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我国农民工维权之路
浅谈我国农民工维权之路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求生存之法,他们用他们的双手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但是农民工所享受的合法权益仍还不能健全,其中工伤维权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一大难题,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也充分考虑了农民工的工伤维权。然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并没有有效地解决农民工工伤维权道路的艰辛,我们必须要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对策,以促进农民工维权工作进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农民工;工伤维权
一、我国农民工工伤维权的现状
(一)农民工工伤保险相关法律制度的现状
1.工伤保险条例。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更加强调对做为基本劳动要素的人的主体关怀,可以使职业人群更多的分享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保障,在减轻用人单位用工成本的同时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条例》调整扩大了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和工伤认定范围、简化了工伤认定程序、提高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增加了基金的支出项目、加大了参保的强制性等。这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来讲,无疑提供法律的最根本的保证。
2.劳动合同法。2008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我国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在法律制度的层面上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和完善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主体地位、合同签订、报酬支付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并进行了解雇保护,稳定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等。这就必然有助于减少农民工与用工方的对抗和纠纷,有助于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和沟通,为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侵权责任法。农民工在遭受人身伤害后,若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合法权益的救济,最后一道防线则是侵权责任法,当然这个法律在农民工的人身伤害的救济方面有很多的局限,救济力相较于工伤保险要弱。
从上文的列举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农民工问题不断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在法律制度层面的建设是比较有成就的,也就是说,农民工维权并不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可是,在实践活动中,农民工在遭受工伤之后的选择却不是像制度层面的一样令人满意。据北京市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工伤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受工伤后如何处理,有 38.4%的受访者选择找老板私了,选择打官司的为37.2%,直接回家的为 13.3%,其他选择比如无家可回、求助亲人等为 10.3%。从数据显示,第一位的还是通过非法的途径协商解决,也就是所谓的“私了”。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们首先要分析,在法律制度健全,并且寻求非法途径会获得比私了多出很多甚至是几倍十几倍的补偿的情况下,为什么农民工却多数选择了与老板私了,甚至有的农民工干脆忍气吞声连老板都不去追究而是选择了直接回家,自己买单呢?
(二)维权之路之艰辛
1.用人单位不守法导致农民工失去了维权的基础。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均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工伤保险,但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愿意增加企业成本支出,漠视职工合法权益,不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农民工基本上都工作在最危险的工作岗位上,但是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却只有 20%左右。用人单位的有法不依,导致了农民工失去了维权的基本资料。
2.工伤维权的高昂成本让农民工望而止步。农民工工伤维权程序对于农民工来讲非常复杂,从确认劳动关系开始,申请工伤(亡)认定,职业病诊断、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最后到工伤待遇索赔的劳动仲裁、民事诉讼,还有可能发生的因工伤认定引发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程序等等。首先是工伤认定程序太过复杂,申请过程异常艰难,工伤保险制度的优势就在于程序上的便捷性和得到待遇的及时性,而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程序的设计却严重背离了这一宗旨,事实上阻碍了劳动者及时地获得工伤保险待遇。而且工伤认定的职能也使劳动行政部门屡屡充当行政诉讼的被告。“先裁后审”、“一裁二审”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实践操作中,我国的这种制度弊端极为明显。在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经常由于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冲突激化,用人单位的恶意“缠讼”、“拖讼”往往使农民工陷入了马拉松式的仲裁和诉讼中。农民工要走完这些程序,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工伤维权要全部走完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索赔三个程序,一般案件大概需要 3 年 9 个月左右,最长的可达 6 年 7 个月左右。
法律程序对农民来讲,一方面是太过专业性,农民工群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化层次低,他法律对他们来讲是看不清摸不到的奢侈品,法律的特征以及我国农民工的特点决定了在实践中,法律之门并不是朝着他们开放的。第二方面,程序历时太长。农民工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工,一旦遭受工伤,他们便是住无居所,吃无三餐,甚至在遭受不严重的人身伤害连医院都不去,或者是坚持打工继续挣钱。试想,一个受伤的农民工,没有钱没有关系没有地位没有身份,孤身于偌大复杂的城市中,如何找到维权之路,如何走的下去呢?
