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9:3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第一篇:论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论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创农村社会管理新局面,下面结合我乡实际,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紧抓基层、打牢基础,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依靠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是抓基层、打基础,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我乡当前还有许多贫困村,我们要强化“两委”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工作目标公开承诺制度,将“两委”班子的三年任期目标、年度工作目标和当月重点工作进行公开承诺,实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公布“两委”班子和成员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使村党委真正发挥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二、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的力量保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领导的因素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紧紧把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才能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工作中,要注重对“两委”干部教育和培养,使每一位同志都能成为新时期党的政策宣传员、党建工作的组织员、产业开发的指导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员。农村社会管理,离不开一支团结奋进的“两委”班子和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干部要做到“约法三章”,不该拿的,一分钱也不能拿,企业主请吃饭,一次也不去,不该要的,坚决不要。只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一班人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才能带出一支廉洁的党员队伍,带出淳正的民风。

三、立足村情、加快发展,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这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保障。因此,立足村情,创新思路,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农业基础设施好起来,让农民家园美起来,让农村社会和谐起来,打牢村级

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我乡强力支持烟叶发展,全乡农民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发展烟叶种植,成立了首个烟叶合作社,努力是全乡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在大力发展烟叶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八化” 建设,即农村城镇化、生活小康化、住宅康居化、环境优美化、农业产业化、道路水泥化、通讯现代化、管理民主化。

四、倾心为民、改善民生,找准农村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进行集体公益性事业建设时,要做到不让群众出一分钱、不叫群众做一个义务工、不损害群众一点利益。建立健全好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使全村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让自来水、有线电视进农家,建立村级花园式小学和标准化的卫生室。改善村部设施建设,使其功能齐全,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免费为群众提供政策、市场、人才等信息服务。让全乡百姓不仅强烈地感受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感到党风正、民风淳、村风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村党委要用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取信于民,争取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

五、建章立制、强化监督,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乡党委干部要 “管得住”与“管得好”并举,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

理水平。一是围绕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重点是落实好财务和村务公开定期检查制度,做到村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全方位公开,真正做到事情让村民知晓、决策让村民参与、干部让村民监督。二是围绕落实村民的决策权,不断规范村务决策机制。为确保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融为一体,村“两委”对村级重大事务要实施 “六步”决策程序,即每项重大决策事务都要经过党委提议、两委讨论、乡审查、村民表决、公开公示和具体实施六个步骤,杜绝决策事项暗箱操作,使村务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进一步规范村干部行为,扩大群众民主权利,化解消除村内矛盾,促进全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

六、抓住重点、建立机制,破解农村社会管理的制约难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利益格局加速调整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越来越频繁,农村面临的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如因征地、拆迁、宅基地及婚姻纠纷等引发的矛盾急增,各类信访频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承担的任务更繁重,面对的矛盾更尖锐,经受的挑战和考验在增多。怎样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化解这些矛盾和风险。关键是要完善基层群众工作制度,形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实施“一创三联”活动,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其主要内容是:“一创”即创建新形势下党员联系群众的新机制。“三联”即党委成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成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该机制通过建立起乡、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片、联组、联户并覆盖全体群众的三级网络,让每一位党员有一个经常性发挥作用的平台,让群众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热点难点问题有一个畅通的反映和解决渠道,成为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要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丢老办法、用好硬办法、探索新办法,坚持群众路线,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七、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激发农村社会管理的内生动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促进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激

发村级社会管理的内生动力,构建新时期农村和谐社会的思想保障。利用村级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的功能,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丰富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发挥“培训中心”作用,大力培养农村新型农民。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阵地,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载体,对全村科技致富能手和广大群众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发挥“信息中心”作用,提供农村实用价值信息。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臵信息收集箱和信息公开栏,为村民致富提供农产品开发经营、劳务输出、瓜果蔬菜病虫情报及防治知识、特色农业种植等内容信息服务。三是发挥“娱乐中心”作用,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李强黄旭宏: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04月07日来源:《前线》

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李培林: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的新任务

社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于经济管理而言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中渐趋成熟。如果与经济管理体系相比,我国的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则仅仅处在起步的阶段,仍在探索之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值得深入思考。

