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工维权问题分析探讨
12月4日,本报a10版刊出《四大部门首次“联手”维权》一文,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工朋友的高度关注。今年的农民工维权主要有啥内容?农民工朋友如何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他们怎么做才能更好地维权?本报记者昨日特别专访了合肥市司法局副局长唐明德。
维权并非仅是讨薪
记者:今年的农民工维权行动还是帮大家讨
薪吗?
唐:将农民工维权仅仅理解为帮人讨薪,是大家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应该说,凡是农民工朋友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都是政府部门应当为农民工维权的内容,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148指挥中心长期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这个绿色通道有两大工作重点,除了讨薪之外还有申请工商赔偿,就是针对年底前这样两种高发现象而开展的。
现存三大困难
记者:虽然开设了绿色通道,很多人仍然觉得维权困难,这难主要难在哪里?
唐:首先是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在148指挥中心和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待的咨询中,很少看到用工合同。农民工无法提供劳动关系的证明,给维权增加了很大难度,这一方面反映出农民工维权意识比较低,另一方面,更不排除某些用工单位有意逃避责任;
其次,举证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农民工到城里务工,往往是基于一种亲戚关系、邻里老乡关系,跟着包工头进城了,包工头带到哪里就上哪里干活,自己的很多权利都绑在某个包工头身上。一旦问题出现,包工头跑了,什么事情也说不清了,手里甚至连一点证据都没有,进入诉讼程序后困难重重,官司往往打不赢;
再次,农民工本身流动性大,这也给维权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我们往往遇到这种情况,一旦案件准备进入诉讼程序,援助律师却很难及时联系到农民工本人,留下的电话也停机或者长期关机,如此一来,维权行为就无法再继续。
农民工自身有三大误区
记者:农民工自身在寻求维权时有什么误区吗?
唐:主要有三大误区,一是前来求助的部分农民工却无法提供相关证据,劳动合同没有,工资欠条没有,只凭自己嘴说,以为说得够多就有用。碰到这种情况,维权部门工作人员往往爱莫能助,有劲使不上。二是农民工往往在工资被拖欠、停发后,才想起到相关部门求助。其实,当农民工受到工伤,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待遇时,农民工同样可以索取工伤赔偿;用人单位没有给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农民工也可以依法维权,要求单位办理,缴纳保险费用。三是许多农民工来投诉时,往往抱着“今天投诉,明天就拿到钱”的想法,一旦发现两三天后工资没要回来,又去四处投诉,陷入了投诉误区。维权部门为农民工维权时,要了解情况、调查取证,然后和欠薪单位联系、要求履行相应义务,这需要一个过程。
四家首度联手维权
记者:针对这些情况,省城今年的农民工维权有什么新举措吗?
唐:今年合肥市司法局、总工会、建委、劳动局四家单位将携手来开展2007年农民工维权法律服务专项活动,是四家单位的首度联手合作,共同发布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倡议书。这是维权工作的创新模式,打破过去单兵作战的局限,将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行政执法相结合,维权力度和效率肯定会大大提高。
这次维权行动时间从今年12月10日到明年2月1日。12月9日上午9点,活动启动仪式将在人民广场(原市府广场)举行,当天,法律援助中心与148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与律师将为农民工朋友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活动。活动期间,我们还将开通3部法律援助专线:12348、5626122、5626123。需要维权的农民工朋友可致电咨询,也可到沿河路111号合肥市司法局一楼148接待室进行反映。
建议要有“证据意识”
记者:有没有给农民工朋友的建议?
