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科技园区生态旅游模式探讨
摘要 高科技农业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农科单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其科技、人才、地缘、生态等优势,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在转变观念、培训队伍、配套建设、狠抓管理、开拓市场、争取政府和行业支持等方面狠下苦功,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实践证明,利用农科基地办旅游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已成为投资省、风险少、见效快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园 生态旅游 模式
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态旅游正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而将二者融于一体、富含科技含量的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则成为人们的抢手货,大有发展前途。
一、产生的动因与背景。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成立于1963年,最初主要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特区以后因城市发展需要,原在市区的1千多亩试验田被无偿征用,市府只在城乡结合部梅溪村划出247.9亩荒坡地,补偿10万元。珠海农科人发挥特区首创精神,积极发展以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工程为重要手段的高科技生态农业,主要从事蔬菜、禽畜、瓜果和花卉等科研、生产,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
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基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土栽培的“神话”,北瓜(新疆哈密瓜等)南移的奇迹,使珠海农科中心成为农业线的一面旗帜,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贵宾的参观访问,中央领导的亲临视察,兄弟省市的组团考察……成为我们搞旅游的外在诱因;而珠海被评为“旅游城”后,市旅游局亦在寻找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他们亦把目光瞄准了梅溪科研基地。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珠海市无土栽培旅游基地——“农科奇观”即告诞生。我们认识到农科单位如果不进一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束缚,就没有发展前途。必须面向市场,走科研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道路。而农业高科技资源不但是生产资源,其形成的奇特的生态景观和本身具有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几年来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亦证明了这一点。
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项目的起动。
1、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珠海是座会议、会展、休闲度假的海滨旅游新城,处在珠三角城市群同时又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而珠海“农科奇观”位于城乡结合部,兼具城乡优势,背靠碧波荡漾的梅溪水库,环抱连绵起伏的凤凰山脉,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2、前景广阔的客源市场。珠海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并拥有“环保模范城”、“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最近又被联合国授予“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港澳台和周边地区的游客。98年“农科奇观”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达20余万人次。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学生市场,作为珠海市学生农业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仅97年3月至98年接待学生就达6万多人,有不少幼儿园也组织小朋友来进行参观活动。珠海市有中小学生十几万,澳门也有十多万,香港则有百多万,邻近的广州、中山、深圳的学生市场更为广阔。目前已与港澳及广州、中山等地的教育部门达成了学生到“农科奇观”学农实践的意向。98年接待澳门学农学生4000多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3、别具一格的农业科技优势。现有各门类的科研人员70多人,建有无土栽培温室大棚65座,可种植四大类,100多个品种的瓜果、蔬菜和花卉。至今已获得35项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专利2项,国家、省、市一等奖5项,特别是无土栽培项目,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都属国内先进水平。基地引种的是世界各地的名优品种主要是创造新、奇、特效果的观赏类作物,游客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来,欣赏到的都是花的海洋、菜的世界、瓜果的天地,流连忘返。而高科技农业演示厅、传统农具展示厅、中心实验室、组织培养室、植物“克隆”工厂,都给游客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4、独具特色的餐饮服务。游客在“农科奇观”不但可以看得入迷,玩得开心,还可以吃得惬意,满载而归。农科餐厅出品的菜肴原料都是基地自产的产品,以“回归自然、营养保健”的特色,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交口称赞,回头客大增。不少旅行社把我们的农科餐厅作为定点餐厅,慕名而来的食客更是络绎不绝。游客吃饱喝足,还可买上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带回家让亲朋好友分享。
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起动是在科研基地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是对基地环境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净化;二是对科研实验设施及生产大棚进行适当改造,以适应观光旅游的需要;三是增建一些为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如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厅、农具展示厅、农业高科技演示厅、双龙山庄等;四是穿插点缀一些可参与性强的休闲娱乐设施如烧烤场、野炊园、钓鱼走廊、农家作坊及车水抓鱼、点瓜种豆、装盆栽花、组培实验等项目;五是要培训一支相应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专业队伍;六是对科研基地进行适当的形象包装并适度对外进行推介。
三、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吸引大众走上生态之旅。
农业科研基地大多地处城乡结合部,兼具城乡特点和优势,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既有朴实美丽的自然景观,又有高科技农业生产的奇特的动植物群落生态景观。既有科研实验、科教培训设施,又有接待服务设施。整齐的生产大棚,整洁的组培工厂,典雅的接待大楼,那成林的果树,葱笼的茶园,墨绿的蔬菜,盛开的鲜花,以及珍禽园地,青青草坪,营造了一派田园风光。所以,无论是旅游参观还是考察访问的客人都认为基地是闹市中的田园,繁华中有野趣,不是公园胜似公园的都市村庄。
农科基地内上千种、上万株植物吐泻着人体所需的新鲜氧气。这里鸟语花香,月朗风清,行云流水,安宁幽静。先后建起的“神奇的瓜果世界”、“农科之窗”、“荷塘观鱼”、“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蝴蝶兰园”、“沙漠植物园”等一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境内外游客。正在开发的还有“百鸟园”、“蚕桑园”、“药用植物园”、“茶文化庄园”等生态旅游项目。
农科基地不但有农大毕业的专业讲解员导游,还将所有的花草树木、农作物挂上说明牌,标明品种、属性、原产地、功能、栽培要领及注意事项,游客每来一次,便受到一次深刻的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生产的农产品亦成为人们喜爱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四、加强管理与营销,促进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1、抓专业队伍建设。成立了旅游资源开发科,下辖导游部、餐饮部、客房部、产品展销部,并相应培训了导游接待、厨艺、服务、营销和园艺工程等旅游专业职工队伍;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到国内外考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组团参加了96、97、98年香港国际旅游交易会和省旅游局举办的“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议”、“’98广东人游广东嘉年华”、“江苏、淅江旅游推介会”等学习和促销活动,提高了旅游专业管理水平,拓展了客源市场。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
