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边远农牧区金融支农的调查与思考
边远农牧区金融支农情况调查与思考
——以玉树州为例
人民银行玉树州中心支行 武建龙
一、玉树州金融支农现状
(一)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投放情况
近年来,人行玉树中支提高货币政策的运用效能,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引导玉树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立足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加大支农力度。自2010年至2012年6月末,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7.9亿元,解决了玉树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支农资金不足的难题。
(二)金融机构支农情况
1、供给主体。一是金融机构情况。截止2012年6月末,玉树州有6家金融机构,共29个网点。但除州府所在县域外,其他县域仅有农行、农信社及邮储三家金融机构各1个网点,84.78%的乡镇处于金融服务空白;二是支农机构。在玉树州,建行与青海银行实行城市发展战略;邮储银行小额贷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农发行、农业银行及农信社成为了满足农村各群体金融需求的主力军,打破了农信社一社独大的局面。
2、服务对象。玉树州金融机构在支农方面开始由单一的支持农牧户向农牧户与农村企业并重转变。截止2012年6月末,全州涉农贷款37409万元,其中农户与农村企业分别占全州涉农贷款的36.33%和45.16%;但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有所削弱,同比减少20.5%。
3、金融产品。玉树州涉农金融机构仍然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主要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抵押贷款等,且金额小、期限短。以小额信用贷款为例,可贷金额为1-3万元,期限基本为1年,而根据调查显示农牧户对贷款需求量和期限分别在10万元和3年以上。
二、欠发达农牧区金融支农的制约因素
(一)农牧区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目前,虽然我国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已初步形成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包括保险、证券、担保机构在内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在欠发达农牧区,股票、债券、基金、信托等业务几近空白,缺乏健全的金融供给体系,农牧民除民间借贷外,短期内无其他的直接融资渠道,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的间接融资仍然是农牧民融资的主要方式。而玉树州每1.33万人才拥有一个金融网点;同时,由于欠发达农牧区经济水平低,受知名度不高、支付网络滞后等因素影响,玉树州称多县富民资金互助社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望而却步。
(二)农村金融扶持体系不健全。一是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缺乏整合,不同的政策之间相互分割,弱化了各项支农资金的政策效果和使用效果;二是金融扶持政策缺乏普惠性,有违政策设立的初衷。如农信联社改制农商行后,将丧失税收优惠政策,但其实力并未因改制而有实质性的突破,仍需要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
(三)分险分担机制不到位。一是农牧民缺乏有效担保资产。农牧民除自己的房屋外,基本没有其他可供抵押的资产,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房屋交易不畅,且多属于保障房,执行上比较困难,致使金融机构不热衷于办理房屋抵押贷款;二是缺乏专业的涉农担保机构;三是贷款风险补偿比例低。按照《玉树藏族自治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于农牧民的各类贷款,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损失类贷款的2%给予风险补偿,单户补偿最高金额不超过0.2万元”,按照此比例,农牧民一旦违约,金融机构将自行承担98%的损失,这与金融机构的资本逐利性相违背,难以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
(四)金融生态环境不佳。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人民银行玉树州中心支行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以信用建设为引擎,开发了“人行+政府+银行+信贷协管”、“人行+政府+学校”“信用建设+信贷激励”等信用建设套餐,对增强农牧民信用意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有显著成效。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状况还有待优化。一是玉树州农牧区信用建设起步晚、农牧民信用意识底子差,信用村、信用户推动比较缓慢,截止2012年6月末,玉树州评定信用村9个,占总行政数的3.49%;评定信用户4557户,占全州农牧户总数的6.51%。大部分区域仍属于信用高危区,金融机构仍面临较高的信贷风险;二是金融生态环境内涵比较广,但目前大部分边远农牧区尚未同步进行,主要集中在信用建设,其他方面尤其是保护金融机构债权的司法建设方面还未起步,导致金融机构面临成本高、难执行的难题。
(五)金融产品创新受约束。玉树州除农村信用联社外,其他金融机构均无经营自主权,信贷产品、信贷条件均按上级行要求执行,无因地、因时开展业务的权限。加之,玉树州金融机构受以上存资金换生存经营理念的影响,自身创新信贷产品或向上级行争取授权授信的主动性缺乏。
三、对策建议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对金融存在着强大的依赖性。其中冉光和等(2006)和胥嘉国(2006)对西部地区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是引导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因此,破解西部欠发达边远农牧区金融支农梗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促进当地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健全农牧区金融供给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农牧区三农力度,需要完善现有金融架构,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一是参考国有商业银行在当地的盈利情况,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其在农牧区乡镇设立网点,并规定用于当地的贷款比例;二是地方政府可建立优惠政策支持与网点设立相挂钩制度,引导地方性金融机构增加网点的设立;三是对欠发达农牧区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实行差异化的政策,降低设立条件,并给予费用补贴,吸引新型金融机构的加入。
(二)完善农牧区金融和财政扶持政策。一是针对农牧区自身经济落后,财政资金有限的实际,国家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三农”贷款纳入财政贴息范围,减轻农牧民负担,;二是对农牧区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通过实行降低支农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三是按照普惠制原则,对发放涉农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杠杆作用,激发金融机构放贷热情。并对欠发达农牧区农商行给予农信社的优惠待遇,提高支农实力。
(三)建立涉农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一是世界上解决小农户,涉农企业特别是贫困农户的贷款担保难题的成功经验是成立专门的担保公司。鉴于农牧区财力不足的实际,建议由中央、省、州三级财政共同出资,建立专业的涉农担保机构;二是积极推行农业保险,建立一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的保险模式,充分发挥保险体系在分散农业风险中的作用。同时考虑到推广阶段,成立单独机构成本大等因素,可采取由县域金融机构代理等方式,等得到普遍推广后,另行成立专业机构全面负责。
(四)多部门联合,引导金融环境优化。信用环境的优化,需要多部门齐心合力,根据自身的职责采取不同的措施。
1、政府及人民银行。作为信用建设主导部门的政府,应做好工作量化和督导工作,努力形成信用建设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思想重视、行动一致、配合有力。同时,由政府聘请信贷协管员、大学生村官及青年信用示范户为金融知识宣传员,由人民银行负责对宣传员进行金融知识的培训工作,宣传员定期对所在乡镇农牧民、中小企业开展宣传,以构建征信宣传常态机制,扩到金融知识覆盖面和提高成效。