唐:首先是不要到非法职业介绍机构求职。如果是第一次到城里务工,去中介机构时,应该看该中介机构的营业证书、服务范围、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名称和监督电话,还要索要交费收据;与中介机构签订合同时,各种用工条款必须看清,合同自己要保管好。
其次是一定要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社会保险、违反合同的责任等条款,不要与没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包工头签订合同劳动。
第三是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朋友就需要注意收集保存一些能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比如工资单、押金条、结算单、欠条等字据、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通知书、出勤记录、工牌、工作服等等,平时多留一个心眼,一张欠条、一个字据、一份工友证言,都可能促成维权成功。
最后,在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后,还应保管好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以及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寄出举报材料后的邮局回执。如果用工单位侵害到自己权益,通过交涉达成协议后,尽管用工单位不能立刻兑现,也最好让他们立个字据、写个证明,方便日后维权。
第二篇:我的--浅谈农民工维权问题(精选)
浅谈农民工维权问题
摘要:近年来,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农民工维权也被广泛热议。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保护农民工权益被提上日程,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漏洞,我们应从现实社会农民工维权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关键词:农民工、维权问题、维权方式、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经济日益繁荣的背景下,城乡差距却不断扩大,农民生活依然贫困。为了改善生活水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农民工。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农民工不断遭受侵权事件。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推进。积极寻求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渠道,对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增长1.9%,其中外出务工14533万人,在本乡镇从业84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稳定增长态势。
为什么中国的农民工问题这么突出?研究发现,一是中国农民数量庞大,这是国情;二是中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社会制度,建立了“一个体制,三个制度”,即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公社制度、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因此处理好农民工权利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一、农民工权益问题表现
农民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本来应该其他人一样平等的享有权利并且平等的履行义务,然而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却成了“二等公民”,具体说来农民工的权益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个方面,一是农民工的人身财产权益问题,二是社会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1、人身财产权问题
历来我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在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对劳动力的过度重视造成了农业人口过多,这给发展市场经济带来了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也为不规范的市场经济随意侵害廉价劳动力创造了条件,这种侵害现在已经很明显的表现出来。许多研究显示,在珠三角地区的工厂里面,农民工每天的工作时间常常超过十二个小时,在生产旺季有时会连续工作一整天而不得休息。在一些危险行业比如家俱厂、建筑工地、矿井等工伤事故不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新闻媒体和研究者不断揭露出口加工区工厂存在的严重侵犯劳工权益的状况,1998年仅深圳市发生农民工工伤事故就有12189件,其中90%以上是断指、断掌或者断臂(孙覆海,1999)。[1]每年内地非法煤矿瓦斯爆炸、透水事故都会造成大量农民工伤亡,2005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5938人,其中大部分是农民。李毅中承认全国550万煤矿职工中,农民工约占半数,主要在井下一线工作,小煤矿从业人员几乎全为农民工。[2]农民工出现伤亡事故以后,往往会出现得不到赔偿或者赔偿不足的情况。
农民工从事长时间的工作和相对繁重危险的劳动,却没有得到较高的报酬。2003年有学者对珠江三角洲六个市所辖9个镇的农民工进行调查后发现:打工者的月收入多在300-500元之间,占总体的50.8%;低于300元的占33.3%,500元以上的占15.9%。[3]广东省佛山市不少企业民工工资在10年前就已经达到了600至1000元,但现在还是这个水平。[4]2003年珠三角开始出现“民工荒”,其原因正是民工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差。
2、农民工社会政治权利问题
农民工来自农村,户口是农村户口,身份是农民。农民本身就是弱势群体,那么摆脱不了农民身份的农民工来到陌生的城市以后,变得更加弱势了。有学者指出:和城市常住居民相比,城市农民工无论是在居住条件、物质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居于弱势,甚至不如在农村,他们是城市社会中居于边缘地位的群体。
