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

时间:2019-05-12 19:1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

第一篇: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

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

郭承志

国营红林农场位于海南岛西北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区域分布在昌江的石碌镇、十月田镇、叉河镇、七叉镇等,土地总面积16.4万亩。截止2008年9月,全场有29个生产队,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教学点5个、场办医院1家,总人口1.2万人,在岗职工总人数 2379人。年生产总值 11220万元,其中自营经济总收入3777万元, 农场固定资产额近1.1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3798元,自营人均收入7522元,职工年纯收入16357元。

1958年4月,经海南农垦局批准,在昌江(当时称昌感县)境内的连片土地上,组建东海、黄海、洋海、雅康、昌江、泰山共6个国营农场。1958年10月,国家实行人民公社

化,场社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种制度,业务仍受海南农垦局直接领导。东海、黄海、洋海、雅康等4个农场并入石碌人民公社;昌江农场并入海尾人民公社;泰山农场并入邦溪人民公社(今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1959年2月,原洋海、雅康农场与石碌人民公社分离,并入邦溪人民公社,同年4月,场社分离,东海、黄海农场合并称广东省国营叉河农场,场部设在原黄海农场场部;雅康、洋海、泰山农场合并为国营雅康农场,场部设在原雅康农场场部。农场党委和场长领导下的科室行政机构有组织科、供销科、生产科、人保科、机运科、基建科等科室。1962年8月,雅康农场并入叉河农场(场部亦在现址),设有行政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供销运输科、生产科、农械科、工业基建科、武装保卫科等部门。1964年2月,机构改革,设行政办公室、人保科、供销运输科、财务科、生产计划科。1966年8月,根据广东省农垦局的指示,划出原昌江和雅康农场部分土地组建国营红田农场。

1969年3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国营叉河农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五团(简称“四师五团”),王彦甫任团长,靳福盛任政委。农场改为兵团建制后,机构一律改为部队建制,生产队改为连队,并以阿拉

伯数字排序,团部设一部三处,即司令部、政治处、生产处、后勤处等部门,共设有25个连队,全团实行团到连队的两级管理建制。

1974年10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恢复农场管理体制,称广东省国营叉河农场,陈启智任场长。设行政办公室、保卫科、生产科、供销科、计财科、基建机运科。1977年6月,在稳定原有机构的同时,基建机运科职能分离,设基建科和机运科,并增设劳动工资科。1981年1月,国营叉河农场改称广东省国营红林农场,7月调整机构,设行政办公室、生产科、劳动工资科、基建科、机运科、供销科、财务科、司法办公室、公安派出所,并成立昌江县农垦公安分局(非农场所属机构,隶属通什农垦局领导)。派出所受昌江县公安局和农场双重领导,人员编制仍属农场统一管理。1983年1月,在保留原有机构的基础上,成立经营管理办公室和计划生育办公室。1984年5月,增设计划科,成立商贸公司。1986年6月,撤销经营管理办公室。次年1月,商贸公司脱离行政领导机构,成为独立的承包单位,司法办公室改编为法庭,法庭受昌江县法院和农场双重领导,人员除庭长外,均属农场统一管理。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原广东省农垦总局所属的海南

农垦局和通什农垦局合并为海南省农垦总局,国营红林农场更名为海南省国营红林农场。企业党政分开,实行场长任期目标负责制(每届任期三年),党委办公室与行政办公室合并,统称为场办公室(具有党委与行政双重职能),宣传教育科职能分离,另设教育科划归行政职能部门,计划科并入生产科统称生产计划科,基建科改为基建公司,撤销机运科,增设开发办公室和审计监察科。开发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加强对外联系,引进合作项目或规划独立经营项目,并主管农场新建项目业务。1989年2月,成立护林保胶办公室,属派出所管辖;9月,计划生育办公室并入工会,成为工会领导下的一个职能部门。1992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精神,11月农场机关机构改革,压缩非生产性管理人员,机构由原来的18个精简为8个,即政工部、场长办公室、生产科、财务部、经济合作部、保安部、行政管理科、工会等,机关干部由原来的73人,精简为48人(场领导7人)。其中政工部7人,行政部门29人,工会5人。

第二篇:海南省国营乐光农场基本情况简介

海南省国营乐光农场基本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国营乐光农场(社区)创建于1958年5月,其前身为乐东县示范农场,1964年转属海南五料作物管理局,1969年转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制(乐光:三师十六团;抱伦:三师十八团;福报:三师十九团)。1974年撤销兵团,归广东省通什农垦局管辖。1988年海南建省,农场由海南农垦总局领导。2005年4月,按照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农垦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来的乐光农场分离为乐光农场(社区)和(海胶集团)乐光分公司。2009年2月,农垦推行扁平化管理,农场企业进行了合并重组,将原国营抱伦农场(社区)和国营福报农场(社区)合并重组为国营乐光农场(社区)。2010年3月,按照总局的部署,合并重组后的农场实行公司化改造,乐光农场(社区)组建乐东乐光投资有限公司。同年10月,乐东乐光投资有限公司与农场分离,农场重新整合资源,寻求自我发展之路。

2009年重组以来,农场先后获评‚全国侨务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工会优秀职工书屋‛‚全国文明单位‛‚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南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单位‛‚海南省‘五五’普法先进集体‛‚海南省文明单位‛‚海南省思想政 治工作示范基地‛等十几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二)资源现状

1.人口资源:2009年,农场总人口1.68万人,职工2356人,离退休人员2475人。至2014年末农场总人口2.5万人,职工1341人,离退休职工3158人。2009年至2014年末,职工减少1015人,其中退休683人,移交地方及清退人员332人。

2.土地资源:

重组前,农场土地总面积46.82万亩。重组后,划入海胶集团的土地14.03万亩,划入乐东乐光投资公司0.68万亩。农场现有土地32.11万亩,其中:农场已利用9.9万亩(内:人工林5.1万亩,建设用地0.41万亩,热作园4.39万亩);生态林地及其他用地22.21万亩。

二、2014年经济发展情况

据统计,2014年农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亿元,比上年增长8.61%,比重组时1.35亿元增长114.8%;农场资产总计3.95亿元,比重组时增加1.56亿元;职工劳均纯收入达到5.6万元,比上年增加4800元,增长9.4%,比重组时2.6万元增长115.4%;2011-2014年实现连续累计盈利1313万元。

三、农场改革情况

(一)社企组织架构清晰化。场党委率先在海南垦区(社区)建立了四级居民管理的组织架构,即农场设立社区管理 委员会,3个分场各设一个社区管理办事处,每个社区管理办事处下设4至5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下设7至12个居民小组。118个居民小组长由职工群众通过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使社区的管理延伸到了农场的每个角落。居委会担负着完成社区管理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下达的行政、社区管理等各项任务,从而解决了管理横不到边、纵不到底的‚死角‛问题,使社区的管理延伸到了农场的每个角落。

