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

时间:2019-05-12 19:2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

第一篇: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

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 作者: 来源:铜仁网 添加日期:12年03月15日

以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溪乡为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去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发展繁荣中国的民族文化提供了优越政策,创造了优越条件。

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繁荣的进程,实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统筹共进,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破除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瓶颈”。为此,对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深入调查,从中查找出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抢抓机遇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介于此,笔者深入有一定代表性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溪乡及该乡石门村、罗袍村进行了调研。冷水溪乡位于梵净山东麓,距松桃县城56公里,是省定二类贫困乡,全乡辖14个村(居)委会269个村民组,总人口24978人,其中少数民族445人,非农业人口645人,有中学2所,小学15所,卫生院1所。总面积14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1公顷。

所调研的石门村共23个组663户2882人,有耕地2126.3亩,其中田998亩,土1128.3亩;罗袍村共27个组749户3351人,有耕地面积亩,其中田1346亩,土985亩。

一、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从调研来看,边远落后山区农村文化发展较快,具体体现在“五个明显”上。

1、各级领导明显重视。乡村两级都把文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形成了“一把手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细化落实”的格局。

2、群众文化活动自觉性明显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强,实现“从田间种粮、土里种菜向自娱自乐”的生活转型,罗袍村140多名群众自发组建了3支花灯队、1支龙灯队,18名妇女组成了老年文艺协会。

3、农村文化活动明显改观。农村文化活动已经由以往单纯娱乐向娱乐与文化法律相融合转化,文化活动有所创新,文化活动质量明显改观。除了传统的春节金钱杆、腰鼓、花灯、龙灯、“七一”红歌赛、国庆期间“冷水联谊杯”等大型活动外,罗袍村、石门村都开展“文化进户”活动,结合“六进村”大力宣传国发2号文件精神、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等知识。

4、学文化学知识的条件明显改善。石门村、罗袍村都建起了各种书籍达到1万余册的农家书屋,都有了远程教育集中播放室,村民学文化学知识的条件大大改善。

5、文化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石门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投入23万元,正在积极实施滕久荣烈士爱国教育基地道路硬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贫困山区农村文化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五不够一欠缺”问题。

一是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乡镇领导虽然把文化建设纳入了议事日程,但总认为文化是“软”实力,作用发挥得不明显,因而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制定考核、奖惩的具体措施,没有细化责任,没有真正地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实行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导致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文化建设成了喊在嘴上的“空口号”,难以落在实处。

二是文化发展不够平衡。石门村的文化活动开展得不太正常,没有建立一支拉得出来的文艺队伍,而罗袍村的文化活动却丰富多彩。

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从调查情况看,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有限投入主要集中于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且大多数是一次性基建投入,导致文化设施几乎没有保证正常运行的经费,明显存在着“重投轻管”的现象。

四是文化资源挖掘不够。该乡有独特的地形地貌、迷人的自然风光,是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境内九佛洞、仙人桥、大鱼泉水库与梵净山佛教圣地融为一体,滕久荣烈士爱国教育基地又是松桃红色政权最早诞生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五是农村文化传承不够。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影响,广大群众重视经济建设轻视文化建设的现象表现得较为突出,加上农村民间艺人逐步衰老,导致农村原有的许多优秀文化失传。

六是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欠缺。在调研中的石门村和罗袍村,都没有最基本的群众炼身、体育等文化活动场地;数字电视、网络没有实现全覆盖,没有具备满足群众学习所需的基本阵地。

三、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破解四大难题”上发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切实有效推动农村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一)加强领导,强化指导,破解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难题。一是高度重视,合力攻坚。党委、政府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文化先进县、文化先进乡(镇)”的高度,把文化强县、文化强乡、文化强村作为发展目标,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认真落实基层文化建设“四纳入”的要求,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及各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文化阵地建设有一个较大的、较快的发展。经常研究和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农村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分类指导,典型引带。由于农村经济状况、文化基础、生活习俗不同,对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一样,为此,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分层指导,分类实施,实现农村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此带动一个乡镇文化的活跃。

(二)完善机制,创新管理,破解文化活动不丰富难题。一是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在领导机制上,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现文化建设“抓领导、领导抓”的新格局;在考核机制上,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在激励

机制上,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在文化建设上有突出贡献的实行重奖;在市场运作机制上,倡导文化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搭建平台,激发活力。积极搭建推动农村文化活动新平台,建立集广播、音响、网络等于一体的传媒配套设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阵地,使之成为农民学文化、受教育的一所大学校,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抵御不良风气、倡导文明新风的阵地,更多地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坚持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推进花灯、龙灯、民族歌舞等传统文化与庭院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的有机结合,全面实现党的政策、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优良道德、法制教育、卫生习惯“六进村”。

