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社会学离线作业22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农村社会学》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小黑 88秋 学号: 学习中心: 88 88
—————————————————————————————
1.试析中国农民的历史地位。
答:
1、农民是华夏文明的创造者。
2、是革命的依靠力量。
3、是工业化的支撑力量。
4、是改革的推动力量。
5、是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
6、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力量。
2.试析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变化的主要表现。
答:
1、从数量上看农民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
2、从经济上看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
3、农民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4、农民个人获得了自由,自主性得到体现。
5、农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6、农民的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
3.试析农民的历史变迁。
答:从封建半封建社会农民的受压迫受剥削,国家贫穷,人民遭殃,到建国后,农民分到土地,组织互助组,初级社农民喜气洋洋,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4.试析新型农民的培养策略。
答:
1、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2、通过在农村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质。
3、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农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
4、通过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人文素养,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树立现代思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意识。
5.简述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运行机制。
答:
1、通过户籍制度,把农民排斥在城市以外,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
2、产业分工制度,不允许农民搞工业,实行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发展战略。
3、通过统购统销制度低价从农民手里购买粮食和棉花等产品。
4、通过人民公社制度把几亿农民有效地纳入国家的统领之下。
5、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城市职工的低工资,广就业,最大程度的减少经济和社会成本。
6、支援农业政策,国家从财政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实行支援农业政策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
6.试析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城乡关系。
答:城乡关系不平等,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城乡在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流动不平衡。社会资源教育资源享受不平衡。
7.试析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城乡差别。
答:城乡还存在的差别,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体现出城市条件优越于农村。
8.试析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答:
1、改革户籍制度给农民以身份平等的地位。
2、培育公平的竞争市场实现城乡产品的平等交换。
3、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改变城乡资金互动流向。
4、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城的农民就业、培训、待遇、社会保障等都要与城市职工一样。
5、公共财政要惠及农村,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社会公共产品。
6、农村义务教育由政府投资,普及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
7、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立农村最低的社会保障制度。
8、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支持农民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9、认真执行工业反甫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内涵就是认真贯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9.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答:
1、有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
2、有人们赖以存在、进行一系列社会活动,并有一定界限范围的地域。
3、有维持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
4、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5、有一定的制度和组织管理体系。
6、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
10.简述社区研究的含义及其意义。
答:是指以社区为单位,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社区所进行的实地调查及其理论分析。社区研究的意义:社区研究使人们加深对社会的认识。社区研究有助于社会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社区研究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社区研究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区研究有助于社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社区研究是沟通社会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桥梁有助于城乡建设,社会规划服务。
11.简述农村社区发展的含义及特点。
答:农村社区发展的含义是指社区成员在政府机构的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有目的、有组织地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的一个过程。其特点是过程曲折性、内容的全面性、途径的多样性、战略的地区性、任务的艰巨性、紧迫性。
