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冠县二中简介
冠县二中简介
冠县二中建于1956年,地处武训先生故里——中国名镇柳林。学校占地80亩,现有教职工85人,10个教学班,在校生500人,是“市级规范化学校”、“市空军招飞先进集体”、“县教学先进单位”。
近年来,学校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以让学生“人人能成才,个个有出路”为宗旨,坚持“宜升学则升学,宜特长则特长,宜就业则就业”的原则,走多元化办学的路子,成为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在冠县唯一的招生试点学校,并在全县第一个与聊城大学攀亲结缘,成立了“聊城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基地”。
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全体师生顽强拼搏,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校坚持新课程理念,统一思想,规范办学行为,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之路,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冠县二中迎省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估
自查报告
我校在“全市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会议”结束后,立即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迎评估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教科处主任和艺术部主任等。领导小组对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进行限期自查和整改。经过各小组的自查,学校汇总自查结果如下。
一、课程理念方面
学校对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了新课程理念的宣传,制定了教师学习新课程的制度。为了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制定了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做了认真的总结。
二、课程开设方面
合理制定了课程开设方案,并认真地执行;开齐开足了必修课,配齐了各学科专任教师,完全按照省课程指导意见设置课时;选修模块能够满足学生获得毕业所必须学分的需要。
三、课程资源方面
教师绝大部分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学校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师工作积极性高;学校有艺术、图书、实验、微机等教室,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四、课程实施方面
学校教研机构健全,教研制度完善,教研活动坚持不断;每年都有教师在市县的优质课和论文评选中获奖;教师课堂教学能够体现课标要求,能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经常利用班会、校会和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安全和理想教育;走读生在校学习时间没有超过8小时,寄宿生晚自习在22点前结束,能够保证学生每天8小时睡眠时间,双休日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体育锻炼至少一小时;教辅资料选用符合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
五、课程评价方面
学校成立了学分认定组织机构,制定了工作制度,能够规范、科学、合理、诚信地进行学分认定。
六、存在问题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办学条件有限,招收的学生基础差,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学生人数少,选课分散,我校没有能够实行走班制。最后学生选修的课程少,相对集中。
2、研究性学习和通用技术没有专业教师,只是安排相近学科教师按教材上;家庭和社区资源没有能够开发。
3、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数量少。
4、因为没有教学成绩,评价教师难度较大。
冠县二中
2008.11.18
第二篇:冠超市简介
冠超市----蓬勃发展中的企业
一九九九年元旦,在中国第五大岛屿平潭岛上诞生了一家以经营生鲜农产品为主,百货、食品为辅的商业零售连锁企业----冠超市。
冠超市秉着“诚信、团结、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努力做最好的”经营理念,以改善大众生活品质为己任,致力于以优质的服务、舒适的环境、新鲜的商品、实惠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购物休闲一站式服务的理想场所。历经12年稳步的实践和积累,冠超市现已拥有9家门店,跨越福建、广西两省六个地市,总营业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员工总数愈2000名,年销售总额近10个亿。
冠超市是福建省著名商标企业、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省省级诚信单位。企业不断为当地政府增加税源、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努力,在履行商业责任的同时,还坚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积极响应平潭海峡大桥建设集资的号召,冠超市曾带头捐资10万元,也曾发动员工为汶川地震捐款8万余元,……,历年来赞助大型社会公益建设、教育事业及各项文体活动的资金超百万元,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并因此获得多项殊荣。
冠超市是高速发展中的企业,冠超市的发展目标是未来三年内,在广西以及福建增设15家门店,在五年内打造成国内知名的连锁超市品牌。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多年锤炼,企业已自行建立起一套成熟的超市连锁经营模式,并拥有由国内外优秀超市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组成的经营团队,目前公司已在广西南宁设立总部,并成立广西和福建两大事业部,加快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步伐,同时发展自有品牌,通
