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有农牧场税费改革专项检查报告
**集团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专项检查报告
按照囯农改办【2012】2号《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我集团积极组织开展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减负情况的自查和专项检查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集团基本情况
****集团创办于19**年**月,前身为*********垦殖场。截止2011年底总人口*****人,其中,在职职工****人,离退休职工 ****人。
我集团耕地总面积*****亩,水田*****亩,旱地*****亩,水面*****亩,林果地*****亩。我集团实行税费改革后,全面取消农业税、类似“乡镇五项统筹”收费以及管理费的征收,清理规范不合理收费,精减管理人员及严格控制管理费。从根本上减轻了职工的负担,理顺了国家、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税费改革政策落实情况
一是全面免征农业税和取消类似“乡镇五项统筹”后,农场职工的负担得到了明显减轻;二是国有农场按税费改革政策都确定了农场收取土地承包费的控制,公开了收费标准和项目。规范了收费行为、减轻了农牧民的负担,维护了农牧工的利益。三是推动了自身发展,通过转换经营机制,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农工合理调整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养殖结构,积极扶持和促进经济的发展,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有农场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集团为调动农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与职工每年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但农场国有土地性质不变,职工身份不变。农场税费改革前,向职工收取一定数量的管理费,收取标准参照乡镇“三提五统”。自2008年实行税费改革起,全部免除了农牧工承担的类似农村“乡镇三提五统”收费。还享受国家的良种补助、农机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农工切实享受到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好处。
三、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使用情况
2009-2010年,我集团收到市财政拨付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困难补助等资金****万元(含以前年拨款2009年到账),2011年因企业改制未拨付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困难补助等资金。根据**市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对国有农场,因免除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收费而减少的收入,参照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有关规定,综合考虑农场人口、耕地面积、实际减少及历史原因等因素,按照“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进行了分配。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土地承包费补助、两田制补助、文化体育场所建设、医疗卫生补贴、保运转经费和职工改制置换身份等。
我集团认真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合理使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专款专用,不挪用、挤占。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方面,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各分场设有公示栏,进行场务公开,政务公开。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投入,推进了农场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了农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国有农垦企业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
自农场税费改革以后,我集团对职工承包的土地,扣除“二田制”后,只收取抵交社、医保部分承包费,如不是靠以工业补农,应该连年经营亏损,现国有农场进行企业改制,今后也发展方向不明,将面临运行十分艰难。
(二)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仍未分离彻底。
1、企业除分离了学校和卫生院以外,仍然承担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劳动保障、社会保险、民族宗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武装部(负责民兵管理、征兵等)等办社会职能。还承担社区管理、办学前班、消防等各项工作,这些支出达***万以上。
2、场队两级管理干部工资负担。农场承担大队及分场干部工资每年近***万元。这部分干部工资用于在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中,因而这笔支出是农场很大的负担。
(三)承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统筹方面的问题。
截至2011年底,我集团养老保险应参保人数*****人(其中:在职****人,退休人员****人),实际参保人数****人,未参保人数****人,累计缴纳养老保险金*****万元;医保应参保人数**** 人,实际参保人数****人(其中:在职****人,退休人员****人),未参保在职人员****人,未参保退休人员***人,累计缴纳医疗保险金**** 万元。按规定农场应承担20%的保费但因农场资金困难,无力支付,每年社、医保还按上年基数递增10%以上,职工社保、医保费全由自己
承担。因此农场实际欠职工个人单位缴费部分*亿元(包括已退休人员)。
(三)债务方面的问题。
我集团在供养企业管理人员、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及发展教育、电力、医疗、卫生、文化、企业办开发区投入市政道路等社会事业过程中,累计产生债务1.75亿元。
(四)待遇偏低。
我集团作为国有农垦企业,属自负盈亏企业性质,农场干部职工的工资全部由企业自己负担,在职职工人均工资与周围乡镇干部比较,明显偏低。企业职工应享受的“五险一金”也没有齐全。
五、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将农垦按照乡镇项目资金申请立项要求,享受防病改水、相关站所、水利、道路、文化阵地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改善国有农场发展环境,切实提高农工生产生活水平。
二是建议将国有农场自身供养的管理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提高工资待遇。
三是积极化解农垦背负的债务,加大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在保障正常的经费需求情况下,促进农垦经济均衡发展。
四是在进行国有农场改制的同时,确保在职职工、退休职工继续享受养老统筹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维护社会稳定。
