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楚雄州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楚雄州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在楚雄州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州委副书记、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罗应光
同志们:
今天,州委、州政府在这里召开楚雄州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动员大会,主题是部署我州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安排州级部门挂钩扶贫任务。这次州委下决心从州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抽调130名干部,采取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的方式,深入农村、农民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帮助农民增收工作,这是州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和中央、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州委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成各级干部帮助农民增收的实际行动。今天的大会,既是鼓舞斗志、增强信心的动员会,也是统一思想、部署任务的工作会。后面,吴副州长还要安排布置州级部门挂钩扶贫工作,我先就这次抽调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讲几点意见?/FONT>
一、充分认识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
(二)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是解决农村实际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社会面临“六大变化”和“六大问题”。“六大变化”,即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的变化、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来源的变化、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的变化、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的变化、农业和农村发展内涵的变化;“六大问题”,即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双重目标、经济增长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双重任务。就我州而言,“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州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的问题十分严峻。到2003年底,我州还有68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1.1%,其中处于温饱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7万。这些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民族聚居地区、高寒山区和干热河谷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抗灾自救能力弱。加之近年我州自然灾害频繁,部分已脱贫人口返贫现象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并制约了全州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到农村和农户家中去,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把中央和省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培植产业、调整结构、扶贫攻坚、扶持龙头、科技推广、劳务输出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才能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真正促进农民增收。
(三)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是转变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现实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干部,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总体来看,当前我州各级干部的作风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是融洽的,但也要看到,工作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有损党群干群关系的问题。有的部门和单位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有的干部没有经过艰苦环境和基层实际工作的磨炼,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州情、县情,对农民群众缺少感情;还有些干部坐在机关的时间长了,“离群众远了,身心也懒了,意志也衰退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疏远了党和群众的关系,损害了党政机关和干部的形象。干部下基层,是我们党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优良传统。开展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把干部派到农村,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群众满意了,党群干群关系也就更加紧密了。此外,我们党长期干部工作的实践证明:干部的成长,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而且实践锻炼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干部如果不到实践中经过一番磨炼,是不可能担当起改革和建设的重任的。”当前,一些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干部,尤其是那些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的年轻干部,接触农村工作和农民群众的机会少,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考验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锻炼,政治思想上缺乏磨炼,缺少艰苦奋斗精神,不熟悉农村工作,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强。开展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我们的干部就有机会直接到农村基层、到农民群众中去,经受锻炼,接受教育。在工作实践中,学到在机关、书本和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熟悉农村、了解农村,体恤农民、尊重农民,关心农业,支持农业;进一步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本领,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既砥砺了干部的意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达到了尽快成长的目的,又为我们考验识别干部和发现人才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二、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切实抓好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各项任务的落实
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刚刚结束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2月份召开的全州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力求农村改革有新的突破,农业结构调整有新的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的推进,农业科技有新的进步,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的局面,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在
州委反复强调,驻村入户、驻厂入户、驻会入户只是一种手段,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帮助农民增收。如何帮助农民实现增收的目标,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已经作了全面部署,州委《关于开展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综合这些意见和要求,我们这批工作队就是要重点围绕“八抓”来做工作:一抓结构调整。切实按照省委提出的“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全州“三区八大基地”建设和各地结构调整目标,突出当地特色,找准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抓信息、跑订单,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快优质烟、畜禽、无公害蔬菜、蚕桑、中草药材、干果、茶叶、亚麻等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着力调整种养结构,努力提高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优质农产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二抓龙头企业。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千方百计扶“内龙”、引“外龙”、壮“强龙”,把培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认真落实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帮扶责任和措施,帮助企业做好项目争取、科技服务、联系农户等工作,特别要注重围绕市场前景好、特色优势明显的大宗农副产品,加强原料基地建设;要协调好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落实定单,提高履约率,努力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稳定供求关系,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开拓市场,增强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力、辐射力,促进农民增收。三抓农民协会。按照州委、州政府元谋现场推进会的要求,大力扶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协会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积极推广元谋“公司、协会、经纪人”和“好品种+订单”的经验,不断扩大协会的覆盖面,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协会,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协会带动增加收入。对已成立的农民专业协会,要重点分析研究协会与农户协作联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找出症结,帮助和引导现有的专业协会搞好调整、改组、改造,完善章程,加强自律,规范运作,进一步密切协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不断提高它们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四抓劳务输出。当前,来自非农产业和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3年,全州共组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38万人,实现打工收入2.3亿元,其中,仅南华县就输出1.4万人(境外劳务输出38人),创造了0.5亿元的收入。这充分说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民增收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要遵循“政策引导、有序流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方针,加大劳务输出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工作队员联系面宽、信息来源广的优势,加强与州、县(市)以及外地劳动部门或劳务市场的联系,多方采集用工信息,做好牵线搭桥和协调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搞好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大力发展农村“打工经济”,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五抓扶贫开发。