过OEM以及建立加工配送中心、基地建设的方式逐步实现超市经营的规模化,并依托强势的销售终端实现产业化,最终达成企业设定的目标。而今,所有冠超市人正以饱满的热情,上下一心迎接这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篇:项城二中简介
简介
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现有45个教学班,教职工268人,在校学生40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23666平方米,建筑面积13680平方米。
学校环境优美,三区分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完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流。拥有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地市级骨干教师62人,国家级优质课教师4人,省级优质课教师26人,地市级优质课教师138人。
我校积极倡导“全面发展、构建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之路,创建了“234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改成果丰硕。2010年以来,我校生物组、数学组、物理组、语文组、地理组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顺利结题并分获一、二等奖。2013年,项城二中被项城市教体局评为城区初中唯一的一所样板学校。2012年、2013年、2014年中考均取得同级同类学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连续三年被项城市人民政府授予“项城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先后从我校走出了胡晨曦、杭凯、邵威、雷震、高俊洋、孙晶晶、顾浩波、张梅颖、孙永臻等26位北大、清华学子。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新课程师资培训先进单位”、“国家级课题实验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家创新学校”、“河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示范家长学校”、“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周口市规范化管理学校”、“周口市首批课程改革先进单位”、“项城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近百项殊荣。
地址:项城市张庄大街中段
第四篇:郯城二中简介(2013)
山东省郯城第二中学简介
山东省郯城第二中学是一所充满活力、不断奋进的省级规范化高中。学校始建于1975年,占地130余亩,共有教学班68个,现有在校学生3700余人,教职工354名, 其中,高级教师68人,硕士12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名师6人,市骨干教师1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3人,县级优秀教师100多人。郯城二中是全县唯一的省级教科研会员学校,王首先校长被评为临沂市“十佳”校长、“山东省第二届科研创新校长”。
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实践中,郯城二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秉承“成人成才,成就师生美好未来;成长成功,开创学生绚丽人生”的办学理念,以“知识丰富,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德才兼备”为培养目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涌现了被胡锦涛主席接见的十八大党代表李晓钰、美国十大青年科学家郑玉玺、世锦赛摔跤冠军李岩岩、2012年被北京大学录取的临沂市高考理科状元杨壮远等优秀学子。
优异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褒奖,学校先后被授予“临沂市振兴沂蒙劳动奖状”、“临沂市第十五届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教师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典型学校”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目前,我校着眼于新的发展高度,站在新的起点上,着力实施“四步互动”高效课堂的建设。“四步互动”教学模式分为“激趣导入、互动探究、整合评价、拓展延伸”四步,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自由,合作探究,构建了良好的“生态课堂”,实现了课堂高效。此外,学校还坚持建设“名师带动名校”工程,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发展教师,打造名师队伍,形成名师效应,强化
整个教师队伍素质。一年来,多次外派教师到上海、济南、兖州、潍坊、青岛等地参观学习交流,借鉴经验。学校定期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举行过关课、达标课、观摩课、优质课评比等多种课堂提升活动,搭建教师终身学习的平台。
校址:山东省郯城县郯东路150号 邮编:276100 电话:0539-6221243
第五篇:吴冠中简介(新版)
吴冠中简介(新版)
一、人物简介
吴冠中(20张)吴冠中(1919年至2010年6月25日),江苏宜兴人。主要成就:法国文艺最高勋位。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文学代表作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二、艺术成就
被“中国抽象国画之父”、“世界经济哲学之父”朱明 誉为:[1]“中国大师级艺术家”。
三、艺术生平
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 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
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
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吴冠中先生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四、吴冠中 讣告
清华大学在26日发出的讣告称:我国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遵照吴冠中生前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清华大学为其举行追思会。