2、金融机构。一是金融机构应本着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大对信用农户的让利力度,根据农牧户的信用等级在利率、期限、担保、额度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通过让农牧户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树立珍爱信用的意识,并发挥其对周边群众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要我讲信用向我要讲信用”转变;二是针对目前信用户、村镇由金融机构分片推进的实际,金融机构之间应建立统一的信用户评定办法、统一的优惠政策和对失信农户的共同惩戒制度,实现一家金融机构评定的信用户全部金融机构认可、并给予同等优惠政策的效果;三是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建设步伐,强力推进信用企业的评定工作,为涉农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3、司法部门。边远农牧区应将法治建设作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一是结合当地实际,加快保护金融机构债权的立法工作,以提高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司法部门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简化金融机构维权程序,降低其维权成本。同时,加大执行力度,解决胜诉容易执行难的问题,切实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债权。
(五)创新信贷产品,满足不同信贷需求。根据新形势下三农信贷需求特点,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担保方式,推行农户大额信用贷款、涉农企业联保贷款等,尝试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及草场承包经营权等担保方式,积极满足农牧户及涉农企业的信贷需求,确保金融机构在支农中有作为、有效益,助推新牧区建设。
第二篇: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的调研思考(推荐)
近年来,**县紧紧围绕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坚持走少种精养的路子,不断提升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效益和水平,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金融机构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取得了推进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自身效益的双赢。本文通过对正镶**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调查,探析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一、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服务呈现“双赢”。
近年来辖区金融部门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紧紧围绕全旗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了农牧业基础建设、草原生态植被建设和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在支持农牧业项目上,人民银行有效发挥支农再贷款的调控作用,全力推进和改善对农村牧区的金融服务工作,引导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2000年至2006年末人民银行累计向辖内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26400万元,年均3771万元,极大地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投放能力。农村信用社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不断创新信贷支农方式,在支农中发展壮大,2006年末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达18655万元,较2000年增加14795万元,年均递增14.28%。使辖区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覆盖面达到有贷款需求户的80%以上,为辖区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从2000年至2006年连续七年实现赢利,共创利润569万元,年均递增37.42%。
畜牧业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06年牧业牲畜总头数67.2万头,比2000年下降21.22%,从2001年以来,大小牲畜总头数每年以5.9%的速度递减,虽然牲畜头数呈下降态势,但是大多数效益指标增幅明显。2006年,农牧业总产值突破20500万元大关,占全旗生产总值的26.5%,牲畜出栏率52.7%,商品率达到50.5%;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31个,固定资产总额6450万元,产值22300万元,实现利税2200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27%、359%和817%。产业化组织的发展带动农牧户增收,2006年牧民人均纯收入2238元,增长16.0%;农业人均纯收入2120元,增长7.7%。
农业加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压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获得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以西瓜、南瓜、蔬菜和订单农业为主的绿色、特色、优质、高效种植业规模达到8.34万亩,占到全旗总播面积的43.2%;小麦、莜麦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仅为4.87万亩,共联系种植订单2750亩,目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构成比为24:27:49。农产品销售收入由“九五”末的2765万元增加到2006年末的4333万元,增长56.7%,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效益正逐步显现出来。可见信贷资金的大量投入,推动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银企双赢的效果。
二、存在问题
1、农牧业结构调整资金需求大,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
2007年**农业方面加大了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牧业方面畜种改良引进良种的力度也继续加大。据调查,全旗计划引进西门达尔良种牛3000头,按每头牛平均价格是4500元计算需资金 1350万元,新建棚圈1.8万平方米,需资金396万元,新建温室大棚200座,需资金120万元,仅这三项就需资金1866万元,预计全旗农牧业生产资金需求总量为6500万元。从统计资料上看,农牧业贷款占用余额较大,截至6月末,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20969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9.99%,但农牧业生产资金使用周期长,流动性慢,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少,尤其是在生产旺季,农牧业生产资金需求大,自筹资金不足,金融机构又很难满足需求。据测算农牧民自筹后,尚有3500万元资金缺口,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
2、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瓶颈,制约了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
目前,在边牧地区旗县普遍存在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形成仅靠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的金融格局。国有商业银行在县级机构的撤并,弱化了对畜牧业的支持。在过去,**农行和信用社按乡、苏木划分,几乎每个乡苏木都有网点,随着农行机构改革力度的加深,网点全部撤出了乡苏木,只剩下信用社,而信用社由于受规模、效益等制约,部分牧区信用社撤消、降格,弱化了对当地农牧业的支持。由于缺少信贷投入,缺乏政策资金扶持,龙头企业不能做大做强。金融对全旗经济支持力度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全旗产业结构的调整。
3、良种母牛引进成本高,良种比率低。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全旗存栏的4.8万头牛中,实际良种牛比率仅为10.47%;存栏的41万只羊中,实际良种羊比率为95.12%。可见牛改良慢。一是引进成本高,要加快土
种牛的良改步伐,关键是大量引进西门达尔母牛,据调查,按现行价格计算,引进良种母牛每头需4000-4500元;二是改良养殖成本大,养殖一头西门达尔牛平均一年的支出是1860元,而养殖一头土种牛平均一年的支出是794元,两者相差1066元;三是农牧民收入水平低,2006年末,全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38万元,比全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209元,低1971元,可见,如此低的收入水平难以负担改良所需的较高费用支出。
4、落后的生产资源及生产能力制约了种植业结构调整。
