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对策
浅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对策
漆长军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各地都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农业增效”的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坚持“品种调优、规模调大、链条调长、效益调高”的原则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如此,但应看到,有些地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处在初始阶段,所做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适应性的调整,还不是战略性的调整。很多还局限在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上,停留在种植面积、产品数量增减和比例的变动上。存在着农产品优质率低、商品率低、加工率低和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等诸多突出问题,农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为什么我们下了很大力气,花了很大工夫来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从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在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后顾之忧,即农产品“卖难”问题。因此,要破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关键是要下大力气做好农产品销售这篇文章,以农产品销售为龙头来牵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体说来,要切实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深化认识,抓住关键,促使农民想调整
调整任何一种农产品,一是要生产得出来,二是要卖得出去,三是要能赚得到钱,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农民是不会去调整的。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首先要解决农民想调整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农产品有没有销路。农产品有销路,农民就想调整,就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健康发展。农产品没有销路,就解决不了农民“卖难”问题,最终会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只开花不结果,功亏一篑,白费心血。因此,农产品销不销得出去是农业产业结构调不调得成功的关键。
1、销售是农产品转化的桥梁,是实现“三增”的重要途径。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根本动力是增加收入,政府抓结构调整的动力是实现“三增”,即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农业增效。达不到这“三增”,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没有积极性,结构调整也就无从淡起。而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财政增长,都离不开农产品的销售。只有通过销售,才能促使农产品转化为商品,转化为货币,才能使生产投入转化为更多的生产效益,转化为增值的产业。正是通过销售这一环节,农民的劳动得到了回报,实现了增收。同时,农产品转化为商品后,达到一定规模,政府可以征税,也就实现了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了,财政增长了,也就说明农业增效了。所以,销售是农产品转化的桥梁,是实现“三增”的桥梁,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所在。
2、销售是产业调整和产品调整的龙头。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无论是产业调整还是产品调整,都是由市场销售带动的。一是销售带动产业调整。不同时期的市场行情是不一样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行情好的产业会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市场行情不好的产业,资源就会自动退业,这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市场效应从客观上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从粮食生产来看可以说明这一点,前些年由于粮食的比较效益十分低进,增了产业难以增收,于是农民就调减了粮食种植面积,甚至还抛荒了许多稻田,增加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种粮的补贴和粮价的上涨,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又增加了。二是销售引导产品结构调整。不同质量的产品,销售情况也不同,优质优价,市场肯定广阔,劣质产品则没有市场,也就没有效益。这样,产品的销售自然就引导资源从劣质产品中退出转向投入优质产品的生产,也推动了产品结构的优化。
3、销售也是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产品销不销得出去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有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政府引导农
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是目前最多地方的做法。但是,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如果销售不出去,内部又消化不了,就会严重挫伤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并且很可能会酿成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了政府的信任度。农民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政府要我们种的,就决不能种,政府不要我们种的,才可以种。”有的地方是农民按照老板要求生产,老板又不兑现包销承诺,结果引发农村闹事,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些情况说明,销售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促使农民想调整的关键所在。
二、注重实际,降低风险,促使农民敢调整
目前,影响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风险。由于农村绝大多数还不是很富裕,生产成本相对较少,承担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他们不敢轻意调整产业结构。要想让农民放心调整产业结构,就必须注重实际,因地制宜,想方设法降低市场风险。从实践来看,降低市场风险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订单。订单农业是一种以契约的方式把各家各户的小生产与广阔的大市场紧密联结的生产经营方式。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农产品生之前签好订单,以合同的形式把销售价格事先固定下来,然后根据订单组织生产,订单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订单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可以说,订单农业是用法律的手段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它使农产品流通由无序变成有序,由不规范变成规范,由没有保障变成有法律保障。同时,它也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市场风险,减少了市场价格波动对生产和销售的影响,既保护了生产者的利益,又保护了购销者的利益。同时,当订单农业相对稳定发展后,就可以逐步发展成为“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三、强化服务,开辟渠道,促使农民会调整
