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报告820123

时间:2019-05-12 19:1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报告82012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报告820123》。

第一篇: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报告820123

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张掖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调研方案通知》的文件要求,甘州区农牧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活动,全面掌握了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加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对策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优化结构强质量。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思路,紧紧围绕“中国金张掖制种玉米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工程的实施,加快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川区制种、城郊设施农业、边远轻工原料基地,继续从地方性优质产品、区域性优势产业、战略性主导产业三个层次上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全区落实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58.5万亩,其中:玉米制种55万亩,生产的玉米种子销往全国各地;瓜菜及其他制种3.5万亩,小麦12万亩,大麦1.43万亩,大田玉米

4.93万亩,水稻1.57万亩,马铃薯5万亩,瓜菜13.47万亩,油料0.9万亩,甜菜0.32万亩,牧草0.38万亩。全区订单农业面积达78万亩。

2、扎实检测保安全。为保证农产品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1-

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每月组织专人不定期的对全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南关蔬菜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及新乐超市等地销售的蔬菜进行抽检不少于2次。至目前,共检测蔬菜样品六大类736份,样品合格率为98.5%。在开展检验检测的同时,及时将样品检测结果以回执单的形式反馈下去。针对不合格样品,对于个别现象予以当面批评教育,对于农药残留超标比较严重的销售商或生产者,组织技术人员集中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使用基本常识等问题的培训,并将这些销售商或生产者列为重点抽检对象跟踪抽查3次以上,坚决杜绝不合格样品流入市场。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全区245个行政村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对本村农产品的生产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农户合理、安全、科学的使用农业投入品,并做好田间生产记录。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按照强化“一个地区的食品安全,当地政府要总负责”的要求,甘州区层层落实责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当前农业农村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切实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例行检测送样、农业投入品监管等工作进行了多次安排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各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监管机制。

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区长、农牧局及各乡镇主要领导组成的领导机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领导。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专项纳入全区各乡镇“四位一体”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体系,用刚性的约束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二)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工作方法创新,着重研究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开辟了适合我区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途径。对大宗特色农产品如:制种玉米、脱毒马铃薯、金张掖肉牛、高原夏菜等开展专项整治,规范生产,提升产品档次,确保产品优质、安全、无害。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地方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管理的相互衔接,形成了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联动和相互制约机制,逐步构建了与我市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式。

(三)严格考核,规范制度。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切实履行职责,制定考核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地,将责任落实到人。检测站加强督查督办,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对农产品

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地方,加大了跟踪督查力度,落实好整改措施,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把好关。

(四)强化基础,提供保障。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于2011年开工建设总投资300万元的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现已完工。此次项目改建对实验室、实验设备、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和购臵。新建的检测站设有天平室、有机室、无机室、无菌室、常规检测室、原子荧光室、原子吸收室、液相气相色谱室、样品储藏室、业务接洽室、培训中心、休息室和办公室等。

配备了原子荧光、原子吸收、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大型检测设备,这必将为保证全区乃至全市农产品质了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制度执行情况

(一)抓宣传,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结合科普之冬春、科技三下乡、技术干部包村包点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质量意识和法规政策知晓率,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人有责、质量安全监督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成绩,强化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强化消费者安全消费的信心,强化管理者“执政为民”的意识。推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周活动和出动宣传车,发放违禁农药宣传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单,展示我区无公害蔬菜和出动宣传车等形式,为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抓培训,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教育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环节,总结、推广、完善标准化生产模式,为农民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实在具体的技术服务。举办师资培训和师资技能考试,邀请专家教授讲解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农技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增强农业标准化安全生产意识。举办科技培训,在各生产基地和示范点,结合“30万劳动技能培训工程”的实施,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的宣传、培训,加强现场技术指导,进一步宣传无公害蔬菜生产禁用农药、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等知识,指导督促农户严格落实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禁用农药及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加强生产管理安全上市。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和问题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方面,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来源有待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无法落实。抽取样品一般都要购买,而乡镇一级每月送检样品的经费都需乡镇自行解决,有些乡镇无法解决经费问题,少送或者不送样品的现象时有发生。

2、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我区基地建设投入不足,后继乏力,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面积较少。同时,城市的快速扩张也导致城郊蔬菜基地面积趋于萎缩,生产环境趋于恶化,有害物质超标。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虽然取得了品牌,但品牌产品的生产规模不大,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缺乏拉动力,品牌效应也未能充分发挥。

