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战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而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发展 产业 三农 新农村建设 增收
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县农民收入增长从纵向比较成效突出,但由于受地域和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横向比较,尚存较大差距,2008年全县城乡差别越拉越大,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全县农民收入结构看,主要依靠种养业和务工输出,因此全县农民收入因地理条件差异而不同。西部乡镇山地自然条件较好,依靠山地种植桑蚕、采集中药材、发展林果和扩大畜牧业养殖,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渠道;中部乡镇人多地少,外出务工和进城打工、经商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东部乡镇土地条件较好,林地资源相对
较差,农业收入主要是粮食、烤烟和中药材。但在总体上镇安县山多地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更为严重。同时农业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县大气无污染、水质洁净,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地,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分析市场竞争现状,只看眼前利益,不思长远,小富即满,这些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观念仍处于低层次、适应性调整阶段。农民收入依赖于传统主导产业的陈旧式化经营,对发展新型产业怕担风险,不敢投入,依赖优惠政策,绝大多数农户不敢把承包地全部投入新型产业,导致新型产业发展过于分散。加之产品销售观念还未完全从计划经济的羁绊中挣脱出来,不敢跑市场、拉客户、拿订单,这种陈旧的种养观念和短期经济利益观念阻碍了农业战略性调整,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龙头企业的缺位制约了农村产业化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县龙头加工和营销企业少,带动力弱,现有的核桃、板栗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况,致使我县的粮食、林果、畜禽、肉蛋、中药材等大宗农畜产品以单纯的初级产品出售为主,不能精深加工转化增值。目前农户种茶叶、烤烟的积极性之所以比较高,主要原因是
产品有专业公司收购,农户无产品销售之忧。而中药材、草畜产业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就是产品需农户自销,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和闯外地市场的能力,缺少收购、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导致新型重点产业产品容易出现一生产就过剩,一过剩就难全销的现象。特别是蚕桑产业近年来不仅没发展扩大,反而在倒退。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外出务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渠道这一。但总体上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基本没有就业的门路。据2004年人才资源调查,全县农业人口24.96万人中,具有大专学历15人,中专学历186人,高中学历759人,三项合计占农业人口的0.37%。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进城务工大多是从事城镇人员不愿做的体力、苦力劳动,难以在城镇择业和稳定就业,收入也较低。
第二篇:浅谈农民增收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农民增收问题
作者:李 霞 高生荣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0期
摘要:本文对农民收入问题概况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关键词:农民增收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目标任务。农民收入增减又是反映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的重要标志。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还直接关系到开拓农村市场,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农产品的供给。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课题。
在新的形势下,农民增收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稳定增产压力渐增,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农资价格上涨,给农民继续增收致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必须积极规划新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才能切实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7个“一号文件”,初步形成了新时期“三农”工作政策体系。要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如、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补贴。汽车、彩电、冰箱、电脑、手机下乡活动补贴。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补助。粮食生产大县奖励、生猪生产大县奖励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等。通过落实这些强农惠农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在中央政策指导下,积极探索农户致富的新模式、新办法。通过财政贴息、农户贷款、低收入户零利率贷款,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切实解决了农民在增收致富过程中遇到的增收无本、增收无路、增收无法、增收无力的“四无”问题。
从延长县七里村镇张义夫子村的调查情况来看:农业增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按农户收入在上、中、下三种情况调查了20户村民,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民收入较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的户都是菜农和经商户,农民收入较低的户,是无劳动力和一些搞“老一套”大田里种植的“保守”户,他们一年辛辛苦苦地“从家里到地里、从地里到家里”一条路来回的走,但只能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问题,达不到小康生活水平,更谈不上富裕。而菜农收入较高,是他们尝到了种植大棚蔬菜的甜头,对新品种新技术容易接受,这样在农村就形成了两极分化。富的一年比一年富,穷的越来越穷。因此,农民增产和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主要课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增长快慢与农民收入的来源于构成紧密相连,是与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村经济结构及农业内部结构相适应的。分析张义夫子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无规划,不看市场需求,盲目蛮干,农民思想保守多种原因所造成。
1.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迟缓,农民收入来自二、三产业的比重低,从事第一产业的较多。今年张义夫子村人均纯收入虽然比去年增了3.6%,但是增长速度太缓慢了。生产的盲目性较大,菜农不分析市场需要什么?不懂价值规律,而是种植什么蔬菜一哄而起,使一些蔬菜供过于求,有些蔬菜供不应求,如大蒜和洋芋今年价格较高,种植户却很少,这就是市场信息不灵的原因造成的。
2.农产品需求不旺,销售不畅,价格下跌,增收难度加大,根据我们对农民增收份额占有叫大的果品、蔬菜等销售调查,形势不容乐观。一是果业:以稣梨为例,延长稣梨被称为“贡梨”,色泽、口味好,但是从去年以来外地客商来陕收购苹果的人多,而稣梨却被冷落一旁没人要,销售量比08年同期减少18%,而且价格大幅度下跌。如稣梨:刚刚上市时,每斤价格只有0.6~0.7元较上年同期价格下降了25%。二是蔬菜:以莲花白和白萝卜为例去年9~11月份每斤莲花白价格仅0.15~0.2元、白萝卜每年0.1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减少0.2~0.22元。三是葡萄:去年农户普遍栽植葡萄较多,使葡萄价格下跌,每公斤0.8~1元,加之秋后雨水多葡萄裂口的较多,有的甚至烂在地里。
二、对策与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大力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首先要立足本地资源,选择主导产业。其次,在经营管理上要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在利益分配上,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分红、利润等形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同体。第三,要重视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
3.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需要科技,切实把发展农业生产转化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给农村经济注入不衰的活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工作基础工程,需要大量的工作。为此:一增加科技投入,增加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奖励有贡献的科技人员。二加强农业科技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技培训班和讲座。农业常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范围很广和科学体制。农民要操作农业生产全过程当一个合格农民,就必须具有天文地理,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既要敢于拼搏,更要智勇兼备的“智搏”,既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又要懂得经济知识。只有农民掌握科学技术,才能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4.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增强农业信息服务功能,农民增收速度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灵,种植什么?卖什么?心中无数,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建议县上要重视农业信息网
络建设工作,逐步把农业统计、农技推广和农产品市场三大信息系统地建立起来,为延长县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提供有效的服务。
作者简介:李霞,女,生于1967年12月6日,农艺师,大专文化,从事文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工作。工作单位:陕西省延长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第三篇:浅议农民增收问题
浅议农民增收问题
写作提纲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与特征
二农民增收的现状
(一)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二)我国农民收入低速增长给国民收入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辩证认识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问题
三分析当前农民增收问题存在的症结
(一)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及负担状况
(二)当前我国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分析
四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
(一)从近期看
(二)从长远看
五总结
姓名:武露专业:商务管理准考证号码:010109307051 邮箱:690593094@qq.com
第四篇: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又面临突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要全面建设包括百分之七十农业人口在内的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村的小康,而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又在于加速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得更加富足,更加充实。因此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核心问题。农业战略性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减轻农民负担等成为了重要的解决办法。关键词: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 正文: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众多,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增收最难,因而相对而言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因此,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关注民生,都必经想尽一切办法下大力气增加农民收入。中央所有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农民增收。只有农民增收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突破,我们落实中央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是在新农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有了实质性的历史成就。
农民增收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2004—2008 年农民增收连续五年超过300元,是建国以来首次突破性成就。尽管中央“三农”政策的含金量如此之高、力度如此之大,农民增收自己与自己比还算不错,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绝对额还是在继续扩大,相对差距也没有缩小。农民很努力,为增收在1亩3分地上做足了文章,今年种粮,明年种棉,后年种麻栽蚕;前年养猪,去年养羊,今年养牛,就是难以增收。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农业作为生产生命产品的产业,它的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而这种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社会效益抵减了它的经济效益。用两句通俗的话说:第一,不是农产品不值钱,而是农产品不能太值钱,因为它是生命产品,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价格,它的价值波动会引起整个社会物价的波动,一旦农产品价格涨到城市居民不能承受的临界点,引发通货膨胀,国家就会采取措施平抑农产品价格,维持社会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第二,不是农业本身低效,而是农业的基础性、公益性、生态性作用没有得到补偿。
(二)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农产品卖难,价格持续下跌,农民辛苦一年,丰收不增收的现象很普遍,使单纯依靠农产品总量扩张增加农民收入变得非常困难。
(三)城镇化进程滞后,使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受阻,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重要原因。
(四)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60%来自农业生产。近几年由于农产品供求市场的变化,买方市场形成,农民卖难导致农产品收购价格波动走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五)农户的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自身积累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除了国家少量投资,主要依靠农户的积累和投入,但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和农业收入利益下降的情况下,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限制了农户自身积累的增加,小规模自给性生产