(三)广辟门路,多头筹资,破解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难题。一是积极探索把全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一个村一个村地逐步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二是采取“县级拨一点、乡镇筹一点、群众交一点、企业赞一点、社会捐一点”的“五点”筹资办法。三是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引入“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等多种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引导民间力量服务于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四是大力扶持民间文化市场主体,形成国家主导下的农村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型服务体系,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四)深入普查,强势宣传,破解农村文化建设资源挖掘不力难题。一是成立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挖掘文化资源的相关事项,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同时抽调力量组建多个工作组,深入当地村民家中,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查。二是认真做好发掘整理文化资源的宣传发动。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印发资料等形式,强势宣传开展农村文化建设资源发掘整理的重大意义,引导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普查、挖掘、保护和利用民间文化资源的工作上来,营造良好的发掘、保护氛围。三是做好民间艺人的保护工作。充分调动绝技大师及本土专家学者的积极性,鼓励专家学者开展绝技文化研究,奖励抢救和保护有功人员。

第二篇: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

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目前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是知识老化,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二是年龄老化,教师队伍后继乏人。这已严重影响了山区的教育质量。因此,必须狠抓师资培训,坚持多种培训途径,采取多种培训措施,制定多种激励政策,从根本上改变边远贫困山区的师资队伍。

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本来就差,在不解决如何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条件的前提下,在不解决师资力量的情况下,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比率有多大?人往高处走,就算是真的培养出一个“住老的山坡不嫌陡”的合格教育工作者,但至少此人也会到条件较好的大城市求学几年,几年后,如果再回到这个贫穷的地方,是否他(她)还会真的不嫌山坡陡吗?

所以,我认为,要从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改善生活和教育设施,整合学校资源,把那些仅有几名学生的学校合并起来,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积级创造具有住校条件的贫困山区学校,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贴补力度。营造一个能真正留住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也许才能从更本上解决贫困山区缺乏教师的问题。

市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为山区教师出台多方面的优惠奖励政策,落实山区教师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使之安心山区教育事业。

此外加大对山区学校的经费投入,强化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尽可能地改善山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教师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一个轻松、舒心的工作环境。

同时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对在山区任教时间长、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在评优、晋级、调资等方面给予倾斜,对达到一定任教年限的教师要适当轮换到条件好的地方工作,用政策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激情,使山区教师有奔头。

加大支教力度。建立起市、县城镇学校教师到山区村校任教的长效机制,从教学环境好的学校抽调没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教学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青年教师到山区学校轮流任教1—2年,既能交流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山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又能让支教山荒水瘦路弯弯,流土流水不留人’,的确很难吸引好老师,这也是目前山区小学难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级教育部门一方面抓紧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使山区教师的培训制度化,同时利用远程教育和光盘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师体验山区艰苦的生活,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

教育工作。要制定全区中小学教师培训10年计划,完善培训制度,健全培训体系。要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为重点,不断改革培训模式,调整和充实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加大信息技术、外语、艺术类和综合类课程师资的培训力度,应用优秀的教学软件,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师培训中,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方式,就地就近进行,以节省开支。

深入实施“园丁工程”,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各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提高骨干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重点抓好国家级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绩突出、结构合理而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

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要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精简非教学人员,妥善安置超编人员,优化教师队伍。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依据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科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积极学合理地制定实施办法。各市、县编制和教育部门要分解核定到具体学校。要通过核定编制工作,重点解决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分布不均衡,学校岗位设置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空编地区要优先安排师范院校毕业生。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不得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积极引导城镇学校超编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

第三篇:对边远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思考

对边远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思考 ——以常宁市弥泉乡为例

弥泉乡位于常宁市西南高寒山区,距城区35公里,距衡阳市85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现有瑶族居民873人,由于境内资源匮乏,自然条件艰苦,加之未享受民族政策支持,该乡瑶族居民生产生活困难。瑶民是否生活富裕、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弥泉乡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且关乎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发展瑶族文化旅游,既是保护少数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该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弥泉乡瑶族居民总体特征

(一)总人数比重大。弥泉乡地处偏远高寒山区,与郴州桂阳搭界,管辖四个行政村,弥泉乡现有瑶族居民87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9.1%,约为全市瑶族总人口的1/3,是瑶族人口总数、比例均居衡阳市第二位的林区乡。