12.试析农村社区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农村社区发展的基本趋势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趋于机械化、现代化和科学化、在农业人口社会就业方式上以参加地区性工业生产为主,生活方式上趋于城市化。
13.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
答:
1、规模较小成员有限。
2、成员间有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和直接接触。
3、成员间互扮多重角色表现全部人格。
4、成员交往的情感性。
5、群体成员替代的困难性。
6、凝聚力和持久性强。
7、群体由非正式控制来维持。
14.简述家庭的含义及其存在的条件。
答:家庭的含义我认为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共同生活的社会基本单位就叫家庭。存在的有婚姻关系、血缘亲属关系、家庭成员这三
项条件。
15.试析家庭的功能。
答:、生产功能,规范两性生活的功能,教化的功能,赡养的功能,消费功能,休息娱乐感情交流的功能。
16.试析中国农村传统婚姻家庭的主要特点。
答:
1、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2、以家世利益为主的联姻条件。
3、婚姻方式父母包办。
4、联合家庭结构家庭功能齐全。
5、在父系单系家庭制度中,妇女没有社会地位。
6、家庭管理中的家长制。
17.试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变迁。
答:家庭职能的变化,结构的变化,关系变化,生活变化,家庭与社会的变化,家庭文化的变化。
18.试析中国农村家庭的变迁趋势。
答:
1、工业化将使核心家庭占统治地位。
2、教育投资、健康投资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3、传统的血缘家庭转变为现代婚姻家庭。
4、农村家庭的生产功能仍将继续维持。5家庭中照料老人的职责正在从子女向配偶转化。
6、农村中的养老将逐渐从家庭向社会转移。
7、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夫妻关系将越来越平等。
19.简述组织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答:组织的含义是指以业缘为纽带为实际特定的社会目标,执行特定的专业社会职能,而把人们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单位。其构成要素有组织成员、特定的活动目标、明确的行动规范、严谨的权力系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153页
20.试析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存在主要问题有乡镇机构臃肿,有不少乡镇政府没有及时转变职能,有部分基层干部有腐败行为,法律规定的制度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村级组织中,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级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大的问题,村级经济组织不规范。165页
21.试析加强农村组织现代化建设的策略。
答:
1、改革乡镇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2、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3、转变领导作风,加强廉政建设。
4、整合村级治理权威的多元结构,使乡村治理权威即有合理的分工又能形成统一的合力。
5、从实际出发,逐步提高农民的自治程度,减少政府的行政性干预。
22.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就是阶级产生是由于社会的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质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是社会分裂为不同阶级的一个重要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生产质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质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191页
23.简述社会流动的含义与本质特征。
答:社会流动的含义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关系中,从社会地位不同的一种位置移向另一种位置的现象。社会流动的本质特征:
1、个人或群体在具有差异性的社会位置间移动。
2、个人或群体社会位置的变动引起社会性资源的分配。
3、合理的人职配合具有质与量规定性。
24.试析民工潮的成因及其特点。
答:民工潮的成因:
1、改革以来,农民寻求同城市居民平等就业和劳动的权利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剩余劳动力要寻找出路。
3、比较利益驱使农民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进军。
4、城市居民特殊利益的减少,为农民进程城提供了条件。
5、相对城市职工来讲,农民的流动成本低。民工潮的特点:外出人员一般都是农村中的骨干。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流向城市的农民还没有为当地所接纳,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
25.简述中国农民的传统精神文化特点。
答:质朴的民风、民性,宗法伦理性,封闭性,乡土性,保守性,平均主义与满足感,经验思维。
26.试析中国农民的文化心态结构应具体的新素质。
答:应具体的新素质有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创新的素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自立能力和竞争意识,时间和效率观念,信息观念和法制观念,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27.简述社会控制的文化要素。
答: 社会控制的文化要素主要有,道德、社会舆论、宗教、习俗、艺术。
28.试析文化和农村社会的关系。
答:文化是农村社会控制的内在因素,而生活方式被视为文化,文化与农村社会控制及农民生活方式的关系。
29.简述亨廷顿对现代化过程特征的概括。
答:
1、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
2、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
3、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
4、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
5、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
6、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
7、现代化是趋同的过程。
8、现代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9、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
30.试析农村现代化的内容。
答:农村现代化,职业非农化,经济市场化,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农村人口城市化,资源利用合理化,农村政治现代化,农村教育现代化,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化,农民个人的现代化。
