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2年4月农村社会学试题+答案

时间:2019-05-14 15:0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2002年4月农村社会学试题+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2002年4月农村社会学试题+答案》。

第一篇:全国2002年4月农村社会学试题+答案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中国自考人(.cn)——700门自考课程 永久免费、完整 在线学习快快加入我们吧!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30年代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省定县开展了乡村建设的试验,其领导人是()

A.晏阳初B.梁漱溟

C.陈翰笙D.杨开道

2.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基于某种需要而产生的()

A.组织与组织的关系B.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C.个人与个人的关系D.社区与社区的关系

3.我国农村血缘群体的主要形式有()

A.家庭和邻里B.家族和邻里

C.家族和同乡会D.家庭和家族

4.在农村社会学史上,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各种社会群体的学者是()

A.索罗金B.霍桑C.贝利D.桑德森

5.宗族是指()

A.具有姻亲关系的人们的结合体B.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群体

C.具有血缘和姻缘关系的人的总体D.存在血缘关系的姓氏相同的家族的结合6.在家庭发展史上,人类由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A.血缘家庭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D.核心家庭

7.由于农民采用新技术和劳动时间延长、生产效率提高而导致的剩余劳动力是()

A.效益型剩余B.结构型剩余

C.替代型剩余D.积累型剩余

8.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A.人口、管理体系、一定的地域、同一类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社区意识

B.人口、管理体系、一定的地域、村庄、社区意识

C.集镇、管理体系、同一类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社区意识、人口

D.村庄、集镇、管理体系、人口、社区意识

9.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农村社区最早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制时代

C.封建社会D.文明时代

10.农村城镇化(城市化)是()

A.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有现象B.发达国家的特有现象

C.世界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现象

11.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是()

A.阶级分层和非阶级分层B.职业分层和职务分层

C.经济分层和政治分层D.权力分层和声望分层

12.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到另一个高低不同的位置上是()

A.代内流动B.结构流动

第 1 页

C.垂直流动D.横向流动

13.文化的主要特性有()

A.象征性、复合性、不变性、多样性B.复合性、不变性、多样性、共享性

C.象征性、复合性、多样性、共享性D.普遍性、非创造性、复杂性、象征性

14.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三个层次是()

A.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B.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文化丛

C.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传播D.文化变迁、文化丛、文化模式

15.联合国曾经规定,小康生活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在()

A.20%以下B.20—40%

C.40—50%D.50—59%

16.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对特定的个别对象所进行的调查是()

A.普遍调查B.重点调查

C.个案调查D.抽样调查

17.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文献法和()

A.分析法B.问卷法C.演绎法D.比较法

18.社会控制的对象是()

A.社会规范B.社会问题C.社会秩序D.社会行为

19.在社会控制的类型中,通过一定的控制机构实施的有组织的社会控制是()

A.内在控制B.消极控制C.外在控制D.正式控制

20.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现代化起始于16世纪的()

A.北美B.日本C.欧洲D.中国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1.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到20世纪初期,世界社会学研究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_____国。

22.家庭是以___________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23.核心家庭通常是指一对夫妻及其____________组成的家庭。

24.亲子关系是指_____的关系。

25.农村家庭中的婆媳关系是一种间接的___________关系。

26.就国际社会学界的共同看法而言,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两种社区是___________和城市。

27.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是___________。

28.按照四分法,可将文化划分为智能文化、___________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大类。

29.我国农村城市化(城镇化)的方针之一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___________。

30.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性、复杂性、时代性、多样性。

31.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___________制度。

32.在抽样方法中,按相同间隔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_抽样。

33.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___________%,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___________%,即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34.社会调查一般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设计、实施和总结四个阶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3分,共10分)

35.农村社会组织(2分)

36.农村家庭结构(2分)

37.社会问题(3分)

38.社会调查(3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9.简述农村组织的构成要素。

40.简述农村群体的主要类型。

41.简述社会流动的含义和特征。

42.我国农村居民的交往方式有哪些基本特点?

43.简述我国社会福利工作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4.联系实际阐述目前我国农村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5.联系实际阐述我国农村现阶段存在着哪几个主要的社会阶层,以及研究农村社会阶层问题的意义。

46.联系实际阐述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目标的基本方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村社会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2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2.C3.D4.D5.D

6.C7.A8.A9.A10.C

11.A12.C13.C14.A15.C

16.C17.B18.D19.D2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1.美22.婚姻和血缘23.未婚子女24.父母和子女

25.姻亲26.农村

27.社会分层28.物质29.小城镇30.普遍31.社会救助

32.等距(系统或机械随机)33.10734.选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3分,共10分)

35.农村社会组织是农村居民依据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程序和结构结合而成的社会共同体。

36.农村家庭结构是指农村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37.社会问题是指那些严重破坏社会秩序、阻碍社会进步,影响到社会多数成员(或相当一部分成员)的正常(公共)

生活的社会现象。

38.社会调查是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的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9.(1)有一定数量和共同目标的成员。

(2)有一定的权力中心及权力分层系统。

(3)有自己的章程、基本条件和手段。

(4)有一定的信息沟通渠道。

(5)有自觉的约束力和组织意识。

40.(1)血缘群体。

(2)地缘群体。

(3)业缘群体。

(4)趣缘群体。

(5)志缘群体。

41.(1)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由某个社会位置向其他社会位置的移动,它既表现为个人社