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都由政府统一安排,属于政府行为,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则成为了市场行为,主要靠市场来调整,但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服务。然而,农产品销售渠道则成为农民通向市场的“窗口”,哪个“窗口”通畅,透明度高,农民就会挤向哪个“窗口”,就会促使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只要帮助农民把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通了,农民就会懂得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
l、组建民间购销组织,充分发挥其流通主渠道作用。从目前农产品的销售情况来看,民间购销组织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民间购销组织具有机制灵活、分布广、贴近产地、面向农民等优势,只要政府引导正确,并提供优惠政策和宽松环境,它就会发挥出巨大作用,这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统购统销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要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必须组建和扶持民间购销流通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力军作用。
2、培植销售大户,通过大户支撑一方产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中产生了一大批运销大户,他们专门从事农产品购销活动,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证明,有的地方一个或几个规模较大销售大户就可解决一个县或几个乡镇的某种农产品销售问题,要充分发挥销售大户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在培植大户上,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资金的扶持、政策上的保护,同时还要制定激励措施,鼓励、支持更多大户的成长。另一方面,要规范他们的购销行为,形成销售合力,防止出现相互倾轧、恶性竟争等现象的发生。
3、建立打工能人协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牵线搭桥作用。打工能人是在农产品流通中新近涌现出来的一支主力军。这支队伍数量大、分布广、朋友多、信息灵,只要组织得当,引导得法,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要建立打工能人协会,建立打工能人档案,经常主动与他们联系,通过他们促销农产品。
四、健全网络,开拓市场,促使农民大调整
市场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的重要载体。只有完善市场网络,拓展市场规模,农产品有了销路,才会放手大规模地调整产业结构。因此,抓好农产品销售,必须开拓农产品市场,健全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网络。
1、在本地区建设一批有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就县域经济来说,主攻方向应该是建设一批有规模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实践表明,一个产业的发展与一个专业批发市场的建立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当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它就要求建立一个专业的产品批发市场来解决分散销售、不规范销售、零乱销售等问题。与此同时,一个有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后,往往又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个大的产业的形成,离不开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
2、在外地设立一批窗口市场。在外地建立窗口市场,可以及时了解外地的市场动态,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最新信息,从而也就可以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的思路和重点,做到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哪种产品好卖就种哪种,以窗口市场获得的信息为依据,科学引导本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外建立窗口市场还可以成为本地农产品销往外地的集散地,也可以成为外地客商了解本地产品的一个窗口,为推动农产品销售搭建了平台。
3、建设网上市场,打通高科技销售网络。随着因特网的不断普及,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也在悄悄地进行,网上交易已经成为农产品销售的又一重要渠道。网上市场具有信息广、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它,可以了解全国各地的市场供求动态,可以向国内外发布本地的农产品销售信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建设网上市场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是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作者系永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东安县人大农建工委副主任
第二篇:浅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对策概要
浅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对策 漆长军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各地都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 长、农业增效”的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坚持“品种调优、规模调 大、链条调长、效益调高” 的原则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如此 ,但应看到,有些地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还处在初始阶段,所做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适应性的调整,还不是战略性的调整。很多还局限在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上, 停留在种植面积、产品数量增减和比例的变动上。存在着农产品优质率低、商品率低、加工率低和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等诸多突 出问题, 农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为什么我们下了很大力气, 花了很大工夫来抓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 从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在 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后顾之忧, 即 农产品“卖难”问题。因此,要破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关键是要下大力气做好农产 品销售这篇文章, 以农产品销售为龙头来牵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体说来, 要切实做好以 下四个方面:
一、深化认识,抓住关键,促使农民想调整
调整任何一种农产品,一是要生产得出来,二是要卖得出去,三是要能赚得到钱,三者 缺一不可,否则,农民是不会去调整的。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首先要解决农民想调整 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农产品有没有销路。农产品有销路,农民就想调整, 就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健康发展。农产品没有销路,就解决不了农民“卖难”问题, 最终会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只开花不结果, 功亏一篑, 白费心血。因此,农产品销不销得 出去是农业产业结构调不调得成功的关键。
