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学考点总结整理
社会学考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
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科学。P13
2.社会学家:
孔德【法】,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
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迪尔凯姆(涂尔干)【法】,法国第一个获的任命的社会学教授;
社会学独立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韦伯【德】,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是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
3.系,包括职能部门之间,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
4.: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基本问题):
·为什么个人要加入各种社会群体成为社会之一员?
·自然人是如何变为社会人的?
·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遵循的规则是什么?
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
·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基本群体形式有哪些?
·初级社会群体在其成员发展方面有何意义?
·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怎样?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因是什么?
·社会问题对于社会变迁的意义何在?
·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如何?
第二章
1.:
·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
·社会是由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社会内涵集中体现为社会关系。
2.社会实在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各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 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并不简单的是个体之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社会唯名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相互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韦伯)
3.: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 技术和知识 规范和习惯 信仰和价值等。文化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共同社会生活的经验。
4.文化中心主义:
在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差异时,可能会发现某一民族成员因过分认同本族文化,而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不理解以致贬低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5.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6.:
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亦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
指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一般而言,物质技术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之前。但是,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的变化先于物质文化的变化的情况也经常发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文化决定非物质文化,而非物质文化一旦形成必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7.文化边际:
文化区域或文化群体的边缘部分
第三章
1.: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
·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社会化是社会和群体向个体传输文化,个体学习和认同文化的过程;
·社会化是使个体变得具有社会性,结果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
2.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
·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应,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重新社会化”
3.人格结构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理想原则)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
4.①口唇期(0到18个月),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赖和攻击性
②肛门区(18月到3岁),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
③性器区(3岁到6岁)其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
④潜伏期(6到1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
⑤生殖期(青春期到成长)这一阶段也叫两性期
——儿童的认知发展:
·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根据:心理社会危机
1、婴儿前期 0-2岁 信任-不信任
2、婴儿后期 2-4岁 自主-怀疑
3、幼儿期 4-7岁 主动-内疚
4、童年期 7-12岁 勤奋-自卑
5、青少年期 12-18岁 角色认同一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 18-25岁 亲密-疏离
7、成年中期 25-50岁 繁衍-停滞(代际关怀-自我沉浸)
8、成年后期 50岁后 完美-失望、厌恶
第四章
1.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p69
2.符号互动论:p76-77
开创者-米德;
贡献者-托马斯,库利;
发展-布鲁默(芝加哥学派),库恩(衣阿毕学派)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三个基本假设+五个观点
3.与人们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 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是人社会地位的表征。
4.第五章
1.同体中,成员具有某种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2.·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直接、明确和持久的社会关系。
·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
·有一定的群体边界
·群体成员有某种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
3.初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初级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库利提出)
4.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规模较小
·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全面性,多层次性)
·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具有人情味(人际关系亲密)——最重要
·人与人之间不可替代的特殊关系
·非正式群体规范
5.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又体现为一种经济的团体。婚姻构成最初的家庭关系,这就是夫妻之间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6.:
1)生物功能——满足、生育
2)经济功能——生产、消费
3)抚育功能
4)赡养功能
5)休息与精神满足
家庭的功能与社会发展阶段,家庭生命周期,文化等因素有关
7.p113【功利主义文化】
第六章
1.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的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等
2.·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
·目标比较简单明确
·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3.p132
定义: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层、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理想型组织的特征——简答题)
(1)组织内部有清楚地分工
(2)职位分等,形成自上而下的权威体系
(3)行政管理人员有专业资格
(4)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职务即职业
(5)行政管理人员的升迁取决于上司评价
(6)组织内部有严格的、统一的纪律,下级要接受上级的监督
4.(简答题,重点在负功能)p133
第七章
2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p148
3.p156
4.垂直(纵向)流动: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地位的变动。同一社会阶层内部社会地位的变动。
5.:功能专门化,地位多样化
·水平分化——职能上的差别
·垂直分化——社会不公平
6.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地位最重要)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社会标准;
7.: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位置排列顺序大体是一致的。: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位置排列完全相反。
8.精英循环理论——帕累托(意)
精英称号与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是精英衰败的表征,这种不平衡的潜在原因是低级阶层中优秀分子的聚集和高等阶层中劣等分子的聚集,而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流动不畅和精英循环受阻。
9.第八章
1.: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德国,滕尼斯)
2.·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
·一定的地狱界限
·共同的社会生活
·社区文化
·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1)土地的重要性 2)区位边缘化 3)区位结构简单 4)地域范围广 5)工作场所与居住空间合一
4.(1)城市社区人口规模大 密度高
(2)城市居民的异质性高
(3)城市居民人际交往中的感情色彩薄弱
(4)城市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有较明显的区分