二、如何实现农民工的有效维权
2006 年,胡晓义副部长在召开的全国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说在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中,既要做好政策解释和宣传动员工作,引导企业主动参保;又要落实强制手段,督促企业依法参保。针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要处理好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中的四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坚持基本制度与灵活操作的关系,探索适合不同类型用人单位农民工的具体参保办法;二是要处理好推进参保与强化服务的关系,避免重参保、轻服务问题的出现;三是处理好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保与整体农民工参保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农民工参保与工伤保险整体扩大覆盖面的关系。据本文上面的分析,归纳来讲,国家需要着力做好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工作来确保农民工工伤保险利益的实现。
(一)用人单位的守法监督
对企业来讲监督其守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提高其不守法的成本。如果用人单位不参保,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 60 条及《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 23 条之规定可以看出,责令限期改正和强制征缴这种处罚方式仅仅只是强制用人单位履行自己本应履行的义务,而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 1 万元以下罚款的制裁措施是很难对用人单位起到震慑作用的。法律的惩罚性特征在农民工工伤维权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法律不仅要注重保护合法权益,对于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一方,法律的应该成为矫正其的武器。对此,建议行政主管部门对用人单位要进行严格审查,对劳动安全防护措施不过关的及不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许可证,不予颁发营业执照或吊销营业执照,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农民工工伤(亡)案件的发生。对于因用人单位的不参加工伤保险、恶意拖欠工伤赔偿等违法行为造成农民工生命健康财产严重损害后果的,除了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外,还有必要引入刑事责任,利用刑罚的预防功能和威慑效应,促使用人单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以履行法律义务。
(二)完善执法体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
上文已分析到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相对完善,可是制度层面的效果如何实现有效的转化,政府以及相关的工作部门比如劳动保障部门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做好法律制度的宣传工作。客观地讲,在五大社会保险中,工伤保险对用人单位最具吸引力,对农民工的保障最直接。劳动保障部门有义务做好相关法 律制度的解释宣传,以提高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其次,各地政府应当加大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尤其是劳动仲裁机构、工伤认定机构的资金投入,保证有充足的法律人才、经费和必要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改变案多人少办不过来的困难现状。最后要全面落实执法人员失职、渎职责任追查制度。我国诸多法律对 农民工权益保护均有相关规定,但法律规定在实际中远不能得到有效履行。因此,必须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力度,使已经规定的法律权利落到实处,建立经常性的劳动执法检查和监察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严厉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用人单位。
(三)第三方组织替代或者参与维权
法律程序的专业与繁琐,当然可以考虑在法律层面建立更为简易的程序,可是,法律程序的压缩是有限的,但是这对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来讲,基本没有太大的效用。虽然我国的企业中有工会组织,针对农民工的特殊情况,在有条件的单位已经建立农民工工会。通过工会凝聚农民工的集体力量来争取农民工群体的 利益。2007 年,全国总工会定下目标,力争让 10000 万农民工加入工会。这样,农民工加入工会的总人数将达 4100 万人。现在已经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的单位,期待可以在发挥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作用。然而工会组织与企业的利益总是有牵连,无法厘清界限,因此从实践来看,工会并没有给农民工带来真正 有效的援助,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不可以找到一个既可以有效提供帮助,又可以让农民工接受的维权途径呢?