1、销售是农产品转化的桥梁,是实现“三增”的重要途径。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根本动 力是增加收入,政府抓结构调整的动力是实现“三增” ,即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农业增效。达不到这“三增” ,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没有积极性,结构调整也就
无从淡起。而在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中,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财政增长,都离不开农产品的销售。只有通过销售, 才能促使农产品转化为商品, 转化为货币, 才能使生产投入转化为更多的生产效益, 转化为 增值的产业。正是通过销售这一环节,农民的劳动得到了回报,实现了增收。同时,农产品 转化为商品后,达到一定规模,政府可以征税,也就实现了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了,财政增 长了,也就说明农业增效了。所以,销售是农产品转化的桥梁,是实现“三增”的桥梁,是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所在。
2、销售是产业调整和产品调整的龙头。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无论是产业调整还是产品调 整,都是由市场销售带动的。一是销售带动产业调整。不同时期的市场行情是不一样的,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行情好的产业会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 市场行情不好的产业, 资源就 会自动退业, 这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 是市场效应从客观上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从粮 食生产来看可以说明这一点, 前些年由于粮食的比较效益十分低进, 增了产业难以增收, 于 是农民就调减了粮食种植面积, 甚至还抛荒了许多稻田, 增加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而近年 来, 随着国家对种粮的补贴和粮价的上涨, 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提高了, 粮食作物种 植面积又增加了。二是销售引导产品结构调整。不同质量的产品, 销售情况也不同,优质优 价,市场肯定广阔,劣质产品则没有市场,也就没有效益。这样,产品的销售自然就引导资 源从劣质产品中退出转向投入优质产品的生产,也推动了产品结构的优化。
3、销售也是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产 品销不销得出去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 还有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政府引导农
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是目前最多地方的做法。但是,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如果 销售不出去, 内部又消化不了, 就会严重挫伤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 并且很可能会酿 成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了政府的信任度。农民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政府要我们种的, 就决不能种,政府不要我们种的,才可以种。”有的地方是农民按照老板要求生产,老板又 不兑现包销承诺,结果引发农村闹事,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些情况说明,销售也是维护社会 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促使农民想调整的关键所在。
二、注重实际,降低风险,促使农民敢调整
目前, 影响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风险。由于农村绝大多数还不是 很富裕,生产成本相对较少,承担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 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他们不 敢轻意调整产业结构。要想让农民放心调整产业结构,就必须注重实际,因地制宜,想方设 法降低市场风险。从实践来看, 降低市场风险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订单。订单农业是 一种以契约的方式把各家各户的小生产与广阔的大市场紧密联结的生产经营方式。它的一个 显著特点是, 在农产品生之前签好订单, 以合同的形式把销售价格事先固定下来, 然后根据 订单组织生产, 订单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订单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可以说,订单农业是 用法律的手段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它使农产品流通由无序变成有序, 由不规范变成规 范,由没有保障变成有法律保障。同时, 它也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市场风险, 减少了市场价格 波动对生产和销售的影响,既保护了生产者的利益,又保护了购销者的利益。同时,当订单 农业相对稳定发展后, 就可以逐步发展成为 “公司 +农户” 的生产模式, 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三、强化服务,开辟渠道,促使农民会调整
在计划经济时代, 农民种什么养什么, 都由政府统一安排, 属于政府行为,而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 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则成为了市场行为, 主要靠市场来调整, 但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 服务。然而,农产品销售渠道则成为农民通向市场的“窗口” ,哪个“窗口”通畅,透明度 高,农民就会挤向哪个“窗口” ,就会促使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只要帮助农民把农产品 销售渠道打通了,农民就会懂得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
l、组建民间购销组织,充分发挥其流通主渠道作用。从目前农产品的销售情况来看,民 间购销组织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民间购销组织具有机制灵活、分布广、贴近产地、面向农民等优势, 只要政府引导正确, 并提供优惠政策和宽松环境, 它就会发挥出巨大作用, 这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统购统销所无法比拟的。因此, 要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 必须组建 和扶持民间购销流通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力军作用。
2、培植销售大户,通过大户支撑一方产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中产生了一大批 运销大户, 他们专门从事农产品购销活动,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证明,有 的地方一个或几个规模较大销售大户就可解决一个县或几个乡镇的某种农产品销售问题, 要 充分发挥销售大户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在培植大户上, 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资金的 扶持、政策上的保护,同时还要制定激励措施,鼓励、支持更多大户的成长。另一方面,要 规范他们的购销行为,形成销售合力,防止出现相互倾轧、恶性竟争等现象的发生。
3、建立打工能人协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牵线搭桥作用。打工能人是在农产品流通中新近涌现出来的一支主力军。这支队伍数量大、分布广、朋友多、信息灵,只要组织得当,引导 得法,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要建立打工能人协会,建立打工能人档案,经常主动与 他们联系,通过他们促销农产品。
四、健全网络,开拓市场,促使农民大调整
市场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 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的重要载体。只有完善市场网络, 拓展 市场规模,农产品有了销路,才会放手大规模地调整产业结构。因此,抓好农产品销售,必 须开拓农产品市场,健全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网络。
