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
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保障中秋节、国庆节期间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落实好义乌市食品安全“强网清源”集中行动实施方案(义执法〔2013〕108号)。9月10日,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市农业检测部门到市农贸城批发市场对市民日常消费普遍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此次抽检主要以本市菜农自产自销的蔬菜为主,也包含外地运往我市销售的农产品。包括生姜、土豆、豇豆、甜椒、葫芦、香菇、韭菜、苦瓜、青菜等共15个品种。
通过抽检和执法有效结合,便于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掌握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查处违规使用农药的违法行为,杜绝农药残留物超标的蔬菜流向餐桌,从源头保证蔬菜食用安全。
第二篇: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虢正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建设食品安全城市是长沙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农产品绝大多数是食品或食品加工原料,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是建设食品安全城市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呢?
一、生产规范化、标准化
按标准组织生产,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之策。一要加快完善标准体系。按照“有标依标、无标补标”的原则,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制)修订,尽快消除无标准现象。对有标准的,进行细化,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完善和提高标准。二要强化标准的贯彻落实。要充分发挥乡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和乡镇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作用,鼓励他们带头宣传和实施标准化生产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标准化生产(养殖)基地建设,逐步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积极推广“龙头+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户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三要加快推广农产品质量标识。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对生产管理比较规范、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生产(养殖)基地和加工企业,推行种植养殖GAP认证、加工领域HACCP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凡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要有明确来源手续和有效质量检验凭证。坚决打击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违法行为。
二、流通过滤化、预警化
流通是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一要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与产地准出。采取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自检与主管部门监测抽查相结合等方式,把好市场准入关和产地准出关。凡未经自身检测的农产品或经自身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要及时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否则不能上市交易。凡经监管机构检测的不合格农产品,要予以公示,给予处罚。将主要农产品
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报告制度,组织力量认真开展检测抽查,增加检测频率,扩大检测范围,严格检测标准,加强对经营户的监督管理,确保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安全可靠。对不执行国家制度、管理松懈、发生严重质量事故的市场,要追究市场开办负责人责任。二要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学习杭州经验,商场(超市)将所进食品的相关信息上传进系统,经技术监督局专业人员对上传食品企业的资质、质量信息进行比对、审核、综合辨别,对生产许可证使用、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进行审查、确认,建立全市市场流通销售的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基本信息数据库,形成食品质量档案。当发现食品信息与真实性不符,或有不良信息时,系统即时向商场(超市)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商场(超市)对食品的质量信息进行重新验证或停止上柜销售。当商场(超市)出现“质量隐患产品”或有关部门发出“质量召回产品”等有关质量安全信息时,系统即启动报警功能,第一时间通知商场(超市)和职能部门,实施停止销售、溯源等应急措施。商场(超市)或百姓需要验证信息时,只要点击就可查询。
三、监管全程化、法制化
2009年是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强有力的执法监督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一要明确责任。要健全“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落实各地、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开展对各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调查—协调—督办—启动监察程序—跟踪”的督办程序。监管部门要建立以信息建档、监督抽查、市场准入、企业巡查、回访、执法查处等六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长效监管机制。二要提升监管水平。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农业局、市畜牧水产局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增加食品安全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大型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企业要设立检验检测室,农贸市场和超市要有食品速测设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监管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加强对动植物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经委、商务局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从业指导和管理,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技术改造,督促企业和市场严格检测。卫生部门要完善农产品卫生标准、餐饮业卫生标准,审核发放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对餐饮业和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卫生安全抽查和执法。质检部门要参照国际标准,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中质量卫生安全的抽查、监管和对进出口产品的检验检疫,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商部门要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产品,制止无证无照加工和经营农产品等违法行为。环保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负责制定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环境标准和监管办法,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环境和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三要全程监管。要建立食品专家库,组建专业检测员与食品安全义工“专兼结合”的检测队伍。从源头抓起,当菜还长在地里时就开始对蔬菜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农药残留超标就立刻锄除;如果是因为土壤的问题,则马上进行土壤改良。要健全农产品“身份证”制度。学习南宁经验,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都有标识条码,凭借它,市民可追溯到菜贩等蔬菜流通和“成长”的有关信息,让市民买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同时,建立健全《长沙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度,强化执法监管,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四、宣传经常化、普及化