一是种植蔬菜等受水源缺的影响,规模难度大。2006年末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9.3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仅为1.3万亩,占6.73%;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作业仅以“小四轮”为主,生产能力很弱;三是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有限,农民从中获益不明显。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农产品产量的增长空间,制约了农民有效增收,更制约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
5、信贷资金沉淀问题突出,农牧业生产资金紧缺。
全辖到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为29107万元,较年初增加1145万元,增长了4.1%,各项贷款余额为20683万元,较年初增长了39.9%,存贷比例是71%,较为适中,但由于贷款增幅与存款增幅差距太大,贷款增幅高出存款增幅35.8个百分点,辖内贷款存量大,不良率偏大,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为6190万元,不良率为30%,很大一部分资产难以有效运作,导致辖内信贷资金相当紧缺,特别是春耕备耕,绒毛等农副产品上市之际,信贷形势紧张的局面相当严重。
6、农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
畜牧业是**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据调查,畜牧业在全旗农牧业中的比重为 51.7 %.全旗奶牛、肉牛、肉羊优良品种少。肉牛大部分是本地黄牛,而且70%左右的肉牛、肉羊分布在牧区,一方面给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畜牧业特别是牛羊育肥的发展。另外,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仅为草原伊盛公司,对广大农牧民生产经营的拉动幅射作用不够,如全旗2006年出栏羊45万只,而该公司仅加工10万只,占全旗出栏总数的22.2 %,不能够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7、农牧业抗风险保障机制滞后。
农牧业是弱质产业,农牧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生产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收入预期稳定性差。近年来,正镶白旗种植业和养殖业受自然灾害、瘟疫侵蚀造成的损失非常大,但苦于没有保障机制,使农牧民的损失得不到补偿。目前,农业保险业务发展严重滞后,这与迅速发展的养牛、养羊、养鸡业成为明显的反差。由于受保险业务滞后的影响,农牧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另外,政府部门至今也没有出台农业抗风险保障制度。这些问题客观上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建议
1、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满足农牧业结构调整资金需求。
针对全旗三农三牧资金需求大,投入不足较为突出的问题,建议一是整合国家通过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项目投入的资金,发挥最大的资金效用;二是商业银行尽快溶入农牧业产业化的进程中,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三是修改完善再贷款的投放方式。针对再贷款期限与畜牧业生产周期不适应的情况,建议上级行贷款结构能适应畜牧业生产周期,许可由中长期周转,真正落实金融信贷政策促畜牧业经济生产发展的作用。四是农信社进一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改进放贷方式,在牲畜良改、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草原生态保护、饲草料基地建设、畜产品加工、牧区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优质的金融服务和充裕的信贷资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金紧缺问题。
进一步推进农牧区金融体制改革,积极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牧区金融机构,并对民间融资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利用,使其成为牧区融资的合理补充,切实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增加信贷资金投入。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农村信用社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优化资金配置、产权关系明晰、法人治理结构规范、风险责任明确的管理体制。农村信用社要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服务功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做到农村金融服务与订单农业相结合,与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相结合,与市场化的农村经济运行体制相结合。此外,要限制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防止把农村资金转移到其它地区或产业,这样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金紧缺问题。
3、加大科技支牧的信贷投放力度,提高牲畜良种改良比重。
一是对于牲畜良种改良基地建设按照优先扶持项目进行信贷支持。二是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降低抵押条件,延长贷款周期,扶持养殖大户引进和繁育良种牛。三是加大对延长肉牛育肥业产业化链条项目的扶持。以龙头企业的带动,引导和辐射农牧民加大畜种改良力度,使之成为畜牧业产业化的生产第一车间,巩固和发展壮大黄牛改良的基础地位。
4、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强信贷支持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
一是充分发挥央行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窗口”指导作用,合理引导农村信用社为缺少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的农户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农村信用社要立足“三农”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帮助农民调优品种,调整结构。三是调整现有邮政储蓄存款政策,将邮政储蓄新增存款中来源于农村资金以支农再贷款形式返还当地农村信用社,以确保农村资金来源于农村,用之于农村。四是要进一步发挥金融部门信息广的优势,为农民增收出谋划策,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当好农民的金融顾问,切实支持农民增收。
5、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工作力度,缓解农牧业生产资金紧缺问题。
增加信贷的有效供给,盘活存量尤为重要。首先金融部门要积极寻求当地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合作。对一些沉淀贷款的回收,能通过行政手段催收的,不用法律手段催收,营造一个银企和谐的局面,齐抓共管,对钉子户、赖债户要争取执法部门的支持,促其协助金融机构清收贷款,通过与执法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改变“赢了官司、输了钱”现象的不利局面;其次农村金融机构要完善收贷、收息激励政策,制定贷款收回的奖励措施;总之,通过逐渐盘活资金存量,增加信贷可用资金量,扭转目前生产旺季信贷形势较为紧张的局面。
6、全力支持地方龙头企业,加大对**县农村牧区经济的拉动作用。
建议当地金融部门加大对当地农牧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紧紧抓住龙头企业培育、基地建设、利益联结机制三个关键环节,重点支持肉食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走深加工之路,对于其合理的资金需求要优先解决,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对信贷资金、利率等方面要予以倾斜。这样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后,一方面能解决牧民卖难问题,另一方面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7、开展农业保险,建立保障机制,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
一是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由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共同出资,建立农村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解决农户贷款的风险补偿问题,消除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后顾之忧。二是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应建立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以规避风险。政策性保险主要指因自然灾害、瘟疫形成的损失。政策性保险费率要低于商业性保险费率的50%,这块资金由财政贴补。三是建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按照市场运作的办法,成立自助性担保机构,由相关企业共同出资,集体运营,为出资企业借款提供担保。四是地方政府要把风险补偿基金损失按比例纳入财政预算,定期予以补偿。这样,就能调动农牧民种养业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