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切实抓好扶贫安居温饱工程、异地开发扶贫、重扶村工程、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科技文化素质,调动农民群众自主创业摆脱贫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要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确定的“六个一”扶贫工程项目,做到实施一个见效一个,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六抓科技推广。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强化“科技兴农”意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帮助农民增收。从加强科技培训入手,抓好试验示范,推广良种良法和其它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宣传,搞好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强化农产品安全意识和质量标准意识,引导农民群众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努力争取更多的农产品获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顺利上市,实现价值。七抓制度落实。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建立包括农户基本情况、致富项目、保证措施和包扶责任在内的《楚雄州农民现金增收卡》制度,以农民现金收入为重点,把农民增收帐算到户,认真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计划,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出行之有效的增收措施,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农民增收。八抓组织保障。按照省委和州委的部署,认真组织好所驻村“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同时,结合实际,找准优势、选准项目,认真探索解决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努力把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切实增强村级“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落实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各项任务,确保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必须强化措施,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的工作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帮助农民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着力提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按照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接近群众,联系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是要坚持“摸实情、办实事、解疑难”的工作方法。从调查研究入手,摸清村情民意,理清工作思路和发展思路,抓住群众最急、最盼、最缺、最怨的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疑难,打开工作局面。三是要坚持“吃住在村、又不扰民”的驻村方式。坚持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谋发展”,共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学习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增长做好农村工作的知识和才干,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原则上,驻村工作队员驻户时间不得少于下派时间的三分之一,自己负担生活费,不扰民,不增加农民负担。四是要坚持“队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保障机制。州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作为本单位本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州委统一抽调的工作队员,各单位要积极支持、不拉后腿。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工作队员所驻村(会、厂)看望队员,及时了解下派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指导工作,严格要求,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支持、帮助他们,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使广大队员既能“身入”,又能“心入”,保证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三、切实加强领导,务求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取得实效
按照州委要求,这次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在州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实施。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委政研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研究和解决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中的问题,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办公室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制度,对工作队员,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关心支持,搞好服务;各工作队队长、副队长要高度负责,认真履职,率先垂范,切实加强对队员的管理;驻村工作队员要自觉接受各级党委的领导,真抓实干,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各县(市)委要切实加强对工作队的领导,支持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各级各部门要形成关心支持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的强大合力。涉农部门要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缩短资金下拨周期,确保涉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促进工作队所驻村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金融部门要明确为“三农”服务的义务,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扩大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的规模;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要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传播科技、文化、卫生知识,促进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科研单位和大中专学校要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为驻村入户工作提供市场信息和科技服务,促进人才、智力向农村流动;宣传部门要加强对驻村入户工作的宣传,宣传驻村入户工作的先进典型、经验,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支持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抽调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既是工作需要,也给下派干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在此我向大家提四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加强学习。学习型的社会,呼唤终身的学习者。驻村入户虽然很辛苦,但学习始终是我们熟悉工作、做好工作的首要前提。必须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尤其是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市场经济、法律、农业科技等知识的学习,向农村干部群众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素质,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二是要研究方法。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同志们下去后,既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又要学会“牵牛鼻子”,结合实际、重点突破;要带好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形成开展工作的合力,避免工作队和村班子“两张皮”的现象;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按经济规律办事,注重运用提供服务、示范带动的方法,引导群众自觉行动,切忌强迫命令、形式主义和一刀切,避免好心办坏事,给群众带来损失;兴办公益事业,要充分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严格按“一事一议”的要求办事,切忌增加群众负担;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和纠纷,要坚持群众路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办事,认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以说服教育的方式,积极稳妥地化解矛盾,避免陷入被动。同时,要深入思考,探索规律,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努力为所驻村(会、厂)留下思路、留下制度、留下科技知识,留下好的作风,留下“永不走的工作队”。三是要转变作风。抽调干部驻村入户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州级驻村工作队员,要为基层干部带好头、当楷模、作表率,让基层的同志真正感受到州级部门干部的觉悟、作风和水平,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要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要坚持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谦虚谨慎、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四是要树立形象。驻村工作队员的一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州级党政机关的作风,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同志们下去后,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树立“五种形象”,即树立工作队员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树立深入基层、热爱基层、服务基层的形象;树立真办事、办实事、求实效的形象;树立肯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形象;树立严要求、守纪律、讲奉献的形象。
同志们,这次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大家要有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充分心理准备。希望大家尽快处理好家里的事务,交接好单位上的工作,按照要求于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二篇:在楚雄州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楚雄州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8日)州委副书记、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罗应光同志们: 今天,州委、州政府在这里召开楚雄州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动员大会,主题是部署我州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安排州级部门挂钩扶贫任务。这次州委下决心从州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抽调130名干部,采取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的方式,深入农村、农民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帮助农民增收工作,这是州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和中央、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州委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成各级干部帮助农民增收的实际行动。今天的大会,既是鼓舞斗志、增强信心的动员会,也是统一思想、部署任务的工作会。后面,吴副州长还要安排布置州级部门挂钩扶贫工作,我先就这次抽调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讲几点意见?/font>一、充分认识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
