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调查

时间:2019-05-12 19:4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调查》。

第一篇: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调查

关注家乡变化与发展,从社会实践开始

通过在大学的一年学习后,我深刻认识到要尽快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个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于是我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校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我也积极报名,像“三下乡”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咸宁支教”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没能如愿以偿参与学校的实践活动,未免有点失望........好在放假时学校有一张《暑期实践调查表》,辅导员说要随后交一份报告。为了让自己的暑假更充实,我琢磨着怎样投入此次实践自己安排,自己做主的暑假社会实践。

一 实践步骤: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实践似乎就是这样,早就听说暑假大学生的实践特别多,正在家里想着是否应该进入一家单位实习实习,可是又没有什么门路。忽然无意中了解到同学所在的学校正在我们衢州做社会实践于是我便然她带上我一起去,一方面可以为他们带路一方面也锻炼自己,更重要的是我个人的社会实践有了灵感,有了思路,有了方向:了解本村的变化发展,针对去年的柑橘销路不畅问题,提点建议。

在前些天为同学的实践忙完后,也开始为自己的实践准备了,我请教有实践经验的同学帮忙提点建议,并向村民主任和一些农民朋友了解本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构建实践内容和接下来五天的行程表:

二 实践分析:

(一)农民价值观的新变化:

资料收集与分析,采取问卷调查法,由12个问题构成,询问居民的基本职业情况,消费观念和婚育观念,实际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回收率80%。

A职业观:

1,调查显示农民的职业由单一向多重发展,收入来源与农业为主向非农业为主转变

农民的收入来源发生变化是多种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因素是农民职业观的转变,有许多家庭的男人外出打工,女人在家承担中种地和教育孩子有机赡养老人的事情,她们有的还到市区附近的高校(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 衢州学院,衢州中专)打工来补贴家用。可见农民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职业身份。在2005年衢州市劳动局为了帮助本地的外出务工人员更有利的务工条件,特推出“衢州保姆”一职,政府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联合中介,家政服务公司向温州,宁波,杭州等浙江沿海大城市输出劳动力。这样一来有政府的支持,广大农民更愿意向外发展赚取农业以外的收入。

2,农民的土地情结日益淡薄,土地崇拜与工商精神并存

土地对于中国传统农民的生活有着丰富的意义,它既是收入的来源也是养老保障,还是关键时期可以抵押转让的不动产,遗留给子孙的资本。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曾写到,中国的农民离不开泥土因为他们住在乡下,靠土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有学者将此现象称为土地崇拜。几十年过去了,现代农村中,农民对土地的看法与他们收入的来源做比较可发现他们对土地的感情趋于淡然,一部分农民则是这样情形 :他们的生活已经不需要种地来维持,土地仅是可以带来收入的资本。随着衢州是西区开发的加快,政府对部分农民征用土地的政策下,农民不在依赖土地,因此相对过去他们的土地情结变得淡然。

但调查中仍然有许多人明确表明要必须保留土地,这似乎很矛盾,经商和务工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农民的小本生意分风险大,且外出务工的收入不稳定。“对乡土中国传统来说,保农便是保土,保土就是保根,有根的农民才是牢靠的,无根的工商宛如柳絮浮萍难以为继”(参看《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消费观:

1,消费观不断更新,从只重物质消费向物质精神并重方向转变,闲暇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性”转变

随着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农村消费水平的差别和消费模式的多样化,还冲击着农民消费心里的变化:平均化,同一化,均等性的生活模式愈来愈失去往日魅力,而文化娱乐,发展个性的消费支出在农村家庭支出中逐渐呈增长趋势,农民开始注重自身实际,寻求个人发展。,消费结构由“单一固定型”向“多样变化型”转变

在消费研究中,教育投资消费是家庭消费结构支出最高的消费项目。调查显示,依次由子女教育,盖房装修,发展生产,医疗保险,农民自身享受等方面支出降低。可以看出农民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结合自身实际,我认为这一现象是因为:教育投入是农民下一代的需要,农民把自身没受过教育造成的遗憾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如果子女成绩好,能够继续升学直到“跳出出农门”;当子女升学无望时农民就积极培养子女的一技之长,送其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在投资生活和劳动生产资料方面。另外长期以来城乡差距是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人们向往城市生活,能“跳出出农门”从而教育成为改变子女命运的最现实手段,正是这一期望下,不少农民咬紧牙关,节衣缩食工子女上学。绝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升到大学,我依然记得他们的朴实话语,当问及他们孩子的学习情况是总是说:我的孩子能想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也不图什么,就希望他们能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出路。