31.试析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答:
1、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2、将农村现代化建设纳入我国区域现代化建设的范围,形成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现代化推进模式。
3、坚持农村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4、坚持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2.简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答:新农村建设,主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33.简述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答: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民公共事业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34.简述社会问题的含义与特征。
答:社会问题的含义是指社会中的一种综合现象,即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普遍性、破坏性、时代性、客观性、社会性、复杂性、价值偏离性。
35.试析农村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答:农村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七个方面。政策的失误、经济利益的导向、旧的思想观念、养儿防老的生育抉择、行政控制能力的减弱、劳动就业的不充分、农民文化素质底。
36.试析解决农村人口问题的指导思想与具体措施。
答:解决农村人口问题的指导思想,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吧眼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控制数量和优化结构合起来通盘考虑。措施主要是强化科学技术在农村生产中的作用。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制度。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强化行政控制,加强对农村的人口管理。制定优生法,建立对晚婚夫妇的奖励制度。广开就业门路,解决农村妇女的劳动就业。
37.试析中国反贫困的具体措施。
答:中国反贫困的具体措施一要加大资金投入贫困地区。二要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农业发展。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业,扩大就业门。四组织劳务输出扩大及异地就业。五实施区域性移民。6提供基本生活、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七建立基本保障网。八实现反贫困计划。九发展基础教育,开展文化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38.简述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功能。
答:社会保障的概念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安全的各种项目的总和。社会保障具有保障、稳定、恢复、分险分担、调节消费、收入在分配、促进人口在生产的计划性功能。
39.简述社会保障的内容。
答:社会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优待和抚恤额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社会服务制度。
40.试析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答:
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要求改革、重建农村的灾害保障与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3、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配套工程。
4、引导农民适度消费对对社会保障提出的要求。
5、农村家庭结构超小型化渴求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
6、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困差距的重要手段。
41.试析建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政策扶植社区和个人共同筹资的原则,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实行自治、财政独立的原则,农村社会保障同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篇:2012离线作业
1. 患者,男性,31岁,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多疑、敏感,认为邻居在背后议论他,说他的坏话。感到马路上的人也议论他,诋毁他的名誉。近1个月病情加重,认为邻居收买了公安局的人派人跟踪监视他,想害死他,并用高科技仪器控制他的脑子、让他头痛,使他生不如死。为此,患者多次拿刀找邻居,被家人及时制止。近3 天,患者拒食,听到有声音告诉他:“饭里有毒,不能吃。”医生与其交谈时,患者表情变化不明显,语声偏低,反应慢,很少抬头看医生,否认自已有病。问题:请列出症状的名称、疾病诊断、护理措施。
答: 1)精神症状:被害妄想、幻听、情感淡漠、无自知力。
2)疾病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3)主要护理措施:
(1)躯体方面:纠正营养失调;改善患者睡眠;观察药物副作用;协助料理个人卫生;躯体疾病护理。
(2)心理功能方面:
对被害妄想:耐心护理,说服劝解,保证进食,注意安全。
对情感淡漠的护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改善其情绪衰退。
(3)社会功能方面:强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工作能力训练;娱乐能力训练。
2. 某男,45岁,已婚,高中毕业。4年前因单位领导在年终会议上进行廉政总结,当晚患
者即出现难以入眠,数天后开始长吁短叹,食少纳差,懒动,问其原因则回答“我有罪,我拿过公家的东西”,“我不该吃饭”,“我没出息”。言语缓慢,声音低沉,对周围一切事物不感兴趣。对医生细数其“罪行”,自称“该死,该枪毙”,愁容满面,带恐惧之色。否认有病,认为自己不该来医院而该去监狱,怀疑周围的患者都在谈论他的罪行,有人要害死他等,拒不进食,体瘦,多卧床,早醒。要求:请列出精神症状的名称、疾病诊断、护理措施。
答:1)精神症状: 情绪低落,思维、言语、行动缓慢,卧床少动,兴趣丧失;自责自罪,被害妄想,有自杀观念
2)疾病诊断:抑郁症
3. 患者,女性,50岁,表现整天忙忙碌碌,做事有始无终,言语多,兴高采烈,自觉“脑
子里想法特别多,转得非常快,同计算机的速度一样”,说天上的卫星都是自己发明的,有用不完的钱,手拿着标题是“朝着光明的道路前进”的报纸,边读边加说明:“朝是朝廷的朝,革命不是改朝换代,我们家门是坐北朝南…”,看见进来一位老医生,就让座说“向白衣战士学习”,情绪不稳,易激惹,甚至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食欲亢进,睡眠减少,否认有病。要求:请列出精神症状的名称、疾病诊断。
答:1)精神症状:心境高涨,思维奔逸,自我评价过高,精神运动性兴奋
2)疾病诊断:躁狂症
第三篇:《农村社会学》平时作业及答案
《农村社会学》平时作业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提出社会学一词的社会学家是()。A.斯宾塞 B.孔德 C.韦伯 D.迪尔凯姆