第三篇:金融支农工作总结
涿鹿县人民政府
关于金融支农工作的汇报
(2012年3月6日)
各位领导:
首先对各位领导莅临涿鹿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全县金融支农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2011年全县金融工作总体情况
辖区内有金融机构7家,从业人员503人,营业网点42个,其中工行机构网点2家,农行5家,建行1家,发行1家,农村信用联社24家,城市商行1家,邮储网点8家。全县小额贷款公司1家,小额担保贷款公司3家,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银行组织体系。2011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5亿元,全市排名第三,同比增加8.22亿元,增长13.41%。城乡储蓄存款余额50.62亿元,同比增加7.64亿元,增长17.78%。贷款余额31.2亿元,全市排名第六,同比增加8.73亿元,增长38.83%,增量全市第三。
二、金融支农工作发展情况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近几年,我县围绕生态兴县发展战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升级,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一是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发展达到19.27万亩,产量达到1.75亿公斤,建成了温泉屯龙眼葡萄专业乡,东小庄、栾庄酒用葡萄专业乡,五堡镇红地球葡萄专业乡。杏扁产业日益壮大,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杏仁年产量达到350万公斤。奶牛存栏 3.08万头,规模养殖率达到100%,建成奶牛养殖小区22个,新澳牧业华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新西兰奶牛繁育基地。张杂谷子推广范围不断扩大,种植面积9万亩,总产达到2853.4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4.4万亩,建成10个蔬菜标准园,其中设施蔬菜1.4万亩,产量2亿公斤,产值2.1亿元。二是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依托19.27万亩葡萄种植资源,推进产业化经营率,发展益利、神农、中粮长城等12家葡萄酒加工企业,葡萄原酒年生产能力5.3万吨,其中益利和中粮长城成品酒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以果仁食品为龙头的杏仁深加工企业达到6家,年加工能力100多万公斤。三是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社达到129家。其中,县级示范社18家、市级示范社8家、省级示范社6家。入社3万多户,带动4万多户。四是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加快。我县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区之一,共有61个村列入省级新民居示范村,2个村列为市级新民居示范村。2011年,共有32个村被列为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完成总投资5.34亿元,还打造了矾山东关和清宁堡两个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高品质新民居示范点。
(二)金融支农及支持中小企业情况。一是金融支农主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信用联社在“三农”及涉农企业贷款上采取“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2011年,支持“三农”及涉农企业贷款18.32亿元,占贷款总规模的88.20%。其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投放信贷资金15.6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5万亩蔬菜基地、设施蔬菜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力地支持了保得利、益利、明珠等7家葡萄加工生产企业发展。农业银行成立了支持“三农”工作机构,出台了有关管理办法,并推出了一款专为农民量身定做的特色金融产品——金穗惠农卡,此卡除具有借记卡的功能外,最高授信贷款额度可达3万元,县具有随用随借,循环使用,到期归还等优点,全县累计发放惠农卡50742张,位居全市第一,农户小额贷款授信2143户,授信总额达到了5625万元,小额农户贷款余额达到3652万元。发放惠农准贷记卡504张,布放转帐电话213部,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民致富的重要渠。2008年至今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8355户1.61亿元,涉及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等多个领域。二是推进中小企业贷款和特色农业贷款两个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设。2011年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达到320万元。特色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达到240万元。除将企业纳入信贷风险补偿范围外,还将1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两个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以及葡萄、杏扁、大棚蔬菜规模种植和规模养殖项目等纳入特色农业贷款风险补偿范围。围绕补偿范围内的企业、项目予以授信,为12家授信企业发放贷款2.6亿元;为2800多户授信农户发放贷款近2亿元。三是搭建融资担保平台。强化银行对接,2011年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27.24亿元,其中支持县域中小企业88家,发放贷款11.39亿元。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元化。现有小额担保公司3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2011年工信局中小企业担保中心、通宝担保公司、古郡担保公司共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5笔550万元。金盛圆小额贷款公司为12户企业发放贷款2280万元,企业涉及水电站、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12个企业单位。推进鹿琛、金桥小额贷款公司和工商联担保贷款公司年内正式运营。
(三)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一是支持农业业主和农业企业风险较大,难以控制。农业贷款项目普遍存在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缺乏科学性,且有的农业企业存在盲目扩张现象,给信贷资金造成很大的风险;由于农业企业管理不科学,家族式企业较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给金融机构贷款管理造成困难;抵押担保难,农业生产资料和土地附着物由于其专用性,除用于农业生产外基本无其它用途,变现很难,而且变现价值低,致使其抵押权形同虚设。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前期投入大,生产周期长,不可抗自然风险因素多。三是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不能形成有效竞争。县区“三农”的金融机构仅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可基本覆盖各镇乡,农业银行仅在较大镇有网点,其它商业银行除在工业和流通业都较发达的区域中心镇留有机构外,基层涉农网点没有。同时由于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客户群体差异,不能形成有效竞争,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信贷权限上收,基层无法加大农业信贷投入。金融机构为了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防范信贷风险,近年来普遍采取信贷权限上收的做法,由于农业项目自身因素的原因,往往造成在与非农项目竞争信贷资金时没有优势,时宜一步造成农业信贷投入增长困难。五是信贷环境差制约农业投入,由于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管理存在缺陷和部分人员缺乏诚实守信,导到贷款长期不还,执行资产难等问题。
三、推进金融支农工作的建议
一是建立信用等级机制。在涉及“三农”融资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和回收情况建立详细档案,评定信用等级。并通过社会舆论和媒体宣传营造一个“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环境,对信用等级好的客户颁发证书。贷款户的信用资料在金融机构中做到资源共享。