(二)多以散居为主。弥泉乡65平方公里的土地范围内,仅有2512人,可谓地广人稀。境内汉族居民多以聚集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位置。而瑶族居民分布更散,一般以组为单位,每个村都有少量瑶民居住,如双河村有2个组、农林和更生村分别有一个组,与外界交流少,普遍较贫困。

二、弥泉乡瑶族居民生活现状分析

(一)生产资料缺乏,收入低。一缺生产资料。据统计,2012年,弥泉乡瑶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连全市人均纯收入的1/4都不到。如该乡农林村为省级贫困村,贫困面达70%以上。弥泉乡人均耕地面积为0.36亩,约为全市人均耕地面积的44%。人均水田面积0.14亩,仅为全市人均水田面积的1/5。2007年实施移民安居工程后,部分瑶民搬迁至山下,土地等生产资料紧缺,甚至日常蔬菜都要花钱买。二是缺产业支撑。弥泉乡下辖一个国有林场,绝大部分瑶民以林木种植和销售为经济来源,收入渠道单一。全乡无工业企业,无产业支撑,基本上靠财政补贴和林业收入维持运转,财政相当困难。村级集体经济更是一穷二白。三是缺经济来源。2012年全市人均纯收入为 9568元,该乡人均纯收入2970元,而瑶民的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2300元,连全市人均收入的四分之一都不到。瑶民以种植林木为主要收入来源。文化素质偏低,在就业方面存

在较大困难,外出打工竞争力小,一般从事产业链低端的工作,可替代性强,收入微薄。有些瑶民过度依赖政府的扶持,等、靠、要思想严重。

(二)文化素质较低,就业难。一是适龄劳动力素质偏低。大部分瑶民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90%以上的人只受过初中以下教育,有些70后的瑶民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不会写。二是下一代教育状况堪忧。该乡共有两个小学,无初中。更生小学共有18名学生,其中12名为瑶族;初中生总共13个,瑶族学生4个。这些学生要到15公里以外的罗桥就读。迄今为止,该乡史上无一瑶族高中毕业生。三是教育条件恶劣。农林村原本有一个小学,教学楼因年久失修倒塌,该村的学生只能到附近的双河村、罗桥镇、板桥镇就读。经济的落后导致受教育程度的偏低,素质低下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发展,瑶民经济和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三)医疗条件较差,保障少。长期居住在高寒山区,瑶民普遍患有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加上医疗条件较差,就医困难。一无定点医疗机构。瑶民散居各村。只有双河村一个设备简单的医务室,解决伤风感冒类病症,其他三个村均无定点医疗机构。瑶民只能到乡卫生院,甚至较远的罗桥、板桥、洋泉镇就医。二无职业医生。只有双河村有一名从业医生,但无医师执照,是传统的“赤脚医生”。三无医护人员。四个村无一专业医护人员,唯一的医生既当医师又当护工。四是瑶民参合率低。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仍然存在部分瑶民不愿办理农村合作医疗的现象。

(四)基础设施薄弱。目前,虽然弥塔公路已经实现通车,但该乡村组公路建设滞后,且仅有1个村开通了每天一趟朝8晚6的班车,瑶民出行仍不方便。大部分村没有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其中有2个村处于信号盲区。所有村均未安装自来水,都属农村分散式供水工程,设施简陋,水质监测设施缺乏。用电主要来自桂阳、罗桥等地的小水电站,没有纳入全市统一电网。

三、弥泉乡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弥泉乡是衡阳市仅有的两个瑶民集中居住地之一,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拼图。该乡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从统筹区域均衡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的要求看,加快弥泉乡发展势在必行。发展瑶族文化旅游,是助推该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有利于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一是林业资源丰富。该乡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583公顷,木材蓄积量6.7万立方米,年可采伐量900立方米以上,楠竹600万根,可采伐60万根。生态公益林面积5.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居全省前列。目前农林村建有一个“松清果业”柿子种植基地,包括大果樱桃、核桃、板栗等,规模达1000亩。二是动植物种类繁多。拥有植物168科,580种。俗话说,百草都是药。瑶族同胞世代久居深山,尝遍百草,研制出了能治疗风湿、肝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民族中成药——瑶药。它既是瑶族同胞强身健体的法宝,又是民族医药中的一朵奇葩,值得发扬光大。三是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溪水潺潺,瀑布飞泻,有大小溪流5条,现建有6座水电站。猴子滩瀑布,罗桥水库等水体资源遍布。