五是剥离农场办社会功能,减轻农场负担,强化管理职能。一是将政府事务类。包含: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劳动保障、社会保险、民族宗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武装部(负责民兵管理、征兵等)等办社会职能所需费用由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承担,并根据刚性支出增长情况逐年增加补助额度;二是对社会事务类办社会职能根据不同类型给予全额补助。包含:工青妇、文化体育等事业站所;三是对职工子女学前教育等办社会职能给予定额补助;四是其他社会职能根据不同类型给予适当补助或逐步解决,包含:社区管理、职工教育、场区环卫、农林供水、防洪、种畜繁育、公益林管护等办社会职能根据不同类型和情况适当补助或逐步解决。促进国有农场转换经营机制、开放搞活,更好更快的发展,有效发挥国有农场的示范带头作用。
第二篇:2012年国有农牧场工作总结
2012年木垒县国有农牧场工作总结
二0一二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综改办的亲切关怀下,木垒县国有农牧场(良种场、克牧场、骆驼场)“两委”班子团结和带领全场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始终以国有农牧场的经济发展为己任,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目标和任务。
一、国有农牧场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二0一二年克牧场农业生产总值完成61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57万元,第二产业(民族刺绣)50万元,第三产业47万元,劳务输出62万元,人均收入达到7553元,较上年同期增收1232元;良种场2012年全场经济总收入613.2万元。费用155.9万元,纯收入430.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76万元(其中:设施农业收入人均534元),牧业收入138万元,林业收入14万元,二、三产业及其劳务收入258万元。人均纯收入10055元,人均增收3146元(任务1296元、完成242%)。
二、国有农牧场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0一二年我县国有农牧场进一步深化畜牧业结构调整,围绕提高畜牧业经济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按照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总体部署,坚持可持续发展思路和科技兴牧战略,结合国有农牧场实际,因地制宜狠抓畜牧业工作。
一是抓牲畜品种改良和牲畜、家禽出栏工作不放松,通过采取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牲畜品种改良和牲畜、家禽出栏工作:
年内,克牧场、良种场完成黄牛改良370头(冷配),良种乳牛改良400头。奶牛牲控冻精200枝。肉羊改良1100只,其中肉羊胚胎移植200只,牲畜出栏总数完成9054头(只),其中;完成大牲畜出栏120头,完成羊出栏8934只。育肥出栏5780头(只),其中:羊5550只,牛230头。新购进良种奶牛30头,种公牛8头,种公羊12只,家禽出栏完成61000羽,肉类产量完成3000吨,奶产量完成2200吨,牲畜最高饲养量19362头(只),年末存栏8700头(只),生猪出栏2000口,蛋类产量任务80吨。骆驼场利用自然草场的优势,引进优质骆驼品种与本地骆驼进行改良,目前已改良50头,养殖特色品种“长眉驼”120头。
二是狠抓牲畜疫病防治,将牲畜疫病防治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牲畜口蹄疫苗防疫,防疫面达100%, ,同时,对三个农牧场牲畜还实施了常规防疫.通过采取常规防疫与加强防疫相结合、防范与防疫并重的办法,确保了各牧场牲畜安全。
三是全面加强国有农牧场基础设施建设 克牧场全年重点抓民生工程:
1、危房改造。全场开展富民安居、危房改造工程,全场开工修建115户,实际完成110户,定居兴牧10户。
2、高效节水工程。现在修蓄水池,完成主管道铺设2000亩,到年底完成滴灌面积2000亩。到2013年可投入使用。
3、为大力开展木垒县旅游业:4月份,克牧场自筹资金40万元,在四十里井子开发大漠旅游景点一处,修建了350平方米的餐饮厅8间,绿化面积150平方米,积极开发崭新的大漠旅游景点,为前往鸣沙山、胡杨林游客吃饭、休闲娱乐提供好的去处。
4、在四十里井子修建牛羊配种站,为牛羊改良配种打下了基础。
5、由福建帮扶木垒,为克牧场牧民定居点修油路1公里,主体工程现以完工,交付使用。
良种场全年重点抓民生工程:
1、水利工作。完成4眼机电井计量设施安装,完成1700亩高效节水滴灌工程。
2、农机化工作。玉米种植机械化示范区510亩;连片高产玉米示范点320亩,农牧民人均节本增收120元;鹰嘴豆铺膜机械化种植500亩,未发生农机事故。
3、重点建设项目及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拆迁。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该场大棚种植区被列为棚户区改造范围,需征迁35户居民,征收土地47亩,目前土地征收工作已完成,对35户居民房屋评估工作已完成,签订征收合同5份。
四是从多方面狠抓抗灾保畜准备工作落实。首先,农牧场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动员农牧民多备草料,多出栏牲畜;其次,统筹安排牧业专场,尽量延缓转场时间,充分利用夏秋草场,缓减冬草场压力;再则,加大草料储备。
五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国有农牧场积极投身于一事一议项目实施当中,将生产生活最急需,群众愿望最迫切的问题,纳入一事一议项目申报中。2012年,我县国有农牧场已完成的一事一议项目2个,申请自治区财政奖补资金11.72万元。
(二)认真落实劳动力转移的各项政策规定,拓展牧民增收渠道,按照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的工作思路,采取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扶持,实施劳动力转化和劳务输出的办法,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出务工创收,激发了农牧民发展私营经济的热情。克牧场:城镇就业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化3.5%以上内,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劳动力转移134人次,其中新增18人次。良种场:全年共输转158人次,完成任务的137%。创收258.6万元,完成任务的246%。共举办培训班7期,参加人数251人次。骆驼场:完成劳动力转移86人次,其中长期转移48人,新增人数38人,劳动力培训86人次,其中技能培训48人,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创收任务。
(三)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我县国有农牧场抓扶贫巩固工作不放松,将扶贫攻坚与小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实施了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和帮扶减免措施,二是以转变农牧民思想观念入手,加大了对农牧民的宣传教育,教育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勤劳致富的道路,摒弃等、靠、要的观念,同时农牧场有计划地安排贫困农牧民参与农牧场基础建设和劳务输出,就地转化劳动力,组织贫困劳动力到昌吉、沙湾采棉,使贫困户户均增收,起到了较好的扶贫效果;三是争取扶贫项目资金,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了条件。