(一)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州一是个典型的农业州,全州254万总人口中有218万在农村,农民是一个最大的群体,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就是要代表这个最大群体的利益。开展干部驻村入户工作,目的是要让我们的干部与农民群众共同研究和解决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实质是要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行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直接体现。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有10项具体的指标体系,其主要指标就是到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或超过18000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要达到或超过8000元人民币。从2003年的情况看,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57%,全省1.5个百分点,超过全国2.5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但综合起来看,我们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在农民身上显得更为突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绝对数相差5723元。农民收入上不去就不可能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州人民的全面小康,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就难以保证。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职责,是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到农村和农户家中去,和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找到制约农民增收的症结所在,找准帮助农民增收的办法和措施,真正促进农民增收。(二)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是解决农村实际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社会面临“六大变化”和“六大问题”。“六大变化”,即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的变化、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来源的变化、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的变化、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的变化、农业和农村发展内涵的变化;“六大问题”,即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双重目标、经济增长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双重任务。就我州而言,“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州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的问题十分严峻。到2003年底,我州还有68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1.1%,其中处于温饱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7万。这些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民族聚居地区、高寒山区和干热河谷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抗灾自救能力弱。加之近年我州自然灾害频繁,部分已脱贫人口返贫现象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并制约了全州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到农村和农户家中去,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把中央和省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培植产业、调整结构、扶贫攻坚、扶持龙头、科技推广、劳务输出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才能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真正促进农民增收。 州委反复强调,驻村入户、驻厂入户、驻会入户只是一种手段,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帮助农民增收。如何帮助农民实现增收的目标,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已经作了全面部署,州委《关于开展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综合这些意见和要求,我们这批工作队就是要重点围绕“八抓”来做工作:一抓结构调整。切实按照省委提出的“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全州“三区八大基地”建设和各地结构调整目标,突出当地特色,找准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抓信息、跑订单,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快优质烟、畜禽、无公害蔬菜、蚕桑、中草药材、干果、茶叶、亚麻等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着力调整种养结构,努力提高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优质农产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二抓龙头企业。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千方百计扶“内龙”、引“外龙”、壮“强龙”,把培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认真落实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帮扶责任和措施,帮助企业做好项目争取、科技服务、联系农户等工作,特别要注重围绕市场前景好、特色优势明显的大宗农副产品,加强原料基地建设;要协调好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落实定单,提高履约率,努力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稳定供求关系,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开拓市场,增强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力、辐射力,促进农民增收。三抓农民协会。按照州委、州政府元谋现场推进会的要求,大力扶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协会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积极推广元谋“公司、协会、经纪人”和“好品种+订单”的经验,不断扩大协会的覆盖面,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协会,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协会带动增加收入。对已成立的农民专业协会,要重点分析研究协会与农户协作联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找出症结,帮助和引导现有的专业协会搞好调整、改组、改造,完善章程,加强自律,规范运作,进一步密切协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不断提高它们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四抓劳务输出。当前,来自非农产业和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3年,全州共组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38万人,实现打工收入2.3亿元,其中,仅南华县就输出1.4万人(境外劳务输出38人),创造了0.5亿元的收入。这充分说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民增收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要遵循“政策引导、有序流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方针,加大劳务输出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工作队员联系面宽、信息来源广的优势,加强与州、县(市)以及外地劳动部门或劳务市场的联系,多方采集用工信息,做好牵线搭桥和协调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搞好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大力发展农村“打工经济”,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五抓扶贫开发。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切实抓好扶贫安居温饱工程、异地开发扶贫、重扶村工程、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科技文化素质,调动农民群众自主创业摆脱贫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要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确定的“六个一”扶贫工程项目,做到实施一个见效一个,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六抓科技推广。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强化“科技兴农”意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帮助农民增收。从加强科技培训入手,抓好试验示范,推广良种良法和其它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宣传,搞好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强化农产品安全意识和质量标准意识,引导农民群众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努力争取更多的农产品获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顺利上市,实现价值。七抓制度落实。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建立包括农户基本情况、致富项目、保证措施和包扶责任在内的《楚雄州农民现金增收卡》制度,以农民现金收入为重点,把农民增收帐算到户,认真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计划,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出行之有效的增收措施,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农民增收。八抓组织保障。按照省委和州委的部署,认真组织好所驻村“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同时,结合实际,找准优势、选准项目,认真探索解决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努力把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切实增强村级“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落实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各项任务,确保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必须强化措施,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的工作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帮助农民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着力提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按照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接近群众,联系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是要坚持“摸实情、办实事、解疑难”的工作方法。从调查研究入手,摸清村情民意,理清工作思路和发展思路,抓住群众最急、最盼、最缺、最怨的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疑难,打开工作局面。三是要坚持“吃住在村、又不扰民”的驻村方式。坚持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谋发展”,共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学习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增长做好农村工作的知识和才干,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原则上,驻村工作队员驻户时间不得少于下派时间的三分之一,自己负担生活费,不扰民,不增加农民负担。四是要坚持“队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保障机制。州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作为本单位本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州委统一抽调的工作队员,各单位要积极支持、不拉后腿。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工作队员所驻村(会、厂)看望队员,及时了解下派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指导工作,严格要求,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支持、帮助他们,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使广大队员既能“身入”,又能“心入”,保证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三、切实加强领导,务求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取得实效
