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培育总结

时间:2019-05-12 19:3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农民培育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农民培育总结》。

第一篇:职业农民培育总结

陕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总结

一、目前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1、成立了领导机构,工作制度、方案和培训计划。陕县被确定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以后,我们立即向县主要领导做全面汇报,经领导同意,成立了以抓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十个涉农部门一把手为组员的“陕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开会学习了农业部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指导意见,先后研究制定了《陕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陕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陕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试行)》、《陕县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试行)》和《陕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等制度和方案,使整个工作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

2、广泛收集全县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资料,精心筛选,确定了110名参加培训的学员。

3、完成了阶段性培训任务。按照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要求,在一年内,要集中培训6次,共21天,入户指导一次。今年从10月下旬起,我们把全县110名学员4次集中到学校上课,累计上课时间达到15天以上。

4、开始整理资料和资格认定工作。

二、主要做法

1、深入调查、研究农民培训规律,创新培育理念,制定科学的培育工作方案和制度。

在制定工作制度和方案的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通过全方位培训、全力扶持,全面提升农民的素质和生产能力,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目标,认真向外地先行者学习,全面回顾总结陕县农广校30年的农民培训经验,按照试点工作探索创新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培训、认定管理和扶持制度。在制定《认定管理办法》时,我们对全县农户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制定出了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标准。在制定《扶持政策》时,我们深入各涉农部门,了解搜集现有的惠农政策,在整合现有政策打包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的基础上,再研究更多新的扶持政策。在制定《培训计划》时,我们融入了陕县农广校“培训不只在课堂”、“培训不只讲技术”、“培训不只是讲授”、“快乐体验教育”、“全面提升素质”等农民培训理念,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上大胆创新突破,以期产生更好的培训效果。我们的课程内容分五个方面:(1)思想观念教育:内容包括人生观教育,致富观念教育和经营思想教育。通过培训改变思想观念,激发创业热情,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2)农业基础知识传授:通过培训为农民搭建起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3)具体的种植、养殖操作知识和技能,本次试点专业为果树生产。(4)经营管理知识:内容包括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网络信息知识等。(5)素质能力的训练:训练积极心态,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升精神状态。在培训形式上,我们采取教师讲授、实验、实践操作、素质拓展训练、课外活动交流、外出参观、入户指导等教学形式相配合,内容和形式相统一,起到全面提升受训者素质的效果。

2、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努力做好招生工作。

由于在试点工作之前,我们对全县种植大户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怎样才能找到他们,经过比较,将优秀的农民选拔出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感到非常困难。我们深知,招生质量是试点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我们分三个步骤完成了招生工作。首先是广泛收集全县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信息资料。我们先到农业局各股室收集他们掌握的种植户资料,而后,又深入各乡镇,通过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搜集各乡镇种植大户资料,前后一个多月时间,共收集种植业大户资料1000余份。第二是对收集到的1000余户种植业大户资料进行筛选。通过对资料分析,与农户电话访谈,从1000余户资料中筛选出150户为初选对象。第三是入户考察。我们针对筛选出的150户初选对象,派出3个小组,对每户农民进行入户考察,与农户座谈,实地考察其产业情况和个人素质。通过筛选,最终确定110名正式学员。

3、广泛联系,组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师队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象素质较高,试点工作对培训的要求也不同于一般的农民培训,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完成培训任务。我们的培训工作,总共要6次集中,2次入户指导,20多门课的课程设置也非常丰富,要求要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业务专长的教师。我们在农广校现有专职教师的基础上,广泛与本地和外地大专院校教师、农业专家联系,组建了由15人组成,层次搭配合理的种植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师队伍。今年的四次集中培训中,思想观念课全由陕县农广校校长郭仲儒主讲;素质拓展训练、具体的栽培技术由陕县农广校专职教师讲解;果树发展趋势、实验课、植物和植物生理、病虫害防治、经营管理课等都由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林学院和管理学院的6名正教授主讲。