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后,农场党委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管理的原则,调整基层党组织设臵,把行政上隶属于农场的700多名党员从重组前的119个党支部中分离出来,明确了农场与分公司党员组织关系的归属,整合为6个党总支,28个党支部。在党员集中的居民小组设立党小组,大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创建活动,丰富党员活动形式内容,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的活动,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经营管理规范化。合并重组后,农场积极推行规范化管理。分别制定了《乐光农场经营管理方案》、《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和《国营乐光农场信访代理工作实施办法》等七大类300多条制度条款,涵盖经营管理、社会综治、计生工作等农场所涉及的事务。如在土地管理方面,利用GPS定位系统对全场的自营经济用地进行无缝隙丈量,新丈量土地 604宗,新增面积10285亩。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地籍档案,全场3324宗自营经济用地中,已签合同的土地2226宗,签订承包合同2035份,合同面积45015.93亩。同时加大土地费管理收缴力度,土地收费面积达到土地总面积的84.4%。每年收缴土地费近300万元,减少社会统筹负担198万元,增收节支达315万元。2013年,农场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二十条及总局二十一条等规定,编制《海南省国营乐光农场2014年全面预算管理方案》,严格执行‚三公经费‛相关管理规定,取得了较好效果。农场全年费用开支3359万元,比上年减少197万元,降低6%,其中:公用经费(含:招待费、办公经费、车辆费用、差旅费和水电费)开支176万元,比上年减少96万元,降低35%。农场医院继续以市场为指导,加强行风建设,提高业务水平,2014年实现总收入260万元,比上年提高13%。农场主要领导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综治、安全、计生等一系列责任书,通过制度来规范农场各项工作。2010年4月,农垦总局在我场召开社区经营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

(三)社区居民管理信息化。重组初期,我们在‚四级居民管理组织架构‛基础上,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管理。我们将农场10053户居民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计生等信息录入自制的数据库,按照管理层级分类管理。2013年9月,农垦总局在调研我场社区管理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开发 建设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并于2014年10月开始试运行。我场作为垦区第一家社区管理信息化试点单位,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及部分海胶公司人员共同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集到居民信息23671人,并全部录入到信息体统之中,录入有效信息21264人。目前,正在开展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及网格化管理工作。社区管理信息化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办事效率,方便了职工群众办事,实现了农场人员动态化管理。

同时,农场党委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党政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抓不懈。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员单位全力抓的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农场先后投入普法工作经费共28万多元,全场1.1万名普法对象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普法教育。农场的综治维稳工作实现了敏感时期无重大群体上访事件、无重大政治事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吸毒贩毒人员、无邪教组织、无安全生产事故的‚六无‛目标,全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荣获‚海南省‘五五’普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乐东县委、县政府和农垦总局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四)职工综合服务人性化。近年来,农场党委坚持开展‚服务窗口前移、服务理念拓展,全面推进为民服务‛活动。根据农场组织架构实行四级信访代理,建立‚五位一体‛(即信访代理、综治、平安建设、帮扶、便民服务合署办公)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推广和完善服务承诺制、一站式服务制,全面开展‚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活动,坚持‚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到行动中、在农场和职工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做到有纠纷,找调解;有诉求,找代理;有困难,找帮扶;有事办,找便民。从而解决了职工办事路远、办事难,特别是看病报销药费难等问题。

重组以来,各级信访代理受理便民业务2355件次,帮助522户职工解决暂时生活困难,帮助163人办理社会低保,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累计排查梳理出各类影响农场稳定的问题2392件。通过实地实情的调查,充分了解职工群众诉求,经妥善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共代理信访事项220件,现已成功调解219件,1件正在调处阶段;其中,农垦总局信访处转办5件5人次,网上信访15件16人次;场领导共接访72次,接待职工群众上访200件611人次,并已全部调处完毕。农场信访办被评为省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垦区信访代理业务培训班暨信访代理现场观摩会在我场召开。

(五)直属单位市场化。对农场的二级企业或直属单位,我场十分注重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把幼儿园推向市场,由场办改为民营,减少开支,提升服务质量,农场每年减少支出8万元;对2个分场招待所实行招标承包经营,农场年增收节支17万元;针对农场物业管理中心近几年来存在的问 题,进行整改,把物业管理中心按区域改制成三个物业管理中心,有效解决了政令不通,工作脱节的问题,提高了物业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物业管理实行有偿服务,市场化运作,解决了219人的就业,每年还为农场可节支12万元;去年物业组织185名职工就近劳务输出,共获得劳务费115万元,人均增收6216元。对二分场和三分场招待所实行招标承包经营,采取‚定就业人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缴五项保险、上缴承包费‛的经营办法。对基建队工人实行自缴‚五费‛的办法,将直属单位推向市场,全年为农场增收节支近百万元。

(六)三清一控常态化。抓好农场土地清理工作,共收缴土地费731.4万元,清理出土地4422亩,利用清出的土地安排了198名无岗职工就业;抓好劳动力清理。在劳动力清查中,共清出挂岗混岗人员741人,对挂岗混岗人员农场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处理,通过劳动力清理,农场每年减少社会统筹负担198万元;加强国有资产的清理,收缴房租及欠款54万元,盘活商业住房78套,同时对油库、鱼塘、幼儿园、招待所、仓库和物业公司等闲臵资产采取承包、转让、拍卖等方式进行处臵,盘活闲臵资产256万元,农场年增收节支达315万元;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经费管控制度,共减少各种管理费用300.27万元。

(七)难侨组织管理自治化。乐光农场现有侨队5个,归难侨2116人。合并重组以来,针对难侨问题多、闹事多、维稳难等问题,场党委按照‚侨人管侨、侨人帮侨、侨人助侨、侨人建侨、侨人富侨‛的思路,成立了 ‚乐光农场归国华侨联合会‛,由难侨公推公选组建侨联班子,成立维稳、普法、宣传、建设、监督等小组,架构了科学完善的难侨组织体系,大胆尝试走难侨自我管理、变输血为造血之路。近年来,农场把侨队民生工程交由侨联来做,将利润的10%作为侨联工作经费,工程质量也由侨队群众自己监督。同时,农场还将侨队附近500亩地的地租归侨联所有,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场每年还从‚帮扶中心‛拨出2万元,用于补助难侨中的困难职工。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带路、科技指导等举措,引导和帮助难侨实现脱贫致富。合并重组以来,农场先后投入850多万元建设213套归难侨职工住房,彻底解决归难侨职工住房问题,难侨队伍的稳定,带来了整个乐光农场社会的稳定。目前,农场没有出现任何难侨闹事的事件,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安臵难侨以来最稳定的时期之一。五个难侨队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之路。农场曾获评‚国务院侨办系统先进单位‛。