按照州委要求,这次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在州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实施。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委政研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研究和解决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中的问题,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办公室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制度,对工作队员,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关心支持,搞好服务;各工作队队长、副队长要高度负责,认真履职,率先垂范,切实加强对队员的管理;驻村工作队员要自觉接受各级党委的领导,真抓实干,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各县(市)委要切实加强对工作队的领导,支持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各级各部门要形成关心支持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的强大合力。涉农部门要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缩短资金下拨周期,确保涉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促进工作队所驻村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金融部门要明确为“三农”服务的义务,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扩大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的规模;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要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传播科技、文化、卫生知识,促进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科研单位和大中专学校要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为驻村入户工作提供市场信息和科技服务,促进人才、智力向农村流动;宣传部门要加强对驻村入户工作的宣传,宣传驻村入户工作的先进典型、经验,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支持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抽调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既是工作需要,也给下派干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在此我向大家提四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加强学习。学习型的社会,呼唤终身的学习者。驻村入户虽然很辛苦,但学习始终是我们熟悉工作、做好工作的首要前提。必须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尤其是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市场经济、法律、农业科技等知识的学习,向农村干部群众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素质,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二是要研究方法。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同志们下去后,既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又要学会“牵牛鼻子”,结合实际、重点突破;要带好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形成开展工作的合力,避免工作队和村班子“两张皮”的现象;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按经济规律办事,注重运用提供服务、示范带动的方法,引导群众自觉行动,切忌强迫命令、形式主义和一刀切,避免好心办坏事,给群众带来损失;兴办公益事业,要充分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严格按“一事一议”的要求办事,切忌增加群众负担;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和纠纷,要坚持群众路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办事,认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以说服教育的方式,积极稳妥地化解矛盾,避免陷入被动。同时,要深入思考,探索规律,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努力为所驻村(会、厂)留下思路、留下制度、留下科技知识,留下好的作风,留下“永不走的工作队”。三是要转变作风。抽调干部驻村入户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州级驻村工作队员,要为基层干部带好头、当楷模、作表率,让基层的同志真正感受到州级部门干部的觉悟、作风和水平,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要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要坚持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谦虚谨慎、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四是要树立形象。驻村工作队员的一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州级党政机关的作风,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同志们下去后,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树立“五种形象”,即树立工作队员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树立深入基层、热爱基层、服务基层的形象;树立真办事、办实事、求实效的形象;树立肯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形象;树立严要求、守纪律、讲奉献的形象。 同志们,这次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大家要有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充分心理准备。希望大家尽快处理好家里的事务,交接好单位上的工作,按照要求于3月10日按时进村、进会、进厂开展工作。州委不再举行欢送仪式,工作队员如何下去,可由各工作队统筹,单位自行安排。去冬今春以来,我州持续干旱,各地库塘蓄水普遍不足,旱情严重,大家下去后,要牢固树立抗旱减灾夺丰收的思想,立即组织动员群众开展节水抗旱保苗工作,确保备耕春耕顺利进行。最后,希望大家注意安全,保重身体。祝同志们工作顺利,载誉而归!第三篇:州委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队工作总结
能力,我们针对各村实际制定新时期探索解决集体经济“空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提出在劣势中找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一定基础条件的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巩固和发展现有成果,实现集体经济积累效益最大化,目前无任何经济积累,而且所处条件较差的村委会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多方寻求解决集体经济“空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力求通过艰苦努力,在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上探索出一些经验,走出一定的路子。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一方面对所驻村委会解决集体经济“空壳”问题进行调查、选项、分析、论证、与村委干部研究形成共识,帮助制定具体措施,大胆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方式。如:借助永武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石料之机,充分利用村委会所辖范围石头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法依规开办石场或协助石料加工厂搞好采石管理,收取管理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和引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农民跑市尝找订单,协调协会与农户的关系,调处有关纠纷,依法维护农民、协会的合法权益,通过优质服务,在不损害农民和协会利益的前提下,村委会可以从协会既得收益中获取一定的劳务费,既可解决农民无力跑市场,当心种子卖不出受损失,协会当心种子混乱,农民不守合同,所需农产品无法收购等问题,实现“三方”得利;充分发挥村委会有线电视网络作用,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电视收视覆盖面,吸引更多农户选择加入村委会管理使用的电视网络,既可利用村委会电视网向更多农户宣传党的富民政策,让广大农民了解国家大事,学到更多的科技知识,获取更多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展自己,村委会又可通过扩大范围,增加用户数量,按国家政策规定,收取一定数额的电视收视管理服务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既利民又利村集体。另一方面,我们紧紧抓住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每个县搞一个探索解决“空壳村”问题试点的决定之机,按照州委驻村办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择优选项,在与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研究,征得县政府领导同意的基础上,择优向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了能禹镇星火村委会发展养鱼项目和新华乡新平村委会大牲畜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经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星火村委会发展养鱼项目得到批准列为试点建设。通过各方努力工作,试点建设项目领导重视,工作措施扎实,扶持资金到位,项目建设总投资为7.85万元,建成养鱼塘水面9亩,放养鱼苗4.3万尾,村委会年均收入可达0.5万元,试点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成效十分明显,得到好评。通过以上多方探索和实践,我们的思维方式得到转变,村委会干部的思路有了进一步拓宽,经验得到集累,办法各有所长,解决的途径多种多样。大胆想、勇于做、不畏难、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必将走出新路子、取得新成效,“有钱办事”的目标定能实现。