1、在本地区建设一批有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就县域经济来说,主攻方向应该是建设一 批有规模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实践表明, 一个产业的发展与一个专业批发市场的建立是 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当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 它就要求建立一个专业的产品批发市 场来解决分散销售、不规范销售、零乱销售等问题。与此同时,一个有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 建立后,往往又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个大的产业的形成, 离不开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
2、在外地设立一批窗口市场。在外地建立窗口市场,可以及时了解外地的市场动态,可 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最新信息, 从而也就可以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的思路和重点, 做到市场 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 哪种产品好卖就种哪种, 以窗口市场获得的信息为依据, 科学引导本 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外建立窗口市场还可以成为本地
农产品销往外地的集散地, 也可 以成为外地客商了解本地产品的一个窗口,为推动农产品销售搭建了平台。
3、建设网上市场,打通高科技销售网络。随着因特网的不断普及,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农 村地区, 电子商务也在悄悄地进行, 网上交易已经成为农产品销售的又一重要渠道。网上市 场具有信息广、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它,可以了解全国各地的市场供求动态,可以 向国内外发布本地的农产品销售信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建设网上市场显得越来越重 要,也是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作者系永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东安县人大农建工委副主任
第三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摘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农民利益自身的要求。文章根据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提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农村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因此,制定有效的调整原则和措施,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和合理化,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意义十分重大。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固定资产及其它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分配构成的状况,是农村生产力结构的中心。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即农业从简单再生产时代的单一种植业结构,逐步进化调整为大农业结构,再继续上升到多元化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由单一到多元,逐步细化的过程,将使产业结构愈来愈合理,生态循环愈来愈平衡,经济效益愈来愈提高,是一个产业不断升级进化的过程。这种不断升级的运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镇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事求是,根据不同环境特点选择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优势
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同地区间农村产业结构的低水平重复,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
(二)坚持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个渐进的过程,不是自然过程,它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可能性。如果条件不具备,结构调整就不会顺利,硬性调整效果也不会好。因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避免操之过急,要搞好总体规划,循序渐进,有步骤、分阶段地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好。此外,还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即产业结构调整要从长远目标入手,以服务现在、着眼未来为宗旨,讲求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注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和环境规划结合起来,寻求农村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发展,促进长远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
(三)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配合的原则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合理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强调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通过利益机制驱动,市场机制可自行调节各项经济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离不开市场机制本身。但是,也应该看到市场机制本身的弱点,如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短期性目标等。因此,为克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弊端,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引导。
(四)质量效益原则
以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进行的,追求的是农产品数量的叠加。目前,就全国而言,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在稳定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提高,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几项对策建议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产业部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需要全方位推进,各方面配合,我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的职能表现为:(1)、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从宏观上协调农业内部各层次、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引导农业的发展方向。政府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引导农业的正确发展,是政府宏观管理农业的首要职能。(2)、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是指政府农业职能部门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向农业经营者提供的指导性意见,主要是为农业基础部门和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给予科学指导。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时,既要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动,又要深入分析当地的特点和优势。(3)、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是农业基础设施。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进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多方面深远而现实的意义。(4)、规划与健全市场体系的职