会地位的变更,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社会学所说的社会流动有别于人口学上的人口变动和人才学上的人才流动。

(3)社会流动既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是指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社会流动,特殊性是指不同社会

中的社会流动是不同的。

42.(1)交往的对象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

(2)交往范围相对较小。

(3)交往形式具有直接性和浓厚的情感特征。

43.(1)组织社会福利生产;

(2)举办社会福利事业机构;

(3)开展优抚工作,提供社会服务;

(4)发展康复事业;

(5)实施残疾人特殊教育。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4.问题:

(1)各种组织目标混同、职能重叠。

(2)农村社会组织成员的产生不规范、不科学。

(3)有些地方农村组织的瘫痪和职能被扭曲给农村的社会经济正常运行造成了障碍。

(4)一些地区农村党组织作用的削弱,导致社区秩序的失控。

对策:

(1)改变组织的管理体制,由功能高度集中的单一行政组织向功能分化各司其职的多种社会组织过渡,在领导

体制上实行分层负责。

(2)加强党的建设,实行党政分开,党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和抓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行政组织、经

济组织独立行使权力的职能。

(3)培育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社会组织如金融、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等。

(4)加强村民委员会的建设。

45.我国农村现阶段的主要社会阶层有:(1)农业生产经营者(包括农林牧副渔业)阶层;(2)农村知识分子阶层;(3)

亦工亦农阶层;(4)农村基层干部阶层;(5)个体私营企业主阶层

研究农村社会阶层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农村存在不同阶层是客观历史现象,揭示这种现象是

农村社会学的任务之一;(2)不同阶层有不同利益,研究农村阶层问题有助于正确处理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3)研究农村社会阶层是研究农村社会流动的重要前提。

46.(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努力建设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设经济、生态、技术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化农业。

(5)发展农村科技、教育、加速农村智力开发。

(6)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社会繁荣。

中国自考人(.cn)——改写昨日遗憾 创造美好明天!用科学方法牢记知识点顺利通过考试!

第二篇: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A.“生物有机体”说

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

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A.社会进化论

B.历史循环论

C.社会均衡论

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A.个人流动

B.代内流动

C.向上流动

D.水平流动

4.社会保险是(B)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

5.(C)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B)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A.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

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

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15.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C)

A.消极的控制

B.外在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控制

16.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B)

A.家长制

B.古典管理理论

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当代管理理论

17.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D)

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不充分就业

18.我国的基本国策是(B)

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B.计划生育

C.缩小城乡差别

D.扶贫

19.“后工业社会”论是(A)提出的 A.贝尔

B.弗兰克

C.奈斯比特

D.达伦道夫

20.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D)

A.城乡对立

B.缩小城乡差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

21.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A)

A.芝加哥学派

B.纽约学派

C.华盛顿学派

D.哈佛大学学派

2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A)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23.(C)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2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25.孔德在(C)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原理》

C.《实践哲学教程》

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26.“镜中自我”是(B)提出的

A.米德

B.库利

C.布鲁默

D.托马斯

27.“工作安定”属于(B)需要

A.生理的B.安全的C.归属的D.自尊的

28.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A.个人流动

B.代内流动

C.向上流动

D.水平流动

29.社会保险是(B)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

二、多项选择题: 1.(ABC)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A.生存

B.享受

C.发展

D.自我实现

2.需要的特点包括(ABC)A.必然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广泛性

3.根据交往的性质,把社会交往划分为(ABCD)

A.竞争

B.合作

C.冲突

D.顺应 4.人类生存环境包括(AB)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政治环境

D.经济环境

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AB)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第三信号系统

D.第四信号系统

6.社区分析的框架有(ABC)

A.人文区位学

B.文化人类学

C.社会系统理论

D.结构分析学

7.未来社会学分为三个学派(ABC)

A.经院学派

B.罗马俱乐部学派

C.赫德森学派

D.人文学派

8.社会流动按照流动主体划分为(ABC)

A.个人流动

B.家庭流动

C.群体流动

D.集体流动

9.社会保障的特点有(ABCD)

A.经济保障

B.社会性

C.合法性

D.人道主义

10.人文环境失调包括(AB)

A.社会关系失调

B.人与环境关系失调

C.群体失调

D.地区失调

11.道德是靠(AB)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

A.人们的内心信念

B.社会舆论

C.法律

D.规范

12.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BCD)

A.普遍性

B.变异性

C.相对稳定性

D.阶级性

13.维科认为世界民族都经历了(ABC)的历史阶段。

A.神的统治

B.贵族统治

C.人民统治

D.氏族统治

14.社会保障包括(ABC)几项内容。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援助

15.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ABCD)

A.政治原因

B.人口惯性

C.文化的影响

D.社会因素的影响

16.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ABC)

A.个案工作

B.团体工作

C.社区工作

D.集体工作

17.解释贫穷问题的理论有(ABC)

A.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B.贫穷文化论

C.社会环境剥夺论

D.人口基础论

18.社会分层的标准有(ABC)

A.财富

B.声望

C.权力

D.职业

三、简答题:1. 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答:社区的要素,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实体,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

1.以一定的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居民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已所属的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 简述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答:第一,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