在社会保障方面,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或者说根本没有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的身份决定了农民工即使进入了城市也不能享受到社会保障的权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的农民工群体完全是市场选择、自发形成的。但在原有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改变的情况下,农民工的职业地位并没有因为市场地位的确立而得到强化,反而受到原有身份和户籍的制约,无法完成其身份市场化的转换。农民工从城市的“边缘人”到逐渐成为了产业工人,职业地位的变化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的权利。在此身份和职业产生了错位,[5]这种错位恰恰显示出农民 工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
在农民工自身及其子女受教育方面,尽管这几年的政策逐渐向农民和农民工子女倾斜,然而他们仍没有充分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参与的关于武汉市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显示,49.7%的农民工是初中文化程度,11.5%的农民工是小学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的不到40%。而参与的另一项关于武汉市市民信仰状况的调查[6]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市民只占到调查从人数的1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市民所占比例高达84%。亲身体会到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距之悬殊。这种差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农村所获得的教育资源要远远少于城市。然而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进城农民工的子女同他们的父辈一样依然不能和城市居民的孩子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统计数据显示,占调查人数22%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是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不过他们面临着子女入学的限制和困难,送孩子到公办学校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收费低廉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也因为经费和教师的困难难以为继。
在政治权利方面,他们离开农村很少参与本村的选举,实际上进城以后除了办事或者重大节日很少回家乡,他们离开村庄实际上也等于放弃了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问卷调查的数据也显示了这一点,比例是72.2%的人表示进城以后从未参加过家乡的选举。放弃了家乡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不是进城以后获得了城市社区的选举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统计数据给了比例高达90%的农民工从未参加过城市社区的选举;61.9%的农民工从未参加过城市社区的公共事务,26.0% 的人想参加城市社区的公共事务却没有机会参加。并且他们自己觉得,既然在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应该有权利参加城市社区管理,统计数据显示53.9%的农民工认为有权利参加城市社区管理。农民的身份使他们不得以放弃了家乡的选举,也使他们得不到正在生活的社区的政治权利。
二、农民工维权难的原因
农民工维权难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话题,究其原因,现从几方面找其病源。
1、法律保障不力,到目前为止,我国除了出台《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条文外,还没有专门处理农民工问题的机构,农民工一旦出现问题,往往自己解决,乱投医。法律条文也被其束之高阁,目前,多数农民工外出就业时还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有的虽然签订了书面合同,但劳动合同不规范,给农民工维权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举例来讲,《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农民工没能按月足额的领取工资还是司空见惯,究其原因,还是法律未能刚性的执行。
2、农民工举证难,由于现行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但在农民工问题上,这一原则无疑是捉襟见肘。中国历来是一个“熟人社会”、“人情社会”,就我身边姐妹外出打工的例子而言,她们无一不是通过熟人介绍进入城市打工的,她们善良的相信熟人不会骗她们,老板会如熟人所说的那样诚信,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她们 也就不再顾忌,加之身边的工友们也都没有签订用工合同,所以也随大流和她人一样,就如南京市总工会法工部部长鲁键所言“有的农民在工地上打工,打工了
一、两年,还不知道谁是老板,说自己就跟同乡来干活的,连老板地址都不知道,那就没办法了。”一旦老板拖欠工资,她们将没有证据证明案件事实,只能任人宰割。基于此,有关学者提出部分举证责任倒置,要求老板拿出不欠工资的相关凭证,减轻农民工的举证责任,遗憾的是现行法律并无此规定。
3、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2009年12月09日的人民网上一篇新闻为《南京: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 讨薪成功率不足两成》,在大都市尚且如此,小县城可想而知。处于弱势的农民工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往往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要么是沉默,默默的承受不公,要么是爆发,采取极端方式,例如河南商报2010年2月6日报道的4名民工为讨薪软禁工头40多小时,结果讨薪不成反坐牢。随着农民工讨薪的不断诉诸报端,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讨薪不果的情况下集体走向街头向当地的劳动部门上访或者是所谓的秀,即跳楼等引起媒体的注意,以媒体的力量帮助其讨薪,很少有直接诉诸法院的情况出现。
当我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农民工讨薪时,《包工头卷款逃跑,七农民工讨薪不成集体自杀》、《农民工讨薪被砍断手臂》等诸多的惨剧展现在眼前,究竟还有多少农民工因为讨薪而“自伤自杀”或者“被自伤被自杀”?
