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近代中国与农民的关系
文章标题:论近代中国与农民的关系
近代中国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对立和破裂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溯其由来,主要是由于近代中央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政策失误所致。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三农”政策,既有其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但究其实质,其相同点居主要方面,而且皆为其败亡的重要原因。
1.损下益上。晚清政府采取减少存
留,增加起运,克扣地方官员薪俸和办公费,并让地方官员认捐的作法,还把原属中央的水利事业推给地方。北洋政府则不但裁减县知事的薪俸和办公费,还把一些原属中央发放军饷的军队改为驻地自筹。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随意平调各县仓积谷,致使河南、四川等省饥荒扩大,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近代统治者总是借口中央财政困窘,以加大对地方的榨取。国民政府时期,损下益上的作法又有新的特点。田赋除被国家拿走的部分外,又分省级公粮、县级公粮,各省各县自征自用。而且,国民政府还制订了公共造产的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创收”。这就更直接地把财政负担转嫁到农民头上,使损下益上达到了高峰。
2.袒护绅富。晚清政府对于民与绅争,则袒护绅;乡绅与城绅争,则袒护城绅;小绅与大绅争,则袒护大绅。各级政府莫不如是。
此外,无论在税收上还是在蠲免上,清政府都是向绅富倾斜的。北洋政府更是典型的军绅政权,与绅富的勾结更加紧密。而国民政府除了依靠旧豪绅,又培养了无数新豪绅,无论是在兵役还是在赋税等方面都袒护绅富,把负担大多转嫁到贫苦的农民头上。袒护绅富的结果,使国家丧失了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调解人的地位,而成为农民的怨府。这是国民政府农村合作、二五减租、土地陈报各项工作失败的主要原因。
3.漠视农民。晚清政府把农民视作愚民,国家并不直接临民,而是通过绅士治民。正因为朝廷不和农民对话,官府也不和农民对话,国家不但不能充当农民和地主之间的调解人,反而需要绅士充当国家和农民之间的调解人。因此,国家和农民一旦有冲突,便不可收拾。
进入民国,农民成为国民,但仍被军阀政府视为愚民。北洋政府对待农民的态度与晚清政府无甚区别,但是由于北洋政府权力被分裂,其政治和社会基础极其薄弱,更加依赖绅士。在地方政府和农民的矛盾冲突激烈时,往往需要绅士出来打圆场,甚至对地方官吏施以保护。
从表面上看,国民政府对农民不存在漠视,“愚民”的称呼已不见于国民政府的文告(地方政府文件仍有作此称呼者),但国民政府对农民的漠视在实际上较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主要表现在对农民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干预上,而且愈至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愈甚。如禁止农民办庙会、演社戏、赶歌墟,这些作法,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也曾采取过,但远不如国民政府力度之大。可以说,在国民政府时期,农民的这些经济、文化活动确实近乎被禁绝。这种漠视农民经济文化生活需要的作法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农民强烈的反感,造成了农民和国家的对立,甚至有政府官吏因此被农民杀害。国民政府的基层官吏和农民的关系也极为隔膜。县政府的职员常年不下乡,甚至合作社指导员也常年和农民没有接触。至于乡长到村庄活动,也要带上自卫队,防止农民有不利于他们的举动。
二
然而,决定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方向的不仅有政策,还有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这二者的作用有时更为重要。因政策既可能因时效和条件而使其力度减弱,也可能由于制度和组织的阻碍而使其不能落实。如国民政府的二五减租,因国民政府决心不足,推行力度不够,再加上其依靠豪绅的政治制度和以豪绅为主体的政权组织的阻碍,使其施行完全落空。
政府、制度和政策三个因素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因为政府是根据政策组织的,制度则是由政策沉淀形成的,而政策和制度都需要政府来实行。如果政府网络畅通,政策将会得到落实;而如果政府网络阻滞,则政策将得不到很好贯彻,甚至适得其反。同样,如果政策的推动力不大,就冲不破旧制度的阻挠而无法执行。最关键的是如果政策错误,而政府执行越彻底,则其后果就愈严重,如果形成制度,就会后患无穷。
政策和制度的社会效果由三个因素决定,即政策和制度本身的正误;中央推行政策和制度的力度;地方对政策和制度实行或阻滞的程度。错误的政策和制度不用说了,正确的政策和制度,如果推行不得力,受到地方的阻滞,也会为善不终。如北洋政府初期的农业政策,带有改良主义的性质,但因中央缺少推行决心,缺乏财政投入,地方阻滞重重,结果无功而返。
国家政策和制度的阻滞不仅来自中间过程,而且来自中间层次。中间过程是传导过程。传导是通过行政网络来实现的。行政网络分为政治网络、经济网络和文化网络。国家制定政策和制度,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其政治网络、经济网络和文化网络向全国推行,其推行的程度视其推行的力度而定。因此,有的政策和制度只停留在纸面上,有的只停留在一定的层次,有的只在一定地区推行。如国民政府的土
地政策,就是其中的显例。中间层次是绅士阶层。近代国家与农民之间没有政治对话机制。从晚清至民国,绅士(无论是新绅还是旧绅)始终居于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中间层次。以上所言政治网络、经济网络和文化网络都是官、绅、民的结合体。如政治网络由官府、绅首、保甲组成,其他经济网络、文化网络莫不是官府责成,绅士组织,农民参加。实际上,绅士在各个网络上都
起主导作用。国家政令只达于绅士。绅士说行得通,就行得通;说行不通,就行不通。
从晚清至民国,开始社会整合,“国家重建”。但历届政府皆担当不起“国家重建”的重任。其对社会的整合,只是进一步加强了绅权,削弱了官权。国家不但未能改造国家、士绅、农民的三层互动结构,反而因政权的下移,增强了权力的中间层次—绅权。所谓“农村自治”,实际上就是绅治。
近代国家与农民的互动的恶化既源于中间层次的梗阻,也源于中间过程的阻滞。当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近代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失误。因为即使以上的梗阻和阻滞也是由于历来的错误政策造成的。近代国家长期依靠绅士,漠视农民,损害农民利益,统治者认为只要抓住了绅士,就抓住了农民,就抓住了农村,就可以长治久安。然而,历史辩证法是无情的,失去制约的绅权在农村为所欲为,造成了权力的异化。与绅权合流,反对土地革命的官绅政权—国民政府最终受到了农民革命的惩罚。
《论近代中国与农民的关系》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论近代中国与农民的关系。
第二篇: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
内容摘要:“辛亥革命不仅仅是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次革命运动,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这样的一次革命运动,这样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以其本身的魅力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积淀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革命传统和文化传统,成为团结和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一个重要源泉。”
关键词:辛亥革命 政治 经济 文化 影响
