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社会学总结
第九章
农村卫生
第一节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的农村卫生
(一)、农村卫生的含义 是指农村社会和个人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创造符合生理、心理要求的社会环境、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措施。
(二)、农村的卫生状况 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民国时期,中国农民被三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来,期间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在中国的城乡可以说是此起彼伏。
霍乱、鼠疫(黑死病)等
旧中国农村卫生落后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落后、贫困、饥饿困扰。二是卫生资源资源匮乏,农村缺少医院,农民难以求医。三是农民缺乏科学卫生常识,往往轻视疾病。四是农民积累久远的卫生旧习惯、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患了病听天由命。
(三)、农村卫生组织中国首创的农村卫生组织是1928年夏由上海吴淞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合办的吴淞镇卫生公所。
1929年河北定县实验区设立卫生教育部办理农村卫生事业。此后,全国各地纷纷组建了一批农村卫生组织。
二、农村卫生教育的实验
(一)定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其突出的业绩有三个 第一,疾病的预防。-种痘(天花病)第二,注重妇婴卫生,提倡节制生育。第三,保健制度的创建。三级保健制度:村设保健员、联村设保健所、县设保健院。
(二)邹平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1934年9月下旬,梁漱溟主持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与齐鲁医学院合作,成立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医院”,实行“诊疗与卫生并重”方针。
建立三级卫生网络、培养接生员
三、新中国的卫生革命
(一)传染病的防治
其一,传染病流行状况。鼠疫、天花、回归热
其二,建立传染病防治机构。
1954年开始建立卫生防疫站、普及预防注射。
其三,传染病防治的成就。消灭和控制几十种传染病。
世界银行:“中国在控制传染病死亡率方面所获得的成功,大大超过了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取得的成就”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合作制度起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卫生合作社。1950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决定有步骤地发展和健全全国基层卫生组织,要求农村的每个乡都要有医疗卫生组织。
1959年开完全国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议后,合作医疗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城市中的医院领导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一是,有计划的抽调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二是,帮助农村培养赤脚医生。
1976年,全国90%以上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第二节
农村健康问题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1.环境2.生活方式及个人行为 3.卫生医疗条件
4.早期儿童营养状况 5.遗传因素
二、农村的主要健康问题
(一)威胁农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血吸虫、SARS、禽流感、艾滋病
三、儿童健康
(一)计划免疫
1.计划免疫就是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规律,按不同的年龄进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50年代开始普及、70年代《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二)营养和体重
营养不良是中国经济落后地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
(三)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儿童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三节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一、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与意义
中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是指农村卫生机构、卫生队伍和县、乡(镇)、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有机构成。
二、当前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是农民受重大传染病、地方传染病危害严重,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拉大。
二是农村卫生资源严重短缺。
三是中西部农村卫生机构落后。
四是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
五是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卫生服务水平低下。
六是农村合作医疗名存实亡。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政府用于农村卫生的投资和事业费比例偏低。
二是体制改革滞后、运行机制不活。
三是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
四是对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缺乏公益性的科学认识,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问题。
三、农村卫生服务的重大举措:卫生下乡
(一)卫生下乡的含义
含义:卫生下乡是指遵照中宣部等十部委的精神,职能部门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送医送药下农村,为农民的健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活动,是城市反哺农村的一种形式。
(二)卫生下乡的活动的内容 活动包括:1)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送医送药下乡;(2)减免农村贫困患者医疗费用;3)在农村社区、学校、家庭等开展健康教育;(4)扶持乡村卫生组织,为农村培训、培养医务卫生人员;(5)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
(三)卫生下乡的阶段性成绩
1.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2.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高发地区的支持力度
3.加强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的建设
4.积极推进农民健康促进活动,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四节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含义
含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因受到疾病威胁或需要进行预防时,由社会提供供各种形式的卫生服务,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是整个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与核心部分。
合作医疗的组成及其体系
在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分配,补偿中,涉及到合作医疗管理方、卫生服务提供方和合作医疗参加方。这三方面的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合作医疗组成体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和目标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存在不足★社会满意度低 ★保障水平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不到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程序过于繁琐
(二)统筹医疗制度
三)医疗保险制度
(四)儿童计划免疫保障制 五)妇幼保健保偿责任制
第十三章
农村社会分层 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概述
一、社会分层概述
概念:就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区分指标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实质:是社会资源(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包括: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
二、社会分层的标准
