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农村社会学论文
农村初中生升学情况的研究
——以河南省濮阳县徐镇镇为例
一、背景叙述
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明确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引起世界关注。知识经济就是知识成为经济的主导因素,处于中心地位。21世纪知识经济将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如何顺应这一时代潮流,正确把握发展机遇呢?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而缺乏科技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是农民,耕地少,生产技术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我国农业的现状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控制农村初中生的辍学问题。可见,把握机遇关键在于教育。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十分落后。据1990年普查统计,我国100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15,日本的1/60;1996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还有8%的地区没有达到。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7.6%,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农村即占85%。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保证农业在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生产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农村教育显得特别重要,而农村初中生的大批辍学,势必给整个农村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制约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之后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如何,原因何在,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发展下去,本次调查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二、现状描述
农村的义务教育现阶段推行的情况,大体上是不错的。但是在一些农村却是不容乐观。由于当地风俗习惯、农民的封建观念和农村初中自身的问题,导致很多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不能完成学业,大批的初中生考不上高中。在相当广的农村这种现象是存在的,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文化素质和农民的文化水平。
自从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之后,农村的九年义务教情况有了好转,但是农村的初中生升高中的现状不容乐观。以徐镇镇为例,全镇共有两所初中,每年的毕业生所能报考的只有两个县重点高中和一个县职业高中。每年两个学校毕业生有1000多人。而升入重点高中的不到30人。在2010年,两所初中共升入县重点高中为28人,升入职业高中的有70多人,而当年的毕业生却有1200多人。以往的情况更糟。在2000年到2003年中,其中一所3年没有考上县重点高中(有些是托关系花钱上的不包括在内)。
好多村庄的初中毕业生有些区外地打工,有些去其他的技校学技术了,还有些是村里闲着,没事可做,在村里整天的玩,闲逛,有时还做一些违法的事情,对于村庄建设及其不利。
三、原因分析
1.经济原因
当地的农民的收入有种地收入、外出打工收入,有的农民还经营一些小生意。当地居民的平均个人年收入3000左右。在镇上的居民的收入差距更加明显,因为所从事的工作不同,他们大多都没有了土地,一些有沿街的都做起了生意。而那些没有沿街的居民则打个零散工或外出打工,收入没有那些做生意的多。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不收费了,农村的孩子都能上的起学。当是,上高中的花费是不小的一笔数目。因为每年正式考上的没有几个,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通过找关系花钱买上的。一般如果分数差的不是太多的话(30之内),基本5000左右,这不包括学费;分数如果差50分以上的话,就要花的多一些,大概是8000或者更多。这些费用算是择校费,县里的重点高中每年都这样做,所有实际考上的学生不到一半,大部分的都是花钱买上的。在算上学费和生活费,一个高中生三年基本要花上20000左右。一个高中生的家庭基本上没有什么困难,但是上完高中上大学的学费是很高的。每个农民家庭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2.当地农民的价值观念
当地农民还在还保留一些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一般当女儿读完初中以后都不在上了,很多家长都还保留着女儿迟早要嫁出去,将来不是自己家中的人,对于女儿的投资比较小,当女儿中考不理想需要花钱找关系是,一些家长不愿意花钱,而是让女儿退学去外地打工挣钱,为家里储蓄资金,这个比例大概占30%左右。这些女孩基本上都去沿海地区打工,为家里面减轻负担,支援家里面的男孩继续读书。有些女孩在外打工一年能挣到20000多,这个数目对于农村家庭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当看到别人家的女孩每年挣那么的钱,很多目光短浅、观念落后的农民家长就不让自己的女儿在读书了,而是早早的去打工。所以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的女孩都去外打工了。
由于女孩在外打工一年能挣一两万,这对于家中的男孩也是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当一些男孩面临初中快要毕业时,有些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就主动放弃中考,家长也不反对,他们有些就跟女孩一样去外地打工去了。好多初中都没有上完就缀学了。
当地的人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高中。但是当他们看到那些从高中高考失败后回家种地或外出打工的时候,他们就隐隐约约的感到读书无用。更何况上几年高中后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又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让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多挣一些钱,为将来结婚用。
3.学校原因
应该说学校的原因是当地升高中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当地的两所初中,每年升入重点高中不到30人。这足以说明这两所学校教学质量情况。学校的老师60%的是专科毕业。那些本科毕业的老师在教学方面担当的很少,一般他们在学校做领导。教学大部分都留给了这些专科毕业的老师。这些老师教课形式比较老套,没有什么创新。当学校来了一些较好的老师时,他们在学校教课一段时间后,有了一定的名气,这时县城的一些比较好初中就会把这些老师挖走。这样导致这两所初中老师教学质量不高。由于整个县只有两所重点高中,所以竞争是比较激烈的,要想考上只有靠成绩,但是学校的教学不行,学生的成绩在整个县不占优势,所以在考试中就无法取得成功。
学校的管理也是比较松散的:学生都是走读生,学校实行开放式管理。学校里也有食堂,是为那些比较远的学生准备。这些家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从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回到学校,带着这个星期生活费,吃住都在学校。看上去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其实不然,由于学校管理松散,在学校周围有很多的娱乐场所,比如网吧、台球厅、滑冰场等。好多这些住校生吃过饭后就去那里玩。快到上课时才回教室。但是也有一些是在学校里的,但学习不多。那些学习的学生由于老师教的不好,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有待改善,学习效率就不高。
学校的环境对学生学习也不利。由于学校建在镇上,那些从较远地方来的学生,就抵制不住诱惑,去各种娱乐场所里玩。那些离家较近的学生,由于要回家吃饭,课余时间有限。但是当他们知道哪个地方好玩后,有时就逃课去了。镇上的学生一般都比较好欺负非镇上的学生。他们依仗家离学校近,就经常向外出玩的学生要钱。更甚者他们经常在学校门口或者周围聚众闹事,有时还打架。学校的管理老师对于这些闹事的学生和社会青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在学校内发生的,一般不管。因为这些老师也担心那些学生对他们的报复。
4.学生自身原因
受当地文化和风气的影响,90%多的初中生上不成县重点高中。他们在学校初中三年里,由于老师教学水平不高,学校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很多学生对学校产生厌倦,以至于自己成绩不好,对于考上职业高中都有些困难,更不用说重点高中了。他们在学校里就整天玩,有时还经常旷课,到镇上的网吧上网、滑冰、打台球等等。更严重的是在学校里拉帮结派和别人打架斗殴,不服从老师管理,甚至还打老师。有些学生在初中还没有上完,由于自己在学校表现不好,被学校退学了;有些是自己感到上学没有用,中途自己就不上了,连中考都不参加;有些是想上完初中拿着毕业证就去外地打工;有些是没有考上,家里面也没有花钱找关系。学生在学校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反而学会了一些坏毛病,吸烟、喝酒等行为在这两所中学是很常见的。
5.社会风气
由于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每年的升学率让人失望,学校管理松散,再加上当地流行的外出打工热,很多初中没毕业或者刚毕业的学生就外出打工了。学校周围又比较繁华,每到逢集的时候,又相当的乱。当地的居民对于孩子上学所报希望不大。因为他们的孩子只能去镇上的那两所初中上学,而这两所初中每年升入高中的学生又是那么的少。所以当大部分家长知道孩子不想再上学的时候,也不阻止,而是劝孩子去打工挣钱。这种不负责的行为逐渐在村里流行开来,一个村里的初中生一块去打工,而不去上学的现象现在很常见。学校的教育质量低和管理松散导致每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很少,另一方面,学校在当地的声望不好,当地的农民不对学校抱有多大的希望。没有钱和关系的家庭就劝孩子初中毕业后去外地打工;家庭比较富裕的有些对高等教育不抱有希望,等孩子初中毕业后就让他们学习技术去了。一个镇的大学生所占初中生的比例是相当的少,大概不到10%。农村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上重点高中和大学的期盼被外去打工的诱惑说超过,慢慢地在当地农村上重点高中的就少之又少。