辛亥革命定义及过程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汉人复国运动,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亦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1]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我国封锁了几千年的大门,为中国的闭关锁国画上了句号。外国列强的压迫和清政府的腐败使得当时的人们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救国运动,而只限于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昙花一现的维新变法和徒有虚名的立宪运动都以失败告终,无法挽救中国衰败的现状。由此,自19世纪80年代起,不少人主张以暴力革命彻底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政体。因此不少革命团体应运而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孙中山成立的兴中会,黄兴成立的华兴会,蔡元培领导的光复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联合三会,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并以《民报》为机关刊物,并使之成为了革命的思想阵地,1900年代,中国出现了留日热潮,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已经累计万人多,这也令革命力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革命党人也将发动群众起义的重点转向了新军,这又使革命得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经过大大小小十余次的起义之后,终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正式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此后,革命政权如雨后春笋般从全国各地建立起来,最终,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统治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结束,但是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3月10日,袁世凯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总统,辛亥革命就此结束。
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从政治上来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让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这也间接的使得之后的几次复辟运动不得人心,迅速的失败。同时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帝国主义不得不在中国寻找新的代理人,帝国主义从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又一次逐渐的转变为争夺中国。并且辛亥革命也给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
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对反对殖民主义抗争起了非常强的推动作用,掀起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2.从经济上来讲
辛亥革命本身破除传统体制的强大变革效应。辛亥革命对两千余年来的专制制度作了一场总的清算,它终于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改朝换代的历史循环怪圈,在中国确立了一种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它对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辛亥革命前,清朝统治者强加在商人头上的厘金和其他苛税,严重阻碍了商品的流通,从而限制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并且此时较大规模的现代工厂数量较少,大部分新式工业极为幼稚,大抵尚未脱离手工业时代。武昌起义爆发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如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都宣布废除厘金和其他苛税,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我国的近代化步伐。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颁布一系列旨在保护和促进实业发展的章程、则例,推动成立“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对于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工矿企业,一经申请,无不批准立案,其中包括煤矿、铁路、航运、银行、军械制造、保险公司、各种类型的工厂如缝工、皮工、铁工、鞋工、磨面、碾米、榨油、工艺、屯垦、渔业等。临时政府尤其注重城市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如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即着手对武汉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临地大总统孙中山饬令实业部通告汉口商民重建市区,并责成内务部筹划修复汉口事宜,使“首义之区,变成模范之市。”[2]但是,辛亥革命是一场发生在城市的革命虽然,对城市中旧的制度、旧的势力、旧的文化冲击较大,从而对城市工商业的推动作用较大,对城市现代化的促进作用较大,但是,这场革命对农村触动较小,没有一个大的农村变动,农村中旧的制度、旧的势力、旧的文化基本上还是原封不动,因而革命对农业生产推动作用较小,对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贡献较小。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其缺陷和不平衡性日益显现,对此,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深刻地指出:“城市自身却越来越孤立于中国这个国家之外了。它们的进步和西方化——这必然和它们的现代化联系在一起——扩大了它们与农业社会的鸿沟。作为一个庞大的农民帝国的中国,怎么能够从少数几个沿海的大城市来加以治理呢?”[3]并且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3.从文化上来说,在辛亥革命时期,文化的发展极为迅速,首先儒家思想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地位大为下降,人们不再为其所束缚,因此,人们开始更多的吸收西方的文化,这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普及。其中最伟大的就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出来的“三民主义” 正如孙中山先生自己所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4]三民主义是中国化的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如列宁所说:“是真正伟大的人民的真正伟大的思想。”(《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它引导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并取得伟大胜利。上述历史过程证明了一条科学性原理,也就是列宁所说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同时,辛亥革命也孕育了一
批富有时代性的、激情洋溢的诗词、歌曲、戏曲和电影,它们以艺术手法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这些文艺作品传播了革命思想,鼓舞了革命斗志,对发动广大群众起来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光复纪念》,《中华大纪念》,《吴禄贞被刺》,等等。“就从这里所说的一些新旧文选看,我们也可以理解,辛亥革命期间的文学,是以怎样激昂澎湃的热情,多彩的艺术形式,积极的在为革命服务。那步伐和革命的政治运动是一致的,拥护民族革命,建立民主政权,反对保皇党,反对立宪派。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旗帜是很鲜明的。”[5]
4.从精神上来看
辛亥革命所代表的是大力弘扬辛亥革命志士忧国忧民、是以国家前途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国旗是五色旗,表示中华民族大团结,红黄蓝白黑,寓意汉满蒙回藏,在3·14西藏**,7·5新疆**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坚持与弘扬孙先生的民族大团结。辛亥革命的精神提示我们,我们一定要实现民族的大联合,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不管是生活在祖国大陆的,还是因为历史原因长期漂流在外的游子,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只要是爱国的,爱国一家,我们都要联合。这是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传统!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我们政治可以多元,但多元一体,和谐相处,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我们国家就能够强大。辛亥革命中那种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力量。