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教师,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4、千方百计,抓好教学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把100多个农民集中在学校,在一个半月内全日制培训15天(加上报到、结班时间共23天),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次招的学员,都是种植大户和农民合作社领办人,他们比普通农民更忙,让他们安定地坐在课堂就更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做了一下工作。

第一是做好思想工作。开学第一课就是陕县农广校校长的专题讲座《学习改变命运》,向学员讲解了学习的重要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以及丰富多彩的培训计划。

第二是严格考勤管理。每节课点名,严格请消假制度。将考勤结果计入学员档案,与优秀学员评选,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挂钩。确保教学秩序。

第三是用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学员。在4次集中培训中,我们搞了3次文体比赛,三次文艺晚会,让学员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我们把110名学员分成2个班,10个小队,所有活动以小队为单位进行,提高了学员的凝聚力。

第四是安排丰富的培训课程。培训共集中了4次。第一次集中学习4天。开设了《学习改变命运》、《如何成为富人》、《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生理基础知识》、《显微镜的使用》、《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等课程。第二次集中学习3天。对全体学员举办了为期3天的军训和素质拓展训练。第三次集中学习3天。赴太原郊区参观了一个高科技示范园。

郭仲儒校长做了《中国农民为什么总是这样穷》、《如何选择致富项目》等两个讲座。第四次集中学习5天。开设了《蔬菜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现代农业和农业信息化》、《人生成功四句话》等课程。由于加强了教学过程的管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到课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

三、主要体会

1、领导重视,多部门配合,是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保障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同于以前的农民培训项目,要求高,涉及面广,是一个系统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不单是要求做好培训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工作。这些工作一方面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各涉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通力协作和配合。

2、加强管理,落实扶持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成功的关键 许多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就是想在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后,能够享受更多的政府扶持政策。培育对象也只有得到更多的扶持,才能成长壮大,成为真正的职业农民。因此,落实好扶持政策,是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3、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新生事物,任务重,要求高,又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要让业务更忙的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坐下来学习20多天,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通过这半年的实践,我们看到,只要敢于创新,一切从农民出发,扎实工作,就能得到农民的理

解和配合,就一定能够做好试点工作。

四、几点建议

1、建议上级每年尽早确定下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任务,这样,实施县就可以早点开始培训,就可以结合农时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就更紧密。

2、多举办试点县学习交流会,使各试点县能够相互学习,共同研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规律。

3、省部级部门也出台一些专门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优惠扶持政策,提高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积极性。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存在问题和明年打算

存在问题:

1、由于培训开始较晚,培训没能结合农时,促进学用结合的目标未能实现。

2、资格认定和扶持政策落实工作还没有结束。

明年打算:

1、继续做好培训,明年安排2次集中培训和1次入户指导。

2、对已参加培训的农民进行考核和资格认定。

3、落实好扶持政策。选10个优秀户,重点跟踪协调,落实扶持政策,总结经验,以点带面。

4、认真做好试点工作总结,修订完善培训、认定管理和扶持等三项制度。

第二篇:培育职业农民

着眼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告别“老把式”种田需“新人”

——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育探索纪实

编者按:去年以来,农业部在全国启动了100个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着力构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各项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聚焦。各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经过探索和创新,创造了一些好模式,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从今天起,本报将这些模式和经验陆续介绍给读者。

‚同样是种‘户太八号’葡萄,我们合作社社员的葡萄就可以比周围农户的葡萄每斤多卖2元多,而且还不愁卖。”在陕西省西安市户县草堂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正发自豪地向记者讲述着自己合作社的优势所在,“我们社员生产的葡萄之所以好卖,是因为我们有一支既会经营又懂技术的葡萄生产全方位服务队。”