(二)有利于促进民族区域均衡发展。近几年,塔山瑶族乡享受到的民族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各级政府先后投入1200万元,建成3各集中移民区,完成乡内移民545户;投入228万元,建成2所寄宿制学校,完成乡卫生院维修和5个村卫生室建设;投入265万元,新建1个旅游宾馆;投入57万元,新建8个茶园,建成了1850亩产业基地;建好60口沼气池,扶持发展了15户养羊大户。弥泉瑶胞和塔山瑶民同根同源,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实现两个乡镇的资源共享、组团开发,有利于促进我市民族区域均衡发展。

(三)有利于顺应瑶胞加速发展愿望。2012年弥泉乡瑶族人均纯收入2970元,不到全市人均的四分之一。近几年,看到塔山面貌巨变,弥泉乡的瑶胞们充满羡慕,思富求进、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强烈。发展瑶族文化旅游,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地百姓和瑶胞共同翘首期盼多年、深得人心支持、众望所归之举。更能提振他们的发展信心,激发其加快改变家园落后面貌的巨大动能。

四、弥泉乡发展瑶族文化旅游的对策措施

当代著名策划家王志刚说:“未来中国的竞争是文化板块竞争,谁能把握住每个板块后面的文化,谁就能把握竞争的主动权。”未来旅游业将是常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以瑶族文化特色是其中独特的旅游资源。打好“民族牌”,奏响“民生曲”,树立 “文化立乡、旅游兴乡、引资活乡、产业富乡”的发展思路。

(一)打造两张金质名片。弥泉的名字本身就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原生态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卖点。弥泉乡地处衡阳市西南方,五岭山系余脉,位于三市(郴州、永州、衡阳)四县(新田、桂阳、祁阳、常宁)交界处,主峰天堂山海拔达1265米。这里杉竹万顷,流泉飞瀑,空气清新,被誉为 “林的海洋、鸟的天堂、水的源头、云的故乡、天然氧吧、避暑山庄”。弥泉乡优质旅游资源集中,且含金量较高。2009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2011年,弥泉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常宁目前仅有的5家“国字号”旅游资源之一。应加大宣传攻势,唱响两张“国字号”名片。

(二)整合瑶族旅游资源。瑶族文化是历史留给瑶乡人们的一份厚礼,瑶族谈笑、服饰、文化、语言、山歌都是人无我有、独特稀缺的旅游资源。“上刀山过火海”、“瑶族谈笑”等特色项目都别有一番风味。但目前还处于养在深闺、未被开发的初始状态,尚未形成瑶族特色旅游产品。只要经过精心打造包装,将原生态环境和瑶族独特的人文资源在一起进行旅游开发,把资源转化为资本,从而使瑶族文化在“传承、保护与开发”中达到“双赢”的效果。借助“民族牌”,突出民族特色,实现整体营销,促进生态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品牌的深度融合,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在的经济优势。

(三)实现片区联合开发。从湘鄂赣皖联手推介长江中游城市群来看,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独木难成林。从弥泉的实际出发,将来和塔山瑶族合作,整合旅游资源是常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通过大山区连片资源整合、区域协作,以点带面、以线连片,实现山区瑶族居民整体脱贫。

(四)大力发展关联产业。做活以瑶族文化为核心,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这篇文章。建立特种水果基地、反季节蔬菜基地、经济林木种植、万亩花海、茶产业基地、瑶药生产基地、冬毛猪、麋鹿、梅花鹿养殖。引进生态型龙头企业,探索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力度。楠竹加工环节转向以旅游工艺品为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从农家乐、避暑山庄、水上乐园入手,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和餐饮产业,整体带动交通、通讯、商业、文化等多种产业的发展。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开展招商引资,通过旅游推介会等平台主动招商,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创新招商方式,采用BOT或BT的招商模式,将旅游资源交予投资商经营开发,降低投资商成本,在一定的期限再将景点收归地方经

营。将旅游招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国家投入新农村的专项建设资金作为杠杆,加快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造景区招商的硬环境。

作者简介:李燕(1984-),讲师,衡阳人,湘潭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研究。现任教于衡阳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

第四篇:贫困边远山区农村洞溪发展调查

贫困边远山区农村洞溪发展调查

张立群

我所调查的洞溪是一个非常偏僻、贫穷落后的山区农村,地处湘西北中部,在崇山峻岭之间,现属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七甲坪镇管辖。该地区原为独立的建制乡洞溪乡,2005年合乡并镇政策实施后,洞溪乡建制撤除,归由七家坪镇管辖,七甲坪镇现在洞溪设有办事处,具体处理洞溪11个行政村的日常事务。长期以来,洞溪山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发展非常缓慢,处于“没发展、难发展、不发展”的境地,一直被贫穷落后所困扰。目前,洞溪年人均纯收入1480元,低于沅陵县年人均1940元的水平,远远低于怀化市年人均2677元、湖南省年人均纯收入4512元的水平。人均收入决定了洞溪山村农民的生存现状,少数农民甚至“缺衣穿、少饭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洞溪山村更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环境里。因此,洞溪山村贫困落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到底在哪里?这是我调查的目的所在。