辛亥革命也使得以前沉闷的中国学术界焕然一新。许多学者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西方学术文化的一般宣传和介绍,而是身体力行,以近代的新型学术理念去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学术,并在中国传统学科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产生了“史学革命”、“文学改良”,同时创立了一批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新的学科,在学科分类上逐步和西方接轨,还进一步发挥了鸦片战争以来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热衷于解决辛亥革命时期的实际问题,使学术研究涂上了很强的功利色彩。在这一时期涌现出像梁启超、章太炎、严复和王国维这样的学术大家,提升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学术水准。促进了中国在学术上的近代化。
总之,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主共和国。它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问题,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但它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近代中国无论是思想政治上还是精神文化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不仅仅是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次革命运动,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这样的一次革命运动,这样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以其本身的魅力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积淀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革命传统和文化传统,成为团结和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一个重要源泉。”[6]虽然最终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我们应全面的看待辛亥革命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8947.htm 发布时间不详
[2]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二卷第69页。
[3]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54页
[4]孙中山 《中国革命史》 1923年
[5]原载于1961.10.09《人民日报》
[6] 张海鹏《50年来中国大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 年
第6期
第三篇:论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
论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
论文摘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不动摇,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胡锦涛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对我们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战略思想
一、农业地位及作用
我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更是基础的基础。农业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资基础,可以说,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增收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才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人民才会幸福安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不会遥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才可能会真正的实现。
因此,政府和人民必须尽全力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繁荣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事业,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农村的现状及问题
1、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城乡差距问题变得愈加突出。城乡发展极不协调,城市的人均收入要远远高于农村,农村地区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远远低于城镇地区,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但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仍然是不可企及的,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农村经济要明显落后于城市经济,不管是在经济发展的程度上,还是在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上,农村和城市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由于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我国农业对外依存度也在日益增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农产品价格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金融危机造成的消费低迷使粮食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呈现走低趋势,使农民的信心遭受到了打击。必须重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信心,大力支持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
1、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生产力,认真做好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规划。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规划。
2、加强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强化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规划。要加强对农村各种污染的防治,切实搞好农村和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广大农民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
3、完善农村的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大力弘扬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要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5、强调城乡差别和统筹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将农村优美自然的田园风光、舒畅和谐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作为区域人民的共同财产,与城市居民共享。通过相互交流,将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现代文明扩展到农村与农民共享。
6、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新农村建设不排斥外部的支持,但更为根本的在于依靠自身的变革。要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发展创新农业文化产业。
四、稳定农村经济和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