二是制定相关的行政措施,通过行政手段来加强农业企业的自身管理。通过组织培训班,对农业企业进行现代企业管理和财务制度进行培训,能过培训来使农业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效益。同时制定对农业企业的监管措施,促进农业经济和农业金融的共同发展。
三是制定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网点下沉,在农村形成多家金融机构并存的状况,形成有效竞争。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有利于其化解历史包袱,更好的支持农业的发展。
四是建立农业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作抵押的可行性,积极争取农业保险机构落户我区,加大对农业担保公司的扶持力度,增大担保公司的的注册资金。推进农户互保,企业互保,形成有效的见险分担机制。五是调高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额度,简化小额信贷手续,在农村聘请小额信贷客户经理,进一步加大小额信贷投入。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四篇:15 南漳县整合支农资金的调查与思考
南漳县整合支农资金的调查与思考
近几年来,湖北省南漳县在逐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的同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规划为前提,以项目为基础,以产业为平台,积极推进各类支农资金整合,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大事、好事,提高了支农资金使用的效益,促进了“三农”工作。
一、整合支农资金基本情况
南漳县地处鄂西北地区,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东临宜城,西接保康,东北与襄洲为邻,西北同谷城接壤,南依远安,东南与荆门毗邻。全县版图面积3859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427万亩,耕地面积63.81万亩;辖10个镇、1个管理区,282个行政村,1347个村民小组,11.29万农户;全县58.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74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南漳县共安排使用强农惠农资金195213万元。其中,按拨款分:2008年53106万元,2009年66094万元,2010年76013万元;按资金渠道分:上级(指中央、省、市三级)下拨167098万元,县级配套28115万元;按使用性质分:用于农民个人的补贴资金44679万元,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150534万元,涉及项目1483个。按照“资金性质不变、安排渠道不变、监督管理不变”的原则,南漳县对支农资金进行了整合,先后对500多个零星、分散的支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共整合支农资金3.59亿元,其中2008年1.139亿元,2009年1.241亿元,2010年1.21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村道路、水利、村庄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强力支持了以襄南(襄阳市——南漳县沿“305”省道)新农村示范片九集核心区的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村面貌,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机制,推进资金整合制度化
县里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发改、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土地、农发、教育、交通、移民、扶贫办、能源等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支农资金的整体规划,根据发展规划,研究决定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区域和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涉农部门,督促检查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建立了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支农资金整合计划修订、项目调整等相关事项。各单位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围绕项目规划,在联合对上申报。同时,根据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要求,明确了财政与涉农部门的工作职责,并签订工作责任状,实现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的目标。
(二)制定方案,保证资金整合科学化
把制订整合方案作为整合支农资金的关键措施来对待,按照规划确定项目,依托项目整合资金,引导支农资金整合。一是明确整合方向。根据全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将培育特色产业、新农村建设、土地治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新型农民培训等作为支农资金整合的投入方向,围绕投入方向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二是确定整合范围。对全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了分类别、分层次、分项目的全面清理,除对救灾及水库除险加固等专项资金不予整合外,将上级财政和县级财政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乡村道路、水利工程、生态能源、农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培训等项目资金纳入整合范围。三是制订整合方案。根据省财政厅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南漳县实际,制定出《南漳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明确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整合项目内容、资金来源以及保障措施等,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支农资金整合。
(三)突出重点,实现资金整合规模化
一是突出培育优势产业。根据区域资源气候以及种植习惯、市场需求等因素,南漳县确立了茶叶、水产养殖、优质稻、梅园米业等为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投入方向,围绕产业整合资金,实行项目准入制度,凡申请上级财政资金扶持的农业产业项目,均围绕确定的优势产业范围选择申报。二是突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将交通、能源、扶贫、水利等多方面的建设项目捆绑在一起,致力解决“路、水、电、气、房”等群众要求迫切的生产生活难题,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建设新农村。三是突出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将土地、农发办、财政、扶贫等资金整合起来,实行土地平整、修建渠系网络,增强农业抗御自然风险能力。四是突出培训新型农民。近几年来,农民培训的项目较多,包括“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温暖工程”等;该县将各类培训项目整合起来,捆绑使用资金,紧紧围绕就业的热门项目、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开展农民工培训,使之送得出、能就业,能致富,成为农民增收新型亮点。
(四)严格程序,促进资金整合规范化
一是县直相关农口部门根据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十一五”经济发展目标,共同制定主导产业、新农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新型农民培训总体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充分征求镇(区)意见,制订主导产业发展、设施建设、农民培训计划。二是县支农资金整合办公室根据县政府批准的发展计划,组织相关单位对规划区域的具体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并进行评审,议定各项目投资标准及额度,评审结果报领导小组批准,各相关单位根据领导小组意见,组织对上申报项目。三是上级项目下达后,支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对项目单位统一下达项目实施内容、实施标准;上级下达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标准与项目设计不一致的,由领导小组协调相关农口部门进行项目调整。项目确定后,县财政部门先划拨20%――30%的资金启动项目,然后再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拨款。