在我国有一个很成功的维权组织,叫做消费者协会,是一个具有半官方性质的群众性社会团体。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地方各级消费协会,是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经过民政部门核准登记而设立的,因而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我们可以参照这个组织为农民工找到一条维权的路径。因此可以考虑建立起一个第三方的法律援助组织,或者说叫做农民工协会。这个组织的性质就是公益性兼盈利性的法律组织,专门致力于农民工的工伤维权以及其他方面的维权比如讨要工资。因为其具有公益性,这个组织是无法自发形成和发展,只能由政 府,相关的基金会或者其他有可能完成这个启动任务的组织来完成。该组织的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完全的替代农民工来实现属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个是由其来提供帮助,协同农民工走完维权之路。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向农民工免费提供劳动合同,维权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和咨询服务。(2)参与有关 的政府劳动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对用工单位进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监督和检查。(3)就有关的农民工的劳动争议问题以及维权问题向有关的行政部门反映,查询和提供建议。(4)接受农民工的维权服务,或全盘接受或者参与协助,并对相关事项同用人单位进行调解协商。(5)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讲座,提高农民工和自 身相关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6)支持农民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支持农民工提起诉讼。
该组织经费的设计很重要,关系到该组织的性质和能否正在的实现其任务和宗旨,参照消费者协会的方式,政府的资助和社会的赞助占大头,不过该协会也可以通过提供法律的帮助来实现一定的盈利,比如,若是完全的由组织来替代维权,可以考虑像农民工收取适当的费用,当然这个费用一定要很低的比例,象征性的。一方面可以获得一部分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农民工积极的参与维权。若是在提供帮助的维权模式之下,则最好是免费的为农民工提供援助。
据上述分析,这个第三方组织的替代和参与农民工工伤维权乃至农民工其他自身权益的维护将会在一下几个方面有效的发挥作用,首先,有效地改善了农民工的社会弱势地位,一个代表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第三方组织的介入,为维护农民工的自身权益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其次,提高了农民工的维权能力,这 不仅仅是因为该组织为农民工提供了相关的维权法律知识和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补足农民工能力的补足,可以参与或者替代农民工实现工伤保险的利益实现相关诉讼的有效进行。最后,可以切实的降低农民工的维权成本。由于该组织的非营利性,一旦农民工遭受了工伤事故,农民工不在主要依赖用人单位,农民工可以直接的向该组织委托办理工伤维权或者请求法律帮助,降低了农民工单枪匹马的各种经济成本及相关成本。
第二篇:农民工如何维权
农民工如何维权
近年来武汉市司法行政机关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特别是今年以来,为了方便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武汉市司法局与全国四十多个大中城市司法局签订了城际间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协议,并根据需要在乡镇、街道社区、劳动部门、建设部门、工会等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农民工工作和生活集聚地、大型企业等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咨询点,开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热线,方便农民工就近快捷地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无论是我市赴外地务工的农民兄弟还是外地来我市务工的农民兄弟,我们都将一如既往、竭尽所能地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努力做到应援尽援。
一、什么是农民工?
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只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常见的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有哪些? 1.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
2.强行加班加点,却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3.用人单位没有为就业者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具和劳动动保护设施;
4.女工和未成年工得不到特殊劳动保护;
5.务工者患职业病、因工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后,用人单位逃避责任;
6.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 7.用人单位收取抵押金,扣押进城就业者有效证件; 8.随意辞退或开除务工者;9.不签书面劳务协议或劳务合同等。
三、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应符合哪些基本条件? 1.申请法律援助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属于《法律援助条 例》规定的案件范围、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和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2.经济困难标准,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县(市、区)公布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以内执行。
3.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
4.申请法律援助时,应提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者其他的有效身份证明。如果在法律援助期间需要到外地打工的,可以委托亲友代办力理,同时应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委托手续。
5.与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材料。
四、国家采取哪些揩施解决农民工请不起律师的向题? 《国务院关回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国家将完善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要把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要简化程序,快速办理。有关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应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涉及农民工的诉讼活动、非诉讼调解及民间调解活动。
五、农名工该如何维权?
1、对于单位拖欠工资的,应当携带本人身份证和拖欠工资的相关证据前往工作地点所在地的劳动局进行调解或劳动监察;
2、对于单位未提供相应劳动防护用具和劳动动保护设施的应当向工作所在地的劳动局进行举报;
3、对于务工者患职业病、因工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后,用人单位逃避责任的,应当首先明确是否为劳动关系。如果是劳动关系则应向社保局提起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程序,并根据结果向单位索赔;如果是劳务关系则应在医疗期结束后向法医鉴定部门申请伤残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向单位索赔。
第三篇:农民工维权告示牌
农民工维权告示牌 项目全体农民工:
为保障你在本项目劳动期间的合法权益,帮助你依法有序维权,现将有关情况告示如下:
◆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主要内容:
1、建筑领域直接招用农民工的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提倡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建筑领域直接招用农民工的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必须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劳动保障法规定足额支付工资。
2、如果用人单位拒不与你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以及未按合同约定足额支付工资。请你及时向企业劳动管理员劳资管理员反应情况,由其协商解决,同时也可以向项目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特别提醒!