(八)自营经济发展合作化。2011年10月,我们成立乐福热带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社员710户,比上年新增 75户;股金115.6万元;固定资产80万元;人均自营经济收入3.6万元,比上年增加7000元,增长37.4%。合作社主营业务收入378万元,实现利润58万元(其中:产品销售总额128万元,销售利润15万元;农资销售250多万元,利润43万元)。每股份分配红利达20%,分配股金红利共231280元,比上年翻一番,得到了省农业厅、省农垦总局、县农业局的好评,是海南省目前规模最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生产的‚乐光牌、抱郎山牌‛系列热带水果产品已获国家级‚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过去,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职工自营经济仍处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的小农经济状态,资金、技术、信息、营销渠道等都难以与大市场接轨,职工没有价格话语权,整体效益不好、抗风险的能力低。合作社始终坚持以‚让果农致富、让消费者放心‛为宗旨,秉承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绿色、生态的优质水果,全力抓好乐福果业合作社建设,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组织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合作社流通平台,扩大‚六统一‛(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喷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商标)示范点,使合作社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乐福合作社遵循‚社员第一,服务第一,诚信第一,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经营理念,采取社员+基地+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组织专业化生产,初步形成资金互助、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物质流通以及产品营销等产业化链条,推动合作社向品牌 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向前发展。2012年,职工自营经济创造年产值2.1亿元的佳绩。2013年,合作社与海垦农资共同搭建农资供应平台,为社员提供优质放心的农资产品;聘请南田芒果技术人员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通过集中培训和果园实地一对一培训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社员们的种植技术和种植热情,受到社员一致好评。2013年,乐福合作社被评为省示范合作社,2014年,被评为国家示范合作社。

(九)项目开发与民生工程程序化。我场在项目开发方面严格按程序办事:首先是做好签定合作意向书的前期工作,做好接待、洽谈、考察、登记及介绍招商政策和投资环境情况;其次是起草合作意向书;而后由律师、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后,提交党委讨论通过。建立‚一个重点项目,一个责任单位,一个责任领导、一个管理目标,一个组织机构,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责任机制,强化项目监督管理。2010年3月以来,推出了26个合作开发项目,先后接洽了98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商,签订项目意向书12个,意向投资达46亿,盘活了农场2.56万亩土地。总局已批项目共9个,其中合作项目5个,已签订合同3个,收到项目保证金2540万元;土地转让项目2个,涉及土地面积1008.46亩,收到土地出让金1.13亿元;农综项目1个,为775亩年产1400吨芒果标准化基地,现已建设完成;自主资源开 发项目1个,为尖峰岭供水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已进入实施阶段;2014年3月获得县政府审核,农场总规、详规获得通过,并取得规划成果,为农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必须的基础条件。

在民生工程方面。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硬板化道路建设、职工饮水工程也有严格的操作程序,按照先将建设项目报党委立项,然后设计、预算报总局立项,招标公告、施工单位资质审查、最后招投标施工。职工住房确保‚四证‛齐全,手续完备。近年来,农场民生工程取得较好成效:累计投入6311万元,完成道路建设共计139公里,全场93个连队中有84个连队实现了道路硬板化,解决了职工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累计投入2.05亿元,建设住房3461套,其中:职工危房改造3008套(统建391套,自建2617套),公租房240套,归难侨危房改造213套;累计投入490万元,大力推动职工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10850人饮水问题,尤其是结束了乐光建场53年来无自来水的历史。

(十)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化。2010年以来,农场党委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主题,在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手段、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大胆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场党委开展汇报交流点评会,每个月由一个党总支书记汇报为职工服务情况,再由场党委点评,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召开汇报交流点评会12次,与会总支负责人84人次,党支部负责人、党小组长480人次,形成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工作不能懈怠、不敢懈怠的责任机制;开展‚一帮一‛‚一带三‛活动,涌现出像‚冯耀驹‛‚陈杰汉‛‚黄明全‛等一批帮带典型;开展党员的‚亮身份‛活动,2010年望河楼项目拆迁涉及96户,其中党员户带头搬迁,使拆迁工作突破瓶颈,顺利推进。农场对土地实施的‚清理租金过低、个人用地面积过大‛的‚两清理‛活动中,24 名党员带头退出个人用地面积过大的土地,并主动补交过去的租金,‚两清理‛活动如期完成。2012年,我场被总局评为基层党组织建设试点单位;2013年垦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我场召开。

(十一)廉政文化建设实效化。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投入8.7万元,制作廉政格言桌牌58个、30条廉政横幅、28面廉政警句刀旗广告及2个廉政石刻等,在机关设臵廉政书屋、廉政文化活动室、廉政文化宣传栏,创建机关廉政文化阵地。农场的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被总局命名为廉政文化进机关试点单位,并通过省廉政文化进机关试点验收组的验收。同时,被省文明办、省纪委确定为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农场机关被省纪委等部门命名为省第二批廉政 文化‚六进‛示范点。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农场投资40多万元,制作党务公开栏36个,意见箱4个,设立书记信箱1个,网站1个。举办80多人参加的党务公开业务培训班1期。创办创先争优简讯12期。制定8项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党务公开‚一本四簿‛。搭建起了党委与职工群众沟通的桥梁,农场的党务公开被总局和第三派驻组确定为党务公开示范点。农场的党务公开工作以104分满分的成绩受到总局的通报表扬。

(十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化。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农场党委根据农垦总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定的时间和部署,按照农场既定的实施方案要求,突出实践特色,稳步推进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阶段任务。通过召开‚四风‛征求意见会和座谈会,各方面代表两批次共35人参加会议并发言,发放征求意见表386份;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机关科室人员下到基层单位,征求干部职工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四风‛意见和建议,参加征求意见的120人,共征集到的意见建议53条;借助‚合作社‛、‚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及‚物业‛等10个平台,场党委充分听取群众的呼声诉求,向群众做出承诺,帮助解决涉及水电、道路和环境卫生等10个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并分解任务,限定时间,责任落实到人。目前,有些承诺已兑现,有些正在 落实中。

