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经济发展安排意见

时间:2019-05-12 02:4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区经济发展安排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区经济发展安排意见》。

第一篇:城区经济发展安排意见

为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加速人口集聚,努力实现中心城区人口三年倍增目标(2012年达到7万人左右),进一步促进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立足生态立城、工业强城、三产兴城、安居旺城,加速推进创业、扩大就业、繁荣产业,做大城市规模,提升人气商气,快速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城市总体结构发展策略

实行“一核、三轴、四组团”的城市总体结构发展策略:

“一核”,即中心城:选择“组团--跃迁”的城市结构发展模式,在统一的城市空间秩序内合理跃迁,建设与老城区平行、功能相对齐全的新城区,形成多中心、功能相对完善的城市扩展区域。

“三轴”,即中心城—雷公尖、中心城—香田、中心城—水口城镇空间产业带:基于城镇空间和产业带的发展导向性和一致性,以城镇空间和产业带发展为契机,形成中心城—雷公尖、中心城—香田、中心城—水口城镇空间产业带。

“四组团”,即雷公尖、香田、工业园、硬质合金产业基地功能组团:建立“网络发展的城镇空间模式”,形成并完善各组团职能,走网络化城市空间“有序、多元、定向”的发展道路。在中心城区域范围内整合交通系统,强化交通轴线上各功能组团间的横向联系,组织调整与疏解原有中心城市在功能或人口等方面的压力,构筑城市主次中心功能单元组合合理结构。

(二)目标任务

三、政策举措

(一)做大教育事业,以就学聚人气

1、鼓励各种资本来靖兴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或分校,对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新建项目,在规划区内有偿划拨建设用地,教学用房免除所有规费。

2、根据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的进度目标,适度超前新建中小学校,满足新增人口对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做强园区经济,以产业聚人气

1、围绕有色金属加工、木竹精深加工、节能灯具、硬质合金、机械铸造等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力度,形成产业聚集。同时对现有企业加大帮扶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充分就业。加快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业、娱乐、餐饮、医疗、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二产配套能力。

2、切实做好就业培训工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承接、社会参与,实行资金来源、培训主体、培训方式多元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制。整合劳动保障、财政、教育、农业、扶贫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和资源,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3、建立鼓励就业的激励机制。继续抓好工业园区技工定向培训计划,对实行订单培训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由所在用工单位给予部分学杂费补贴。落实职业介绍补贴政策,鼓励城乡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为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经其介绍成功就业的,按规定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4、鼓励自主创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扶持对象延伸到农村劳动力,对进城创业的农村劳动者自筹资金不足的,各地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为其提供担保支持;对在工业园区创业的人员,有关部门要在经营场地安排、优惠政策落实、创业资金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可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享受本土扶持政策。

5、保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相关待遇。凡在园区或中心城区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其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凡在园区或中心城区企事业单位工作满三年并与企业续签了三年以上(含三年)劳动合同且已转为非农户口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租住廉租房。

6、优化就业环境。对园区或中心城区企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适当提高员工待遇,完善工资支付规定。规范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力保障。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机制,加强劳资双方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做响旅游品牌,以旅游聚人气

1、完善设施,聚集人气。充分利用昌铜高速通车、中部梦幻城大型综合旅游项目建设的契机,不断完善旅游接待条件,提高旅游吸引力。同时,加大旅游推介力度,组织旅游景区、旅行社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推介,招徕游客。邀请周边有实力的旅行社推介、宣传旅游。

2、举办节庆赛会活动。继续筹办好桠柑节、漂流节,打响生态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把招展引会工作提高到招商引资的高度,支持向上级部门争取将商业性会议举办地放在,鼓励我县的企业家将国内国际知名企业的年会、培训会、论坛会吸引到召开。

(四)做新城市内涵,以宜居聚人气

1、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规划的要求,加快推进生态园林城建设,打造中部地区最佳宜居城市。

2、加快城北新区建设。公益性事业建设用地实行有偿划拨,免收县权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型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所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二篇:城区无线宽带建设安排意见

为加快我市城市现代化进程,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就加快我市“无线宽带城市”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

无线宽带城市即采用新一代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最终在全市域范围内普及无线高速上网,让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一角落都能快速接入互联网。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飞速发展,“无线宽带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基础设施,已经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尺。“无线宽带城市”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上网方式,还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公共安全、应急救灾、市政管理、办公商务、电子教育和其他市民服务领域。建设“无线宽带城市”将为我市“数字城市”建设奠定基础。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网络建设中大力支持配合,在应用推广中积极鼓励促进,动员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我市“无线宽带城市”的建设。

二、确定目标任务

根据当前“无线宽带城市”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市实际,“无线宽带城市”建设总体目标为:以应用促进网络建设,以网络建设带动应用,充分利用各种无线宽带技术,积极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建设与运营,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无线宽带网络覆盖,为企业、市民和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并为政府各部门在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公共服务上的无线网络应用提供服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三、明确工作原则

1、应用优先、以用促建。积极推动支持鼓励政府部门、县、区、开发区(新区)、企业充分利用各种无线宽带技术开展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电子商务、城运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以一大批广泛的应用带动网络的建设,并以网络的不断延伸促进更广泛的应用,实现应用与建网的良性互动。