五、从艺历程
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
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吴冠中作品图册(41张)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六、晚年生活
年近90岁,眼见自己作品在拍卖市场行情越来越高,吴冠中却一反常态将作品捐赠给了各大美术馆。他自己清醒地感觉到:自己的作品,越是下一代的越理解。所以他的作品要尽可能地留下来,留在美术馆,让后面人有所参考。这位身材瘦弱的南方老人以强大的精神力行了自己对鲁迅精神的继续,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因为在他看来,走上艺术的路,就是要殉道。他还说,要做好艺术,还需要痛苦,而他的心永远被苦缠绕着。
生前吴冠中一直不断地提起,自己的艺术生涯的发端是因为朱德群的一句话。1936年之前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位画家,在之前他就读于浙江大学代办的省立工业职业学校,他希望以实业干就一番大事。但一场为期三个月的新生校际联合军训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就读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朱德群因为个子大,排在队伍的前头,排队尾的小个子吴冠中与他聊天,知道朱德群是学画的,吴冠中说,“我也喜欢画画。”朱德群就建议他放弃电机专业,并带他去参观“杭州艺专”。吴冠中在自传《我负丹青》中这样形容那次参观给他带来的人生巨变“我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图画和雕塑,强烈遭到异样世界的冲击。我开始面对美,美有如此魅力,她轻易就击中了一颗年轻的心,她捕获许多童贞的俘虏,心甘情愿为她奴役的俘虏。十七岁的我拜倒在她的脚下,一头扑向这神异的美之宇宙。”
在北京已经居住了60年,但是吴冠中乡音未改。采访中,吴冠中还会停下来问一句:“我说的话能听懂吗?”事实上,这种执著还表现在其敢说话、敢于对抗上,或许这与其崇拜鲁迅有关。
在200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中,就有其精神父亲鲁迅的形象与野草共生出现在作品《野草》中。吴冠中告诉记者,“鲁迅我是非常崇拜的。我讲过一句很荒唐的话:3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那时受到很多攻击,说齐白石和鲁迅怎么比较。我讲的是社会功能。要是没有鲁迅,中国人的骨头要软得多。”
记者去年前往吴冠中家中采访时,他家中也摆着雕塑家熊秉明所作的牛,从中不难看出吴冠中对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推崇。而对鲁迅硬汉精神的继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不断地对一些艺术现象开火。197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的吴冠中,在当年的文代会上当选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在第一次理事会上,吴冠中对“政治第一、艺术第二”开火,整个会场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茬儿。
之后吴冠中把自己多年对美术的思考写成了《绘画的形式美》、《造型艺术离不开人体美》、《关于抽象美》等文章,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要打一场“创造新风格的美术解放战争”。1992年,吴冠中所写的《笔墨等于零》在明报周刊上发表以后,在美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艺术评论家贾方舟告诉记者,80年代中国美术界还比较禁锢,但吴冠中敢言,毫不顾虑地说出自己的革新之言,“他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者。”
七、不幸逝世
据新华网北京2010年6月26日电,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于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遵照吴冠中生前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著名教育家,为中国绘画的传承、发展、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八、生前捐赠
吴冠中在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与新加坡有深厚渊源。2008年9月,高龄89岁的吴冠中将个人113幅,当时价值约6600万新元的画作捐给新加坡美术馆,在中国和新加坡引起很大反响。
就在6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宣布,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再赠5幅水墨作品给香港艺术馆作永久收藏,作品将于7月23日在香港艺术馆举行的“独立风骨吴冠中捐赠展”中亮相。据介绍,这次香港艺术馆获赠的5幅画作均为水墨作品,其中4幅为今年的新作,包括《休闲》、《幻影》、《梦醒》和《巢》,另一幅为2001年创作的《朱颜未改》。
九、大事年表
1919年8月29日(阴历闰七月初五)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就读吴氏小学。
1930年,入宜兴县县立鹅山小学学习。1931年,小学毕业,考入无锡师范学校。吴冠中珍贵照片集(2)(16张)1934年,完成三年师范初中,入读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1935年,投考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6年,入国立杭州艺专习西画,兼学中国画及水彩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校长林风眠率领全校师生,与人民一起撤离杭州。1938年,艺专附中结业,升入本科学油画,师事常书鸿及关良。同时亦学习中国画。
1940年,转学中国画,成了潘天寿的学生,临摹了不少历代绘画精品。1941年,仍迷恋油画色彩,转回油画系。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43年,于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
1948年,作品参加巴黎春季沙龙展和秋季沙龙展。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
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 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