(十三)企业文化建设多元化。一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和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建国62周年和建垦60周年 ‚三庆‛文艺晚会,在农场机关及分场巡回演出;组织120人的大型合唱团参加乐东县委组织的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比赛,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组队参加总局工会举办老人门球比赛,获总决赛第4名和‚红花杯‛的好成绩。二是大力建设‚职工书屋‛。增添新设备设施、图书报刊杂志等,使职工书屋藏书达到5万册纸质书籍,在线阅览书库100万册电子图书,配臵电脑8台,为职工提供免费上网,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为职工提供了良好学习环境。三是去年10月,在乐东县老年大学、县老干局、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乐东县老年大学乐光分校,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休闲交流场所。四是我场与山荣农场党委、山荣分公司党委、保安公司乐东分公司、乐东乐光投资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海南文明大行动‛。同时开展文明礼仪宣讲活动和‚庆60华诞农垦文明环境整治周‛万人签名活动,把‚海南文明大行动‛不断推向深入。五是农场与山荣农场、海胶集团山荣分公司等9个单位联合开展以‚大解放、大融合、齐聚力、筑辉煌‛为主题团队拓展培训活动,打造卓越团队,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存在的问题

(一)农场存在问题 1.橡胶产业剥离后,农场无主业。2.社会职能负担依然繁重。

3.基础设施陈旧,环境卫生水平低。

4.农场医院设备设施落后,人员业务水平偏低。5.农场物业经营管理模式滞后。6.专业人才缺乏,人员配臵不合理。

(二)农垦存在的问题 1.几张皮,思想不统一。2.相互扯皮,分配不均。3.族群分裂,资源没充分利用。4.目标不一,农垦没一盘棋。

五、发展思路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农垦总局的工作部署,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摸索农场企业化经营模式,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逐步由种植原始生产资料向农产品深加工延伸。注重产品品牌的推广,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现代农业产业成型后,逐渐向观光农业、休闲养生等旅游服务业拓展。最终形成‚种植固基础,加工增效益,服务促持续发展‛的新格局,真正实现职工增收、企业增效。农场计划分‚三步走‛:夯实基础阶段、加快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

(一)夯实基础阶段

1.夯实组织基础。一是按照上级社区改革要求,尝试农 场内部职能重新划分。在同一党委的领导下,在农场内部实现企业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分离。二是农场机构设臵主要以产业发展经营为主,按照现代企业组织架构设臵机构,推动农场实施企业化管理;社区机构设臵主要以承接社会职能为主,成立乐光农场社区管理协商委员会,下设三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下设三个服务站,以此承接农场现有全部社会职能。三是营造适合农场企业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

2.夯实管理基础。一是农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产权、财务、经营、人事、生产等一系列符合农场实际的企业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明确、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二是继续完善社区原有服务体系,在党群综合服务的基础上,推进社区信息化和网格化管理,把服务重心下移至基层、到一线,更好的为职工群众办事。

3.夯实人才基础。一是突破干部行政级别,逐步建立适合农场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聘任制,促进农场企业化、市场化运营。二是打造一支‚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人才队伍,培养一批忠诚于企业,具有市场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三是农场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强专业型人才的积累,通过引进和合作等方式,充分运用‚头脑资源‛为农场发展提供动力。

4.夯实产业基础。一是扎实推进合作社建设,大力推广 良好农业规范,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借助775亩标准化基地逐步扩大至5.3万亩自营经济土地,带动职工种养科学化,实现职工增收,提高生活水平,为产业发展夯实标准化基础。二是因地制宜引入现代农业产业项目,采取混合所有制成立相应产业公司,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实施标准化管理,逐步建立新型主导产业。三是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公司的资金、销售、物流、品牌等优势与合作社的标准化管理、组织能力等优势相结合,逐步推进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建立农户‚诚信考核‛与‚诚信评价‛体系,促进农业产业良好发展,最终使农户真正受益。

(二)加快发展阶段

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一是推进‚诺尼种植及生物酵素加工一体化项目‛2000亩示范性种植。二是推进‚高品质早熟龙眼项目‛的200亩标准化种植。通过这两个项目,探索农场产业转型的模式,尽快实现主导产业的创立。

2.加快农业产业规模发展。一是结合现有高效经济林种植规模,推动黄花梨、沉香等高效经济树木种植,逐步扩大到5万亩种植面积。二是依托775亩芒果标准化基地,把标准化生产推广至现有2.8万亩种植面积,并逐步扩大至4万亩。三是加快龙眼种植技术的推广,逐步将龙眼种植面积从1万亩提升至3万亩。四是在诺尼示范性种植2000亩的基础 上,逐步扩大至2万亩的种植面积。五是科学的规划槟榔种植面积,把现有7000亩的种植规模提高至1万亩。通过规模化种植,打造成15万亩的热带高效农业园区。

3.加快农业产业品牌价值提升。一是通过宣传策划等手段,借助‚海南农垦‛、GAP、SGS、无公害、绿色食品等产品特点,积极推广芒果商标‚乐光‛牌和龙眼商标‚抱郎山‛牌,运用‚体验+销售‛等方式,让消费者对农场现有产品及品牌产生较深刻的认知,结合专业的服务及高品质的产品,逐步提高消费者黏度,实现品牌价值提升。二是尝试介入‚重大活动‛,借助活动的知名度,促进品牌的美誉度,实现品牌营销。

4.加快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一是把生产、包装、物流、销售、售后等产业节点有机的链接起来,形成产销一体的产业链条,实现企业化运作模式。二是通过与科研团队、其它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诺尼生物酵素加工项目。同时,开展芒果、木瓜、绿橙等热带果品饮料加工的尝试。

5.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多元化。一是按照混合所有制的要求,引进民营资本入股,共同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激活农场发展内生动力。二是拿出15%-20%的产业项目股份,采取自愿入股的形式,让职工入股参与,促进职工增收,增强职工对企业的粘合度。三是按现代企业制度模式,尝试管理层股权激励,推动责任与收入挂钩,促进管理层真正与企业命运 紧紧捆绑在一起,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三)可持续发展阶段

1.实现农业产业带动旅游服务业发展。通过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发展,利用农业景观和农业空间拓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形式的旅游项目,在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的同时,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2.实现军垦文化提升旅游服务业品牌影响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垦农场自成立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形成的独特军垦文化一直传承到今天。通过提炼军垦文化核心价值观注入到旅游服务之中,使之成为旅游产业的筋脉,促进产业持久发展。

3.实现特色小城镇建设带动旅游服务业增值。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的资金,加快农场小城镇建设,着重改善现有三个场部基础设施,增加农场特色元素,形成配套齐全、服务到位的特色小城镇。乐光区域主要依托长茅水库和大安水库生态体验休闲区,打造农业体验、观光农业、军垦文化体验旅游项目。抱伦区域主要依托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石门水库生态休闲区域、望楼河以及中线高速公路,打造自然景观、自驾游、特色商品等形式的旅游项目。福报区域主要依托黎苗民俗文化、温泉、西山岭等资源,打造休闲养生、黎苗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

六、建议

(一)农场发展建议

1.合理调整现有农场组织架构,构建科学的管理框架。2.加强社区管理水平提升,走城镇化、服务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之路。