1、要大力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然而,在当今的社会,知识经济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加强农民的整体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能极大提升生产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2、第三产业能极好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是极具活力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与企业加强合作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规模生产,有利于农村经济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形成,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把农业推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市场需求生产产品,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农村经济一定会得到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如发展花卉种植业和水果蔬菜种植业等,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由于农村的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必须把多余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增收,要为农民自主创业创造条件,积极采取减免税费和发放贷款的政策措施,加大技术支持和财政支持,开辟农民创业的“绿色通道”。完善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企业投资和农民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和创造条件。建立地区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面向四周发展经济,大力引进外资发展本地区的经济。
4、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要走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农村城镇化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城市的发展要优于农村的发展,现在城市经济发展了,农村经济落后了,就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打破地域界限,消除城乡隔阂,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把城市与农村联系起来,把市民与农民联系起来,共同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共同促进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中钊.新农村建设规划十条理念[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12)
[2] 胡锦涛.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8,(08)
第四篇: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
浅谈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摘要】本文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控制和激励、培训与开发、整合等各项基本功能的实现都受到企业文化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同时这些功能的实现又反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形成、维持及发展。在企业文化变革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促进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两者必须有效结合,才能实现企业成功。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 文化建设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德国投降后,设于柏林的英特来公司的厂房被炸得只剩下残垣颓壁,一片荒凉,战后余生的公司总经理走到一片瓦砾前,精神绝望,眼噙泪水,工厂毁了,人没有了,一切都完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连续几天,公司职员陆续来到工厂废址前,凡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几乎全部来了。他们围着总经理说:“我们人回来了,一切东西也会回来的,我们开始干吧!”不到五年,英特来公司便恢复到战前水平,十年后便成了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从这个例子说明,企业文化从某个角度而言是最重要的,高于一切的,人有所思才有所动,企业同样是先有文化理念后有行为,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冲击下,一个好的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明确的定位,正如美国《幸福》杂志所评价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作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
1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要使企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并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因此,人力资源怎样活用企业文化,开发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变成显化的大家认可的意识,提升员工绩效,特别是提升团队绩效,从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作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自身,同时会对企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尤其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人力资源学者E·麦克纳和N·比奇指出:“人力资源的真正关注点就是组织文化,以及它的变革和管理。文化与组织战略、结构紧密相连,并对员工招聘、选拔、评估、培训及奖励等均有影响。”这个观点接触到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的实质内容。因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但是为人性发展寻求一条科学途径,也要使群体组织的力量得到最大化发挥,取得优异的组织效益。那么,就必须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目标,在个人与组织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能够担负这一任务的就是企业文化。同时人力资源政策本身也决定企业文化的性质和强度。
1.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即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企业观念,也包括企业外在的,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一切有形的物品、设施、办公环境、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等等都是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内涵。
企业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包括观念层、制度层、物质层。
观念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主体,也叫企业的价值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主要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组织文化中有无观念层是衡量该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的标志和标准。制度是指企业的行为规范,它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看得见的部分,分为企业内员工的行为表现,包括言谈举止、待人处事、接待客户等等;还有就是企业内有形的东西,包括物品、设施,如办公室设计就是很典型能反映企业文化的,走进一家公司,先看大堂是什么摆设,给人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和感觉;还有办公室内部,办公室位置怎样设计,员工的座位怎样安排,员工走路的空间,座位的大小,办公室用品等等都能反映一个企业内在的价值观,员工本身也是反映企业精神风貌的窗口。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涵。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弱不一样,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强弱也不一样。若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品牌理念就会非常明显,深入人心,问任何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员工应该怎样工作,这种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就非常强,精神内涵也非常强。