何谓社会管理创新

要回答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首先要明白“社会”的涵义。广义的社会概念是将一切社会现象都包括在内,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其中。不过,社会管理中的“社会”不是这种“大社会”的概念。在我国第六个五年计划中,“社会发展”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此后的五年计划都叫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规划)”。于此,我们清楚看到,“经济”是与“社会”并列的两个概念。换句话说,这里的“社会”不仅不包括经济,而且是与经济相对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将全部社会活动区分为四个方面: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应该说,这个社会生活概念与我们现在所讲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中的“社会”比较契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新时期的“四大建设”理论,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与马克思的经典论述相一致。对于“社会”的外延,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六个方面: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指出了六个方面,即就业与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人口、社会管理。可见,“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内容多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二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三是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四是社会组织、社团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五是社会治安体系或社会安全体系的建设;六是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七是人口工作与管理。虽然,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所涵盖的内容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两者是有差异的。社会建设更多是从推进、发展的角度看,而社会管理更多是从现状、组织、实施的角度看。

由此,“社会管理创新”要在上述方面发现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新的规范、新的体制、新的方法,进而做出新的实践。所以,我们可以将“社会管理创新”总结为四个创新:第一,理念创新,用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去对待社会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第二,实践创新,有了好思想以后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改革、创新;第三,方法创新,社会管理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是采用新的管理方式、新的管理方法;第四,规范、制度创新,在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的体制机制方面创新。

为何要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社会管理体系创新,是指在上述所有方面全方位地创新。之所以要进行社会管理体系创新,根本的原因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之密不可分的社会管理体系自然要顺应这种变化,进行制度创新。那么,我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呢?

第一,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构成社会的群体有了重大变迁。过去的农民绝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今天的很多农民已经转化为农民工了;过去的工人基本属于体制内的“职工”,今天的工人构成则多元化了。同时,今天的社会结构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群体,比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雇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第二,人们生活工作的社区变了。传统的城市社区基本上是单位大院和街道居委会两种类型,但今天的城乡社区均有重大变化,比如新生的商品房小区、物业管理型小区、各种开发区、各

类科技园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工业化成为主体的农村社区、“新农村”等都是过去难以想象的。

第三,就业体制发生重大变化。过去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今天,在传统体制里就业的已经是少数。新生的就业体制包括私营企业,外商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合资企业,香港、澳门、台湾商人投资企业等。实际运作中,就业情况比单纯分类更复杂,比如有承包、转包、出租,也有包工队、挂靠、交管理费、网上开店等。

第四,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全国的、地区的社团、专业组织、学术组织、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组织、志愿者组织、基金会等多达数十万,其成员数以千万计。

第五,人口巨大流动。改革开放前的“铁饭碗”导致终身就业制,即绝大多数人终身在一个单位就业,而且由于户籍制度的锁定,人们很难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流动。今天,人口流动成为巨大的洪流,仅农民工的流动就非常巨大。调查显示,“80后”、“90后”群体变换工作单位的比率大大高于他们的前辈。

第六,社会生活变化。改革30多年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交往方式均发生重大变化,比如住房体制变化了,过去城市居民基本上都是住在单位的房子里,今天多数城市居民成为住房的所有者。同样,医疗、教育、养老以及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此重大的社会变迁,必然会形成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导致很多不平衡、不和谐的现象。虽然这并不奇怪,但是如果我们不创新管理方式,而延续传统的社会管理体系,肯定是不行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所指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

创新社会管理体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从宏观的角度看,社会管理体系创新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状况,顺应社会发展的方向。在治理或管理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即“堵”的思路和“导”的思路。历史经验证明,“堵”的思路往往积蓄矛盾,不是好的办法;“导”的思路,因势利导,是一种高明的治理策略。

二是合乎人民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系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来建立规则和制度。为此,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了解老百姓的真实需要。反之,如果根本不了解老百姓的需要,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办法,自以为创新,往往要失败,这样想出来的办法非但不能“利民”反而常常“扰民”。

三是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而不是简单的被管理者,全体民众的积极参与是社会管理成功的关键。

四是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在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确实容易产生矛盾,出现不和谐因素。科学的社会管理体系并不排斥这些矛盾,而要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规范社会行为、引导事务向好的方面发展。