造成新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六)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之一。现今,我国农村还有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增长速度快,而农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人增地减矛盾十分突出。农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进步产生的“挤出效应”,使部分农业动力非自愿地走出农业生产,成为剩余劳动力。
(七)农村的孩子上学难是个问题,虽然国家有政策支持,但是相对而言,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也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收入问题。当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的时候,由于他们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也就不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挣得更多的收入,往往做的是最下层的工作。
(八)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工业的大力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自然资源过渡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面广,耕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增多等,造成粮食减产,农民收入减少。
二、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一)实施农业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现今社会,粮食生产已经达到基本平衡。同时,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这种变化要求适时调整农业生产目标,由单纯增加农产品产量,转变为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把提高质量和增加效益放在第一位。农业生产目标的变化,决定了农村工作任务的变化。要从单一努力增加粮食产量,转变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农村工作任务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
1、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向外型农业)。以创汇农业为龙头,面向国外市场,面向国内生产加工基地,建立起自己的优势产业带和出口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新品种引进及新技术应用”的产业链。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装备,同当地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灵活的家庭经营等以最佳方式组合起来纳入社会化专业生产体系,建立起各种名优特农副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生产基地,并以基地为中心形成一个高技术、新品种、多种类、大批量、低成本、高效益、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外向型农业生产体系。藉此来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2、突出抓好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养殖与加工。一是要充分发挥已有优质特色品种的作用,组织好对已有高效品种的种植、养殖与加工。二是要适时引进新的适宜于本地区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或出口创汇。三是应强化农产品的加工环节。通过加工,在生产出新的农产品制成品的同时,也生产出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
当前,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农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程度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①、在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因时制宜,如甘肃省利用当地优势反季节种植蔬菜,在东南沿海地区炎热的夏季,正是甘肃种植蔬菜的大好时机,在种植蔬菜时,注重多样化、优质化,仅蔬菜一项,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增加4000多元。②、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在广西东兴市江头镇巫头村,刚捞上来桌面大小的海蛰,一个只卖1元多。中间商简单加工一下,就可以卖到10元,拿到饭店一小碟就可以卖到10元。可见,农产品深加工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好项目,瞄准市场,抓住机遇,引导企业向农产品开发方面进行投资,使销售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上给以支持,以增加盈利,增加积累,增加农民收入。
3、切实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由于农产品检验防疫工作的滞后,我国目前每年仅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260亿人民币,间接损失达800亿人民币。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不仅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特别是创汇农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4、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经。我们要积极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拉动农业商业化的发展,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企业化运作。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培育“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的观念和行为。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的资料:湖南的上市公司“正虹饲料”通过资本嫁接,将过去资本弱小、信息不灵的8000个养猪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产前无息贷放种猪、饲料、药品,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产后以保护价全部收购。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熨平和吸收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正虹饲料”百万头生猪工程实施的结果,农户每年户均赢利4800元,最高到20多万元。可见,借助中间性商业组织,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熨平农业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业劳动力
大量的劳动力闲置,是我国农村收入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以增加收入。
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制约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的短缺。因此,招商引资是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农村廉价的土地和剩余劳动力,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要素市场,农村的水、电、交通、通讯等条件日益得到改善,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条件。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努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大量安置农村劳动力的最佳选择。同时,要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餐饮业、旅游业等。需要指出的是,应特别重视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因为这种企业既可以将农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解决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和销售问题,又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应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中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的考核力度,制定政策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一点在密云的新农村建设中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量的企业在密云建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业开发区的建成,这样做转移了大量的剩余生产力,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由于密云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供给全北京市饮水的密云水库,山清水秀,因此密云的第三产业也发展的比较好,政府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依靠山场良好的自然条件,在山场上种植了各种果树,如栗子、李子、梨等,开展特色采摘活动;养殖了柴鸡、猪羊等家畜,开展特色农家服务,在这里游客可以吃到地道的农家菜,到此的游客都非常满意认为很有特色。另外,为了提高旅游的价值,我们还对冶仙塔等建筑进行了修缮,将它列入到旅游景点之内,提高农民的就业数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三产业的发展,仅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性,而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根本上讲必须搞好培训。从长远看,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但近期内应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列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切实抓好。可考虑采用定向培训与非定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和非专业技能培训,使定向的专业技能培训面向专门的行业和特定的企业、特定的岗位,而非定向的基本技能培训,则为专业技能培训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三)搞好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农民增收的出路之一在于农村的城镇化,而城镇化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工业化水平。因此,就整个农村而言,应强化二产的引导、支撑作用,重视二产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乡镇,几乎都是工业化进程比较快的乡镇。建设工业园区,集中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和对国内外投资商的服务,是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经验。同时,应积极发展服务业。劳动密
集型的工业企业和服务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就业领域。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完成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更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使其掌握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
(四)努力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
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其投入产出率和比较效益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行业竞争力比较弱,因此,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就必须提高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增加农业的投入。政府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还应制定政策,创造条件鼓励非农产业、企业、个人和外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这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也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要措施,应该成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农业的发展也是越来越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减轻农民压力的措施,但是还应该将这些政策更好的实施,不要只停留在文件里。
(五)保护生态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农民的收入
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凡是生态环境好的时期或地域,农业发展就好。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发展农业的必然选择。
1、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宣传,强化公民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发展绿色农业和环保农业。
2、要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加强公民的法制意识,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3、要依靠科技进步,及时淘汰破坏环境的农业技术,鼓励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如生物技术、新型肥料、农药和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发展工厂化农业。近几年来,还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科技系统应用于现代的温室管理、决策和咨询中,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要实现农民的增收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农民自身的不断进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不管如何,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农民的增收还是指日可待的,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还是很有前景的。这需要现代化的思想与开拓。理论联系实际才会有最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2002年第5期《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黄季琨.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些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1).
何忠伟,冯彬.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0(11).
李春亭.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反思【J】.