(五)加强管理,确保资金整合实效性 一方面加强项目管理,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确保整合项目规范有序实施。另一方面加强资金管理。整合的项目资金实行统一报账管理,设专户、建专账、配专人,封闭运行。同时,发挥财政、审计和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各项支农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检查;依托中介机构,对重点项目进行评审,对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跟踪评价,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提高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取得成效
(一)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南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及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吸引、粘附了更多的金融资金、外地资金、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建设发展中。据统计,三年来,全县通过实施资金整合,采取“以奖代补”、股份经营等投入方式,吸纳社会对“三农”的投入达到3亿多元。
(二)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形成了“粮食种植面积调增、品种结构调优、单产总产调高”的可喜局面。2010年,南漳县粮食总产突破40.43万吨,同比增长7.2%,连续七年增产丰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72元,同比增长17.18%。2011年上半年,尽管遭遇了干旱、阴冷等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但南漳县农民不等不靠,通过开展抗灾自救,加强田间管理,全县40多万亩小麦、12万多亩油菜面积长势良好,有望比上年增产3%;能过强力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生产力解放。南漳县近三年兑现农业机械补贴1828万元,农民购买联合收割机363台、旋耕机167台、插秧机348台、拖拉机580辆、微耕机336台,水稻机插面积达到10.1万亩,同比增长40%以上。
(三)推动了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南漳县通过以优势产业为平台,整合财政支农资金1100多万元,投入到基地建设、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等方面,推动了茶叶、养渔产业、林纸一体化等快速发展,加快了产业化进程。一是实现了基地数量的扩张。2008年以来,整合林业专项资金、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每年投入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购买速生杨,无偿发放给农民,该县速生杨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6万亩,公益林面积达到98万亩。二是促进了基地的合理分布。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资金农业板块资金400多万元,重点支持优质稻、优质小麦、“双低”油菜,全县的水稻优质主推品种种植面积达92%以上,玉米良种普及率达91%以上,优质中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75%以上,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95%以上。基本形成了“丘陵优质稻,西南、西北良种玉米、郊区蔬菜、低洼地精养渔、山岗区速生杨的生态经济产业格局。三是提升了基地的管理质量。整合优质农产品板块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深翻和土地改良,提高了土地品质,增加了粮食单产;整合资金200余万元用于开展病虫害防治和技术培训,产业基地建设质量明显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四是推动了农产品深加工。整合支农资金800万元用于支持梅园米业,使之成为省级龙头企业,每年带动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
(四)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科学规划、试点先行、政策引导、逐步推进的思路,全县累计整合支农资金6000多万元用于沿305省道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建设渠系60多条、27.6公里,硬化村组公路160公里,改水500多户,建沼气池1200多口,建新房1500多间,建文化活动室40多个,粉刷墙壁1500多间,建垃圾池400多口、建特色产业基地5万多亩,示范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五)密切干群关系 通过整合涉农资金,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想解决但无能力解决的事,基层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在着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落实惠农政策,建立健全惠农资金管理发放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包保责任制,定期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设立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安排专人值班,对农民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做到热情接待,认真记录,耐心解释,及时核查,负责任地答复,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群众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全县呈现了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四、支农资金整合面临的困难
近几年来,各级逐年都加大了支农资金的投入,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支农资金由多个部门、多个行业、多个办、处(科室)管理,使得专项资金在管理关系上不够理顺,部门职责、职能上不够明晰,资金安排与拨付上不够及时和规范,有限的资金没有形成合力,资金使用效益仍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
(一)支农资金的分配管理存在“不集中性”
一是项目安排过于分散。据统计,在支农资金安排上,一个县(市)少则80多项,多则400多项。单项额度最高的有几千万元,最少的只有几万元。二是管理部门过于分散。目前,支农专项资金实行分块管理,管理部门多,部门分割比较严重,统筹协调难,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从中央、省(市)政府来看,目前直接分配与管理支农资金的有发改委、财政、农业、水利、林业、教育、卫生、扶贫办、能源办、交通、国土、粮食等20几个部门。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间又有多个办、多个处负责分配和管理资金,很难把资金集中投向一个产业或项目。同时,目前支农资金除通过财政部门拨付外,很多行业主管部门也按条条层层下拨到县级对口部门,县级财政无法掌控支农资金总量。三是资金分配使用过于分散。目前,在支农资金安排使用中,上级各部门在计划下达方式以及项目管理办法上各自为政,造成了地方在项目申报和管理上不从实际出发,而是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投其所好”,甚至一个项目多头申报、多部门审批管理,导致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地重复和交叉,但由于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协调不够、重复投入等问题。
(二)专项资金的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主要存在“三个高于”:一是上级要求配套资金高于地方实际承受能力。如某一个县,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争取的上级支农资金中,要求地方配套的共有28000多万元,但由于该县级财政困难,保“吃饭”就很困难,落实配套资金更加加重了县级财政负担。二是无足轻重的项目投资高于重大项目投资。在专项资金中,用于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中型项目个数较少、比重偏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无足轻重的项目个数多、比重大。如过去对某一个项目的一个环节给予1至2万元的支持,这种撒“糊椒面”的作法不仅解决不了项目建设的根本问题,而且容易使公共财政资源浪费,同时也导致项目的重复建设。三是“治标性”投资高于“治本性”投资。在支农专项投入中,直接用于生产流通领域的投资过高,而一些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农业上的品质改良、重大疾病控制、食品安全保障、执法体系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要么没有立项支持,要么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