(四)抗震安居工程进展顺利,国有农牧场将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与牧民定居结合起来,通过采取对新建抗震安居房的农牧民优先解决建房用地、简化申办手续、给予资金、技术支持以及加强指导和监管,确保了抗震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
(五)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木垒县国有农牧场把新农村建设提高到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和战略任务,从规划入手,通过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结合农牧场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狠抓工作落实。
克牧场的新农村建设年年有新变化,油路进巷道自来水,卫星电视入户。今年完成安居富民工程有了新进展,动工115户,已完工110户。居民点有养殖小区,农田林网化,巷道绿树成荫,特别是农牧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今年争取扶贫项目资金20万元,新修巷道油路1公里。呈现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畜两旺的新气象。
良种场结合爱国卫生活动的开展,组织党员、机关干部、农工对北环路、木-巴公路、居民巷道卫生大扫除5次,清运垃圾60多吨。同时为改善场容场貌,绿化、美化了办公室院落,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达到了住宅设施配套齐全,场容场貌整洁,人居环境好,为良种场营造了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骆驼场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是对环保卫生工作进行了不定期的检查,在场部、定居点设垃圾点,为保持牧场办公室和定居点的环境卫生,一年开展卫生治理5次。
三、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情况
2012 年上级综改办下达我县国有农牧场转移支付资金89万元,其中: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7万元(计划生育3万元、优抚1万、民兵训练3万元、道路建设10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新增因素补助资金72万元,资金已全部拨付到各国有农牧场。
四、加强国有农牧场干部职工政治思想作风建设
首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立足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先行的原则,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农牧场党委中心学习组每月学习一次,机关党员坚持每周二理论学习,做到学习经常化、制度化,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提高了政治思想水平、强化了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观念,为农牧场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保障,使党组织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多种形势开展党性、党纪教育,警示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经常自觉地审视和检查自已,同时狠抓预防和源头治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实施光明工程“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广泛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坚持实行禁止公款吃喝玩乐的规定,加大纠风工作,妥善处理来信来访,突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杜绝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现象,制止了奢侈浪费行为。
五、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木垒县国有农牧场始终以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一是坚持以先进的政治思想理论引导人,改造主观世界,使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艰苦创业、立足岗位讲奉献,激发干部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二是坚持用优秀的文化艺术陶冶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休育活动,唱响主旋律,用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占领思想文化主阵地,在上级组织的支持下配置了电教设备,全面开设了电教课程。农牧场利用节假日和文化下村之机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文艺活动,同时还经常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举办篮球、乒乓球、拔河、田径等体育活动,使干部群众逐步养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形成了全场上下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场的方针,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德”教育常抓不懈,狠抓了社会文明规范,抓先进树典范,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将精神文明建设引向了深入。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畜牧业由于受自然资源的约束,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生产经营方式和地理区位的影响,仍然沿袭传统粗放、分散、低效益的生产方式,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畜牧业经济呈现下滑趋势,多元化产业布局难以形成,农牧民增收难、致富难。
二是水土资源匮乏,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人工草场短缺,草畜矛盾十分突出,牲畜舍饲条件不够,草场载畜超负荷,畜牧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生态形势严峻。三是农牧民思想解放不够,劳务创收意识以及主动性自觉性还不够强,劳动力素质低,农牧民劳动技能与劳务市场需求还有差距,劳务输出占富余劳动力的比例不高,劳务创收水平还很低。个体私营经济起点低,规模小,缺乏多样化,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
四是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历史遗留的矛盾和纠纷集中凸现,如草场纠纷和就业矛盾的压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国有农牧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篇:国有农牧场调研论文
浅谈新源马场改制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概况