梁优彩.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J】.中国经济导报2001—03—13. 赵永平.农民代表谈增收【N】.人民日报,2001—03—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1—03—18. 王淑玲,王金辉.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2001-11
第五篇: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党的十六大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出现的新问题,作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决策,是当前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中心任务。如何探索和破解农民增收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更快地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促进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仙居县来说,显得非常的迫切和十分的重要。本文就仙居县当前农民收入现状,特点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粗浅分析,并着重从农业增效和加快劳动力转移等层面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特点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农业经营体制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类农村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日益凸现,农民收入呈现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农民收入的趋势看,收入总体水平逐步提高,但增幅趋缓,总量偏低,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随着农业经营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扩大劳务输出、加快高山移民、鼓励进城务工等途径,该县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数字显示,农民人均收入从1980年的140.5元增长到2003年的3446元,每年以超过5%的增加速度提高。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存在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民人均收入总量偏少。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为3346元,低于全省的5431元,全市的5359元,更不用与其它比较发达的县市区相比;二是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呈现阶段性明显放缓趋势。据统计,“八五”期间,且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27.7%(未剔除物价因素,下同),而“九五”期间年递增7%,2001—2003年年递增6.4%,呈现出高速增长后增幅阶段性递减的趋势;三是农民收入的提高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1998年—2003年五年期间,全县人均GDP从4669元增长到8018元,年递增14.3%,而同一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493元增长到3346元,年递增6.83%,大大滞缓于经济增长速度,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1998-2003年,全县城镇职工人年均工资从8466元增长到18333元,年平均增长23.3%,明显高于同一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增幅6.83%的增长幅度。
(二)从农民收入的构成看,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但增收途径不稳定,实现增收的基础比较脆弱,影响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随着农村工业、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劳务输出的扩大,二、三产业生产要素加速融洽,农村人口加速流动,传统的农业职业重心已经逐步转移,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增收空间不断得到拓展,多渠道、多元化增收格局已初步形成,总体来说具有特点:一是非农产业收入已成主流。从经营产业的收入构成看,据农经系统数据显示,1998年—2003年农民家庭经济总收入中从第一产业获取的收入占总收入分别从42%左右下降到22.83%,而从包括劳务输出在内的二、三产业中获取的收入分别提高到了10.17%和67%;从从事产业的劳动力构成看,在全县农村25.65万劳动力中,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分别占总劳动力的49%、11.5%和39.5%,人均劳动力年收入第一产业为2672元,二、三产业为8302元;从劳动力转移的流向看,从事劳务输出的有9.75万人,收入达5.2亿元,占总收入的40%以上,已成为仙居县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来源,是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但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在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中,相当一部分的人就业不充分、不稳定,且就业层次较低,其中打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37%,商业饮食业占家庭收入的34%,而经营工业收入仅占家庭总收入的1.7%;二是政府扶持力度加大,政府转移性收入增长势头良好。随着“三农”扶持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减负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的政府转移支付收入明显增长,其中政府每年投入产业化专项资金达400万元,高山移民扶持资金200万元,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粮食直补为主的政府转移支持收入增长较快,今年共发放粮食补贴8万多元,种粮效益每亩增收200万元;同时,随着税费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民负担逐步减轻,农民负担总额从实行税费改革前的2000年的2812万元减轻到2003年的425万元,人均负担减少58元,随着2004年开始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基本可实现农民的零负担,但由于农业收入受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疫病影响较大,影响增收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强,农民收入还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和稳定来源。
(三)从农民收入的层次看,贫困阶层的脱贫步伐明显加快,但农村内部贫富差距日益加剧,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现。随着“百乡扶贫攻坚工程”和“欠发达乡村奔小康工程”的实施,扶贫开发、高山移民、结对扶贫方面取得明显成果,贫困地区、经济薄弱地区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其中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村由2000年的145个、5.5万人口减少到2003年底的70个、2.32万人口,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村已全部消除。但贫富差距明显拉大,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根据2002年我省按人均低于2366元的乡镇村划定为欠发达地区的标准,目前仙居县有6个乡镇、164个村、7.11万人口的农民低于此标准,人均收入最低的乡镇仅为1520元,与最高乡镇的4686元相差3.1倍,极差3166元,而贫困村与富裕村的人均收入更是相差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二是高低收入阶层极差拉大。从全县100户农村住户调查发现,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的农户家庭占34%,低于1000元以下的农户占4%,特别是地处高山深山偏远地区,且以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为生的许多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在低水平状态,而超过5000元以上的农户占17%,最高的农户人均4万多元,人均收入差距非常明显。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农民收入的绝对低下、增收渠道的不稳定、收入差距的扩大构成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严峻的挑战,从深层次上分析其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结构调整缺乏系统性,农业增效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近几年来,仙居县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农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农业增长对农民人均收入贡献不大,1998年—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6.8%,而农业人均收入绝对值基本持平,并且中间几年连续下滑;同时每个劳动力年平均收入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收入为2672元,是从事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得的收入三分之一,是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农业增效不快、增收不明显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农产品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的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结构调整缺乏系统性,从而遏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和农民的增收空间,结构调整所包含的“巨大“增收了效益没有充分发挥。一是信息、技术的缺乏制约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优化。使得该县的大宗农产品低层次趋同,总体质量不高,名优产品比例很低,适销对路产品偏少,造成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现象更替出现,如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卖桔难、卖蔬菜难、卖板栗难等。作为该县支柱产业的杨梅,目前也存在品种结构的问题,在目前10万亩面积中,有3万亩左右是低产园,其中1.5万亩是老龄杨梅,毫无种植效益;二是产后环节不畅制约着产业层次的提升。由于缺乏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的有力带动,农产品加工明显滞后,产业的出路和多次增值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能量还比较有限,增产不增收现象仍然存在,在该县几大主导产业中,以仙居鸡为原料的精深加工年加工量为30万羽左右,加工率最高不超过10%,而年产5万多吨的水果除杨梅约500吨开发酒类消化外,基本上以鲜销为主,年产4万多吨的蔬菜及水产等产业加工量目前还是空白;三是产业组织化程度的低下制约着名优品牌的开发。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品牌杂乱、无序竞争现象更是值得推敲,此外,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市场体系的不完善都明显制约着品牌效应的发挥,制约着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区域资源比较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使得农业整体效益低下,难以实现经济的扩张。
(二)县域二、三产业和城镇化实质性进展滞缓,减少农民、致富农民的效应短期难以充分发挥。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城乡人力资本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农村人口就地转移,是促进农民的社会转型、加速非农产业增收空间扩张的重要载体和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但从全县的实际情况看,不仅进展不快,而且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难,据统计部门提供数据显示,目前,全县共有不足13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其在本县内流动的人口不超过3万人,只占流动人口总量的23%左右。一是乡镇企业大量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的势头出现放缓趋势。一方面,由于近几年乡镇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投资规模、生产实力、先进技术开发等市场要素竞争激烈,对乡镇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和冲突,特别是工艺美术作为我县乡镇企业的一大传统支柱产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的行业,总体上存在着地域分散、行业组织化程度低,技术自主创新低、经营理念落后等缺陷,近年来发展势头受阻,产值增速趋缓,劳动力吸纳能力放弱,据调查,全县乡镇企业中从事工艺品行业共有580家,占全县乡镇工业930家的62.4%,其中规模上企业只有87家,产值一直在25亿元上下徘徊,今年1—4月份产值同比还下降19.4%,削弱了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其次,随着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的趋势加速发展,从而吸纳劳动力空量未能呈同向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外地务工人员特别是江西、安徽等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对当地劳动力的就业造成很大冲击,在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岗位占据了很大份额,据调查,外地农民工的工资要求相对于本地工人的低20%以上,目前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外地人口占20%以上。二是城镇化带动农村人口的有效转移进展滞缓。城镇化水平的高低衡量一个地区农业人口转移速度、效率以及非农产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准,据有关方面测算,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高达90%,发展中国家也达到34—50%以上,而我国至今只达到35%,而从仙居县看,这个数字还要低,达到32%左右,并且城镇化的真正水平和内在质量不当,实质性带动作用不明显,就现实情况看,一方面,由于县城的自身容量和农民素质的限制,不可能实行短期内的大规模转移,只能实行有序的梯度转移;而作为实现转移最明智和最现实选择的小城镇,目前横溪、白塔、下各等中心镇建设正在趋向成熟,其它大多只是简单的商品交换集散地,工商、交通、金融、科技文化的交汇和集合作用不明显,集聚和扩散效应不能充分发挥,跟农村差别不大,对周边农村居民缺乏足够集聚力和扩散力;另一方面,由于受就业制度、入学制度、社保制度等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进城务工农民大多也只是进行了暂时的职业转移、主要劳动力转移,而没有实现从就业、全家定居到户籍的彻底转移,导致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老弱人员滞留农村,劳动力的负担系数较高,造成农业生产率低、粗放经营土地现象严重,农民收入难以增加。