C 婚育观:(参考费孝通《中国乡土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两性的择偶标准有了新变化,更注重对方的个人素质

在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农村的择偶标准发生变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约组合方式已经失去其主导力,在择偶上两性都认为双方感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人品性格和健康状况依然是两性择偶的共同关注条件。,生育子女性别偏好呈弱化趋势,生育目的收传统观念影响任然较大

在子女生育数量上,农民已经逐渐改变了“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普遍认为子女的数量减少比较有利家庭的发展与稳定。造成转变的原因:一是农民的认知水平提高,能够考虑到自身经济利益和家庭发展,不愿加重负担而且自愿减少生育孩子。二是城市化的影响较大。三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抑制农村家庭中的生育数量。从生育目的来看,认为生育孩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的人仍占多数,因此农民对男孩的期望值较高,但这种性别偏好渐呈弱势话的趋势。

3,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在家庭事物的处理和决定上以夫妻双方共同商量为主,丈夫做主的机会稍次于夫妻共同决定,并且还出现一部妇女独自做主的机会。这有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农户的男人外出打工或因其他原因不在家中,家中事务只能由妻子做主,二是夫妻双方均在家中但妻子说了算,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D 结论

尽管在观念的转变过程中,这种变化还不是纯粹的,同时也不断地与传统价值观发生一切**,但总体而言,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外出务工人员从城市中带来一些观念的加深,农民的价值观越来越趋向城市化和市场化的需要。

(二)衢州柑橘销售问题:

具体情况分析,参观桔林,了解家乡的土地,与部分村民交流,利用资料及知识就柑橘的生产,质量,包装,销售问题交流并提议。

A 问题分析:

本村在响应衢州市政府的号召,实现农村经济集体化之后,经济作物有水稻转向柑橘,连续

十几年来,生产,销售都比较顺畅。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加上近几年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本村的柑橘出现生产到销售的不畅情况,主要表现方面:(1)自然方面,2008年1月份的南方特大雪灾,柑橘严重受冻,影响到春天的开花授粉,致使秋天的成果收获下降。(2)经济方面,金融危机的影向,柑橘销售量比往年同期明显下降,价格不理想,到09年1月出现柑橘销售寒冬。(3)其他原因,由于本村大部分的中青年外出打工,农民的土地情结日趋淡薄,出现柑橘施肥,除害等生产工作不到位,造成产量质量的下降,部分额农户甚至不努力提高产量和质量,反而任其田地荒废,而外出务工,另谋经济收入。

B 解决问题

从准备实践到实践结束,我的心情经过许多次的感慨,虽然自己出自农村,从初中到高中的每次农忙家业基本为父母帮忙收橘子,剪橘子,包橘子,但对于整个村的具体情况调查还是第一次。通过大学学习,我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利用此次的实践机会关注我的家乡,关注家乡的发展,关注家乡的柑橘。在此,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经济发展方面:建立农村合作社,招农村经纪人,并派有营销经验的购销队伍来指导农民的年终销售方向。生产方面:做好病虫害处理,发展柑橘品质多样化,保证质量到位,产量增加。商品包装服务响应衢州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体改本村的产品质量,大打响知名度,联系柑橘经销商,建立产供销的***服务,使本村乃至衢州的柑橘销售带来稳定保障。并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培训农民技术服务员等,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D 结论

实践调查贵在解决问题,看到本村的一些发展不足特别是农民对柑橘生产不自信,积极性不高时,作为本村的一员,希望此次实践能给家乡的柑橘销售带来点明朗的气息和希望,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为和谐农业建设作出自己的绵薄之力。然而这只能让时间来见证........三 实践感悟

在那短短的五天,我初步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对家乡的情结有感性逐渐变为理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有时候我想,一个人也许就是为某种情感而活着,为某些人而活着。生我者,我生者;养我者,我养者;爱我者,我爱着。这也许是一个人或=或者的理由,在于家乡人们的谈话中我体会到他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

在此次实践结束后,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虽然没有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三下乡”活动,但在自己的加息那个一样有了体验。社会实践对每个大学生而言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它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醇厚民情和朴素民风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的把成长的跟深深植入家乡的沃土。从与家乡人们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感染和体验,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强化。部分观点参考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途径的探索》,也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们,实践需要的是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此我收获了许多。

第二篇:三下乡社会调查

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志愿服务

院别: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12土地资源管理 姓名:吕金丽

七月流火,伴着此起彼伏的蝉鸣和万里无云的明净蓝天,我开始度过大学中第一个充满着温馨和关爱,洋溢着热情与爱心的富有意义的暑假。“艰辛如人生,实践长才干”,作为大学生,我们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通过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认识。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社会黑暗、腐败,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好人少了。那么,事实上,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我开始了探索真知的道路。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12土地资源管理班决定组成一支小队,以“志愿服务”为课题内容和口号参加学校的活动。经过自愿和号召,我们组成了一支11个人的强大队伍。