新源马场位于新源县城以西50公里处,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国有牧场。始建于1956年7月13日,2000年新源县的国有农牧场进行了体制、机构改革,改制后原国有牧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经济、行政管理体制被打破,改为公共事业实行剥离,原场学校、卫生院移交县文教、卫生系统管理,行政管理归口当地乡党委、政府统一管理,经济运行由场自主管理,马场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为聘用制。经济管理由原来的场队两级核算改为由上级主管部门审计监督下的场独立核算。
目前,全场设有党委,管理委员会,下辖5个党支部,9个农牧业队,总户数873户,总人口3936人,其中:哈萨克族占67%,在职职工1485人,退休职工429人。场两委班子共5人,场干部33名(其中:财政统发工资人员7人,马场聘用人员26人)。全场拥有草场面积3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28万亩),林地1500亩,牲畜存栏数22654头(只)。社会生产总值达到277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5100元。
二、制约国营农牧场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观念陈旧,职工发展意识不强。农牧场职工受计划经济的束缚,“等、靠、要”思想严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职工风险意识差,有些哈族职工因为多次遭受自然灾害,甚至连地都不敢种,严重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是压力过大,承担政府职能太多。农牧场对上是企业,对职工群众又是政府。作为企业不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相应地承担着政府职能,如扶贫济困、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场队建设、农牧业技术服务、抗洪防灾、拥军优属、植树造林等。作为企业无税收,一切费用都来源于土地和草场承包费,所以农牧场是处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准政府、准企业的中性组织形式,政府应承担的全部职能企业必须履行,而政府应支出的费用却只能依靠转移支付和少量的土地承包费,企业只能勉强维持运转,没有发展的资金。
三是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企业经营单一,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国有农牧场直接服务农牧职工的基层站所已全部撤消,没有农业技术人员做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农作物产量偏低,经济效益差。由于地理位臵、人口、资源等没有优势,导致企业不多,二、三产无法发展。
四是人员太少,干部队伍建设滞后。从目前情况看,我县的国营农牧场除领导是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外,大部分是聘用人员,工资由本场自行解决,工作环境艰苦,政治待遇、工资待遇相差很大,同工不同酬,企业干部心理不平衡,工作积极性不高,创新和开拓意识差。
五是农业投入减少,发展缺乏后劲。国有农牧场改制后,并入到所在乡镇管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只能依靠自身少量的集体积累,国家的项目资金几乎惠及不到国有农牧场,农业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跟不上,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和农牧职工收入的增长。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加大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国营牧场在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农牧区水利建设、道路建设、广播电视、人畜饮水工程、土地整理工程、村村通工程、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没有纳入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渠道。建议将该问题专题上报自治区相关部门,加大对国有农牧场的支持力度,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将国有农牧场的有关项目建设实行计划单列或纳入属地管理渠道,促进农牧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对现行的国有农牧场进行体制改革,将国有农牧场纳入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将企业自身供养的管理人员全部纳入财政,并提高工资待遇。
三是在国有农牧场防病改水、草料地、相关站所、水利、道路、文化阵地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改善国有农牧场发展环境,切实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
四是在加快国有农牧场改制的同时,确保在职职工、退休职工继续享受养老统筹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因为困难交不起社保自筹部分未能参保的正式职工,建议专题上报自治区要求制定优惠政策,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困难职工的正当权益得到保障。
五是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尽快对国有农牧场未确权的土地进行确权,切实维护各农牧场及农牧民的利益。
第四篇: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农牧场减收补助办法
财政部关于印发
《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减收补助办法》的通知
财预[2006]446号
2006-11-1
4为确保国有农场税费改革顺利进行,根据《关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意见》(国办发
[2006]25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补助内容和补助范围
(一)补助内容。从2006年起,免除国有农场通过收取承包费形式由农工承担的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收费(以下简称“农工收费”),包括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和修建乡村道路等五项支出。国有农场因免除“农工收费”而减少的收入,由中央和地方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二)补助范围。按照隶属关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农垦企业和中国储备粮总公司农场因免除“农工收费”而减少的收入,由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地方国有农垦企业、华侨农场、国有林场、劳改劳教农场、国有农牧渔场等因免除“农工收费”而减少的收入,由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中央财政参照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政策给予适当支持。
二、补助原则
(一)统一政策,力求公平。各地国有农场类型不同,农工收费水平、经营状况和财务核算方法不尽一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求政策统一、客观公平。
(二)注意衔接,均衡负担。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补助政策应与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政策衔接,并使农工与周边农民的减负水平大体相当,避免出现新的不均衡。同时,由于有些地区已将国有农场社会事业职能交由地方政府承办,各级财政对免除国有农场“农工收费”的补助,要按照“谁举办、补给谁”的原则合理安排。