2.以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的研究对象()。A.农业社会学 B.农村社会学 C.农村经济学 D.农业推广学
3.农村社会的主体是()。
A.农村人口 B.小商人 C.农民 D.乡镇企业工人
4.由已婚的兄弟姐妹家庭组成的是()。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5.农村自治组织是指()。
A.乡镇党委会 B.村党支部 C.村民委员会 D.乡镇人民政府
6.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过度城市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融合 8.社会问题都有许多成因,其中最主要的成因是()。A.政治条件 B.经济基础 C.文化基础 D.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 9.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占有淡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
A.1/2 B.1/3 C.1/4 D.1/5 10.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
A.社会行为规范 B.政治条件 C.出身 D.环境
11.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失范行为的理论是()。
A.失范理论 B.手段-目标论 C.标签论 D.亚文化群体论
12.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A.政治保障 B.精神保障 C.安全保障 D.经济保障
13.社会救助体现的是()。
A.集体主义精神 B.平均主义精神 C.互助主义精神 D.人道主义精神
14.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A.科学技术 B.劳动手段 C.劳动工具 D.劳动对象 15.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可能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和社会制度,但现代化的道路相同,这种观点属于()。
A.依附理论 B.趋同理论 C.均衡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16.《农村社会学》创刊于()。
A.1917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51年
17.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社会调查,1949年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为()。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兴国调查》 C《长岗乡调查》 D《才溪乡调查》
18.农村文化的基本特点是()。A.粗犷 B.质朴 C.丰富 D.高雅 19.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20.农村居民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方式是()。A.劳动方式 B.消费方式 C.婚姻方式 D.文化娱乐方式
21.社会分化产生社会差别,其基础在于()A.国家不同 B.时代不同 C.资源不同 D.人员素质不同
22.社会控制的准则是()。
A.社会文化 B.社会道德 C.社会规范 D.习俗
23.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4.衡量一个社会系统处于何种社会性质的指示器是()。
A.社会分化 B.社会分层 C.社会流动 D.社会变迁 25.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
A.道德 B.习俗 C.舆论 D.宗教
26.我国有关老年人的法律和规定,划分老年人的标准是()。
A.55岁 B.60岁 C.65岁 D.70岁
27.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A..政治保障 B.精神保障 C.安全保障 D.经济保障
28.被认为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是()。A.生存权 B.发展权 C.受教育权 D.选举权
29.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A.科学技术 B.劳动手段 C.劳动工具 D.劳动对象
30.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
A.社会进化 B.社会改革 C.社会进步 D.社会倒退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学的特点有().
A.逻辑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应用性 E.前瞻性
2.社会的构成要素包括()。
A.人口 B.动物 C.社会活动 D.文化 E.自然环境
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
A.教导生活技能 B.学习社会规范 C.学习谋生手段
D.确定人生目标 E.培养社会角色 4.初级群体的基本形式有()。
A.家庭 B.家族 C.儿童游戏群体 D.邻里 E.学校
5.新型合作医疗保健制度重建的原则()。
A.互助互济、共担风险 B.因地制宜、费用低廉 C.专款专用、民主管理 D.人人参与,惠及全民
E.保证质量,加快速度
6.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场所包括(). A.家庭 B.游戏群体 C.邻里 D.劳动群体 E.大众传媒
7.农村家庭的功能有()。
A.经济功能 B.生物功能 C.消费功能 D.抚育和赡养功能 E.休息与娱乐功能8.影响决定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有()。
A.生产方式 B.自然环境 C.科学技术 D.传统习俗、价值观念 E.政治制度
9.社会分化的生物因素有()。
A.性别 B.年龄 C.种族 D.智力 E.健康程度
10.社会保障的功能表现在()。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民生功能 D.社会功能 E.民主功能
三、配伍题 1.乡村建设运动;()2.初级社会群体:()
3.社区:()4.社会问题:()5.社会现代化:()A.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
生活共同体。
B.是指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杜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
们关注,并需要采取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C.是指那些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它包
括家庭、邻里,朋友群体等。
D.是指社会各组成部分及社会系统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指社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
E.是指20世纪20一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滇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晏阳初领导的华平民教育运动。
四、简答题 1.简述家族的功能。
2.决定和影响生活方式有哪些主要因素?