第二,早婚、违法婚姻问题严重。

第三,独生子女问题。

第四,老人赡养问题。

第五,离婚问题。3. 简述社会问题的成因。

答:教科书 P295-297(4.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内涵。

答:1.以一定的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P118

5. 简述科层制的内涵。1.以一定的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P170)

6.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涵。社会现代化也就是说,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P386)

7. 简述越轨行为的内涵。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在这种条件下,越轨行为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某一社会群体。P283

8. 简述社会变迁的原因。1自然环境的变化2人口变动3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4社会生产力的变化P357-361 9. 简述社会趋同论的基本内容。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尽管有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的越来越相似(P390)

10.简述社会工作的功能。.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个人生活。2.挖掘潜能,促进其发展。3.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4.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P338-339

11. 简述“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设计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推崇刻苦工作,经济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其认为工人是为了挣钱才来工厂做工的,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也使工人成为机器和工具,运用这种方式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更大剩余价值,因此遭到批判。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理论认为工人不仅仅是为钱来工厂做工的,而是具有多方面的需求的。这种理论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对人给予基本关心,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这种理论开了管理理论之新风,对管理实践起了巨大的影响,我们今天许多管理的思想就来源于次理论(P167/169)

12.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1.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的革新,全面的现代化。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物质建设,精神建设,社会建设以及个人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现代化;2.社会现代化,必须以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教育不发达,就不具备现代化的基本条件。3.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的长远的追求,一个国家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条件,不断进取才能完成这项任务。(P386-387)

13. 简述社会趋同论的基本内容。(同上一个一样

14.简述社会交往的意义。1。有利于个人成长2。是文化传播的手段3。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P56-57

15.简述社会舆论的特点。

1、现实性强

2、集体的产物3大众传播(P280-281

四、论述题:1.浅述社会保障的功能。1.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是向老.弱.病.残无业人员等提供物质帮助,保证这些处于不利环境的社会成员的安全。2.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通过向不辛者提供保障,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从而保持社会稳定。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通向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保障,可以使其劳动潜力不致丧失,而是为它的发挥创造基本条件。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社会保障通过合理收入的再分配,向蒙受不幸者提供参与公平竞争的基本条件。通过收入再分配,调节社会成员收入上的过分悬殊,这也是社会进步的目标。5.社会保障也有反功能:第一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和政府通过此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第二在实行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利于人潜在能力的发挥。(P330-331 2.根据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理论,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一谈你对我国新闻媒体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认识和看法。具体来说社会舆论分两种控制,制:积极的社会控制作用代表社会正义是一种正确的意见时“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就指这种情况,例如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中对某些干部的贪污、腐败的议论甚多,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了这咱现象的发生;社会舆论未必部能对社会现象给正确的评价,特别是在新生事物出现之初更是如此。这时革新者畏于人言,就可能改变自己的做法,这时就是消极作用了。比如(看法请自己写)(P281)

3.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P364)太多了

4.比较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异同。从形式上看,不论哪一种现代化,都是采用现代科技技术来发展经济,但从实质上看,二者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模式。其特点为高生产.高工资,高消费高物价高债务和高度精神空虚。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强调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强调建设精神文明。这才是全面的,理想的,真正的现代化。第二,从实现现代化的基础看,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因而现代化命运掌握在资本家手中,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现代化的命运掌握在生产者手中。第三,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来看,资本主义现代化是通过对本国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疯狂掠夺,特别是依靠侵略战争,殖民化实现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则不能靠剥削和掠夺,只能依靠解放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全国人民的勤奋来实现。

5.试述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解决的办法。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为:1.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2.人口素质低。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人的文化和精神素质。

人口问题的成因:1.政治原因。人口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的政治和政策有直接关系。人多力量大。2.人口惯性。我国两次生育高峰,为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这种惯性影响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消除,所以我过人口仍将大幅度增长。3.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崇尚大家庭制度和多子多福。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我国人口尚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

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2.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将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3.我国人口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4.我国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解决的具体办法:1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少生优生,不早育超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2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文化素质

3、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就业压力,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在生产的矛盾。(P301-306)

6.简述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联系社会现实,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发挥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的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正是因为如此道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违反道德的行为具有控制作用。虽然道德不像靠强力来推行,也不像法律那样普遍适于国家的所有居民。应该指出道德的约束作用也有限,因为道德具有阶级性、集团性。尤其在社会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道德控制更受到了挑战。例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来思想的侵入,某些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明显示的变化。而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但是无论如何,人类需要量要道德,在当条件下,建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提高全民的道德水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274-275

第三篇:电大园艺本科《农村社会学》试题B答案

7338《农村社会学》试题B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总计30分)1.B 2.C 3.A 4.A 5.A 6.A 7.C 8.A 9.B 10.A 11.C 12.A 13.C 14.D 15.C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总计15分)

1.ABCE 2.ACDE 3.ABCDE 4.ACE 5.ABE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总计10分)

1.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2.它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而结成的群体,其成员交往频率高,相互关系具有“直接性”,群体中具有较多感情色彩,具体形式有家庭、邻里和娱乐群体等。3.是农村居民有计划地组合起来,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的社会群体。

4.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5.是指社会各组成部分及社会系统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指社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

四、简答题(第1、2题10分,第3题5分,总计25分)