3、监管力度有待强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通力协作、联合监管的力度还不够,整体合力不强。农产品检测站抽检出不合格样品后,由于缺乏执法力度,无权对销售商进行处罚,导致不合格样品在市面上照常流通,监管工作停留在检测一级。若强行处罚后,再次抽取样品时则遭到销售商的拒绝。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覆盖面小,抽检样品偏少,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农产品整体质量状况。“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市场准出、标志溯源”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尚未形成。

4.干部队伍有待充实。根据区委常委2010年第30次会议纪

要的精神,同意单独成立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站,拟编4人。而根据全区农业生产现状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任务量,以及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刚刚起步的现状,至少需要专门工作人员8人以上,才能保证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面开展。

5、乡镇体系建设有待尽快完善。农产品检测机构头重脚轻,省级、市级健全庞大,县区一级不健全、不稳定,乡镇一级处于只有框架没有检测设备和人员的状态。

第二篇:铜川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调研报告

铜川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调研报告

铜川市农产品质检中心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在省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支持下,我市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了“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

一个重大的公共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我市优势农产品(苹果)特色明显,初级农产品(肉、菜、蛋、奶)自给率差,农业在全市经济中所占份额虽低,但地位相当重要。近年来,我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为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04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地市一级成立了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同时投资80多万元建成了市级农产品检测室。2007年9月,市政府第20次专题会议研究,要求“各区县、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切实加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努力构筑农产品消费安全网络”,并原则同意“市财政安排20万元为全市较大的农产品贸易市场配置检测仪器,具体由市农业局组织实施”。2008年6月,市编委正式发文,在我市的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和宜君县均成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全额预算事业事业单位,编制人数分别为4人、3人、3人和5人,这些机构正在抓紧组建中。近期,我市又为全市10个主要农产品市场(超市)配备了农产品快速检测仪器。目前,我市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区县质检中心为骨干、主要农产品市场检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已初具雏形,多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列全省前列。

(二)、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促进安全生产。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强化了对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对违禁投入品排查清缴力度和替代产品的宣传推广,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近年来,全市共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40多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例530起,查扣伪劣玉米种子5800公斤,蔬菜种子6425袋(筒),没收各类假冒伪劣农药4266公斤、兽药1860瓶(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60余吨,总货值近15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保证了农业生产安全。特别是在去年开展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我市一次性销毁假冒伪劣农药2.1吨,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由于工作成效明显,我市获得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在抓源头整治及投入品监管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支持、指导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和农产品生产大户,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健全完善生产过程记录档案,积极申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等“三品”认证。截至目前,我市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5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为本地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质量保障。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实行市场准入,确保放心消费。从2005年开始,我们对我市主要农产品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进行例行监测,截止2007年年底已抽查2400多批次、25000多个样品。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由2005年的92.3%提高到2007年的96.3%,省农业厅安排的集中抽检,我市被抽取19个样品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列全省第一。畜产品中“瘦肉精”检出率连续多年为零。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从2007年开始,我们着手在耀州路果蔬批发市场进行了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该市场占地62亩,安置剩余劳动力30人,2005年获得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元,日蔬菜交易量占铜川地区蔬菜交易量的60%以上,是我市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后,该市场建立健全了农药残留检测制度和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制度,每天抽取20多个蔬菜样品进行检测,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不允许进场销售,目前已检测蔬菜1600批次19850样品,处理不合格农产品11批次6.4吨,有力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通过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我市把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做为为全市人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市政府成立了以市政府副市长袁丁兴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万民、市农业局局长戎河山为副组长,工商、质检、商务劳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2008年5月,市政府以铜政发〔2008〕18号文件印发了《铜川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管理暂行办法》,该文件明确规定:“各检测点由各区县负责日常管理。检测点的检测人员由各区县自行组织招聘,工资由区县财政负担,统一由市农畜产品质检中心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接受市农畜产品质检中心业务指导;检测点仪器设备购置费、市级检测室检测费由市财政负担;检测点检测室由市场、超市提供,并负担日常水电费、检测费。”市财政列出专款,由政府统一采购了10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配发到新区长丰市场、耀州路果蔬批发市场、海星超市等10个主要农产品市场(超市),5个区县共招聘了30名检测人员,其中,新区的3个、王益区的13个、印台区的2个工作人员工资由公益性岗位解决,耀州区的8个、宜君县的4个工作人员工资由区县财政予以补贴。市质检中心对检测人 员进行了统一集中培训,培训合格的发放了合格证,做到了持证上岗。目前,有8个市场建成了监测室,已开始对蔬菜、水果类产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另外2个市场正在抓紧筹建,近期将陆续建成投入运行。