(三)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实现充分就业的梗阻现象严重。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已不只是土地、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是劳动者知识、能力、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据国内外权威经济学家分析,我国农民学历教育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5%,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20%,而仙居县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山区农民由于文化程度的制约,劳动技能薄弱,经营投资理念落后,创业意识和先进投资意识淡薄,跟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差距,导致一方面难以接受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经营理念落后,致使农村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适应不了当前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制约了增收空间向更高层次发展。据对仙居县外出务工经营人员调查发现,在外出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23.%,大专以上的仅占0.6%,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多数缺少就业必需的技能、技术,基本上均从事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业及低层次的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管理、技能智、能型新兴第三产业和投资业等等,明显制约了我县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和流速,导致增收渠道的不稳定性和低效性。在我县从事劳务输出中,从事加工小吃小餐饮业的劳动力占45.1%,从事家政、护理的占29.8%,而从事金融、保险业的只占6.3%左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术产业的兴起,一方面企业以及其它领域对拥有熟练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村外出打工的农民在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上跟市场需求标准有明显差距,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越来越大,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越走越窄,是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四)农业农村投入明显不足,农民持续增收缺乏有力的支撑。具体体现在:一是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资金短缺、投资乏力,是当前制约该县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性障碍,也是制约农民外出投资创业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仙居县大部分农民经济基础薄弱,底垫资金明显不足,而地方财政又十分有限,政府难以拿出大量资金参与投资和扶持,并且民间信贷又不十分活跃,农业招商引资也难以在短期发挥明显效应,同时作为弱质产业和弱势群体——农业和农民都很难得到信贷部门支持,而作为实施农村信贷的主体—农村信用联社,又存在网络不完善,贷款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经营大户特别是分散农户信贷困难,支农资金严重不足,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农民投资创业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投入薄弱,特别是地处高山深山、生态环境恶劣的村,在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比平原地区高几倍,所需投资量大,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严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二是缺乏科技的有力支撑。虽然近年来“科技兴农”在全县上下已形成共识,各种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但在对外农业技术合作等方面路子不宽,在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层次开发和综合利用上进展缓慢,形不成精品,农产品附加值低;同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面窄:检测设备的落后和检测体系的明显滞后,农技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各类弊端等都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降低了农业的整体收益;三是缺乏信息的有效服务。由于区位条件限制,山区农民信息闭塞,农产品供求信息、务工就业需求信息等的采集、传递利用手段原始简单,农民生产指导、就业决策一定程度上处于盲目、自发状态,缺少与外界的有效接轨,导致增收效益得不到迅速提升。
(五)体制性、制度性障碍没有得到根本性消除,不同发展要素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难以全面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保障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农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农业不仅面临农产品买方市场形成后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风险,而且连续遭受到“非典”、“禽流感”等突发性事件和“云娜”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影响农民增收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交替出现,如今年受“禽流感”影响导致市场行情变化对畜牧业造成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今年14号台风“云娜”造成农业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因此,如果不加强财政倾斜,加快农业风险释放机制的探索,化解和缓解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任何的农业增效措施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农业、农民而言,只为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此外,在推行农村的医保过程中,也遇到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和较贫困农民投保资金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农民看病难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机制、就业体制还未取得根本性突破。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户籍二元体制、二元经济格局,造成农民进入城市就业,在投资经营、劳动就业、劳动权益保护、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等各方面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这对于就业不稳定、收入不稳定、住所不稳定的打工农民而言,显得进城就业成本过高、负担过重,使农村人口的流动和转移就业受到了刚性的约束,从根本上阻塞了农民通过社会转型增加收入的途径。如该县的企业打工人员一般都相对独立于企业,未能建立稳固的劳动关系,导致从业和收入的不稳定。三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等改革的滞后也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一方面,由于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没有形成,土地供求之间缺乏必要的中介组织,土地流转进展较慢,流转层次较低,制约了土地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土地资本的增值作用和农业整体效益,又弱化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部份农民不愿放弃土地,以致成为城乡两栖流动就业的兼业农民,同时,在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中,无论是劳务输出还是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都主要以农民凭自我感觉或典型带动、自发组织进行,缺少必要的组织引导管理、中介服务以及对外输出平台,劳动力流动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思路
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面对新世纪阶段农业农村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突破原有的思想观念、政策体制的束博,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主题,逐步树立统筹城乡理念,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努力拓宽增收空间,构筑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足农业内部增收文章。支持正确的市场导向,紧紧围绕该县确立的“立足生态求发展,围绕持足做文章”的总体思路,适应消费绿色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超势,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服务的支持作用,做强做大绿色生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是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提高产业的规模化水平。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精神,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立足各区域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农民专作合作的联动作用,加大对现有基础的改造和整合力度,进一步扩大杨梅、仙居鸡、高山蔬菜、黄姜、有机茶等重大特色产业种养规模,提升规模层次,优化区域布局,努力构筑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区、中部高新农业经济区、南北两片特色农业开发区的生态农业区域格局,努力培育农业快壮经济。二是大力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充分利用全县农产品丰富的优势,一手抓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一手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大发展;按照“扶优扶强”原则,强化资金、科技、服务支持,扶持如浙江神仙居酒业有限公司、仙居阳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省种鸡场等一批产品开发层次高、发展潜力大、辐射面广的农业加工企业,不断加强主导农产品深层次开发,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促使其增值增收;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快杨梅、仙居鸡等主导产业的跨区域全县性行业协会的建立,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实现产业整合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空间的扩张以扩大经营的规模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加强品牌开发及整合,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一方面,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争取尽快建立包括粮食在内的六大主导产业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地、加工、流通相衔接的监测网,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生态环境以及农产品的检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以及其它各类营销组织作用,按照“一种产品、一套标准、一个品牌”的要求,争取证明商标,整合现有品牌资源,形成统一的标准制度,力争主要农产品能形成统一品牌;同时加强主导优势农产品的推介力度,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必须大力拓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全面多层次的转移,有计划地实现农村人口的梯度转移。一是狠抓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增强致富就业能力。以全面实施“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为抓手,分别以推进“农民职业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培训工程”为重点,突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和种养殖大户的培训,通过农广校扶贫班、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农函大、“双证”教育培训班等多途径培训,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建设,不断加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探索,提高农民的运用先进实用农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创新思路,搞活机制,突出培训成果的转化。总结该县与杭州农广校挂钩、组织首批28名青年农民赴该校接受车工、钳工等机械技术培训,并由该校负责就业推荐的经验,继续走异地培训——推荐——就业互为结合的路子,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二是加强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增收。充分发挥该县劳务输出队伍渐成规模,服装干洗、餐饮小吃、油漆经销、服装批发等劳务输出特色村已相继形成的优势,不断创新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完善服务、管理体系,扩大劳务输出以规模、层次、领域,拓宽农民增收的空间。