1、简述习俗的控制作用。

答:习俗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作用也相当广泛。无论什么人,从小到老,随时随地,一举一动,莫不受到它所在社会的习俗的熏陶和影响,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它。习俗的作用有大有小,小到调整每个人的穿衣戴帽,大到调动成千上万人一致行动。

农村村落生活的长期稳定性形成了大量习俗,它们的社会控制作用表现为:调整人们的行为,使之互相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忧郁文化的传递作用,每个人在少年儿童社会化时期就已经学到了许多习俗规范,有些习俗已经内化为人们的习惯性行为,或者成了人们评价社会行为的标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习俗的社会控制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任何一种习俗都是特定的社会产物,当这种社会处于上升时期,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时,与此相适应的风俗习惯就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2.简述文化有什么特征和功能。参考答案

主要知识点:文化是由于人们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来的,它在群体生活和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方面:(1)行为导向。(2)社会整合。(3)维持秩序。(4)社会传续。3.造成农村社会流动的动因是什么?

答:(1)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乡镇企业发展是农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

(2)城镇化速度加快促进了农村社会流动;

(3)市场因素正逐步扩大,权利因素逐渐减弱是农村社会流动的重要原因;(4)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诱导农民社会流动。

五、论述题(每题10分,总计20分)1.试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支持条件。参考答案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支持条件(主要知识点)(1)积极的农村政策。

(2)减少农民,逐渐取消户籍制。(3)农村居民的艰苦奋斗。每一点再详细分析叙述。2.试述农村城镇化必然性。

答:农村城镇化作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根源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地说:

(1)工商服务业比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再具体叙述一下)

(2)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再具体叙述一下)

(3)城市的现代文明吸引着农村居民,促进农村城镇化。(在具体叙述一下)上述分析表明,农村城镇化不仅是农村发展的普遍趋势,而且还有客观必然性,因而是农村社区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历史过程。

第四篇:《农村社会学》平时作业及答案

《农村社会学》平时作业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提出社会学一词的社会学家是()。A.斯宾塞 B.孔德 C.韦伯 D.迪尔凯姆

2.以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的研究对象()。A.农业社会学 B.农村社会学 C.农村经济学 D.农业推广学

3.农村社会的主体是()。

A.农村人口 B.小商人 C.农民 D.乡镇企业工人

4.由已婚的兄弟姐妹家庭组成的是()。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5.农村自治组织是指()。

A.乡镇党委会 B.村党支部 C.村民委员会 D.乡镇人民政府

6.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过度城市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融合 8.社会问题都有许多成因,其中最主要的成因是()。A.政治条件 B.经济基础 C.文化基础 D.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 9.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占有淡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

A.1/2 B.1/3 C.1/4 D.1/5 10.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

A.社会行为规范 B.政治条件 C.出身 D.环境

11.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失范行为的理论是()。

A.失范理论 B.手段-目标论 C.标签论 D.亚文化群体论

12.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A.政治保障 B.精神保障 C.安全保障 D.经济保障

13.社会救助体现的是()。

A.集体主义精神 B.平均主义精神 C.互助主义精神 D.人道主义精神

14.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A.科学技术 B.劳动手段 C.劳动工具 D.劳动对象 15.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可能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和社会制度,但现代化的道路相同,这种观点属于()。

A.依附理论 B.趋同理论 C.均衡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16.《农村社会学》创刊于()。

A.1917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51年

17.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社会调查,1949年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为()。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兴国调查》 C《长岗乡调查》 D《才溪乡调查》

18.农村文化的基本特点是()。A.粗犷 B.质朴 C.丰富 D.高雅 19.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20.农村居民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方式是()。A.劳动方式 B.消费方式 C.婚姻方式 D.文化娱乐方式

21.社会分化产生社会差别,其基础在于()A.国家不同 B.时代不同 C.资源不同 D.人员素质不同

22.社会控制的准则是()。

A.社会文化 B.社会道德 C.社会规范 D.习俗

23.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4.衡量一个社会系统处于何种社会性质的指示器是()。

A.社会分化 B.社会分层 C.社会流动 D.社会变迁 25.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

A.道德 B.习俗 C.舆论 D.宗教

26.我国有关老年人的法律和规定,划分老年人的标准是()。

A.55岁 B.60岁 C.65岁 D.70岁

27.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A..政治保障 B.精神保障 C.安全保障 D.经济保障

28.被认为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是()。A.生存权 B.发展权 C.受教育权 D.选举权

29.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A.科学技术 B.劳动手段 C.劳动工具 D.劳动对象

30.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

A.社会进化 B.社会改革 C.社会进步 D.社会倒退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学的特点有().

