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为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顺应形势,因势利导,大胆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从而推动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顺应“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要求,着力于提高农机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机规模化作业与小农户分散经营的矛盾。我市农机合作专业组织于近几年有所发展,但是一般都结构松散,管理混乱,缺乏一定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抓住有利时机,广泛宣传,切实做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基本精神深入各级干部和农村千家万户,深刻领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特征,加大对农机合作专业组织的扶持和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农机大户、工商企业等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要规范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各地组建农机合作社,必须按照“自愿联合、经济参与、共同拥有、民主管理”和“民营、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即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社员享受章程规定的权利,履行规定的义务。在运营方式上一般实行统一业务联系、统一作业调度、统一服务质量、统一机具修理、统一收费结算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多主体牵头兴办。一是农机能人带头型(或农机大户牵头型)。由农机能人(或农机大户)牵头,种粮大户、农机手等自愿按股份制原则入社;二是农机服务机构兴办型。由基层农机管理部门利用人才、技术、资源优势,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手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三是工商资本带动型。由村委会牵头,吸引工商企业资本投资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等。
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模式力求多样化。农机合作社按照股份制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农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提供多种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模式,供农户选择:一是农户将承包田全年或某一季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结算成粮食由合作社交给农户,农民不用种田就能拿一定数量的口粮;二是农户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每季收获的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三是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日常相对轻松的田间管理活可自己承担等。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和作用。
1、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调动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2、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3、有利于机械化全程作业服务,较好地解决土地承包到户分散经营与产业化经营的矛盾,提高耕地利用率,制止季节性抛荒。
4、有利于提高农机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机作业市场的竞争力。
5、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6、有利于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
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能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而且能提高我市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农民种粮的效益和积极性,是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之一,应该大力发展、积极扶持,以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第二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枣庄市台儿庄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场观摩及经验交流材料》
一、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台儿庄区总面积53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余万亩,辖5镇1街,共有21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3万。截止到2011年底全区已拥有农机总动力31.1万千瓦,各型拖拉机630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600余台,联合收割机900余台,各种配套农机具16000台套。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弱,农机新技术推广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我区农机部门把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2008年至今我区共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7家,会员298户,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80台、联合收割机127余台、免耕播种机等配套农机具600台(套),固定资产总额达2000多万元。服务于农户的数量达到38000户,从业人员达到680人。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我区农业生产中带来的效益
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农业,服务社员,服务农民;诚信守约,用户至上,质量第一,合理收费;突破地域,跨区作业;提供多功能农机作业服务,创一流服务品牌的服务宗旨,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增强自我造血能力,积极促进社员增收。合作社以种植业农机服务为重点,突出农机跨区作业,创合作社服务品牌。合作社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机作用,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在组织好外出跨区作业的同时,也积极吸引外地机械到本地一起参加机收会战,设立跨区作业接待处,为他们提供配件、油料供应、食宿等服务工作。几年来,与安徽的阜阳、蒙城、利辛、怀远、涡阳,河南省的驻马店、漯河以及本地相邻区市合作社结成了对子,联动互派机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作社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对机具实行“五统一、一核算”管理,集体作业,单机核算,开展订单作业和合同作业2011年共签订作业合同160份,完成作业面积16万亩,年收入达到950万元,真正做到了成立一个,服务一片,带动一方。