3.社会保障具有哪些功能?
4.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主要内容。
5.简述农村阶层分化的特点。
6.简述习俗的控制作用。
五、论述
1.试述村民委员会的特点和职责、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试述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作业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C 7.C 8.A 9.C 10.A 11.D 13.D 14.A 15.B 16.B 17.A 18.B 19.A 20.A 21.C 22.C 23.A 24.C 25.A 26.B 27.D 28.A 29.A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CDE 3.ABCDE 4.ACD 5.ABC 6.ABCDE 7.ABCDE 8.ABCDE 9.ABCD 10.ABC
三、配伍题
1.(E)2.(C)3.(A)4.(B)5.(D)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
主要知识点:主要表现:(1)有助于个体完成社会化。(2)有助于其成员学习社会规范。(3)家族有利于培养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4)家族对其成员的支持。(5)家族有一定的社会控制功能。
2.参考答案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影响和制约着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是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影响生活方式。
此外,政治制度、社会心理和个性等等也是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3.参考答案
先概括社会保障功能的含义:是指社会保障行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所起的作用。
(1)社会保障的政治功能 再具体叙述一下(2)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 再具体叙述一下
4.参考答案
(1)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2)人们最基本的交往发生于物质生产领域,生产领域的交往形成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形成社会的基础结构。
(3)人们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形成其他社会关系,它们与社会的基础结构相适应。
(4)生产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总合起来成为整个社会。
5.参考答案(1)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它促进
了社会发展总水平的提高。
(2)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兴起、小城镇建设加快的相互作用中加快加大的。
(3)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在市场因素逐步扩大,权利因素逐渐减弱的新机制下出现的。
(4)农村阶层结构变动存在着不稳定性,并伴随产生了边缘群体。
(5)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存在着整体性和不平衡性。
(6)农村阶层结构变动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使农村社会呈现更加复杂化的趋势。
7.参考答案
习俗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作用也相当广泛。无论什么人,从小到老,随时随地,一举一动,莫不受到它所在社会的习俗的熏陶和影响,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它。习俗的作用有大有小,小到调整每个人的穿衣戴帽,大到调动成千上万人一致行动。
农村村落生活的长期稳定性形成了大量习俗,它们的社会控制作用表现为:调整人们的行为,使之互相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忧郁文化的传递作用,每个人在少年儿童社会化时期就已经学到了许多习俗规范,有些习俗已经内化为人们的习惯性行为,或者成了人们评价社会行为的标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习俗的社会控制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任何一种习俗都是特定的社会产物,当这种社会处于上升时期,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时,与此相适应的风俗习惯就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论述题 1.参考答案
村民委员会的特点:(1)群众性。(2)自治性。(3)基层性。(4)地域性 注:每一点再详细
叙述一下 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1)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依法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
条件。