3.创立覆盖面较广的主导产业,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多元化和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4.科学合理配臵现有资源,整合现有存量建设用地,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5.探索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尝试股权激励等模式。6.构建合理的用人机制,实施‚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7.践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二)农垦发展建议

1.一个党委,多个实体——设立‚一套人马,多个牌子‛的管理架构。实现一定区域内多个农垦实体企业的同一党委领导,解决相互之间互不隶属、难以协调和族群分裂的难题,确保政令畅通,一竿子到底。

2.纵向清晰,横向一体。农垦各实体企业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管理和经营清晰明确。然而,相同的产业板块要符合 大区域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要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通过塑造区域‚品牌‛和创建区域产业公司进行统一的市场运作,杜绝各实体间内部竞争消耗,形成知名度、美誉度高的名牌产品。

3.内分清晰,外合一体。垦区根据区域资源不同,成立多个不同产业类型的区域产业公司,统领各自区域的产业,例如芒果产业公司、橡胶产业公司等,产品可创立各自品牌。对外则需要创立统一的大品牌,例如‚海南农垦‛,通过对‚海南农垦‛大品牌宣传,提高客户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运用大品牌引领旗下小品牌,例如‚海南农垦乐光芒果‛、‚海南农垦抱郎山龙眼‛等。

4.分工清晰,合作一体。农垦内部各实体企业责、权、利清晰明确,各司其职。但在应对计生、环卫、安全生产等社会性事务工作中,要相互予以便利,积极配合完成,合作一体化。

5.土地清晰,产业一体。农垦各实体企业所管辖的土地权属保持不变,但是要按照‚区域产业一盘棋的思路‛,打破各个实体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局面,避免项目盲目上马,造成相互之间竞争和倾轧,形成区域产业一体化。同时要加快海南农联的组建工作,使其成为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

6.相互入股,混合一体。设立科学的股权机制,形成各个实体企业之间优势资源互补,实现互相参股,共同发展。同时,积极吸引外部资本参与到农垦产业发展之中,尝试混合所有制,增强产业发展生命力,搅动沉淀资源,激发活力。

7.多个实体,目标一体。建立匹配的产业链条,链条上的每个实体企业都能在统一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要求下,相互协同,实现共赢。

8.政企清晰,管理一体。实现社会职能与企业职能的内部分离,明晰责任分工和财务账目,管理上都接受同一党委的工作部署。

站在全垦区的角度,我们要形成‚大农垦、一盘棋、一个目标、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树立‚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彻底消除农垦内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严和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始终站在全垦区职工群众的角度思考、规划和实施,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当做检验工作成果的标杆。我们要找准位臵,充分发挥‚海南农联‛的作用,组织好垦区各级合作社,联合好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业产业做强做大,当好现代农业的‚排头兵‛、‚领头羊‛,担负起农业产业‚国家队‛的责任和义务,做保障老百姓‚食品安全‛的良心企业,借助‚一带一路‛把海南优质农产品带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按照省委省政府、农垦总局党委工作部署和要求,推进‚三融入‛,认真贯彻到位,落实到位。激发全体干部职工敢闯、敢拼、敢担当的创业激情,不等、不靠、不盼,克服暂时的困难,打开心结,把农垦真 正建设成职工群众的幸福美丽家园,真正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顶梁柱。

第三篇:红林农场加大民生投入(范文模版)

红林农场移交昌江后民生投入力度大

昌江政府网1月7日讯(通讯员林朱辉 林立运)2014年3月红林农场属地化管理以来,在昌江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以农垦改革“三融入”为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主动发力,加大民生投入,帮扶职工增收,让广大干部职工真正得到农场属地化改革带来的实惠。

2014年以来,昌江红林农场争取县委、县政府在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投入166万元解决红林10队等共858人安全饮水问题;投入156.1万元解决红林农场高雷区避雷防雷问题;投入451.8万元组织实施红林区2队棚户区住房24套1440平米建设;投入312万元建设红田社区污水处理项目;投入902.5万元扩建红林中心幼儿园和改善红田幼儿园基础设施条件;投入320万元对红田社区道路进行改造。

2014年,红林农场共投入907.8万元,在防洪、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道路照明、医疗卫生、安全饮水、办公作业场所等方面进行建设或改造,全场干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014年,红林农场努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帮扶困难职工群众脱贫,配合县民政局调查并确定了61户困难职工家庭为 “双特”帮扶对象;配合县政府做好14户特困职工家庭 “一帮一”帮扶工作,出台《2014-2016年贫困职工帮扶创收》方案,安排自有资金200万元,通过“合作社+贫困职工”的方式发展牛、羊、三鸟(鸡、鸭、鹅)、鸽子、蜜蜂等养殖业。

为落实《昌江黎族自治县贫困村三年扶贫攻坚规划(2014-2016)》文件精神,确保扶贫工作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该农场投入近8万元帮助七叉村何辉德、陈亚表等6户贫困户建造猪圈、鸭舍、鸡舍等,发动农场机关干部捐款共9600元,为贫困户购买母猪苗,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做好跟踪服务等工作。

在拓展就业渠道、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方面,红林农场每年增加115万元用于提高医院、防疫站、幼儿园等人员工资待遇;争取公益林管护经费通过县财政支付给农场,为13名无岗职工创造了就业机会;环卫工作纳入全县管理范畴,农场71名环卫人员得到专项经费补贴;通过清理土地“三过”清理土地面积798.30亩,以土地换就业方式新安置职工就业71人。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红林农场将继续加快民生工程建设,让广大干部职工共享农场改革和发展成果。

第四篇:国营新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

国营新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

海南省国营新中农场创建于1956年5月1号,地处海南省万宁境内,毗邻琼中县琼海市,较为偏远。人口密度较小,是一个热带资源丰富,雨量充分,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的地方。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建设规模较大土地资源较为肥沃,是有大好发展前景的国营中型农业企业!

