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会学总结

时间:2019-05-12 12:3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社会学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社会学总结》。

第一篇:旅游社会学总结

旅游社会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2、概述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旅游者,即其动机 态度 反应和角色。旅客和旅游地当地人的关系。旅游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旅游的社会经济后果和社会文化影响。

研究内容:1犯罪与恐怖主义,战争与政治**2旅游社会影响,性与性别,态度 3真实性

3、概述旅游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1观光的起源 2产业的演进 3消费的行为4发展的平台)

(二)新迪尔凯姆学说(1反常态 2神圣 3集中表现)

(三)冲突批评理论(1产业运作与旅游体验的潜在紧张关系 2商业性好客现象 3区域发展的依赖性)

(四)功能学派

(五)韦伯主义学说

(六)形式主义 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

(七)符号互动主义

4、什么是社会学视野下的旅游?

(一)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从整体上看,旅游活动不只是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它还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关系

1、宏观方面

旅游客源国和旅游接待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2、微观方面

首先,从旅游活动主体形成条件看。期次,从旅游活动客体发利用关系看。再次,从旅游活动媒介之间的关系看。最后,从旅游交往关系看。

(三)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行为

这种文化行为既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行为,又表现为旅游业的生产供给行为。

1、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看

2、从旅游业的生产供给方面看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通过对旅游服务产品的生产供给满足旅游需求。而旅游服务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无论是交通客运服务、旅行游览服务、住宿餐饮服务,还是购物服务和娱乐服务,无不表现为文化行为。

3、从旅游活动的文化功能看

旅游行为可以开阔人的视野,促进社会变革;增进社会交往,密切人际关系;推动科技发展,加速文明进程;陶冶人的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丰富人的知识,提高文化素质等。第二章

旅游活动与现代社会

1、何谓现代性背景下的旅游?概述旅游与现代性内在联系与动因。

内在联系:

(一)从旅游需要产生的角度看(1结构性条件2文化条件)

(二)从社会学角度看(旅游在现代性中日益平民化,旅游产品也成为大众化了的消费品)

(三)从传统旅行与现代旅游的区别看(1在关于旅游的态度 看法和价值方面 2从旅游的产生 组织和供给角度来看 3从旅游的制度化角度看:旅游成为现代大众的宗教替代品,旅游成为一种现代新民俗。)动因:

(一)旅游源于人们对现代性阴暗面的反映

(二)旅游源于人们对于现代社会的“好恶交织”

(三)旅游源于人们对现代社会秩序的“逃逸”(1旅游使人们逃逸现代社会 旅游使人们回归现代社会 3旅游是现代性所固有的反应和体现)

2、分析说明“回归”对旅游者增强社会认同中的作用。

出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是一种社会仪式般的返回,而每一次出游都是旅游自我价值的认同,都赋予旅游者“家”以新的意义。

旅游使游人在短暂的解脱中释放现实的不满和愤恨 消除日常生活中的不适,从而在返回后更好地适应和整合到日常秩序中去。

3、何谓旅游交往?了解旅游交往的性质和主体。

旅游交往:是一种暂时的 异地的非正式的平行交往关系。性质:暂时性 异地性平行性

主体:1旅游者与旅游服务者的交往 2 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交往 3旅游者之间的交往

4、分析旅游交往是如何对旅游地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

(一)旅游带来的利好。1游客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2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3促进了酒店 餐饮 商贸等服务业的发展 吸引外资,可以有效的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4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5改变了当地人们的服务意识与水平。

(二)旅游形成的经济压力 1从宏观方面:旅游接待国在产业分工和经济格局中处在边缘地位,更有可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形成单一型经济,造成依赖性经济发展格局。2从微观利益分配使用方面看:旅游带来消费水平的提升,但大多数当地居民却不得不忍受旅游发展而带来的高消费 高物价的生活压力。

6、为什么说遗产解说是遗产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遗产旅游:关注我们所继承的一切能反应这种继承的物质与现象,从历史建筑到艺术工艺,优美的风景的一种旅游活动。第三章

旅游者

1、你是如何理解旅游者的含义的?

定义:旅游者是指离开居住地以寻求改变精神状态 获取身体和心里满足,达到精神愉快过程的人。

2、如何理解旅游者角色类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属性?