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 1979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 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 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
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 吴冠中作品
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
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2006年12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吴冠中教授“荣誉文学博士”衔 2007年8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全集》
2010年6月25日晚23时57分于北京医院病逝享年91岁。
十、社会评价
吴冠中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旗帜,是继林风眠先生之后弘扬国美精神并形成一代业绩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是林风眠先生等开创的中西融合道路上的一座高峰。吴先生的去世是中国美术界无法弥补的损失。
吴冠中的艺术融通中西,是当代中国艺坛的奇观。在中国水墨绘画方面,吴先生力求时代出新;在油画等艺术形式上他戮力创造民族特色。这两方面他都走得很远,但在核心处却又秉持中国人特有的“诗意”和“象心”来相通。他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优秀品质,是他留给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艺术遗产。
“吴先生的思想会通艺理,展现了一代大师的广阔视野。他是一个杰出的艺术的思者。他将这些艺术思想一方面化作出色的文字,广为推广;另一方面不断以诗性的意象为中介,在艺术上表达和验证这些思想。这使得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罕见的思想隼锐、艺术迭新的一代旗手。” 吴先生的精神朴实高尚,是我们崇敬的一代师者。他一生捐出来的作品数以千百计,几乎包括了他各个时期的精品力作。2009年底,他将56件近年力作和16件珍贵名师收藏捐给浙江和母校。这些作品连续数月在浙江美术馆展出,感动万千观众——他总以炽烈的激情、赤子的热忱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吴冠中先生的人生历程几乎就是他的艺术历程。91年前,他生于一个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的变迁时代,这是他艺术道路展开的基本语境;74年前,他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在工科和艺术的分道口上投奔了艺术,并在林风眠的启发下奠定了“融贯中西”的艺术总路线;63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公费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投身西方现代艺术的研修;60年前,他学成归国,决定以艺术创作报效祖国;31年前,他在“改革开放”初期率先提出“形式美感”的理论思想,质疑“内容决定形式”在方法论层面的唯一性,在当时画坛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开阔“新时期”美术思路的作用;27年前,他提出了“风筝不断线”,强调艺术作品不应失去与广大人民的感情交流;18年前,针对画家以技法程式的模仿代替精神追求的弊端,他喊出“笔墨等于零”的口号;此后,他继续以无畏胆略和率真性情自觉担当起超越传统和开拓创新的使命。
吴冠中曾说,“模仿不是艺术,儿童和鹦鹉才学舌”。融合与突破的理想使他在以中国文化为根本的“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现代化”的“跨语言实践”中上走出了一条齐头并进、水陆兼程的不凡之路。本次纪念特展也正是基于这点,用本馆所珍藏的(大部分属吴先生无偿捐赠)31件油画和29件水墨为两大板块组成“油彩”与“墨彩”携手式的基本结构,点缀2件水彩,使观众领略这位融汇中西的艺术大家的风采。
在20世纪向21世纪文化转型的关键点上,在探索造型艺术自身诗学与意境的道路上,吴冠中创造性地贡献出一种以融合中西为鲜明特色的“吴体”。这位成就卓著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以其在艺术实践和学术主张中胆敢独造的创新精神,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一座令人仰止的艺术高峰。
[2]斯人已归云山外,其艺永存天地间!
十一、人物评价
中国流艺术第一人朱明之感言:
1.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为中国绘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艺术,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艺术创作理念,其油画《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代表作品深入人心!
3.吴老在中国流艺术朱明的心中是一位最受尊敬的中国大师级艺术家和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油画大师之一。但在中国,不缺宏大的艺术作品,更缺符合人类主流审美的绘画艺术,尤其是传承中国几千年国画艺术的中国新抽象国画艺术!这正是我们中国有为青年艺术家的未来努力的艺术方向和新艺术之路。
4.朱明向他默哀致礼!并问候吴老家人!
十二、艺术评论
朱明:有感于吴冠中的一句话:“只求作品表达作者心意,一切技法都是奴隶。”
中国流艺术家朱明的评论是:
1.艺术家是这样的一种人:应该是艺术追求的执著者而非普通的一般爱好者和追随者。
2.能出一流的艺术作品,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家。
3.极富个性气质的艺术作品,并被主流大众所认同,方是艺术家的好作品。
4.极其认同吴冠中的这句话“只求作品表达作者心意,一切技法都是奴隶”,因为艺术需要个性的“激情”和个性的“飞扬”,是心灵的真实写照与艺术表达,任何已有或固有的“一切技法”只能代表“艺术原味”的过去,并不代表艺术家的“明天”或明天的“艺术新味”,任何“超越”和“创新”,都是对已有艺术或固有艺术的“革新”,甚至“颠覆”。
5.艺术和艺术品,永远是生命的创新的唯一的个性的艺术家的“艺术表白”与“心灵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