目前,贫困的洞溪山村在发展上是“主导型发展苍白无力、辅导型发展传统软弱、自身型发展倍加艰难”。

在主导型方面:党的基层组织、政府组织领导地方发展苍白无力。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向我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都很好,给我们免了农业税,种粮都有补贴了,这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感谢党的好政策呀!但是,有些政策一到基层就变样了,我们看不到基层政府到底在为老百姓做些什么!”一位务农青年向我说:“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其他地方发展得轰轰烈烈,我们这里却是安安静静。”当我问及这些年来洞溪变化最大的是什么时,他说:“这些年,幸亏有中央和省里的好政策,给我们修了水泥路,这是我们这最大的变化。”在与老百姓的交流中,感觉到洞溪山村的农民对党的基层组织和政府的不满。经常听到老百姓议论,“基层的干部有的是在糊日子,有的一门心思削尖脑袋往县城钻,哪还有心思想着我们这里的发展?!”

为更深入地了解洞溪主导型发展的困难,我对洞溪党的基层组织和政府组织专门进行了调查。党的基层组织方面,目前,洞溪有13个基层组织,11个行政村党支部、1个七甲坪镇洞溪办事处党总支和1个七甲坪镇洞溪九校党支部,党员共342人。调查中,我发现党的基层组织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村班子带领老百姓致富发展的能力不强。一位已退下来的村支书说,“这些年我们这都没看见发展过新党员了。现在农村政策好了些,但是村里的干部却差了,没看见他们为老百姓办过什么事。”在洞溪山村,由于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特别是一些文化较高、能力较强、有点经济头脑的年青人纷纷外出务工,村干部没有合适人选,培养了的年青党员干部也大量外出,使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造成了班子结构不合理。少数村班子内部不协调。少数干部政治素质较差,在班子换届或工作中搞宗族势力,内部闹派性,互相对立拆台,领导班子形不成凝聚力,领导能力很差。二是村干部、基层党员自身素质不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精神。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没有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方式,不能很好的引导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在工作中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不安心农村基层工作。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是拖一天算一天,思想上产生动

摇;有的犹豫观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则抱着熬满15年算了的态度;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三是基层党员、村委会干部工作能力很弱,工作方法落后。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采取“家长式”的管理手段,知识、经验、管理搞老一套,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少数有能力的干部“也只富到自己没富到他人”。

党的基层政府方面,目前,洞溪由七甲坪镇政府管辖,镇政府在洞溪设有办事处。调查中,老百姓普遍认为,洞溪办事处形同虚设,“几位留下来的干部是在混日子,拿着国家的工资在那里养家糊口,根本没有心思带领洞溪人民脱贫致富谋发展”。因此,洞溪的老百姓根本不信任他们。作为镇党委和政府的干部们,也是牢骚满腹,全镇财政捉襟见肘,税源枯竭。一些当初想干些事的干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定的目标成为不了现实,常此以来,干部们也没了激情。关于发展的思路、发展的举措、发展的成果,都停留在了文件纸上、墙壁口号上。有关系、有能力的干部大多都想尽千方百计调走。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处于“瘫痪”状态,一位干部说:“我们这里的发展不知从何谈起?”

在辅导型层面:各种外界的帮扶力量传统软弱。

主要是:洞溪作为贫困边远山区,外界对其帮扶的力度不大。根据调查,洞溪现辖11个行政村,国家和省级扶贫点没有,只有沅陵县政府部门有过扶贫帮困活动。洞溪现有3个行政村为沅陵县部门扶贫对象。洞溪贫困村谭坪村村支部书记张立兵告诉我,“谭坪村为县级贫困村,县里明确了一个局具体帮扶我们,每年局里的领导都来谭坪看望我们一次,并根据我们的情况给一两万元的扶贫金。”当我问及这点钱能为谭坪村做点什么时,张书记说:“能够帮助解决点部分问题,比如除少数太边远的村民外,全村大部分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这要感谢上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但是我们谭坪村要真正实现脱贫致富,这还远远不够。”张书记的话透露出一丝隐忧。这种情况在其他两个扶贫村也同样存在。上级党委、政府部门对洞溪扶贫帮困的力度不大,而且方法简单,扶贫帮困方式老一套:“给村里点钱,每年下来一次体察一下民情,吃了餐饭就走了,没有根本上改变山村的发展。”而在其他的8个行政村调查时,老百姓对谭坪村等能得到上级部门的帮扶表示了羡慕。洞溪红岩咀村的一位50岁的农民告诉我,“不是上级帮扶对象的村根本就没人过问,虽然上级部门给的钱不是很多,但还是解决了一些问题,你看谭坪村的人至少喝上好水,我们这里都是自己搞的。”在洞溪红岩咀村,我发现一种可怕现象,这些年,村里患癌症的人逐年增多。我统计了一下,红岩咀村近年来死去的人中,99%的是死于癌症。虽然患癌症与个人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关,但周边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安全用水问题,已严重危及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老百姓对此根本无能为力。