四、趋势探讨
1、农村的高等教育现状将越来越糟糕。随着更多的初中生缀学而不能在继续上高等教育,他们将会更多的去面对经济问题,而不得不去外地打工或学习某种技能。将会在农村形成一种风气,影响其他还在上初中的学生和那些犹豫不决的是否考高中的同学。这种趋势在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将会蔓延。逐渐影响农民对于高等教育的陌生,以至于农村的家长更倾向于让自己的孩子外去打工或学习某项技能。初中生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应该是比较大的。在一个村里能有一两个大学生就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的都是接受了义务教育的初中生或初中没有上完的学生。这样下去,农村的高等教育问题没有出路,农村的孩子不能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所拥有文化水平将大大的低于城镇的孩子。
2、城乡差距将不断的拉大。由于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导致农村出来的劳动力只能从事哪些体力劳动。而体力劳动往往是没有脑力劳动获得的报酬高,这样城乡居民在收入上差距将更加明显。另一方面,由于所经历的教育不同,农村的青年所掌握的文化能力有限,在与外界交往过程中将处于劣势。个人的人脉资源将比不过城镇的青年。这样在接受教育有明显差距的背景下,个人能力和个人资源都将大大受到制约。农村的青年在起跑线上都输个了城镇的青年,以至于他们在将来的竞争中不能处于优势。这种长远的影响将决定城乡之间的差距将不断的扩大。
3、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将会很慢。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是其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而一个人素质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文化水平是要靠教育提高,个人素质是和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和所活动交往的对象有很大的关系。农村的初中教育尚存很大问题,更不用说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青年的文化水平了。农村的初中生毕业后,大部分去外地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人是很杂乱的,所接触到的人的文化水平也是比较低的。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双方都受到各自坏毛病的影响,慢慢自己也学会了那些坏毛病,影响自己的素质的提高。
4、农村的乡风建设的目标将大打折扣。农村乡风建设应该是以农民素质的提高为目标的。素质的提高要不断接受高素质的教育,或者经常接触到高素质的人。从农村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们大多不想回家,而是在城镇定居生活。这样农村的人才队伍建设受到限制。在农村里,很少有高中毕业的村民,大部分是初中生。他们的文化水平是比较低的。他们在村子里生活,每天所接触到的都是熟悉的村庄的村民。对于高素质的教育他们没有想过,感觉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农民在村里生活,不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而外界所倡导的技术下乡,又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农民的文化水平在村里是够用了,但是出了村到外地打工时,却经常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事。
5、社会风气将会继续恶化。学校周围的混乱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将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升学状况。每年较低升学率使学校的声望下降。农民对于让孩子上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而是让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挣钱。虽然短时期内可以解决家里的经济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外出打工的青年势必要回家种地,成为下一代农民。因为他们没有文化,没有技能,只有回家种地。这样一来,农民的出路更加渺茫。农民对于读书更加感到没有用,读书无用论将在农村站稳脚跟,深深影响农民的观念。农村的教育只是出于义务教育阶段,只
是让农民子弟认识几个字会算一些数学简单问题。而对于高等教育只是望尘莫及。这样的风气在农村很有可能会继续恶化。
第二篇:农村社会学范文
中国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及方法论述评
学术界对中国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一直存在争论,有论者指出,“对研究单位可以有多种选择,而选择不同的研究单位对所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影响。”(孙立平,2000:18)在这些争论中主要有四派观点,第一种认为村落是研究乡土中国的基本单位,如费孝通先生指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费孝通,1998:9)这一派采用的所谓“微观社区研究法”实则就是马林诺夫斯基所倡导的“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第二种是在“村落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研究”,这一派把研究视野限定在一个地区,如黄宗智先生指出“集中于一个地区使我们有可能把它作为一个内部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来研究。”(黄宗智,2000b:21)此派往往采用的就是“现实类型比较方法”,如黄宗智把长江三角洲与华北平原的研究对比。
第三种把“集镇”或“乡镇”作为基本研究单位,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施坚雅(G.Willian Skinner)这一学派注重解读乡村市场网络、经济形态以及国家权力在乡村的运作等问题,注重的是“大传统”,即是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的传统。第四种,是把“农户”作为基本研究单位,这一派在20世纪80年代初露端倪,但没有取得大的进展,直到21世纪初最近两年徐勇教授等人提出“重识农户”,认为“三农研究的事实原点是2.5亿个农户。农户长期是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交往,以及政治责任单位。对于中国农村来说,其历史传统既不是以个人为基点,也不是集体式的归宿。即使经历公社化,还得回到农户这一基本起点。”(徐勇、项继权,2006)
下面围绕乡村研究的基本单位这条线索把已有研究进行一下梳理,并就各派研究局限进行一些评论。
一、村落个案研究
对中国农民、农村问题的关注最早是由旅居中国的海外学者发起的。最早的村落研究是由时任上海沪江大学教授的美国学者葛学溥进行的。他带领学生分别于1918年、1919年和1923年对广东凤凰村进行了调查,并于1925年出版了《华南的乡村生活:家族主义的社会学》(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The Sociology of familism)(Daniel Harrison Kulp,1925),此后不久,1936年费孝通在对江苏吴江庙港乡的开弦弓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深入调查,后带着调查资料留学英伦,靠这些资料在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等人指导下写出了《中国农民的生活——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即后来翻译成中文的《江村经济》一书。此类研究还有杨懋春对山东台头的研究和杨庆堃对“鹭江村”的研究(杨懋春,2001;Yang CK,1959)同时还有一批支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西方学者,如威廉·韩丁对“长弓村”即张庄的研究写成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记实》(Fanshen:A Documentary of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和大卫·可鲁克对“十里店”的研究:《十里店: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Ten Mile Inn)(Hinton,w,1966;Crook,D.and Crook,1959)
以上这些研究都是一个村庄的个案研究,这种研究在新中国成立不久随着社会学、人类学学科被取消曾一度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学、人类学恢复重建,此类研究才再度兴起。代表的研究有王铭铭对溪村研究写成的《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王铭铭,1997)。折晓叶对超级村庄万丰村的研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折晓叶,1997)毛丹对浙江尖山下村的研究:《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毛丹,2000)。于建嵘沿着毛泽东当前湖南农民运动考察的路线进行细致调查写成的《岳村政治》(于建嵘,2001)。代表研究还有黄树民的“林村”研究,吴毅的川东“双村”研究,刘朝晖对乔乡村落“新江村”的研究等等。(黄树民,2002;吴毅,2002;刘朝晖,2005)
以上列举的这些研究都是对一个村庄的研究。但这种一村一地的散点研究能否代表中国农民和农村的真实情况,也一直存在争论。因为村落生活千姿百态,每个村落都有自身的一些特殊约束条件。村落的个案调查,尽管可以做得非常深入细致,但也容易囿于个案的特殊性而失去普遍的解释力。(李培林,2004:7)
对村落个案研究的批评也一直存在。费孝通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留学时的同学爱德蒙特·利奇(Edmund Leech)教授在1982出版的《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一书中以费孝通的研究为例提出了“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个别社区的微观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的问题(费孝通,1993:1-2)“不过费孝通先生很早就意识到,村落研究中存在个案解释力的局限问题,从乡村工业的型式比较,到小城镇的类型比较,再到农村去与发展的模式比较,他一直在探索乡村社区的研究的现实类型比较方法,试图通过这种类型比较,走出村落个案的局限。”(李培林,2004:7-8)