2、抓接待设施配套。建起了环保停车场、接待楼、卡拉OK歌舞厅、旅游餐厅、农产品展销大厅和学生绿色营地、双龙山庄别墅等,大力开展旅游基地的绿化、美化工作,建凉亭6座,铺草坪2万多平方米,建大型花坛和天台花园多处,种果树3000多棵,其他绿化树1万余株,铺设双车道水泥环园路4.5公里,在排灌河道两岸砌花岗岩石雕护栏,安装新颖别致的行人道路灯,种植高大挺拨的大王椰,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抓科技旅游景点建设。在无土栽培65座大棚设施的基础上又相继建成了中心实验室、组培工厂、全光雾快速扦插育苗工厂、图书室、信息中心,以农业的高科技吸引游客。占地2000多亩的“农科奇观”拓展工程,也将在99年完成总体规划。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开创了高科技农业旅游的品牌,中央、省市和港澳等地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新闻单位竟相报道,大大地提高了基地的知名度。几年来,我们先后接待了78个国家首脑、专家的参观访问和4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了60多万国内外游客及8万多学农学生和各省市区兄弟单位考察团数万人。在旅游市场低迷的情况下,98年旅游收入305万元,比97年增长两倍多。现与港澳及周边城市80多家旅行社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我们还针对不同游客、不同需求对象适时推出“蜜瓜品赏团”、“龙眼荔枝团”、“学生套餐团”,学农欢乐一天游及二天游活动等促销措施,收效甚佳,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和好评。
4、合理利用资源,狠抓节流增效。农科单位底子薄,资金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几千万元去搞景点建设。只有在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高科技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内功的锻炼,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等几方面作文章:
4.1 转变观念,注重开发观赏实用型科研项目。科研和旅游管理人员应加强沟通,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开发人们喜爱的既具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让游客既可观赏,又可品尝,亦可买下带走,如玩具南瓜系列、无土栽培的盆花等。此外,应不断更换作物品种,引进新、奇、特异的品种,同时不断变换栽培方式,如无土水培改无土基质栽培,基质也不断变换,如今有砂砾、珍珠岩、椰糠、锯末、石子等等20余种,使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大,回头客愈来愈多,有的港澳游客甚至来了五、六次还想来。今年初,我们又开发了无土立体栽培项目,可节省土地25%以上,提高产量50%以上,且植株上、中、下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4.2 培训队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进行职工培训。例如对专业讲解员采取请资深导游员现身说法,到旅游社跟团实习,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等方式,提高了其专业水平。又如餐饮部采取与市旅游职业学校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餐厅实习,学校和学生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餐饮部节省了人力费用,学生又学到了新的菜式和烹饪方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此外,我们还坚持干部职工每周两天义务劳动制度,要求员工个个成为多面手。基地内的园林绿化、水电工程大多数为我们自己动手建设,既有农科特色,又节省了大量工程费用。游客爆满时,其他部门员工自觉到旅游部门当导游、售货员,端茶传菜,洗碗扫地,既保持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又节省了人工费开支。
4.3 配套建设,不断推出新的旅游服务项目。我们刚开始开发旅游时,只有旅游接待部从事专业讲解导游服务,之后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服务日趋配套。97年成立餐饮部,开设了农科餐厅和卡拉OK歌舞厅、烧烤场及钓鱼走廊。98年初成立产品销售部,开设了农产品商场、客房部,使基地逐步建成集吃住游乐于一体。服务配套成龙的综合性特色旅游景区。
4.4 开拓市场,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中心原是以珠三角及港澳团队游客为主,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港澳团队客人有所下降。97年3月,我们成为珠海市学生农科教基地后,打开了学生这一个大市场。98年除拓展了澳门学生市场外,又通过学生带动了散客市场。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开拓了会议团和培训班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5 狠抓管理,提高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首先建章立制,年初制订了2万余字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使权责利落实到人,奖罚兑现。其次是狠抓环境卫生管理,大面积绿化美化环境。以优美的环境和优质服务留住客人的心。再次是建立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牌,建设标准的公共卫生间和凉亭、护栏、宣传栏,设立投诉电话和意见箱,让游客游得开心,玩得遂心,吃得顺心,住得舒心,购得称心,行得安心,杜绝了宰客现象,保持了生态旅游持续稳定发展。
实践证明,利用农科基地办旅游是切实可行的。它投资省,风险少,周期短,见效快,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一项事业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管理。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因为得到了珠海市委、市政府和市农委,特别是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国家、省旅游局、省旅游协会的肯定和支持,在98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检查验收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基地是“珠海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区之一”,并将99生态旅游年珠海开年仪式放在我中心隆重举行。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我中心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创收又为科研加大了投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我中心科研等各项事业和发展。
五、今后的发展设想。
生态旅游农业,已登上大雅之堂,它将成为旅游业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传统农业生态旅游给人是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而现代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带给人们的则是不可思议的神奇世界和无可抗拒的巨大诱感力和吸引力,因而则更具发展前景。难怪有不少港澳游客来了五六次还想来。与主题公园景观相比较,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则更富于创意与变化,一年四季均可推出新的旅游吸引物。
开展农科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通过社会各层人员的观光、旅游,可更好更广泛地普及良种良法等农业科技知识和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参观者的科技和环保意识以及发展“三高”农业的积极性。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通过一系列农业高新科技,将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以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它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因此,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资源、生态、旅游等为支柱的生态旅游农业产业体系,不但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更可以将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合理地统一起来,必将为本省乃至全国部分地区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我们拟将“农科奇观”建设成为既是农业高科技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中心,又是珠海市的动植物园;既是现代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的风景区,又是学生农业科学教育的实践基地,力争三年内接待游客达到50-100万人次,旅游利润创收超过500万元,树立起珠海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的品牌,创出珠海市旅游拳头产品,为特区二次创业,再造辉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总体部署和《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指南。