1.2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1.企业自身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现阶段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有企业,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从企业制度建设的角度讲,没有完美的管理制度,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的后果大小完全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稳定因素。
2.人才竞争的需要
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3.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二是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四是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五是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1.3企业文化的体系构成
企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也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一)企业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从外延看,企业文化包含有四个层次。
1.由企业各类物质设施和企业产品等等构成的物质文化。如厂区环境、生产生活建筑,生产技术装备,产品规格、质量、标识等等。这些物质性的东西既表现着企业现实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生产经营状态,展示着企业的形象,也表现了企业员工对工作、对生活的情怀态度,表现了企业人的精神层次和追求。2.由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生活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行为文化,包括了企业在组织协调、工作状态、接人待物、文娱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反映。一个注重诚信、关爱员工、纪律严明、雷厉风行、人际关系融洽自然的企业和一个唯利是图、队伍涣散、纪律松驰的企业,给人的文化冲击力是截然不同的。
3.由企业各方面规章制度构成的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是企业所制定的,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企业制度是人与物、人与人、理念与行为、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中介与结合,是企业经营管理意志和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制度在企业文化特别是员工行为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处于良性的稳定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4.企业的精神文化,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逐渐形成和趋于定型的精神成果,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等等内容。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升华,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图 1 1.4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价值
如影随形,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从企业管理历史来看,实行不同管理模式的企业都有其相应的企业文化体系。奉行“泰罗制”的企业,有它“胡萝卜加大棒”的文化体系;实行行为科学管理模式的企业,有它“人性激励”的文化体系。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从企业产生的第一天起,企业文化就存在于、作用于其中。
从动机上看,资本的原始冲动就是追逐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是为了增殖,谁会进行投资?但主观动机是一回事,客观效果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仅仅以资金、成本、营销等等技术性操作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事倍而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大家都承认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资金、技术、信息、时间等等都要靠人操作支配。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心耿耿、勇于负责、积极主动、奋发进取、富于创薪精神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是最宝贵的。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金钱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积极主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熏陶、习惯养成,这就是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滋养。企业发展尤其是长远的稳定的持续发展,需要资金、设备、技术,需要机遇机巧,需要监督控制,组织协调,但这一切需要有一个环境平台;企业要成长为顶风抗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百年长青大树,必须植根于丰厚肥沃的土壤。这个环境平台,这个土壤,就凸显出企业文化的价值。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技术,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图—2)
近半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着成功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又为人力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开发环境。人是管理的资源,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的积淀、显现、发挥、开发的,因此在突出企业文化背景下谈人力资源,更具有人文资源的特征,它更加突显人的资源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因而往往体现为人的潜能,具有很强的再生性,是最丰富,最重要的资源。
2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往往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企业提拔管理者的原则是那些有能力的人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上,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辐射企业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力资源和主观能动性
2.1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的职能,一个是基础层次的职能,一个是深层次的职能。基础层次的职能也叫员工优化,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的信息系统等,它的中心目的就是围绕整个职能的目标让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层次职能叫组织优化,包括组织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层领导风格与技能等等。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在基础层面展开的,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价值观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向深层次职能展开。
2.2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企业文化的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1)招聘工作。从招聘阶段开始,人力资源管理者就要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向应聘者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企业的文化、风格、工作作风、基本价值观念,让应聘者充分认识企业的文化,从而感受到未来的工作环境。