“现实类型的比较法”更多地运用于下文谈到的超出村落视野的区域研究。
二、以区域为单位的研究
在中国,“区域研究”几乎与“村落研究”同时起步,而且同样是由在中国居住的海外学者推动的。金陵大学的卜凯(J.L.Buck)教授曾于1921年至1925年对中国七省17县的2866个农场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调查,并于1936年出版了《中国农家经济》一书。(卜凯,1936)费孝通在完成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及《江村经济》一书后意识到“微型社区研究法”即“村落个案”研究中存在个案解释力的局限问题。并指出“单靠江村是不足为凭的。”(费孝通,张之毅,1990:6)所以运用类比研究方法对云南三村进行了研究,并认为“通过类型比较法是有可能从个别逐渐接近整体的。”(费孝通:1996:369)
然而,英国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Freedman Maurice)却认为这种多村落的研究,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区域研究,仍没有跳出村落研究的窠臼,仍将视野局限在村落或村落之间。弗里德曼批评道:不能以村庄的数量“堆积出”一个中国来。弗里德曼在《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和《中国宗族与社会:福建和广东》两部著作中把村落社会置于区域社会中来审视,以此来批判村落民
族志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建构“反映中国整体社会”的理论企图。(刘朝晖,2005:14)
谈“区域研究”不能不提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在中国的调查。1908年至1945年满铁对中国的华北、华东、东北等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调查,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0年至1944年对华北地区进行的调查,这次调查的资料后来编成了六卷本的《中国农村惯性调查》,详细记录了冀鲁两省六县六村的情况。这部分资料成就了许多“区域研究”的学者。
马若孟(R.H.Myers)据此写成了《中国农民经济:1890-1949年河北山东的农业发展》(马若孟,1999)黄宗智对这些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处理写成了《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黄宗智,2000a)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在前两部著作的启迪下对资料进行了重新解读,写成了《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杜赞奇,2003),杜赞奇在这部著作中的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理想类型”(ideal type)的划分。杜氏在书中对所研究的沙井、冷水沟等六个村庄按“富裕还是贫困;宗族和宗教组织是否在乡村生活中起主要作用;距主要城市远近”三个标准分为四种理想类型。
黄宗智在另一部区域研究的著作《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中,指出将研究视野“集中于一个地区是我们有可能把它作为一个内部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来研究”但同时“区域研究的缺点在于没有一个地区能够适当的代表整个中国的复杂情况”(黄宗智,2000b:21)
在这个意义上区域研究遇到了与“村落个案研究”一样的方法论困境。黄宗智运用了类似于费孝通所说的“现实类型比较法”,黄把“过去研究过的华北平原作为参照系”与长江三角洲的研究比较。(黄宗智,2000b:21)
然而这种现实类型比较仍然难以走出个案解释力的局限,“只不过把局限的范围大大的扩展了。现实类型的局限性主要在于,这种比较类型不是经过抽象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不具有超越个体经验的普遍解释力,也不是经过还原的原型(prototype),不具有历史寻根的意义。由于现实类型的无数多样性,因此最后的分类需要某些简单的标准,但这样一来就会发现所谓类型只是某个方面更加突出一些而已,类型之间的共性多于它们之间的不同,于是就会提出,是否需要理想类型来强化解释力的问题。此外,已有的村落现实类型的比较,多半都是一种横断面的或共时性的比较,因此缺乏对纵深或历史性过程的比较解释力,这些缺陷都限制了村落现实类型的对话能力。”(李培林,2004:8)
鉴于这种局限,李培林教授在研究方法上另辟蹊径,试图建立一种对中国村落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想类型。李培林所研究的“羊城村”代表珠江三角洲城郊地区进入终结过程的村落。这个“羊城村”在现实中有一个村作为基本的塑造底版,但却有许多原型。(李培林,2004:11-12)这如同小说中人物和故事情节,“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这种抽象意义的理性类型的建构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微观社区研究”即村落个案研究和区域研究的方法论局限。因为这种理想类型的视野已不仅仅局限于村落之内和村落之间而扩展到了村落之外。这不仅因为“羊城村”这个村落本身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理想类型,而且“村内”流传的许多“故事”是发生在“村外”的。那些经过提炼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则生动而丰富的再现了村落和区域发展变迁的全景。
虽然弗里德曼认为仅仅对多个村庄的研究并不意味着是“区域研究”。但“微观社区研究”即“村落个案研究”与“区域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是很难割裂的。前者是将视野局限在“村落世界”之内,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采用的民族志的研究策略,这种研究策略暗含了一个判断:中国村落是相对独立,静止封闭和自成一体的。后者一定程度上是将视野局限于村落之间,通过比较分析,关注的是区域的发展变迁。一定程度上讲这两种研究策略都是对乡村社会“小传统”的关注。忽略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运作、经济结构的转换等“大传统”。所以有学者主张,应该把集镇或乡镇作为基本研究单位,以使被忽略的“大传统”提起关注。
三、以集镇或乡镇为基本研究单位的乡村研究。
把集镇或乡镇作为一种研究单位来解读中国乡土社会,一直以来被关注的很不够。“一方面是由于乡镇所在地往往是被设墟的地方。在历史上,历代王朝统治的官僚建制只是到县,县以下的大片地区并没有设立行政机构,因此墟市即现今乡镇所在地在当代的乡民社会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以往的历史学家多以府、州、县以上的历史为研究对象,而人类学则大都在自然村落做参与观察,乡镇这一级则介于两者中间而被忽略了”(杨彦杰,1996,转引刘朝晖,2005:5)
许多学者将施坚雅(G.Willian Skinner)推为中国集镇(市场)研究的开创者,实则不然,对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是由中国社会学家们开始的。乔启明和杨懋春曾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受过农村社会学的训练,最早意识到市场体系的社会意义。乔启明的代表作是《乡村社会区划的方法》(1926)和《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区之研究》(1934)。杨懋春先生一生都在关注集镇,并将其作为研究乡村的基本单位。在其博士论文《中国的集镇制度与乡村生活》中系统地研究了集镇制度与中国乡村生活的关联,在《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中也论及了农村市场问题,而在《中国的集镇区域乡村社区》中则对集镇和农村的市场作了更系统的研究。(杨懋春,2001;1963:23-39)对中国农村市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旅美学者杨庆堃,施坚雅认为杨庆堃1932到1933年做的实地研究至今仍是第一流的,杨庆堃的代表作是《华北地方市场经济》(A North China Local Market Economy,1944)(施坚雅,1998:56)
费孝通也曾对集镇问题做出了重要研究。费指出,“中国有五种人口集中在社区类型:村庄、有城墙的或驻军的镇、暂时的市场、市镇和通商口岸。”(费孝通,2006:58)费孝通在这里将临时市场、有驻军的镇和有市场的镇作了区分。临时市场是在地方上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上面推行下来的东西,这种临时的市场不代表一个社区。“市场”只是因交通方便而选出的一块地方。虽然日中十分人山人海,集中于市,但日落时就会散去,晚上就空空如也。而有市场的镇则是一个永久的社区。而有城墙的或驻军的镇则是政治中心,关注安全和防护。驻军的镇是作为传统的官僚当局和有钱绅士们的驻地,而市场镇是农民的地方工业和比较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的联
系环节。(费孝通,2006:64-67)
关于费孝通对市场、集镇的这种区分及其职能的分析,施坚雅提出了质疑:“尽管费关于驻防镇和集镇的构想很有启发性,但他关于县治和其他行政中心通常不具有商业职能的设想是个明显的错误。在这方面我所调查的所有县城都至少拥有一个市场,并可以按照他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归类于一种已知的中心地。同时可以建立行政中心,也可以建立非行政集镇。”(施坚雅,1998:9)
施坚雅这里是强调以军事、行政为中心的城镇也同样具备商业功能。台湾学者刘石吉在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专业市镇后也得出了与施坚雅类似的结论:“随着宋代工商业的发展,原自乡村地区的草市逐渐演变为商业性的聚落;而军事性及以行政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化为工商业的据点。”(刘石吉,1987:1)
也正是受这些学者的启发,施坚雅对中国的市场做出了更为系统地研究。施坚雅“研究的关注点,是如何从底层的研究中概括出解读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模式和框架。所以在他看来,研究的基础单位不能局限于村落划定的地域边界,要注重研究农村经济社会关系的网络,而这个网络的中心,就是农村的集市(市场)。所以,以集市为中心的农村经济社会网络,才是打开理解中国社会结构之门的钥匙,才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研究单位。”(李培林,2004:36)