一、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
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了一批农业示范园(区)。但是,这些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着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如重复建设,缺乏宏观指导;盲目引进,经济效益不高;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缺乏活力等。因此,农业科技园区也是正确引导和规范现有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农业科技园区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园区把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政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并对园区内企业进行监督,保障农民利益;企业作为园区建设主体,接受政府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和进行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开展咨询、评估与培训,并提供各类中介和科技服务;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或通过与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接受技术指导与培训。(一)指导思想 农业科技园区以市场为导向,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二)原则和目标
农业科技园区的原则是:
1.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 2.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有利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4.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是:
1.实现一批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解决一批影响园区及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2.转化和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培养和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网络体系; 4.建设50个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引导、示范与带动作用强的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产业集团。
三、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要求和发展重点(一)基本要求
1.园区要有一定的规模,要求总体规划可行,主导产业明确,功能分区合理,综合效益显著;
2.园区要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较强的科技投入力度;
3.园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对周边地区要有较强的引导与示范作用;
4.园区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地方协调领导小组和园区管理机构),要制定规范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规章与管理制度,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引进技术和人才、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的运行机制。(二)发展重点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按照我国农业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确定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重点。
1.引导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
根据园区自然条件与经济特点,以开发市场占有率高、国际竞争力强的优质农产品为核心,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力求种养业“品种新、品质优、结构佳、投入低、效益高”,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引导园区农产品加工实现高效化和市场化
研究农产品保鲜、深加工及相关配套技术,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地域优势、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增效,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3.引导园区设施农业实现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
针对设施农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实现种苗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种养业规模化、专业化示范,农产品保鲜、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等,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4.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和国际化
农业科技企业既是科技投入的主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在兼顾科技优势、区域战略布局、主导产业培育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和国际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团。
四、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管理
农业科技园区由科学技术部牵头,联合有关部门成立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等。协调指导小组对园区进行宏观指导。办公室是协调指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负责处理园区评审、检查、考核等日常事务,设在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专家委员会负责技术指导与技术咨询,参与园区的论证、评审、考核等。
各园区需成立地方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园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指导本地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监督等。各园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灵活高效的原则,成立相应的园区管理机构。
园区实行动态管理,即在现有各种类型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逐级申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由办公室报协调指导小组审定并由科学技术部以部发文批复后,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试点;运行一段时间后,按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评和验收,达标者正式挂牌;挂牌两年后复评,不合格者取消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资格。
五、农业科技园区的保障措施 1.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
要将园区建设纳入国家农业相关科技计划与地方科技发展计划,并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
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经国家与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享受国家与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优先支持园区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要将园区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作为国家重点科技合作计划和农业技术引进计划的重点。