4、农民工维权成本巨大,肖卫东在其执笔的《中国农民工维权成本 调查报告》中说“为了索要不足在一千元的工资,完成所有程序,农民工维权需要直接支付至少920元的各种花费;花费时间至少十一到二十一天,折合误工损失550至1050元;国家支付政府工作人员、法官、书记员等人员工资至少是1950至3750元。综合下来,成本在3420至5720元之间。”与《中国青年报》中陈述的农民工维权成本是三倍于自己的欠薪不谋而合。
一般来说,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或者发生工伤后,都会花几个月、几年的时间与用工单位协商,请求其支付工资或者依法赔偿,用工单位会想尽办法进行推脱,能拖多久拖多久,有句俚语是这么说的,“好马拖成瘦马,瘦马拖成垮马,垮马拖成死马”,据统计,如果程序全部走下来的话,平均需3年9个月,最长可达6年7个月左右,即使赢了官司,还要等等待执行,难保能拿到钱。农民工一般都没有精力和时间进行这种繁琐费时的程序,所以也不诉诸法律,一般是以缠住老板不放、蹲守老板家等方式讨要工资或者赔偿金,基于此,大部分农民工不能完全拿到工资或赔偿金,而是被老板无理克扣。
三、解决农民工维权难问题的建议
1、提高法律执行力,虽然《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严格按照此法条,那么农民工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初就应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包括劳动报酬、劳动保障在内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在现实中,农民工往往处于弱势,如果其坚持要求与单位签订用工合同,那么他们往往会失去工作,所以很多时候农民工与用工单位是不签订合同的,基于 此,我建议提高法律执行力,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那么法律要作出相应的惩罚,以罚款、拘留等方式对单位作出处罚,以平衡劳动关系中的不对等,促使单位主动的与农民工签订合同。
2、建立“绿色通道”,使农民工无担保也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应当提供财产担保,但确无财产可供担保的,可以不提供担保。我院在实践中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防止单位不合理的推脱,规定为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农民工无担保也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此外,如果双方劳动关系清楚、拖欠劳动报酬事实成立,农民工还可以申请先予执行劳动报酬,法院将及时裁定先予执行。
3、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政法部门要组织干警定期或春节等农民工返乡之际进行普法宣传,深入各乡镇举办维权讲座,发放传单,并现场为农民工提供咨询,并在县城各主干道树横幅和维权警示牌,逐步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使他们知法懂法,知道日常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知道自己享有什么权利,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指出的是,大多说农民工从事的行业是建筑行业,如果有条件,政法机关可以深入到农民工集中的工地中去,直接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消除隐患,起到影响一大片,教育一大片的目的。
4、降低维权成本,一是快审快执,开设绿色通道对涉及农民工的案件,该院要求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快速执行,专人、定时、限期执行,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最大限度对确有困难的农 民工提供司法救助,按照相关予以照顾,坚持实行缓、减、免的诉讼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其诉讼负担。三是参照交通警察,设立劳动警察,一旦发生劳动纠纷,立即由“劳动警察”介入调查,并出具责任认定书,就像一旦发生事故,由交通警察介入根据事故现场认定责任一样,使诉讼程序走上快车道。
5、建立培训、免费咨询和指导与法律援助相结合的农民工维权体系,这个观点是佟丽华律师在《为降低民工维权成本支招》一文中涉及到的,他提出,一是政府以及工会(成立农民工工会以后主要是农民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有关民间组织、律师积极组织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维权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以切实提高农民工维权能力,从而实现大约30%的劳动纠纷能够自己解决。二是建立免费的热线咨询,这部分经费由当地政府从财政支出,聘请律师或者法官等专业法律人士定期做客热线,农民工如果不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劳动纠纷,就可以获得该热线获得免费咨询,只需打个电话说明情况即可。三是对于那些及时有了专业指导,农民工自己也无法解决的案件通过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其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帮助农民工提高素质,增强了农民工维权能力,确保农民工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形,能够独立解决。
总之,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行动,共同推进。相信随着全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和重视,其权益维护问题将迎刃而解,新农村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农民工如何维权
农民工如何维权
近年来武汉市司法行政机关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特别是今年以来,为了方便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武汉市司法局与全国四十多个大中城市司法局签订了城际间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协议,并根据需要在乡镇、街道社区、劳动部门、建设部门、工会等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农民工工作和生活集聚地、大型企业等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咨询点,开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热线,方便农民工就近快捷地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无论是我市赴外地务工的农民兄弟还是外地来我市务工的农民兄弟,我们都将一如既往、竭尽所能地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努力做到应援尽援。
一、什么是农民工?