(四)大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促进市场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力度,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宜君县、印台区、耀州区2003年被国家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列为国家出口苹果标准化示范区。2004年印台区绿色食品鸡蛋、宜君县地膜玉米被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5年“印台区无公害反季节菜标准化示范区”、“宜君县优质地膜玉米标准化示范区”、“印台区绿色食品鸡蛋标准化示范区”、“耀州区药材—黄芩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国家标准化示范区。为了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管理水平上新台阶,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我们把王益区黄堡镇孟家塬村作为种植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制定了农药统一使用标准,定期指导修剪、施肥等技术,该基地的姜女红无公害桃成了远近闻名的优质农产品;把印台区大匠公司作为无公害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了公司的各项免疫、消毒等制度,指导修建入场消毒池,入场紫外线消毒室,现场培训免疫技术员、饲养员,修改饲料配方,制定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在生产环节中真正做到规范化、标准化,该公司的“春蕾”牌鸡蛋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名牌农产品。

在农业标准制定方面,我市依据苹果标准综合体,结合地理优势、群众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按照苹果栽、管、施、防等管理要求,组织农业、果业等部门专家制订了《出口苹果标准化操作规程》。此外,我们积极组织民间参与农业标准化工作,支持市绿色食品技术协会申请陕西苹果原产地域保护标志的使用。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培训,帮助该协会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工作标准,使协会组织会员按标准规范组织生产,这是全国首家以协会名义申请地域产品标志的使用。该标志的使用推动了我市苹果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印台区九州果业基地由于实行了标准化生产,该基地获得了欧盟EURPE GAP认证,礼品苹果被作为全国“两会”等国内外多种大型活动礼品用果,受到了称赞和好评。

(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社会氛围。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社会氛围,我市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采取印发宣传材料、以会代训等形式,多次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活动,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有三次。一是按照农业部及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要求,于二00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四月二十九日,开展了以“安全生产、放心消费”为主题的声势浩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后,于2006年5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宣传活动;三是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等五部门关于在全省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意见的通知及市政府《铜川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管理暂行办法》下发后,我市有关部门深入市场、超市、社区街道、农产品基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共发放资料20000余份,张贴标语500多条,悬挂横幅200余幅。通过宣传增强了企业和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的责任,增强了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度,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农产品量安,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工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式总体好转,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式依然比较严峻,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地环境污染严重,增加了安全农产品生产的难度 不安全农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危害的直接性。即不安全农产品将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二是危害的隐蔽性。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或程度仅凭感官往往难于辨别,需要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检测;三是危害的累积性。即农药、兽药残留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四是危害的多环节性。农产品生产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对农产品产生污染。众所周知,我市是个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能源和建材工业城市,造成的煤尘、粉尘和烟雾等非常严重,前些年只注重了经济建设增长的数量和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导致了我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南部地区粉尘排放严重超标,污染加剧。加之化肥、农药、兽药及地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科学使用,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市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两个蔬菜基地——耀州区寺沟镇阳河村和董家河镇冯家桥村蔬菜基地未能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就是因为大气环境检测未能过关。

(二)农业投入品监控手段单一,“打假护农”亟待加强

按照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农业部们管源头(初级农产品生产),工商部门管市场(流通),质监部门管加工,看似各负其责,实则形不成合力。因此,我市每年在重要农时季节开展的“农资打假”活动,由于缺少有关部门的强力配合,对发现的假冒伪劣、禁用的农业投入品不能严肃查处,许多案件不是放弃查处,就是久拖不查,导致“年年打假年年假”、“前查后乱”现象的发生。

(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滞后,影响到市场竞争力

我市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之比为:1:1,食用农产品(肉、蛋、奶、菜)相对较缺,主要从外地购进,因而在一些决策者(领带者)和生产者中出现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导致在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方面。无公害农产品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的产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显著标志。目前,全省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00多 个,而我市仅有35通过认定,无论从数量、规模、品种等各方面来说,都处于全省落后状态,且发展不平衡。我市优质农产品发展潜力巨大,但认证的少,进入不了超市,认证滞后势必影响到市场竞争力。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还比较薄弱。我市虽然早已建成了市级农产品检测室,但未通过计量认证,且只能对两类农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残留进行检测,对畜禽类产品中的瘦肉精、磺胺、激素及水产品中的甲醛、氯霉素、重金属含量都没办法检测,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检测更无能为力,现有的仪器设备种类、数量、功能和精度满足不了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的要求,急需补充、完善和增添先进仪器。此外,在经费安排上,市级每年尚可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但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县区一级几乎没有专项工作经费。