A.逻辑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应用性 E.前瞻性

2.社会的构成要素包括()。

A.人口 B.动物 C.社会活动 D.文化 E.自然环境

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

A.教导生活技能 B.学习社会规范 C.学习谋生手段

D.确定人生目标 E.培养社会角色 4.初级群体的基本形式有()。

A.家庭 B.家族 C.儿童游戏群体 D.邻里 E.学校

5.新型合作医疗保健制度重建的原则()。

A.互助互济、共担风险 B.因地制宜、费用低廉 C.专款专用、民主管理 D.人人参与,惠及全民

E.保证质量,加快速度

6.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场所包括(). A.家庭 B.游戏群体 C.邻里 D.劳动群体 E.大众传媒

7.农村家庭的功能有()。

A.经济功能 B.生物功能 C.消费功能 D.抚育和赡养功能 E.休息与娱乐功能8.影响决定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有()。

A.生产方式 B.自然环境 C.科学技术 D.传统习俗、价值观念 E.政治制度

9.社会分化的生物因素有()。

A.性别 B.年龄 C.种族 D.智力 E.健康程度

10.社会保障的功能表现在()。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民生功能 D.社会功能 E.民主功能

三、配伍题 1.乡村建设运动;()2.初级社会群体:()

3.社区:()4.社会问题:()5.社会现代化:()A.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

生活共同体。

B.是指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杜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

们关注,并需要采取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C.是指那些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它包

括家庭、邻里,朋友群体等。

D.是指社会各组成部分及社会系统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指社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

E.是指20世纪20一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滇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晏阳初领导的华平民教育运动。

四、简答题 1.简述家族的功能。

2.决定和影响生活方式有哪些主要因素?

3.社会保障具有哪些功能?

4.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主要内容。

5.简述农村阶层分化的特点。

6.简述习俗的控制作用。

五、论述

1.试述村民委员会的特点和职责、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试述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作业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C 7.C 8.A 9.C 10.A 11.D 13.D 14.A 15.B 16.B 17.A 18.B 19.A 20.A 21.C 22.C 23.A 24.C 25.A 26.B 27.D 28.A 29.A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CDE 3.ABCDE 4.ACD 5.ABC 6.ABCDE 7.ABCDE 8.ABCDE 9.ABCD 10.ABC

三、配伍题

1.(E)2.(C)3.(A)4.(B)5.(D)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

主要知识点:主要表现:(1)有助于个体完成社会化。(2)有助于其成员学习社会规范。(3)家族有利于培养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4)家族对其成员的支持。(5)家族有一定的社会控制功能。

2.参考答案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影响和制约着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是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影响生活方式。

此外,政治制度、社会心理和个性等等也是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3.参考答案

先概括社会保障功能的含义:是指社会保障行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所起的作用。

(1)社会保障的政治功能 再具体叙述一下(2)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 再具体叙述一下

4.参考答案

(1)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2)人们最基本的交往发生于物质生产领域,生产领域的交往形成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形成社会的基础结构。

(3)人们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形成其他社会关系,它们与社会的基础结构相适应。

(4)生产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总合起来成为整个社会。

5.参考答案(1)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它促进

了社会发展总水平的提高。

(2)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兴起、小城镇建设加快的相互作用中加快加大的。

(3)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在市场因素逐步扩大,权利因素逐渐减弱的新机制下出现的。

(4)农村阶层结构变动存在着不稳定性,并伴随产生了边缘群体。

(5)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存在着整体性和不平衡性。

(6)农村阶层结构变动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使农村社会呈现更加复杂化的趋势。

7.参考答案

习俗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作用也相当广泛。无论什么人,从小到老,随时随地,一举一动,莫不受到它所在社会的习俗的熏陶和影响,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它。习俗的作用有大有小,小到调整每个人的穿衣戴帽,大到调动成千上万人一致行动。

农村村落生活的长期稳定性形成了大量习俗,它们的社会控制作用表现为:调整人们的行为,使之互相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忧郁文化的传递作用,每个人在少年儿童社会化时期就已经学到了许多习俗规范,有些习俗已经内化为人们的习惯性行为,或者成了人们评价社会行为的标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习俗的社会控制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任何一种习俗都是特定的社会产物,当这种社会处于上升时期,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时,与此相适应的风俗习惯就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论述题 1.参考答案

村民委员会的特点:(1)群众性。(2)自治性。(3)基层性。(4)地域性 注:每一点再详细

叙述一下 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1)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依法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

条件。

(2)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村和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3)办理本村的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

(4)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协助有关部门对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进行教育、帮

助和监督。

(5)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并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2.参考答案

知识要点

(1)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

(2)农村养老保险应坚持低标准。

(3)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应坚持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做法。

(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用储备积累的做法,自助为主、互济为辅。

(5)用一体化思想设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五篇:农村社会学范文

中国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及方法论述评

学术界对中国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一直存在争论,有论者指出,“对研究单位可以有多种选择,而选择不同的研究单位对所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影响。”(孙立平,2000:18)在这些争论中主要有四派观点,第一种认为村落是研究乡土中国的基本单位,如费孝通先生指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费孝通,1998:9)这一派采用的所谓“微观社区研究法”实则就是马林诺夫斯基所倡导的“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第二种是在“村落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研究”,这一派把研究视野限定在一个地区,如黄宗智先生指出“集中于一个地区使我们有可能把它作为一个内部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来研究。”(黄宗智,2000b:21)此派往往采用的就是“现实类型比较方法”,如黄宗智把长江三角洲与华北平原的研究对比。

第三种把“集镇”或“乡镇”作为基本研究单位,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施坚雅(G.Willian Skinner)这一学派注重解读乡村市场网络、经济形态以及国家权力在乡村的运作等问题,注重的是“大传统”,即是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的传统。第四种,是把“农户”作为基本研究单位,这一派在20世纪80年代初露端倪,但没有取得大的进展,直到21世纪初最近两年徐勇教授等人提出“重识农户”,认为“三农研究的事实原点是2.5亿个农户。农户长期是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交往,以及政治责任单位。对于中国农村来说,其历史传统既不是以个人为基点,也不是集体式的归宿。即使经历公社化,还得回到农户这一基本起点。”(徐勇、项继权,2006)