社会分层是如何划分?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阶级结构学说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标准
阶级结构学说:用阶级来表示社会分层。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为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准。具体讲①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
②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③领取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不同
(二)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
多元分层理论:“社会不是一元分层体系”
划分社会层次的三个标准: 财富(经济)、地位(社会)、权利(政治)
理由:任何社会这三种都是稀缺的,因此人们总是追逐这些。这三个标准都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
阶级理论与多元社会分层理论的不同点
多元社会分层理论:将社会成员的社会差别解释为个人特征方面的差别。职业地位、收人等。阶级理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根源于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
阶级地位——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不平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三)目前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
阶级结构学说:它无法明确的把阶级社会中许多并不占有生产资料而其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又明显高于一般人的群体划归到某一阶级。多元社会分层:农民的职业地位、收入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之间无相关性。
以职业为标准,同时联系收入等标准。
职业、收入、权力、教育程度等。
阶级和阶层
阶级: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们所组成的一种大的社会集团。
阶层:根据人们不同的社会特征进行多角度划分而形成的社会地位阶梯。
区别:
①阶级是关系的概念,即对抗关系。而阶层是更多注重社会不平等的外在表现。
②阶级是经济关系,而阶层是多元关系(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等)
三、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历史变迁
(一)解放前农村的阶级与阶层
1.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观点 1923年7月,陈独秀发表《中国农民问题》
①地主、②自耕农(含富农)、③半无产阶级、④农业无产阶级(佃农)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①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
革命的敌人
②中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③小资产阶级;
亲密程度不同的朋友
④半无产阶级;
⑤无产阶级。
革命的主体
目的:说明革命的动因、对象、力量,动员群众推翻旧社会。
(二)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村阶级、阶层分析 1、1950年进行土地改革,为了给土地改革和成分划分提供依据,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村划分阶级成分的决定》。
农村人口被划分为13个阶级、阶层: 根据这个文件,农村人口被划分为 13个阶级、阶层:
(1)地主、恶霸、军阀、官僚、劣绅、破产地主、管公堂;(2)资本家:手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3)开明绅士;(4)富农、反动富农;(5)中农、富裕中农;(6)知识分子;(7)自由职业者;(8)宗教职业者;(9)小手工业者;(10)小商小贩;(11)贫农;(12)工人、手工工人;(13)贫民、游民。土地改革后的农民分化:
一小部分农户
生活陷人因难;
另一部分农户
很快富裕
中央认为 “与社会主义目标不相符舍”
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
(三)集体化时期的农村社会阶层 政治身份等级成为划分农村社会阶级与阶层的主要标准。形成以“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为特征的制度结构体系。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户口、农村户口
第二节 当前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与趋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分化的条件 农民分化的原因:
①联产承包家庭经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农民分化的基本前提;
②非农业与城镇、市场的发展,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了新的载体与生存空间; ③城市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为中国农民分化提供了契机。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社会分层
2O世纪80年代的农村社会阶层
①农业劳动者阶层。
②农民工阶层。
③雇佣工人阶层。
④农村知识分子阶层。
⑤个体工商业户与个体劳动者阶层。
⑥私营企业主阶层。
⑦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
⑧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
三、农村社会分层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会阶层分化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民劳动者、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及个体经营者、知识分子
2、农村社会阶层发育中的不均匀
农村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增长缓慢;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3、农村工问题正在发生深刻转换
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趋势:1.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
2.农民阶层结构趋于简单化
3.农业劳动者及农业工人将成为最主要的阶层,且在比例较小
4.农民真正成为一个职业
第三节 农民工阶层
一、农民工阶层的概念及其特征
农民工阶层:一般统称那些具有农村户口身份,而在城镇或非农领域务工的劳动者阶层。
农民外出就业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离土不离乡”,也称“本地就业”;如乡镇企业
二是“离土又离乡”,也称“异地就业”。
农民工阶层的主要特征1.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16-30岁占61%2.以自发性外出为主。自发方式88%,组织外出12%3.以来自中西部地区为主。四川、河南4.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就业为主。5.以到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为主。6.以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为主,“候鸟式”流动为主
城市中的农民工
农民工未能被城市接纳,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所谓“外来妹”与“打土仔”。农民工无法获得真实的城市市民身份,使我国在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又生出了三元结构。北京的“浙江村”、“新疆村”。
二、农民工阶层的内部分化
1.业主层2.个体劳动者层3.雇工层4.不正当职业者层
三、农民工阶层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心态
农民工阶层的社会地位
无论是从组织资源还是从经济资源或是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看,农民工阶层处于整个社会分层体系的底层。
很难摆脱边缘身份的制约。
农民工阶层的社会心态
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排斥与偏见,对农民工的社会心态造成了深刻影响。农民工的社会心态问题与其生存生态状况相比,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整体社会变迁的角度看,农民工将是中国社会长期和持久的建设者,是城市的生命力的表征,是联系乡村与城市的桥梁。
第二篇:农村社会学范文
中国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及方法论述评
学术界对中国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一直存在争论,有论者指出,“对研究单位可以有多种选择,而选择不同的研究单位对所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影响。”(孙立平,2000:18)在这些争论中主要有四派观点,第一种认为村落是研究乡土中国的基本单位,如费孝通先生指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费孝通,1998:9)这一派采用的所谓“微观社区研究法”实则就是马林诺夫斯基所倡导的“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第二种是在“村落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研究”,这一派把研究视野限定在一个地区,如黄宗智先生指出“集中于一个地区使我们有可能把它作为一个内部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来研究。”(黄宗智,2000b:21)此派往往采用的就是“现实类型比较方法”,如黄宗智把长江三角洲与华北平原的研究对比。