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保障是健全的市场体系。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健全和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其次是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5)、采取经济手段激励执行产业政策。主要有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
(二)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和社会更快进步的强大推动力。这是历史的结论,是经过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科技创新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出效率,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变革。从供给方面看,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直接性,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等途径来实现的;从需求方面看,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则是通过影响生产技术、消费需求以及出口,即借助于需求结构的变动来实现的,属于间接影响。在现实经济中,这两种影响经常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要彻底排除科技通向农户的各种障碍和约束,如信息约束、科技转化能力约束、风险约束等,在加强农业科研的同时,把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教育相结合。一是加速我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二是建立雄厚的农村技术储备体系,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三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疏通科技物化渠道;四是建立科技示范工程;五是加强种子工程建设,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种。
(三)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目前,我镇大部分农产品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
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由原来的吃饱、吃好、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转变。一方面市场上对优质稻、优质蔬菜、优质猪等名、优、特农产品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劣质农产品难以消化。因此,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一要合理确定商品品质差价,价格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会因高昂的价格失去一大批客户,从而失去优质农业得以发展下去的良性循环;太低则会挫伤农民发展优质农业的积极性,使优质优价政策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二要规范市场行为,保证优质优价的可靠性和产品的声誉。
(四)实现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共同发展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龙头企业和小企业共同发展是专业协会的方向。现在,发展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成为共识,特色产业发展是专业协会发展的一部分,在专业协会发展比较成功的地区,甚至好多企业就是家庭作坊,对此现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因为这部分小企业是龙头企业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依托,是乡镇企业活力所在。龙头企业的作用不用多说,但龙头企业的数量毕竟有限,能解决的问题也只是一部分。在扶植企业时,重心应该向专业协会偏移。80年代到现代,都是农民自由种植,严重受到市场的限制,同时挫伤农民的积极性。虽然进入2000年后成立专业合作组织,但是没有起到推动产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因此必须给专业合作协会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四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
龙泉市农业局副局长吴善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目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龙泉市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如调整步伐加快、粮经比例稳步缩小,订单农业有所起色,无公害农产品不断增加,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以食草为主的畜禽发展加快等等。但农业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1.乡镇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缺门路。由于龙泉市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乡镇发展不平衡。农民经常是一哄而起,随大流,不顾后果,最后导致生产的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
2.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火车头为落后。由于地域和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农民的科技意识、环保意识、竞争意识薄弱,预测市场能力等都较低。
3.缺培训、少成本。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很少有机会参加技术培训,在推广新技术时,观望的多,带头的少,看准的东西不去干,总想政府多出钱,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致使大批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没法被应用,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的效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4.生产规模小,销路不畅。发展的种养业规模一般都较小,多数是小打小闹,成本高。生产和流通的关系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市场信息缺乏科学预测,生产盲目性较大。
5.产品加工率低,贮藏保鲜技术滞后。到目前止,龙泉还没有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加工企业。生产高山蔬菜的龙南乡虽然有一个加工企业,但规模很小,产品单调,产量较低,蔬菜基本上依赖市场鲜销,没有加工增值。食药用菌虽有部分经过保鲜、包装等初加工,但价格时起时落,波动不稳。
6.缺龙头,缺中介。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关键是产品要有市场,农村普遍存在“不怕生产风险,只怕市场风险”的现象。目前龙泉市在种植、养殖方面缺乏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也不多,难以形成产业化经营。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产业结调整要针对本地,因地制宜地拿出一些种养业模式,让群众有挑选的余地。同时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宣传和实践探索,让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主动调整产业结构。