提高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坚强后盾。一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引导力度。要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破除“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等陈腐观念,增强健康意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加强自律,倡导生产、消费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二要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指导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食品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经营档案和监管档案。建立健全以肉菜条码管理系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电子监管信息系统、食品信息化监管系统等为依托的现代化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模式,定期发布初级农产品及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环节的食品
抽检信息和监测信息。三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要提高是非善恶辨别能力,抨击见利忘义、不顾消费者死活的奸商行为。对生产经营有毒有害农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公开曝光,依法打击。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网,使之成为政府、企业与市民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形成全社会积极自觉参与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长沙市委常委、统战部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第11期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三篇:双节打假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2012年元旦春节)
关于加强2012年“双节”期间 农产品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工作情况汇报
区海洋和农渔局:
根据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珠海农渔水[2011]904号)《转发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以“科学防控促发展,依法监督保安全,规范行为树形象”为目标,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特别是确保“双节”期间具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市、区海洋和农渔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如下:
一、基本情况(1月1日-1月31日)
(一)农残监测方面
蔬果样品农药残留定性速测筛检结果:共定性检测蔬果样品324份。经检测,蔬果阳性样品数 7 份,合格率 97.84 %。
蔬果样品农药残留定量检测结果:抽查依据GB267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对种植基地的蔬菜随机共抽取10份。经检测,蔬菜阳性样品0份,合格率100%。
(二)水产品监测方面
1月11日对辖区内朝阳、南坑、拱北三个市场共抽检水产品24份(主要为四大家鱼),检测孔雀石绿、呋喃唑酮、甲基睾酮等标的物。经检测,水产品阳性样品0份,合格率为100%。
(三)动物防控方面
①畜禽产品检测情况:驻肉类加工厂检疫组报送的1626份生猪尿液“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样品检测结果,依据国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进行判定,阳性样品0份,生猪检测的合格率为100%。
②畜禽产品的检疫情况:完成生猪上市检疫21607头,牛、羊964头,无证补检检疫数17头;检出死猪18头, 检出病死牲畜及其病变内脏2026kg,合格率99.92%。检疫家禽及其产品189.29万羽,其中毛鸡、毛鸭125.77万羽,光鸡、光鸭56.13万羽,其它7.34万羽,羊、狗964头。除部分外调、烧烤加工和报取检疫证外,其余佩戴检疫标识数为毛鸡39.22万羽、光鸡17.03万羽。检出病死禽6921羽,合格率99.63%。病死及不合格的畜禽及其产品全部作无害化处理。
③动物疫病情的免疫与抗体监测:本期全区家禽免疫禽流感为17700羽。猪瘟8360头,口蹄疫9100头,蓝耳病5000头。本月抽检鸡血清26份,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69.23%,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100%;鸭血清20份,禽流感(快大鸭)免疫抗体合格率为0%;猪血清15份,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100%,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6.67%。
④农业投入品专项检查:为保障我区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双节”期间蔬菜种植农药管理,进一步强化农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特别是确保“双节”期间具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辖区农药店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重点对辖区内陈松华农药店等6家农资经营产品进行了专项检查。经检查,这些农资店都没有销售违禁及过期等假冒伪劣农兽药现象,经营者自律,使用者意识提高等总体状况良好。
二、组织发动。认真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植物检疫条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市、区海洋和农渔局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与服务职能。紧扣主题,把握导向,以市动植检中心为平台,以镇街农业服务中心为支点,以相关社区为延伸。组织“双节”期间确保产品质量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一方面深入相关镇街农业服务中心,进一步落实动植物防疫责任制,加强生产源头巡查,重点检查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应急机制是否健全;是否存在免疫死角,消毒工作是否到位;疫情监测预警工作是否正常开展,疫情报告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养殖、屠宰、加工等场所动物防疫条件是否合格;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是否健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彻底消除疫情隐患;另方面组织驻场厂检疫组、批发商等相关单位召开现场会,布置“双节”期间确保货源供给和产品
质量安全;再方面组织专门监督小组,加强农产品源头、经营农资产品检查,重点对兽药、农药和饲料添加剂进行巡查或专项检查整治。
三、提高认识,落实责任。从执政为民的高度出发,将“双节”期间的农产品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专项整治督查领导小组,统一开展辖区内的专项治理行动。