5.: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和受教育机会,乃至在政治和社会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的现象。
6.城市化的定义: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第九章
1.体系。
2.·本原的社会制度与派生的社会制度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p193-195
正:满足人的需要,导向功能,整合与控制功能,文化传递功能
负:压制成员个性,阻碍社会变迁p199-201
第十章
1.: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而需要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期望的事物被中断
·社会规定的正当的东西被破坏
·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关系脱节
2.第十一章
1.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社会控制是建立在既定的社会规范之上的,并主要表现为外在力量的施加,但并不排除个人内在约束力的发挥。
2.简答题):
正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维持正常生活3)促进社会发展
反功能:·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僵硬而有力地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标的追求。P241
第十二章(不考)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第十四章 社会的现代化:指的是十七八世纪(工业革命之后)从欧洲起源,之后逐渐扩散到全球的一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新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是从传统社会向这种新型模式的转变过程。
第十五章
题型:
一、论述题(2)
*结合实际谈谈社区的功能具体论述
二、简答题(5)
简要论述+解释
三、名词解释(6)
第二篇:北大社会学教程 考点总结
1.公民社会(2001,名;2002,简;2016,论)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是指以自由契约关系为基础,而与以强制力量为基础的国家(政府)相对应的人类生活形式。它是人们按照契约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的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涉及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是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领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可以追溯到近代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的相关论述。如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人们通过订立契约,成立了国家。国家是高于个人的存在。
2.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外在于个人而独立存在,并对个人具有强制作用。尽管社会是由无数个人联合而形成的,但它本身具有超越于个人的突生性质,而这些性质无法在单个个人身上找到。社会唯实论的代表人物有斯宾塞和涂尔干等人。如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一个拥有器官和功能系统的超级有机体;涂尔干认为,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对社会的研究不能还原到生物和心理层次上。
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社会真正存在的是个人以及个人行动,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社会唯名论坚持还原论的观点,它认为认识社会必须还原到个人的生理或心理层次上。社会唯名论的代表人物在经典社会学时期有吉丁斯和韦伯等人,而在现代社会学时期则有布鲁默和戈夫曼等人。
3.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2014,名)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能独立地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常常将自己行动的意义用某种器物或符号表示出来,这些器物和符号就是文化元素。文化元素可以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物质的,如电灯、火车、轮船等;非物质的,如一种礼节、一种观点、一个手势等。
文化丛是指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这种文化丛在时空中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存在并发挥作用。比如,农民的犁头、耕牛、套具等会形成一个文化丛,它们的结合可以发挥耕地的功能。文化丛是相关的文化要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即是说,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能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地整合而形成的整体。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文化模式:第一种文化模式的理解用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本质性区别;第二种文化模式的理解是从功能角度出发,它指的是任何文化体系中在较大时空中发挥功能的、由文化丛结合而成的整体。文化模式可以分成特殊文化模式和普遍文化模式两种类型。美国社会学家威斯勒曾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普遍文化的九个方面。
《菊与刀》的作者、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也写过一本同名著作《文化模式》(1934)
4.主文化,亚文化(2004,名),反文化
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被称为主流文化。
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的文化,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与社会主导性文化不同的文化。亚文化是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现象,或是一局部的文化现象。亚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否定主导性文化,仅仅是忽视其某些方面,并以自己特有的形态补充主导性文化。亚文化通常会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和亚文化并不是绝对的。两种都在变化,也能相互转化。
亚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等
反文化是指,亚文化一旦不与主导性文化共存,而是反抗主导性文化,这就成了反文化。反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有主导性文化的抵制。
5.我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2005,名;2016,名)
我族中心主义,也被称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人们习惯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本民族的文化高度认同并有自豪感,对其他文化不易理解,这是正常现象,这并不是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比较极端的认同本族群的文化而否定其他文化的现象。我族中心主义并不只是发生在民族文化的层面,有时也发生于同一民族的亚文化之间,即某一文化对另一文化的排斥。我族中心主义常常导致文化冲突。
文化相对主义,也被称为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而要依照他群的文化逻辑和文化模式去判断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共存和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费孝通先生曾对此有过一句经典的论述,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6.社会性断乳
社会性断乳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它是相对母体对婴儿的生理上的断乳。社会性断乳是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危机的状况。其性质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它一般反映为少年、青年不愿向家长和师长述说自己的想法,自己因缺乏经验和主见而犹豫不决、焦虑不安,在行动上则带有混乱的特征。社会性断乳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它是一个人从依赖他人到独立的中间环节。要减缓社会性断乳对少年、青年的冲击,施教者要加强与少年、青年的沟通。费孝通先生曾在其《生育制度》(1947)一书中对社会性断乳有过专门论述。
7.代沟(2006,名)
代沟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所著《代沟》中提出的,指的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变迁,两代人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产生巨大差异的现象。她认为人类发明的技术把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成长起来的人与此后成长起来的人分开了。当新一代到了读大学年龄的时候,老一代是极为孤立的。另外,老一代的魅力已不复存在,年轻人面对的是一个没有楷模和先例援引的世界。
8.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2007,名;2015,名),逆向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指在人们基础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继续社会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扮演新的角色,如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职业人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新角色;;另一种是对同一角色的进一步学习,这往往是由于时代的迅速变化,已有的知识不能适应角色的需求,如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得许多职业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
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原有的社会化失败或基本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群体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个体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这类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造成的,如移民国外;二是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对那些思想和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在管制下进行教化。这种教化一般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机构,如监狱、工读学校等来实行。如犯罪人员的劳动改造。