施坚雅在《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一书中运用德国学者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和奥古斯特·罗西(August Losch)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将中国的中心地分为六个层级,即小市、基层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城市和地区城市。将城市化分为基层市场(Standard market)中介市场(intermediate market)和中心市场(Central market)(施坚雅,1998:1-23)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有的公社几乎都改造成乡镇,改革的深入也使乡村市场愈益繁荣,在这一背景下一些社会学学者提出了“集镇社会学”,并出版了《集镇社会学》(邹农俭等,1989)。但这一提法并没有太大影响。
除此之外,将农村市场作为准入乡村研究的还有一些历史学者和经济学者。如台湾学者刘石吉的《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李正华的《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和石忆邵的《中国农村集市的理论与实践》等等。(刘石吉,1987;李正华,1998;石忆邵,1995)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公社被乡镇所取代,而且伴随着乡村工业的发展,对集镇的关注逐渐转移到乡镇上来,或者将乡村市场化与乡村工业化作为同一范畴来研究。而这种以集镇或乡镇为基本研究单位的研究与前文所说的以村落和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有很大差异。如前文所述,村落研究和区域研究都是将视野锁定在村落之内或村落之间,而且村落研究假定村落是静止封闭、自成一体的。然而,集镇研究的假设与此相反,认为村落与外界是相互关联、互通有无的。村落的基层市场、与镇上的中介市场和县城一级的中心市场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共同构成一个“市场网络体系”。
李培林用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Redfield)的“大传统”(Great tradition)和“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来区分两者。认为前者注重解读的是“小传统”,那是人类学和中国乡村社会学的传统。后者注重解读“大传统”那是经济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的传统。(李培林,2004:36-37)
孙立平教授也指出,以村庄为研究的基本单位,看到的往往是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乡土性的层面,而忽视国家的权力在农村中的存在。相反以乡镇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虽有利于对国家因素的观察与分析,同时也容易忽视农村社会生活中的那些乡土和日常生活的因素,从而导致对农村日常生活自主性的低估。二者之间体现为“本土性视角”与“国家中心论视角”的对立或说“乡土性模式”与“整体性模式”的对立。为解决这一矛盾有两条路径可循:其一,力图在多次研究中有意选择不同的研究单位,在总体上克服研究单位选择的片面性。其二,找到一种兼顾两种不同研究单位的研究策略。“过程——事件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研究单位的偏误,在“过程”与“事件”中不同的研究单位同时以互动的方式出现了。(孙立平,2000:16-19)
孙立平及清华同仁所倡导的这种“过程——事件分析”,是试图以研究策略来克服研究单位选择上的矛盾。但如果研究单位选择本身能越出这种矛盾或同时兼具本土性和国家中心论两种视角,则可能对乡村问题的解读更有助益。而当下中国乡村的“农户”,为这种超越或说理想提供了一种可能。
第三篇: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概论》选修课论文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01班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李文武教授
题目:浅谈食品安全问题
评分:
题目:浅谈食品安全问题
摘要:
近几年来接二连三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今年爆出台湾知名企业强冠食品今年3月起在超过52000桶食用油产品中掺入地沟油,并销售给味全、85度C等下游企业,目前已经波及到香港和澳门。7月20日,上海电视台报道,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违反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而这些产品一直以来都直接供给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快餐,并波及全球其他国家。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在提倡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今天,还是有一些食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这一问题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出现问题食品严重时,须砍头。
关键词:食品安全、利益最大化、地沟油、日常生活、社会化分布广泛、原因、对策、污染 正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然而,近些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却频频出现,令人担忧,让消费者陷入了极度的不安中。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到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因此,国家采取了相关措施来遏制食品问题的频发。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
1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1.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1)环境污染威胁食品安全
目前我国有850条河流、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个湖泊藻类污染及富营养化程度严重。这些被污染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会在农、畜、水产品中富集,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含氯有机化工产品生产厂、钢厂及其他工厂的排放物质、焚化炉燃烧废弃物、汽车尾气等都能产生二恶英及其类似物,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肉、乳及水产品。
(2)种植业与养殖业危害食品安全
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过量地施用化肥,会照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较多,而硝酸盐会进一步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对人体造成危害。兽药、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导致生产的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经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1.2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隐患
(1)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2)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食品残留病原微生物或在生产、储藏过程中发生微生物腐败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中还有应用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3)食品流通环节的问题。目前,在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还不完备,流通领域是个薄弱的环节,仓储、储运、货柜都还未到标准,导致许多本是出厂合格的产品,在流通环节变成不合格,甚至腐败变质的食品。还有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钻管理的漏洞,进入到市场上。1.3食品生产经营不合法构成危害
(1)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还没有完全渗透到各个企业,致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重利益轻卫生,弄虚作假,甚至出售过期变质食品。
(2)食品生产者素质比较低、卫生意识不够强烈、操作能力的规范程度差等,造成食品卫生不合格,导致消费者食用出现不良反应。1.4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1)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
(2)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1.5卫生部门执法不严致使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漏洞:
(1)食品卫生执法部门和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复,效率低下,互相推卸责任,食品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
(2)政府部门的立法、执法模式没有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执法力度还需加大。基础监督、检验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还需进一步严格化、规范化。2 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现象