三、树立典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我们重点抓了合作社的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序地发展。2010年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1000余亩进行土豆蔬菜等种植,合作社将流转土地统一进行调整,科学规划,实行“统一机械耕作,统一供种、肥,统一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的四个统一经营之路,确保流转田的高产丰收,积极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大大节约了成本开支。带动周边土豆种植500余亩,可增加农民收入10万余元。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先后受到了省办的表彰和奖励,2009年获得省农机办“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奖励,同时获得台儿庄区“优秀专业合作社”称号,2011年4月12日省政府在潍坊市组织召开的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台儿庄区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被授予“全省明星农机合作社”称号,该合作社是我市唯一受到省表彰奖励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东方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投资30余万元新建办公室和车库,建筑面积达到800㎡,2011年完成作业面积1.6万亩,收入达到86万元,获得省2010年“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使各家各户的机具组合到一起联合作业,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让大型农业机械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又促进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带动走农机致富道路。
四、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我区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组织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管理不够规范,制度还不健全。
2、资金不足。农机专业合作社资金筹措困难,难以继续发展壮大,阻限发展步伐。
3、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和专业的管理人员。
4、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加强。
五、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争取落实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扶持,促进健康发展。通过补贴资金和项目等有效手段,加大培育和扶持的力度,扩大合作社的实力和规模,促进农机合作社积极、稳妥、有序、健康的发展。农机部门应在其工商登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保证农机用油等方面成为广大农机户的坚强后盾。2.加强安全、技术培训。一些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术不过硬,在麦收期间盲目操作,易造成机毁人伤事件,严重影响农机户的作业收入。因此,各合作社要对全县农机手加强技术、安全培训,避免农机手出现不应有的损失。
3、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要突破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制约,引导农民要尽最大可能流转土地,实行连片整地,实现土地连片种植,使农业机械从家庭自用型向社会化服务型转化,大大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为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空间。
4、树立典型,确保发展方向。大力宣传农机合作组织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增强农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发展农机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应当采取引导和扶持的方法,以典型示范推动其发展。要推出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它们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更多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在多方面加以完善,予以支持。合理制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争得更多财力资金扶持以及加强配套服务和强化示范带动等。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升合作社成员的业务素质,引进推广优质高效农业机械,提高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机合作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多渠道争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强化合作社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完善合作社服务功能,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
第三篇:浅析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浅析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何扬长避短,健康发展成为厄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从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后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0 引言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
1.1 促进了农业集约化生产,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
农机专业合作社资金力量较强,可以解决农机价格较高、普通农户无力购买的难题,并且通过资金、技术、土地与人才的优化重组,加快农机化进程,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业生产能力。一方面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使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租赁或承包等方式迅速发展,促进农业集中生产、统一作业,实现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1.2 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培养了新型农民
农机专业合作社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资金实力,能够购买使用一些新型、大型农机具,能够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提供物资基础,能够使农机新技术及时推广应用并快速传播,为社会 1
发展节约能源与资源。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强、经营规模大、经济效益高,也增加了农机手的收入。据调查,加入合作社的农机户纯收入比自行作业农机户增加约25%以上。另外,农机专业合作社要求从业者必须是具备一定经营知识、掌握现代生产装备的新型农民,所以又发挥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功能。
1.3 促进了农民社会化服务意识,构建了农机管理新机制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挥其基本的服务功能过程中,通过组织化、规模化的生产服务,减少社员及其他农户的生产支出,同时增加合作社的收入,实现合作社持续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建设与积累过程,也是一种思想建设过程,通过社会化服务以及不断调整服务方式以满足市场机制要求的过程,会不断地改造合作社社员的服务意识,间接地改变被服务对象的思维方式,使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在生产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造思想,转变思路,与社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很有助于直接有效地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工作,为构建农机管理新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XX区位于天津市中北部,有耕地面积115.8万亩,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截止2013年底,全区有不同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1个,农机拥有量达到13558台,总动力达到17.8万千瓦,其中拖拉机3700台、小麦收割机1130台,玉米收割机814台、水稻收割机230台,旋耕机7000台、深松机178台、插秧机506