首先,健全分级分层次的管理协调机构和服务机构,加强各乡镇劳务输出咨询服务建设;以县劳动就业处为龙头,切实加强中介服务、信息发布服务,为用人单位和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劳务输出。其次,积极搭建劳务输出推介平台,通过网上推介、组织异地推介会,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领域。再次,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不断完善该县在全省率先推行异地培训——推荐——就业的转移机制,发展壮大异地输送规模,努力提高就业人员整体素质,打响“仙居技工”品牌,不断提高知名度,抢占外地就业市场。最后,抓好“回引”工程,在加大劳务输出的同时,努力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和服务,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带回的资金、技术和信息,发展多种经营和产业,劳动家乡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适应创建“四大特色经济区”的需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城和横溪、白塔、下各中心集镇的带动和辐射功能,推进城镇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突出旅游产业的带动功能,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吸纳农民转业的途径和措施,充分挖掘旅游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带动农民就业的积极扩张;以工艺美术行业和白银产业为核心,继续实施制度创新,突破工业要素制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给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互促共进、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三)加快低收入群体的分类脱贫步伐,推动农民收入全面加速提高。低收入农户是增收难度最为严峻的群体,根据仙居县低收入农户阶层的经济收入和生产水平,目前贫困农户结构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一类是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贫瘠、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贫困人口;还有一类是有劳动能力、有生产生活条件,但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缺乏其它致富门路的纯农户,根据这一实际,需区别不同情况,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分类指导:对第一类贫困人口主要是继续推进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民政救济政策解决;第二类则抓致富工程建设,最主要的途径是实施高山移民、下山脱贫致富,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梯度推进”的原则,结合城市人口集聚、小城镇建设、中村建设规划,转变山区农民思想观念和恋土意识,认真落实高山深山贫困村下山搬迁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鼓励和引导高山深山贫困农户下山脱贫,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农民生活质量,增加收入。第三类则要做好引导,帮助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其自身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并加强信息、技术、资金方面服务和技持,鼓励他们发展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特色种养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积累资本,带动发展,或引导其克服恋土观念,摆脱土地束傅,鼓励进城务工、外出经商等,帮助拓宽致富门路,实现收入的稳定增加。
(四)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完善政策,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突破一切限制农民创业增收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促进农民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增长。一是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起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持和保障体系。一方面,突破历史形成的“以农哺工”的国民经济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农村投资力度、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政策,积极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教育事业、农村科技推广的投入力度,起立起向贫困地区倾斜的公共财政制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行股份合作,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形成工商企业“返哺”效益农业的投资格局;积极包装项目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并进一步完善金融信贷体制,健全服务网络,完善信贷机制,解决农业项目建设和农民创业的流动资金问题,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外资投入为辅助,广大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资金投入体系,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和健全促进农民增收的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农业保障体系建立,通过设立农业风险基金、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构筑农业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农业风险;进一步推进农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深化就业、户籍制度改革。突破城乡壁垒,取消工商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和收费项目,解决目前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降低就业成本,加快农村人口的城镇集聚,城市转移,促进劳动力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实现异地致富。三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及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加强对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建立减负长效机制,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四是加快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设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使用率,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放手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增收门路。
对平湖市以基地带动农户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04-11-24 *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课题组
平湖市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东部,东北与上海市金山区接壤。平湖市土地面积53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30.8公里,东西宽约30.6公里。2003年年末人口483569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00人。近年来,平湖市委、市政府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提高全市农产品品位、增加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平湖农业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发展,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形成了无公害稻米、双低油菜、西甜瓜、蔬菜、食用菌、畜禽、名优水产、花卉苗木八大特色产业。2004年8月,我们对平湖市农业经济局、海洋与渔业局、平湖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等机构访谈,并选取了新仓镇、新埭镇进行调查,调查层面主要包括4家龙头企业、3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新埭农技站西瓜基地、新仓农技站蔬菜基地、平湖市新埭米业有限公司无公害稻米基地)以及100户农户。
一、依托无公害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管理成绩斐然
平湖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无公害稻米已发展35万亩,占全市稻米面积的95%以上;无公害蔬菜10万亩,占全市蔬菜面积的66%;无公害西甜瓜7万亩,占全市的87 %;无公害食用菌 600 万平方尺,占全市的60 %;无公害水产8万亩,占全市的80 %。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2003年全市共检测各类农产品样品49422个,农残检测合格率为99.5%,与2002年的99.45%相比略有提高。农产品品牌明显发展,全市已有11只农产品获得省绿色农产品认定,有1只农产品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定。2001到 2003年,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平湖市有2只农产品获名牌产品;在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有9只农产品获优质农产品金奖、8只农产品获银奖、24只农产品获优质奖;在嘉兴市农业博览会上有7只农产品获名牌产品、11只农产品获优质产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尤其是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比较看好平湖无公害农产品。2003年瓜果、蔬菜类及家禽、家畜及水产品等农产品市场营销量达到18万吨,比2002年增长近9个百分点,营销产值达到5.5亿元。其中营销到上海市场农产品突破10万吨,占整个农产品市场营销量的60℅,营销产值达3亿多元,使得平湖市农产品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提高。
依托无公害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带动农户致富的作用日益明显。通过对基地、农业龙头企业的组织管理和全面落实各项无公害措施,以此带动农户的广泛参与,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民致富起到了极强的辐射作用。2003年,平湖市新埭镇建立了占地800亩的无公害西瓜基地,在2003年中春季基地设施面积500亩平均亩产2210公斤,平均售价每公斤2.8元,亩产值6188元,创总产值309.43万元,比全镇平均亩产2008公斤高出202公斤,亩产值4819.2元高出1368.8元。春季双膜覆盖西瓜300亩平均亩产2510公斤,平均售价每公斤1.1元亩产值2761元,创总产值82.83万元,比全镇平均亩产1985公斤高出525公斤,亩产值1786元高出975元。夏季基地设施面积450亩平均亩产750公斤,平均售价每公斤2.4元,亩产值1800元,创总产值81万元。全年基地累计总产量达到2195.5吨,创产值473.26万元。
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稳步发展的经验总结
第一,加强宣传培训,在思想战略上重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平湖市在基地建设中强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实行主要领导责任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等渠道,积极宣传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目的意义。据统计,三年以来,平湖市农业部门共印发了5万多份无公害农产品宣传资料,配合市电视台、电台制作了3期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工作的专题报道,为平湖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大力开展适用技术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受训人数30000人次,印发标准化技术资料1万多份。开展科普宣传和送科技下乡、科技咨询活动12次,现场指导、解答无公害稻米、蔬菜、西甜瓜、花卉等农产品生产技术,参与农民达15000余人。
第二,有效推行农业标准化,在生产标准上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按照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管理办法,平湖市制定了《平湖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申报管理办法》。对基地建设实行项目制管理,通过主体申报、专家评审、组织建设、验收认定四个环节开展项目建设。目前全市稻米、蔬菜、西甜瓜、畜禽、果品、水产品、食用菌等7大产业已建标准化基地23个。在推广标准工作中,积极组织农户、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共同参与,重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标准化中的带动作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到基地、规模经营户推广农业标准,将全市的39只产品79项标准分发到生产者手中。通过抓好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技术规程,辐射带动更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按照农业标准组织生产,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平衡发展。平湖市的无公害稻米标准化生产作为发展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的重点示范项目,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扩大了标准化生产范围,提升了平湖稻米档次。稻米标准化推广基地面积从1999年的0.15万亩,增至2003年的15.254万亩,辐射带动标准化生产面积20万亩,全市的稻米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