(2)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另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培训。它包括新员工在进入企业的技能培训和环境培训,帮助新员工了解和理解企业文化,增强核心价值观认同,使新员工的思想能够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去。它也包括对于新老员工定期组织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或研讨会,以不断深化对新的企业价值观的理解。积极加入到企业文化的变革中。人员的培训是保证企业文化变革的关键。在企业培训阶段,首先应对新员工加强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使新员工对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新员工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会有强烈的感受和印象,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认真听取新员工的意见,找出合理因素加以吸收,这样不仅会使新员工加快对已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而且更主要的是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保持企业具有不断变革的动力。
(3)业绩考评。在员工业绩考评上,应将企业价值观念、风格等企业文化的内容作为多元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其中对企业文化的解释要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进行,通过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企业文化的目的。
(4)薪酬系统。公司应真正建立起符合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原则的薪酬系统。薪酬系统表达并加强了构成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对薪酬系统设计的仔细斟酌能够成功地修正企业文化,薪酬系统实际上可以成为被管理者用来向组织成员传达态度和行为的有力机制。如果企业文化能够通过绩效标准的清楚传递和薪酬系统的运用来进行变革,这样可以形成理想的企业文化。而且在企业中,良好的文化做铺垫让工作表现好、对公司贡献大的员工受到明确的奖励和赏识,人力资源政策的调整都可以有效地强化企业文化。通过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的有效性可以保证企业文化的成功变革,而企业文化的成功变革又会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保持长期持久的优势,为企业招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
2.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焦点将不限于资本数量与技术水平,其更高层次的竞争是人才竞争和企业文化竞争,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者,企业文化则是影响人力资源作用的一个环境。现代企业积极创建一种良好的公平的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会培养和留住优秀的人才,而人才价值的发挥会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更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
2.3人力资源倡导企业文化
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人力资源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人力资源的组织优化管理,直接导致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发,导致企业文化的优化变革。
1.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建立者。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要围绕企业文化,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始工作,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共同探讨企业文化,然后再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洞察把握企业已经形成的价值理念,提炼简化成文,使隐含的企业文化形成质的飞跃。
2.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捍卫者。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领导层应做一个有效沟通,确认企业文化是不是把握到位,把握准确。在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同时,高层领导者应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楷模,同人力资源部门一起用企业文化激励和约束员工,将企业文化导入工作中,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与文化相结合。
3.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辅导设计者。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有意识地用比较先进的理念来更新优化现有理念,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价值观实践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变及企业对于环境认知的变化,又会逐渐形成企业新的思想和理念。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随时深入企业内部,提炼新的理念,对原有价值观体系进行调整或者就原有价值观具体内涵进行更好的阐释,从而对整个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提出新的要求,确保企业始终能在市场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2.4、企业文化指导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将反过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用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最佳的组织架构有利于组织价值观的应用。一是总体的组织架构要适应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各个组成部分(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胜任素质要与价值观紧密结合。只有在价值观的作用下,企业才能把管理降到最少,把效果提高到最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用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的最大效能,绩效评估可作为衡量用人结果的标准。企业文化对业绩也有很大的贡献。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的凝聚作用,使员工产生“认同感”,积极参加企业的事务,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还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结构,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从而提高企业业绩。
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调整员工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使他们在特定条件下采取正确行动,促进组织绩效的改进。设计资源分配方案时,以定义人力资源为基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为定义人力资源分配确定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企业文化对人员分配反馈的方式、重视程度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员工的评估体系内,将企业价值观念的内容注入,营造一个坦诚和信任的企业文化氛围,并建立健全奖励制度,作到遵守企业文化的人受到奖励,不遵守企业文化的人受到惩罚,通过奖惩的办法,使企业文化根植于员工的头脑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秦海金.浅谈我国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J].市场研究,2004,(11).