第三种把“集镇”或“乡镇”作为基本研究单位,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施坚雅(G.Willian Skinner)这一学派注重解读乡村市场网络、经济形态以及国家权力在乡村的运作等问题,注重的是“大传统”,即是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的传统。第四种,是把“农户”作为基本研究单位,这一派在20世纪80年代初露端倪,但没有取得大的进展,直到21世纪初最近两年徐勇教授等人提出“重识农户”,认为“三农研究的事实原点是2.5亿个农户。农户长期是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交往,以及政治责任单位。对于中国农村来说,其历史传统既不是以个人为基点,也不是集体式的归宿。即使经历公社化,还得回到农户这一基本起点。”(徐勇、项继权,2006)
下面围绕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这条线索把已有研究进行一下梳理,并就各派研究局限进行一些评论。
一、村落个案研究
对中国农民、农村问题的关注最早是由旅居中国的海外学者发起的。最早的村落研究是由时任上海沪江大学教授的美国学者葛学溥进行的。他带领学生分别于1918年、1919年和1923年对广东凤凰村进行了调查,并于1925年出版了《华南的乡村生活:家族主义的社会学》(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The Sociology of familism)(Daniel Harrison Kulp,1925),此后不久,1936年费孝通在对江苏吴江庙港乡的开弦弓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深入调查,后带着调查资料留学英伦,靠这些资料在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等人指导下写出了《中国农民的生活——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即后来翻译成中文的《江村经济》一书。此类研究还有杨懋春对山东台头的研究和杨庆堃对“鹭江村”的研究(杨懋春,2001;Yang CK,1959)同时还有一批支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西方学者,如威廉·韩丁对“长弓村”即张庄的研究写成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记实》(Fanshen:A Documentary of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和大卫·可鲁克对“十里店”的研究:《十里店: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Ten Mile Inn)(Hinton,w,1966;Crook,D.and Crook,1959)
以上这些研究都是一个村庄的个案研究,这种研究在新中国成立不久随着社会学、人类学学科被取消曾一度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学、人类学恢复重建,此类研究才再度兴起。代表的研究有王铭铭对溪村研究写成的《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王铭铭,1997)。折晓叶对超级村庄万丰村的研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折晓叶,1997)毛丹对浙江尖山下村的研究:《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毛丹,2000)。于建嵘沿着毛泽东当前湖南农民运动考察的路线进行细致调查写成的《岳村政治》(于建嵘,2001)。代表研究还有黄树民的“林村”研究,吴毅的川东“双村”研究,刘朝晖对乔乡村落“新江村”的研究等等。(黄树民,2002;吴毅,2002;刘朝晖,2005)
以上列举的这些研究都是对一个村庄的研究。但这种一村一地的散点研究能否代表中国农民和农村的真实情况,也一直存在争论。因为村落生活千姿百态,每个村落都有自身的一些特殊约束条件。村落的个案调查,尽管可以做得非常深入细致,但也容易囿于个案的特殊性而失去普遍的解释力。(李培林,2004:7)
对村落个案研究的批评也一直存在。费孝通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留学时的同学爱德蒙特·利奇(Edmund Leech)教授在1982出版的《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一书中以费孝通的研究为例提出了“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个别社区的微观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的问题(费孝通,1993:1-2)“不过费孝通先生很早就意识到,村落研究中存在个案解释力的局限问题,从乡村工业的型式比较,到小城镇的类型比较,再到农村去与发展的模式比较,他一直在探索乡村社区的研究的现实类型比较方法,试图通过这种类型比较,走出村落个案的局限。”(李培林,2004:7-8)
“现实类型的比较法”更多地运用于下文谈到的超出村落视野的区域研究。
二、以区域为单位的研究
在中国,“区域研究”几乎与“村落研究”同时起步,而且同样是由在中国居住的海外学者推动的。金陵大学的卜凯(J.L.Buck)教授曾于1921年至1925年对中国七省17县的2866个农场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调查,并于1936年出版了《中国农家经济》一书。(卜凯,1936)费孝通在完成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及《江村经济》一书后意识到“微型社区研究法”即“村落个案”研究中存在个案解释力的局限问题。并指出“单靠江村是不足为凭的。”(费孝通,张之毅,1990:6)所以运用类比研究方法对云南三村进行了研究,并认为“通过类型比较法是有可能从个别逐渐接近整体的。”(费孝通:1996:369)
然而,英国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Freedman Maurice)却认为这种多村落的研究,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区域研究,仍没有跳出村落研究的窠臼,仍将视野局限在村落或村落之间。弗里德曼批评道:不能以村庄的数量“堆积出”一个中国来。弗里德曼在《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和《中国宗族与社会:福建和广东》两部著作中把村落社会置于区域社会中来审视,以此来批判村落民
族志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建构“反映中国整体社会”的理论企图。(刘朝晖,2005:14)
谈“区域研究”不能不提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在中国的调查。1908年至1945年满铁对中国的华北、华东、东北等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调查,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0年至1944年对华北地区进行的调查,这次调查的资料后来编成了六卷本的《中国农村惯性调查》,详细记录了冀鲁两省六县六村的情况。这部分资料成就了许多“区域研究”的学者。
马若孟(R.H.Myers)据此写成了《中国农民经济:1890-1949年河北山东的农业发展》(马若孟,1999)黄宗智对这些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处理写成了《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黄宗智,2000a)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在前两部著作的启迪下对资料进行了重新解读,写成了《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杜赞奇,2003),杜赞奇在这部著作中的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理想类型”(ideal type)的划分。杜氏在书中对所研究的沙井、冷水沟等六个村庄按“富裕还是贫困;宗族和宗教组织是否在乡村生活中起主要作用;距主要城市远近”三个标准分为四种理想类型。
黄宗智在另一部区域研究的著作《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中,指出将研究视野“集中于一个地区是我们有可能把它作为一个内部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来研究”但同时“区域研究的缺点在于没有一个地区能够适当的代表整个中国的复杂情况”(黄宗智,2000b:21)
在这个意义上区域研究遇到了与“村落个案研究”一样的方法论困境。黄宗智运用了类似于费孝通所说的“现实类型比较法”,黄把“过去研究过的华北平原作为参照系”与长江三角洲的研究比较。(黄宗智,2000b:21)
然而这种现实类型比较仍然难以走出个案解释力的局限,“只不过把局限的范围大大的扩展了。现实类型的局限性主要在于,这种比较类型不是经过抽象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不具有超越个体经验的普遍解释力,也不是经过还原的原型(prototype),不具有历史寻根的意义。由于现实类型的无数多样性,因此最后的分类需要某些简单的标准,但这样一来就会发现所谓类型只是某个方面更加突出一些而已,类型之间的共性多于它们之间的不同,于是就会提出,是否需要理想类型来强化解释力的问题。此外,已有的村落现实类型的比较,多半都是一种横断面的或共时性的比较,因此缺乏对纵深或历史性过程的比较解释力,这些缺陷都限制了村落现实类型的对话能力。”(李培林,2004:8)