调查过程

针对我们的课题,我们分析了当今社会的形势,明白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困难性。因为经费和路程等各种因素的存在,我们决定就近原则,在韶关市浈江区开展我们的社会实践。

我们具体方案

第一次,我们队员选择在韶关火车东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月1日,我们一起乘坐7路公交,穿着班服出发了。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分工合作,一部分人在售票厅的自取票柜员机前帮助不会使用的人;一部分呢在出站口负责帮进站或者出站的人提行李。

第二次,我们来到步行街,拉着写着“遵守文明公约,争做文明市民”的横幅,向过路的人民宣传文明公约,让路人在横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调查结论

结论一

在火车东站的时候,尽管我们带着韶关学院的志愿服务的牌,并且向他们说明是韶关学院的学生,想为他们做志愿服务,但是从很多人的眼中我们看到了质疑,因此被很多行人拒绝帮忙。一方面,可以看出人民的警惕性提高了,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社会的信任度数在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已经在慢慢消失。结论二

在步行街宣传的时候,很多老年人踊跃参与签名,并且夸奖我们的活动,他们真心希望这个社会回归文明。同时,从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小朋友的签名和照片。这个源于他们父母亲的希望。路上的妈妈们爸爸们一听说可以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和形象,一个个纷纷参与其中。从中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也明白,凡是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明白文明的重要性。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更要向大家宣传一种志愿服务的精神。有专家认为,在充满竞争和隔阂的社会里,青年志愿者活动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社会群体的相互沟通,促进社会和谐。希望在以后的志愿活动中,能有更多人参与。

第三篇:大学生暑假社会调查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若有计划,是否按计划实行过?

A.一直按计划行事

B.实行一段时间就没坚持了

C.没有付诸于实践过

D.其他

3.暑假的大部分时间在干什么

A.看电视或者上网

B.睡觉

C.外出旅游

D兼职或者学习考证

E.聚会逛街

F.其他

5.暑假的精神状态如何

A.很好

B.一般

C.很差

6.您认为自己是否有必要去暑期社会实践

A.很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一般

D.无所谓

7.是否有考虑过暑假外出旅游,游览河山

A.有,且去过

B.有,但没去过

C.没有,但是想去

D.没有,且不想去

8.平时会选择何种方式来给自己解压?

A.上网

B.听乐音,分散注意力

C.找朋友或者家人倾诉

D.去外面走走

9.暑假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

A.休息

B.学习

C.社会实践

D.旅游

10.对于自己的暑假生活安排,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是很满意

D.很不满意

第四篇:”三下乡“社会调查感想

“三下乡”社会调查感想

7月21号我开始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从小生活在乡村的我来说,“三下乡”就是回家。我回到了年少追梦的地方——渠县有庆中学,她是一所农村中学,周围全是农田和庄稼。每日在学校听曾经的老师讲课和帮乡村的叔叔阿姨下地干活,我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思考着他们的生活。有庆中学的教学设施没有变化,老师们上课的质量和以前没有差别,叔叔阿姨的劳动仍然是辛苦和廉价的。最让我难过的是母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似乎远不及当时的我们。而在重庆这样的大城市我看到中学生们的生活很紧张也很丰富,城乡差距似乎更大了。

一、家乡的农业

我是学前教育的学生,没有对农业进行过研究,但看到我的叔叔阿姨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经营着那块土地,内心一阵阵疼痛。叔叔阿姨已是年过半百,长期艰辛的劳动也让他们病痛缠身。

在这里农业似乎没有发展,玉米和水稻是他们家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去的时候正好收玉米。他们清早四五点钟起床,在月光和薄雾的笼罩下开始了一天的劳动,从玉米杆上掰下玉米之后天已大亮,阿姨留在地里割玉米杆,叔叔担着玉米回家。把玉米晒好后,叔叔已经精疲力尽,他全身已被汗水和露水湿透。两天之后玉米全部收到了家里,更为浩大的工程——脱玉米粒开始了,把胶鞋绑在长凳上,堆积如山的玉米便一个个放在上面搓,这件事是全家总动员,连续几天之后玉米终于躺在了晒场上。看着满地的玉米很有一种成就感,但手上不时传来的阵阵疼痛让这成就感瞬间消失。