唐正发提到的合作社功臣——葡萄生产服务队,正是陕西省通过职业培训成长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这支服务队的带领下,我们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内练技术外扩市场,葡萄收入从2007年一亩地1万元到现在能达到3万多元。新的种植技术,新的经营方式,让我们农户真真切切尝到了种地的甜头。”唐正发说。近年来,陕西省以“职业农民塑造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职业农民试点,2012年培育职业农民2772人,2013年安排培育职业农民4600人,已认定职业农民508人,初步探索出具有陕西特色的职业农民培育新路子,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职业农民培育突破口——教育培训,分级分类

“2010年,我们在周至县调研时发现,当地农民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靠卖农药的提供技术指导。

一位农民买防红蜘蛛的农药,卖农药的给他配了7种药,花费了70元,其实只需要其中一种农药,仅需15元。”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主任张创新对调研时看到的农民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颇有感慨,“农村缺乏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培育的首要前提要攻克技术关,农民要学会利用技术提高种田收益,这就需要依靠教育培训。”

据张创新介绍,在全省统一部署下,西安市通过集中培训、日常培训、远程培训、实训指导等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产业优势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生产服务队,示范、引领、带动农民利用现代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发展现代农业。

而安康市在职业农民培训实践中,则按照“就近就地”“农学结合”“理论授课”“基地实训”等方式,探索了四种培育带动模式,即龙头企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型、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和家庭农场带动型。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扎实开展教育培训,为职业农民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西安市、安康市外,陕西省其他市县也都将教育培训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区别于针对一般兼业农户的小规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农广校体系为主要依托,针对不同产业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时间,通过学校培养、在企业塑造,校企联合打造等

方式,下大力气进行系统培训。如杨凌区围绕农业科技,与农业大专院校紧密结合,将110名农民技术员打造培育成职业农民;咸阳市更是探索出“两年三证”的培养模式,将培训放在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百佳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开展,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帮助农民取得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农民技术员证,获取农业部农业职业证书。

职业农民培育支撑力——围绕特色,发展产业

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办忠诚村原本是月河川道一个普通山村,农户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由于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建设的蔬菜大棚横七竖八,灌溉设施难以配套,品种多、乱、杂,栽培技术水平差,经济效益低下。为改变这一状况,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刘瑞红不断学习,通过参加汉滨区农广校组织的蔬菜专业职业农民培训班,学到了技术,开拓了眼光,将全村1200亩耕地统一进行流转,成立了汉滨区忠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如今,园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成为安康市最具规模的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经过培训的刘瑞红也成为了发展设施蔬菜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育实践中,像汉滨区农广校一样“依托产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已逐渐被认可,像刘瑞红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也正在不断成长起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充分结合起来,成效明显。

如咸阳市围绕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培养了一批

年龄在50岁以下具有一定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52名;安康市立足生猪产业,依托阳晨牧业产业联盟,将645名规模养猪场场长率先培育成职业农民;三原县则围绕果业和畜牧养殖业开展培训,在新兴镇岩尧村培养了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职业化农民,极大地推动了该村果树、生猪养殖两大产业的规模发展,成为全县产业富民示范村。

“培养一个,示范一片,带动一群,在产业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能培育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更能带动其他农民一起增收致富。各地具体做法不同,效果都非常明显。”陕西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职业农民培育吸引力——政策扶持,保障给力

“当职业农民划不划算、收入高不高、能不能得到实惠,关键在支持职业农民发展、扶持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上。”陕西省安康市农业局长崔用慧说。

安康市按照“政府统筹、农民自愿、坚持标准、动态管理”的原则,制定了《安康市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充分来调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培训认定。对通过认定的职业农民,按照四优先的政策扶持办法,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补贴、金融信贷、税费减免、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扶持,提高职业农民生产经营能力。