(五)、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速度缓慢。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是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前提。由于许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企业缺乏按标准生产经营的理念,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采用新标准,吸纳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弱,造成标准化实施的力度小,实施面窄,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建议

(一)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加大产地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控制源头污染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首先要加强产地环境监管。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制定有效的农产品生产环境管理规范和污染防治措施,做好耕地和养殖场所的保护工作,禁止向农产品产地排放和倾倒工业“三废”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其次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划清监管范围,密切协调配合,全力抓好对农药、兽药、饲料、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专项整治,依法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和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无证和擅自更改标签的行为,严格控制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销售渠道,逐步形成统一有序、协调有效的农业投入品监管格局。

(二)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

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及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广泛深入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和限制使用规定、国内外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增强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种植业养殖业的安全技术水平,使农民觉按照标准化、无公害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要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在生产过程中,推行档案记录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发投入品,推行产业化经营,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三)实行市场准入,引导生产和消费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禁止质量安全不合格农产品入市销售,既能充分保障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安全,更能体现优质优价,有效的引导生产,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抓不住市场准入,就抓不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键。要在全市主要农产品市场(超市)实行市场准入,对经过认证或检测,符合质量卫生安全指标要求的农产品,准许进入市场经营;对未经认证或经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禁止进入市场经营销售的管理制度。

(四)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从产品、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标准化生产到市场准入管理的重要技术执法手段。要多方争取,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的投入,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要整合农业系统相关的检测机构和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建成以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主体、区县为补充,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及主要农产品市场为网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体系。

(五)加快农产品认证步伐,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对通过国家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实行资金扶持,提高我市农产品的整体水平。

第三篇: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加快推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提出六点建议。

一、x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了覆盖市、县、乡镇、基地(市场)四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着力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x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过于分散,监管难度大

种植业方面:我市农产品生产过于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无法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难以真正做到无缝对接。

养殖业方面:我市畜禽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养殖户购买劣质苗种、饲料,养殖物有病乱用药等情况时有发生,给我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健全完善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与农技推广中心在行政管理上没有理顺关系,既有县直管,也有县乡共管以乡为主等形式。少数乡镇虽然建立了检测室,但办公用房年久失修,检测设备陈旧落后,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多数乡镇还未建立检测室,监管手段和监管能力有限,监测人员要兼顾乡镇的其它工作,监测效果不尽人意。

(三)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缺乏专职检测人员。市级检测中心在编人员只有4人,六县在编的检测执法人员不到100人,人少事多,超负荷工作;四城区目前尚未设立渔政机构,开展监管工作难度大。

缺乏必要的设备。市级检测中心只能做定性分析,无法开展定量分析。如瘦肉精检测只能进行初步筛选工作,要送到自治区才能确认检测结果;水产品检测则均需送自治区进行检测。

缺乏经费保障。目前我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业务经费为每年一申请一审批,没有形成常态化管理,经费来源缺乏保障。各县区都没有专项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举步维艰。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有待健全完善

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水产品市场准入机制,水产品既无标识,经营者又未建立台账,对于问题水产品,其溯源调查的难度很大。同时,由于人力不足,部分县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未能正常开展,导致一些不免疫、不佩戴耳标的畜牧产品流向市场,造成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三、加快推进x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建议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在市农业局和县、乡镇农业执法机构分别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和监管站,在乡镇设立渔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在村级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明确各自监管职责,落实办公场所、编制人员和经费,配备检测设备,完善管理制度,形成监管长效机制。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推行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药制度,种植业以蔬菜为重点,开展蔬菜、水果、茶叶等用药专项监督抽查,严厉打击高毒农药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畜牧业加大“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专项整治力度,强化兽药和饲料生产、使用环节监管。渔业以禁用药物为重点,强化用药执法检查,完善养殖档案,建立严格的产地检查和准出制度,形成监管工作常态化。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建议把监管工作经费、检测设备购置及更新经费、产品检测经费和技能培训经费等列入市、县财政预算,并保证这些经费每年不低于5%的增长比例,做到经费常态化、制度化管理,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正常开展。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不断扩大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建设比例和规模,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创建,并强化“三品一标”监管,严把产品认证准入门槛,完善认证制度,严格认证程序,强化认证审核,提升认证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强化证后监管,加大证后抽检力度,严格执行退出机制,确保认证产品质量。