(九)抓好扶贫工作,促进“六个一”扶贫工程实施。贫困是制约发展的最大障碍,抓好州政府确定的“六个一”扶贫工程,不仅是挂钩扶贫点的重点任务,同时也是驻村入户工作队员的重要职责。在实施“六个一”扶贫工程中,作为派驻老城乡波亨村委会、花同乡高姑村委会和凉山乡冷水箐村委会赋有挂钩扶贫任务的各位工作队员,均能严格执行州制定的方案组织实施,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协助乡党委、政府做好工作,指导村委会按规定程序组织有关项目申报,帮助村委会干部落实各项工程建设任务,深入农户家中一户一策制定具体措施,积极主动到有关部门争取建设资金,协调和抓好资金就位的落实,严守财经纪律,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抓好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作为其他驻村队员虽不涉及挂钩扶贫,但仍将“六个一”扶贫工程纳入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积极寻找项目,坚持量力而行,关心所驻点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问题。时至12月,挂钩扶贫点完成县内移民搬迁32产,人员114人;全队共组织劳务输出20批439人;争取沼气池102口,完成14口;完成“五斜水利建设50件,为任务43件的116.3%;完成种草养畜164亩,为129亩任务的127.13%;实施人畜饮水工程20件,为710人,畜1374头(只)解决饮水问题。“六个一”扶贫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一定加强,贫困地区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群众自动创业摆脱贫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打工经济”成为脱贫致富增长点,所建项目发挥出来的成效,为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十)抓队伍管理,促进作风转变、形象树立。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培养扎实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多为“三农”作贡献是我们全体队员的共同意愿。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建立了相关的例会制度、汇报制度、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注意抓好队员的学习,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全体队员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工作中成功经验,研究和安排下步工作,统一队员思想认识,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作为工作队长、副队长,在做好所驻村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对面上工作的指导,管好队伍,积极主动向州委驻村办和县委、政府、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汇报工作,争取领导与支持,抓好制度落实,深入到队员驻地,了解队员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听取入驻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干部和协会会长对工作队员开展工作,遵守队员守则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与之交换意见,主动到队员派出单位介绍队员工作、生活情况,争取单位后盾的支持,力所能及地帮助队员协调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既严格管理,又真诚帮助,率先垂范带好队伍;作为工作队员,不负州委重托,不辱使命,注重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严守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各项工作纪律,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带头执行村规民约,以求真务实之风制定工作计划和助农增收对策措施,心为民想、事为民做,恪尽职守,把所派驻的村、会、厂视为自己的家,融为“家庭”成员的一员,以“家”为中
心,以“家”想问题,以“家”谋发展,为“家”办实事,为“家”做贡献,热爱农民,服务农民,无私奉献的观念得到确立,求实、务实的作风,解决问题等才干得到培养,肯干事、能干事、干好事、求实效的形象得到树立,锻炼了自己,磨练了意志,培养了与广大农民感情,取得了理解、信任和支持,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如期完成。时至12月,全队共向各有关部门组织申报建设项目26个,实到位资金100.4万元;争取物资水泥59吨,化肥74包、钢管250米、“旱地龙”750袋,折合现金3.68万元。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和做实事好事的开展,病险坝塘得到除险加固,农田用水、农民群众、教师、学生生活用水沟道畅通,水毁农田、坡耕地得到修复治理,村庄道路建设、村委会修缮和院内绿化得到改善;村民交通不便、路难行和村委会干部工作生活环境差的现状有了改变;引水管道架通、畜水池修复,解决了部分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小额贷款、贷款贴息的落实,为山区农民、农民专业协会缓解了发展资金周转困难之急;农用物资的及时到位,保证了增产增收措施的落实;特困家庭寒衣寒被,吃粮救助的协调,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怀之情;民事、水事纠纷、群众受灾致贫问题的协调解决和无私救助,赢得广大群众信赖和称赞;新技术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措施推广,极大地推动着协会效益提高和会员、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二、几点体会
(一)抓宣传、认识清、齐努力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前提。只有政策、决定、决议,会议精神宣传到位,思想认识统一,目标一致,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激发和调动,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得到凝聚,实现同心同德,协调配合,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得到有效开展。
(二)摸实情、好思路、措施实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基矗只要虚心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吃透村情~,找准症结,广纳群众意见,充分尊重~,我们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才能清晰并符合实际,所提出的措施才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所制定的实施方案、工作内容才能稳步推进、落到实处。
(三)遵规律、突特色、结构优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核心。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规律,注意产业发展导向,突出地方资源特色,坚持因地制宜选准选实发展项目,搞好择优布局,挖掘生产潜力,整合生产要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协会实力才能增强,商品农业、效益农业和农民增收目标才可得以实现。
(四)做引导、融身民、办实事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关键。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运用提供服务、示范带头的方法,做给农民看、真心为民想,引导群众自觉行动,切忌强迫命令、形式主义和一刀切,走好群众路线,把群众之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让群众真正理解、信任和支持,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增收才会取得实效。
(五)严要求、守纪律、多奉献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动力。只有加强管理,不断提高队员政治思想素质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自觉遵守工作队员守则,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恪守爱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工作队员的影响力、带动力的作用才能发挥,队员才能“当代表”,队员的指导、引导才有活力,党委、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策略才能有效贯彻落实。
(六)后盾强、多沟通、增投入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保证。只有派出单位给予大力支持,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队员关心、支持和帮助,队员的后顾之忧才能解除;只有州委驻村办和所驻县委、政府及乡(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工作队员才能取得支持和帮助,工作的信心、劲头才足;只有各级增加投入,工作队员多渠道争取项目建设扶持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管理使用效益,农业基础设施才能得到改善和加强,各项增收措施才能落到实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工作队员想办之事才有强力支撑,州委、政府赋予的“三大任务”才能全面、~、有效完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广泛发动群众,着力抓好以高稳农田、入畜饮水、“五斜水利、抗旱水源、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农业基础,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仍应是助农增收的重要工作职责。
(二)农业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慢,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拓宽发展思路,围绕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找准资源优势,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培育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的比重,提高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在整个农产品中的比重,变劣势为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仍应作为各级领导认真思考,下大决心抓好的重中之重工作。
(三)农民专业协会发展不平衡,实体型协会较少,带动拓展增收力弱,种植品种单一,传统农产品多,名、特、优产品少,市场不确定因素大,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围绕把小协会做大、大协会做强的目标,深化对“公司、协会、经纪人”的组织模式和“好品种+订单”的经营模式的总结推广,着力抓好会长、会员培训,增强办会能力,提高会员素质,积极帮助协会申报项目,争取智力支持和发展资金扶持,创造条件发展一批实体型专业协会,下大决心扶持和培养一批农产品营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扣紧公司、协会、基地、农业产业链,把协会真正建成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实体型经济组织。
(四)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受观念、素质和竞争加剧的影响,走出家门学技术、学致富本领的愿望不强烈,宣传力度不够,而且外出务工入员巩固率低,快速增收效果不突出。遵循“政策引导、有序流动、加强管理、改善服
第四篇:州委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队工作总结
州委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队
工作总结
2004年12月25日