普遍性:是指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内在需求和旅游经历具有相似性与共质性。

特殊性: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内在需求和旅游经历等我呢方面的特殊性和异质性。

旅游者主要从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旅游经历的共同性质和异质性两个方面出发,探究旅游活动主体角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形态属性。

3、旅游者有哪些特征?

1旅游者的社会统计学类型。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家庭生命周期 2旅游者的个体心理特征。自我中心型,多中心型3旅游者的旅游特征(观光型 娱乐型 保健型 文化教育型 宗教型 业务型 猎奇型 社交型)

4、旅游动机的多源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社交 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探索的需要。好奇心驱使 3冒险的需要 4一致性的需要。标准化的旅游地带来舒适 5复杂性的需要。多种动因

5、何谓旅游者社会角色?概述旅游者角色扮演的主要理论特点。

定义:主要是指人们对旅游行为的期望,人们为旅游者设立了一整套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范行为模式,游客在旅途过程中需要承担这种旅游者的社会角色。即以游客的角色进行旅游活动 特点:1自致性 2开放性 3非正式性 4表现性5高参与性

6、分析说明角色扮演与角色冲突对旅游者自我认同的影响。

社会角色旅游角色分别隶属于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旅游者的行为是通过旅游者角色扮演实现,所有旅游者都必须扮演旅游者的角色。

(一)自我角色冲突

旅游者在角色扮演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自我角色认知与实际角色认知心理之间的矛盾。二是一人同时扮演多个角色,造成角色行为冲突。

(二)人际关系角色冲突

当自我角色与其他角色的行为规范和利益相矛盾时,就可能发生人际角色冲突。

(三)角色扮演的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极为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一种使角色扮演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另一种是扮演者虽然没有退出角色,但实践已经证明其角色扮演失败了。

7、何谓背包旅游?背包客有哪些主要特征? 背包旅游:不同于大众旅游,是指小规模的,密切关注环境影响的多种旅游形式的自助旅游活动。背包客:泛指独自旅行和少数人一起旅行,背着背包做长途自助旅行的游客。

2 特征:背包旅游这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青年,职业和教育水平高,客源大城市)2背包客动机特征(摆脱压力,人际交往,通过旅游学习促进个人发展,追求旅游成就感)3背包客的行为特征(偏重选择廉价所谓旅游设施,注重与他人交流,旅游计划弹性而自由,旅游时间比一般的旅游时间长,旅游活动以非正式的和参与性的休闲活动为主)3类型休闲,逃离,经验,试验,存在,人本主义型背包旅游

8、举例分析背包客对旅游地经济文化的影响。

从经济角度看:1有助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为背包客旅游者服务的住宿 餐饮设施规模较小 投资少 运作成本低,更容易发展起来。3背包旅游所谓收入当地乡村的部分居民获益 4为当地人经营自己的旅游服务项目创造机会。

从文化角度看:背包旅游者喜欢与当地人接触,这回带来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的复兴,激发自豪感。背包旅游这也能更好的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第四章

旅游消费行为

1、何谓旅游决策?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定义:是指跟个人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收集和加工相关旅游信息,提出并选择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并最终把选定的旅游方案或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旅游社会服务(餐饮住宿),社会支持(社会对旅游的态度),个人心理(兴趣爱好),个人社会经济(时间收入),群体支持(好友家人支持)因素。

2、何谓旅游偏好?旅游偏好如何影响旅游决策的选择?

旅游偏好:是建立在旅游者极端肯定态度上的一种针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

个人偏好是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之间的重要环节。旅游偏好趣向到取向的偏好选择,性别年龄等影响偏好再影响决策,食住行游购娱的选择

3、什么是旅游消费态度?试述旅游消费态度的基本特征。

旅游态度:旅游态度的对象是旅游,它是指对某一旅游吸引物的认知 评价及出游意向等,旅游态度是影响旅游决策 旅游偏好的主要因素之一。

特征:1性别与旅游态度 2年龄与旅游态度 3地域差异与旅游态度

4、影响旅游态度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强化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认知(1增强潜意识 2激发有意识注意,使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认识产生“光环效应 ” 3激发旅游动机)

(二)改变旅游地的符号形象(1重塑旅游地形象 2诱导性信息的介入 3激发潜在旅游动机)

5、何谓市场细分?分析女性消费动机对女性旅游细分市场开发的作用。

定义:按需求将一个市场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和群体,其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综合的营销方式来准确地满足在一个细分群体中不同个体的需要。作用: 第五章

旅游吸引物

1、何谓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有哪些类型?