各级政府要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努力为园区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在不断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特别是要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积极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进入园区投资建设。加强引导农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及以承包、入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
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国外资金,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与生产设施、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加快园区建设。3.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要加强引进和培养园区建设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应通过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吸引国内外从事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的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应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要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企业家。
4.加强园区科学管理和制度建设
按照本指南的要求,制定《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园区建设有章可循。通过加强园区的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园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机制与环境。
附件2:
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则
第1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精神,按照《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总体部署和《农业科技园区指南》的具体要求,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促进园区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办法。
第2条 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通过园区的引导与示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
二、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3条 农业科技园区由科学技术部牵头,联合有关部门成立协调指导小组,对园区进行宏观指导。组长由科学技术部主管副部长担任,副组长由农业部副部长担任,成员由科学技术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司(局)级领导组成。协调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处理园区的评审、检查、考核等日常事务,主任由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司长担任。办公室设在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第4条 成立园区专家委员会,负责技术指导与技术咨询,参与园区的论证、评审、考核等。
第5条 成立园区地方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园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指导本地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监督等。
第6条 各园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灵活高效的原则,成立相应的园区管理机构。
三、申报与审批
第7条 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对象包括现有农业基地、星火密集区和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园(区)。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农业科技园区指南》的基本要求; 2.已经纳入地方发展计划,经过2年以上建设;
3.园区功能设计合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
4.已成立园区地方协调领导小组; 5.已建立健全的园区管理机构。第8条 申报程序
1.由园区建设单位经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向省级科技厅(科委)提出申请; 2.省级科技厅(科委)进行评审、筛选,经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送科学技术部。第9条 申报材料
1.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附1); 2.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附2); 3.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附3); 4.有关配套材料。
第10条 园区专家委员会对申报园区进行论证和评审。
第11条 园区通过专家委员会论证、评审,经办公室报协调指导小组审定后,由科学技术部以部发文批复。
四、考核与管理
第12条 农业科技园区经批复并运行一段时间后验收挂牌。根据园区建设与运行情况,科学技术部组织专家按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考评和验收,达标者报协调指导小组审定,授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正式挂牌。第13条 为加强园区的管理,实行报告制度。每年1月底前由省级科技厅(科委)将上园区工作总结等材料报送园区办公室。
第14条 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挂牌两年后进行复评,不合格者取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资格。
第15条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园区的领导与管理,加大支持力度。
五、附则
第16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第17条 本办法由科学技术部负责解释。附1: 编号
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 园区名称 申报单位
科学技术部编制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
一、按要求准确、如实填报。
二、编号由园区办公室统一填写。
三、本申报书中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本申报书按A4纸打印。
五、本申报书一式20份。园 区 名 称 园区建设地点
园区建设时间〖〗〖〗原批准单位 管理机构名称〖〗〖〗联系电话 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园区网址〖〗http:// 园区负责人〖〗〖〗职称/职务〖〗〖〗出生年月 传真〖〗〖〗联系电话 E-mail 园区联系人〖〗〖〗职称/职务〖〗〖〗出生年月 传真〖〗〖〗联系电话 E-mail
一、园区主导产业:
二、园区现状(园区规模、企业状况、效益情况、主 要建设成果、示范带动作用等):
三、申报理由:(申报单位公章)年月日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推荐意见: 负责人:(公章)年月日
联系人〖〗〖〗电话 传真〖〗〖〗Email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意见:(公章)年月日 附2: 编号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园区名称 申报单位 年 月 日
一、编写内容 1.总体规划提要 2.园区概况
3.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4.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5.园区的布局、功能与发展重点 6.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7.园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8.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 9.结论与建议
10.有关附件(必要的图、表及文件等)
二、编写说明
1.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2.编号由园区办公室统一填写。3.本规划按A4纸打印。4.本规划一式20份。附3: 编号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园区名称 申报单位 年月日
一、编写内容 1.实施方案提要 2.目的意义
3.建设现状与工作基础 4.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5.总体任务、考核目标、布局与进度安排 6.各功能区的任务、考核目标与进度安排 7.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8.投资总预算、预算与资金筹措 9.效益与风险分析 10.专家评估意见