农场主要靠种植橡胶,槟榔。这是农业的两大支柱,而橡胶为主要,橡胶易成活,病害少,更有利于它的产胶量,一棵橡胶树一般可以活40年,然而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40年里,它可以给人们产30年的胶水。如果说管理的妥当,那它的寿命回更长。也就是说它能提供更长时间的胶水。一棵橡胶树它的价值是可观的!它在生命中有3/4的时间得挨工人的刀子。然后等他不能在产胶了。将被卖到木材加工厂。一棵橡胶树的收入的非常可观的,着也是它成为农场的主要经济支柱的原因。

一棵橡胶树种下去!要到它长到7岁才可以开始割胶。在这胜劣汰的社会里,橡胶树也必须遵守“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如果在生长中,橡胶树因病或某些灾害而没有达到标准,那他会被移出橡胶林。因为橡胶树每年要施4次肥,还要进行管理,对于生长期受病害的橡胶树的产胶量不会很久,人们会种下新的橡胶树而取代它的位置。这样后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会更高。

万物生长的情况一般于它的身体成正比,谁赶说瘦小的狮子一定能斗过同龄块头大的狮子。橡胶树的世界也是如此,一般树冠粗大,树高大而笔直,枝繁叶茂,那它的产胶量就一定标准!但是有特殊情况,因为胶水是由橡胶树通过光合作用,然后产生酶,在由酶在橡胶树体内经作用才形成胶水储蓄于体内。而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靠叶绿体内的叶绿素,所以胶水的产量主要决定于绿色叶子的多少。所以矮小的橡胶树的叶子与高大的橡胶树来说,其产量得多。橡胶树的产胶一般经过4个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产胶周期需要4个过程。割完胶后,橡胶树就进入修养状态。首先脱去不起作用的叶子,在此时工人会给橡胶树施肥,因为此时元气大伤后需要吸收大量养料和水分。照顾好“身体”继续为下期产胶作准备。然后抽芽,长叶。新的叶子光合作用更强,这个时候在施一次肥,保证长出更多更好的叶子。但还不是割胶的最好时候。因为这并不是割胶的黄金时期!只有的叶子老化长成青绿色的时候,此时进行光合作用才更加充分,产量更多,经济效益自然高,也不伤害到橡胶树。

到割胶的时候,工人门就会拿起割胶刀,还有一个用铁丝绑好的碗,先用铁丝把碗固定在树上,割下的胶水就流到碗里!根据工人的介绍,开始割第一刀时是在树距地面1米处往下割,刀要轻,割的伤口多大,多长都是严格规定的!不然对树会造成伤害,影响产胶。我们发现被割的树都只是在一侧割,而不能一刀绕树一圈割。这个根据生物学不难解释,因为植物根部吸收养分提供光合作用需要通过树干。所以如果树被绕割了一圈,相当于桥从中间断了,不能通行了。且不能割得太深,伤到干。这样不利于树的恢复伤口,重新长出新皮。不是割胶的时期,工人就猛割。这样得到的胶水少而且对树的伤害极大。一般是3天才割一刀。这样有利于树排胶后再吸收养分,随着叶子发黄落下,工人才停止割胶。当然不要干这行的轻松,对于不懂的人来说是件好玩的事情。在这一千多亩的橡胶林里,平均一亩35~36株。只有几个工人割胶,管理。而且割胶的时间一般在凌晨2点开始带着头灯摸黑进行工作,这样天亮时整个橡胶林差不多该割的就都割了。或许有人会问到天亮了再割,过几个小时也能割完啊?其实这就是掌握时间。橡胶树在早上六、七点的时候胶管扩大,最易于橡胶树排汁。早上六七点时是橡胶树最精神的时候。

或许农场是经荒山野领开垦出来的。所以这些橡胶树也便坐落在山上,山地从高到低。在树下都被挖了些垒,跑上去想看看山上的树,刚上垒脚就会陷下去。黄黄的泥土沾满了鞋。显然,山上的树下的泥土很软,不像山脚下的那么硬,拍拍鞋子上的泥土。负责人走过来解释说树下低洼的地方是故意挖的,还把挖出来的泥土堆积起来,叫做垒,雨天水从山上往下

流,挖垫可以让水在山上积蓄住,而且肥料不会流失。否则水都往下流,山上土壤水分不足,不利于橡胶树的生长,而故意在树下挖垒不仅是把水积到树下的坑中,挖垒后树下土壤疏松,又有利于根部的呼吸作用,让树根可以更好的生长,胶的产量更高,割胶的时间更长。简而言之就是松土,保水,保肥。这些垒虽然说大家知道是为了松土,但却没有想到作用这么大。橡胶树是人们日常用品的一个原料生产者,汽车轮胎,塑料。木胶桶,胶手套等等。都是橡胶汁经过加工制成的。所以他一直有个不错的市场。据负责人介绍,橡胶林是农场承包给场里一些人管理,定期向农场,国家缴纳应该缴纳的资金,剩下的利润自己获得。这样生产效率更高,积极性更强,承包者又雇佣一些工人管理,根据橡胶的产量按百分比给工人利润。做的好产的胶多,工人得到的利润就多。着大大刺激工人对林地的管理积极性,提高技术,更有利于农场橡胶业的发展。有时候胶的市场好,会出现附近村民半夜的偷胶现象,这是每个橡胶林在割胶期免不了的情况。

对于收集来的胶汁,工人们带回来倒如保鲜池中加氨水保鲜,等加工厂的人来取走,因为加工橡胶会带来污染,为了保持这里农场的可持续发展,胶汁送往了万宁东兴加工厂,橡胶林的工人最后的一项工作只是负责将采取回来的胶汁保鲜。

另外,在农场人们还种植槟榔树,胡椒和一些自己自足的瓜菜,还在山上放牧一些家畜家禽,家畜可以吃农场里的草,帮助工人除草,粪便也是天然的肥料。一位工人说,“靠山吃山,农民不懂得好好利用土地,那就不是个出色的农民。”这些都能给他们带来不错的利益。尤其是槟榔一棵树产值50—100元,一亩地能有2000—3000的高收益。但槟榔有一种先天的病—黄化病,还有橡胶树的白粉病,都需要我们下一辈去克服,给农民一个安心。

老了的橡胶树,产胶已经不多甚至不产胶了,就被砍倒送去农场的木材加工厂,橡胶树的木质坚硬,不易损坏,是木材加工的好原料。早在80年代,木材资源并未开发,木材只做农家的柴薪,到了80年代中期,人们开发木材的利用价值。拿它来加工,做成各种家具。新中农场木材加工场就是加工木材,提供原料给工厂做家具用的。木材加工有两条主要的生产线。1曝木皮

2木条拼版。

首先将运来的木材进行脱皮,从农场或别处运来的木柴堆放在加工厂外面,用曝皮器进行去皮,去了皮的木材被送往加工厂的断料间,断料简单来说就是将材料断掉,把大的木材木块断成不同的小条状。因为工厂加工的拼版主要用来做家私。所以木材去水是必要的,如果木材里含有水分多,很容易腐烂长虫,所以第三步是将断料器处理的小木材送进烘干灶。烘干灶就像烧砖头的灶一样,但里面的温度不能过高,以免被机器烘干的木材烧毁。烘干灶的燃料是加工过程中的一向废弃了的木块、第一步曝皮器脱下的树皮、加工锯剪的木屑、木渣。但在不高的温度里,烘干的效果并不达到标准,即使含水极少的木头也会被虫蛀,并且木材在以后的使用中避免不了接触水,所以如何处理了决定了家私使用时间的长短。简单来说就是决定木材防虫防腐的长短的关键。