旅游吸引物:是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事物和因素,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原材料”则称为旅游吸引物。

类型:1文化类旅游吸引物 2非文化类旅游吸引物 3特殊旅游者(风景中的人)4有效的旅游营运

2、简述旅游吸引物的属性和价值

属性1客观属性 2 社会属性 3 符号属性 4变化性 系统性 价值1旅游吸引物的生态价值 2文化价值 3经济价值

第六章

旅游体验文化

1、何谓旅游体验的本真性?本真性研究流派主要有哪些?

流派:

(一)客观主义的本真性(1旅游“伪事件” 2舞台的本真性 3后台的舞台正真实 4客观本真性的弱点)

(二)构建主义的本真性(1多数游客追求符号的本真

2文化创造中的本真)

(三)后现代之一的本真性(1虚真也是一种真实 2虚真构建本真的享受环境 3虚真保护本真)

(四)存在主义的本真性(1 存在状态的本真 2存在的本真与旅游客体的本真 3旅游者更注重追求存在的本真性 4存在的本真与东道社会)

(五)交往互动是本真性(1 谁是主人 2主人与客人 3伪好客)

2、简述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多重判定标准

1专家和决策者标准

2当地居民的标准(民俗本真的变动 民俗利用与保护 民俗的旅游开发)3旅游者的标准(不同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真实性的需求是不同的同一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感知也不同

同一旅游者对同一旅游产品多次体验的真实性感知也不相同)

3、利用好客旅游的生命周期相关理论,分析好客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商业化介入传统好客之前,目的地的本地居民通常对陌生人表现出传统的好客情感和行为。

(2)随着传统好客被发现,旅游中介进入,并开始这种传统好客商业化。(3)当传统好客商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以后,本地主人对待游客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

(4)到这个阶段,游客发生分化。注意问题:

1表演环境的真实性2表演形式要具有真实性3表演情感要投入真实性 第七章

旅游的社会文

1、了解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主要理论流派的观点。

(一)发展阶段理论:以描述性成果居多,理论研究相当少。倾向与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是益是害这一简单化的价值判断

(二)涵化理论:

(三)社会交换理论:

(四)文化再生产理论 场域理论 和实践理论

2、何谓游客的示范效应?概述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

示范效应: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介入目的地社会中,引起居民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影响:1旅游对接待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2道德水平的下降 3民俗风情的失真 4传统工艺的商品化

3、何谓旅游增权?有哪些增权手段?分析旅游增权对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旅游增权:增权是由权力、无权、去权及增权等核心概念构建起来的,增权是整个增权理论体系及其工作实践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它是指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而增强个人的能力和对权力的认识,以及减少或消除无权感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指向获取权力的社会行动及其导致的社会改变的结果。

旅游增权的实质:是通过增强当地社区在旅游开发方面的控制权、利益分享权与强调社区在推动旅游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使社区居民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行动,打破不平衡的权力关系,获取旅游发展中的决策权保证当地居民的利益最大化并且能够部分地控制旅游在地方的发展。

增权手段:信息增权、教育增权、制度增权

旅游增权对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权

旅游为当地带来可持续的经济收入

心理增权

旅游发展使许多社区居民产生了自豪感,因为他们的文化、自然资源和传统知识的独特性和价值得到了外部肯定。社会增权

旅游促进或维持着当地社区的平衡。

政治增权

为不同群体提供了被选举作为代表参与决策的机会。

第二篇:社会学总结

社会学总结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年科性质

社会学创始人——孔德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标志社会学的产生 人类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1.神学阶段2。形而上学阶段3.科学阶段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经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学著作。

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创始人

迪尔凯姆——指出了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

韦伯——社会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芝加哥大学形成了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大大推动了城市问题研究和社区研究

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标志社会学在中国产生

1902年章太炎翻译了日本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这是整本引进外国社会学的首部著作 1915年陶孟和与梁宇皋发表《中国乡村与都市生活》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社会学著作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3,社会变迁 社会学知识体系:

社会理论:对社会性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社会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论(实证主义、理解主义、马克思主义)2,资料收集(调查方法、观察法、文献收集、实验法、定量与定性资料收集)3,资料分析(社会统计法、内容分析、历史比较法)

应用社会学:家庭会学、乡村社会学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2,方法和知识的综合3,科学性4,应用性5,建设性和批判性

社会学的功能:1,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3,社会学能提供组织管理的知识4,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社会:指的是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系

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社会是实在的)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的构成要素:

一、作为社会行动的人

人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与生俱来的和社会属性:是指个体按受群体和社会的文化而表现为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的特征。表现为1,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能力2,人有能动性3,人有共同的生活模式)

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的人生物性和社会性同时集于一身

人是社会的行动者:是指从事于社会行动的人,作为社会行动者反映了他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反映了他的客体性,是人的主体性格和客体性格的统一,也是指人可以主动的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行为特征,即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二、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社会关系不是指个别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联系。从纽带的角度看:社会关系可分为三大类

1、血缘(血亲)关系

2、地缘关系

3、业缘关系

三、社会行动

社会行动并不是杂乱的的和无规律的的社会关系及反映这种关系的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了方向,扮演特定角色的人则以自己对行为规范的理解而采取行动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产品文化(住房、衣服、交通、工具等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工具文化(厂房、农具、机械等用来进一步加工生产其他物品)

精神文化:智能文化(自然科学知识、管理技术知识)规范文化(风俗习惯、礼仪规则、社会制度等)理念文化(宗教、信仰等)

文化的特性:

1、文化是有人创造出来的和学到的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3、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独立地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文化丛:相关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

文化模式: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序的、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

亚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处次要地位的文化

我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文化

文化变迁:来自人们的发现和发明。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发生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或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把它们融合进自己文化之中的过程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遇到的问题:

1、心理上的断乳

2、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4、社会的迅速变迁

5、代沟

<三>

40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的过程。

41社会学关于社会化的研究由3个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社会结构的角度。42人的社会化的可能性:(1)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2)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3)人有语言的能力。

43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分三种:教化论,学习论,互动论。

44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的传媒介

45再社会化有如下的2种原因:(1)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某些人不遵从原来社会化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认同和采取了反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2)原来的社会化的成果基本上已不适用。

46个性;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47社会个性;社会学家把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征和性格

48雷同性格:是同一群体的不同成员的个性,性格高度相似的现象

<四.>

49韦伯把人的社会行动分为四类;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传统行动。50合作: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同一目的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分为合作和分工合作

51竞争;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的而进行的互动方式,竞争是以不同利益群体(个人)的存在目标物的稀缺韦前提的,这种目标物可能是财富性、权利、名誉以及爱情等。

53冲突:是人与人会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额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

54冲突与竞争的不同之处:前者是将对方视为敌对者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敌对者身上 而不是集中在目标物上。

55集体行为:时尚,赶时髦 骚动。

56集体行为的特征;群体性 非组织性突发性。

57“库利”提出“镜中自我’的概念 首先提出”初级社会群体“

58符号互动轮的创始人;乔治米德

59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是人们的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60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 文字 动作 物品甚至场景等

61布鲁默全面系统的,全面德记证了符号互动论

62拟据论倡导者“戈夫曼”

63常人方法学创始人“加芬 克尔

64现代社会交换轮的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霍夫曼的交换论具有“行为主意“的特点

65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布劳的社会交换轮被称为“结构交换论”;布劳将报酬作了广义的理解,认为报酬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尊敬。

66社会角色的含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盼的一套行为模式。

67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68社会角色的类型:(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规定角色与开放角色(3)理解角色与实际角色

69开放角色;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

理想角色;是社会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们的行为期望,认为这些行为规范是人们应该践行的70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71社会网络:把以某一社会成员或某些相互联系的社会成员韦基础形成的纵横交叉的关系 72社会网络的“结点”:把承载者众多关系的社会成员称为社会网的结点

73社会网络的基本要素:关系 结点 范围 密度 强度

74社会网路的功能:社会支持社会资源获得

《五》

75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76人类结合成群体的一般原因:对付外在的压力和合作的需要

7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78初级社会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友谊关系而不是相互利用的工具性关系,初级社会群体是培育人的品德的地方