[4].约翰•P•科特(John P.Kotter),詹姆斯•L•赫斯科特(James L.Heskett).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1997
[5].特雷•E•迪尔,阿伦•A•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第五篇: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
作者:杨俊 指导老师:金志毅
(安徽省农业大学工学院 年级:2013级 专业:机电一体化 合肥230036)
摘要:本文从分析桐城市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农机化发展对一般农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在节本增收及通过农机化转移劳动力提高在二三产业收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现今农机化发展面临国家不断加大农机优惠政策,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对农机化发展产生了强烈的需求拉动等良好发展机遇;剖析了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农机化程度不高、农机设备更新融资困难、农机农艺融合不高、农机专业人才少、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研发、加大对农机扶持力度、对农机专业人才培训提高技能及安全意识等有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机化发展,促使农业增产,带动农民增收,提出 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民;增收。
农业机械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业科技应用的载体、农民增收致富的工具,农业机械 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出现劳动力缺 失等情况下,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业机械 化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通过农业机械化既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 本,缓解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现状,又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并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
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农民增收。桐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在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支持感召下,特别是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桐城市各级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和农民不断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极大地引发了购机的热情,农业机械拥有量不断上升,农机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一些老旧的、高能耗、低效益的农业机械逐步被淘汰,一大批性能好、效率高的新农机大量增加,使桐城市农机化装备结构有了新的提高。具体如下:
1.1 农机总动力稳定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3446kW,2014年增加较大的主要农业机械是耕作机械1541台;植保机械6637台;茶叶机械1321台;排灌机械6968台。因联合收割机的增加、淘汰老旧的原因机动脱粒机不断减少;运输型拖拉机达到报废年限报废数量也有所减少。1.2 农业设备大幅增加,区域性相对集中
2014年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10套,分别都是种粮大户所有。
1.3 机械烘干粮食数量有所增加,农机跨区作业面积有所下降
2014年桐城市有粮食烘干机40台,机械烘干粮食0.11万t,比2010年增加0.09万t。农机跨区作业机收面积有所下降,2014年跨区机收大小麦233.33hm2,比2010年减少33.33hm2;跨区机收水稻600hm,比2010年减少466.67hm。跨区作业面积减少的原因是本地需求增加,农机户自己承包土地搞耕种收。
221.4 农机化经营单位数减少,经营收入有所增加,规模化程度提高
2014年各级农机化经营单位6222个,比2010年减少64个,农机经营收入10675.1万元,比2010年增加561.1万元。说明以个体为主的小规模经营逐渐被农机合作社为主的规模经营所取代,且随着规模化程度提高,农机作业规模效应凸显。
1.5 农民个人投入明显增加,农机装备得到了提升
2014年桐城市农机化资金投入合计为1145.93万元,其中农业机械购置资金投入985.03万元,农民个人投入合计达807.9万元。[1] 2 农业机械化在农民增收中的主要作用
2.1 一般农户中,农业机械化节本增效作用大
农业机械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应用先进农艺的桥梁和纽带,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损耗等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如:机械化耕作比人畜力耕作每亩可增产40~50kg;使用机械进行化肥深施,肥效利用率提高30%左右,增产10%左右;节本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2.2 专业农机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化是主要增收来源
农村大部分首先富裕起来的农民都是靠农机发的家,致的富,他们有技术、肯钻研,勤劳肯干,农机作业市场的形成,服务领域的拓宽,增加了农机户的经营收入单就农忙季节利用农业机械进行耕种、栽插、防治病虫害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作业一条龙服务就有收入二十几万一年;再有利用拖拉机开展运输,拉砖瓦,运水泥等;还有跨区作业机收水稻、小麦,收入十分可观。
2.3 缺 水果、蔬菜等规模化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化在增收中不可或以桐城市葡萄种植为例,通过钢架大棚、微滴灌、机植保、地膜覆盖、自动化施肥等新技术标准控产、控肥、控水,基地产量标准亩产1250~1500kg,达到每亩1.5万~2万元。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2.4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民在二三产业收入增加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对强壮劳动力的依赖程度降低,可将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由直接从事种植业转向加工业和城镇服务业,间接地促进农民增收,成为当前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
3农业机械化面临新的良好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的农机化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农机化工作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全国来看,《农业机械化促进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的颁布实施,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近几年来中央连续9个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发展农业机械化,为农机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购机补贴实施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农机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对农机化发展产生了强烈的需求拉动。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问题