二、加强培训,搞好服务。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要根据市场要求,不定期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搞好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各地要发挥农技110热线作用,做到产前提供信息,产中指导农民生产,产后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尽心尽力为农民群众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三、注重规模生产,实施品牌战略,起无公害农业发展之路。当前,龙泉市农产品生产存在总量偏低,规模偏小,市场聚合效应差等现象,不能有效地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收购农产品,也没有更好的农产品走出龙泉,在外地大市场参与竞争。我们要利用本地资源和气候优势,实施品牌战略,走无公害农业发展之路。以企业带动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把企业扶大,把品牌打响。
四,建立协会,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协会抓推销促服务,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在发挥协会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营销队伍,做好农产品的产后服务。
六、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龙泉市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基本任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坚持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大绿色食品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积极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逐步优化农产品结构,构筑和壮大绿色食品的产业化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五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与对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与对策
贺雪峰
摘要:WTO下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面临诸多难题:农产品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失衡,农民组织程度化低,农业技术装备不足,结构调整主体错位,政府失灵。WTO条件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加入WTO,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日益紧密,世界经济体制与国际市场情况的变化,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若把我国农业放在世界农业大背景下看,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挑战与机遇并存,相对而言,近期内是挑战的压力大于机遇。面对压力我们如何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但农业结构的调整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调整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题,还需我们探讨路径加以解决。
一、农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难题
1.农业贸易自由化与农产品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的矛盾。加入WTO后,要求农业贸易自由化。WTO《农业协议》规定:建立一个“公平、公正、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贸易体制”,要求各方在扩大市场准入、维护公平竞争(主要是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削减农产品关税,非歧视地实施关税配额和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进一步规范政府支持措施和出口补贴(主要是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可采取“绿箱措施”,谨慎使用“蓝箱”政策,逐步削减农产品出口补贴),以及提高动植物卫生检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方面必须遵循纪律。
总的看来,我国农村实行的经济体制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业经营的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加入WTO后,由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不比发达国家低多少,而且我国还必须根据WTO规则减少农业保护并提高市场准入水平,推行农业贸易自由化,国外优质农产品会趁机抢占国内农产品市场,农业受到冲击最大的首推受保护较深的水稻、小麦、棉花等部门。其差距主要表现在品质、价格上处于劣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将持续减弱,来自国外农产品竞争的压力增加,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因此,如何既遵守农业贸易自由化原则,又有利于发挥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已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
2.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严重失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农产品全面供过于求的局面已形成,据国家统计局 2001年的调查,我国118种主要农产品已全部供过于求,粮食自给能力大幅增强,并出现粮价持续走低及大量库存的现象,棉花产出受替代品生产发展和纺织品出口受阻的影响,市场需求一直疲软,一些需求收入弹性小的农产品严重过剩。另一方面人们消费结构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富裕型消费也开始出现,全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0.4以下,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新、特、奇、名、优、安成了农产品需求的新宠,而现在的农业生产结构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如今人们经常谈论的“生产过剩”也只是低水平的相对过剩,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结构性矛盾的某些反映。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严重失衡给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新的压力。
3.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土地经营规模小的矛盾。我国农村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给农业结构调整带来许多风险。(1)市场风险,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业生产经营者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否顺利卖出不确定性,加入WTO后,这种不确定性陡增,由于我国分散的成千上万的市场主体受市场价格和利益的诱导,相互间缺乏信息联系,因竞争而排斥或缺乏合作,许多农户难逃市场“陷阱”。(2)自然风险,指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霜冻、冰雹、低温、阴雨、病虫害等,它们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轻则减产减收,重者劳而无获。(3)资金风险,指单个农户家庭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时,还会遇到资本的制约,农产的资本存量过小,农村金融市场非常落后,农民很难得到资金,结构调整过程资金投入捉襟见肘。