州委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第8工作队一行16入,带着州委、州政府全力促进农民增收、组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探索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等三大任务,按照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驻村办)的工作要求,于3月10日赴xx县,分别入驻县内四个乡镇五个村民委员会(老城乡库南、波享村委会,能禹镇星火村委会,凉山乡冷水箐村委会,花同乡高姑村委会),四个农民专业协会(县果业协会,县龙眼、葡萄产业科技协会,县清河果蔬生产协会,县妇女无公害蔬菜生产协会)和一个农业龙头企业(龙川江化工有限公司)。在近11个月的工作中,全体工作队员思想认识统一,工作目的明确,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的工作方针,坚持“摸实情、办实事、解疑难”的工作方法,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到户、又不扰民”的驻村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格遵守和执行《楚雄州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队员守则》和《楚雄州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队员管理办法》,贴近群众、尊重农民,虚心好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经受了元谋高温气候的考验,意志得到砺炼,观念得到更新,作风有了转变,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得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树立,在元谋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队员入驻地乡(镇)、村、协会、厂等各级的支持、帮助、配合下,助农增收、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解决集体经济“空壳”等问题的长效机制得到建立,经全体工作队员的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州委、州政府赋予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现将全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抓宣传学习,促进认识提高、步调统一。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当我们下派入驻各工作点后,正值村级“两委”换届、民主选举“两委”班子成员的最后阶段,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时机,一方面积极主动协助县、乡、村级换届指导组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云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认真协助做好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村委会干部候选入进村作任职演讲的机会,向村民广泛宣传中央1号文件,宣传盛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宣传省委、州委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决定,宣传州委、州政府为全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派出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下发后,全体工作队员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及时将农村工作守则30条复印给村委会干部和各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认真组织他们学习,让他们能理解、会运用。随着第二阶段工作的继续,我们组织村委“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农民增收形势,切实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狠抓各项增收措施的落实。通过宣传学习,使广大村民进一步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更加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入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怀之情,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市场观念有了明显转变,许多后顾之忧得到解除,发展农村经济,克服困难,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倍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特别是了解了州委下派的工作队为何而来,驻村入户做什么和工作队员的说与做,对州委、州政府的决定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工作队员的到来和所开展工作给予的热情和支持,为我们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实现了思想认识和行动的统一,确保了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抓思路制定,促进工作任务、增收目标确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使我们的工作任务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找准经济发展思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吃住在村委会,工作到农户家,迅速转变角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调查研究、摸清实情,掌握村情村貌入手,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谈心,广泛交流,认真听取村民、协会会员对党在农村现行政策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贯彻执行中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掌握他们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了解弄清所派驻村、会、厂的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和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中的主要
理,率先做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积极做好党对个私经济发展政策宣传贯彻,遵章守纪,诚实守信,一个党员一面旗的先锋模范带头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协会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得到更新,经营决策、运行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符合广大农民群众和会员的生产发展需要;把“巩固国内市尝开拓国际市尝产品上档升级”作为协会经营农产品,打响元谋“无公害、绿色”品牌,实现协会与农民双赢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工作队员知识面广、信息灵、有一定见解能力的优势,主动为协会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协会不断改进营销策略、完善相关章程,不断健全“市场引协会、协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机制,教育和引导协会、农民和会员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规律,增强法律意识和商品意识,产品营销市场得到巩固和开拓,农民增收措施有效推进,协会得到健康发展。通过以上措施落实。时至12月,元谋县已建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101个,会员人数达9283余人。其中,2004新建立42个,新发展会员6262人。在协会总数中,属实体型的农技协会有49个,服务型30个,技术交流型22个。农业龙头企业的牵动,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机构、内部管理、营销策略等机制的不断建立完善,极大地推进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着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各类专业协会的壮大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元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亮点。
(五)抓科技培训,促进知识更新、素质提高。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增减。在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紧紧围绕所派驻的村(会、厂)经济发展要求,认真搞好科技服务,积极推广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注意有选择地举办各类种、养业技术培训,办好示范样板,主动邀请县乡农科、水利、畜牧兽医技术入员到协会、村委会作培训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配合地震、气象部门组织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讲授有关地质灾害预防避让措施和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工作队员上门为农户赠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林果花卉病虫害防治》、《饲养动物疾病防治》、《无公害石榴栽培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和科教光碟供学习使用,深受广大农户、会员的欢迎。时至12月,全队共组织开展各类科技知识培训41场次,受训入员达3929人次。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民了解了科技发展形势,掌握了地质灾害避让方面的常识,看到示范样板增收作用,对农业标准化、规范化、无公害化生产有了初步认识,新优品种得到运用推广,畜禽疾病防治的观念增强,农民的科技水平普遍提高,依靠科技进步成效明显。
(六)抓《农民增收卡》制度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目标全面完成。突出工作重点,抓好示范引导是确保农民人均增收10%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在建立《农民增收卡》制度、落实各项增收措施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州委确定的增收职责任务,认真开展了走访、调研活动,在走完所派驻地管辖的自然村,了解上年经济发展,家庭收入情况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把生产条件、经济收入处于入驻地区中间水平的自然村和所辖自然村的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及部分党员户确定为工作队员落实《农民增收卡》制度的重点户、示范户,并深入他们家中,详细了解上一生产、生活和经济收入的主要构成,与各农户促膝谈心,认真分析增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一户一策制定增收措施,把增收帐算细,属种植业有发展潜力的,就从种植的品种选择、栽培要点等方面制定增收措施;属养殖业有发展潜力的,就从畜种改良、畜厩改造、疾病防治和科学饲养等方面制定增收措施;属饮食、加工、运输服务业有潜力的,就从做好优质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发挥一技之长、确保安全、卫生和减少事故、节约成本等方面制定增收措施;属耕地面少,劳力充余的,就从外出务工鼓励,帮助他们牵线搭桥,作好正确引导,主动为他们提供打工信息,走出家门促增收。通过以上工作,各示范农户均明白了自己家庭经济收入应从什么地方去努力,靠政策、靠科技、靠自力更生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树立,增收意愿变为自我要求,增收措施变为自觉行动。全队共建立和落实《农民增收卡》示范户676户,实施结果,经工作队员与村委会干部逐户核实,示范户人均现金收入均较上年增长10%以上,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州委、州政府赋予的增收任务,为驻地农户做出了示范,留下了思路、留下了科技、留下了永带不走的增收措施。
(七)抓“云岭先锋”工程实施,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是落实省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在组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宣传省委的《决定》和州委的《实施意见》,让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目的意义,知道“五好五带头”和“三个培养”的具体内容,达到统一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奠定组织实施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我们结合“云岭先锋”工程实施的总体要求,注意抓好村委会、协会制度建设,主动帮助新当选的“两委”班子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帮助协会完善经营管理,设置“云岭先锋”工程专栏,指导村级“两委”班子对照“五好五带头”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按照“三个培养”要求,抓好组织发展,引导全体党员带头学习理论科技知识,带头参加公益事业活动,带头移风易俗,带头执行党的决议,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带头缴纳农业税和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党支部建立农村无职党员岗和相关的活动制度,让党员佩带党徽亮明
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我们还利用党支部有关活动日,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邀请县、乡有关同志到村上党课,抓好“三会一课”活动的落实,要求每一位党员每年至少为本村村民做二件以上看得见的实事好事,树好党员形象,力求使党支部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使全体共产党员真正成为宣传政策、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带头致富的先锋。时至12月,全队共开展“云岭先锋”工程宣传培训51场次,参训人员2810人次;粘贴宣传标语237条;出黑板报54期;开展党员致富技能培训39场次,受训人员2153人次;有203位党员成为了致富能手,将81名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有40名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成为了党支部委员、村党小组长和村民小组长;在协会中建立党支部8个;党小组2个,发展预备党员32人;南繁村种子协会还被组织部门列为“支部加协会”的示范点。“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着党员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五好五带头”和“三个培养”的推进和落实,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党的阶级基础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力和领导能力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用发挥,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新的提升,党员受教育,农民得实惠充分体现,党的执政地位得到有效巩固,深受广大村民、会员拥护。