五是提高科学化社会管理水平。科学化管理主要是指采用客观合理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当然,由于社会生活本身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科学化的社会管理一定要与时俱进。比如互联网、博客是新事物,科学化的管理就必须适应这些新事物,在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而不能“一刀切”。六是互动、沟通的原则。要想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就必须随时了解第一线的情况。只有及时与群众互动、沟通,才能得到最新的信息;只有互动、沟通,广大群众的意见才能反映上来。所以,及时的互动、沟通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防止矛盾积蓄、积累和激化。七是实践的原则。社会管理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民生密不可分。所以,真正的社会管理创新往往来自基层、一线以及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管理者。我们要不断总结一线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实践案例,从中发现典型。同时,社会管理只有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扎根,才能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第三篇: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之我见[定稿]

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之我见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原因

1.“单位人”减少,“社会人”增加,社会管理出现新动向。自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很多国有企业转制,导致很多“单位人”变为“社会人”,这些人要吃饭要生存,随之带来就业等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都给社会管理带来了难度。

2.城市流动人口增加,社会管理增加新难度。随着农民工大量进城,城市流动人口剧增。由于农民工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谋生手段,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也为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3.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增多,社会管理面对空前挑战。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拉大趋势,这让那些“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国人心理严重失衡,加上农村土地的征用、城镇房屋征迁、环境污染、劳资关系、医患纠纷等行为,也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这些都让社会管理受到严重挑战。

4.是智能犯罪的出现,社会管理面临新的考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一些现代技术的出现,导致网络犯罪、智能犯罪等一些新型犯罪频发,为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原则

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总结我国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应当把握以下原则和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城乡社区和社会面管理为着力点,以一体化管理为基本模式,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推动力,以促进社会和谐有序、提高社会运行质量为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模式。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管理的任务与内容纷繁复杂,管理的主体、客体涉及许多方面。要形成一体化的社会管理模式,就需要凭藉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法律法规、主流文化等的全面支撑。做到这一切,必须充分发挥党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抓好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在正确分析社会形势的基础上,及时制定有关社会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构建服务型政府。

坚持构建服务型政府,以加强城乡社区和社会面管理为重点。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当今社会管理的难点在于,随着大量“单位人”成为“社会人”,人们的社会活动更多地发生在城乡社区和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面;尽管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对所属人员的管理仍在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流动性和活跃程度的增强,社会管理的难点已转移到“八小时之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做到职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进一步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标志、总要求,也是推进社会和谐的路线、保障。

(四)坚持社会协同。

坚持社会协同,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既是对全社会的管理,也是全社会共同进行的管理,政府负责绝不意味着包揽一切、包打天下,许多情况单靠政府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因此,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政府在发挥好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作用,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的责任,积极引导公民理性有序的自治,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努力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的社会管理模式,努力形成党政统一领导、各方面一体化协同的社会管理格局。

(五)坚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坚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积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社会的开放性、多元性、流动性、复杂性不断增强,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分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要在继承传统优秀社会管理经验的同时,摒弃与新形势、新情况不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探索在社会日益开放、活跃、多元条件下进行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新办法、新途径、新模式,以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规范运行、调控有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坚持依靠群众。

坚持依靠群众,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我们党历来就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良好传统,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是有效进行社会管理的基础,也是取得良好管理效果的前提。应充分尊重公民社会管理主体的地位,建立健全民主参与制度,不断探索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拓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积极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真心实意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大力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提升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愿和能力,引导公民依法理性地参与社会管理,不断拓展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

四、意义

社会管理创新一定要立足于幸福百姓。对社会管理创新一定要有深刻认识和紧迫感;社会管理创新一定要立足幸福百姓、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管理创新一定要从宏观入手并坚持将管群众向群众管进行转变。社会管理创新不只是公安、城管的事情,它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政府怎样转型?转型怎样进行?这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只有搞好社会管理创新,才能搞好政府转型,只有政府转型牢牢地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参考文献

[1] 张玉伦 :《社会管理创新之我见》,载《西部大开发》2012年第3期。

[2] 赵广民 :《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与创新之我见》,载《农场经济管理》2012

年第3期。

[3] 刘增润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之我见》,载《大连干部学刊》2012年卷

28第8期。

[4] 郭秀峰 :《检察建议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之我见》,载《法制与社会》2012

年第36期。

第四篇: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农村社会管理是整个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管理在整个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创农村社会管理新局面,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我将结合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严翅君教授的讲课内容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健全基层党建,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依靠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是抓基层、打基础,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在工作中要强化社区成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工作目标公开承诺制度,将社区成员工作目标和当月重点工作进行公开承诺,实行动态管理,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的力量保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领导的因素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