11.省级科技厅(科委)意见、签字盖章
二、编写说明
1.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2.编号由园区办公室统一填写。3.本方案按A4纸打印。4.本方案一式20份。
第三篇: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国科发农社字[2001]2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科委):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精神,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我部在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总体部署,制定了《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具体要求,做好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与组织实施工作。《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农业科技园区总体 规划》和《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须经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送园区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农业科技园区采取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运行方式。首先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符合农业科技园区基本条件和要求的园区进行试点。运行一段时间后,按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考评与验收,达标者正式挂牌。然后总结经验,安排第二批、第三批园区的评审与批复。经研究,定于2001年8月初组织专家评审首批试点园区。
联系人:
曹一化 金逸民 电话:010-68515544-1424 传真:010-68512647 于双民 陶劲松 电话:010-68511009 传真:010-68511009 E-mail: jinym@mail.most.gov.cn taojs@yeah.net及taojs@elong.com
附件1: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附件2: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二00一年七月六日
附件1:
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总体部署和《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指南。
一、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
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了一批农业示范园(区)。但是,这些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着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如重复建设,缺乏宏观指导;盲目引进,经济效益不高;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缺乏活力等。因此,农业科技园区也是正确引导和规范现有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农业科技园区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园区把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政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并对园区内企业进行监督,保障农民利益;企业作为园区建设主体,接受政府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和进行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开展咨询、评估与培训,并提供各类中介和科技服务;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或通过与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接受技术指导与培训。(一)指导思想
农业科技园区以市场为导向,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二)原则和目标
农业科技园区的原则是:
1.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 2.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有利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4.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是:
1.实现一批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解决一批影响园区及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2.转化和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培养和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网络体系;
4.建设50个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引导、示范与带动作用强的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产业集团。
三、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要求和发展重点(一)基本要求
1.园区要有一定的规模,要求总体规划可行,主导产业明确,功能分区合理,综合效益显著;
2.园区要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较强的科技投入力度;
3.园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对周边地区要有较强的引导与示范作用;
4.园区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地方协调领导小组和园区管理机构),要制定规范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规章与管理制度,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引进技术和人才、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的运行机制。(二)发展重点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按照我国农业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确定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重点。
1.引导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
根据园区自然条件与经济特点,以开发市场占有率高、国际竞争力强的优质农产品为核心,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力求种养业“品种新、品质优、结构佳、投入低、效益高”,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引导园区农产品加工实现高效化和市场化
研究农产品保鲜、深加工及相关配套技术,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地域优势、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增效,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3.引导园区设施农业实现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
针对设施农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实现种苗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种养业规模化、专业化示范,农产品保鲜、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等,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4.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和国际化
农业科技企业既是科技投入的主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在兼顾科技优势、区域战略布局、主导产业培育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和国际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团。
四、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管理