(八)抓择优选项,促进“空壳村”问题探索解决。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就是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不仅是我们工作队员的重要任务,而是已经成为村委会干部的共同要求,通过认真调研,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问题普遍存在,“无钱办事”严重影响着村级组织服务农民作用的发挥。为切实加强村委会自身建设,壮大集体经济,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我们针对各村实际制定新时期探索解决集体经济“空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提出在劣势中找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一定基础条件的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巩固和发展现有成果,实现集体经济积累效益最大化,目前无任何经济积累,而且所处条件较差的村委会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多方寻求解决集体经济“空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力求通过艰苦努力,在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上探索出一些经验,走出一定的路子。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一方面对所驻村委会解决集体经济“空壳”问题进行调查、选项、分析、论证、与村委干部研究形成共识,帮助制定具体措施,大胆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方式。如:借助永武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石料之机,充分利用村委会所辖范围石头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法依规开办石场或协助石料加工厂搞好采石管理,收取管理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和引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农民跑市尝找订单,协调协会与农户的关系,调处有关纠纷,依法维护农民、协会的合法权益,通过优质服务,在不损害农民和协会利益的前提下,村委会可以从协会既得收益中获取一定的劳务费,既可解决农民无力跑市场,当心种子卖不出受损失,协会当心种子混乱,农民不守合同,所需农产品无法收购等问题,实现“三方”得利;充分发挥村委会有线电视网络作用,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电视收视覆盖面,吸引更多农户选择加入村委会管理使用的电视网络,既可利用村委会电视网向更多农户宣传党的富民政策,让广大农民了解国家大事,学到更多的科技知识,获取更多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展自己,村委会又可通过扩大范围,增加用户数量,按国家政策规定,收取一定数额的电视收视管理服务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既利民又利村集体。另一方面,我们紧紧抓住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每个县搞一个探索解决“空壳村”问题试点的决定之机,按照州委驻村办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择优选项,在与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研究,征得县政府领导同意的基础上,择优向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了能禹镇星火村委会发展养鱼项目和新华乡新平村委会大牲畜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经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星火村委会发展养鱼项目得到批准列为试点建设。通过各方努力工作,试点建设项目领导重视,工作措施扎实,扶持资金到位,项目建设总投资为7.85万元,建成养鱼塘水面9亩,放养鱼苗4.3万尾,村委会年均收入可达0.5万元,试点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成效十分明显,得到好评。通过以上多方探索和实践,我们的思维方式得到转变,村委会干部的思路有了进一步拓宽,经验得到集累,办法各有所长,解决的途径多种多样。大胆想、勇于做、不畏难、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必将走出新路子、取得新成效,“有钱办事”的目标定能实现。
(九)抓好扶贫工作,促进“六个一”扶贫工程实施。贫困是制约发展的最大障碍,抓好州政府确定的“六个一”扶贫工程,不仅是挂钩扶贫点的重点任务,同时也是驻村入户工作队员的重要职责。在实施“六个一”扶贫工程中,作为派驻老城乡波亨村委会、花同乡高姑村委会和凉山乡冷水箐村委会赋有挂钩扶贫任务的各位工作队员,均能严格执行州制定的方案组织实施,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协助乡党委、政府做好工作,指导村委会按规定程序组织有关项目申报,帮助村委会干部落实各项工程建设任务,深入农户家中一户一策制定具体措施,积极主动到有关部门争取建设资金,协调和抓好资金就位的落实,严守财经纪律,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抓好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作为其他驻村队员虽不涉及挂钩扶贫,但仍将“六个一”扶贫工程纳入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积极寻找项目,坚持量力而行,关心所驻点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问题。时至12月,挂钩扶贫点完成县内移民搬迁32产,人员114人;全队共组织劳务输出20批439人;争取沼气池102口,完成14口;完成“五斜水利建设50件,为任务43件的116.3%;完成种草养畜164亩,为129亩任务的127.13%;实施人畜饮水工程20件,为7
10人,畜1374头(只)解决饮水问题。“六个一”扶贫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一定加强,贫困地区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群众自动创业摆脱贫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打工经济”成为脱贫致富增长点,所建项目发挥出来的成效,为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十)抓队伍管理,促进作风转变、形象树立。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培养扎实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多为“三农”作贡献是我们全体队员的共同意愿。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建立了相关的例会制度、汇报制度、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注意抓好队员的学习,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全体队员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工作中成功经验,研究和安排下步工作,统一队员思想认识,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作为工作队长、副队长,在做好所驻村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对面上工作的指导,管好队伍,积极主动向州委驻村办和县委、政府、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汇报工作,争取领导与支持,抓好制度落实,深入到队员驻地,了解队员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听取入驻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干部和协会会长对工作队员开展工作,遵守队员守则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与之交换意见,主动到队员派出单位介绍队员工作、生活情况,争取单位后盾的支持,力所能及地帮助队员协调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既严格管理,又真诚帮助,率先垂范带好队伍;作为工作队员,不负州委重托,不辱使命,注重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严守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各项工作纪律,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带头执行村规民约,以求真务实之风制定工作计划和助农增收对策措施,心为民想、事为民做,恪尽职守,把所派驻的村、会、厂视为自己的家,融为“家庭”成员的一员,以“家”为中心,以“家”想问题,以“家”谋发展,为“家”办实事,为“家”做贡献,热爱农民,服务农民,无私奉献的观念得到确立,求实、务实的作风,解决问题等才干得到培养,肯干事、能干事、干好事、求实效的形象得到树立,锻炼了自己,磨练了意志,培养了与广大农民感情,取得了理解、信任和支持,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如期完成。时至12月,全队共向各有关部门组织申报建设项目26个,实到位资金100.4万元;争取物资水泥59吨,化肥74包、钢管250米、“旱地龙”750袋,折合现金3.68万元。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和做实事好事的开展,病险坝塘得到除险加固,农田用水、农民群众、教师、学生生活用水沟道畅通,水毁农田、坡耕地得到修复治理,村庄道路建设、村委会修缮和院内绿化得到改善;村民交通不便、路难行和村委会干部工作生活环境差的现状有了改变;引水管道架通、畜水池修复,解决了部分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小额贷款、贷款贴息的落实,为山区农民、农民专业协会缓解了发展资金周转困难之急;农用物资的及时到位,保证了增产增收措施的落实;特困家庭寒衣寒被,吃粮救助的协调,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怀之情;民事、水事纠纷、群众受灾致贫问题的协调解决和无私救助,赢得广大群众信赖和称赞;新技术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措施推广,极大地推动着协会效益提高和会员、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二、几点体会
(一)抓宣传、认识清、齐努力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前提。只有政策、决定、决议,会议精神宣传到位,思想认识统一,目标一致,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激发和调动,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得到凝聚,实现同心同德,协调配合,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得到有效开展。
(二)摸实情、好思路、措施实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基矗只要虚心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吃透村情民意,找准症结,广纳群众意见,充分尊重民意,我们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才能清晰并符合实际,所提出的措施才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所制定的实施方案、工作内容才能稳步推进、落到实处。
(三)遵规律、突特色、结构优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核心。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规律,注意产业发展导向,突出地方资源特色,坚持因地制宜选准选实发展项目,搞好择优布局,挖掘生产潜力,整合生产要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协会实力才能增强,商品农业、效益农业和农民增收目标才可得以实现。
(四)做引导、融身民、办实事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关键。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运用提供服务、示范带头的方法,做给农民看、真心为民想,引导群众自觉行动,切忌强迫命令、形式主义和一刀切,走好群众路线,把群众之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让群众真正理解、信任和支持,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增收才会取得实效。