79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规模较小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人际关系亲密非正式控制

80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与维持:经常性的交往非利己的动机开放和宽容

81家庭:以一定的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在通常 的情况下由体现韦经济的团体

82家庭功能包括:生物功能经济功能抚育功能 赡养功能 休息与精神满足

《六》

83社会组织的含义: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的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84社会组织的特征:(1)社会组织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2)社会组织目标比较简单 明确(3)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4)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可替代性强

85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1通过一定手续加入 2确定的目标3规范性的章程4权威的领导体系5物质基础

86组织结构的类型: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

87网络化组织的重要特点是在需要时实行生产外包 对外购买部分部件

88组织目标的功能:1组织目标时组织存在的合法化依据2组织目标时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3组织目标韦组织参与者之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4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尺

89组织环境主要包括:相关组织 相关制度 文化

90组织管理方式的特点:1组织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与组织最上层,不向下分权2最高领导人和管理者基本上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3管理行为有较大的随意性4组织的领导人把组织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5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规则,没有明确的组织规范或者正式规定的组织规范形同虚设,基本上是人治、“家天下”

91家长制存在的条件:1家长制是手工作坊式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2这种组织的建立与组高层领导人的努力相关3组织成员的臣民思想

92科层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 权力分等 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93梅奥研究成果:1工人是社会人2组织内部存在着非正式群体3通过提高士气来提高工作效率

94X理论: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逃避责任 缺乏抱负和创造性,追求安全。

Y理论:一般人不是天生不喜欢工作,在恰当的条件下它们会追求责任

95社会资本(布迪厄):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

成的特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这种网络从集体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给会员提供支持

《七》

96自然因素的分化:性别分化年龄分化。社会因素分化:民族 职业

97社会阶层的含义:由于经济 政治 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种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

98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是根据某种标准将社会成员分属为相应社会阶层过程。划分有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和社会标准。

99社会分层:客观法主观法 声望法。

100适度不平等:是社会认可的不平等,它首先建立在机会平等的获得地位的基础上。另外社会有一种平衡过分不平等的制约和补偿机制

101社会流动:把人们在社会结构种从一个地位向另外一个地位的移动称为“社会流动” 102社会流动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以流动方向为标准

103垂直流动也叫纵向流动,他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动水平流动也叫纵向流动:他是指人们在统一社会阶层种内部社会地位的变动

104按照主体的特征:分为群体流动和个人流动

105按照流动 的参照基点:分为代际流动和一生流动

106精英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后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接触能力的成员

107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了“权力精英”的概念。他是指的是某些人的地位是依靠权力而获得的108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1社会结构的性质2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3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大题:角色扮演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少年-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第三篇:社会学总结

名词解释

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与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社会越轨: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正式群体:是组织精心设计与规划,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和规章制度,成员的角色和地位、权力和义务都很清楚并有稳定、正式结构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以观点、兴趣、爱好相似为基础、以彼此感情为纽带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组织结构形式的群体(二者主要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划分)

代内流动:指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如果能做成图像的话,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结构型流动与非结构型流动:结构性流动指因社会结构的变迁而造成的人们地位的变化。非结构型流动则是指因个人的原因而造成的地位的变化,比如一个人因为工作努力而得到晋升 论述题

1.二人关系中的互动与三人关系中的有何异同?

二人关系充分的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征,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形势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从而产生一种排他的特征。三人关系每一方都面对着两个人,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很难达到二人关系中可能具有的亲密性;当三人组中有两个人发生冲突时,第三者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中间人、仲裁人、从中渔利者、分裂者和征服者

2.谈谈对合作与竞争的理解

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成功的合作有四个条件:1.目标一致2.有基本共识

3.动作配合4.讲信用

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竞争有以下特点:

1.追求目标相同2.目标必须是比较少或比较难得的3.是间接的反对关系

3.社会学产生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和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催生了社会学

4.什么是“镜中我”,它是怎么形成的?