第三,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在生产环境上严格把握农产品生产。平湖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建立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禁用、限用及推荐的农业投入品品种和目录。开展以种子、农药、饲料添加剂、兽药等为重点的“绿剑打假保农业”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禁用农药、添加剂的监督检查,对禁止使用的甲胺磷、禁止呋喃丹、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禁用添加剂,开展了执法检查。2003年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9次,共组织集中执法17次,全年出动执法人员930人次,检查各种农药、兽药、种子等农资经营和生产饲养户1026次,检查农资产品325批次,963.5吨。取缔无证经营农药5处、无证经营农作物种子9处。查处种子案件3起,兽药案子1起,饲料2起。制订《平湖市2003年-2010年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在各乡镇划定的畜牧业“禁养区”和“非禁养区”。目前已有5个牧业园区着手建设。明大牧业园区首期开发110亩,投资1400万元,建成集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包装销售一体牧业示范园区。
第四,灵活运用各种形式手段,在市场上开拓农产品质量营销。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平湖市采用多种方式,较为普遍的是以订单的形式,通过公司+基地、基地连合作社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能力,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如以新仓镇为例,重点实施了三大营销策略:一是品牌营销。确立名牌战略,树立品牌优势,实施“寒香”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营销本身就是一种集质量、服务、技术为一体的产品营销。新仓镇应用现有的“寒香”农产品牌,依托品牌效应,走进市场、走出国门,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合同营销。合同营销是一种先商流后物流的农产品流通过程,是一种契约生产和销售。根据与厂方签定的合同要求,按规定的质量、数量、规格进行生产,然后集中力量组织收购,对符合要求的农产品送加工厂加工出口。三是信誉营销。实施信誉营销 发挥信誉优势,最终将基地的农产品在销售领域成为免检产品。在诚信为本的农产品销售领域以质量、品牌取胜。
第五,稳步增加投入,在资金上保障无公害生产顺利推进。平湖市财政切实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的支持力度,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定、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督检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攻关、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防疫等方面,每年投入600万元以上。其中对列入国家和省级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的项目,由市财政给予配套支持。对确认为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奖励实施单位2万元。经批准立项,并通过市级验收公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给予项目建设配套补助。当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给予5万元奖励;通过省级以上绿色农产品认证给予2万元奖励。每年安排6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建设三级检测网络、补助检测费用和技术培训等。
三、基地进一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户的农产品质量意识仍需加强。调查发现,无公害基地建设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和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具有严格的要求,基地带动的农户数量一般较多,但农户的质量意识与基地建设的质量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基地为参与农户提供环境、作物种子、培养技术、限定药物、产品检测等功能,基地内部的部分农户虽然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但对其理解程度不深,农户至始至终是个参与的角色,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上还是缺乏主动意识。基地以外的农户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第二,无公害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优质优价优势不明显。平湖市的现有安全农产品多为未加工或粗加工,附加值少,价格难以提高,优质优价未能很好体现。单凭无公害这面旗帜在市场上难以取得明显优势,如新仓镇的蔬菜基地中安排种植了1000亩无公害毛豆,但最终决定毛豆的市场行情的是其外观与口味,无公害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
第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偏少,绿色农产品基地还没有上轨道。平湖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虽然较大,但大多数为平湖市市级基地,通过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基地)认定的面积、产品认证数量却相对较少。
第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推进清洁化生产和控制工业 “三废”、城市和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态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第五,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发展迟慢。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面不广,带动力不强。农产品加工比率明显低于全省水平,在现有30农业龙头企业中,没有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影响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提升发展。
四、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感到进一步提升发展平湖无公害农产品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要进一步提升现有基地水平,加大投入,充分发挥示基地范带动作用,围绕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市和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市)的创建,调研组从宏观角度上提出的一点对策思路。
(一)建设与完善配套体系,这包括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认证、执法等相关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进一步抓好标准制定和完善工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做到国内领先国际接轨。抓好平湖市的优势农产品“西瓜、苗猪、蔬菜、蘑菇、蟹”等标准的完善修订,着重开展无公害畜禽、水果、水产品的标准制定。对已建成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和各大市场、生产基地、龙头企业设置的检测网点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到位和设备更新,规范农产品安全检测的运行机制。以市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取得计量认证、法定资格为契机,制定产品取样检测、检测数据管理、超标产品处理、安全信息通报等制度。认真落实《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办法》,健全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办好《农村经济信息网》、电台《农家顾问》、报刊《绿色田野》、电视台《金色田野》等栏目,及时发布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模式,指导全市绿色农业建设。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一套适合平湖市的农业环境预警、预报和防治决策体系,为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服务。
(二)加大对农户无公害生产意识的宣传。
在现阶段培育一个注重农产品安全的人文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块内容,通过宣传,引导农民提高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达到扩展、丰富和修改制度的目的,使各阶层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发展安全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利用新闻媒体,激励农民主动参与无公害农业基地建设,逐步使发展标准化农业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便于管理和实施,分别组建以政府领导、农技站技术骨干和涉及行政村村委为主的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真正把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落到实处。并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确定培训计划。通过会议、广播、现场辅导等形式对基地内的农户进行无公害生产意思和种植技术辅导培训,提高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
(三)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旨在从农产品源头控制安全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根本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其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实施农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从产前确定厂商固定资本所能够达到的质量安全水平,由于固定资产在短期难以发生改变,质量相对会有较长期的安全标示。);二是对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得出厂销售(加强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伪劣检测);三是对检验合格的农产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向社会做出“质量安全”承诺,从产后使生产者的产品留下了“指纹”,使农产品来源具有可追溯性,以约束和激励企业的内部质量行为。为适应平湖市经济进一步开放的形势,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必须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采取审查生产条件、强制检验、加贴标识等措施,对此类违法活动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做好农民增收的“加减乘除” 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发布时间:2004-11-24 ● 本刊编辑部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怎样让“高含金量”的1号文件有效落实,怎样才能切实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这需要我们各级政府做好农民增收的“加减乘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加法就是增加投入。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教育条件和水平还很落后,农民的素质也亟需提高,这些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硬件”。硬件不硬,农村长期、稳定地发展就很难实现。有了资金投入,相应的配套政策也必须跟上,从制度上确保这些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还要增加农民的增收渠道,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拓宽农村内部的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减法就是要减轻农民负担。目前在基层一些地方,伤农现象仍时有发生,在农民身上打主意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国家优惠政策出台不少,但是农民兜里的钱却依然存不住,总被一些杂七杂八却又看似说得过去的收费掏了出来。这种现象必须彻底根治,国家的各项农业优惠政策,地方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乘法就是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等,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用市场之手激活农村各种资源,使农业走上大市场,实现效益倍增。科技就是生产力。没有科技强有力的支撑,农业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民要“土里刨金”也无从谈起。要在农村建立长效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帮助农民掌握科技这个强有力的武器。产业雷同、特色不够是不少农村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迈开大步。除法通俗地说,就是要让农村不再是农村,让农民不再是农民。如今,“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已经是一个广泛共识。我国经济总量已有大幅跃升,但农村人口众多,人均GDP水平还比较低。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必由之路。小城镇建设应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农民增收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实践告诉我们,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现在各项政策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在这方面农民增收的“加减乘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
发展订单农业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几年来,我国订单农业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各地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特色农产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涉及的产品不断增多,连结机制不断趋向完善,形成了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订单农业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农户与企业之间的供求矛盾,扩大了农产品销路,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由于订单农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协议双方观念上的差别以及农产品的特殊性,订单农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要进一步推进订单农业的发展,必须具体分析订单农业面临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从目前来看,应着重从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合同制度、建立风险基金、优化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着手。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