4.1.1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桐城市水稻等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但经济作物、农产品产后处理和加工的机械化水平仍较低。农业机械主要应用集中在耕种收植保方面,以种植业为主,集中在初级产品生产,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畜牧养殖业及其他较少。4.1.2 机具设备更新快,投入资金量大,但融资困难
目前桐城市农机化发展的资金投入仍以农民个人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发展农机化事业的投资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农民个体资金基础差,资金投资规模较小,大型农机购买资金大,虽然购机补贴政策能减少一部资金,但资金缺口大,缺乏利用农机作抵押的配套金融贷款政策,农机大户存在资金紧张问题,不利于设备更新。4.1.3 农机农艺融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国内农机市场的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由此造成了农机品种规格不全、结构失衡,尤其是大宗农产品生产关键环节的作业机具,如经济作物采摘、产后处理和加工机械装备和技术等无法满足现阶段农业生产的需要。4.1.4 农机人才缺少
一般是文化程度底,年龄偏大,受教育机会少,大部分是通过自己钻研技术,大多是只会简单使用农机。对新知识、新技术掌握较少,他们大都没有接受过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小农意识、小富即安思想根深蒂固,对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别人用好了我再用”。往往懂经营、管理、技术的农机人才很少。4.1.5 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虽经过多年的宣传,部分农民特别是一些农机从业人员的“关爱生命、注重安全”的安全生产意识仍比较淡薄,在农机操作中不按规定操作,收割机收割时看到有稻草不停机器用手去清理,导致手指被碾压,旋耕机耕作时,误操作伤腿等,造成人身伤害及经济损失。
4.2 对策
4.2.1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
农机农艺融合程度不高是制约农机使用范围和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对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以良种良法相配套为切入点,以提高耕地、水资源、肥料、种子和农药等生产要素利用率的农机装备和技术为重点,发挥农机节本增效的功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等各种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与技术,由此提高土地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农民增收。
4.2.2 加大对农机大户融资力度
农机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金融部门应对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予以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帮助解决资金不足的困境对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土地使用、运输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金融、担保、保险机构要积极探索抵押贷款、分期还款等种信贷服务模式,简化手续,降低费用,以满足农机用户对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购置的资金需求。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优惠,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机购置和更新、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推广。4.2.3 农机部门重视人才培养
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农机工作,更要加强合作社发起人、农机大户的教育与培养,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方法灵活的要求,建立业务培训制度,以提高其技术水平,提高发展潜力。根据各类人员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对科技带头人的培训,重点培训比较超前、尖端、适用的农村科技,使他们先学一步、学深一点,起示范带动、帮助指导作用;一般农民培训班,可根据农事活动需要,传授实用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培训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如对葡萄产业规模大,产业集中的特点,可有针对性的聘请专家授课解答,也可组织人员到外地参加学习,或采取现场培训的方法。农机培训要有创新的培训形式
农机培训工作要在立足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大胆探索农机培训新形式和新方法。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充分利用好国家对农民的培训政策和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项目,创造培训机会,搞活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做好五个结合。即:教育培训与技术推广相结合,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与示范基地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把农民之需,农业之需,企业之需和新农村建设之需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对列入政府支持的新产品、新技术,要注重做好用前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农机部门及所属农机化学校要主动与企业联合,争取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利用企业现场的设备和场所,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培训质量。要积极参与政府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同时,要真对示范基地建设的需要,做好相关机具及技术的培训服务工作,要采取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做到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参加培训学习,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和示范功能,为农民增收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结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才是市场的主体,政府应引导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从桐城市实际出发,加大地方财政对农机发展的科研和推广扶持投入,农机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国家农机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农机报废补贴政策,调整优化农机结构,以提高农机利用率和使用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加快农机先进适用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对农机实用人才的培训,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创新监管机制,确保农机生产安全,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农机培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既要搞好内部体系建设,又要加强外部的联系与沟通,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人。所以我们要在新的形势下,用新的理念来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扬长避短,依法培训,积极推动农机化事业持续快速稳步发展。
致谢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安徽农业大学,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