(三)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存在“不理想性” 一是基层对上级专项资金的依赖性大。对县级政府来说,支农专项资金投入高度依赖中央和省、市政府,客观上讲,自身财力连“吃饭”都不能保证,很难拿出大量资金,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进行投入。二是在项目立项上随意性大。由于支农农资金需要立项安排、预算纳入、审批下达等多个环节,导致项目审批和资金拨付滞留时间较长,致使少数项目到了年底才批复下达,但错过了有效建设时间,不得不跨实施,使得部分资金使用效果较差。
(四)整合支农资金存在“不合规性”
为了有效解决支农资金分散管理、分散投入、效益低下的问题,部分县(市)对整合专项资金逐步开始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专项资金上下联动管理,在下发文件时严格要求专款必须专用,而基层在实际执行中将资金整合后,各级审计、监察、财政监督等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将此作法认定为转移或挪用专项资金。因此,这项探索很难深入持久开展下去。
五、整合支农资金的建议
(一)制定中、长期整合支农资金规划
规划可以是10年一个周期,规划的内容有农业项目建设具体范围、项目名称、资金投入额度等。县(市)区有关农口部门在制定一个时期的发展规划和本的规划时,都不得脱离总规划笼子,采取项目向总规划申报、资金往总笼子投,并保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和长效性。同时,对项目资金实行备案制。对中央、省、市安排的农业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由县(市)区结合当地的总规划,进行科学论证后,编制可以性报告,逐级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备案。上级相关部门根据下级上报的规划,通过因素法、公式法分解给县(市)区的项目资金,切块下达给县(市)区。次年,省(市)农口部门组织专班,对切块下达的资金进行检查和项目验收,看执行是否与编制的可行性报告一致,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项目取得合格或优良的,继续给予项目支持;否则,给予项目资金“控制”。
(二)建立完善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 支农资金整合在县,但关键措施在省。目前,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比较分散,集中在涉农部门,涉农部门掌握着资金的分配和安排,这不利于县(市)、区支农资金的整合。建议省(市)政府出台一个“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管理意见”,把部门掌握分配的财政支农资金围绕一个地方的主导产业、项目、区域进行统筹安排,凡是涉农部门预算安排的支农专项资金,不是围绕“一县一品”、“一乡一业”、龙头项目、优势产业安排的,省政府尽可能的不予审批。通过采取源头控制,尽量地为县(市)、区支农资金整合创造条件、打造平台。
(三)建立完善自上而下的整合机制
建议省(市)直农口部门在支农资金预算安排时,应对下级政府部门上报的项目进行横向整合,再统一下拨项目资金;同时,省(市)直相关农口部门在安排支持地方支农专款,一般只下达资金控制指标,由地方根据规划统筹安排使用,上级有关部门原则上不再审批具体项目。对于列入部门预算用于地方的项目支出,要与财政部门协商,将其与地方专款归并统筹使用;此外,上级政府部门应改变支农资金检查方式,变分部门检查验收为统一联合检查验收,解决地方资金整合的后顾之忧,消除地方政府因整合支农资金,改变了资金用途而要承担的责任风险。
(四)建立完善支农资金整合监管机制
经过整合后的支农资金,其相对集中,额度比较大。县(市)、区的财政部门要采取措施,确保资金的安全。要建立决策机制,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项目公示制;要强化项目建设约束力,实行工程招投标、物资集中采购制和资金使用报账制;要完善监管机制,实行管理责任制和工程监理制;要积极探索项目资金拨款方式。按照“项目确定、拨款支付、检查审计”“三分立”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原则,逐步实现财政支持“三农”资金的直接集中支付。今后中央、省、市(包括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三农”项目资金,由农口部门、财政部门确定申报后,其资金由省、市、县国库集中收付中心直接拨付到项目或个人。
(五)建立涉农资金整合机构
整合涉农资金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地方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支持这项惠及民生的工作,要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机构,条件好的地方可以成立常设机构,并从编制、经费上给予支持。涉农资金机构可设在财政局、也可以设在当地政府,具体负责农口部门涉农项目上报的审核、涉农资金拨付的审核、项目实施的检查、督办、验收等。
(作者单位:湖北省南漳县财政局)
第五篇: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
林丽琴 林智能
2012-05-18 09:55:09
来源:《福建金融》2012第2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与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缓慢矛盾突出。为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金融服务,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便民化程度,本文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具体分析该县农村金融便民服务工作开展现状,并提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调查与思考
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中南部,面积1468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内1个经济开发区、22个乡镇、27个社区、209个行政村;辖区拥有“牛姆林”、“北溪”、“云河谷”等风景区,及闻名海内外的“永春芦柑”、“永春老醋”、“永春佛手”等农产品。近年来,永春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农业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上升,农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新农合、新农保等政策措施惠及千家万户,对金融便民服务需求日益加大。
一、永春县金融便民服务成效分析
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永春县支行(以下简称“永春支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深入开展创建信用村镇活动,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求涉农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全面延伸银行自助服务,向行政村延伸POS和固话支付终端,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稳步推进新农村支付结算畅通工程建设,实现了银行自助设备村村通,切实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与服务水平,推进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的深入开展,有效降低了农民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从金融服务现状看,辖内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主要通过固定营业网点、POS机具、转账电话和ATM机具等四种方式开展金融便民服务。截至2011年6月末,辖区金融机构共布放POS机437台、ATM机82台、转账电话4586台。
(一)农户存贷汇等金融服务得到有效改善。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加强,网上银行、居家银行、电话银行、自助贷款等金融产品营销力度的加大,以及银行卡应用领域的扩大,银行卡联网通用工程、新农村支付结算畅通工程和农村信用工程的实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极大地方便农民存、贷、汇等业务的办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十一五”期间,辖区农户贷款余额稳步上升(见表1),有效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在永春支行的积极沟通协调下,辖区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低保、农村医疗保险补贴、救灾救济款、家电下乡补贴款等近20多种财政涉农补贴资金通过国库直接支付或银行资金划转,及时安全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确保了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三)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明显降低。以永春县外山乡为例,该乡2008年前没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和任何银行自助设备,农户办理存取款或转账等业务要前往20多公里外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一次往返费用至少20元,以每年每户平均往返6次计,每年需花费120元。2011年,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在该乡的设立和农村信用社特约商户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的开展,大大方便了当地农民办理小额取现、缴费等业务,有效地降低了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