农业科技园区由科学技术部牵头,联合有关部门成立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等。协调指导小组对园区进行宏观指导。办公室是协调指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负责处理园区评审、检查、考核等日常事务,设在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专家委员会负责技术指导与技术咨询,参与园区的论证、评审、考核等。
各园区需成立地方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园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指导本地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监督等。各园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灵活高效的原则,成立相应的园区管理机构。
园区实行动态管理,即在现有各种类型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逐级申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由办公室报协调指导小组审定并由科学技术部以部发文批复后,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试点;运行一段时间后,按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评和验收,达标者正式挂牌;挂牌两年后复评,不合格者取消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资格。
五、农业科技园区的保障措施 1.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
要将园区建设纳入国家农业相关科技计划与地方科技发展计划,并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
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经国家与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享受国家与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优先支持园区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要将园区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作为国家重点科技合作计划和农业技术引进计划的重点。
各级政府要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努力为园区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在不断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特别是要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积极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进入园区投资建设。加强引导农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及以承包、入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
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国外资金,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与生产设施、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加快园区建设。3.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要加强引进和培养园区建设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应通过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吸引国内外从事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的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应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要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企业家。
4.加强园区科学管理和制度建设
按照本指南的要求,制定《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园区建设有章可循。通过加强园区的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园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机制与环境。
附件2:
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则
第1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精神,按照《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总体部署和《农业科技园区指南》的具体要求,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促进园区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办法。第2条 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通过园区的引导与示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
二、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3条 农业科技园区由科学技术部牵头,联合有关部门成立协调指导小组,对园区进行宏观指导。组长由科学技术部主管副部长担任,副组长由农业部副部长担任,成员由科学技术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司(局)级领导组成。协调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处理园区的评审、检查、考核等日常事务,主任由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司长担任。办公室设在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第4条 成立园区专家委员会,负责技术指导与技术咨询,参与园区的论证、评审、考核等。
第5条 成立园区地方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园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指导本地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监督等。
第6条 各园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灵活高效的原则,成立相应的园区管理机构。
三、申报与审批
第7条 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对象包括现有农业基地、星火密集区和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园(区)。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农业科技园区指南》的基本要求; 2.已经纳入地方发展计划,经过2年以上建设;
3.园区功能设计合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
4.已成立园区地方协调领导小组; 5.已建立健全的园区管理机构。第8条 申报程序
1.由园区建设单位经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向省级科技厅(科委)提出申请; 2.省级科技厅(科委)进行评审、筛选,经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送科学技术部。第9条 申报材料
1.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附1); 2.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附2); 3.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附3); 4.有关配套材料。
第10条 园区专家委员会对申报园区进行论证和评审。
第11条 园区通过专家委员会论证、评审,经办公室报协调指导小组审定后,由科学技术部以部发文批复。
四、考核与管理
第12条 农业科技园区经批复并运行一段时间后验收挂牌。根据园区建设与运行情况,科学技术部组织专家按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考评和验收,达标者报协调指导小组审定,授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正式挂牌。
第13条 为加强园区的管理,实行报告制度。每年1月底前由省级科技厅(科委)将上园区工作总结等材料报送园区办公室。
第14条 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挂牌两年后进行复评,不合格者取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资格。
第15条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园区的领导与管理,加大支持力度。
五、附则
第16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第17条 本办法由科学技术部负责解释。附1: 编号
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 园区名称 申报单位 科学技术部编制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