靖边县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级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有效开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将对认定的职业农民享受“9免9补5优先的扶持政策”,具体来说,当地对职业农民给予免培训费、免认定费、免费发放技术资料、免费测土配方服务、免费提供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服务、免费提供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免费提供羊子疫病防治服务、免费提供优质种羊精液、免费提供人工受精技术服务,进行职业农民培育补贴、农民技术员补贴、产业带头人补贴、名优品牌补贴、羊子生产补贴、马铃薯生产补贴、玉米生产补贴、蔬菜生产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优先享受惠农政策、优先安排项目、优先提供金融信贷、优先参保、优先享受专家服务等。

为职业农民培育营造了良好的政策鼓励环境,在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陕西省加大投入力度,省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按照国家2013年阳光工程安排,全省将阳光工程向职业农民培育倾斜,1400人创业培训任务全部安排为职业农民培训,全力支持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如今,陕西各地千方百计地增加投入、完善培训机制,制定扶持政策,安康市、西安市、靖边县、杨凌区等市县区涌现出一批经过培育培训成长为职业农民的典型,目前,农民对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已形成政府主导推进、农民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农民”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职业的称谓;“农村”不再是“人走村空”,而是生机勃勃;“农业”不再靠老人妇孺,而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三农”发展进入现阶段的新目标、新愿景。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中,“职业农民”在陕西广袤的田野上崛起。

第三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

中国远程教育月刊 2013-01-07 09:21 作者: 点击:68

页面功能 【字体:大 小】【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摘 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远程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也是远程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实践中,特别要注意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导向,构建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机制,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有效服务。

【关键词】 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同步发展,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任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这是国家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是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 “三化”同步发展的重大部署,是立足我国农村实际和农业发展需求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是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远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三农”方面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优势,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新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努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

一、利用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经济活动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体,并以此为生活来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民。他们充分进入市场,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在获得高收入的同时获得社会尊重,且能在该类群体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急需提升农业劳动力质量,因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用现代科技、现代金融资本、现代管理技术等工业化的重要元素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长向依靠科技和劳动力素质转变,农业生产向依靠设施的高效生产转变,农业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农业发展向农业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举转变;逐

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较高,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新型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诸多要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成为核心要素。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必然要求。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回归其职业属性的有效途径

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既是与工人、知识分子并列的一种职业称呼,也是城乡二元结构中的重要一极,强调的是等级秩序。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人与人的和谐为核心的社会,其本质就是要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当代农民与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构建就是让广大农民获得有尊严的职业收入保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职业化和社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促进农民职业属性回归。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优化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创业兴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正呈现出以下特点:农业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环节不断增多、岗位不断细化,传统的分散经营正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转变,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赚钱效应明显,示范作用不断扩大。现代农业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催生了各种专业化的生产经营者(如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经纪人等),他们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成为伴随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市场经营主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将被广大农民接受并成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强农兴农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2011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师大会上指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先从农民抓起。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就不懂得农民的教育学,也就不可能树立农民的教育观。”广大农村是整个中国教育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国教育中弱势人群最多的地方。据统计,到2011年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2.46亿人,而且每年还在以900万~1000万的速度增加,但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数量却急剧减少。浙江、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7岁,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2011年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显示,江苏现有农村农业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11.11万人,中专文化程度4.51万人,高中文化程度70.34万人,初中文化程度353.8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301.38万人,文盲或半文盲118.68万人。这组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务农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农业生产老龄化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消除这种制约和瓶颈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现阶段,我国社会呼唤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传统教育难以满足和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新要求和新特点,而充分发挥

远程教育优势,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能有助于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远程教育是面向人人、没有围墙、超越时空的教育,是扩大农村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使广大农民能够接受优质教育的最为合适的教育形式。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远程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以远程教育手段培育职业农民的国际经验

很多国家长期以来始终重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培育职业农民,如美国、英国和韩国等对此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借鉴和思路。

美国是北美农民培训模式的代表国家,是最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农村建立了教育电视台、电话、广播,以保证将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及时传递给农业生产者。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美国农场家庭已经普及计算机网络,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农业培训的支持,提供专门的服务保证农民随时方便地获取各种农业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开展各类培训服务,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和整体素质,完善了美国农业科教体系,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