1、订单农业的履约率不高。订单的履约率是衡量订单农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目前订单履约率不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市场价格与订价出现偏差时违约。当市场价高于订价时,由于农民市场意识薄弱,短期行为严重,在利益的驱动下,会把产品销往市场造成毁约;当市场价低于订价时,企业将承担着巨大的价格风险,这种风险极有可能转化为企业的巨额亏损,这样企业就会降低价格或者提高收购标准,导致毁约。二是产品达不到要求而违约。受自然因素和农户素质的影响,提供的产品达不到合同所规定的标准,而导致的毁约。
2、订单的合同不规范。订单合同文本不规范,签订的条款不全、不详细,对涉及到标准、规格等质量的较含糊,发生纠纷后,农民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部分农民的法律和文化水平较低,在“订单农业”中,所谓签合同,往往是签字而已,对合同的具体条款是否规范、合法都不予以认真研读。有些订单过于简单化,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纠纷将难以按照“订单”的要求来解决有关问题。
3、订单农业的政策支持不够。农业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发展和规范订单农业的意见》,各地针对订单农业也陆陆续续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有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政策支持力度偏低,有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因订单农业受到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制约,存在着较高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急需政府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和提供优惠政策等各种手段来转移分散风险,这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二)原因分析
1、订单农业方式本身的不足。订单农业,它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农民与收购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一种现货远期合约。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合约是签约双方私下协商的产物,由于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双方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它的价格决定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容易导致经济纠纷,毁约率提高。二是远期合约的履约仅以签约双方的信誉为担保,现货市场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导致了合约的不稳定性。三是签约双方在签约时所达成的价格协定不能彻底转移价格风险,只是使价格风险在签约双方之间相互转移,价格风险依然停留在流通领域之中。价格一经确定,就无法再变,缺乏弹性,使价格失去了本身所应有的随时反映供求状况变动的能力,降低了价格的灵活性。
2、农产品订单的特殊性。无论从交易商品还是交易双方来看,农产品订单都有其特殊性:一是农产品本身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其产品质量跟自然因素紧密相连,而产品品质问题更是订单履行的关键所在。二是农业订单与工业订单相比较,具有生产经营方式分散、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户的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信誉水平和质量观念低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短期利益极易违约。三是农产品与工业品有着显著的区别是具有“生命性”,农产品受到保鲜贮藏时间短的限制,又受其自然生长的影响,比如有的农产品采摘时按照合同规定的标准,但等到几天后,其形状又增大了许多,导致不符合标准,而工业品都没有以上情况,所以农业订单具有其特殊性。
3、诚信度不高造成的信用危机。由于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的淡薄,诚信度不高,签约企业与农户彼此不守信用。一方面企业在“订单”定价时,就压低了价格,而在“订单”执行中,部分企业在市场行情发生较大变化后,又只顾自身利益,虽有“订单”,却不按“订单”履约,坑害了农民利益;另一方面,若所订产品市场价格高于订单价格时,多数农民也有违约之举,而企业对此也无可奈何,这样又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由于企业与农户缺乏足够的诚信,造成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是导致订单农业毁约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4、对订单农业缺乏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对订单农业缺乏重要性认识,导致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订单规模偏小,覆盖范围窄,履约率低,不利于订单农业的推广。二是由于签订的农产品往往是新事物,没有经验作参照,而事先又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对其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缺乏必要的论证,“订单”往往流于形式,造成毁约。三是对订单合同本身缺乏重要性的认识。有的合同过于简单化,在履行过程中极易发生纠纷,容易造成双方毁约。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订单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各地政府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国家加大对“三农”扶持的有利时机,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推进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参谋作用,通过有关农业信息网站发布农产品信息和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动态,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随时抢占制高点。二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切实抓好绿色食品开发和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强化基地建设。没有基地,订单农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建好基地带农户”和“两头在外”的新思路,一方面根据企业加工销售的需要,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发展优质规模基地。另一方面利用外地资源优势,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原料基地。
(二)加快合作社建设,强化发展载体。
确保订单农业履约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有一定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社不仅能有效地维护农户利益,而且在促进农产品销售、提供生产服务、提高农户与企业的对话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户通过合作社这个载体,找到了代言人,提高了其利益的保护力度;企业通过合作社签订条约,也有效地解决了与千家万户签订合同存在着成本高、履约率低等问题。“企业+合作社+农户”在订单农业中是比较成功的模式,它有效地解决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双赢,是重点发展模式之一。
(三)规范合同制度,完善保障机制。
完善价格制度。利益分配机制是订单农业的核心,各级农业部门要对价格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价格机制对企业和农民的影响及其适用的条件,建议企业根据市场状况、企业实力、产品特点确定合理的价格机制,从而确保合同履约率的提高。健全合同制度。一是推广书面合同。克服口头承诺、君子协定、意向协议的不确定性,增强法律约束力。二是规范合同文本。针对以往合同存在的内容不全面、格式不规范、标的不具体、责权不明确等问题,制订标准、示范文本,对应设条款进行全面规定,以确保合同切实有效地履行。三是积极探索防范措施。鼓励采取公正鉴证、实施担保、预交定金或保证金等措施,保证合同履行,维护订单农业的顺利发展。强化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订单农业”是“法制农业”、“信用农业”。讲求诚实守信,依法签约,认真履约,才能合作得长久。要大力宣传《合同法》,以法律来约束企业与农户的行为,增强企业和农户遵守法律和诚实守信的观念。
(四)建立风险基金,提供发展后盾。
对未来农产品市场走势预测的准确与否,决定了企业与农民所要承担的市场风险,而市场风险的规避程度,决定了订单履约率的高低。因此,一是要探索建立订单农业风险基金。当企业与农户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这些不可知因素带来的风险时,给其适当的补贴,减少双方损失,可以有效保证订单农业的正常兑付。二是实行合同价与市场价波动制。当市场价与合同价格相差过大时,对价格作适当调整,减少双方间市场带来的风险。
(五)加强工作领导,优化发展环境。
政府重视,是订单农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组建专门班子,进一步推广订单农业,抓好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一是把握政府定位。政府部门对“订单农业”的发展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越俎代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二是规范市场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产销环境,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三是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服务,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四是探索建立信用担保公司,对订单农业涉及到资金短缺、贷款难的状况给予一定的支持。
1、贫困山区农民的种、养业生产投入成本高,效益低。如惠水县抵季乡花山村是个贫困村,全村辖11个村民组,292户农户,1220人,农户的收入基础主要是种、养业。从该村的种粮情况看:种植1亩稻谷从播种到收获农民从中得到的收益为310元,种1亩玉米收益也不过150元左右。而花山村人均农田面积仅为0.45亩,坡耕地面积0.73亩,种植水稻和玉米的收益人均仅为250元。农民饲养一头90公斤(毛重)的肉猪仅收益114元,且喂养周期较长,一般的七、八个月,有的甚至喂一年。由于喂养方式原始,防疫措施不力,畜禽死亡率较高,养殖业生产效益低下。收获的粮食除生活消费外,对养殖业生产所需的饲料粮难以满足,出售的农产品数量有限,而靠农产品价格涨价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已经很小。(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2、贫困山区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杂交良种种植面积少,上交农业税数量也不多,因而获得的补贴较少。如花山村农户陈昌明家种植粮食良种得到的补贴为32.30元,人均6.46元,农业税补贴为12.10元,人均2.42元,二项合计人均8.88元,而上半年购买生产资料人均就多支出6.18元。国家对农民的补贴被农资价格上涨冲抵了,贫困山区农民的收入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增加。
3、贫困山区劳动力外出打工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滞留山区劳动力负担加重,整体素质下降。一般贫困山区劳动力外出打工主要是靠亲戚朋友介绍,一遭变故就找不到合适工作,只好返乡。而滞留在山区的劳动力多为“老、弱、病、残”,这些劳动力处在山区自然和生产条件较差,土地贫瘠,缺水严重,坡耕地面积多,劳动强度大的山区里,负担日渐加重。如花山村下寨村民组,劳动力外出后,劳均负担人口由2.11人上升到2.67人,劳均负担耕地由3.51亩上升到5.27亩。劳动技能单一,投入不足,耕作粗放,土地肥力下降,耕地搁荒,广种薄收等问题突出。
4、缺乏发展生产的原始积累,没有开拓新的生产领域的能力。贫困山区,不仅农民贫困,就是村、组也是贫困的。农民仍然生活在“吃饭去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换点油盐钱”的生存模式中。在贫困山区,难以找到担保人,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如花山村2003年全村292户农户中,仅有2户得到贷款。由于缺乏发展生产的原始积累,一些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水利设施因无钱管理和维护而放弃。花山村七十年代建有一座36000立方米的山塘水库,因无资金进行维护和管理,年久失修,四处渗水,现已无灌溉功能。但若修好水库,可解决10个村民组1000多人口的人畜饮水,500亩水田和200亩坡地用水,土变田150亩,粮食亩产将提高30%,每年将增收3万余元,但需要投入15万元进行改造和修复。由于农民没有钱,村、组集体没有积累,没有新的增收渠道,农民只能靠天吃饭,维持简单再生产。
5、贫困山区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导致组织化程度低,致富能力弱,难以接受先进技术,缺乏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一些村、组的干部本身就不具备致富能力,缺乏致富带头人,严重地制约了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对策和建议
一是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农民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改变、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问题,优先安排扶贫项目,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转移到如何真正为农民带来实惠问题上来。
二是要认真研究贫困山区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因地制宜地搞好结构调整,在产业调整上要根据贫困山区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宜牧而牧、宜粮而粮、宜药而药、宜果而果,不能千篇一律搞一个模式。注重开发一些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生产、规模销售,不断培育市场,带动初级产品的加工,逐步向产业化经营过渡。增强造血机能,实现点滴积累,滚动发展。