在自身型层面:山村内部经济发展缓慢。

作为发展的主体,山区农民素质不高,乱发展、不发展的现象突出,想发展的也难以得到发展,发展难上加难。在洞溪调查,每家农户包括其他各类人员,都是想发展的,都盼望着自己富裕。在此方面,几个突出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难发展的问题。在洞溪,活跃着这样一类想发展的年轻人士,他们大多在外务过工,有着干事创业的强烈愿望,想依托山区资源开创自己的美好前景,目前他们在洞溪艰难地创业着,但处于难发展的境地。今年刚30出头的返乡创

业青年张立兵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曾在广东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担任过部门经理,在外积累了资金和经验后,2007年回到家乡洞溪开始创业。2008年,他依法注册成立了第一家林竹木加工专业合作社,依托洞溪丰富的森林资源,成立了林竹木加工厂,形成经济林木种植、采伐、加工、销售一条链,把山上的林木变成了聚宝盆。他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不仅有效利用了洞溪的山地优势,种植经济林木,而且还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的发展。此外,他还创新发展的模式,通过与当地农户签订出卖山上松林的合同,自己筹资25万元,修通了一条通往村组的公路,实现了不少山里人家几十年来的心愿,受到老百姓的普遍赞誉,成为洞溪发展的一个亮点。但是,返乡创业的张立兵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张立兵告诉我,目前他有三难,“一是争取扶助资金和银行贷款难;二是无序竞争难;三是公共服务难。”这些成为了优秀返乡创业青年的发展瓶颈。

二是乱发展的问题。洞溪作为传统的边远山区,除没有发展的传统农业生产外,森林是其重要的资源。自去年以来,洞溪的森林资源砍伐严重,有的老百姓说:“这样砍下去,山上有点价值的林木会净光。”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据统计,目前在洞溪从事林木买卖的有20多家,都是非法无牌经营,每家都是以最低价买老百姓的松林,请人砍伐,然后用车直接销往黑市,赚取暴利。而今在洞溪,四处能碰到买老百姓松林的人。很多老百姓告诉我,“这些人只知道赚钱,而且都有些背景”,他们不仅坑了老百姓,而且根本不管林木砍后的再种植,留下的是一片片荒山野岭。这种无序发展模式与张立兵的持续发展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也给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设置了障碍和困难。真正损害的是老百姓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三是不发展的问题。洞溪老百姓目前还有一件最伤心的事。2007年,各村每家每户都上交了300元的农网改造费,但3年时间快过去了,农网改造还不见结果。老百姓说要退钱了,洞溪的农网改造已进行不下去。据调查,目前,洞溪电价为每度1.3元,有些边远山村每度1.5元,电价远远高于城镇每度0.58元的水平,老百姓是苦不堪言。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洞溪用电被私人承包,这种供电公共产品的私有化,直接导致少数人垄断了供电服务,产生了既得利益个体。如果农网改造成功,电价将接近城镇水平,对老百姓是件大好事,但对利益个体是巨大损失。因此,为了保住对洞溪供电的垄断地位,利益个体便千方百计阻碍农网改造,而且还纠集黑势力围打镇供电所负责人。听老百姓说,利益个体“有着深厚的背景,没人敢动他”。在洞溪,这种供电私有化的模式已严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成为老百姓“挥不去的疼”。

一段时间的调查,使我加深了对洞溪山村的认识,如今洞溪的现状,既令人担心,又让人揪心。贫困、边远、山区、“三不管”等等关键词是洞溪山村的真实“外衣”。内质的原始、封闭,既使洞溪落后的面貌展露在天日里,又将潜在的内部贫乏裸露无疑,造成了如今洞溪山村发展上太多太多的问题。