逆向社会化,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传统的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就是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南京大学的周晓虹也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反哺”。逆向社会化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造成年长一代的知识陈旧落伍,而年轻一代则可能因贴近时代具有新的知识。逆向社会化并没有否定一般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相反,它表明传统社会单向度的社会化方式正在向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向转变。
9.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其1921年出版的《社会学科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的。集体行为指的是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个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集体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如时尚、骚动等。集体行为具有如下特征:群体性,集体行为是众多人共同的、一致的行为;匿名性,这是因为集体行为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责任分散,“去个性化行为”发生;非组织性,集体行为虽由许多人的行为构成,但却缺乏组织;突发性,集体行为常常是在现场突然发生的。
10.社会角色(1997,简;2000,简;2003,名;2012,名)
角色(role)原本是戏剧中的名词,它指的是演员在戏中扮演的人物。社会科学家将其引入到社会研究之中,产生了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两个学术研究传统,如米德的儿童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联系。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仅是个人社会地位的表征,也是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规范。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角色分成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有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规定角色和实际角色等。
11.先赋角色(2004,名),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又叫归属角色,是指个人与生俱来的,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先赋角色是与自致角色相对的一种角色。先赋角色包括两类:一类是由遗传、血缘等先天或生理决定的,如性别角色、种族角色、年龄角色等;另一类是由社会规定的先赋角色,称之为制度性的先赋角色,最典型的就是世袭角色,如通过世袭获得的王位、贵族身份。先赋角色主要反映的是个人角色获得的被动性。
自致角色也叫成就角色,指的是依赖于社会成员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现代社会中的学校角色、职业角色中绝大多数都是自致角色。自致角色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竞争性,自致性角色的获得要靠个人奋斗。但社会学也认为,自致角色的获得除了与个人努力有关外,也与社会制度有关。在现代的开放社会中,人们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自己所期望的地位和角色的可能性更大。
12.规定角色,开放角色
规定角色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法官、警察是最典型的规定性角色,人们在扮演这些角色时其行为受到很大的约束和限制。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会受到惩戒,严重的会遭受法律制裁。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组织中的角色规范要求都比较明确,对某些重要职位要求更加具体和严格。
开放角色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没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社会成员可以根据对自己社会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比较随意地去扮演这类社会角色。扮演这类角色时,个人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如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就是一种开放角色。
13.理想角色,实际角色,角色距离
理想角色,对于处于任何社会位置、承担某一角色的成员来说,社会都为其设计了一套应该遵循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其行为,这套行为规范被称为理想角色。理想角色是以维持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为基础的,一般地,它是一种标准和较高要求。如古代儒家的三纲五常等。
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地位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
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就是角色距离。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游乐园中旋转木马的观察发现,这种木马只适合3、4岁的儿童玩耍,其他年龄的人则不能很好的进入角色。角色距离的研究表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但变化如此之快的社会,又哪有一成不变的角色,另外这种角色又是由谁规定的,自己活他人。
1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指的是一个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行动的过程。“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米德从社会化的角度分析角色扮演对儿童成长的意义,认为儿童的各种游戏,如过家家等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角色扮演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还提出了角色扮演的技巧,如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等。
15.角色混淆,角色紧张(2013,名),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角色混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角色混淆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角色认知不清,即人们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规范认识不足;另一个是场景分辨不清,即角色扮演与一定的情景想联系,某种情景中的角色行为不能应用于另一情景中。角色混淆主要是社会化出现了问题。角色紧张是指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所引起的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一个人并不仅仅承担一种社会角色,而是具有多种社会角色。当许多种角色同时对同一个人提出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时,角色紧张就会发生,即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就会发生矛盾。角色紧张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长期的角色紧张会带来心理压力,以致引发心理疾病。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诸如此类的角色紧张更是时常发生,如许多人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就难以取得平衡。
角色冲突,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被称为“角色丛”。在现实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中国文化中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就指的是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多样化、复杂化的现实。
角色失败是指个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的极为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它是一个人未能或无法成功扮演某种角色的情况。角色失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角色扮演者未能有效地按照社会的期望进行表演,从而角色行为失败,如有的学生因各种原因而中途退学;另一种的是角色关系体系解体,原来的角色承担者无法再继续扮演原来的角色,如夫妻之间因各种原因难以适应而离婚。虽然角色失败属于负面事件,但处理得当也会为以后的成功角色扮演提供经验。
16.内群体,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这一对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民俗论》(1907)一书中提出的。萨姆纳认为,根据成员对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程度的自我感觉以及对不同群体的态度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而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是外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是通过“我们”和“他们”的群体界线来划分和定义的。这些群体界线,有的是有形的,如校徽就是一种群体界线符号,然而,更多的是基于一种感情上的亲切和态度上的认同。
17.参照群体(2014,名)参照群体也被称为参考群体,它是人们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进行比较的社会群体,或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参照群体是与所属群体相对应的一种群体,有的是人为树立的,有的是自然形成的。参照群体具有对照比较功能和价值规范功能,我们的自我估价会受到选择的参照群体的重要影响。因此,参照群体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18.群体凝聚力(2008,名)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群体凝聚力表现为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团结。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人际吸引,即群体成员由于某种原因而渴望相互接触的冲动;第二是群体规范的形成与遵从;第三是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另外,群体凝聚力的形成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群体之间的信息沟通、群体受到的外部压力等。