药水、处理的原理是:药水真空灌,加压进木材!也就是说,在真空中加入药水,增大压强,把药水压入需要注射的木材中去。经过这一真空加压的处理。药水能沿木材的自身结构缝隙中进入木材深部,使整块木材受药水作用,样病虫就不敢往中蛀了。木材加工厂的厂长在解释时还补充说:“其实木材和人体一样,它坚硬的结构表面也尽是象人体毛孔一样的洞。这也是药水为什么能进入的原因。”是啊,物质由分子或直接由更小的原子构成,而分子,原子在构成物质时,其之间是一定有间隙的!对于为什么这些家具会有虫蛀现象出现,厂长解释说:“这就是这个环节做得不好。甚至故意敷衍谋取利益。一些小厂为了节省成本,赢取高额利润,只是将木材放如药水池浸泡。这样药水最多只能进入木材表面,效果不好!使用时间稍长,表面药水起不了防护作用,虫自然进来了!而经真空加压处理的木材,做成的各种产品极少甚至没有出现虫蛀腐烂现象!”

在加药水处理这个重要环节之前,还需要一步操作,就是将木条打磨成宽厚均匀的不同规格。因为木材是用做拼板,所以宽度和厚度一样是要保持相差无几的!工人把木材从机器一端放入,另外一端出来的便是想要的木条,不仅宽度厚度一样,表面还很光滑。由于工人们忙于操作。我不便过问,这倒成了我心头一块肉了,只得下次再搞清楚了。这环节便是上面讲的药水处理了,接着药水处理过后,宽厚一样的木条送到另一处用机器把木条两端锯成齿状,以便两条木材进行粘合。我想这个道理应该是增大它们之间的接触面,使其能更好粘合,并且锯成齿状后两木条互相塞如对方缝里。这样会更紧吧!

木条由短黏结便长了,接下来就进行木条的拼板工作,这过程需要胶和木胶粉。两木条间涂上胶水和木胶粉在机器强大推力下进行粘合。就这样两木条成了一块小木版,然后逐渐成了大拼板。做成大拼板后要锯成顾客所需要的各种规格。看着两工人抬着拼板锯了几下,便抬上了那堆已经锯好的拼板上面。过去比较比较,真是整齐啊!仔细观察,还是看不出这是用木条拼成的而不是一块板。当然如果有这么大的树,那它也不会被锯成一块一块当板了。板拼成了,并不是已经完成了,还要对板进行磨光,使表面更加光滑。打磨机是从意大利进口的一台机器。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对于它的工作原理那就甭想清楚了!听了厂长介绍,机器里放有纱布,打磨出来的木版光滑程度不同就取决于纱布。这里具体工作原理我不清楚,因为较为复杂,厂长也是略为一二说明。经意大利进口打磨机打磨后的拼板,表面有一层极细如面粉的木灰,摸上去感觉好极了。到此步,拼板就算完成了,只需搬到合适的地方存放,待客人前来购买了!

据厂长介绍,生产一立方米的拼板,大约需要2吨的橡胶原木,经过反复的加工,已经有汗多木料变成了烘干灶里的燃料了。在这个并不大的工厂里,有55名员工,生产一立方米木料需要的拼板也算蛮高的。首先2吨原木有800~1600不等。原料的供给关系而影响价格。声厂出1立方米拼板需要100元左右员工费500元。加上机器配件的损耗,维修等等,工厂的生产量不算太多,大约是8~10立方米每日。因为成本不低,所以每立方米的拼板价格也是很高的,因为买家买去深加工制成的家私有更高的利润,所以高价格并不影响拼板的市场。万宁新中农场木材加工厂的生产拼板一般售往内地。如广东,浙江,苏州,上海,山东等地。拼板经深加工后做成了的家私有一些也是售往海外的,市场经济很好!

不过经观察发现,工厂建筑整体破旧损坏,有些墙面水泥脱落,需出钢筋和石块。整个厂放有许多木材,但并未能发现一些消防措施。这有很大的隐患,需要引起重视。

第五篇:农场简介

篇一:农场简介

重庆景天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区统景镇景兴路7号,地理位置优越,滨临有着优美历史传说的御**和温塘河。距机场仅50公里,旅游专线草统二级路将景天至**邻高速的距离缩短为47公里,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企业始建于2007年,公司先后投入上亿元建设农业基地和与景区相关配套设施,为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景天生态农业基地占地总面积达1050亩,是以生态观光自采和水果植物认知为特色结合生产、生活和绿色生态,融休闲观光、现代科技、田园景色、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有效地提高了生态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扩大农村居民的就业面。

经过5年的建设,公司已建成总占地面积达500亩的果树种植基地,品种丰富,其中柑橘园有100亩,包括w麦科特、梨橙、血脐、不知火等多个品种;果桑园有100亩,包括红果二号、大石、白玉王灯多个个丰产优质品种;现有葡萄园80亩,在建50亩,包括巨峰、刺葡萄;新建占地220亩的桃园和李园。建成水域面积达300亩的垂钓区,鱼种有鲤鱼、草鱼、鲫鱼、鲶鱼、花鲢等品种,还有养殖规模达100万只的生态农家鸡养殖场。

基地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以优美的园林式景观环境为主,农家自然生态环境为辅,两相结合,精致而不失野趣。果树管理以行间种植绿肥回填的方式施肥,少施或不施化肥,游客可在基地亲手采摘和品尝无污染的新鲜水果,垂钓区所有鱼种喂饲天然青草,绝不添加任何激素和饲料等物质,形成了一个绿色农业产业链。

篇二:新中农场简介

海南省国营新中农场创建于1956年5月1日,地处海南省东部万宁市境内,毗邻琼中县琼海市,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风光优美,土地肥沃,是一个热带资源丰富,建设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国有中型农业企业。

全场现有6个作业区,55个生产队,1个工厂,1所医院,1所中学和7所小学。总人口1.7万多人,其中在岗职工3569人、离退休职工3371人;拥有土地面积26.03万亩,其中橡胶8.39万亩,热带经济作物1.5万亩,农场固定资产净值达18724.5万元。截止2006年,农场累计生产干胶105590.5吨,累计上缴国家税利12265.8万元,国家投资回收率183.2%.新中农场先后被国务院、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模范单位”殊荣;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天然橡胶割制改革先进单位”称号,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富岛强兵先进单位”,被省委宣传部、组织部、政协经委会、商务厅等部门评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管理效益”、“最佳企业创新奖”,被海南省农垦总局党委、总局评为“先进党委”、“文明单位标兵”、“优秀企业”、“良好企业”等称号。