台。全区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85%以上。
目前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一是种植大户组建型:由种植大户发起,联合农机大户以及农机经纪人,带领农机手、农户等自愿按股份入社,当下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属于这种形式;二是基层机构创办型:由乡镇农机或农技部门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组织农机、种植大户和农机手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三是村组主导型:主要是由责任心强的村组干部运用集体资金和上级部门帮扶资金,由村委会牵头吸纳农户与农机手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社。近年来,XX区农机部门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与发展,在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管理扶持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道路。目前,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在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初步形成了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中心,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技能培训以及机具经销、维修、信息服务等为支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尽管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农机化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的粗放管理,外部的融资困难,竞争的日益激烈等不利因素,让很多仓促上马的合作社面临多重困难。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
3.1 内部运作问题
目前我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有种植大户组建型、基层机构
创办型、村组主导型。这三类合作社,虽然组织形式有所不同,但通过对其内部管理和经营运作方式的透视,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一是管理人员问题。很多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人员不懂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定而不用,造成管理粗放混乱,核算方式繁琐,埋下了内部矛盾隐患。二是驾驶员问题。合作社购置的是新型大马力和科技含量高的复式联合作业农机具,这也是农机作业市场对合作社规模化作业的要求,但由于农机驾驶员基本都是农民出身,文化素质低,对新型机具了解不多,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造成机具的使用和保养都存在很多的问题,难以保证机械充分发挥作用。三是服务领域问题。目前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都以粮食作物生产作业为主,服务领域过于单一,造成市场竞争加剧,近几年跨区作业收益下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3.2 外部环境问题
软件方面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推动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合作社发展的文化环境堪忧,注重的都是其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至于其道德观和价值观则普遍被忽视。硬件方面来说,合作社融资途径偏窄,使其自我发展能力和速度受到较大影响;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场库建设用地短缺,造成部分合作社机具露天存放,严重缩短了机具寿命;农田机耕道建设滞后,影响了机械化作业的开展;土地的分散经营,种植品种、种植方式、种植结构各自为政,致使大型机械作业量下降,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作业标准低下;农机维修网点数量分布不均和维修质量参差不齐,给机具维修带来一定困难。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展望及发展对策
目前,XX农机专业合作社从内部运作到外部环境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从长远看来,在我区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大趋势,随着土地流转办法方式的不断完善,农村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连片土地,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是必然选择。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分散式的小农经济将逐步被集约化的生产组织取代。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知识技术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有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文化氛围将愈加浓厚。但要让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驶入规范化、高效发展轨道,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农机部门共同推动,合力推进我区专业合作社发展。
4.1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农机化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我区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应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机化全面科学发展。XX应根据自身实际,将主要农作物和农机技术比较成熟的确定为主攻方向,以此为抓手,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先站住脚,不断积累发展优势。同时应紧紧抓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有利契机,突破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制约,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土地连片种植,为大型农业机械的大规模应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生产效率上的优势。
4.2 加快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建立多元投资模式
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各类项目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推行以奖代补政策,放宽合作社贷款条件,为XX区合作社发展争取更多资金;协调落实减免农机合作社的各类税费,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库房和办公用地供应;通过农机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并且针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回收周期长的特点,引导熟悉本行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机生产经销企业等社会资金投资农机专业合作社。
4.3 加强扶持引导,规范化发展拓宽服务领域
