才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
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资助为补充的投入机制,保证人才开发投入不断增长。加大政府对人才开发的投入,不断增加人才开发资金,重点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紧缺人才的引进、资助、培训等;建立奖励基金,对优秀人才给予必要的奖励;建立教育培训基金,扩大教育培训的规模和档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四要逐步完善服务机制。人才相关单位在生产信息、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奖金、技术倾斜和扶持,为人才的科学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帮助人才把产业做大做强。要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让人才真正体会到领导重视、社会关心,充分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激发人才报效花垣、建设花垣的热情,为振兴花垣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