自然环境:新中农场四周群山环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场界上的二尖岭海拔804米,为最高点,西北部万泉河一带海拔在105米以下。地貌状况,东部为低山,坡度10——25度,南部为丘陵,坡度8——15度,西部、中部多为丘间小盆地、谷地,坡度在8度左右。土壤多以花岗岩形成的黄色砖红壤为主,土层较厚。年平均气温23.1℃,月平均最高33℃,月平均最低13℃,极端高温37.8℃,极端低温1.5℃。年平均降雨量2650毫米,4——11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9%.场部设于场区东南部,连接海榆东线和海榆中线,牛漏至营根公路通过场部,至万宁市万城镇33公里,至海口市184公里,交通便利。

农场现以种植橡胶为主,共有橡胶8.39万亩,经过产业调整,其他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达到1.5万亩,其中柠檬2302亩,是海南省重要的柠檬产地;槟榔8910亩,是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支柱产品;此外还有胡椒、荔枝、柑橙、杨桃、香蕉、菠萝蜜等经济作物。

版权所有 2007 海南省农垦总局

主办:海南省农垦总局信息管理服务中心 开发维护:中橡电子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篇三:龙江农场简介

国营龙江农场位于海南省西部的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地处交通要道,离省会海口市192公里,离白沙县城30公里,距西线高速公路入口27公里。农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气候宜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龙江农场创建于1956年5月。2004年,海南农垦实施改制重组,成立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农场同时挂牌成立琼胶基地分公司。

龙江农场是以生产天然橡胶为主,集农、工、商、运、建综合经营为一体,属国有中型一类农业企业。全场拥有土地面积15.7万亩,常住人口1.93万人,在职职工3632人,离退休职工3521人;下辖7个作业区49个生产队,5家二、三产业企业,8所中小学校,1所“一甲”医院。

龙江农场是全国天然橡胶标准化管理示范农场,是海南垦区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建设任务的十大农场之一,是海南垦区承担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项目建设的实施单位之一,也是海南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垦6个示范场之一。拥有橡胶种植面积突破8.1万亩,年产干胶突破6000吨,产胶名列海南垦区第二名。截止2007年,该场已累计向国家提供干胶156403吨,累计向国家上缴税利2.3亿元,相当于国家累计投资的4倍。自2004年以来,职工劳均纯收入连续3年达到2万元。

近年来,该场在不断深化企业改革,着眼体制创新,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做强橡胶产业、做精非胶农业,做大小城镇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在橡胶生产上,坚持走科技兴胶之路,在橡胶生产的经营管理领域大胆进行探索实践,创造了一套套强化管理、科学挖掘促增产和高标准建设二代胶园的成功经验。农场率先在海南垦区中试验、推广、应用“三天一刀”、“四天一刀”和“五天一刀”新割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建设总体水平连续10年被评为海南垦区第一名;生产的“宝岛牌”浓缩天然胶乳被认定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建立起精准施肥信息系统,对橡胶实施配方施肥;橡胶生产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2002年干胶产量首次突破6000吨,2004年达到6388吨,2005年受严重旱害和特大风灾的影响,干胶总量有较大辐度的减少。橡胶中小苗连续12年株均增粗7厘米以上,2006年达到7.9厘米,居海南农垦首位,2007年再创历史新高,株均增粗达8.8厘米,橡胶中小苗管理被国内外橡胶专家誉为“世界一流”.农场先后被国家授予“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橡胶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一等奖”、“天然橡胶新割制推广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在非胶农业上,形成了以香蕉种植为龙头、以荔枝、龙眼种植为重点,一区一业、一队一品,种养结合、多业并举,迈向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的发展格局。全场非胶农业种养总面积达2.5万亩,香蕉、荔枝、龙眼生产基地被海南省认定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其产品远销全国10余个省市和港、澳地区;香蕉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其中股份制经营的达6000多亩,是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的“香蕉产业升级示范单位”,2006年被农业部农垦局定为标准化农业香蕉生产示范基地,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畜牧业形成以养猪养牛为主、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与罗牛山有限公司海牛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合作兴办起万头pIC商品猪场,全场年饲养生猪头数达2.5万多头、养牛存栏头数2000多头。

在小城镇建设上,建起了一条1.1公里集文化、娱乐、饮食、居住为一体的商业街,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解决劳力500多人,目前,农场正在规划兴建商业第二条街;场部营区内文化娱乐设施齐全,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健身房、门球场、地掷球场、篮球场,职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场内修配厂、胶杯厂、车队等二、三级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在文明生态队(村)的建设上,龙江坚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到2006年,已经完成的23个局级“文明生态队(村)”创建任务,其中14个创建单位被海南农垦总局授予“文明生态队(村)标兵”称号,9个创建单位被授予“文明生态队(村)”称号。

近年来,该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殊荣,被海南省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先进单位”、“管理效益型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连续多次被海南农垦总局评为“优秀企业”、“先进党委”、“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等等。

版权所有 2007 海南省农垦总局

主办:海南省农垦总局信息管理服务中心 开发维护:中橡电子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下载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南省国营东兴农场2012年度(写写帮推荐)

    海南省国营东兴农场2012年度 难民高效农业技术培训班工作总结由于安置难民办公室为我场举行的为期1天的难民高效农培训班于2012年3月1日举行。根据农场难民经济发展需要,对难......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先进事迹[模版]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先进事迹 新洋农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境内,隶属于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是一个农工商综合经营、科工贸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垦企业。农场占地面积9.46万亩,其中耕......

    广西国营柳城华侨农场基本情况专题

    广西国营柳城华侨农场基本情况农场地处桂中腹地,介于柳城、鹿寨两县之间的交界。柳华农场占地53464亩,其中耕地13573亩,固定资产总值1589万元。2007年总人口5592人,归难侨及侨眷......

    农场发展学

    1、 农场概念:农场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生产企业或个人,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 养殖为主,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分类:国有农场、私营农场(家庭农场、私人农场) 2、 国有......

    广西国营六万林场简介

    广西国营六万林场简介 广西国营六万林场建于1951年,是广西林业厅直属国有林场,地处广西东南部,地跨兴业、博白、浦北三县和福绵一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足,地理环......

    广东省国营五一农场医院2010年度工作总结1

    2010年度医疗工作总结 在2010年年度的卫生工作中,我院以科学发展的观念,落实医院科学发展。结合职工医疗保险、职工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保险,树立全新经营理念,落实以病人为中......

    保亭国营金江农场(五篇材料)

    保亭国营金江农场国营金江农场位于保亭黎苗族自治县南部,场部距县城18公里,距国道海榆中线244公里处,北距五指山29公里,东距七仙岭温泉18公里,南距三亚市59公里。场部位于响水河......

    农场有限公司情况简介

    市**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情况简介**市**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位于**市富安镇九九村,目前流转土地1275亩(九九村1000亩、梁一村275亩),注重发展绿色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