但是这样生产出的农产品并不能对直接的生产者产生大的经济效益,中国西部大多数地区的农业仍然是粗放型的。在这个世纪初我们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廉价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力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尤其是不发达的西部,这样的状况没有什么改变,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因为这不可能永远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一个地区形成产业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等,这些我想不光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思考并进行实际行动的事。直接的农业生产是艰辛的,可我们要把这种艰辛升值让农产品不再廉价,让农民的劳动不再廉价。

半个月的农业劳动并没有让我的身体感到十分地痛苦,心情却一直有些沉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有很大的发展——至少养活了13亿中国人,这是值得骄傲的。但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农业可能只是种子、农药、产量有了变化,靠着土地生活的农民依旧贫困。

二、家乡的教育

在家乡,教育似乎不如我以前读中学的时候那么受重视了。文化的学习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更谈不上艺术的学习,贫穷的地方教育也贫穷。

母校的学生没有多少人认真读书了,老师们觉得只要不打架不生是非就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看来是学前教育出了问题。在家乡幼儿园老师很多是一些没有上过学的妇女,她们的教育工作仅仅是城市幼儿园保育员的工作。我有一个表弟,今年8岁,爸爸妈妈做生意很忙,无暇顾及他的教育。假期每天都想上网打游戏,小学一年级都读第二个了,也没有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父母也重视教育,看见他写错的作业就会骂有时还会拳脚相加。他的邻居家有个小妹妹,今年7岁,从小在广东长大爸爸妈妈也做生意,已经读二年级了,期末英语考一百,对周围的人都很有礼貌。他俩在一起玩,都是小妹妹教我表弟写作业。这是为什么呢?父母都是做生意,很少有时间管孩子学习(在学前阶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老师)。我想这是环境的力量,表弟从小只知道游戏,他的游戏没人引导或者说引导的人不知道如何引导,老师和家长在游戏中没有对他进行兴趣、习惯的培养,连最

简单的知识的灌输都没有。表弟所处的环境是最“自然”的环境,这种环境似乎没有于他成长有利的条件。小妹妹的教育早期过程中父母参与也较少,但她在广东长大,接受了很好的学校教育,读小学一年级一学期的学费是一万五千元,这种学校的老师跟家长有很多对教育

孩子的互动,学校进行的不仅是知识上的教育,也关注到了家庭教育和成人的教育。

在落后的地方有时有钱都没办法得到好的教育,表弟家应该是有经济实力的,但由于环

境的限制他不能得到好的学校教育,艺术方面的教育在我的家乡更是没有,这对孩子的教育

也是重大的损失。城里的孩子可以接受好的文化教育,还有艺术教育,就这样城乡的差异不

止在经济方面,连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存在着天壤之别。

有人说过,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掌握在每一个母亲手上,这句话一点儿不假。就我的专

业来说,学前教育在整个社会所受的重视远远不够,国家的政策支持不够,各方面的投入不

够,中国的学前教育是十分堪忧的。这样幼儿园质量没有保证,在偏僻、贫穷的地区幼儿园的质量更是无法想象。我们国民在这样的条件下怎样才能提高素质(今年的高考录取率又提

高了,国家是不是认为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捷径),这又落在了家庭教育上。父母是孩子各

方面的最好的老师,再好的学校教育都无法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所能达到的效果。可是在落

后、贫穷的地方是没有多少父母能够知道自己的行为或者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由于自

身的局限他们也无法对孩子进行科学而有效地教育,这样看来家庭教育似乎是个悖论。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早期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感想

在今天的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只是表象。我认为教育的差距比贫富差距更大,这

就不止这一代人的差距,很有可能是几代人的差距,这样就会产生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

以及地区与地区的差距,到最后就是国家与国家的差距。作为正在接受教育将来可能从事教

育的大学生来说,我认为接受教育对国家来说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让经济的增长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能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接受教育对社会来说

是为了让我们生存地更好,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接受教育对个人来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优

秀品质,提高自身的修养,塑造自己的人格,绝不是为了找一个糊口的工作,正如儒家所说

“学习为己”。

缩短贫富差距是当今刻不容缓的工作,它不只是缩短城乡的收入差距,缩短教育的差距

才是最根本的。改变落后地区教育设施的硬软件配置,提高落后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

发挥当地教育部门的职能。只有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素质,改变一个地区落后的面貌,改变一

个国家国民的面貌从而使我们的国家真正的强大,人民真正的幸福。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珍惜学习机会,认真研习专业

课程并努力拓展学习范围;成为一个专业方面有深度并且知识全面的大学生。争取为西部地

区教育面貌的改善、人民素质的提高和祖国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2011年8月9号http:///song/3436231?ref=ac-album