(五)严要求、守纪律、多奉献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动力。只有加强管理,不断提高队员政治思想素质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自觉遵守工作队员守则,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恪守爱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工作队员的影响力、带动力的作用才能发挥,队员才能“当代表”,队员的指导、引导才有活力,党委、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策略才能有效贯彻落实。
(六)后盾强、多沟通、增投入是做好助农增收工作的保证。只有派出单位给予大力支持,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队员关心、支持和帮助,队员的后顾之忧才能解除;只有州委驻村办和所驻县委、政府及乡(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工作队员才能取得支持和帮助,工作的信心、劲头才足;只有各级增加投入,工作队员多渠道争取项目建设扶持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管理使用效益,农业基础设施才能得到改善和加强,各项增收措施才能落到实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工作队员想办之事才有强力支撑,州委、政府赋予的“三大任务”才能全面、圆满、有效完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广泛发动群众,着力抓好以高稳农田、入畜饮水、“五斜水利、抗旱水源、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农业基础,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仍应是助农增收的重要工作职责。
(二)农业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慢,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拓宽发展思路,围绕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找准资源优势,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培育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的比重,提高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在整个农产品中的比重,变劣势为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仍应作为各级领导认真思考,下大决心抓好的重中之重工作。
(三)农民专业协会发展不平衡,实体型协会较少,带动拓展增收力弱,种植品种单一,传统农产品多,名、特、优产品少,市场不确定因素大,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围绕把小协会做大、大协会做强的目标,深化对“公司、协会、经纪人”的组织模式和“好品种+订单”的经营模式的总结推广,着力抓好会长、会员培训,增强办会能力,提高会员素质,积极帮助协会申报项目,争取智力支持和发展资金扶持,创造条件发展一批实体型专业协会,下大决心扶持和培养一批农产品营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扣紧公司、协会、基地、农业产业链,把协会真正建成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实体型经济组织。
(四)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受观念、素质和竞争加剧的影响,走出家门学技术、学致富本领的愿望不强烈,宣传力度不够,而且外出务工入员巩固率低,快速增收效果不突出。遵循“政策引导、有序流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方针,做好统筹协调,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解除后顾之忧,主动做好牵线搭桥,积极探索民间劳务输出的有效途径,多渠道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订单转移培训,大力发展农村“打工经济”,着力营造环境,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二、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齐抓共管,各方努力,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难的问题。
(五)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整体推进有差距。继续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按照“五好五带头”要求,深化“三个培养”,着力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树立“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的观念,切实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抓好制度建设,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稳步推进村民自治进程;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把设岗定责落到实处;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动员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多为群众办实事,努力使全体党员成为自觉学习、干事创业、开拓创新、为民服务、廉洁自率的表率;以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实绩和广大农民群众满意率来检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成效,以“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执政能力水平的提高。
(六)探索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有钱办事”问题任重道远,山区村委会尤为艰难。继续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大力发展农村股份制混合经济,在政策允许内,多方寻求增加集体经济创收的增长点,因地制宜制定增收计划,大胆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形式,把探索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放到村级“两委”班子做好工作的重要日程,认真研究,制定长短计划目标,列入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检查范围和对村级“两委”干部年终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此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有钱办事”目标尽快得到实现。
(七)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的派驻形式、管理机制应认真总结完善。开展工作必要的培训经费应给予保证;增收项目的扶持应给予适当倾斜;队员之间、工作队与工作队之间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的相互交流时间应统筹安排,并有所适当增多;州委驻村办与队员派出单位对队员的双重管理应加强协调;队长、副队长对队员的看望应有一定的条件作保障;各级领导对工作队员的领导、指导、帮助应形成制度并落到实处;工作队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要求,勤奋努力的扎实作风应持之以恒。
第五篇:百名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活动总结
百名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活动总结
县委农工部:
现将我镇百名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活动总结如下:
一、镇上安排部署情况
自全县百名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活动启动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行动,于3月24日召开了XXX镇抽调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动员暨培训会,下发了《关于抽调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通知》,并就活动内容做了详细安排部署。按照活动安排,此次活动从3月19日开始到年底结束,共两个时间段,利用2个月左右时间集中开展工作,第一阶段从3月下旬至4月下旬,逐户填写农户增收计划和帮扶措施,并帮助农户落实好产业发展任务;第二阶段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主要是对各村组全年工作任务完成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协助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其余时间段要求各工作组每月至少进村入户开展工作1次,时间不少于5天。会后,在由县上22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队的基础上,镇上又抽调19名干部混编成8个工作组立即奔赴各村开展了工作。
二、工作组进村开展工作情况 各工作组进村后,结合各村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扎实开展帮助农民增收工作,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一是召开党员干部会、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各项政策。各工作组到村后,分别对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党员、33个村民小组召开了宣传动员会,带领大家集中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及县委、县政府关于扶持山茱萸、板栗、生猪三大产业的奖励政策,使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家喻户晓。
二是根据各村实际,帮助制定发展计划。各工作小组到村上以后,强化组织领导、严肃工作纪律,深入到田间地头,逐一走访农户,广泛宣传了中央一号文件及县委、政府对三大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在征求大家增收致富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根据各农户的发展意愿,逐户填写了2010年农户增收项目计划表,帮助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同时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及“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的规划,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制订了详细的增收规划,为各村的发展明确了思路与方向。
二是紧紧围绕三大产业发展,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帮助。驻村工作小组队员白天帮助群众给山茱萸剪枝和板栗嫁接,有的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干农活,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县运管站帮助XXX发展猪苓种植示范户1户,督促2户山茱萸和板栗种植大户做好救援管护和新园开发工作,XXX村积极发展养猪大户,帮助养殖大户修建圈舍。在县XXX局的带领下,XXX村全村12名村组干部及养殖示范户到XXX参观学习养猪产业发展,并为XXX发展猪苓栽培100平方米;在县计生局的帮助协调下,县兽医站、县农技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XXX村,现场为村民讲解养猪技术、板栗、枣皮嫁接技术,受到村民的普遍好评;县委办为XXX村捐赠2000株核桃苗,核桃规范建园60亩,全镇8个工作组共38名工作队员自进村开展工作以来,都能按照县上的要求扎根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没有一人擅离工作岗位,没有发现宣讲队员违纪违规现象,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干部形象。
三、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在各工作小组的帮扶下,全镇各项事业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一是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加强。完成XXX便民桥1座,协调解决建设资金1万元。实施了XXX建设项目,恢复XXX村一组灌溉堰渠1000米,协调修复资金2万元。
二是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完成了山茱萸规范种植610亩,新建板栗示范园1000亩,野生板栗嫁接1600亩。全镇饲养生猪5245头,发展5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15户。新增适生中药材面积310亩。
三是灾困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在各工作组的帮扶下,共为各村灾困群众捐款3960元,过冬衣物100余件,过冬棉被4床,折合人民币2400元,捐赠500袋食盐,7袋大米、7桶食油,慰问困难群众20户,为灾困群众改善了基本生活条件。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