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工商部门在一个蔬菜市场查获一批硫磺熏制过的“问题生姜”,共约1000公斤。一些商贩把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清洗,然后用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烟熏。与普通生姜相比,“硫磺姜”看上去又黄又亮,显得很鲜嫩,市场上可以卖出好价。食品生产者利用消费者图好看的心理,只注重利益,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011年4月13日,央视报道称,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色素、防腐剂等,将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馒头、黑米馒头等,工人还随意更改馒头的生产日期。“染色”馒头进入了上海部分超市销售。获得安全、营养和健康的食品是每一个消费者的最基本权益。
2011年3月15日,曝光了中国著名品牌双汇火腿肠为增加产品中瘦肉的含量,在喂养的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食品生产者想获利更多,反而失利更多,企业受挫,经济大滑,同时企业的名誉也受到严重挫伤。
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的饲料喂养鸭子,导致蛋黄内含有苏丹红,以致全北京市范围内停售河北产“红心”咸鸭蛋。食品生产者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消费者的健康,不仅损失了经济、市场地位,还浪费很多原材料。
2004年4月30日,“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粉厂。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名婴儿死亡,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食品生产者完全丢失了良知,不顾婴儿的安危,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并且带来了中国奶粉界的经济影响。3 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3.1 调整政策,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不法食品生产: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2010年9月15日公布了《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指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始终把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摆在突出位置,始终保持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度。
(2)制定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使其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律法规。
3、食品卫生部门要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对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严厉惩治。3.2 提高检测的力度,提升食品生产的科技水平:
(1)由于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质检机构要加强硬件建设,完备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加强检测人员的素质培养,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有对违禁产品的外观有很强的捕捉力,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2)在加强检测的同时,要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国界接轨势在必行。我国应在系统研究和全面了解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找出我国现行标准和国际标准间的差异,引进与创新并举,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保证食品安全和符合我国利益的进出口监督检验策略和措施。
3.3 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有效控制食品安全: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生产、消费、贸易状况,各地相关部门应加强建设食品信息,建立和完善食品与营养监测系统和食品安全预警系统,通过这些设备,分析出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食品生产、食品供给、食品分配和食品贸易等环节安全动态。各部门在这些防备基础上,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积极调整,采取有效措施,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全民行动,大力宣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并且做好对企业行为的监督,确保企业的商业活动符合法律规定,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2)利用一切新闻媒体加大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强化人们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人们爱好环境、珍惜生命,提高全民素质。
(3)就个人、个体而言,应以生命利益出发,自觉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积极发现和举报企业的非法行为,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言:食品,是人们生存之本,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应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要让悲剧再降临人间,让生命绽放它本应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台湾地沟油事件波及香港澳门专题(新浪新闻中心)
2、中国食品商务网
3、中国食品安全网
4、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第四篇:农村社会学总结
第九章
农村卫生
第一节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的农村卫生
(一)、农村卫生的含义 是指农村社会和个人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创造符合生理、心理要求的社会环境、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措施。
(二)、农村的卫生状况 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民国时期,中国农民被三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来,期间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在中国的城乡可以说是此起彼伏。
霍乱、鼠疫(黑死病)等
旧中国农村卫生落后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落后、贫困、饥饿困扰。二是卫生资源资源匮乏,农村缺少医院,农民难以求医。三是农民缺乏科学卫生常识,往往轻视疾病。四是农民积累久远的卫生旧习惯、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患了病听天由命。
(三)、农村卫生组织中国首创的农村卫生组织是1928年夏由上海吴淞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合办的吴淞镇卫生公所。
1929年河北定县实验区设立卫生教育部办理农村卫生事业。此后,全国各地纷纷组建了一批农村卫生组织。
二、农村卫生教育的实验
(一)定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其突出的业绩有三个 第一,疾病的预防。-种痘(天花病)第二,注重妇婴卫生,提倡节制生育。第三,保健制度的创建。三级保健制度:村设保健员、联村设保健所、县设保健院。
(二)邹平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1934年9月下旬,梁漱溟主持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与齐鲁医学院合作,成立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医院”,实行“诊疗与卫生并重”方针。
建立三级卫生网络、培养接生员
三、新中国的卫生革命
(一)传染病的防治
其一,传染病流行状况。鼠疫、天花、回归热
其二,建立传染病防治机构。
1954年开始建立卫生防疫站、普及预防注射。
其三,传染病防治的成就。消灭和控制几十种传染病。
世界银行:“中国在控制传染病死亡率方面所获得的成功,大大超过了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取得的成就”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合作制度起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卫生合作社。1950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决定有步骤地发展和健全全国基层卫生组织,要求农村的每个乡都要有医疗卫生组织。
1959年开完全国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议后,合作医疗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城市中的医院领导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一是,有计划的抽调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二是,帮助农村培养赤脚医生。
1976年,全国90%以上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第二节
农村健康问题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1.环境2.生活方式及个人行为 3.卫生医疗条件
4.早期儿童营养状况 5.遗传因素
二、农村的主要健康问题