4.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错位、缺位。几亿农民本应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但由于他们市场主体意识没能很好形成,市场参与能力差,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因而导致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虚设。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与市场经济下的大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民难以得到准确、完整的市场信息,他们只能凭借本地集贸市场狭小市场空间得到直观的感觉,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项目,趋同的产品往往陷于“卖难”的窘境。另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农户都是刚刚跨过温饱线,资本积累水平很低,加上文化素质、经营能力差,以及过于分散的经营格局,给农业信贷、科技推广方面带来许多问题,农民很难得到新上项目的投资和科技的支持,所有这一切,客观上都降低了农民作为主体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效果。
在长期以来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我们往往更多的是直接强调政府在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如何给作为调整主体的农民创造条件,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做法,不但违背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法则,而且,大大挫伤了农民调整结构、增加收入的积极性,甚至使得政府和农民之间处于对立的状态,调整主体的错位、缺位给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5.政府失灵。我国目前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涉及到10多个部委,再加上地区间封锁,形成了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的僵化格局,这既导致了政策制定、执行和协调成本居高不下,也导致产品的交易费用的极大浪费。由于政府过分干预,往往产生干群摩擦及由决策失误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一系列问题。这种情况正是诺斯所揭示的政府失灵。
政府在结构调整中往往追求的是自身利益,而不是假定中的当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因为地方政府面临着稳定粮食产量的任务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压力,结构调整充其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由于政府在追求自身的目标中可以违背经济运行的规律,强制运用手中的权力,排斥和压制市场的作用,出现政府失灵。在现实中,不少农业财政、税收和金融投资政策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相矛盾(如农业特产税,农村信用贷款)。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并存造成的政府失灵,给农业结构的调整平添了许多困难。
6.结构调整与技术储备不足的矛盾。纵观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市场竞争力弱,我们的优质高效农业技术很少,而且区域农业结构的科技含量低,再加之农业科技的投资欠缺(我国农业的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例仅为0.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5%的水平),使得农业科技储备匮乏,科技成果推广率低。若不改变此种状况,在WTO条件下,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将难以成为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们认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际上也对我国农业科研的今后走向提出了新的挑战。
7.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的矛盾。如果按现有农地资源所能容纳人口数量计算,我国4.33亿农业劳动力中约有1.3亿剩余劳动力,农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入WTO,由于农业生产部门的部分收缩,农业结构调整势必造成种植业人口过剩,这部分人急需寻找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途径。如此数额巨大的劳动力实为农业结构调整中最困难的任务。另外,我国尚有2亿多文盲和半文盲,其中2/3在农村,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再加上农村信息、交通的闭塞,农民转置成本太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困难更大。
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
1.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入WTO,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如何,归根到底取决于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结构就是要因势利导推动农业充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逐步使其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使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的物质生产与管理方式,都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上。为此要做好如下工作:(1)加大成套农业技术推广力度,要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调整农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的方向与重点,从提高产量、增加供给转移到更加注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上来。(2)加强农业科技的转化力度,充分发挥好农业科技示范园(片、带)的窗口作用、基地作用、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及时推广农业新科技,抓好种子优化工程、技术更新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创新品牌工程、绿色食品工程、人才培养工程等。总之,要推进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把有比较优势的农业整合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2.体制创新:政府职能准确定位。首先,政府应转变战略,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在过渡时期,农业结构调整仍需政府的行政推动和引导。实践证明,仅靠群众零星地、分散地调整往往形不成规模、特色,也难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但政府职能必须准确定位,即政府应从管制变成服务,为农村和农民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和营销服务。其次,各级政府应从各地资源的禀赋条件出发,围绕农业结构的调整,帮助农民以市场为中心淘汰低劣产品,推广优质产品,拉动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增值,并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上,从财政、资金、流通、土地使用权转移等方面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的强力支持和保护。第三,政府要增强纠正“市场失灵”的纠错能力,更好地界定和保护产权,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和鼓励正当竞争,提供公共产品。总之,政府应是完备市场制度的供给者,这种制度包括使农业生产者能动态地适应市场需求的体制和机制,并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和升级。