(三)统筹兼顾,重点倾斜。为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国有农场改革,对先行改革的地区一视同仁;同时,考虑到农垦系统在屯垦戍边和发展农业上的重要性和华侨农场的特殊性,政策上适度给予倾斜。
三、补助办法
按照上述原则,对中央直属国有农场和各地区因免除“农工收费”造成的减收,原则上以2001~2004年国有农场“农工收费”的实际数为基数,对先行改革地区和上报数据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进行适当调整。中央直属国有农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农垦企业和中国储备粮总公司农场)减收额,由中央财政给予全额补助;地方国有农场减收额,中央财政根据农场类别和所处地区的补助系数给予适当补助。
对地方财政补助公式为:
中央财政对某省补助额=∑(该省各类国有农场减收额×农场系数)×地区系数
其中:农垦系统国有农场和华侨农场的补助系数为100%;地方“小三场”的补助系数为90%;劳改劳教农场、各类林场的补助系数为80%.地区补助系数按照农村税费改革规定的“1850”补助比例执行,即对中西部粮食主产区补助100%,对中西部非粮食主产区补助
80%,对东部粮食主产区补助50%,对东部非粮食主产区不予补助。
四、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
为确保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顺利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垦区等要合理分配、及时核拨中央对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补助资金,不得截留、挪用。各级财政监督检查部门和税改办要加强监督,对于虚报数据骗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违规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的地区,一经查实,中央财政将相应扣减其转移支付补助资金。
除中央财政补助外,省级财政和有条件的市、县财政,也要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并督促国有农场积极进行配套改革,努力消化改革成本,不得将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增加农场管理费等开支和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各部门、各地区要严格按照中央的政策规定,采取绝大多数农工愿意接受的形式和方法,将减少农工收费的好处全部落实给承包土地的农工,防止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额确定农工减负数额。改革后,凡出现通过提高土地承包费或其他形式变相加重农工负担的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照中央《关于对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中办发
[2002]19号)的相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五篇:山西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方案(晋政办发〔2006〕73号)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6〕73号 【发布日期】2006-11-15 【生效日期】2006-11-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方案
(晋政办发〔2006〕7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山西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方案》已经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批复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是中央为切实减轻农工负担,进一步发挥国有农场作用,促进国有农场改革、发展和稳定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事关广大农工的切身利益和新农村建设大局。地方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组织实施。在落实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的同时,要认真研究制订分离国有农场办社会、推进国有农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投入等相关配套措施,努力实现“三个确保”(确保将农工较重的负担减下来,确保农工负担减轻后不反弹,确保国有农场经营有序、生产发展、社会稳定)。
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山西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2006〕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06〕25号)及《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4号)精神,切实减轻国有农场农业职工(以下简称农工)负担,2006年,我省将全面实施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
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是减轻国有农场农工负担,全面深化国有农场改革、推进国有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国有农场稳定繁荣的有力保障,是国务院加快国有农场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做好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这次全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消除束缚农场发展的体制障碍,规范国家、国有农场与农工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工负担,推动国有农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
(二)基本原则。全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统一政策、规范分配的原则,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规定;规范国有农场与农工的分配关系,切实保障农工合法权益;加强农工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农工负担减轻不反弹;坚持各负其责、适当补助的原则,按隶属关系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国有农场由于税费改革而减少的收入,由省和地方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各地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和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三)总体要求。全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各地要在2006年内全面实施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并实现“三个确保”,即:一是按照2005年我省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取消国有农场的农业税,并将农工承担的土地承包费(管理费、租金,下同)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即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和乡村道路建设等,下同)的收费全部免除,确保将农工较重的负担减下来;二是推进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和各项配套改革,确保农工负担减轻后不反弹;三是逐步理顺国家、国有农场与农工之间的分配关系,保障国有农场和农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国有农场经营有序、生产发展、社会稳定。