鉴于这种局限,李培林教授在研究方法上另辟蹊径,试图建立一种对中国村落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想类型。李培林所研究的“羊城村”代表珠江三角洲城郊地区进入终结过程的村落。这个“羊城村”在现实中有一个村作为基本的塑造底版,但却有许多原型。(李培林,2004:11-12)这如同小说中人物和故事情节,“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这种抽象意义的理性类型的建构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微观社区研究”即村落个案研究和区域研究的方法论局限。因为这种理想类型的视野已不仅仅局限于村落之内和村落之间而扩展到了村落之外。这不仅因为“羊城村”这个村落本身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理想类型,而且“村内”流传的许多“故事”是发生在“村外”的。那些经过提炼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则生动而丰富的再现了村落和区域发展变迁的全景。
虽然弗里德曼认为仅仅对多个村庄的研究并不意味着是“区域研究”。但“微观社区研究”即“村落个案研究”与“区域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是很难割裂的。前者是将视野局限在“村落世界”之内,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采用的民族志的研究策略,这种研究策略暗含了一个判断:中国村落是相对独立,静止封闭和自成一体的。后者一定程度上是将视野局限于村落之间,通过比较分析,关注的是区域的发展变迁。一定程度上讲这两种研究策略都是对乡村社会“小传统”的关注。忽略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运作、经济结构的转换等“大传统”。所以有学者主张,应该把集镇或乡镇作为基本研究单位,以使被忽略的“大传统”提起关注。
三、以集镇或乡镇为基本研究单位的乡村研究。
把集镇或乡镇作为一种研究单位来解读中国乡土社会,一直以来被关注的很不够。“一方面是由于乡镇所在地往往是被设墟的地方。在历史上,历代王朝统治的官僚建制只是到县,县以下的大片地区并没有设立行政机构,因此墟市即现今乡镇所在地在当代的乡民社会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以往的历史学家多以府、州、县以上的历史为研究对象,而人类学则大都在自然村落做参与观察,乡镇这一级则介于两者中间而被忽略了”(杨彦杰,1996,转引刘朝晖,2005:5)
许多学者将施坚雅(G.Willian Skinner)推为中国集镇(市场)研究的开创者,实则不然,对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是由中国社会学家们开始的。乔启明和杨懋春曾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受过农村社会学的训练,最早意识到市场体系的社会意义。乔启明的代表作是《乡村社会区划的方法》(1926)和《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区之研究》(1934)。杨懋春先生一生都在关注集镇,并将其作为研究乡村的基本单位。在其博士论文《中国的集镇制度与乡村生活》中系统地研究了集镇制度与中国乡村生活的关联,在《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中也论及了农村市场问题,而在《中国的集镇区域乡村社区》中则对集镇和农村的市场作了更系统的研究。(杨懋春,2001;1963:23-39)对中国农村市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旅美学者杨庆堃,施坚雅认为杨庆堃1932到1933年做的实地研究至今仍是第一流的,杨庆堃的代表作是《华北地方市场经济》(A North China Local Market Economy,1944)(施坚雅,1998:56)
费孝通也曾对集镇问题做出了重要研究。费指出,“中国有五种人口集中在社区类型:村庄、有城墙的或驻军的镇、暂时的市场、市镇和通商口岸。”(费孝通,2006:58)费孝通在这里将临时市场、有驻军的镇和有市场的镇作了区分。临时市场是在地方上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上面推行下来的东西,这种临时的市场不代表一个社区。“市场”只是因交通方便而选出的一块地方。虽然日中十分人山人海,集中于市,但日落时就会散去,晚上就空空如也。而有市场的镇则是一个永久的社区。而有城墙的或驻军的镇则是政治中心,关注安全和防护。驻军的镇是作为传统的官僚当局和有钱绅士们的驻地,而市场镇是农民的地方工业和比较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的联
系环节。(费孝通,2006:64-67)
关于费孝通对市场、集镇的这种区分及其职能的分析,施坚雅提出了质疑:“尽管费关于驻防镇和集镇的构想很有启发性,但他关于县治和其他行政中心通常不具有商业职能的设想是个明显的错误。在这方面我所调查的所有县城都至少拥有一个市场,并可以按照他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归类于一种已知的中心地。同时可以建立行政中心,也可以建立非行政集镇。”(施坚雅,1998:9)
施坚雅这里是强调以军事、行政为中心的城镇也同样具备商业功能。台湾学者刘石吉在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专业市镇后也得出了与施坚雅类似的结论:“随着宋代工商业的发展,原自乡村地区的草市逐渐演变为商业性的聚落;而军事性及以行政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化为工商业的据点。”(刘石吉,1987:1)
也正是受这些学者的启发,施坚雅对中国的市场做出了更为系统地研究。施坚雅“研究的关注点,是如何从底层的研究中概括出解读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模式和框架。所以在他看来,研究的基础单位不能局限于村落划定的地域边界,要注重研究农村经济社会关系的网络,而这个网络的中心,就是农村的集市(市场)。所以,以集市为中心的农村经济社会网络,才是打开理解中国社会结构之门的钥匙,才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研究单位。”(李培林,2004:36)
施坚雅在《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一书中运用德国学者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和奥古斯特·罗西(August Losch)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将中国的中心地分为六个层级,即小市、基层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城市和地区城市。将城市化分为基层市场(Standard market)中介市场(intermediate market)和中心市场(Central market)(施坚雅,1998:1-23)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有的公社几乎都改造成乡镇,改革的深入也使乡村市场愈益繁荣,在这一背景下一些社会学学者提出了“集镇社会学”,并出版了《集镇社会学》(邹农俭等,1989)。但这一提法并没有太大影响。
除此之外,将农村市场作为准入乡村研究的还有一些历史学者和经济学者。如台湾学者刘石吉的《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李正华的《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和石忆邵的《中国农村集市的理论与实践》等等。(刘石吉,1987;李正华,1998;石忆邵,1995)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公社被乡镇所取代,而且伴随着乡村工业的发展,对集镇的关注逐渐转移到乡镇上来,或者将乡村市场化与乡村工业化作为同一范畴来研究。而这种以集镇或乡镇为基本研究单位的研究与前文所说的以村落和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有很大差异。如前文所述,村落研究和区域研究都是将视野锁定在村落之内或村落之间,而且村落研究假定村落是静止封闭、自成一体的。然而,集镇研究的假设与此相反,认为村落与外界是相互关联、互通有无的。村落的基层市场、与镇上的中介市场和县城一级的中心市场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共同构成一个“市场网络体系”。
李培林用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Redfield)的“大传统”(Great tradition)和“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来区分两者。认为前者注重解读的是“小传统”,那是人类学和中国乡村社会学的传统。后者注重解读“大传统”那是经济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的传统。(李培林,2004:36-37)
孙立平教授也指出,以村庄为研究的基本单位,看到的往往是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乡土性的层面,而忽视国家的权力在农村中的存在。相反以乡镇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虽有利于对国家因素的观察与分析,同时也容易忽视农村社会生活中的那些乡土和日常生活的因素,从而导致对农村日常生活自主性的低估。二者之间体现为“本土性视角”与“国家中心论视角”的对立或说“乡土性模式”与“整体性模式”的对立。为解决这一矛盾有两条路径可循:其一,力图在多次研究中有意选择不同的研究单位,在总体上克服研究单位选择的片面性。其二,找到一种兼顾两种不同研究单位的研究策略。“过程——事件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研究单位的偏误,在“过程”与“事件”中不同的研究单位同时以互动的方式出现了。(孙立平,2000:16-19)
孙立平及清华同仁所倡导的这种“过程——事件分析”,是试图以研究策略来克服研究单位选择上的矛盾。但如果研究单位选择本身能越出这种矛盾或同时兼具本土性和国家中心论两种视角,则可能对乡村问题的解读更有助益。而当下中国乡村的“农户”,为这种超越或说理想提供了一种可能。
第三篇: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