19.初级社会群体(2001,名;2006,名;2010,名;2013,名)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最基本的一种群体形式,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初级社会群体(primary group)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其写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初级社会群体,也被称为首属群体、基本群体,指的是人们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类型有家庭、儿童游戏群体、邻居等。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规模较小;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人际关系密切;非正式控制。库利把初级社会群体称为“人性的养育所”,是培育个人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地方,是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98,名)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代表作之一。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是在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基础上写出的著作。书中主要观点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摧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夫妇式家庭
夫妇式家庭是有美国学者威廉,古德在其所著的《家庭》一书中提出的。夫妇式家庭的产生是与工业化有关的,传统的家庭是一个经济协作体,而现代化过程中,家庭的经济功能逐渐外移。使得夫妻关系逐渐平等。夫妇式家庭的特征主要有:择偶自由;婚后小家庭独居;对夫妻双方家庭同等对待。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2016,名),联合家庭
核心家庭,指的是一对夫妻与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主干(直系)家庭,是核心家庭的扩大化形态,指的是三代或四代同堂,每代至多只能有一代夫妻,且最小一代上面的那一对夫妻必须健全。
联合家庭,指的是同一代中有两对夫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2003,名)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反映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过程的范畴。美国学者P.C.格里克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角度提出比较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并对一个家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作了划分。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6个阶段。标志每一阶段的起始与结束的人口事件,如表所示
家长制,科层制(2006,名;2011,名)家长制是组织管理的一种方式,是传统社会中比较普遍的管理方式。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家长制具有以下特点:组织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组织最上层,不向下分权;最高管理人和领导人基本上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管理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组织的领导人把组织当成自己的领地,不容许他人干涉;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准则,没有明确的规范。
科层制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理想类型观点提出的,指的是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科层制具有以下特征:组织中有严格的规则,它指导着各个职位上职员的行动,从而组织成员的行为都有章可循;组织中的成员都具有专业的资格;组织中中以事为中心,排除个人的情感。科层制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合理性,提高组织的效率,但也容易造成对个人情感的忽视。乔治,瑞泽儿在1993年出版的《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对当代社会中的科层现象进行了描述。
社会人假设(1999,名)
社会人假设是对组织管中,对人性的一种假设,在传统的管理中,人是理性的存在,也就是“理性人”假设。但霍桑实验发现,在组织中,职工不仅有经济需要,也有广泛的社会需要,如心理,情感等,也就是“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形成了全新的管理思路,突出了人在组织的因素。正式群体外的非正式群体就是社会人假设的一种表现。
社会资本(2000,名)
社会资本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的概念。系统的社会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的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这种网络从集体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各会员提供支持。另外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由信任、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权威等组成,是存在与人际关系结构之中并能为结构中的个人实现目标提供便利的东西。
单位制(2000,名;2003,名)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沃德关于中国国营企业的研究开创了单位组织和单位制度的研究。单位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制具有 以下特征:功能合一;组织资源的非流动性;组织成员对组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具有行政等级性。
社会分化(2007,名;2015,名)
分化是事物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过程。而从社会结构角度来讲,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社会功能的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多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在这里社会单位既指社会个体,也指各种社会群体。社会分化具有两个特征:功能专门化和地位多样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社会分化分成不同的类型,最典型的是分为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
等级制度(2008,名)等级制度是在传统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居民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制度。等级制度是划分社会集团的制度。其划分是以阶级分化为基础的,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社会中不同等级成员的不同权利、义务及加入或排除于某等级的条件,都是由国家法定的。等级身份一般是世袭的;个别成员的身份有时因战功、贡纳或罪罚等而升降。等级制度的实质是法律规定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欧洲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及我国古代社会的某些时期都盛行过等级制度。
身份制度(2012,名)
“身份”一词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在一定情景中对角色的区别,即人们在角色关系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应用于社会互动;另一种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对某一位置的评价,应用于社会分层。身份制是对各类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声望评价并将其规范化、体系化的制度。它规定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成员有不同的权利和机会,而且不同社会成员那以改变自己的身份。身份制度实际上是对社会成员进行划分的制度。如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就是一种身份制度。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caste)是一些国家所采取的封闭性的社会分层制度。在这些国家中,一个人在社会分层的体系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就确定的,即是先赋的,而且这种地位终身不变。在种姓制度中,不同种族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种族之间的婚姻或性关系是被禁止的和违法的。族内婚是种姓制度的一个特点,它有助于保持本种姓内血统的纯正性和划清层次之间的界限,从而巩固种族之间的等级关系。如在传统印度,种姓制度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社会阶层,社会分层
社会阶层概念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社会分化的结果。与社会分层相似的概念是社会阶级。马克思是从社会的不平等去看待社会阶级,期望用革命去改变不平等的实施,而韦伯则关注社会阶级中的地位,机会等因素。
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著名的由马克斯韦伯的权力、财富和声望分层体系,及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占有划分等。
地位一致,地位相悖(1999,名)
不同的分层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层体系,因而同一社会群体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会有不同的地位。地位一致是指一些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地位大体是一致的。地位一致实际上反映了社会资源在不同的谁群体中分配相对集中的情况,即社会资源优先被某些社会群体所占有,而另一些群体很少占有资源。
地位相悖是指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地位的排列完全相反。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对私营企业主的评价就是如此,私营企业主在经济标准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而在政治标准中则具有较低的地位。地位相悖反映了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分配较为分散的状况,它是不同群体的在不同资源分配体系中各得其所,它反映的是社会结构多元化。
社会流动,代际流动
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的过程。社会流动不是物理空间上的流动,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地位上的变化。判断某种变动是否属于社会流动,关键是看当事人在社会结构中获取或占有他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是否发生了变化。社会流动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如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际流动和一生流动等。