三是改变贫困山区农民的思想观念,加大智力扶贫力度,增强农民致富的内在动力。降低人口,提高劳动力素质,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通过有关部门在贫困山区实施的扶贫项目中,利用吸引的外来技术人才培训当地农民,使项目起到吸引人才和培训人才的作用。另外要根据贫困山区的产业优势,确定扶贫项目,采用先培训后实施的方法,组织贫困山区的劳动力,针对确定的扶贫项目到外地去学习,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和业务技术,回来后参与项目的实施,做到活学活用,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再是合理利用人才,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学到了不少技术,也具有一些生产经营经验,但因资金缺乏和组织能力弱,回乡创业困难较大。因此,在扶贫项目的安排上,要充分利用这些人才,从政策到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通过人才培养和项目的实施,转变贫困山区农民的思想观念,树立起增收致富的信心。
多点突破 攻克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难问
题
来源:原创 作者:王文深 时间:2009-9-3
【内容提要】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必须面对和认真思索的一个课题。准确把握形势,找准农民持续增收的结症和难点所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才能抓好新形势下的农民增收问题。本文以隆林为例,就贫困地区当前农民增收形势进行分析,提出攻克破解对策。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民增收 突破对策
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属云贵高原东南边缘,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五个民族。全县辖12个乡4个镇175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261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551平方公里。2007年底隆林有37.19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5.59万人。境内石山占31.4%,土山占68.6%。隆林于195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颁布实施《隆林各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97年被命名为“革命老区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也是百色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加上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一、二级站和自治区重点工程平班水电站建在境内,淹没涉及9个乡(镇)有4万多人搬迁安置,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两缺”、“五难”(缺粮、缺钱;饮水难、交通难、入学难、就医难、养老难)十分突出,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身,是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隆林农民增收还非常困难,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摆在隆林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农业税的全部免征,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成为该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必须面对和认真思索的一个课题。准确把握形势,找准农民持续增收的结症和难点所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才能抓好新形势下的农民增收问题。本文以隆林各族自治县为例,就如何破解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难问题提出个人肤浅意见。
一、当前隆林农民增收形势分析
农村改革20多年,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际出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尤其是种粮的积极性,农民收入不断增长。2007年,隆林农民人均收入2465元,净增704元,同比增长21.6%,增长速度比全区、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出5.2个百分点和4.75个百分点。客观分析,2007年隆林农民增收得益于“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市场化”。但是,在看到隆林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当前隆林农民增收面临新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固。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隆林农村自然地理条件还很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该县的一些村屯,许多农民居住在边远偏僻的山村,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建设又极为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靠天吃饭的现象较为严重,实现农民持续大幅度增收比较困难。
(二)科技投入总体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投入农业发展不足,个别乡(镇)农技、兽医等部门“缺人”、“缺钱”现象十分突出,难以开展工作,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家庭生产经营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现阶段,由于大部分农民掌握不了日新月异的农业科学技术,很难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直接制约着农民增收。
(四)农民仍然存在落后的思想。由于农民视野局限、居住分散、言行散漫等自身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的小农意识等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小富即安、因循守旧、封建迷信等思想的存在,使他们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他们的思想解放起着制约和牵制作用。同时,作为农民自身,由于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缺乏更新思想观念的意识。如在当前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过程中,在产业链尚未形成的形势下,农民对产业结构调整缺乏足够的信心,市场意识不强,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自觉性不高。
(五)收入和支出同比增长。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收入增加会导致其购买力的增加, 农民生活费用提高、购买力的增加导致农村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加,从而带来农民“有钱了”的假象, 市场上的销售者会因此提高生产资料的价格, 而生产资料(农药、种子、化肥)又是生产必需品, 主动权就掌握在卖家的手里, 面对生产资料的涨价农民束手无策, 因此生产资料投入大大增加。
二、增加农民收入需在八个方面突破
笔者认为,要确保隆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在贯彻和执行好上级各级党委、政府各项政策的同时, 在支农惠农工作中还应该在“七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要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有新的突破。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隆林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还很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差, 一遇到旱涝灾害, 农业就大量减产, 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 加快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当前重点是抓好通乡油路、农村通达工程和“村村通”公路建设;做好农田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生态等公益基本项目建设;抓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抓好沼气池建设和农村特困户茅草房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农网电网改造,减轻农民负担;扎实推进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革命老区示范建设项目,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提升促进农业产业大发展。
(二)要在科技兴农上有新的突破。农业科技的创新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善于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农业结构的调整的客观要求, 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必要的调整、创新, 大力推进科技兴农的步伐,用新科技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从追求农产品的数量转变为追求农产品的质量上,加快良种栽培、饲养、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技术研究开发和普及推广, 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变养人为养事,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科技研究、引进推广运用当中的积极性;要增加农民培训经费,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确保农民学有所获。
(三)要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有新的突破。农业种植结构必须紧跟市场、围着经济效益, 坚持做到与时俱进。要积极围绕烤烟、甘蔗、油茶、板栗、桑蚕、优质米等“六大”特色种植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稳定烤烟生产,大力实施油茶、板栗低产改造,积极扩大甘蔗、桑蚕、优质米种植面积,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六大”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隆林黄牛、隆林黑山羊、网箱养鱼等特色养殖,扩大并规范养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要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上的新的突破。要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 从减少农民, 转移农民这一基础工作做起, 跳出农业抓增收, 跳出农村抓增收。在加快建设中心集镇、小城镇的同时, 抓好劳务输出培训,做好有组织、有计划的劳务输出工作, 促进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发达地区转移。要为外出农民提供信息、培训等劳务输出服务, 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和外出打工的就业率。
(五)要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上有新的突破。目前, 在农村, 因病因灾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 农民辛辛苦苦的干了一年或半载, 因家庭成员一场大病或一场农业自然灾害很有可能一蹶不振。为此, 要使农民脱贫致富, 要使农民增收, 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建立和完善“三种”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农业保险机制。不断探索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减少因自然灾害或种植环节中的不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二是继续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机制。要降低收费项目, 取缔不合法的收费项目,使病人看得起病、住得起院;要不断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解决农村因病返贫问题;三是建立完善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切实保障农村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 对农村中的弱势群体给予经济上、物质上、政策上的援助;四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民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力度。
(六)要在化解农村各种矛盾和纠纷上有新的突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进程的加快, 如今,农村各类纠纷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多, 一些矛盾和问题由于长期没能有效解决, 导致问题小的变大了, 简单的变复杂了, 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农民抓生产、谋发展的精力, 这也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稳定工作,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不拖, 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妥善解决。同时, 要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变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 及时发现和排除农村经济发展改革中存在的、潜在的矛盾隐患, 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七)在倡导农村健康向上的活动上有新的突破。农业生产季节性比较强,随着农业生产力得到普遍提高, 农民的休闲时间增加了。在农闲季节, 由于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比较缺乏, 农村中赌博的现象比较突出, 有的一年的收入不仅全部输在牌桌上, 导致家庭破裂、妻离子散, 诱发了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形成, 而且严重影响和耽误了农业生产, 有的甚至沉迷于赌博而无心耕种农田, 结果粮食减产, 收入锐减。打击农村中的赌博问题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因此,要不定期的开展专项禁赌斗争活动,严厉打击赌博行为;要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把爱赌博的从牌场上拉回来, 把沉迷于赌博的从麻将桌上吸引下来, 使之改邪归正, 步入勤劳致富的轨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