英国是西欧农民培训模式的代表国家,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以农业培训网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咨询机构为补充,利用远程教育开展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模式的农民教育培训,构建了初、中、高三个教育层次相衔接,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技术证书等相配合,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教育培训体系。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了由农业人口占80%的农村社会向80%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城市社会的转变,农业劳动力仅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2%。

韩国是东亚农民培训模式的代表国家,政府利用远程咨询系统开展农民远程培训,用便携式摄像机和无线电通讯设备进行田间演示教学,通过因特网会议系统实施农村夜校教育计划,借助计算机农民学院开展计算机农场管理培训。这些举措优化了韩国农业劳动者的结构,培育了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农民。

实践证明,通过对农民多层次、多方位、多目标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基本实现优化农村劳动者结构、提高农村劳动者生产经营能力的目标,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三、我国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实践案例

广播电视大学以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办学系统、灵活的学习方式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开放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江苏电大为例,多年来,江苏电大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把面向农村开展远程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一)遍布城乡的办学网络,为远程教育服务“三农”提供了基础

江苏电大将办学系统功能向农村延伸,注重省、市、县办学体系建设的新内涵,以县级电大建设、发展为突破口,实现网络、资源、服务和管理等全方位重心下移,辐射范围涉及县域内的乡镇及广大农村。江苏燎原广播电视学校,深入农村开展远程教育试点,面向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涉农教育办学网络。以县级电大为主体,办学网络延伸到广大农村,为江苏农村培养了大批中、高级人才。

(二)丰富的教育资源,便捷的教学服务,灵活的学习形式,为远程教育服务“三农”提供了支撑

优质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的核心,江苏电大按照“资源海量化、应用多元化、服务人性化、技术现代化”的建设路线全面推进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拥有大功能、大容量的数字图书馆,多门类、多单元的社区学习资源库和数字化、可视化的课程资源库。学校重点加强对县级电大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培养,使县级电大教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能结合地域经济发展开发贴近“三农”的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并通过基于网络的学习支持服务、面对面的学习支持服务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教学平台、教学能力、教学资源的不断建设和提升,使县级电大成为服务“三农”的基础平台、县域远程学习中心和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三)服务“三农”的成功实践,为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累了经验

2004年全国电大系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江苏电大积极参加项目试点,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开展为“三农”服务的学历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近8年来,共培养农村专科人才38360名,培育了一批种养大户、农业经纪人等职业农民的代表,这些学员已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创业带头人。实践证明,新农村需要教育,新农民需要培养,远程教育正成为农民素质提升的加速器。

四、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举措

新型职业农民是高度稳定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在新形势下,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身份向职业转变、从“兼业”向专业转变,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科学途径。

笔者认为,远程教育要承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历史使命,在借鉴国外经验,发挥既有优势的基础上,还需采取以下有效举措。

(一)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导向

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通过立法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明确农业职业教育的地位、目标、任务、资金投入,规定政府、行业、学校等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农业职业教育的标准,规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教育机构、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保障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工作,主要投入责任应由政府公共财政承担。推行新型绿色证书制度,把农民获

证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紧密结合,让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来经营宝贵的农业资源,让持证新型职业农民享受财政支持、税费减免、土地流转、社会保障、信贷发放、技术服务等优惠扶持政策。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责任机制,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任务和持证农民数量纳入各级政府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各级政府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构建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最高目标。虽然当前我国有各类涉农中高等院校600多所,农科专业年招生人数达20万左右,但毕业后服务基层农业生产一线的学生比例很低,对原本不足的农业教育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要提高农业产业劳动力素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要构建教育服务对象不受年龄限制、有真实教育需求就能够随时享受优质教育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远程教育与普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远程教育通过先进的教学平台、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进一步完善学历教育与各类非学历培训成果的互认规则,建立“学分银行”,搭建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累积的平台,通过学分互认,使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各类教育资源统筹共享,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积累、转换,受教育者在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享有修满规定学分申请获取相应毕业证书的权利。帮助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机制