代际流动指的是子代相对于父辈而言社会阶层的变化。当子代的职业、地位与父辈相比发生了变化时,也就发生了代际流动在一个开放、不断不进步的社会中,代际流动在总体上也表现出向上流动的倾向,即子代的职业地位高于父辈。反之,在一个封闭的、停滞的社会中代际流动较小,子代的职业和地位具有更多先赋的色彩。
精英循环(1999,名;2002,名)精英指的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对精英的界定主要是看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是否有超凡的、出类拨萃的表现。意大利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帕累托是最早对精英理论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他认为,精英这一概念与道德或名誉无关,它只是在一定圈子内“具有最高才能指数的人”。他把精英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政府中直接或间接发挥作用的人组成的统治精英;另一种是有其他人员组成的非统治精英。帕累托认为,精英地位是与卓越的才智相关的。当精英的地位与能力不对称时应该要求精英的循环,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而当已有的精英阻止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进入精英行列时,精英循环就会受阻,这样就会产生两个结果:或者是社会、国家动荡,衰败,或是用暴力推翻过时、无能的精英。
超稳定结构
超稳定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由金观涛、刘青峰所写的《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超稳定结构主要是对我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一种剖析。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由于小农经济发达,工商业不发达,社会分层较为简单,社会流动的规模较小,也不剧烈。人们向上流动的的机会主要是读书和军功,中国社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都不显著。
社区(2001,名)在社会学领域中,社区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末期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所著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社区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组合方式。在其后,社区的概念不断发展,综合来说,社区指的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社区具有以下构成要素: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一定的地域;共同的社会生活;社区文化;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城乡二元结构
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同时存在着有重大差别的部分,而且两者又相互隔离、无法沟通的现象。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研究发展国家经济时提出“二元经济”理论,借用他的概念,我国社会学家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概念。城乡二元结构指的是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和受教育机会,乃至在政治与社会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的现象。这一概念高度概括了我国的城乡差别,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城乡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
郊区化,逆城市化(2016,名)
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2005,名;2011,名)制度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并形成了著名的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的创造的、正式的、由成文的相关规定构成的规范体系,他们在组织和社会活动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性,并靠组织的正式结构来实施。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和风俗习惯。非正式制度往往对正式制度发挥着补充、支持作用,重视个人的创造性。制度学派的诺斯曾经提出过“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
制度化,制度变迁(制度生命周期),制度化,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活动方式的模式化,规范化的过程,反映在人们重复的共同活动中。制度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制度化是一个过程,是指规范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中通过互动、相互调整而逐渐形成的,并调节着其后的互动,使其稳定。通过这一过程,制度化的模式得以建立、维持或改变。制度化是一种结构,是指当人们的互动制度化时,可以说某一种社会结构也就存在了。对制度的起源,有两种观念:一种是自然起源论,一种是人为设计论。
任何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制度生命周期指的是一种社会制度从其产生、不断完善到成熟、再到衰落直至消亡的过程。从功能角度讲,这一过程是:制度因不完备而发挥有限的功能--制度因成熟而发挥充分的功能--制度因落后于人们的需要而不能有效的发挥功能--制度因过时而不能发挥积极功能。制度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形式化阶段消亡阶段。
适度人口,结构性失业,结构性贫困(2005,名)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保持某种特定标准或指标达到最高水平所需要的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是一种理想状态。
结构性失业指的是因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导致的失业。在结构性失业中,失业常常带有群体性特点,这种失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技术更新换代中会经常发生。
结构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社会分配制度而造成的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平困现象。比如一定时期政府忽视农民利益而使相当数量的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劳动政策的调整使得大量缺乏竞争力的中年工人失业,导致家庭贫困。结构性贫困具有群体性特点,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形态。
人性的自然秩序(2000,名)
人性的自然秩序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其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 提出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大规模的向城市移民使城市中的越越轨和犯罪频繁发生,社会秩序称为问题。罗斯认为这种混乱与某些初级社会群体的解体有关,与人性的自然秩序被破坏,人们缺乏自我约束和相互约束有关。
罗斯认为,同情心、互助性和正义感是天生的,是人性的自然秩序。人性的自然秩序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并与他人和平相处,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但是在移居的城市中,某些初级社会群体的解体,人们的自我意识难以形成。这样人们生活在陌生的、缺乏同情和互相帮组的环境之中,各种社会问题就容易产生。罗斯认为,在人性的自然秩序遭到破坏下,要维护社会秩序就需要社会力量,这就是社会控制。
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面对自己实际达到的与期望达到的有一定差距时的心理感受,相对剥夺感实际上是不满足感或不满意感,这容易引发一致的行为。
结构性压力(2002,名)结构性压力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赛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分析集体行为。他认为集体行为实质上是人在受到不可靠、威胁或极度紧张等压力下,为改变他们的环境而进行的尝试。这是结构之下对个人心理上的反映。他指出集体行为发生的六个条件:结构性助长、结构性紧张、概化信念、催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机制。
文化堕距
“文化堕距”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1923年出版的《社会变迁》一书中首先提出。他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在社会变迁中由于社会各部分变化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奥格本认为,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速度往往是很快的,而制度与观念等部分的变化则较慢,这就产生了一种迟延现象。他认为,有的迟延现象可延续较长的时间,有时甚至达数年之久。这种迟延产生的差距即文化堕距。
社会趋同论(1998,名)
“趋同”原是生物学术语,20世纪40年代后,西方学者将这一术语引入社会科学领域。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1949年所写的《俄国与美国》一书中首先使用这一慨念。社会趋同论认为,所有社会和民族都将普遍经历现代化过程,并形成大体相同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层化、城市化和文化的世俗化。社会趋同论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体现,发展中国家经过现代化过程,最终会会形成发达国家。社会趋同论的理论基础是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性,但却忽视了文化的影响。
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所写的《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中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写道,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种种迹象表明,在今后的30-50年里,人们可以看到一种可以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社会形式出现。后工业社会具有以下特征:服务性经济的创立;专业和技术阶级占据优势地位;理论知识的首要地位;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新的智能技术的兴起。后工业社会反映的是技术变迁所引发的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的影响。