洞溪的状况在目前的湖南贫困边远山村中,只是一个暴露其真实面容的标本。主导层面的领导、管理不力,辅助层面的帮扶、支持不够,自身层面的贫乏、混乱落后,造成了贫困边远山村如今的现状。为尽力改变该贫困山区农村的现状,特提几点建议。一是上级领导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二是要组成专门的领导小组,联合公安、教育、交管、工商、税务、扶贫等部门,开展一次联合执法行动。坚

决打击黑恶势力,尤其是对那些“乱发展”的违法分子,要保持高压态势,给老百姓以发展的信心,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发展环境。三是以目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组成督察指导组,对洞溪的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点进行督察、指导,使洞溪的党员、干部思想得以转变、认识得以提高,发挥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洞溪的党员、干部有干事创业的新气象,有为民服务的真本事,有破解发展难题、推动贫困边远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实在在举措,真正解决洞溪山村“难发展、乱发展、不发展”的问题,在老百姓当中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四是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要加强管理,越是要加强投入,越是要加强帮扶。不能忽视或弱化,更不能让其边缘化。五是积极树立带头的返乡创业典型,鼓励想发展、能发展、取得发展实绩的优秀人物。

作者:张立群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教师

第五篇:推进贫困山区农村低保调研思考专题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新型社会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农村社会救济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我市农村低保制度伴随着全国全省低保制度的形成,于2007年7月全面建制,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山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

人口一个时期难以脱贫的现实,影响着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目标的实现,与省里的要求尚还存在着差距。笔者就在**山区推进农村低保问题做了些思考,希望能够在推动全市农村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上发挥一点作用。

一、**市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市农村居民总户数67.8万户,总人口251.9万人。由于我市系集山、边、贫、库一体的贫困山区市,五县一市均属国家级贫困县,城区还有60%的村是贫困村,群众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这些年,为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存,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在2004-2006年的“定期定量”救助时期,全市农村特困救助人口由最初2.8万人逐步扩增到9.6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8%,月人均补助10元。自2007年7月开始实行农村低保制度,又按照分类别施保、低标准起步的要求,将全市农村特困救助的对象过渡到农村低保,并进行了适当扩面提标。但由于受政府财力所限,只能按照“倒排序”和“民主选穷”的办法,优先把最困难的居民纳入低保范围。期间,我们始终坚持贯彻政策,量力而行,实行“民主选穷、穷中选穷倒排序”的方法,视财力状况逐年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保障规模又增加到去年的12万余人,今年将达到15万余人,保障人口由原来的约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扩大到6%,月人平补助水平由原来10元增加到现在的60余元。年支出保障金由500余万元增加到1.1亿余元。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农村低保制度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维护民利、保障民生、构建合谐、促进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当前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为改善困难群众特别是痴呆傻残病等困难群众的生活,起到了雪中送炭和救急应急的作用,使广大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但现实的保障规模和水平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和愿望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必须重视和面对。

一是实现应保尽保还有差距。由于受保障规模和资金的限制,还有很大一部分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还未纳入保障范围。按照2008年贫困人口标准1196元测算,**市尚有贫困人口83.48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33.1%,而今年全市纳入农村低保的人口仅有15.4万人,仅占农村贫困人口的18.4%,尚有80%多的贫困人口没有纳入保障范围,任务还相当繁重。

二是农村低保补助水平偏低。截止2008年底,全市纳入农村低保的有56625户127890人,人月均享受保障金60.4元,人年均补助水平约700元,仅达到贫困线的58.5%,相差490元。这说明,在已纳入的仅占贫困人口18.4%的低保人口中,其保障水平也才达到贫困标准的58.5%,这样的低保水平保障无法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核准难。首先是收入难以货币化。农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次是收入具有不稳定性。除农作物收成的季节性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等因素外,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也难以核实。再次是家庭人口难确定。子女成家后另立门户,父母子女分户而居,将父母分在一边,因为赡养能力而把包袱甩给政府。纳入对象的“入口关”难以把握。

三、推进农村低保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农村低保是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是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具体实践中,对于我市尚已存在的现实矛盾问题,我们结合实际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探索。但由于标准、制度和规模条件限制,制约了农村低保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如何协调好保障与需求的关系,使农村低保效能最大化?怎样处理好政策要求与现实的矛盾?笔者认为还是要坚持正确的原则,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努力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要把握应保尽保与适度扩面的关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起着最后兜底的作用。这项制度一旦建立,必须做到“应保尽保”。然而,目前受政府资金投入和指标限制,在我市尚不能实现应保尽保,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通过逐步扩面,分阶段、分步骤的实现应保尽保。为此,在紧扣应保尽保的前提下,要量力而行,适度扩面,有序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瞄准总目标,在政策宣传、操作程序和规范管理上积极而又稳妥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要把握保障标准与贫困标准的关系。合理制定农