(2)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村和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3)办理本村的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
(4)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协助有关部门对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进行教育、帮
助和监督。
(5)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并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2.参考答案
知识要点
(1)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
(2)农村养老保险应坚持低标准。
(3)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应坚持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做法。
(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用储备积累的做法,自助为主、互济为辅。
(5)用一体化思想设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四篇:社会学作业
《社会学》第一次作业
浅析大学生婚恋观以及自我期待
完成日期:2013年5月15日 摘 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基于其处于独特的校园环境中、长期接受的价值观内化到心理、以及受到信息产业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的冲击等状况,导致其在婚恋观上具有复杂性、多重性等特点。本文试从本能与理性的较量、大学生需要处理的婚恋难题这两个方面来浅析大学生的婚恋观,并且在阐述个人感情经历,分析自我性格后,提出些许感情期待。关 键 词:大学生 婚恋 期待
爱,亘古不变的话题。恋爱和婚姻一直是诸多人士研究的专题。它们充斥在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国度、每一个学科。譬如,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中“木石之盟”敌不过“金玉良缘”;《孔雀东南风》中男女主人公因为爱情而舍弃生命;《简爱》坚强独立的简爱在爱情路上的曲曲折折„„
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基于其处于独特的校园环境中、长期接受的价值观内化到心理、以及受到信息产业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的冲击等状况,导致其在婚恋观上具有复杂性、多重性等特点。对此,我将从以下三点提出自己的浅薄看法。
一、本能与理性的较量
(一)人类无法回避的本能
人类从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逐步进化而来,因而体内有动物的某些本能,这些本能投射到心理上,就表现为征服、掠夺、掌控等心理,也有暴力、强迫等心理。在爱情和婚姻中,这些心理会在某些条件的促进下显现出来。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在诸多影视题材中,恋爱故事往往都是从“多对一”的关系转为“一对一”的情节;泰剧中三大元素之一的“强吻”;以虐恋为题材的电视剧所反映的“有多虐等同于有多爱”的观念。而对于时常追逐偶像剧、关注电影院最新上映的爱情大片、在QQ空间转载经典台词的大学生们而言,这些影视题材对于他们的婚恋观的影响是具有普遍性的。
(二)我们拥有理性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毕竟与动物不同。人有主观意识,人在后天习得的一切价值观内化到心理,成为指导人类人生行为的准则。大学生亦无法回避人原始的本能,但庆幸的是,他们在后天习得的价值观会使他们有理性、有能力去自制。世界这么大,每个个体就显得异常渺小。每个人有寻求依靠、渴望温暖的心理。我们渴求有一个人,与我们在这世间相伴,甚至组成一个家庭,在孤独无助时有一个怀抱可以投入;在迷茫彷徨时有一个肩膀可以依靠;在身心疲惫时有一个港湾可以停泊。或许这个人与我们有相同的爱好情趣,在一起我们会越来越像彼此;或许在这个人面前,我们可以卸下一切防备,做最真实的自己;或许我们相识时,应了那句“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或许„„;或许„„;爱情、婚姻中有太多的或许,我们无法用语言穷尽。
二、大学生需要处理的婚恋难题
(一)面包与爱情的纠结
大学生在婚恋中常常面临诸多难题。在这些难题中,最大的纠结点恐怕莫过于面包和爱情。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或成长环境都有诸多细微的不同之处,即使接受的学校教育是相同的,但是在长期的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许多价值观都得以内化,而这种内化在遭遇信息产业所带来的种种冲击,或者其与社会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不免被动摇和震撼。由此导致每个人在做选择时心境不同、考虑重点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在此归纳以下重要观点:
1.爱情至上论:坚信有爱可以改变面包匮乏等诸多问题,男女双方一旦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会信心百倍的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付出诸多努力,在此暂且不考虑后果如何,虽然其必将经历较为坎坷曲折的历程,但是仅“彼此相爱就无所惧”的爱情理念足以值得肯定与鼓励!