一、按要求准确、如实填报。
二、编号由园区办公室统一填写。
三、本申报书中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本申报书按A4纸打印。
五、本申报书一式20份。园 区 名 称 园区建设地点
园区建设时间〖〗〖〗原批准单位 管理机构名称〖〗〖〗联系电话 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园区网址〖〗http:// 园区负责人〖〗〖〗职称/职务〖〗〖〗出生年月 传真〖〗〖〗联系电话 E-mail 园区联系人〖〗〖〗职称/职务〖〗〖〗出生年月 传真〖〗〖〗联系电话 E-mail
一、园区主导产业:
二、园区现状(园区规模、企业状况、效益情况、主 要建设成果、示范带动作用等):
三、申报理由:(申报单位公章)年月日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推荐意见: 负责人:(公章)年月日
联系人〖〗〖〗电话 传真〖〗〖〗Email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意见:(公章)年月日 附2:
编号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园区名称 申报单位 年 月 日
一、编写内容 1.总体规划提要 2.园区概况
3.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4.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5.园区的布局、功能与发展重点 6.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7.园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8.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 9.结论与建议
10.有关附件(必要的图、表及文件等)
二、编写说明
1.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2.编号由园区办公室统一填写。3.本规划按A4纸打印。4.本规划一式20份。附3: 编号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园区名称 申报单位 年月日
一、编写内容 1.实施方案提要 2.目的意义
3.建设现状与工作基础 4.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5.总体任务、考核目标、布局与进度安排 6.各功能区的任务、考核目标与进度安排 7.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8.投资总预算、预算与资金筹措 9.效益与风险分析 10.专家评估意见
11.省级科技厅(科委)意见、签字盖章
二、编写说明
1.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2.编号由园区办公室统一填写。3.本方案按A4纸打印。4.本方案一式20份。
第四篇:**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2019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013年初开工建设,由中国农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总规划面积4万亩,核心区面积1.5万亩,辐射区面积10万亩,计划总投资80亿元,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农民参与、科技支撑、招商引资、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政府县长担任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实行正科级全额财政事业单位编制的管委会负责制。
近年来,园区以中科院、中国农大为技术支撑,依托临漳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以沼气为纽带,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了以循环农业为主线的绿色有机果蔬种植和有机杂粮生产加工为主的主导产业。园区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户用沼气池原料生产沼气,实现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所产沼渣沼液加工成有机肥直接还田和用于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生产,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形成了“沼气池→沼渣沼液→企业→优质有机肥→种植基地→绿色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的生态循环链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2016年园区总产值31亿元,主导产业产值14.7亿元。
园区内现有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2万立方米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1个,农民合作社132家,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20000多亩和年产5万吨有机杂粮加工生产线,带动园区周边3乡8村1500多农户直接参与园区有机蔬菜生产;园区企业产品优势明显:河北润泽致民公司生产的“玉汝天成”牌有机杂粮红豆、黑豆、绿豆、黑花生、小米等每千克价格在50元左右,是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5倍,临漳春希种植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苹果每千克价格在10元左右,是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2.5倍,所产的有机西红柿、黄瓜、西葫芦、油麦、生菜等均是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3倍左右;河北美临多维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美临”牌食用油获9项国家专利、河北著名商标等。
目前,在园区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临漳县的特色有机种植、粮油深加工等行业快速发展壮大。临漳县沂松园林绿化种植有限公司、邯郸市万惠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邯郸市民乐面业有限公司、利欣面业、琪珑面业、久恒面粉、河北永恒油脂有限公司、河北三木农业、河北漳泽农业科技公司等10多家企业纷纷入驻园区;园区在建的年产2万吨饼干休闲食品项目、年产20万吨啤酒二期项目、年产24万吨九鼎饲料项目、盛德食品加工项目、红薯淀粉制品生产项目等1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65764万元。
近年来,园区以土地入股、分红、工资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吸纳当地农民就业20000余人,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万余元,人均增收高于本县农民30%以上,技术推广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园区内二、三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40%以上,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园区以“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特色农业品牌生产,推动临漳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第五篇:青海省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青海省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一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指南。
一、农业科技园区是我省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省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省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
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近年来,我省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了一批农业示范园(区)。但是,这些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着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如重复建设,缺乏宏观指导;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缺乏活力等。因此,制定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也是正确引导和规范现有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农业科技园区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园区把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政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并对园区内企业进行监督,保障农民利益;企业作为园区建设主体,接受政府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和进行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开展咨询、评估与培训,并提供各类中介和科技服务;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或通过与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接受技术指导与培训。