第五篇: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心得

人这一辈子有很多值得细细回味的,在茂名的几天虽然是短暂的,却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珍藏且受用一生的,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心得。通过本次茂名之行,我们收获很多,其实,不仅是这次出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在时刻改变着我们的想法,让我们不再幼稚,快速成长.岁月对于我们就像是一把苍刀,当我们不得不被它刻上印记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坦然地说我们已经尽力并心怀坦然地去享受了这个过程,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在短暂的几天中,无数张脸铭刻在我的记忆中,但是也许不久之后,我会将他们全然忘记,然后封存在我的心底,我真的不知道我会不会还有想起他们的一天,就像我同样也不知道是否有一天我还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但我始终记得一句话,正是这个全然忘记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人格修养,是的,不仅是书面上的知识,真正的知识只来源于生活。

一、这是一次拓展见识和心灵洗涤的活动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农民生活的艰辛。很多的农民的生活还是比较贫困,然而有些农民有自己的一幢房子、一辆小车···生活质量比大城市的居民还好。贫富差距越来越多,真的跟电视上看到的一样,有的人生活在“天堂”,有的人却生活在“地狱”。但是很多贫困的农民即使不能拥有富裕的生活,还是很乐观向上,尽心抚养下一代,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上大学,以改变现在的生活状况。

还有就是高州的农民非常的热情纯朴,记得一天下午我到农户家做调查半路上遇到一对夫妇正好要去干农活,可是听到我是大学生三下乡,马上停下来,配合我们做调查。更让我感到不好意思的是,当我们走到一户农家时,刚好这家农户在做当地的特产——艾糯,特意先煮了一些给我们吃。对我们这些身在异乡的孩子来说,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

我们还了解了曹江镇淮山的种植和收获过程,这里的种植已经很大程度的使用机械化,而且这里的淮山名副其实的质量好、味道更好。

二、这是一次提升能力的机会

到一个以前从未去过的地方,沟通交际能力是与当地人相处的第一需要,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心得》。又是在农村,更需要沟通的技巧。我做调查问卷时对象都是一些比较的贫困的农民,我所能做的只是告诉他们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乐观面对一切。当我在要求别人时,我同时也在问自己有没有做到,有没有资格教导别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对我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我不断向前,要做他们的榜样。

三下乡活动不是以个人行式行动,而是一个整体。让我体会到,你不能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而是做任何事必须从全局出发,充分考虑整个团体的利益。我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沟通方式,诙谐幽默的方式最佳。在轻松的氛围中别人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而且可以较快的表露自己的感情。

三、这是一次快乐的旅行

都说高州是荔枝和龙眼之乡,此次高州之行,终于一睹美丽高州,果然名不虚传。在第一天出发去高州的路上,那看不尽的龙眼荔枝树,连绵起伏,仿佛永不无止境;千姿百态,使我们的眼睛没有片刻休息的余地,这般盛状,错过岂不可惜?我们还参观了600多年前专门用来进贡荔枝给杨贵妃的贡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它饱含了多少农民的心血。

此次“三下乡”活动进行得较为顺利,因为有队友们团结的精神和力量,我们精心的准备、周密的策划、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尤其是热情好客的曹江领导和人民的关照和配合,使本次活动最终取得圆满成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感到自己学的东西太少,能够帮助和给予他们的也太少。作为大学生,我们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不断成才,主动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再也没有理由去怨天尤人,我们要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

下载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心得体会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心得体会 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在我院已经敲响。为了帮助、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使我院广大同学积极投身暑期“三下......

    ”三下乡“社会调查感想[五篇模版]

    “三下乡”社会调查感想7月21号我开始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从小生活在乡村的我来说,“三下乡”就是回家。我回到了年少追梦的地方——渠县有庆中学,她是一所农村中学,周围......

    暑假 三下乡

    暑假 三下乡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我们响应学院的号召积极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主要是针对残疾人开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欲郫县残联积极联系在郫县残疾人联......

    大学生暑假社会调查实践

    河南理工大学 2011年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调 查 报 告专业:土木工程学院 年级:09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2011年08月20日 对河北晋州市2011年皇冠梨病虫害的 调查报告调查时......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 敬爱的同学们: 您们好,现在大学生越来越急迫的想了解当今社会的情况,有很多同学回利用假期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同时假假社会实践是同学们选择的主流......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实践心得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 得 体 会作者:i c@n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白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去思考一个问题,......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的七月十六日到七月二十二日我在柏林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是关于“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实习日志[★]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实习日志【初赴行程】7月12日,注定是铭记青春实践的日子。我们一行六人在完成了本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后,开始了我们社会实践三下乡的旅程。它从未有过,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