风险社会,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风险社会这一概念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贝克提出的,用来捕捉当代社会发生的新的变化。在贝克看来,现代化发生到今天已经发生断裂,20世纪后半叶之前的现代社会是古典工业社会,现在则已经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式--风险社会。它取代了古典的工业社会。如果说工业社会的轴心原则是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是财富的生产和分配逻辑统治风险的生产和分配,那么风险社会的轴心原则则是风险的生产和分配,是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统治着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逻辑。现代风险具有高度复杂性、广泛影响性和危害的全球性,因此风险治理超出民族国家的范畴,而需要全球治理机制。
第三篇:社会学概论考点汇总
社会学概论试题
概念解释(个别举例说明): 社会 社区 社会学 社会化 社会整合 社会工作 社会互动 社会冲突 社会流动 社会群体 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角色 社会控制 再社会化 社会转型
角色集与角色冲突 社会交换 集合行为 社会分层 社会政策
越轨行为(社会越轨)越轨与犯罪 社会规范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社会结构 贫困(文化论)集体无意识
刚性结构与弹性结构 文化整合 非正式结构 制度化 世俗化 社会先赋条件 社会流动的普遍性原则 组织管理的控制跨度原则 表现性角色 文化堕距
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 主干家庭
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自致角色 角色借用 霍桑试验 “二元”社会结构 文化模式 社区归属感 城市化
同辈群体(参照群体)主文化与亚文化 失范
社会经济地位 性别角色 紧急规范 刻板印象
正式组织 城市生活方式 后发优势 迟发展效应 社会解组 新城市主义 社会资本 与社会网络 血缘关系 白领阶层 差序格局 本土化 社会趋同论 单位制 市民社会 家庭生命周期 非正式制度 结构性贫困 代沟 扩展家庭 角色失调 文化控制 地位一致 地位相悖 面子 舆论群体 顺从
群体内聚力 基尼系数 简答:
文化特质 全球化
组织结构
简述主文化与亚文化及其相互关系 简述家庭的类型、结构及其社会功能 家庭的功能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趋势 简述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简述人的社会化的目标和过程 试述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简述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 社会流动的涵义及其类型 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家庭分类的历史性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社区的含义、基本要素及类型 关于评价社会行动的原则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与功能(正功能和负功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后果及对策 简述社会控制的功能和手段。
如何理解社会变迁的系统要素与模式?类型? 简述全球化的社会后果与对策。弗洛伊德关于社会化的观点 分析适度社会控制的意义
简单介绍参照群体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斯梅尔塞关于集合行动发生的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 社会设置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功能? 什么是社会制度?试述制度的社会功能及制度变迁的原因
在对社会不平等的解释上,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存在哪些差异? 试述中国单位制度变迁对城市社区的特点以及发展方向的影响 分析稳定,有序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分析角色扮演的一般过程
什么是集体行为?请简单介绍其主要类型及相关理论
社会组织需要具备哪些构成要素?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又具有哪些特征? 简要评论“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简要论述“急剧的社会变迁是造成角色失落的基本原因 简要说明越轨现象的社会功能 简述城市郊区化的原因及影响 谈谈你对城市化的理解
请谈谈你对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边缘人”现象的看法 简述虚拟社区的特征 简述“紧急规范”的形成及作用 社会地位与角色的内涵与关系
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相比较,文化控制手段有哪些特征? 如何理解社会设置的可重复性
试论述社会转型以来,我国正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简述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简述社会时尚的心理机制 简述影响社区认同感的基本因素
参照群体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的? 试述行动者与社会角色(规范)的关系
试述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组织运行的影响
什么是社会角色?试述角色扮演中的角色塑造与角色创造的关系
什么是人的社会化?简述青少年社会化的特点及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什么是越轨行为?试结合社会学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某些领导干部严重越轨的原因
简述中国社会失范的表现及其成因 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市民社会?简述我国当前市民社会的发展状况? 离土不离乡与都市化的区别 “传统与现代”理论模式的特点 简述“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
德治与法治在传统中国社会与现在中国社会的不同作用 中国城市当前社会分层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论述社会化和社会控制在秩序的形成和维持中的不同作用 简述城市家庭目前代际关系的特征及影响此特征的因素 试说明女性学中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的联系与区别
什么是城市化,一般分几个阶段,简述1949年后中国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 试联系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论述如何对“集合行为”加以预测、引导和控制 简述社会转型期社会化问题的特征
简述“挑战——应战”范式在现代化研究中的意义 试论“全球化”过程对我国现代化的影响 论述题
1、结合我国的实际,概述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点。
2、结合我国的实际,概述和分析社区的主要功能、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3、结合我国的实际,试论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方法和现实意义。
4、试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分主要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对策。
5、试论社会学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6、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的基本特征及现实意义。
7、试用社会分层标准划分现阶段我国的社会阶层,并论述若干社会阶层的特征。
8、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试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小康社会”的内涵、发展指标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9、试论“协调、全面、科学”之发展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0、运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当今中国社会阶层的新变化(社会阶层分化现象)
11、分析初级群体衰落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2、用有关社会学的原理,就我国现实生活中建设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问题展开讨论
13、什么是第三部门?有哪些基本特征?分析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并就我国的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14、结合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对中国现存不平等现象进行分析
15、社会学是如何看待社会越轨的?请列举几种相关理论视角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16、联系实际谈中国的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
17、运用社会学想象力的概念,分析当前我国转型中任一社会问题
18、论述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9、请运用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学理论地某一种社会现象做出分析
20、联系我国当前弱势群体的现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并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设计
21、联系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适当分析
22、简述三本社会学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
23、论述社会学理论三大传统(实证主义、人文主义与批判主义)的方法论特征
24、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不平等主要有哪些表现,举例谈谈你对社会不平等问题的看法
25、请谈谈当前中国城市化化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至少五个),并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同时说说你这样排序的理由
26、试分析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社会意义
27、结合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谈谈你对现代化理论中的趋同论和依附论的认识
28、阐述贫困问题研究的个体解释、文化论解释与结构论解释的特点,并在3种解释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对解决当前我国贫困问题的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措施的看法。
29、试论述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内涵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流动有哪些变化?
31、社会学的中国化应该如何借鉴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历史教训?
32、论述大众传播对“文化反哺”现象有哪些影响
33、联系实际,谈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机制性条件
34、如何理解我国“非正规市场”的存在?为消除或控制这一市场扩张,国家和社会在观念和行动上应有怎样的改进?