二、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纳入这次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范围的包括:我省凡由农工承担类似“乡镇五统筹”的国有农垦企业、国有林场、地方国有农牧渔场(含劳改、劳教农场、种畜、果树、良种场)等。
这次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全面落实取消农业税政策。各地要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和我省《关于免征农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晋农改办〔2005〕2号)要求,全面取消国有农场的农业税。对在土地承包费外由农工自行缴纳的农业税和在土地承包费内国有农场统一缴纳的农业税均予以全部取消。
(二)免除农工承担的类似“乡镇五项统筹”的收费。从2006年起,免除国有农场以任何形式收取的、由农工承担的类似“乡镇五项统筹”收费。2006年国有农场已通过税费、租金等形式向农工收取的,应于年底前如数退还给农工;对我省部分国有农场采取由农工自行缴纳养老保险(含应由企业负担部分)等费用抵顶税费、租金的情况,也必须将农工实际承担的类似“乡镇五项统筹”收费退还给农工。国有农场要采取绝大多数农工愿意接受的形式和方法,将免除的类似“乡镇五项统筹”收费的好处全部落实给承包土地的农工,严禁通过其他形式变相加重农工负担。
(三)清理和规范国有农场对农工的其他收费。全面清理并严格控制国有农场面向农工的其他各种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对确属必要的,应由国有农场职代会讨论通过,并按隶属关系报国有农场主管部门和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公示。清理国有农场面向农工的收费,由各级财政、物价部门牵头,国有农场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国有农场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和安排专人,对各类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核对、查实,分清楚哪些收费属于合理收费,哪些属于不合理收费。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收费的整改措施和规章制度,纳入这次改革实施方案中。
为确保减轻农工负担落到实处,由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组办公室统一印制农工负担手册,凡手册之外的收费,农工均可拒付。
(四)对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予以补助。对国有农场免除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收费减少的收入,参照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政策,由省和地方财政予以适当补助。省补助的转移支付资金由省直接核定到农场,并按隶属关系划拨到同级财政,地方财政如数划拨到农场。具体办法由省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三、积极实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
(一)加快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要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晋政发〔2004〕46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资委等部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晋政办发〔2006〕33号)中有关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要求,加快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的步伐,2007年底前要完成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将国有农场自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在与当地政府充分协商基础上,按照属地原则,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对国有农场自办医院,凡符合当地区域卫生规划且当地政府同意接收的,移交当地政府管理;符合当地卫生规划但当地政府不同意接收的,改制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非国有控股的经济实体;不具备续办条件的,停办或改组为企业内设卫生所、门诊部等。对国有农场自办的托儿所及其他生活型后勤服务机构,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改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对国有农场自办的公安机构,按照有利于改革,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原则,加快实施分离。
(二)积极推进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
1.深化国有农场体制改革。国有农场要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资委等部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晋政办发〔2006〕33号)精神,加快国有农场改革步伐,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产权多元化改革为核心,鼓励和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国有农场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农场经济结构,促进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推动国有农场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
2.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各国有农场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机构臃肿、非生产性人员过多、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的改革方向,全面推进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积极调整农场内部的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和非生产性人员,降低管理成本;要推行国有农场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实行生产经营性与非生产经营性支出分账核算,规范各项支出,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增长,防止管理费用膨胀侵蚀税费改革带给农工的好处。