农机部门在扶持合作社发展中,不能仅追求数量,而要达到“扶得起、立得住、跑得快”的目标,根据XX区特点,因地制宜地指导建立起一套完整、完善、规范的现代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运行机制、机具使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作业服务机制。保持和发展农机合作社在跨区作业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行订单作业和“一条龙”作业模式;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从单纯的农机作业向农机保养维修服务扩展,开展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活力。
总之,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不仅需要数量、规模和质量,更需要有适应其发展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使之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为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开创新的道路。
第四篇:济宁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济宁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原来的乡镇农机站数量逐渐减少,作用逐渐弱化,而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农机专业合作社扩大了农机作业服务规模,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效益,有效解决了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多家多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推动了农机农艺结合,加快了农业科技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促使维修、信息服务与机械使用有机结合,推动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落实政策宣传、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健全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有利于把农机手组织起来,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因此,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是提升农机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据统计,目前济宁市已注册成立农机作业合作社77个,注册资金达6309万元,合作社拥有50马力以上拖拉机2715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618台,玉米联合收割机801台,水稻收割机18台,各类配套农具5629台件。标准化库房770间,专业修理车间79间。2009年三夏期间,仅农机合作社完成小麦机收作业面积就达140千公顷,比去年增加75千公顷,增长114% ;三秋期间完成作业面积近200千公顷,占全市农机作业总量的20%以上。
一、农机合作社类型及做法
为加快全市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步伐,提高其规范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机化发展、推进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作用,市农机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通知》,就进一步提高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的认识,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农机合作社主要组建模式、任务目标与标准要求及建设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就目前组织形式看,济宁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以农机站为依托,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如嘉祥县钟山、疃里、纸坊农机专业合作社。嘉祥县仲山乡农机服务合作社是在原农机协会的基础上,于2008年2月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立的。目前,入社的大中型拖拉机11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8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6台,免耕播种机32台,各类配套农机具185台套。合作社的作业项目合作也范围不断扩大。作业项目扩大到耕、耙、播、收。服务领域遍及河南、河北、天津、黑龙江及本地五省市。由于跨区作业活动组织严密,人性化管理,服务周到及时,打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优秀品牌,誉满中原和齐鲁大地,受到社会各界称颂。目前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典范。
嘉祥县疃里农机专业合作社创立于1998年4月,按当时的政策规定于4月27日在县民政局注册登记,是济宁市第一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007年11月又在工商部门从新登记注册。本社组织农民拥有的农业机械实现农机资本与劳动力的有效联合,主要从事本地及外地农田机械化作业。利用作业效益,发展壮大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办公和活动场所12间,300平方米,设有安全教育室、农机培训学校和机具库。实施信息化管理,信息和优势共享。2007年更新配置农机服务直通车一辆,现已筹集资金25万元建造钢构机库棚18间500平方米,为部分合作社社员解决机具存放难的问题。
(二)以农机大户为主体,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如邹城承贵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2005年,高承贵花4.9万元购置了一台上海50拖拉机,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台秸秆还田机,在搞好本地作业的同时,还到周边几个县市开展了跨区作业,进一步扩大了收益。2006年、2007年他连续申请补贴,但是由于群众购机积极性都很高,他又刚刚享受过补贴,所以一直未能如愿。2008年春天,在邹城市农机局和石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成贵联系几个农机户,注册了“承贵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并逐渐成长为石墙镇机耕、机灌、机收等服务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主要力量。他也赶上了各级对合作社加大扶持力度的机会,花一半的钱购买了春雨牌自走式互换割台型玉米收获机(当年邹城市级财政累加补贴到50%),2009年他又购买了一台春雨牌玉米收获机,进一步增强了服务能力。目前合作社现有入社农机户35户,拥有上海50拖拉机20多台,80马力拖拉机5台,22马力拖拉机十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0多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0余台,玉米秸秆还田机30多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4台,另有其他动力机械相配套的灌溉、中耕等机具,农机总动力3200多千瓦,机械总价值200多万元。
(三)以村干部牵头,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
如市中区安居镇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长是安居镇杨庄村党支部书记,他在本村和附近村有很高的威信,加上他本人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多年,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得周边农民群众的信可。合作社成立以来,同本村及周边村庄签订作业合同10000多亩。既增加了合作社的经济收入,又方便了周边群众,深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四)以农机经营企业为骨干,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如兖州市新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其前身是新驿镇农机公司,是一个民营企业,主要经销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由于经营效益好,用户广泛,有着联系机手方面,服务周到等特点,2009年2月,联系209个农机大户,注册资金105万元,成立了新发农机作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78台,联合收获机396台(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87台),旋耕机309台,播种机298台,秸秆还田机287台,深耕犁296台,各种农业机械总计1882台,总价值1800多万元。新发农机合作社根据目前广大机手的需求,对今后合作社的发展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划。为防止社员的农业机械露天存放,风吹雨淋、被损被盗,合作社规划建设一个2万多平方米的农机大市场,兴建二层办公楼一栋(其中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接待室、安全教育活动室等)建设车库20间,农机大棚6个,用作专门存放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深耕犁、还田机等农业机械。建维修车间四间,电气焊车间2间,总投资150多万。目前已征地1公顷,各项规划正在实施之中。