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只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常见的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有哪些? 1.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
2.强行加班加点,却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3.用人单位没有为就业者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具和劳动动保护设施;
4.女工和未成年工得不到特殊劳动保护;
5.务工者患职业病、因工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后,用人单位逃避责任;
6.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 7.用人单位收取抵押金,扣押进城就业者有效证件; 8.随意辞退或开除务工者;9.不签书面劳务协议或劳务合同等。
三、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应符合哪些基本条件? 1.申请法律援助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属于《法律援助条 例》规定的案件范围、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和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2.经济困难标准,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县(市、区)公布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以内执行。
3.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
4.申请法律援助时,应提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者其他的有效身份证明。如果在法律援助期间需要到外地打工的,可以委托亲友代办力理,同时应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委托手续。
5.与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材料。
四、国家采取哪些揩施解决农民工请不起律师的向题? 《国务院关回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国家将完善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要把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要简化程序,快速办理。有关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应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涉及农民工的诉讼活动、非诉讼调解及民间调解活动。
五、农名工该如何维权?
1、对于单位拖欠工资的,应当携带本人身份证和拖欠工资的相关证据前往工作地点所在地的劳动局进行调解或劳动监察;
2、对于单位未提供相应劳动防护用具和劳动动保护设施的应当向工作所在地的劳动局进行举报;
3、对于务工者患职业病、因工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后,用人单位逃避责任的,应当首先明确是否为劳动关系。如果是劳动关系则应向社保局提起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程序,并根据结果向单位索赔;如果是劳务关系则应在医疗期结束后向法医鉴定部门申请伤残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向单位索赔。
第四篇:对农民工维权问题的思考
对农民工维权问题的思考
邹秀英 左贯中
[内容提要] 农民工是我国特殊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农村居民,却住在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属于弱势群体,虽然近年来各地针对农民权益保护问题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权益得到真正的保障和维护依然任重道远 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主要表
现入手,分析当前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农民工维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维权;权益保护;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 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2335(2010)03 - 0147 - 03
[作者简介]邹秀英(1954),女,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左贯中(1981),男,硕士,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学(江西南昌)
2010. 3
一 当前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主要表现
1. 就业受到限制 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为基础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为正式和非正式市场 绝大多农民工只能在非正式市场寻找就业机会,从事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 脏 累 粗工作 而且随着近年来城市下岗工人的增多,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对原来不愿意做的一些工作,现在城市人也开始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来,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还从保护本地人就业的角度出台了禁止和限制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村外来人口在某些岗位就业的 歧视性政策
2. 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缺乏社会保障 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保护其安全和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但有关人员在调查中却发现,不少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给农民工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没有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的是将正式职工与农民工区别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有的甚至要求劳动防护用品和生产用的小型工具由农民工自备,导致农民工职业病发病率较高以及工伤事故频频发生 目前农民 工社会和医疗保险没有保障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外来农民工一般享受不到城镇居民享有的养老 医疗失业 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农民工在发生工伤后很难进入工伤社会保险程序 3. 取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遭到侵害 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屡屡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 主要表现在:一是同工不同酬 农民工虽然从事着与城市人同样的工作,却拿着比城市人低的报酬 二是加班不给加班费或少给加班费 三是被拖欠甚至拒付工资 目前,工资纠纷是侵害农民工权益的最突出表现