四、加强批发市场产品流通、经营、加工和生产基地的监管。采取“常规派驻检疫”和“专项集中检查”等方法,双管齐下,抓好农产品的源头质量安全。派驻前山肉联厂、界涌“三鸟”批发市场的检疫人员,严格落实了岗位责任制,做到不脱岗不漏岗,强化上市的产品检测、检疫。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专项整治,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加强对生产和加工、流通与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
五、加大监管力度,加大对蔬果等农药残留的检测密度。“双节”期间,在做好日常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全区重点生产基地的监督检查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治理流通市场,严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六、强化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售或调离生产地、加工前实施检验、检测。一方面引导企业(生产户)自律与部门的监管相结合,重点对农产品生产场所、加工企业、批发市场等关键环节提高检疫检测频率和水平,认真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建立
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工作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此类产品的检疫力度,保障我区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
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在“双节”期间农产品安全保障工作中,要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引导,在严把农产品安全源头治理、加强农产品的检疫检查的同时,一边抓整治,一边抓宣传,引导全社会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群策群力、上下联动,进一步促进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农户)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整体提高。
八、严格岗位值班,确保信息畅通。为确保“双节”期间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好值班制度,落实岗位负责制、问责制,确保不脱岗不漏岗,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要驻岗及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其他人员待命,遇到突发事情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快速反应、及时应对、有效处置,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派驻市肉类加工厂检疫组,配备人员12名,全天候上岗值班;派驻前山界涌和平三鸟批发市场检疫组,配备人员6名,以24小时循环上岗值班。组织、制定、落实工作,围绕六个要点:①加大验证检疫工作力度;②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力度;③强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力度;④落实岗位责任制工作力度;⑤完善信息报告纪律工作力度;⑥提高督查问责工作力度。
二○一二年二月一日
第四篇: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的供应链管理
所谓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是以超市为龙头,由连锁超市、农产品供应商、供应商的直属农场和协作生产农户为主要参与者的农产品供应链。
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的链条长,由超市经营农产品,进而实现基地建设,不仅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而且在目前有关部门对农业环境污染立法不完善和执行难的制度空间下,可以把源于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要转化为利益动力,传递到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利用“优质优价”的机制,实现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者的激励。同时还可以排除价格信号“失真变形”等问题,探索一条借助超市等企业运用“看得见的手”的制度因素,来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路子,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防治模式,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环境健康、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重视超市作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积极作用,努力倡导超市零售业态的发展,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的大力发展。
2.鼓励超市等供应链关键节点组织按照“一体化”经营模式进行联结,发展“超市农业”,建立比较稳定的有数量品质标准的产品供求关系;鼓励在农户与公司之间采用合同生产等契约模式,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超市供应商能够获得安全优质农产品,在帮助合同农户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同时,又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
3.鼓励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广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模式,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的联结,逐渐改变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的局面,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促进各种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产地环境安全的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使用,缓解和防治农业污染。
六、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当前,农业污染防治实践普遍显示,许多好的技术模式被束之高阁,无法实施。因此,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不应仅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应考虑政策层面的问题,要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建立经济激励机制;二是实施政策调控措施;三是构建高效管理制度;四是建立政府、市场、社会联动机制;五是制定法规保障体系。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实际行动迎接奥运会的到来。该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制度,在各乡镇(街道)配备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员,负责对本辖区范围内农资经营户,农产品生产、加工、经销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具体承担四大职责:一是对本管辖区域内的农资、种子、兽药等经销户进行日常的进货或进场等相关的票证检查,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方可销售;二是对不符合要求的相关产品禁止其在管辖的区域内销售,并把相关情况及时上报;三是对本区域内销售的相关产品定期和不定期地配合区执法大队人员进行抽检;四是监督经销户进行进货和销售记录,建立购销登记台帐等,以便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同时,区农业局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员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必备的相关工作技能。目前,首批12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已正式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