(五)走集体帮扶路子,兴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如微山县兴农农机服务合作社。微山县欢城兴农农机服务合作社由14位农民机手自愿组织成立的。该合作社注册资金280万元,入社机械53台,福田自走式小麦收割机6台;东方红90拖拉机4台;国丰玉米收割机4台;小麦免耕播种机4台;全自动ICF430型液压翻转犁4台;高速旋耕机4台;上海495拖拉机6台;福田70拖拉机1台;泰山30拖拉机3台;气动翻转犁ILF-235型6台;播种机250型3台;50型旋耕机4台;IL-320型悬挂犁4台。合作社建立初期,由于一些大型机械购买金额较大,农民自身无力承担,针对这种情况,他们调整思路,探索出一种新形势下的集体、农机大户和农机户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的合作模式,走集体帮扶合股式农机发展之路。采取国家补贴、集体帮扶、个体集股的方式,合作社统一规划,机手共同参与,利用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政策,根据机手购置的农业机械,在享受国家对农业机械补贴的政策,村集体再帮扶购机款的50%,余下的购机款由个人投资,集体帮扶的购机款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明确,机手分期分批5年内还清,5年后机械产权归个人投资者。合作社为社员机械提供保管、保养、车库、加油、维修、组织跨区作业和信息质询等服务。这样既解决了机手自身资金不足无力购买大型新机械,又加快了机械的更新换代,有利的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减少了机械重复购置。
(六)发挥行业、区域优势,建立特色农机专业合作社
兖州市小孟腾飞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今年5月27日在兖州市工商局注册,是山东省首家保护性耕作农机作业合作社。该社以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宗旨,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大幅度降低粮食生产综合成本为目标,以探索先进的耕作收获模式为己任。这个合作社的建立,标志着济宁市保护性耕作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该合作社总结了传统的种植模式,试图探索出一套利用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来实现机械省油效率高,生态环境保护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效益高的路子。
在镇农机管理站的指导下,由卞腾飞、刘绪新等六人发起成立,已发展244户农机户、4家保护性耕作生产企业和1家流通企业入社。拥有免耕播种机46台,大中型拖拉机150台,背负式玉米收获机80台、小麦联合收获机150台,玉米、小麦自走式互换割台收获机40台,秸秆还田机190台,其他配套机具600多台,农机总动力1.2万千瓦,农机总值3000余万元。该社是采用联合农机户带机入社的合作经济组织,机械所有权归个人所有,由合作社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联系业务、统一组织作业、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订单作业,实行单机核算,按作业量统一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和公积金。企业负责提供推广、演示所用新机具,培训新技术,演示机具所有权归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缺乏具体的指导。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但是由于农机服务合作社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机手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时,总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尚缺乏具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或配套法规。
2、发展资金不足。由于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较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经营季节性强,其发展仅靠个人投入是有限的,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引导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尚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缺乏扶持资金;由于合作社等组织没有什么抵押物,在银行贷款上也比较困难。
3、基础设施差。主要表现为场地和库房不足。农业机械的使用季节性强,为保证机具技术状态,使用后需及时保养入库。但是,由于场地、库房不足,很多农机户的机械只能分散、露天放置,造成风吹日晒、锈蚀严重。特别是近几年
大型机械发展迅速,由于场地、库房不足的问题,减少了机具寿命,影响了农机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三、下步工作思路及建议
(一)工作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落实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建设,加强指导服务,推进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年初制定个工作目标,我们要按照省农机办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力争达到100个;到2010年底,每个农村乡镇(办事处)至少有1个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市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00个;到2015年,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400个,使全市50%的农机经营户参加到农机专业合作社中来,并且发展质量有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效益更加明显,社会化服务程度显著提高,作业面积占到整个农机作业面积的1/2以上,在农业机械化中的主体作用明显增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影响力、带动力充分显现。按照省农机办要求,在发展中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示范带动;坚持把激活内力、调动外力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要重点抓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指导服务、搞好典型示范、充分发挥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严格条件,坚持标准,做到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并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决不搞一哄而上。在工作中,计划对满足以下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
1、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取得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各项制度健全;
2、拥有固定资产现值100万元以上的农机具,能够进行农业生产的耕整、播种、植保、收获等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机具相应牌照齐全,并按时参加年检审验;
3、作业服务覆盖面积达到1000公顷以上;
4、拥有300平方米以上的机库,以及办公场地、维修车间等基础设施,具备独立维修能力。