在政府主导下,发挥远程教育教学平台、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统筹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以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高职院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要依托,涉农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办学机制,形成农科教大协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广播电视大学以加强县级电大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巩固伸向农村办学的基础,积极向乡镇延伸,办学管理服务重心逐步下移,搭建文化教育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平台,确保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功能的实现。

(四)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

利用远程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坚持学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农民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学习,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实际的需求接受教育。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管理制度,受教育对象以有学习需求及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员为主,专业设置按照农业产业类型划分,教学模式结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进行分段设计,坚持送教下乡,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跟踪服务,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直接面向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以农业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培养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三化”进程中的新课题,必须高度重视、借鉴经验、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远程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探索,积极培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

第四篇:职业农民培育调研报告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横山分校 王 林

当前,我县正处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积极探索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培育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努力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是从根本上解决横山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

一、我县农民素质现状

横山县是农业大县,现有农业人口31.04万人,知识结构为:小学文化程度占总数量的41.5%,初中文化程度占总数量的45%,中专(高中)文化程度占总数量的12%,大专文化程度占劳动力总数量的1.5%,农村劳动力现无本科以上学历人员。随着近年来农民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农民群众中逐渐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再者我县在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上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农民素质有显著提高,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劳动力都没有受过系统的、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培训,所以很多农民在种植、养殖、经营等方面的技能仍有所欠缺,农民素质在短时间内很难有质的飞跃。一是总体素质较低。由于长期以来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多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二是就业观念陈旧。相当数量的农民,培训主观意愿不强,主动就业能力弱。三是从培训组织看,各职能部门资源共

享整合还不够,整体上还未形成合力共抓的局面。

二、我县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培训状况

我县近年来农民培训主要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由农业、社保、科协、科技局、农机等部门选派骨干担任讲师进行授课。2014年春全县通过开展“科技之春”和“三下乡”等农民培训活动,出动宣传车21次,发放科技宣传单11000余份,发放科技材料7000余份,张贴科技宣传标语100余条,并组织农业、社保、科协、科技局、农机等部门的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编写了十余份涵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等不同内容的教材,印制了1.1万份发放给农民。全年完成各级各类培训121场(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共1.2万人次。

我县农广校和农机校举办了种植新技术、沼气工、病虫专业防治员、计算机技术等内容的十余期培训班,近1600位农民从中受益。

三、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村委干部,不重视农民科技的培训,带领群众培训有较大的困难。

(二)职业农民培育缺少政策支持,教学设备欠缺、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导致职业农民培育效果不太理想。

(三)农民技术员数量少,不能带动大范围的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整体快速提升。

四、几点建议

(一)完善农民教育体系,从制度上确保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证。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功能齐全、相互协调、适应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素质教育体系。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已有教育资源优势,做到统筹兼顾、资源共享、集中投入、紧密配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服务。

(二)争取县委、政府出台扶持发展职业农民的政策文件,制定并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要加大扶持力度。

1、税收优惠。工商、税务部门要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落实相关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2、土地流转。引导农村土地向职业农民流转,简化手续,强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职业农民不断发展壮大。

3、产业扶持。优先新型职业农民申请省市产业项目资金。农业创业项目资金要向职业农民倾斜,对职业农民实行叠加补贴和以奖代补政策,整合农业产业资金,扶持职业农民发展产业。

4、准入制度。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认定中,实行准入制度,主要成员必须具备职业农民资格。政府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必须有5名以上职业农民。

5、帮扶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实行“一对一”对口帮扶,各涉农单位选派专业对口的科技人员进村入户

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6、市场营销。支持和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注册商标,打造品牌。