(三)加大对国有农场公益事业的投入,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国有农场内公益事业建设支持的力度,将国有农场纳入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当中。将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网改造、道路交通、通讯、疾病防治、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补贴、良种补贴、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认真落实到国有农场及农工。
国有农场要继续增加对生产队内公益事业的投入。国有农场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参照我省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标准和程序(按照税费改革的有关规定,我省农村“一事一议”筹资每人每年最高不得超过15元,筹劳每个劳力每年不得超过10个),按照民主决策、大家受益的原则,经职代会讨论通过,由农工筹资筹劳进行公益事业建设。
(四)依法保障国有农场土地不受侵蚀。国有农场土地是广大农工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是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国有农场主管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国有农场土地的合法权益不受侵蚀。国有农场土地权属的变更和用途的改变,必须报国有农场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按有关程序报批。经依法批准、国家建设等占用土地,要按有关规定支付各项补偿费,补偿费标准按所在地征用同等农村集体土地的标准执行。
(五)建立健全农工负担监督机制,严防农工负担反弹。各地、各部门建立和完善农工负担监管机制,切实防止国有农场通过提高承包费、压减基本生活田、增加管理费等方式变相增加农工负担。国有农场要实行涉农负担公示制度,按照场务公开、财务公开的要求,以农场、生产队(分场)为单位设置税费改革政策公开栏和监督电话,公布农工负担的具体项目、标准和数额,接受农工和社会监督。对加重农工负担的行为,有关部门要依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中办发〔2002〕19号)和省监委、省农业厅、省纠风办《关于对违反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和加重农民负担行为行政处分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四、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确保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是国家、国有农场和农工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关系到广大农工的切身利益,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要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组办公室牵头协调,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省编办、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省物价局等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改革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各市、县(市、区)也要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制度,要加大协调和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人民政府和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组办公室报告。
(二)时间及进度要求。
2006年我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分四个阶段推进:
1.安排部署,宣传动员。2006年10月份召开全省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动员会,对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组办公室采取以会代训的办法,对全省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相关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及必要的宣传标语等宣传工具、方式,全面开展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宣传工作,各地也要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农工都能了解中央的政策,让农工感受到中央的关怀,把中央的政策落到实处。
2.制订实施方案,出台配套措施。各市、县(市、区)、省直属国有农场要根据国办发〔2006〕25号文件精神及本方案,在深入调查研究和进行数据测算的基础上,制订适合本地情况的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各市的《实施方案》,要在2006年11月20日前制订完成,经党政主要领导签字后,以市人民政府文件上报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组办公室审批;省直属国有农场制订的《实施方案》,经主管部门领导签字后,于2006年11月20日前报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组办公室审批。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组办公室要在2006年11月25日前批复完成。各市对所属各县(市、区)的《实施方案》,要在2006年11月底前批复完成。各市、县(市、区)还要围绕《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制度、办法,并报上一级农村税费改革领导组办公室备案。
3.精心安排,组织实施。各市、县(市、区)、省直主管部门要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抓紧组织实施,把减免税费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一个农工,并以农场(生产队)为单位张榜公布,接受监督。各市、县(市、区)要在2006年12月中旬前完成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各项落实工作。
4.跟踪检查,验收总结。在实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过程中,省及各市的农村税费改革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国有农场主管部门务必加强对各县(市、区)、各直属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的指导和督导;对《实施方案》的落实及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2006年年底前由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对各市、县(市、区)及省直属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