为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鼓励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农机具将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给予支持,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及同级财政部门支持,对已成立并规范运作的农机合作社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二)建议
党和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出台了农机化促进法,这是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业机械这项重要科技生产力的纲领性法律,使农机化工作有了法律保障。党的十七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既为农机化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抓住这个机遇,调整思路和采取对策,是摆在我们农机工作者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针对我市农机合作社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要争取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切实把发展农机合作社建设纳入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提供政策导向,及时研究解决农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农机、工商部门搞好协调,对合作社注册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建议上级业务部门及时与工商部门沟通、配合,尽快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或配套法规,便于农机合作社的注册、登记。
2、将农机合作社库房建设所需用地纳入镇村建设规划,建设农机大院或农业机械存放中心,这一点至关重要。
3、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农机发展经费,用于扶助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信用贷款方面要给以农机合作社政策倾斜,设立专项贷款项目。积极号召和鼓励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工商业者、企业家向农机化产业投资,创办农机实体,并对投资者给以一定的优惠和扶助政策,以加快农机合作社的形成与发展。
4、建立农机用油保障机制。建议政府责成石油、供销等部门积极组织货源,做好油料储备,要建立农用柴油供应服务体系,并对“三夏”、“三秋”期间农用柴油市场适当进行行政干预,切实保障“三夏”、“三秋”农机生产用油,保护农民的利益,服务“三夏”、“三秋”生产,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篇:铁岭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铁岭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2007年8月,铁岭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兵山市吉利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5年来,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服务领域扩宽,作业能力增强,经营收入提高,已经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支生力军。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调兵山市吉利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固定资产投资只有机具10多台,资金20多万元,入社社员5名。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现在已经拥有大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各类机具150多台套,固定资产近千万元,入社社员40多人。社员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是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3倍还多。
2007年,昌图县政府试点组建了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取得一定经验后,政府大力推动,于2008年组建了6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农机补贴资金1800万元,县级财政1500万元,农民自筹2700万元。截止至2012年5月,昌图县已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33个,县级财政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
市农机局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抓住了这一有利的历史契机,采取了多项有利措施,引导、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2007年以来,市农机局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列入重点工作之一,每年都同各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签订农机工作目标责任状。
2009年3月,市农机局召开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经验交流会,要求各地学习昌图县经验,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7月,市农机局制定了《铁岭市A级AA级AAA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标准》,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迈入规范化轨道。
2011年,市农机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路、方向和扶持措施。
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中,市农机局通过补贴、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对合作社购买农业机械给予倾斜,优先保证,并且不限数量。2011年,昌图县曙光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农机补贴600多万元;开原市宏大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农机补贴200多万元。2012年,铁岭县纪泰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的插秧机等68台机具、8万个育苗硬盘,全部获得了补贴支持。铁岭县蔡牛镇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了保护性耕作项目,项目资金22万元,实施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播种1.1万亩,促进农民节本增效200多万元。在实施项目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壮大。
2011年,全市3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共获得农机购置奖励和贷款贴息资金338.54万元。其中:农机购置奖励324.33万元、贷款贴息14.21万元。
市农机局为打造一批“民主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的示范社,开展了对重点合作社定点包扶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截止到2012年5月份,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从2007年最初的12家,发展到239个,其中,A级以上示范社1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有社员2485人,农机保有量6824台,农机资产总额3.9亿元,服务农户21.8万户,农机作业服务面积472万亩,年实现服务总收入1.9亿元。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突显