7、免费服务。免费培训职业农民、免费认定职业农民、免费提供病虫害防治技术、免费提供羊子疫病防治技术、免费提供人工受精技术服务、进行职业农民补贴、农民技术人员补贴。

8、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职业农民的信贷支持。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政府应设立贷款贴息,并引导小额贷款向职业农民倾斜。开展职业农民生产保险,扩大保险范围,提高保险补贴力度。

(三)加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和职业农民光荣榜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职业农民发展的社会氛围,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培育工作深入推进,引导农业从业者、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村两后生等参加职业农民培育,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四)加强调研,做好农民技能培训的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和农民培训统计制度,反馈、通报有关农民技能培训的动态和情况,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工作的督查、考核。

第五篇:职业农民培育典型先进事迹

职业农民引领共走致富之路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事迹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

他不甘心做一辈子农民,于是和很多的年轻人一样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想通过打工跳出农门,彻底改变他“农民”这一身份,过上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生活,实现他的最初的人生目标。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他已从当年的打工仔步于中年,日渐成熟,他的人生理想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不想再过年复一年的外出打工的生活,想在家乡自主创业,几经思考,最终决定,还是在农业上做文章,没想到,他当上了职业农民,还真干出一番事业来。

他就是****,******镇***村***组人。

万事开头难,做什么呢?想过养猪、种菜、发展食用

菌,他找到了***县农业局,农业局领导把他带到***的各个园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最终选择了和***公司合作,发展食用菌产业。决定一经做出,他立即行动,于20***年他从****公司购进***万袋香菇的菌包进行试生产,由***区提供菌包,统一技术指导,产品交售给**区,一个生产周期结束,他除去成本,净赚了4.6万元,这更坚定了他做食用菌的信心和决心。

致富的“金钥匙”找到了,他信心百倍。决定与**园

区正式合作,扩大规模,依托**园区成熟的品种、技术和市场优势,他进行规模生产。于是他拿出了多年在外打工的全部积蓄100余万元又通过亲朋好友借贷共筹资300万元,在***镇的**村和**村流转土地85亩,建成食用菌生产车间600平方米,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大棚70亩,目前已种植50万袋香菇即将出菇。

通过一年多的发展,他认识到一个产业的成长不是一

个人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必须要有一个大的龙头企业为引领,在品种、技术、市场上才能有保障,要有广大的农户参与才能形成规模,否则很难持续发展。他一方面完善自身的生产功能,在**园区的引领支持下,配套菌包装袋、灭菌、点种、养菌等整个生产流程的设施,扩大规模,实现年生产100万袋食用菌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周边农户的引导,通过他的示范带动,为农民提供菌包和技术指导,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食用菌产业建设中来,计划在三年内带动农户100户发展食用菌200万袋,把这个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也让自己的事业不断壮大。

现在他又回归到了最初的农民,只是现在的这个农民

已经成为现代职业农民的领导者。他成为带动全村乃至全镇想依靠食用菌为生财之道,致富之路引路人。

下载职业农民培育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农民培育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跟踪服务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跟踪指导工作,及时帮助学员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公主岭市农广校结合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培育典型先进事迹(精选)

    职业农民引领 共走致富之路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事迹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他不甘心做一辈子农民,于是和很多的年轻人一样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

    议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议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者:郝建海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摘要:根据宜阳地区的现状采用土地托管的方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培养专业的农场主,专业的农场主是什么呢?也就是新型......

    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总结11

    2015年XXX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 2015年,我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国家级示范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各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县新型职业农......

    (全年总结)2015年度桃源县职业中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结

    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5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工作总结 2015年度学校圆满的完成了县政府、农业局安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109人,社会服务型150人的教学培育......

    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工作总结 根据吉林省农委、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吉林省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吉农科„2014‟2号)、关于印发《吉......

    广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

    广元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战略要求,以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民职业......

    2014 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范文模版)

    附件十四 2014 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 执行自治区农业厅、财政厅《新疆 2014 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