(一)威胁农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血吸虫、SARS、禽流感、艾滋病
三、儿童健康
(一)计划免疫
1.计划免疫就是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规律,按不同的年龄进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50年代开始普及、70年代《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二)营养和体重
营养不良是中国经济落后地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
(三)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儿童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三节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一、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与意义
中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是指农村卫生机构、卫生队伍和县、乡(镇)、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有机构成。
二、当前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是农民受重大传染病、地方传染病危害严重,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拉大。
二是农村卫生资源严重短缺。
三是中西部农村卫生机构落后。
四是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
五是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卫生服务水平低下。
六是农村合作医疗名存实亡。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政府用于农村卫生的投资和事业费比例偏低。
二是体制改革滞后、运行机制不活。
三是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
四是对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缺乏公益性的科学认识,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问题。
三、农村卫生服务的重大举措:卫生下乡
(一)卫生下乡的含义
含义:卫生下乡是指遵照中宣部等十部委的精神,职能部门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送医送药下农村,为农民的健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活动,是城市反哺农村的一种形式。
(二)卫生下乡的活动的内容 活动包括:1)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送医送药下乡;(2)减免农村贫困患者医疗费用;3)在农村社区、学校、家庭等开展健康教育;(4)扶持乡村卫生组织,为农村培训、培养医务卫生人员;(5)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
(三)卫生下乡的阶段性成绩
1.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2.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高发地区的支持力度
3.加强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的建设
4.积极推进农民健康促进活动,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四节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含义
含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因受到疾病威胁或需要进行预防时,由社会提供供各种形式的卫生服务,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是整个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与核心部分。
合作医疗的组成及其体系
在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分配,补偿中,涉及到合作医疗管理方、卫生服务提供方和合作医疗参加方。这三方面的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合作医疗组成体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和目标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存在不足★社会满意度低 ★保障水平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不到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程序过于繁琐
(二)统筹医疗制度
三)医疗保险制度
(四)儿童计划免疫保障制 五)妇幼保健保偿责任制
第十三章
农村社会分层 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概述
一、社会分层概述
概念:就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区分指标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实质:是社会资源(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包括: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
二、社会分层的标准
社会分层是如何划分?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阶级结构学说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标准
阶级结构学说:用阶级来表示社会分层。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为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准。具体讲①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
②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③领取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不同
(二)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
多元分层理论:“社会不是一元分层体系”
划分社会层次的三个标准: 财富(经济)、地位(社会)、权利(政治)
理由:任何社会这三种都是稀缺的,因此人们总是追逐这些。这三个标准都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
阶级理论与多元社会分层理论的不同点
多元社会分层理论:将社会成员的社会差别解释为个人特征方面的差别。职业地位、收人等。阶级理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根源于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
阶级地位——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不平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三)目前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
阶级结构学说:它无法明确的把阶级社会中许多并不占有生产资料而其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又明显高于一般人的群体划归到某一阶级。多元社会分层:农民的职业地位、收入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之间无相关性。
以职业为标准,同时联系收入等标准。
职业、收入、权力、教育程度等。
阶级和阶层
阶级: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们所组成的一种大的社会集团。
阶层:根据人们不同的社会特征进行多角度划分而形成的社会地位阶梯。
区别:
①阶级是关系的概念,即对抗关系。而阶层是更多注重社会不平等的外在表现。
②阶级是经济关系,而阶层是多元关系(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等)
三、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历史变迁
(一)解放前农村的阶级与阶层
1.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观点 1923年7月,陈独秀发表《中国农民问题》
①地主、②自耕农(含富农)、③半无产阶级、④农业无产阶级(佃农)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①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
革命的敌人
②中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③小资产阶级;
亲密程度不同的朋友
④半无产阶级;
⑤无产阶级。
革命的主体
目的:说明革命的动因、对象、力量,动员群众推翻旧社会。
(二)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村阶级、阶层分析 1、1950年进行土地改革,为了给土地改革和成分划分提供依据,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村划分阶级成分的决定》。
农村人口被划分为13个阶级、阶层: 根据这个文件,农村人口被划分为 13个阶级、阶层:
(1)地主、恶霸、军阀、官僚、劣绅、破产地主、管公堂;(2)资本家:手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3)开明绅士;(4)富农、反动富农;(5)中农、富裕中农;(6)知识分子;(7)自由职业者;(8)宗教职业者;(9)小手工业者;(10)小商小贩;(11)贫农;(12)工人、手工工人;(13)贫民、游民。土地改革后的农民分化:
一小部分农户
生活陷人因难;
另一部分农户
很快富裕
中央认为 “与社会主义目标不相符舍”
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
(三)集体化时期的农村社会阶层 政治身份等级成为划分农村社会阶级与阶层的主要标准。形成以“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为特征的制度结构体系。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户口、农村户口