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紧紧把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才能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工作中,要注重对“两委”干部教育和培养,使每一位同志都能成为新时期党的政策宣传员、党建工作的组织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员。

三、立足社区发展,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这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保障。因此,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思路,让居民尽快富起来,让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居民家园美起来,让社会和谐起来,打牢村级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

四、着力改善民生,寻找农村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集体公益性事业时,要做到不损害群众一点利益。建立健全好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使全村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让全乡百姓不仅强烈地感受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感到党风正、民风淳、村风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

五、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科学

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重点是落实好财务和村务公开定期检查制度,做到村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全方位公开,真正做到事情让村民知晓、决策让村民参与、干部让村民监督。二是落实村民的决策权,不断规范村务决策机制。为确保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融为一体,村“两委”对村级重大事务要经过党委提议、两委讨论、乡镇审查、村民表决、公开公示和具体实施六个步骤,杜绝暗箱操作,使村务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

六、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制约农村社会管理的难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越来越频繁,农村面临的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如因征地、拆迁、宅基地及婚姻纠纷等引发的矛盾急增,各类信访频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承担的任务更繁重,面对的矛盾更尖锐,经受的挑战和考验在增多。化解农村社会管理中的这些矛盾和风险,关键是要完善基层群众工作制度,形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七、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农村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促进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激发村级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构建新时期农村和谐社会的思想保障。利用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丰富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北新集社区居委会

陈家吉

第五篇: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一名基层干部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建言

湖北省兴山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

过去,社会管理的中心在城市,而当前,社会矛盾较多地集中在农村。农民增收难、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村社会治安日益复杂等问题,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由此显得异常迫切与重要。农村社会管理的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如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年多来,我立足本镇实际工作,全面了解全镇10村情况,并挂驻一个高山烟叶村-龙门河村。此外,利用党校学习、乡镇交流等机会深入我县多个乡镇和行政村实地考察,现就调研所获略谈山区县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及思考。

兴山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现状

(一)创新“两会两评”模式

我县现有96个村(社区、居委会),每个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般为4至5人,需要面对600至2000余名群众,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但部分村存在挑“双岗”未履“双责”的现象,加上党员干部老化,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无财力,难于服务群众。面临这种窟境,我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一方平安。“党支部+关怀理事会”和“村委会+户联理事会”的成立,整合了留守人力资源,健全了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和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加快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南对河村的快速发展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两会两评”机制,是教育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是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更是增强党员、干部、理事履行职责动力、持续力、活力的好手段。

(二)以“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农业人口13.6万人,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如南阳镇两河村,古夫咸水村,水月寺镇梅坪村,榛子乡育林村,高桥乡双堰村等,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差,且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面对建设资金不足、发展相对滞后,而待建地区多的困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榛子乡共种植烤烟16000余亩、南阳镇共种植烤烟4000余亩,多年来和平村、龙门河村坚持将烟叶、蔬菜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当地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基本实现了水、路、渠、电、网的“组组通”,成了改善农村环境的“金钥匙”,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10年全县已投资2860万元,完成全县8个乡镇130.1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投资2270万元,解决了8个乡镇85个村5.86万人的饮水安全;新增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使全县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6.44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三)推进“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逐年提高。2010年落实义务教育新机制保障资金1014万元(中央637万元,省级315万元、县172万元),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100所,全县农村参合人数13176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61%,基本建成农村卫生

1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逐年完善,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600余个,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万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人数达5.9万人次。

(四)拓宽村民自治渠道

近年来,我县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完善县行政服务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实际,分类稳步推进,合理设置服务机构,于去年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全部建成运行。在村便民服务室的运行机制上,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将服务向群众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延伸,组建生产发展服务组、证照代办服务组、生活帮扶服务组、民事调解服务组等4个服务组。在村便民服务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整合关怀理事会和互联责任区的力量,由4个服务组及时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做到“只要群众有需求,服务室就能提供服务”。到目前,全县乡村便民服务机构为群众办理各类审批事项、代办各类证照和提供各类服务共16500多项,便民服务平台的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山区县农村社会管理中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培育力度不够

调研发现,我县很多地方的建设陷入依靠资金推动发展的“路径依赖”:重物质资本投入,轻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建设的力气花的大,对文化生活的力气花的小。忽略了农村社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因素——人。一是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技能人才匮乏。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农村成为老人、妇女与儿童的留守地,大龄男光棍现象普遍,导致农村社会问题更加复杂,这些新问题也已成为引起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二是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程度越来越低,作为生活地点的吸引力越来越差,与城市相比发展速度不言而喻;三是农村文化生活“贫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惠及面低,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多内容少,农家书屋建得多看得少,农民培训多实用少,民间协会多作用小。