3.农业结构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首先,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资源的重新组合不能只靠政府的推动,而应靠市场取向的利益驱动。农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必须瞄准国内和国际两上市场的需求,加大对优质、高效、有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其次,农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必须发展和完善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商品、资金、技术、人才合理流动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三,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是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引导和带动作用的基本依托,也是防止盲目性的重要措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要在提高信息的系统性、准确性、时效性上下功夫。另外,还要建立农产品市场的预警系统,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防止进口产品的冲击,通过价格、成本、需求量、进口量、产量等预警要素,对农产品供求状况进行调控,政府有关部门对预警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监测市场行情变化,随时为农户和经营者提供信息。
4.强化农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代组织形式,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的“龙头”企业与农户生产经营的联结,可以促进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形成各种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使分散经营的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与市场进行有效联接,通过交易的联合形成新的规模经济,使农户经营地位得以提高。目前政府一方面应从政策上大力培育大型农业企业,鼓励形成跨地区乃至全国性行业协会。政府要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把对龙头企业的信贷、税收、进出口和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对各种所有制、各种类型的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只要有市场、有效益,能够带动农民增加收入,都要一视同仁给予扶持。要发挥农业部门技术力量强以及与农民联系紧密的优势,帮助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如何与这些大型公司和行业协会打交道,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互动。农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建经济实力强、科技力量强、能够网络千家万户闯市场,便于发展商品市场的龙头企业。
5.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不断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遵循国际农业产业转移规律和WTO规则,应把不具备优势的产品生产减少到最低安全标准,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产品,以扩大优势产品的国际市场。始终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提高优势产品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努力发展高科技、高档次、高品质、高产值、高效益、高效率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精致农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中部地区要在发挥粮棉生产比较优势基础上,注意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特别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化经营。西部地区则要加大“一退三还”的工作力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主导产业和基地建设的关系,要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农业结构调整不能雷同,不能搞低水平、重复式的“加减法”边际性调整,而应当调出特色、调出区位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6.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大量剩余劳动力困守在农村,这是进入新世纪相当一个时期内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从改革实践看,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对吸纳剩余劳动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应把它作为解决农村亿万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首先,在种植业内部要实现由对土地依赖度高的产品向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产品的转变,在农业中大力发展对土地依赖度较弱的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作物中大力发展劳动力相对集约的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在对外贸易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主要是推动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向农业的服务业和非农产业分流,扩大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1)在农业内部挖掘就业潜力。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表现在产前、产后环节使用的劳动力上。我国农业产前、产后环节目前吸纳的劳动力还很少,大部分产中环节的劳动力势必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鉴于此,我国应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集团、农民及其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既可以有力地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又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2)扩展农业外就业增收空间。主要是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及劳务输出等。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为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劳动力的这种流动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今后还会保持这种趋势,但空间会越来越小。大规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是要靠发展乡镇企业,加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要充分发挥农产品生产基地距离市场近、联系紧密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储藏、保鲜、运输业。乡镇企业应积极加强与农业、农村、农民的联系,充当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带动广大农民推进专业化、产业化生产。加强布局规划,把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城乡隔离政策和城市倾斜政策,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大市场,通过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