第二节 当前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与趋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分化的条件 农民分化的原因:
①联产承包家庭经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农民分化的基本前提;
②非农业与城镇、市场的发展,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了新的载体与生存空间; ③城市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为中国农民分化提供了契机。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社会分层
2O世纪80年代的农村社会阶层
①农业劳动者阶层。
②农民工阶层。
③雇佣工人阶层。
④农村知识分子阶层。
⑤个体工商业户与个体劳动者阶层。
⑥私营企业主阶层。
⑦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
⑧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
三、农村社会分层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会阶层分化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民劳动者、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及个体经营者、知识分子
2、农村社会阶层发育中的不均匀
农村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增长缓慢;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3、农村工问题正在发生深刻转换
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趋势:1.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
2.农民阶层结构趋于简单化
3.农业劳动者及农业工人将成为最主要的阶层,且在比例较小
4.农民真正成为一个职业
第三节 农民工阶层
一、农民工阶层的概念及其特征
农民工阶层:一般统称那些具有农村户口身份,而在城镇或非农领域务工的劳动者阶层。
农民外出就业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离土不离乡”,也称“本地就业”;如乡镇企业
二是“离土又离乡”,也称“异地就业”。
农民工阶层的主要特征1.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16-30岁占61%2.以自发性外出为主。自发方式88%,组织外出12%3.以来自中西部地区为主。四川、河南4.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就业为主。5.以到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为主。6.以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为主,“候鸟式”流动为主
城市中的农民工
农民工未能被城市接纳,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所谓“外来妹”与“打土仔”。农民工无法获得真实的城市市民身份,使我国在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又生出了三元结构。北京的“浙江村”、“新疆村”。
二、农民工阶层的内部分化
1.业主层2.个体劳动者层3.雇工层4.不正当职业者层
三、农民工阶层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心态
农民工阶层的社会地位
无论是从组织资源还是从经济资源或是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看,农民工阶层处于整个社会分层体系的底层。
很难摆脱边缘身份的制约。
农民工阶层的社会心态
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排斥与偏见,对农民工的社会心态造成了深刻影响。农民工的社会心态问题与其生存生态状况相比,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整体社会变迁的角度看,农民工将是中国社会长期和持久的建设者,是城市的生命力的表征,是联系乡村与城市的桥梁。
第五篇: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
《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农村社会学(Rural Sociology)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 8学时每周 学分: 承担课程教师: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重要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熟悉当代中国有关“三农”的基本理论与政策,并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农村发展的现象与问题。
三、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共十四章,共计 104 学时。第一章,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农村社会学的讲授框架和学习意义,了解农村社会学产生的原因,掌握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掌握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农村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2.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学进程: 第一节 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的联系(1)社会学(2)农村社会学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发展简史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2)农村社会学的特点和知识体系(3)学习农村社会学的重要意义(4)农村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农村社会与农村居民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们明确什么是“农民”,民”的地位与社会属性、中国“农民”的伟大历史作用。重点:“农民”的界定,“农民”的地位与社会属性
难点:正确认识中国“农民” 第一节 农村社会
(1)农村社会的含义(2)农村社会的结构 第二节
农民
(1)农民的含义及其特征(2)中国农民的历史地位(3)农民的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4)农民的现代化 第三节
农村居民
“农(1)农村居民的含义(2)农村居民的社会化
第三章
农村社会群体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农村家庭,家族和邻里的含义和关系。第一节 初级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第二节
农村家庭(1)家庭
(2)当代农村家庭的含义(3)农村家庭关系(4)农村家庭的功能 第三节
家族
(1)家族含义,特点与构成(2)现阶 农村家族的主要功能(3)对当代农村家族问题的几点认识 第四节
邻里
(1)邻里的含义和特点(2)邻里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
农村社会组织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村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掌握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特点及功能,从而了解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
重点: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特点功能
难点: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组织概述
(1)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2)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
(3)农村社会组织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第二节
中国农村经济组织(1)农村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其突问题 第三节
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1)农村基层政权组织
(2)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
第五章
农村社区与农村城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目的是在了解一般社区理论及社区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农村社区的产生过程,掌握农村社区的特点、类型和功能,并能对中国农村社区有较为清楚的了解。明确农村城市化的含义、必然性和实现途径,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中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及模式选择;
重点:理解农村社区的特点与功能;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模式选择 难点:把握社区的类型及社区建设。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思考中国农村城市化、现代化问题。第一节 社区和农村社区
(1)社区的概念及理论意义(2)农村社区及其分类(3)农村社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农村城镇化