4. 休息休假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证 目前,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的现象较为普遍 据调查,在有些地方的工厂,农民工每月工作在26 天以上,每天平均工作工时在 11 个小时左右,即使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也是如此,法律规定的加班时限及报酬亦形同虚设
5. 随意剥夺或减少农民工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权利 部分用工企业为追逐扭曲的利润最大化,随意剥夺或减少农民工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权利,以致最终酿成事故和悲剧 2003 年 1 月 17 日,四川华蓥市双河镇丁家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 13 人的事 故,造成经济损失 150 万元,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操作人员不懂劳动保护基本知识造成的 在死亡的13 名进城务工人员和 2 名受伤人员当中,有 8 人是未经培训就上岗作
业的二 当前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主要原因
(一)农民工自身的问题
农民工都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到城市来务工以换取生活所需 进城农民素质较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 他们的文化素质本来就不高,又缺乏法律基本知识,对什么是自己的合法权益都不甚了解,只知道干了活要拿钱,对在务工期间受到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根本就没有意识,也就根本谈不上对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了
(二)国家政策法律对农民工权益的忽视
1. 国家政策上的忽视 现有的城市户籍管理政策,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技能培训 义务教育 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差别与歧视的政策基础,这种政策的差别的不平等,是农民工维权障碍的关键性因素 它主要在两个方面束缚了农民工的就业权和其他政治 经济 文化生活权益的维护:一是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指标控制农民工进城落户;二是即使准予进城也要收取价格不菲的城镇增容费
2. 法律立法方面的缺失 缺少专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 农民工权益保护法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框架尽管已初步形成,如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这些虽都与农民有紧密联系,但从法律的角度看,针对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的保护的法律还很不够,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
(三)缺少有助于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农民工因法律素质低下,不敢也不善于打维权官司,农民工要维护合法权益,在自身法律素质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最理想的选择就是找一名法律素质较高,精于 打官司告状 的律师代维其权,这就必须带来对律师的酬金支付问题 如果酬金比例偏低会导致法律服务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扰乱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如果酬金比例过高,从经济角度考虑,农民工可能得不偿失,甚至因胜诉执行不到位而导致农民工负担加重
三 当前农民工需要维权的重点问题
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简称 调查)揭示出农民工权益受侵犯集中在四大 关节点上:
关节点 一:克扣 拖欠报酬问题依然存在 在调查的农民工中,被克扣过报酬的占被调查总数的两成,其中经常被克扣的占被克扣过报酬农民工的8. 81%,偶尔被克扣的占 81. 19% 在被克扣过报酬的人中,有 59. 81%的农民工被克扣的属工资收入,23. 36%的农民工被克扣的属其它补助 津贴 奖金等,还有 16. 83%的农民工被克扣的属加班报酬同时,被拖欠过报酬的也约占被调查总数的两成,经常被拖欠的占被拖欠过报酬农民工的13. 60%,偶尔被拖欠的占 86. 40% 在被拖欠过报酬的人中,有 72. 62%的农民工被拖欠报酬属工资收入,13. 93%的农民工被拖欠报酬属于其它补助 津贴 奖金等,13. 45%的农民工被拖欠报酬属加班报酬 农民工被拖欠报酬时间最短 1 个月,最长达 8 年,平均拖欠 4 个月 被拖欠过半年以下的农民工占被拖欠总人数的 90. 49%
关节点 二:劳动保护不健全,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51. 47%的农民工反映其工作岗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有一些,但不够严密;有 13. 86%的农民工反映单位(或雇主)未能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农民工平均每天和每周工作时间分别比城镇单位就业人员长,其中有 11. 79%的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甚至超过 12 小时,但能得到加班费的农民工仅占49. 87%,而另外 50. 13%的农民工属于无偿加班
关节点 三:社会保障程度低 七成以上农民工
未参加任何保险,其中有 73. 37% 73. 77% 84. 65%和 67. 46%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关节点 四:生活质量差 受工资水平低限制,大部分农民工的月消费几乎全部用于住宿和食品消费 每月的文化娱乐支出很少,主要靠睡觉 闲聊和看电视打发工余时光 生病时只有少数人会选择去正规医院,其他人大都选择自己买药治疗或去个体诊所 有些农民工因为费用问题(包括其家人),在需要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却没有去,在需要住院治疗的时候却没有去住院治疗调查表明,近40%的农民工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里,地方狭窄拥挤,室内肮脏凌乱 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居住成本逐年增加,农民工大多选择居住在城郊结合部,几个人或全家人居住在 20 ~ 30平方米的房子内,周边环境差,安全没保证 农民工子女在城里就学所遭遇的最大困难是学费高 负担重,其次是没城市户口,分别占了 35. 95%和 27. 62%,还有16. 15%的农民工认为是受歧视 经常转学等近一半农民工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68. 75%的农民工没有任何专业技术 农民工之所以 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原因是培训费用过高除此之外,社会对农民工权益受侵害呈现出一定的麻木性 不少人对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熟视无睹 对于农民工的歧视观念已渗入相当一部分人潜意识中,短期很难改变