(二)农村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

一是传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关系的发展需求;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带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力量强弱不均;三是农村社会管理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部分地区的村委会60%以上的日常工作是为境内的建设项目和工矿企业服务。

(三)农村社会综治联动不力,防范措施不完善

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社会综治工作总体上落实较好,但是一些工作制度坚持不够,突出表现在农村普法教育宣传不够,村级综治维稳服务室作用发挥不好,由于部分村缺乏法律明白人,多数矛盾要靠司法所和乡镇综治部门调解,台帐登记和跟踪回访制度落实不够,导致部分矛盾容易复发,农民法制意识不强,不能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由于乡镇派出所警力有限,加上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人员增多,大龄男女比例失调,导致治安联防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短板”问题突出

目前我县城乡二元分割分治局面尚未完全打破,各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难平衡、难协调,农村与城镇之间差距依然存在、各镇村之间差距亦不可避免。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有所进展,但与其他县市的快速发展相比、与城市的社会建设相比、与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需要相比,公共服务不足的“短板”问题更加突出。少数村卫生室“门庭若市”,多数却“门可罗雀”;部分农村土地征用领域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导致涉及农村土地问题的上访有明显上升趋势;部分农村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渠道不拓宽,村民反映“村里办不了,要到乡镇或者县里办事不方便,来回要折腾一两天”。

山区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对策

从“如何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怎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怎么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三个关注点着手:

(一)全面落实社会责任,强化公众参与意识

一是村级党的组织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提高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能力。切实落实责任制、严格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以转变干部作风为契机,树立“服务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减少对下的各种创建达标、评比考核的任务部署,有效改善农村社会管理。三是要依靠公众参与,提高村民自治的能力,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以“新型农民”培育为重点,提高群众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对村民思想道德、法制意识、农业技术、职业教育等培训,合理界定村民自治与政府行政工作的范围、职责,让村民自治组织从“准行政组织”中脱离开来,赋予村民自治组织更多的自治与动力。

(二)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以“七个体系”建设为依托,大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一是强化农村社会矛盾的调处,全力维护农村社会治安。通过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三是建立或明确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新农保、新农合、农村社会低保等机构职能,建立相对统一的管理机构,完善相关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四是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产安全感和生活安全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三)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护航”农村社会管理

经济发展,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可以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重要支撑。为“护航”农村社会管理,一是要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兴办公益事业的渠道,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二是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鼓励工业发展。走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新路。三是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了一大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体系,作用发挥不充分,应在此基础上成立完善的组织管理协会,建立同政府沟通的渠道以及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等。除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外,要充分发挥新经济组织的社会组织与管理等社会功能;要积极发展像红白事理事会、文化协会、村治调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新社会性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村级公共事业,营造农村社会和谐氛围

村级公共事业既是村民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体现,也是维护农村安定的基础。各级政府,包括村级组织要想方设法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这也是村民享受社会福利的体现。一是要不断探索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办法新举措,从而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提供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医疗卫生等便民公共服务,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改善农村文化设施;三是要注重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要加强信仰、价值观、是非观、利益观的教育,各级党组织以及村民自治组织要加以引导与教育。

总之,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全面推进社会建设,让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

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兴山完全有能力走在全国山区县前列,为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山区特点、兴山特色的社会建设体系而不懈探索。(文:彭筠 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

下载论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四个全覆盖” 土岗乡政府近年来,我乡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村经合组织和维稳......

    关于创新社会治理论述

    《决定》强调,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对此,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进行正确把握。 第一,坚持系统治理,治理主体要从政府包揽向......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1

    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坚持“三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新形势下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

    陈冀平社会管理创新论述

    陈冀平社会管理创新论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综治部门作用 完善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问:为什么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综治部门在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中发挥怎样......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近日,张轩在全市“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第二次推进会上强调,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群众工作是我......

    新形势下公证工作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张家川县公证处二0一二年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二0一一年我处全部完成市、县司法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二0一二年我处公证工作要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公证行......

    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如何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

    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如何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表示“......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朱建璋 2009年是农村改革发展之年。最近,省委和宁波市委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先后制定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