(一)指导思想
农业科技园区以市场为导向,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二)原则和目标
农业科技园区的原则是:
1.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
2.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有利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4、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是:
1.实现一批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解决一批影响园区及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2.转化和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培养和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网络体系;
4.未来五年,建设10个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引导、示范与带动作用强的省级农业科技园
区,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产业集团。
三、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要求和发展重点
(一)基本要求
1.园区要有一定的规模,要求总体规划可行,主导产业明确,功能分区合理,综合效益显著;
2.园区要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较完善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较强的科技投入力度;
3.园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对周边地区要有较强的引导与示范作用;
4.园区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地方协调领导小组和园区管理机构),要制定规范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规章与管理制度,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引进技术和人才、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的运行机制。
(二)发展重点
按照我省农业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确定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重点。
1. 引导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
根据园区自然条件与经济特点,以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优质农产品为核心,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力求种养?quot;品种新、品质优、结构佳、投入低、效益高“,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提高我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引导园区农产品加工实现高效化和市场化
研究农产品保鲜、深加工及相关配套技术,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地域优势、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增效,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3.引导园区设施农业实现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
针对设施农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实现种苗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种养业规模化、专业化示范,农产品保鲜、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等,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4.引导园区农业萍计笠凳迪旨呕?br>
农业科技企业既是科技投入的主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在兼顾科技优势、区域战略布局、主导产业培育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
四、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管理
省上成立农业科技园区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等。协调领导小组对园区进行宏观指导。办公室是协调领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负责处理园区评审、检查、考核等日常事务,设在省科学技术厅。专家委员会负责技术指导与技术咨询,参与园区的论证、评审、考核等。
各园区所在地需成立地方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园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落实国家及省有关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指导本地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监督等。各园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灵活高效的原则,成立相应的园区管理机构。
园区实行动态管理,即在现有各种类型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逐级申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由办公室报协调领导小组审定并由省科学技术厅发文公布后,?quot;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试点;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考评和验收,达标者正式挂牌;挂牌两年后复评,不合格者取消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资格。
五、农业科技园区的保障措施
1.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
要将园区建设纳入地方科技发展计划,并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
园区内的企业,经批准后,可享受农业科技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国家与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省和地方农业科技推广计划优先支持园区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各级政府要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努力为园区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在不断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积极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进入园区投资建设。加强引导农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及以承包、入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
3.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要加强引进和培养园区建设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应通过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吸引从事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的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
应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要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企业家。
4.加强园区科学管理和制度建设
按照本指南的要求,制定《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园区建设有章可循。通过加强园区的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园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机制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