下面围绕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这条线索把已有研究进行一下梳理,并就各派研究局限进行一些评论。

一、村落个案研究

对中国农民、农村问题的关注最早是由旅居中国的海外学者发起的。最早的村落研究是由时任上海沪江大学教授的美国学者葛学溥进行的。他带领学生分别于1918年、1919年和1923年对广东凤凰村进行了调查,并于1925年出版了《华南的乡村生活:家族主义的社会学》(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The Sociology of familism)(Daniel Harrison Kulp,1925),此后不久,1936年费孝通在对江苏吴江庙港乡的开弦弓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深入调查,后带着调查资料留学英伦,靠这些资料在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等人指导下写出了《中国农民的生活——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即后来翻译成中文的《江村经济》一书。此类研究还有杨懋春对山东台头的研究和杨庆堃对“鹭江村”的研究(杨懋春,2001;Yang CK,1959)同时还有一批支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西方学者,如威廉·韩丁对“长弓村”即张庄的研究写成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记实》(Fanshen:A Documentary of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和大卫·可鲁克对“十里店”的研究:《十里店: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Ten Mile Inn)(Hinton,w,1966;Crook,D.and Crook,1959)

以上这些研究都是一个村庄的个案研究,这种研究在新中国成立不久随着社会学、人类学学科被取消曾一度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学、人类学恢复重建,此类研究才再度兴起。代表的研究有王铭铭对溪村研究写成的《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王铭铭,1997)。折晓叶对超级村庄万丰村的研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折晓叶,1997)毛丹对浙江尖山下村的研究:《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毛丹,2000)。于建嵘沿着毛泽东当前湖南农民运动考察的路线进行细致调查写成的《岳村政治》(于建嵘,2001)。代表研究还有黄树民的“林村”研究,吴毅的川东“双村”研究,刘朝晖对乔乡村落“新江村”的研究等等。(黄树民,2002;吴毅,2002;刘朝晖,2005)

以上列举的这些研究都是对一个村庄的研究。但这种一村一地的散点研究能否代表中国农民和农村的真实情况,也一直存在争论。因为村落生活千姿百态,每个村落都有自身的一些特殊约束条件。村落的个案调查,尽管可以做得非常深入细致,但也容易囿于个案的特殊性而失去普遍的解释力。(李培林,2004:7)

对村落个案研究的批评也一直存在。费孝通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留学时的同学爱德蒙特·利奇(Edmund Leech)教授在1982出版的《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一书中以费孝通的研究为例提出了“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个别社区的微观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的问题(费孝通,1993:1-2)“不过费孝通先生很早就意识到,村落研究中存在个案解释力的局限问题,从乡村工业的型式比较,到小城镇的类型比较,再到农村去与发展的模式比较,他一直在探索乡村社区的研究的现实类型比较方法,试图通过这种类型比较,走出村落个案的局限。”(李培林,2004:7-8)

“现实类型的比较法”更多地运用于下文谈到的超出村落视野的区域研究。

二、以区域为单位的研究

在中国,“区域研究”几乎与“村落研究”同时起步,而且同样是由在中国居住的海外学者推动的。金陵大学的卜凯(J.L.Buck)教授曾于1921年至1925年对中国七省17县的2866个农场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调查,并于1936年出版了《中国农家经济》一书。(卜凯,1936)费孝通在完成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及《江村经济》一书后意识到“微型社区研究法”即“村落个案”研究中存在个案解释力的局限问题。并指出“单靠江村是不足为凭的。”(费孝通,张之毅,1990:6)所以运用类比研究方法对云南三村进行了研究,并认为“通过类型比较法是有可能从个别逐渐接近整体的。”(费孝通:1996:369)

然而,英国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Freedman Maurice)却认为这种多村落的研究,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区域研究,仍没有跳出村落研究的窠臼,仍将视野局限在村落或村落之间。弗里德曼批评道:不能以村庄的数量“堆积出”一个中国来。弗里德曼在《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和《中国宗族与社会:福建和广东》两部著作中把村落社会置于区域社会中来审视,以此来批判村落民

族志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建构“反映中国整体社会”的理论企图。(刘朝晖,2005:14)

谈“区域研究”不能不提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在中国的调查。1908年至1945年满铁对中国的华北、华东、东北等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调查,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0年至1944年对华北地区进行的调查,这次调查的资料后来编成了六卷本的《中国农村惯性调查》,详细记录了冀鲁两省六县六村的情况。这部分资料成就了许多“区域研究”的学者。

马若孟(R.H.Myers)据此写成了《中国农民经济:1890-1949年河北山东的农业发展》(马若孟,1999)黄宗智对这些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处理写成了《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黄宗智,2000a)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在前两部著作的启迪下对资料进行了重新解读,写成了《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杜赞奇,2003),杜赞奇在这部著作中的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理想类型”(ideal type)的划分。杜氏在书中对所研究的沙井、冷水沟等六个村庄按“富裕还是贫困;宗族和宗教组织是否在乡村生活中起主要作用;距主要城市远近”三个标准分为四种理想类型。