《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农村社会学(Rural Sociology)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 8学时每周 学分: 承担课程教师: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重要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熟悉当代中国有关“三农”的基本理论与政策,并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农村发展的现象与问题。
三、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共十四章,共计 104 学时。第一章,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农村社会学的讲授框架和学习意义,了解农村社会学产生的原因,掌握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掌握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农村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2.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学进程: 第一节 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的联系(1)社会学(2)农村社会学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发展简史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2)农村社会学的特点和知识体系(3)学习农村社会学的重要意义(4)农村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农村社会与农村居民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们明确什么是“农民”,民”的地位与社会属性、中国“农民”的伟大历史作用。重点:“农民”的界定,“农民”的地位与社会属性
难点:正确认识中国“农民” 第一节 农村社会
(1)农村社会的含义(2)农村社会的结构 第二节
农民
(1)农民的含义及其特征(2)中国农民的历史地位(3)农民的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4)农民的现代化 第三节
农村居民
“农(1)农村居民的含义(2)农村居民的社会化
第三章
农村社会群体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农村家庭,家族和邻里的含义和关系。第一节 初级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第二节
农村家庭(1)家庭
(2)当代农村家庭的含义(3)农村家庭关系(4)农村家庭的功能 第三节
家族
(1)家族含义,特点与构成(2)现阶 农村家族的主要功能(3)对当代农村家族问题的几点认识 第四节
邻里
(1)邻里的含义和特点(2)邻里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
农村社会组织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村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掌握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特点及功能,从而了解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
重点: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特点功能
难点: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组织概述
(1)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2)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
(3)农村社会组织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第二节
中国农村经济组织(1)农村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其突问题 第三节
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1)农村基层政权组织
(2)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
第五章
农村社区与农村城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目的是在了解一般社区理论及社区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农村社区的产生过程,掌握农村社区的特点、类型和功能,并能对中国农村社区有较为清楚的了解。明确农村城市化的含义、必然性和实现途径,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中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及模式选择;
重点:理解农村社区的特点与功能;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模式选择 难点:把握社区的类型及社区建设。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思考中国农村城市化、现代化问题。第一节 社区和农村社区
(1)社区的概念及理论意义(2)农村社区及其分类(3)农村社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农村城镇化
(1)农村城镇化的含义,进程和必然性(2)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和实现途径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1)城乡一体化的产生背景(2)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概念(3)对城乡一体化的不同理解(4)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农村人口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农村人口及其形成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第一节 农村人口
(1)中国农村人口数量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中国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3)中国农村人口的性别构成(4)
中国农村人口的分布(5)
农村人口的相关问题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4)
农村劳动力面临的主要问题(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障碍(6)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7)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第七章
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社会分层的涵义、标准、社会流动的涵义、动因和功能,掌握社会分化、社会分层、农村社会流动的动因和功能,了解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现状。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
(1)社会分层的含义、方法与标准(2)社会分层理论的特点(3)中国农村社会分层与意义(4)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5)
当代农村的阶层结构(6)农民分化与分层研究 第二节 农村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的含义,类型与功能(2)
农村社会流动的动因与特点
第八章
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村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农村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农村文化和功能。第一节 农村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的含义及构成要素(2)农村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和主要重点(3)
农村生活方式的发展目标和主要途径 第二节
农村文化
(1)农村文化的含义及其体系(2)我国传统农村文化的特点(3)
农村文化的功能 第九章
农村社会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社会控制的涵义、类型和方式,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沿革以及完善农村社会控制机制的途径。重点是社会控制的涵义以及怎样完善农村社会控制的机制; 难点是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农村社会控制
(1)农村社会控制概述(2)
农村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过程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的原则,特征与机制(1)农村社会控制的原则(2)农村社会控制的特征(3)
农村社会控制的机制 第三节
农村社会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2)我国古代农村社会秩序(3)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秩序的建构
第十章