35、什么是二元结构理论?其特征如何?试述近40 年来我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意义
36、什么是社会制度?试用制度功能,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渐进式改革策略的意义及其效果。
37、试述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状况。当前我国城市化道路有哪些观点?其根据何在?你的观点如何,请说明。
38、什么是社会现代化?试述现代化的社会趋同论的内容。并联系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对该理论进行评论。
39、什么是社会现代化?什么是现代社会结构?你认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社会结构会产生何种影响?并说明其根据。4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有何特点?你认为可以从哪些视角对此进行研究?
41、试分析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的特点及其可能的趋势
42、试从“合理性”角度分析近年来我国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社会意义
43、试列举和比较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几种主要的“范式”,并分析“多重范式”的成因及意义
44、结合实际论述我国社会转型期“公平与效率”这一矛盾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
45、试用社会学有关理论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际关系变化的特点及趋势
46、试用社会学有关理论分析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理性化”增长的主要表现及其蕴含的问题
47、社会学对“权力”的性质及其作用的主要观点
48、用相关理论结合中国转型社会分析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49、用相关理论并结合实例分析中国现代风险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50、试用“功能分析论”视角分析建设和谐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篇:社会学总结
社会学总结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年科性质
社会学创始人——孔德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标志社会学的产生 人类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1.神学阶段2。形而上学阶段3.科学阶段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经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学著作。
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创始人
迪尔凯姆——指出了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
韦伯——社会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芝加哥大学形成了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大大推动了城市问题研究和社区研究
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标志社会学在中国产生
1902年章太炎翻译了日本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这是整本引进外国社会学的首部著作 1915年陶孟和与梁宇皋发表《中国乡村与都市生活》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社会学著作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3,社会变迁 社会学知识体系:
社会理论:对社会性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社会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论(实证主义、理解主义、马克思主义)2,资料收集(调查方法、观察法、文献收集、实验法、定量与定性资料收集)3,资料分析(社会统计法、内容分析、历史比较法)
应用社会学:家庭会学、乡村社会学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2,方法和知识的综合3,科学性4,应用性5,建设性和批判性
社会学的功能:1,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3,社会学能提供组织管理的知识4,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社会:指的是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系
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社会是实在的)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的构成要素:
一、作为社会行动的人
人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与生俱来的和社会属性:是指个体按受群体和社会的文化而表现为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的特征。表现为1,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能力2,人有能动性3,人有共同的生活模式)
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的人生物性和社会性同时集于一身
人是社会的行动者:是指从事于社会行动的人,作为社会行动者反映了他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反映了他的客体性,是人的主体性格和客体性格的统一,也是指人可以主动的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行为特征,即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二、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社会关系不是指个别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联系。从纽带的角度看:社会关系可分为三大类
1、血缘(血亲)关系
2、地缘关系
3、业缘关系
三、社会行动
社会行动并不是杂乱的的和无规律的的社会关系及反映这种关系的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了方向,扮演特定角色的人则以自己对行为规范的理解而采取行动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产品文化(住房、衣服、交通、工具等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工具文化(厂房、农具、机械等用来进一步加工生产其他物品)
精神文化:智能文化(自然科学知识、管理技术知识)规范文化(风俗习惯、礼仪规则、社会制度等)理念文化(宗教、信仰等)
文化的特性:
1、文化是有人创造出来的和学到的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3、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独立地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文化丛:相关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
文化模式: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序的、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
亚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处次要地位的文化
我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文化
文化变迁:来自人们的发现和发明。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发生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或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把它们融合进自己文化之中的过程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遇到的问题:
1、心理上的断乳
2、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4、社会的迅速变迁
5、代沟
<三>
40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的过程。
41社会学关于社会化的研究由3个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社会结构的角度。42人的社会化的可能性:(1)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2)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3)人有语言的能力。
43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分三种:教化论,学习论,互动论。
44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的传媒介
45再社会化有如下的2种原因:(1)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某些人不遵从原来社会化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认同和采取了反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2)原来的社会化的成果基本上已不适用。
46个性;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47社会个性;社会学家把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征和性格
48雷同性格:是同一群体的不同成员的个性,性格高度相似的现象
<四.>
49韦伯把人的社会行动分为四类;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传统行动。50合作: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同一目的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分为合作和分工合作
51竞争;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的而进行的互动方式,竞争是以不同利益群体(个人)的存在目标物的稀缺韦前提的,这种目标物可能是财富性、权利、名誉以及爱情等。
53冲突:是人与人会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额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
54冲突与竞争的不同之处:前者是将对方视为敌对者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敌对者身上 而不是集中在目标物上。
55集体行为:时尚,赶时髦 骚动。
56集体行为的特征;群体性 非组织性突发性。
57“库利”提出“镜中自我’的概念 首先提出”初级社会群体“
58符号互动轮的创始人;乔治米德
59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是人们的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60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 文字 动作 物品甚至场景等
61布鲁默全面系统的,全面德记证了符号互动论
62拟据论倡导者“戈夫曼”
63常人方法学创始人“加芬 克尔
64现代社会交换轮的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霍夫曼的交换论具有“行为主意“的特点
65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布劳的社会交换轮被称为“结构交换论”;布劳将报酬作了广义的理解,认为报酬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尊敬。