(五)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建立健全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机结合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制度,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认真落实养殖档案记录和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畜禽免疫、畜禽标识和疫情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动物入场和动物产品出场登记制度,进一步规范动物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监管工作。建立健全产地检疫制度。严格按制度要求开展产地检疫,出具产地检疫证明。

(六)加大培训力度

深入开展检测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加强对基层检测人员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我市基层执法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报告

淮南市XXXX农产品批发市场

质量安全实施报告

近年来,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场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

1、推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性体系工程”,保证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进而从生产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气调库建设:气调库又称气调贮藏是当今最先进的果蔬保鲜贮藏方法。它是在冷藏的基础上,增加气体成分调节,通过对贮藏环境中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浓度和乙烯浓度等条件的控制,抑制果蔬呼吸作用,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更好地保持果蔬新鲜度和商品性,延长果蔬贮藏期和销售货架期。

3、信息中心建设:依据农产品市场的办公需求和模式、业务需求和模式、管理机制和体制、投资与回报预算、广域网供应商平台能力等的不同,实施Web化管理。

电子商务系统:采用Web Computing设计思想,利用IIS4与Weblink的结合构成三层式Web结构的中间一层,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与Web密切结合,使得本系统可以呈现更多样化,更具先进性、扩充性、移植性、实用性、安全性、维护性,因而系统具有良好的性

能价格比。

4、检疫检测中心建设:(1)改造装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总面积为590m2(2)检测能力年检样品达10000份(3)配套建设水、电等辅助设施;(4)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

通过实行农产品的安全检验与检测,使城乡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放心菜”、“放心果”,增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力度,为农产品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有利的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2年底,市场与3.8万余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在市场周边形成的种植、养殖、加工专业村(户)已有8600多个,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基地1.8万多亩,促进农民户均增收3800多元,较好地发挥了市场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公司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农展活动,吸取同行业发展的精华。通过参加农展,我们在展示自身的同时也发现企业发展的不足,为进步提升市场科技服务水平,加快市场发展,淮南市XXXX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了市场信息化及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目前XXXX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建成质量检测及信息中心,依据市场的办公需求和模式、业务需求和模式、管理机制和体制、投资与回报预算、广域网供应商平台能力等的不同,实施Web化管理;购置质量检测检验设备,严把产品质量关,保证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的供应链管理

所谓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是以超市为龙头,由连锁超市、农产品供应商、供应商的直属农场和协作生产农户为主要参与者的农产品供应链。

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的链条长,由超市经营农产品,进而实现基地建设,不仅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而且在目前有关部门对农业环境污染立法不完善和执行难的制度空间下,可以把源于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要转化为利益动力,传递到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利用“优质优价”的机制,实现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者的激励。同时还可以排除价格信号“失真变形”等问题,探索一条借助超市等企业运用“看得见的手”的制度因素,来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路子,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防治模式,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环境健康、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重视超市作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积极作用,努力倡导超市零售业态的发展,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的大力发展。

2.鼓励超市等供应链关键节点组织按照“一体化”经营模式进行联结,发展“超市农业”,建立比较稳定的有数量品质标准的产品供求关系;鼓励在农户与公司之间采用合同生产等契约模式,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超市供应商能够获得安全优质农产品,在帮助合同农户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同时,又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

3.鼓励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广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模式,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的联结,逐渐改变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的局面,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促进各种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产地环境安全的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使用,缓解和防治农业污染。

六、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当前,农业污染防治实践普遍显示,许多好的技术模式被束之高阁,无法实施。因此,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不应仅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应考虑政策层面的问题,要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建立经济激励机制;二是实施政策调控措施;三是构建高效管理制度;四是建立政府、市场、社会联动机制;五是制定法规保障体系。

下载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报告820123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报告82012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实际行动迎接奥运会的到来。该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员......

    农产品质量安全

    章力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展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 章力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

    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情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情况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情况。全市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23个,其中市级1个,县市区级12个,乡级10个,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市级4人,县市区级2......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基础薄弱。 监督管理不力,缺乏严格的生产技术标准、检验检测制度和监督机制,致使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2、 3、 4、 农产品生......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调研报告 句容人大 田顺之 2011年9月 根据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9月中旬,市人大农经委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农......

    农产品流通调研报告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农产品流通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篇:发展××农产品流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研究调研报告 第二篇:关于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的调研思考 第三篇:农产品流通 第四篇:农产品流通与加工协......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第二篇:浅谈如何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第三篇: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第四篇:市......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局 作者:乔振伟 席耀玲 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我局安全工作的重点,他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影响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