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首先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继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最后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的反应

5.试述帕累托精英理论

精英概念正是在天生的能力和才干基础上提出的,它并不表示由社会地位所确定的特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A类是执政精英B类是非执政精英C类是执政阶层中的庸才D类是芸芸众生。没有下行的循环,执政层就有可能聚集起一批腐化分子,使得执政阶层能力、才干平均值下降,从而不能确保其统治。一旦具有执政能力的下层精英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联起手来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

6.初级社会群体与次级社会群体的区别

初级:1.规模小,成员少2.有许多直接面对面互动3.投入感情多,感情色彩浓厚 次级:1.规模大,成员多2.并不一定有直面互动3.情感投入少

7.何为适度的社会控制

1.适度的社会控制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控制的度具体包含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控制网络的致密度

3.三个维度都符合标准时才是适度的社会控制,其中任何一个不符合时,就成为过度

或欠度社会控制

案例分析题

文化堕距理论是奥格本提出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适应性在变迁速度上的差,物质文化在非物质文化之前,而非物质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这也导致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的迹象。

社会控制手段:组织控制手段(组织指令、组织规章)、制度控制手段(政权、法律)、文化控制手段(伦理道德对社会行为的约束力最强)角色扮演理论认为:个人正是通过扮演他人角色即角色扮演,来获得运用和解释有意义的姿态的能力,从而来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行为习惯和规范,最终实现自我的社会化。

第四篇:社会学总结

1、实证主义:

①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以接受。②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的而非可疑的;确切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2、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和生物有机体一样具有结构性、功能性和相互依赖性。结构分化是功能分工的基础,功能上的分化带来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

3、社会进化论:

社会进化是一个持续的、没有倒退和不间断的过程,社会进化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始终,是永恒的现象。人类社会进化的趋势是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转化。

4、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团结形式。

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个体的活动、经历和生活方式大体相同,同质性程度很高。

有机团结: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相互依赖和发达的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社会团结形式。

5、科层制:

科层制是17-18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是相对于家长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方式,它以正式规则为主体,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

6、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为什么个人要加入各种社会群体?自然人是如何变成社会人的?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 ②社会结构

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人们活动于其中的基本群体形式有哪些?初级社会群体在其成员发展方面的意义何在?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怎样? ③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因是什么?社会问题对于社会变迁的意义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如何?

7、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和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8、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

唯识论:社会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学的任务是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

唯名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认识个人是认识社会的基础,认识社会的最终目的也是认识个人。社会学要研究个体行为背后的主观动机如何建构和形塑社会。

9、社会关系:

在社会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社会角色中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9、文化堕距:

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变迁时,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差距和错位,由此产生问题。而若要避免社会问题的产生,就必须综合全面发展,平衡各部分发展速度。

10、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① 文化中心主义:也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文化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作中心和标准,以此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和怀疑为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② 文化相对主义: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赖以生存的环境来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它的口号是:好的文化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文化。文化相对主义表现出了一种对外来文化的容忍。

11、文化震惊:

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惊讶或者不能认同)

12、文化边际:

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一般来说,一种文化的中心地带,往往位于该文化的起源地域附近,往往具有比较稳定的最能代表本文化特色的文化特征。该文化的力量在中心地带最强,因而他接受外来文化或受外来文化影响相对较少、较弱。然而在文化边缘地带,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大大减弱,外来文化的影响较中心文化增强,边际文化也常出现两种以上文化的混合。

13、农村社区特点:

①地域特征:土地的重要性;区位的边缘化;区位结构简单;地域范围较广;工作场所与居住空间合一。

②人口特征:人口数量少、密度低;人口同质性高、异质性低;人口文化水平低、知识结构单一;职业结构单

一、社会阶层分化低;人口的社会流动性弱。

③组织特征:社会群体及组织数量少;初级社会群体占主导地位;社会组织结构简单化。④文化特征:封闭性与保守性;经验型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重要性;注重血缘和宗族关系;人际交往的感情色彩较重。

14、城市社区特点:

①地域特征:区位的中心化;地域范围较小;区位结构复杂;以高层建筑为主;工作场所与居住空间分离。

②人口特征:人口数量多、密度大;人口同质性低、异质性高;人口文化水平高、知识结构多元化;职业结构复杂、社会阶层分化高;以机械增长为主、人口流动性强。③ 社会群体及组织特征:社会组织占主导地位;初级社会群体势微;社会组织数量多、类型复杂;社会组织功能的专业化;社会组织的科层化。④ 文化特征:开放性、包容性;世俗化、理性化;注重业缘关系;人际关系疏离、交往表面化。

15、二元结构:

—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实体内,同时存在两个有重大差别的部分,且二者又相互隔离、难以沟通的现象。

16、郊区化:

城市中的中产阶级远离城市中心,居住在郊区,从而将城市中心让给商业中心。这种人口从城市中心迁移到郊区的现象被成为“郊区化”。

17、社会群体的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群体纽带(如血缘纽带、地缘纽带、业缘纽带); ②群体成员之间存在着长期的互动关系; ③共同的群体规范; ④共同的群体意识(群体成员对该群体的认同感,即他认为自己属于某个群体并对之负有责任)。

社会群体的特征(王思斌《社会学教程》)

①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直接、明确和持久的社会关系; ②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 ③有一定的群体边界; ⑤ 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

18、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①规模较小:较频繁交往和建立亲密关系的保证;

②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直接的,情感性,经常的,综合的、多层次性的,全方位的; ③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特征:成员间的交往富有人情味,而不是一种工具理性的关系; ④人与人之间不可替代的特殊关系;

⑤非正式的群体规范:群体内部的规范往往是非正式的,比如习惯、风俗、伦理道德和群体意识等。

19、中国现代社会家庭功能、结构的变迁: 功能:

(1)原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动和大规模社会组织的出现。(2)变迁:

①家庭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弱—社会分工使生活和工作地点分开,社会化大生产。

②家庭的抚育功能(包括子女的社会化和老人的赡养)越来越弱,这些功能被社会化的机构所代替。

③生育功能减弱,性与情感满足的功能加强。结构:

(1)变化:大家庭越来越少,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逐渐成为社会上主要的家庭结构形式,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2)原因: 城市:

1、退休制度和养老制度等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削弱了养儿防老意识。

2、城市福利住房制度。子女不必依赖父母

就可以获得单位住房,导致不在一起居住—规模缩小。农村:

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建房热潮

2、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推行。20、社会化的涵义:

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与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1、逆向社会化:

由传统的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也称“文化反哺”。

22、继续社会化:

个体在完成基本社会化之后,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23、社会化的主体: ①家庭

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级社会群体,它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场所。②同辈群体

又称伙伴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相仿的人组成的初级社会群体。③学校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之后,学校便取代家庭,成为个人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④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它是现代社会结构的基础。工作单位承担者对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责任。⑤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指以社会公众为对象,对其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包括报纸、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

24、佛洛依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一)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生物性的我

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其成分是与生俱来的,包括人类的基本需求和本能性冲动,其由“快乐原则”支配。(2)自我—现实中的我

自我是在本我与现实世界相互接触并适应现实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其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功能如下:

(1)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的生命;(2)调解本我的需要,以符合现实环境的条件;(3)管理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4)调解本我与超我的冲突。(3)超我—道德上的我 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将社会规范及道德标准内化的结果,其遵循“完美原则”,超我的功能如下: ①管制社会所不容的原始冲动;

②诱导自我使其能以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 ③使个人向理想人格发展。

(二)人格发展理论

1、口唇期(0岁-1岁)

力比多集中于嘴部,婴儿通过咀嚼、吮吸、吞咽及咬等口腔活动获得性满足。主要任务:断奶

不能满足:抽烟、过度饮食等。

2、肛门期(1岁-3岁)

力比多集中于肛门一带,儿童从肛门粪便的滞留与排泄中获得性满足。主要任务:上厕所训练 不能满足:杂乱无章、吝啬、固执等

3、性器期(3岁-6岁)

力比多集中于生殖器,儿童通过抚摸及显露生殖器获得性满足,出现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

主要任务:俄狄浦斯情结 不能满足:虚荣、莽撞等

4、潜伏期(6岁-12岁)

抵御恋母情结,儿童进入相对平静的潜伏期,其性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主要任务:防御机制的发展

自我在解决本我与超我冲突中用来保护自身的心理策略,通过自我防御机制,个体可以保持满意的自我意象和受欢迎的社会形象。

5、生殖期(13-18岁)

力比多集中于生殖器,原有的平静状态被打破,个体逐渐对异性感兴趣,并产生了一种希望接近异性的情感倾向。主要任务:成熟的性亲密行为

(三)其他理论观点(1)、无意识理论(2)、人格定型理论(3)、阴茎情结理论

我国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道德社会化的困境

①道德教育的内容陈旧、呆板,与现实社会实践相脱离,从而造成教育效果不佳。②道德教育的社会参与低。

(2)社会转型期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问题 ①婚姻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继续社会化困境。②职业的不稳定性带来的继续社会化困境。(3)代差的加大导致的青少年社会化困境