66社会角色的含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盼的一套行为模式。
67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68社会角色的类型:(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规定角色与开放角色(3)理解角色与实际角色
69开放角色;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
理想角色;是社会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们的行为期望,认为这些行为规范是人们应该践行的70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71社会网络:把以某一社会成员或某些相互联系的社会成员韦基础形成的纵横交叉的关系 72社会网络的“结点”:把承载者众多关系的社会成员称为社会网的结点
73社会网络的基本要素:关系 结点 范围 密度 强度
74社会网路的功能:社会支持社会资源获得
《五》
75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76人类结合成群体的一般原因:对付外在的压力和合作的需要
7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78初级社会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友谊关系而不是相互利用的工具性关系,初级社会群体是培育人的品德的地方
79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规模较小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人际关系亲密非正式控制
80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与维持:经常性的交往非利己的动机开放和宽容
81家庭:以一定的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在通常 的情况下由体现韦经济的团体
82家庭功能包括:生物功能经济功能抚育功能 赡养功能 休息与精神满足
《六》
83社会组织的含义: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的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84社会组织的特征:(1)社会组织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2)社会组织目标比较简单 明确(3)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4)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可替代性强
85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1通过一定手续加入 2确定的目标3规范性的章程4权威的领导体系5物质基础
86组织结构的类型: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
87网络化组织的重要特点是在需要时实行生产外包 对外购买部分部件
88组织目标的功能:1组织目标时组织存在的合法化依据2组织目标时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3组织目标韦组织参与者之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4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尺
89组织环境主要包括:相关组织 相关制度 文化
90组织管理方式的特点:1组织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与组织最上层,不向下分权2最高领导人和管理者基本上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3管理行为有较大的随意性4组织的领导人把组织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5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规则,没有明确的组织规范或者正式规定的组织规范形同虚设,基本上是人治、“家天下”
91家长制存在的条件:1家长制是手工作坊式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2这种组织的建立与组高层领导人的努力相关3组织成员的臣民思想
92科层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 权力分等 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93梅奥研究成果:1工人是社会人2组织内部存在着非正式群体3通过提高士气来提高工作效率
94X理论: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逃避责任 缺乏抱负和创造性,追求安全。
Y理论:一般人不是天生不喜欢工作,在恰当的条件下它们会追求责任
95社会资本(布迪厄):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
成的特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这种网络从集体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给会员提供支持
《七》
96自然因素的分化:性别分化年龄分化。社会因素分化:民族 职业
97社会阶层的含义:由于经济 政治 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种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
98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是根据某种标准将社会成员分属为相应社会阶层过程。划分有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和社会标准。
99社会分层:客观法主观法 声望法。
100适度不平等:是社会认可的不平等,它首先建立在机会平等的获得地位的基础上。另外社会有一种平衡过分不平等的制约和补偿机制
101社会流动:把人们在社会结构种从一个地位向另外一个地位的移动称为“社会流动” 102社会流动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以流动方向为标准
103垂直流动也叫纵向流动,他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动水平流动也叫纵向流动:他是指人们在统一社会阶层种内部社会地位的变动
104按照主体的特征:分为群体流动和个人流动
105按照流动 的参照基点:分为代际流动和一生流动
106精英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后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接触能力的成员
107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了“权力精英”的概念。他是指的是某些人的地位是依靠权力而获得的108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1社会结构的性质2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3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大题:角色扮演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少年-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第五篇:社会学总结
名词解释
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与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社会越轨: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正式群体:是组织精心设计与规划,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和规章制度,成员的角色和地位、权力和义务都很清楚并有稳定、正式结构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以观点、兴趣、爱好相似为基础、以彼此感情为纽带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组织结构形式的群体(二者主要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划分)
代内流动:指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如果能做成图像的话,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结构型流动与非结构型流动:结构性流动指因社会结构的变迁而造成的人们地位的变化。非结构型流动则是指因个人的原因而造成的地位的变化,比如一个人因为工作努力而得到晋升 论述题
1.二人关系中的互动与三人关系中的有何异同?
二人关系充分的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征,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形势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从而产生一种排他的特征。三人关系每一方都面对着两个人,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很难达到二人关系中可能具有的亲密性;当三人组中有两个人发生冲突时,第三者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中间人、仲裁人、从中渔利者、分裂者和征服者
2.谈谈对合作与竞争的理解
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成功的合作有四个条件:1.目标一致2.有基本共识
3.动作配合4.讲信用
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竞争有以下特点:
1.追求目标相同2.目标必须是比较少或比较难得的3.是间接的反对关系
3.社会学产生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和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催生了社会学
4.什么是“镜中我”,它是怎么形成的?
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首先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继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最后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的反应
5.试述帕累托精英理论
精英概念正是在天生的能力和才干基础上提出的,它并不表示由社会地位所确定的特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A类是执政精英B类是非执政精英C类是执政阶层中的庸才D类是芸芸众生。没有下行的循环,执政层就有可能聚集起一批腐化分子,使得执政阶层能力、才干平均值下降,从而不能确保其统治。一旦具有执政能力的下层精英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联起手来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
6.初级社会群体与次级社会群体的区别
初级:1.规模小,成员少2.有许多直接面对面互动3.投入感情多,感情色彩浓厚 次级:1.规模大,成员多2.并不一定有直面互动3.情感投入少
7.何为适度的社会控制
1.适度的社会控制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控制的度具体包含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控制网络的致密度
3.三个维度都符合标准时才是适度的社会控制,其中任何一个不符合时,就成为过度
或欠度社会控制
案例分析题
文化堕距理论是奥格本提出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适应性在变迁速度上的差,物质文化在非物质文化之前,而非物质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这也导致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的迹象。
社会控制手段:组织控制手段(组织指令、组织规章)、制度控制手段(政权、法律)、文化控制手段(伦理道德对社会行为的约束力最强)角色扮演理论认为:个人正是通过扮演他人角色即角色扮演,来获得运用和解释有意义的姿态的能力,从而来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行为习惯和规范,最终实现自我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