二、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淡出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农产业崛起、农村劳动力流动增加、商品流通日趋活跃的现实相比,目前辖区的农村金融服务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享用安全、快捷、多样金融服务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21世纪初以来,永春县国有商业银行为实现商业化转轨,大量撤并农村地区营业网点,辖区大半乡镇仅有信用社1家金融机构,甚至出现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广大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不到基础性的金融服务,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调查,辖区金融机构布放的ATM、POS机大部分集中在县城和乡(镇),村一级仅有固话支付终端,银行卡特约商户也以百货、宾馆、饭店为主,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中小商户基本不受理银行卡,金融服务的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截至2011年6月,全县拥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66个,布放ATM82台,POS机437台,其中农村信用社固定营业网点31个,占固定网点总数的47%,在所有的镇都布放有POS机,在17个乡镇安装了ATM机,所有的基层网点已开通小额支付系统,但未开通大额支付系统;邮政储蓄银行固定营业网点12个,在6个乡镇布放有POS机,在7个乡镇安装了ATM机,所有的基层网点已开通小额支付系统,但未开通大额支付系统;农业银行固定营业网点11个,在9个乡镇布放有POS机,在9个乡镇安装ATM机,所有的基层网点已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详见表2)。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仅在县城和部分乡镇设有营业网点和自助机具。可见,辖区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矛盾比较突出。
(二)农民对金融便民服务工具的认可度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居民和个体工商户习惯于现金交易,对非现金结算不甚了解,加上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弱,对非现金结算工具、POS机具、ATM机具等金融便民服务工具的认可度低。如,2009年4月3日银联福建分公司在外山乡政府办公室安装了1台智能支付电话终端,但两年多来基本无人使用。
(三)金融机构便民服务功能不完善。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承担着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但是永春辖区农村信用社的ATM跨行转账业务还未开通,基层营业网点大额跨行转账业务需通过县级管理机构审批,信用卡未正式推出,部分金融服务功能缺失。
(四)金融便民服务渠道和服务形式单一。受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不足及农村群众文化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群众仍然通过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获取存、贷款、转账、取现等基础金融服务,利用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工具进行投资理财、贷款、转账的较少,农村金融便民服务渠道和服务形式相对单一。
(五)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仍显不足。受体制、人才等因素的限制,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创新不足,服务“三农”的动力不足,一些金融机构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中内生动力尚未完全释放,金融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还无法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三、进一步改进金融便民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措施
1.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立足当地实际,制定出台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在网点选址、营业用地、农户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布放自助设备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把服务网点、自助设备向农村地区延伸,增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动力,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便民服务供给。
2.金融机构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承担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职能,以城市反哺农村,把高额利润中的一部分拿出来回馈社会,尽量降低或减免涉农金融服务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
3.涉农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有关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政策措施,加大软硬件投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推进新农村支付结算畅通工程建设,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在助农取款服务点领取养老金、缴纳保费、查询账户信息等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不出村”。
(二)加强金融创新,满足农村地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满足农村地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1.涉农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地区贷款担保资源欠缺问题,探索开展林权、农房使用权、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农户异地创业贷款等业务,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农民贷款可获得程度,满足农民发展生产资金需求。
2.深入开展信用乡(镇)村创建活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3.扩大农村地区银行卡应用领域,创造条件鼓励粮食、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各类专业市场使用银行卡;支持农副产品收购机构使用非现金结算工具;在农村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百货、医疗卫生、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领域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布放POS机具,提高银行卡的使用率。
(三)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对新型金融服务工具、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各金融机构要结合新农合、新农保等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广泛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向广大农民宣传推介银行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工具以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资理财、农民工银行卡等金融产品,提高广大农民对新型金融服务工具、金融产品的认知度;鼓励有条件的农民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办理金融业务,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使用方便、安全、快捷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同时,要加大对制贩假币、银行卡犯罪等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金融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