农村社会保障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村社会保障的结构及内容,掌握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类型、特点及功能,认识到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重点:农村社会保障的类型及特点功能
难点: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选择模式。第一节
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含义,特点及由来(2)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念(3)
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1)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主要原则(2)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任务(3)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急迫性 第三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2)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3)
发展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几点建议
第十一章
农村社会现代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必然性和实现途径,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及模式选择;掌握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基本问题。
重点:中国农村社会现代的模式选择;
难点: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思考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
第一节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及主要特征(1)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含义(2)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农村社会现代化面临的社会结构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分化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2)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第三节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战略(1)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2)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第四节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1)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2)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3)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4)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思路和重点(5)
做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策措施
第十二章
农村土地问题与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传统的农村经济与土地占有状况,掌握土地革命纲领与土地改革实践,掌握新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重点:土地革命纲领与土地改革实践
难点:新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
第一节
我国农村土地问题
(1)土地的特性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2)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3)我国农村土地社会保障的现状(4)
中国农村土地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5)
如何解决中国农村土地所存在的问题
(6)
实现我国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法律体系的途径(7)
改革我国的集体土地流转制度 第二节
农民负担过重问题(1)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2)
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对策
第十三章
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和改善的对策。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基本思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科学(1)环境概述(2)
环境科学 第二节
生态学基础(1)生态学概述
(2)
生态系统概述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 第四节
生态环境
(1)现阶段中国生态环境现状(2)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3)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4)
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保护的理论 第五节
我国农村能源问题
(1)我国农村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未来我国农村能源供求格局(3)
农村能源发展战略举措
第十四章
量表法与民意测验 第一节
量表法(1)量表有其作用(2)量表的分类(3)
总加量表
第二节
农村社会调 集资料的方法(1)访谈法(2)问卷法(3)
观察法(4)
文献法
第三节
农村社会调查资料的分析(1)比较分析法(2)社区分析法(3)
因素分析法 第四节
资料的统计分析(1)资料的审核(2)资料的编码(3)
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
第四篇:社会学总结
社会学总结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年科性质
社会学创始人——孔德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标志社会学的产生 人类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1.神学阶段2。形而上学阶段3.科学阶段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经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学著作。
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创始人
迪尔凯姆——指出了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
韦伯——社会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芝加哥大学形成了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大大推动了城市问题研究和社区研究
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标志社会学在中国产生
1902年章太炎翻译了日本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这是整本引进外国社会学的首部著作 1915年陶孟和与梁宇皋发表《中国乡村与都市生活》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社会学著作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3,社会变迁 社会学知识体系:
社会理论:对社会性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社会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论(实证主义、理解主义、马克思主义)2,资料收集(调查方法、观察法、文献收集、实验法、定量与定性资料收集)3,资料分析(社会统计法、内容分析、历史比较法)
应用社会学:家庭会学、乡村社会学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2,方法和知识的综合3,科学性4,应用性5,建设性和批判性
社会学的功能:1,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3,社会学能提供组织管理的知识4,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社会:指的是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系
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社会是实在的)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的构成要素:
一、作为社会行动的人
人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与生俱来的和社会属性:是指个体按受群体和社会的文化而表现为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的特征。表现为1,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能力2,人有能动性3,人有共同的生活模式)