黄宗智在另一部区域研究的著作《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中,指出将研究视野“集中于一个地区是我们有可能把它作为一个内部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来研究”但同时“区域研究的缺点在于没有一个地区能够适当的代表整个中国的复杂情况”(黄宗智,2000b:21)

在这个意义上区域研究遇到了与“村落个案研究”一样的方法论困境。黄宗智运用了类似于费孝通所说的“现实类型比较法”,黄把“过去研究过的华北平原作为参照系”与长江三角洲的研究比较。(黄宗智,2000b:21)

然而这种现实类型比较仍然难以走出个案解释力的局限,“只不过把局限的范围大大的扩展了。现实类型的局限性主要在于,这种比较类型不是经过抽象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不具有超越个体经验的普遍解释力,也不是经过还原的原型(prototype),不具有历史寻根的意义。由于现实类型的无数多样性,因此最后的分类需要某些简单的标准,但这样一来就会发现所谓类型只是某个方面更加突出一些而已,类型之间的共性多于它们之间的不同,于是就会提出,是否需要理想类型来强化解释力的问题。此外,已有的村落现实类型的比较,多半都是一种横断面的或共时性的比较,因此缺乏对纵深或历史性过程的比较解释力,这些缺陷都限制了村落现实类型的对话能力。”(李培林,2004:8)

鉴于这种局限,李培林教授在研究方法上另辟蹊径,试图建立一种对中国村落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想类型。李培林所研究的“羊城村”代表珠江三角洲城郊地区进入终结过程的村落。这个“羊城村”在现实中有一个村作为基本的塑造底版,但却有许多原型。(李培林,2004:11-12)这如同小说中人物和故事情节,“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这种抽象意义的理性类型的建构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微观社区研究”即村落个案研究和区域研究的方法论局限。因为这种理想类型的视野已不仅仅局限于村落之内和村落之间而扩展到了村落之外。这不仅因为“羊城村”这个村落本身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理想类型,而且“村内”流传的许多“故事”是发生在“村外”的。那些经过提炼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则生动而丰富的再现了村落和区域发展变迁的全景。

虽然弗里德曼认为仅仅对多个村庄的研究并不意味着是“区域研究”。但“微观社区研究”即“村落个案研究”与“区域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是很难割裂的。前者是将视野局限在“村落世界”之内,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采用的民族志的研究策略,这种研究策略暗含了一个判断:中国村落是相对独立,静止封闭和自成一体的。后者一定程度上是将视野局限于村落之间,通过比较分析,关注的是区域的发展变迁。一定程度上讲这两种研究策略都是对乡村社会“小传统”的关注。忽略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运作、经济结构的转换等“大传统”。所以有学者主张,应该把集镇或乡镇作为基本研究单位,以使被忽略的“大传统”提起关注。

三、以集镇或乡镇为基本研究单位的乡村研究。

把集镇或乡镇作为一种研究单位来解读中国乡土社会,一直以来被关注的很不够。“一方面是由于乡镇所在地往往是被设墟的地方。在历史上,历代王朝统治的官僚建制只是到县,县以下的大片地区并没有设立行政机构,因此墟市即现今乡镇所在地在当代的乡民社会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以往的历史学家多以府、州、县以上的历史为研究对象,而人类学则大都在自然村落做参与观察,乡镇这一级则介于两者中间而被忽略了”(杨彦杰,1996,转引刘朝晖,2005:5)

许多学者将施坚雅(G.Willian Skinner)推为中国集镇(市场)研究的开创者,实则不然,对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是由中国社会学家们开始的。乔启明和杨懋春曾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受过农村社会学的训练,最早意识到市场体系的社会意义。乔启明的代表作是《乡村社会区划的方法》(1926)和《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区之研究》(1934)。杨懋春先生一生都在关注集镇,并将其作为研究乡村的基本单位。在其博士论文《中国的集镇制度与乡村生活》中系统地研究了集镇制度与中国乡村生活的关联,在《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中也论及了农村市场问题,而在《中国的集镇区域乡村社区》中则对集镇和农村的市场作了更系统的研究。(杨懋春,2001;1963:23-39)对中国农村市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旅美学者杨庆堃,施坚雅认为杨庆堃1932到1933年做的实地研究至今仍是第一流的,杨庆堃的代表作是《华北地方市场经济》(A North China Local Market Economy,1944)(施坚雅,1998:56)

费孝通也曾对集镇问题做出了重要研究。费指出,“中国有五种人口集中在社区类型:村庄、有城墙的或驻军的镇、暂时的市场、市镇和通商口岸。”(费孝通,2006:58)费孝通在这里将临时市场、有驻军的镇和有市场的镇作了区分。临时市场是在地方上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上面推行下来的东西,这种临时的市场不代表一个社区。“市场”只是因交通方便而选出的一块地方。虽然日中十分人山人海,集中于市,但日落时就会散去,晚上就空空如也。而有市场的镇则是一个永久的社区。而有城墙的或驻军的镇则是政治中心,关注安全和防护。驻军的镇是作为传统的官僚当局和有钱绅士们的驻地,而市场镇是农民的地方工业和比较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的联

系环节。(费孝通,2006:64-67)