2.物质享受论:物质享受是婚恋的首要条件,对于物质的需求并不仅仅停留在面包上,更超越房子、车子等等,更重要的享受全面的生活条件的优越性。很明显,对于物质享受的需求远远高于对于爱情的需求。
3.两者并重论:面包是基础,爱情是升华。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折中的观点,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这样的物质基础要求属于努力即可达到的范围。需要一定的爱情积淀,但是这样的爱情积淀可以共患难。
(二)爱情技巧的使用
在书架上,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关于婚恋的良莠不齐的书籍,诸如《恋爱心理学》、《怎样靠近你爱的他?》、《爱情36计》等等。显然,大学生必定会受到这些书籍的影响。有很多人选择在爱情里运用欲擒故纵等技巧,且认为自己能够玩得转。然而,偶尔使用这些技巧,会带给对方许多惊喜,有助于爱情的长久。但是,爱情或许更需要坦诚相待,没有人可以睿智高明到八面玲珑,精准的预料出对方的所思所想,如同对弈,你以为自己是高手,可以预料到对方10步之内的落点。但是你总有失手的时候,或许,你可以料到前9步,可是第10步的落点才是决定棋局输赢的关键,当你的那些心计被识破的时候,有几人会因为“工于心计的前提是我爱你”这个原因与你过往不咎。显然,因人而论!使用爱情技巧显然要掌握“度”,并且一定要谨慎加谨慎,否则就是玩火自焚。
三、个人感情经历与感情期待
(一)个人感情经历
爱情要么是个故事,要么是场事故。如果暗恋是爱情的一种,那么我的爱情既是个故事,也是一场事故!之所以说是个故事,是因为那个人的存在,使我对于自我的要求不断提升,他在我人生最灰暗的时光给予我灿烂的阳光,让我在人生最初的阶段明白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勇于向上,不断向前!之所以说是场事故,是因为这段暗恋从一开始就注定只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曾经喜欢他,却与他无关。在这段暗恋我体会到许许多多的心酸与无奈。
(二)个人感情觉悟
我是女生,但基于个人成长经历的缘故,我在处理事情时理性多于感性。我很清楚我和他是两个世界的人,我们的人生找不到平衡点!所以放弃对于我和他都是最理智的结果!具体来说,对于他而言,人生的意义更多的偏向于有所作为,众生敬仰。他需要的是一个贤惠的愿意默默现在他身后支持他的人。而我要的人生是人格独立,做我自己。有句话叫做:“我所有的洁身自好,都是为了在将来的某一天遇到那个最合适的人,有资格站在他的身边。”可是,我们很多人在被人追求时总是还未开始,已经主观笃定我们和某某人不合适。然而,我们忽略了,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你怎么知道将来的某一天到底是哪一天?你没有给彼此磨合的机会,你怎么知道你的主观笃定是不是就是磨合之后的客观事实?但是,我个人却坚信自己的主观笃定。或许,我过于相信自己,可是,这就是真的我。
(三)个人感情期待
对于婚姻,我希望顺其自然。婚姻的最佳状态就是在你面前,我既可以是最好的自己,也可以是最坏的自己。爱情和婚姻都不能成为我改变自我特质,让我妥协的理由!我不需要以一个人为生活的中心,我的人生中心只能是我自己!这是我目前的恋爱观。我愿意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共同努力成就对的婚姻!也就是说,在婚姻里,我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我们可以一起看体育直播比赛,一起做精致的美食,一起走在旅游的路上,一起为彼此的家人选购新年礼物,一起尽最大的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一些,但绝不以疯狂赚钱作为人生的目标。综上所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基于其处于独特的校园环境中、长期接受的价值观内化到心理、以及受到信息产业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的冲击等状况,导致其在婚恋观上具有复杂性、多重性等特点。鉴于此,大学生在婚恋中将遭遇最大的纠结点,即面包与爱情的抉择。此外,更需要适度谨慎使用爱情技巧,婚恋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坦诚相待!
提笔至此,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我的看法未必全面透彻。然而,可以庆幸的是,我在路上,我会期待,我愿意思考!
第五篇:社会学作业
关于贫困山区孩子成长生活问题调查报告
2009610130 郭笑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的城市人口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然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存的,更多的是农民,是山区的人民。要看一个国家的人民是不是过的好,首先要看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过着怎样的生活,作为最底层人民的希望,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更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关注的问题。
现在媒体对于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报道基本上是以深入他们生活,与他们近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条件的方式。我觉得这种方式对于受众的感染力是非常强大的,能够给人十分震撼的感受,但是媒体引起的关注多数在普通民众当中,而且这种关注是具有时效性的,而解决大量的贫困山区孩子生活成长问题仅仅依靠普通民众的捐助只是杯水车薪,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要依靠政府,虽然近些年政府的拨款已经不断增加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所以我觉得除了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坚持资助以外媒体方面也应该多加关注加大宣传力度。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认为媒体在进行深入调查的时候应该是以一种关怀的态度,而不仅仅是为了工作而揭露别人的不堪生活,在政府方面,除了大量的拨款也应该给予心灵上的温暖让他们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贫困山区孩子成长生活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贫困山区孩子成长生活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他们,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