村低保保障标准是科学施保的关键环节。标准过低,解决不了贫困农民的最低生活需要;标准过高财力无法承受,容易出现养懒汉现象的问题。原则上在制定农村低保标准时,可以参照国家统一的贫困标准,即1196元这一标准。然而,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保障标准与贫困标准的不同,因此在确定农村保障标准时应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对应,合理测算,准

确定标。定标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维持农民最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测算出贫困对象年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基本生活费支出。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考虑当地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三是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四是物价上涨指数。考虑到我市贫困面大的实际,在制定农村低保标准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四种因素,在现阶段可以低一点,但不要太低于国家贫困标准,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再逐步调整、提高。

三是要把握按标施保和“民主选穷”的关系。农村低保作为一项救助制度,终极目标是按标施保。然而在尚未实现应保尽保的条件下,目前的保障标准只是参照标准,而不是象城市低保一样,以计算家庭收入作为补差水平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政策宣传,让农村困难群众能够充分理解。在参照农村低保标准的同时,通过“民主选穷”的方式,优先将最困难的家庭保起来。按标施保是目的,“民主选穷”是手段,所有纳入保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民主选穷”这个环节来确定。随着以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再逐步取消民主选穷的方式,过渡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动态管理。

四是要把握基层评定与县级审批的关系。由于农村低保工作面大量广,现阶段工作都是以基层评定为中心,由乡村两级评议评选和核查。而作为审批的县级机构,由于人少力量薄弱,下乡检查力度有限,导致工作处于被动审批的局面。一是要加强乡村两级低保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力度,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事业心,让他们能公正、公开的做好低保工作。二是从业务规范方面继续把好“四道关”:以入户调查为重点,坚持“谁入户调查、谁签字负责”;在低保对象审定过程中,坚持农村低保对象民主评议制度;实行三榜公示制度,将审批结果公布于众;通过设举报箱、举报电话、县级抽查等形式,增强低保审批透明度。以此制约不良现象的发生。三是强化县级审批工作力度,实行不定期检查制度,严肃处理违纪违规操作现象,从而形成上下一致、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审核审批网络。四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及时出台相应法规性文件,强化制度建设,做好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工作,让“低保”阳光透明。

五是要把握农村低保救助与其它救助的关系。随着农村低保制度的稳步推进,它的兜底作用正逐步呈现出来。要使这项兜底保障的效益最大化,必须与农村五保、救灾救济、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助学救助等衔接起来,相互补充。一是建立健全农村救助体系运作机制。做到整合资金,理顺关系,统一管理,避免救助遗漏、不到位,防止重复救助。二是建立健全以农村低保救助为主,以医疗、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补充的综合救助体系。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专项救助优惠政策,多管齐下,最大限度满足农村贫困群众救助需求。三是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召开救助工作例会,让从事不同救助种类的工作人员互通情况,互相配合,做到合理施救。四是建立健全农村低保渐退制。积极配合财政、劳动保障、工商、税务、教育、卫生等部门,在保障和改善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同时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发展生产,促进其自食其力,有效地提高保障对象自助、自救的能力,实现脱贫致富。

下载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民族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业的思考

    关于民族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业的思考 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民族贫困山区如何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是一个值得......

    贫困山区农机化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贫困山区农机化工作的调查与思考陈新平郧西地处鄂西北最边陲,属全国贫困县之一,辖18个乡镇(场区)、28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86万人,总面积3509平方公里,耕地约......

    贫困山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frac34frac34;对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中共XX县委副书记XXXXX县位于湘中偏北,地处雪峰山北麓,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180个村(......

    贫困山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¾¾对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中共XX县委副书记 XXX XX县位于湘中偏北,地处雪峰山北麓,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180个村(居委),总人......

    贫困山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¾¾对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共产党XX县委副书记 XXX XX县位于湘中偏北,地处雪峰山北麓,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180个村(居......

    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的思考

    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的思考 “ 农村真是越来越枯燥了,不要说农闲时,连过年过节也觉得没有多大意思!以往,农闲时,人们还看看报纸,听听广播,下下象棋,讲讲故事,唱唱山歌;过年过节时......

    边远农牧区金融支农的调查与思考

    边远农牧区金融支农情况调查与思考 ——以玉树州为例 人民银行玉树州中心支行 武建龙 一、玉树州金融支农现状 (一)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投放情况近年来,人行玉树中支提高货币政......

    浅析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

    浅析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 专业:农学姓名:龙慧 贫困山区一般具有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草山草坡面积大、农副产品丰富,剩余劳力充足的状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