关于费孝通对市场、集镇的这种区分及其职能的分析,施坚雅提出了质疑:“尽管费关于驻防镇和集镇的构想很有启发性,但他关于县治和其他行政中心通常不具有商业职能的设想是个明显的错误。在这方面我所调查的所有县城都至少拥有一个市场,并可以按照他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归类于一种已知的中心地。同时可以建立行政中心,也可以建立非行政集镇。”(施坚雅,1998:9)

施坚雅这里是强调以军事、行政为中心的城镇也同样具备商业功能。台湾学者刘石吉在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专业市镇后也得出了与施坚雅类似的结论:“随着宋代工商业的发展,原自乡村地区的草市逐渐演变为商业性的聚落;而军事性及以行政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化为工商业的据点。”(刘石吉,1987:1)

也正是受这些学者的启发,施坚雅对中国的市场做出了更为系统地研究。施坚雅“研究的关注点,是如何从底层的研究中概括出解读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模式和框架。所以在他看来,研究的基础单位不能局限于村落划定的地域边界,要注重研究农村经济社会关系的网络,而这个网络的中心,就是农村的集市(市场)。所以,以集市为中心的农村经济社会网络,才是打开理解中国社会结构之门的钥匙,才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研究单位。”(李培林,2004:36)

施坚雅在《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一书中运用德国学者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和奥古斯特·罗西(August Losch)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将中国的中心地分为六个层级,即小市、基层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城市和地区城市。将城市化分为基层市场(Standard market)中介市场(intermediate market)和中心市场(Central market)(施坚雅,1998:1-23)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有的公社几乎都改造成乡镇,改革的深入也使乡村市场愈益繁荣,在这一背景下一些社会学学者提出了“集镇社会学”,并出版了《集镇社会学》(邹农俭等,1989)。但这一提法并没有太大影响。

除此之外,将农村市场作为准入乡村研究的还有一些历史学者和经济学者。如台湾学者刘石吉的《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李正华的《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和石忆邵的《中国农村集市的理论与实践》等等。(刘石吉,1987;李正华,1998;石忆邵,1995)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公社被乡镇所取代,而且伴随着乡村工业的发展,对集镇的关注逐渐转移到乡镇上来,或者将乡村市场化与乡村工业化作为同一范畴来研究。而这种以集镇或乡镇为基本研究单位的研究与前文所说的以村落和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有很大差异。如前文所述,村落研究和区域研究都是将视野锁定在村落之内或村落之间,而且村落研究假定村落是静止封闭、自成一体的。然而,集镇研究的假设与此相反,认为村落与外界是相互关联、互通有无的。村落的基层市场、与镇上的中介市场和县城一级的中心市场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共同构成一个“市场网络体系”。

李培林用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Redfield)的“大传统”(Great tradition)和“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来区分两者。认为前者注重解读的是“小传统”,那是人类学和中国乡村社会学的传统。后者注重解读“大传统”那是经济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的传统。(李培林,2004:36-37)

孙立平教授也指出,以村庄为研究的基本单位,看到的往往是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乡土性的层面,而忽视国家的权力在农村中的存在。相反以乡镇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虽有利于对国家因素的观察与分析,同时也容易忽视农村社会生活中的那些乡土和日常生活的因素,从而导致对农村日常生活自主性的低估。二者之间体现为“本土性视角”与“国家中心论视角”的对立或说“乡土性模式”与“整体性模式”的对立。为解决这一矛盾有两条路径可循:其一,力图在多次研究中有意选择不同的研究单位,在总体上克服研究单位选择的片面性。其二,找到一种兼顾两种不同研究单位的研究策略。“过程——事件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研究单位的偏误,在“过程”与“事件”中不同的研究单位同时以互动的方式出现了。(孙立平,2000:16-19)

孙立平及清华同仁所倡导的这种“过程——事件分析”,是试图以研究策略来克服研究单位选择上的矛盾。但如果研究单位选择本身能越出这种矛盾或同时兼具本土性和国家中心论两种视角,则可能对乡村问题的解读更有助益。而当下中国乡村的“农户”,为这种超越或说理想提供了一种可能。

下载全国2002年4月农村社会学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2002年4月农村社会学试题+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学原理〉A卷试题及答案

    东莞理工学院成教学院考试试卷(A卷) 2011年(秋季)学期 科目:社会学原理 考试形式:闭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 帕森斯的学生 K ·默顿......

    农村社会学总结

    第九章农村卫生 第一节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的农村卫生 (一)、 农村卫生的含义 是指农村社会和个人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创造符合生理、心理要求的社会环境......

    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

    《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农村社会学(Rural Sociology)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 8学时每周 学分: 承担课程教师: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

    电大园艺本科《农村社会学》期末试题

    7338《农村社会学》试题B 一、单选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是( )。 A.初级社会群体 B.社会群体 C.......

    社会学概论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孔德在下列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A) 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研究》C.《社会学原理》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定稿)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狭义的农业法,指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 尸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本站推荐]

    2014年4月 1.属于斯宾塞主要社会学代表著作的是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动力学》C.《社会静力学》 D.《政治经济学批判》 2.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发......

    2013安全生产月试题及答案

    陕南****公司 2013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答题 姓名: 部门: 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强化安全基础 推动安全发展。 2、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