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的人生物性和社会性同时集于一身
人是社会的行动者:是指从事于社会行动的人,作为社会行动者反映了他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反映了他的客体性,是人的主体性格和客体性格的统一,也是指人可以主动的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行为特征,即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二、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社会关系不是指个别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联系。从纽带的角度看:社会关系可分为三大类
1、血缘(血亲)关系
2、地缘关系
3、业缘关系
三、社会行动
社会行动并不是杂乱的的和无规律的的社会关系及反映这种关系的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了方向,扮演特定角色的人则以自己对行为规范的理解而采取行动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产品文化(住房、衣服、交通、工具等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工具文化(厂房、农具、机械等用来进一步加工生产其他物品)
精神文化:智能文化(自然科学知识、管理技术知识)规范文化(风俗习惯、礼仪规则、社会制度等)理念文化(宗教、信仰等)
文化的特性:
1、文化是有人创造出来的和学到的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3、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独立地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文化丛:相关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
文化模式: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序的、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
亚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处次要地位的文化
我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文化
文化变迁:来自人们的发现和发明。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发生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或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把它们融合进自己文化之中的过程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遇到的问题:
1、心理上的断乳
2、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4、社会的迅速变迁
5、代沟
<三>
40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的过程。
41社会学关于社会化的研究由3个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社会结构的角度。42人的社会化的可能性:(1)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2)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3)人有语言的能力。
43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分三种:教化论,学习论,互动论。
44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的传媒介
45再社会化有如下的2种原因:(1)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某些人不遵从原来社会化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认同和采取了反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2)原来的社会化的成果基本上已不适用。
46个性;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47社会个性;社会学家把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征和性格
48雷同性格:是同一群体的不同成员的个性,性格高度相似的现象
<四.>
49韦伯把人的社会行动分为四类;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传统行动。50合作: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同一目的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分为合作和分工合作
51竞争;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的而进行的互动方式,竞争是以不同利益群体(个人)的存在目标物的稀缺韦前提的,这种目标物可能是财富性、权利、名誉以及爱情等。
53冲突:是人与人会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额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
54冲突与竞争的不同之处:前者是将对方视为敌对者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敌对者身上 而不是集中在目标物上。
55集体行为:时尚,赶时髦 骚动。
56集体行为的特征;群体性 非组织性突发性。
57“库利”提出“镜中自我’的概念 首先提出”初级社会群体“
58符号互动轮的创始人;乔治米德
59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是人们的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60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 文字 动作 物品甚至场景等
61布鲁默全面系统的,全面德记证了符号互动论
62拟据论倡导者“戈夫曼”
63常人方法学创始人“加芬 克尔
64现代社会交换轮的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霍夫曼的交换论具有“行为主意“的特点
65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布劳的社会交换轮被称为“结构交换论”;布劳将报酬作了广义的理解,认为报酬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尊敬。
66社会角色的含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盼的一套行为模式。
67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68社会角色的类型:(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规定角色与开放角色(3)理解角色与实际角色
69开放角色;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
理想角色;是社会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们的行为期望,认为这些行为规范是人们应该践行的70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71社会网络:把以某一社会成员或某些相互联系的社会成员韦基础形成的纵横交叉的关系 72社会网络的“结点”:把承载者众多关系的社会成员称为社会网的结点
73社会网络的基本要素:关系 结点 范围 密度 强度
74社会网路的功能:社会支持社会资源获得
《五》
75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76人类结合成群体的一般原因:对付外在的压力和合作的需要
7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78初级社会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友谊关系而不是相互利用的工具性关系,初级社会群体是培育人的品德的地方
79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规模较小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人际关系亲密非正式控制
80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与维持:经常性的交往非利己的动机开放和宽容
81家庭:以一定的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在通常 的情况下由体现韦经济的团体
82家庭功能包括:生物功能经济功能抚育功能 赡养功能 休息与精神满足
《六》
83社会组织的含义: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的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84社会组织的特征:(1)社会组织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2)社会组织目标比较简单 明确(3)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4)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可替代性强
85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1通过一定手续加入 2确定的目标3规范性的章程4权威的领导体系5物质基础