为了有效维护你的合法权益,你应妥善保管各种有效证据,如劳动合同、协议、工作证件、工资结算单据等。
项目劳动监督员;电话; 项目劳资管理员:电话: 建设单位工监督员:电话: 劳动监察机构;电话:
第四篇: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问答
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问答
1、农民进城务工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根据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民工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1)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
(2)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用人单位应依法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安排农民工加班加点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依法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4)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5)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中;
(6)用人单位不得向农民工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扣留居民身份证等证件;
(7)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并依法向农民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8)农民工依法享有休息休假权利;
(9)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享受特殊劳动保护;
(10)农民工有权参加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2、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原承包的土地,村组织能否收回?答: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村组织不得以农民进城务工为由收回承包地,农民外出务工期间,所承包土地无力耕种的,可委托他人代耕或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但不得撂荒。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土地流转收益。
3、进城务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答:(1)要达到法定的年龄,即年满18周岁。未满18周岁,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劳动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末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末成年工,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方面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他们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末满16周岁的末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身体健康。没有慢性病、精神病或者家族遗传性质的病症,比如癫痫、高血压、糖尿病等。
(3)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识字的农民去大城市,不但难找工作,还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难,并且容易上当受骗。
(4)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
4、进城务工为什么必须要签订劳动合同?
答: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都有事先拟好的劳动合同文本,这种文本大都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涉及的规范文本,不会有大的问题。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还可以与企业协商约定其他条款。不管什么样的合同,都允许当事人之间协商确定,只要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都是有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2)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雇佣关系。(3)避免和减少发生劳动争议,在发生劳动争议时是有效的依据。
5、农民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意保留有关证据?
答: 劳动者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劳动者不能提供有关证据,可能会影响自身权益的维护。因此,劳
动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保留有关证据。主要包括:
(1)来源于用人单位的证据,如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工资单、收取押金等的收条、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出勤记录等;
(2)来源于其他主体的证据,如职业中介机构的收费单据;
(3)来源于有关社会机构的证据,如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后 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寄出举报材料等的邮局回执;
(4)来源于劳动保障部门的证据,如劳动保障部门告知投诉受理结果或查处结果的通知书等。
6、城市公办学校能否加收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等费用? 答: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城市 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7、农民工加班,用人单位应按什么标准支付工资?
答: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1)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 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工资;
(2)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 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
(3)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 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 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根据以上原则相应调整计件单价。
8、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应承担责任吗?
答:《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9、《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10、道路上是不是只管机动车驾驶员?
答:不是。在道路上,不仅仅要求机动车驾驶员要遵守交通规则,而是要求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都必须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服从交警的管理。
11、道路上行走应注意什么情况?
答:行人在道路上行走时,务必注意:
(一)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走,(二)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过街设施。
(三)不得随意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
(四)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五)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12、骑自行车为什么不准带人?
答:自行车的车体轻,刹车效力低,轮胎窄,与地面接触面积小,附着力低,如果带人,重量加大,失去平衡,掌握不稳,拐弯让车也不灵便,遇突然情况就停不住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13、在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时应注意那些事项?
答:行人在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时应走人行横道线,无人行横道时,应首先观察道路两边,避让过往车辆,确认安全后再行通过。
14、在何时何地应注意交通安全?
答:行人在横过道路或通过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路口及上坡下坡时应注意交通安全;雨雪天气、夜间等气候、照明不良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浦口区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二年六月十日
第五篇: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问答
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问答
1.农民工维权主要有哪些途径?
(1)在职业中介机构被骗或者被用人单位侵权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2)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工伤认定、要求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等,如果劳动保障部门有关机构拖着不办,或者对其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如果遇到一些复杂的官司,对法律问题搞不懂的时候,可以到当地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当地新闻媒体、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寻求帮助;
(5)如果想了解劳动保障政策,或者遇到具体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可以拨打“12333”免费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热线电话,工作人员会给您详细的解答。
2.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农民工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碰到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千万不能采取爬楼、堵路等过激行为和暴力等手段,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否则,一时冲动不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因触犯刑律被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