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其反映了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①代差的加大使施化者丧失了权威性; ②代差的加大导致青少年产生规范认同危机

25、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郊区化

城市中的中产阶级远离城市中心,居住在郊区,从而将城市中心让给商业中心。这种人口从城市中心迁移到郊区的现象被成为“郊区化”。②逆城市化

指城市人口迁往农村和农村地区人口增多的现象。③过度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长的水平大于经济和社会所能承受的水平所表现出来的不良现象。

26、解决策略: ①控制大城市规模: 限制大城市人口增长;建立卫星城疏导大城市人口;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吸收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中等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规模适中、经济基础好,避免了大城市的缺陷,又比小城市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辐射力。③ 积极发展小城市:20万人以下也包括小城镇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活跃商品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避免大城市过度膨胀。

社会互动的涵义:

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27、社会组织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1)社会组织正式结构: 为实现组织目标所设置的,并由组织规章正式规定的各层次、各职能部门之间稳定的关系模式。

(2)社会组织非正式结构:

组织内部成员基于共同的观点、爱好及情感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

28、社会组织的非正式结构的正功能与负功能:(1)正功能:

①缓解正式结构所带来的压力;

②提供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控制和沟通形式; ③推动组织改革、维护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2)负功能:

①非正式结构的过分整合会消弱组织权威,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②利用非正式结构拉帮结伙、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行为会造成组织过度内耗; ③以非正式结构代替正式结构,工作程序发生混乱,破坏组织的正常运行; ④ 非正式的沟通联络容易导致机密泄露,谣言四起,造成人心涣散。

29、科层制涵义:

科层制是17到18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是相对于家长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方式,它以正式规则为主体,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它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30、社会互动涵义:

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31、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①人最本质特征是用符号表示各种体验的能力,人是符号的使用者; ②人运用符号彼此沟通,符号在社会互动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③人通过解释他人行动中所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 ④由于互动情景的变化,人也在不断修改对事物的定义; ⑤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在角色扮演中人不断进行内部解释,即想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行动的意义。

32、社会角色的涵义: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33、社会角色的涵义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34、社会分层:

指的是一种有等级的社会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财富、权利和声望在不同社会地位的拥有者之间被不平等的分配。

35、社会流动:

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转变的过程。其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动,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36、社会继替:

在分层体系不变的条件下,社会位置的出缺和填补的原则和规范。

37、社会交换论的五个命题 ①成功命题 ②刺激命题 ③价值命题

④剥夺与满足命题 ⑤攻击与赞同命题

第五篇:旅游社会学课前作业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活动是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的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而旅游学就是研究这一社会现象和活动的学科。在旅游研究中,主要研究的是现代旅游,所谓的现在旅游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几乎各国都开始致力于发展本国的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加以和平的世界大环境促进了旅游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旅游学通过研究旅游活动的性质,特点等;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影响等等,来规范旅游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提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精神享受,并且不影响当前生态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协调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下载旅游社会学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社会学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依据: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依据:1、历史时代依据2、现实社会依据第二章1、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概念及内涵......

    社会学考点总结整理[范文大全]

    社会学考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 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科学。P13 2.社会学家: 孔德【法】,提出了“社......

    社会学选择题总结

    选择题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P10-1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P22-25 (1) 孔德(法国)社会学之父,其......

    农村社会学总结

    第九章农村卫生 第一节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的农村卫生 (一)、 农村卫生的含义 是指农村社会和个人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创造符合生理、心理要求的社会环境......

    社会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 社会学的知识领域(第1周) 复习知识点: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及重要 理论家。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

    社会学概论课程总结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总结 1、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2、讲授时间:2006年9月—2007年1月 3、周课时:4课时 4、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

    自考2012社会学概论小抄总结

    社会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 社会......

    北大社会学教程 考点总结

    1.公民社会(2001,名;2002,简;2016,论)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是指以自由契约关系为基础,而与以强制力量为基础的国家(政府)相对应的人类生活形式。它是人们按照契约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