86组织结构的类型: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
87网络化组织的重要特点是在需要时实行生产外包 对外购买部分部件
88组织目标的功能:1组织目标时组织存在的合法化依据2组织目标时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3组织目标韦组织参与者之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4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尺
89组织环境主要包括:相关组织 相关制度 文化
90组织管理方式的特点:1组织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与组织最上层,不向下分权2最高领导人和管理者基本上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3管理行为有较大的随意性4组织的领导人把组织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5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规则,没有明确的组织规范或者正式规定的组织规范形同虚设,基本上是人治、“家天下”
91家长制存在的条件:1家长制是手工作坊式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2这种组织的建立与组高层领导人的努力相关3组织成员的臣民思想
92科层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 权力分等 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93梅奥研究成果:1工人是社会人2组织内部存在着非正式群体3通过提高士气来提高工作效率
94X理论: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逃避责任 缺乏抱负和创造性,追求安全。
Y理论:一般人不是天生不喜欢工作,在恰当的条件下它们会追求责任
95社会资本(布迪厄):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
成的特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这种网络从集体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给会员提供支持
《七》
96自然因素的分化:性别分化年龄分化。社会因素分化:民族 职业
97社会阶层的含义:由于经济 政治 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种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
98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是根据某种标准将社会成员分属为相应社会阶层过程。划分有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和社会标准。
99社会分层:客观法主观法 声望法。
100适度不平等:是社会认可的不平等,它首先建立在机会平等的获得地位的基础上。另外社会有一种平衡过分不平等的制约和补偿机制
101社会流动:把人们在社会结构种从一个地位向另外一个地位的移动称为“社会流动” 102社会流动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以流动方向为标准
103垂直流动也叫纵向流动,他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动水平流动也叫纵向流动:他是指人们在统一社会阶层种内部社会地位的变动
104按照主体的特征:分为群体流动和个人流动
105按照流动 的参照基点:分为代际流动和一生流动
106精英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后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接触能力的成员
107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了“权力精英”的概念。他是指的是某些人的地位是依靠权力而获得的108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1社会结构的性质2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3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大题:角色扮演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少年-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第五篇:社会学总结
名词解释
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与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社会越轨: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正式群体:是组织精心设计与规划,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和规章制度,成员的角色和地位、权力和义务都很清楚并有稳定、正式结构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以观点、兴趣、爱好相似为基础、以彼此感情为纽带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组织结构形式的群体(二者主要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划分)
代内流动:指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如果能做成图像的话,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结构型流动与非结构型流动:结构性流动指因社会结构的变迁而造成的人们地位的变化。非结构型流动则是指因个人的原因而造成的地位的变化,比如一个人因为工作努力而得到晋升 论述题
1.二人关系中的互动与三人关系中的有何异同?
二人关系充分的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征,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形势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从而产生一种排他的特征。三人关系每一方都面对着两个人,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很难达到二人关系中可能具有的亲密性;当三人组中有两个人发生冲突时,第三者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中间人、仲裁人、从中渔利者、分裂者和征服者
2.谈谈对合作与竞争的理解
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成功的合作有四个条件:1.目标一致2.有基本共识
3.动作配合4.讲信用
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竞争有以下特点:
1.追求目标相同2.目标必须是比较少或比较难得的3.是间接的反对关系
3.社会学产生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和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催生了社会学
4.什么是“镜中我”,它是怎么形成的?
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首先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继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最后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的反应
5.试述帕累托精英理论
精英概念正是在天生的能力和才干基础上提出的,它并不表示由社会地位所确定的特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A类是执政精英B类是非执政精英C类是执政阶层中的庸才D类是芸芸众生。没有下行的循环,执政层就有可能聚集起一批腐化分子,使得执政阶层能力、才干平均值下降,从而不能确保其统治。一旦具有执政能力的下层精英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联起手来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
6.初级社会群体与次级社会群体的区别
初级:1.规模小,成员少2.有许多直接面对面互动3.投入感情多,感情色彩浓厚 次级:1.规模大,成员多2.并不一定有直面互动3.情感投入少
7.何为适度的社会控制
1.适度的社会控制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控制的度具体包含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控制网络的致密度
3.三个维度都符合标准时才是适度的社会控制,其中任何一个不符合时,就成为过度
或欠度社会控制
案例分析题
文化堕距理论是奥格本提出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适应性在变迁速度上的差,物质文化在非物质文化之前,而非物质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这也导致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的迹象。
社会控制手段:组织控制手段(组织指令、组织规章)、制度控制手段(政权、法律)、文化控制手段(伦理道德对社会行为的约束力最强)角色扮演理论认为:个人正是通过扮演他人角色即角色扮演,来获得运用和解释有意义的姿态的能力,从而来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行为习惯和规范,最终实现自我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