(1)农村城镇化的含义,进程和必然性(2)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和实现途径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1)城乡一体化的产生背景(2)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概念(3)对城乡一体化的不同理解(4)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农村人口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农村人口及其形成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第一节 农村人口
(1)中国农村人口数量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中国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3)中国农村人口的性别构成(4)
中国农村人口的分布(5)
农村人口的相关问题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4)
农村劳动力面临的主要问题(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障碍(6)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7)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第七章
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社会分层的涵义、标准、社会流动的涵义、动因和功能,掌握社会分化、社会分层、农村社会流动的动因和功能,了解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现状。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
(1)社会分层的含义、方法与标准(2)社会分层理论的特点(3)中国农村社会分层与意义(4)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5)
当代农村的阶层结构(6)农民分化与分层研究 第二节 农村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的含义,类型与功能(2)
农村社会流动的动因与特点
第八章
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村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农村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农村文化和功能。第一节 农村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的含义及构成要素(2)农村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和主要重点(3)
农村生活方式的发展目标和主要途径 第二节
农村文化
(1)农村文化的含义及其体系(2)我国传统农村文化的特点(3)
农村文化的功能 第九章
农村社会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社会控制的涵义、类型和方式,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沿革以及完善农村社会控制机制的途径。重点是社会控制的涵义以及怎样完善农村社会控制的机制; 难点是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农村社会控制
(1)农村社会控制概述(2)
农村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过程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的原则,特征与机制(1)农村社会控制的原则(2)农村社会控制的特征(3)
农村社会控制的机制 第三节
农村社会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2)我国古代农村社会秩序(3)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秩序的建构
第十章
农村社会保障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村社会保障的结构及内容,掌握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类型、特点及功能,认识到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重点:农村社会保障的类型及特点功能
难点: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选择模式。第一节
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含义,特点及由来(2)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念(3)
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1)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主要原则(2)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任务(3)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急迫性 第三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2)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3)
发展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几点建议
第十一章
农村社会现代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必然性和实现途径,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及模式选择;掌握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基本问题。
重点:中国农村社会现代的模式选择;
难点: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思考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
第一节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及主要特征(1)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含义(2)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农村社会现代化面临的社会结构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分化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2)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第三节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战略(1)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2)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第四节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1)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2)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3)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4)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思路和重点(5)
做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策措施
第十二章
农村土地问题与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传统的农村经济与土地占有状况,掌握土地革命纲领与土地改革实践,掌握新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重点:土地革命纲领与土地改革实践
难点:新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
第一节
我国农村土地问题
(1)土地的特性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2)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3)我国农村土地社会保障的现状(4)
中国农村土地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5)
如何解决中国农村土地所存在的问题
(6)
实现我国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法律体系的途径(7)
改革我国的集体土地流转制度 第二节
农民负担过重问题(1)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2)
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对策
第十三章
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和改善的对策。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基本思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科学(1)环境概述(2)
环境科学 第二节
生态学基础(1)生态学概述
(2)
生态系统概述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 第四节
生态环境
(1)现阶段中国生态环境现状(2)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3)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4)
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保护的理论 第五节
我国农村能源问题
(1)我国农村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未来我国农村能源供求格局(3)
农村能源发展战略举措
第十四章
量表法与民意测验 第一节
量表法(1)量表有其作用(2)量表的分类(3)
总加量表
第二节
农村社会调 集资料的方法(1)访谈法(2)问卷法(3)
观察法(4)
文献法
第三节
农村社会调查资料的分析(1)比较分析法(2)社区分析法(3)
因素分析法 第四节
资料的统计分析(1)资料的审核(2)资料的编码(3)
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