四 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的对策建议
1. 加快健全完善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要把农民工对就业服务 社会保障 义务教育和住房、子女上学等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畴,积极探索适用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 要完善与 劳动法 相配套的有关法律法规,从同工同酬 工资支付 劳动监察 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 在积极完善劳动立法的同时,在制定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时要尽可能考虑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农民工适当作出特别规定,还可以制定适用于农民工的单项条例 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性 区域性劳动标准 国家还应对涉及到农民工权益的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综合性的全面清理 修改和完善,以适应更好更快地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需要 主要有:(1)国家应尽早制定农民工权益保障法规;(2)改革户籍管理制度;(3)改革劳动就业制度;(4)改革社会保障制度;(5)改革教育 培训制度
2. 加强组织保障力度 切实解决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明确责任形成合力 建议政府成立农民工进城务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关部门和地区间合作工作机制,统筹协调保护农民工利益 维护农民工权益问题
3.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职能 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健全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力争在基层及时预防和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劳动监察执法部门特别要切实承担起查处侵犯农民工权益问题事件的主要职责,切实解决执行劳动法不到位问题,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的 信用匮乏症 的经济制裁和行政处罚为了防患于未然,应尽快建立企业欠薪报告 劳动合同备案 工资保障准备金等预警制度,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4. 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权作用 当农民工权益受损时,由政府 雇主与工会三方协调,它在组织层面上表现为政府 雇主 工会的三方监督 协调 制约,在运行机制上,政府负责制定有关劳资纠纷的法规规章,规定劳资双方的权利 义务 解决的原则 程序等;当发生农民工权益受损时,则通过雇主和工会之间的谈判 协商解决 政府则负责对这个过程进行监督 检查,监督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落实 执行 并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 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工会的管理引导,更好地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
5. 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 各级人大要加大对 建筑法 劳动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建设单位 用工单位和农民工对这些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为这些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要加强对 建筑法 劳动法 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贯彻
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这些法律法规在各个环节上的全面贯彻落实,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明确执法责任,强化执法手段,确保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不受侵害;要督促政府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农民工和用工单位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以便从法律上规范农民工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1 ] 国务院 . 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N] . 工人日报,2006 - 03 - 27,(1).
[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
政策(白皮书)[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翟从海 . 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
[ J ] . 社会保障制度,责任编辑:王建平
2004,(6).
第五篇:农民工维权告示牌
农民工维权告示牌 项目全体农民工:
为保障你在本项目劳动期间的合法权益,帮助你依法有序维权,现将有关情况告示如下:
◆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主要内容:
1、建筑领域直接招用农民工的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提倡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建筑领域直接招用农民工的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必须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劳动保障法规定足额支付工资。
2、如果用人单位拒不与你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以及未按合同约定足额支付工资。请你及时向企业劳动管理员劳资管理员反应情况,由其协商解决,同时也可以向项目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特别提醒!
为了有效维护你的合法权益,你应妥善保管各种有效证据,如劳动合同、协议、工作证件、工资结算单据等。
项目劳动监督员;电话; 项目劳资管理员:电话: 建设单位工监督员:电话: 劳动监察机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