通过逐步的引导规范、扶持发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状大,在全市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生力军作用。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市场和空间。合作社的成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打破了一家一户的界限,为应用先进、大型的农机具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农机技术的应用。昌图县曲家镇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立斌,2010年被评为“全国种粮食大户”。在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人员看到,库棚内摆放的全是9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和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他说:“如果没有合作社,单靠一家一户的经营,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机械化程度”。
农机专业合作社有能力购置大型、高效的机械,同时集约化的经营也便于应用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精量播种、联合收获等先进农机技术。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农业机械6800多台,基本以大型、联合、高效型机械为主。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全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2011年底,全市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5%,农机专业合作社功不可没。
二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有利于降低土地经营成本。农民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农机生产,提高机具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调兵山市吉利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播种、打药、收获、深松“一条龙”作业,每亩一共收110元,合作社统一调配机具,比分散的农机户要少收36元,农民直接受益。
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促进了土地的合理流转。农民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土地以入股、承包、托管等方式集中于合作社统一经营,带动了规模种植。
铁岭县蔡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介绍,他们合作社本身就是土地流转合作社,通过农业机械化的优势,让农民主动自愿地将土地交给他们来耕作,这样农民一来可以增加土地收入,二来还可以腾出时间从事其他工作。
张铁民,是铁岭县蔡牛镇大台村农民,也是蔡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调查中他说:“从这个农机合作社成立以后,咱们把地就交给他们了。现在我也省心了,统一整地、统一种地、统一收获,都归他们。作业费用也降低了,我还在合作社上班,一年还能多挣个二万多元钱。”
2011年,全市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流转36万亩,从而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四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开原市庆云堡镇朝光村,全村181户623口人,外出打工458人,村中仅剩65人。村中的2880亩水田作业全部由该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来完成。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全程的农机生产作业服务,解放了劳动力,这些人员可以安心进城务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全市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至少可向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5万人,增加农民收入3亿多元。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发展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部分合作社经营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社员素质不高、后续资金不足等问题。
这其中,最突出还是资金的问题。2012年3月,农业部农机化司在铁岭市召开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座谈会”,与会的2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也是资金的问题。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特点是:初期投资大、回收资金周期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建设初期,需投入机具购置、库棚建设、土地流转、农资准备等多项资金。很多合作社在建成之后,已经倾尽全力,在后期生产过程中,已没有流动资金,只能够借贷。而金融部门的各项贷款门槛,又基本把农机专业合作社挡在门外。相当一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把目光投向了民间借贷,但这只是无奈之举,因为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又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又一障碍。
从调研情况来看,政府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继续给予补贴支持。目前,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约三分之一投入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从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来看,这一比例仍可逐步扩大。同时,也建议各级财政对部分投资规模大、建设标准高、有发展潜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专项资金扶持。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来引领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二是给予项目支持。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机项目如保护性耕作、深松作业等项目,由广大农户分散承担,这样既耗费了人力、财力,项目推广运作又很艰难。农机专业合作社做为农民自发组成的合作组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有能力承担项目。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做为项目承担主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又可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自身发展。
三是给予金融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农机专业合作社贷款门槛,给农机专业合作社贷款创造便利条件。特别是政府贴息政策,应进一步扩大范围和额度。
四是加强规范性引导。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存在着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政府可通过农机协会等组织,加强技术培训,加强合作社之间的横向交流,建立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社,以促进全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五是引导组建联合社。从生产作业的环节来看,水稻、玉米等专项合作社可以联合,从而影响带动局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从农业的整体来看,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合作社也可以搞联合社。通过做大做强联合社,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共同应对市场风险,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通讯员:王立宽/农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