2、政府推动、多方共建。根据当前无线宽带技术大提升、大融合,各大运营商大投入、大建网,无线宽带应用大兴起、大发展的形势,市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各种无线宽带技术、各大运营商、各种建设运营模式、各方面应用在我市的发展,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3、项目推进、分步实施。根据各运营商网络建设规划及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各部门具体应用,分步、分区域推进“无线宽带城市”建设。从2012年起,每年实施一批网络建设及应用项目,各运营商要大力推进网络建设,并积极促进网络应用,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无线宽带技术对本地区、本部门各项工作的促进作用,积极应用此项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以应用项目的实施支持“无线宽带城市”的建设。

4、培育市场、惠及于民。“无线宽带城市”的建设运营最终必须依赖强大的市场力量和广大市民的接纳,各大运营商要为各类应用提供方便、可靠和优惠的服务。

四、加强组织领导

“无线宽带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任务十分艰巨。201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已将“启动无线宽带城市建设”列为我市今年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成立“市无线宽带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信息化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制定、项目组织和协调推进等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县、区、开发区(新区)要大力开展无线宽带应用,并为设备安装施工提供方便。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等运营商作为主要建设单位,要提前做好项目规划、技术方案、接入点布局、资金筹措等工作,加大无线宽带城市的宣传力度,并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项目推进实施工作。

五、促进应用推广

结合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在移动办公、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城运会管理等领域,应用无线宽带网络,发挥政府应用带头作用,对应用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为无线宽带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应用环境。同时推动基于无线网络的公共服务系统开发应用,为市民提供各种公共信息、交通信息、远程教育等便民服务,加快发展移动商务,逐步在物流、旅游、就业、在线支付等领域提供无线网络服务。无线宽带的运营采取减免和优惠收费的方式,促进市场的发育和繁荣。

第三篇: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安排的意见》和《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渝办发„2012‟206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的意见》和《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已经2012年6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12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渝府发„2012‟62号),进一步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大发展,市政府设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为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安排原则和重点方向

(一)按照“手续简单、易于操作、堵住腐败、确保实效”的总体要求,资金安排坚持解决企业当前的困难、促进税收增长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相结合;贷款贴息与投资补助相结合;市级统筹与区县

—1—(自治县)切块相结合,力争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

(二)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技术改造(先进设备引进)、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补助、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资金补助)、鼓励类产业投资贷款和中小企业有市场有回款有效益产品生产所需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以及市场开拓、上市企业重组扶持、“走出去”奖励、新创办企业租用经营场地租金补贴、商贸流通物流、农业产业化、国家有关扶持资金的配套及其他政府鼓励事项。由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制定并发布重点支持项目指南。

二、来源构成及安排方式

(三)专项资金由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亿元,其中60%(12亿元)由市级部门直接安排(以下简称市级统筹资金),专项用于规模(限额)以上民营企业发展;40%(8亿元)切块到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切块资金)。按照中心城市、区、县(自治县)三个档次(分别为3000万元、2400万元、1500万元)切块安排到相应的区县(自治县,见附件1),专项用于支持规模(限额)以下民营企业和未获得市级统筹资金的规模(限额)以上民营企业发展。

(四)市级统筹资金安排方式。市级统筹资金中的5亿元,由市经济信息委牵头成立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审批补助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审补委),负责项目的资金安排。市级统筹资金中的7亿元,由市经济信息委、市中小企业局、市外经贸委、市商委、市农委、市科委等部门现有资金渠道整合安排,专项用于民营经济发展,项目管理程序依据各部门原有管理办法。

(五)区县切块资金由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各区县(自治县)要引导好民营经济投资方向,重点扶持实体经济,原则上65%以上的区县切块资金用于工业发展项目。

三、使用方式和补助程序

(六)专项资金使用分为贷款贴息和投资补助两种方式。投资补

—2— 助范围包括新产品研发设计、技术创新等项目。

(七)项目资助程序。重庆市辖区内注册的规模(限额)以上民营法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所需资料,随时向市审补委统一接件窗口申报。市审补委组织进行资格审查、分类对口审核、项目审批和网上公示,其中重大项目可组织专家评审。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联合下达资金计划,市财政局将项目资金直接拨付到相关企业。市审补委根据情况可按季或按月集中审议。

四、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

(八)市审补委负责补助项目评审、审批工作,由市经济信息委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担任副主任。成员由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科委、市商委、市农委、市外经贸委等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组成(见附件2)。市审补委办公室设在市经济信息委,负责日常工作。

(九)市级统筹资金项目由市审补委统筹协调,市级对口部门组织实施,并跟踪检查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对口部门组织部门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送市审补委备案。

(十)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统计局等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对专项资金项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必要时,相关工作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

(十一)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区县切块资金项目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工作,制定区县切块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需明确牵头单位。牵头单位按季度将区县切块资金使用情况报送市审补委办公室备案。

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3— 根据《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的意见》要求,为加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重点支持方向

专项资金优先安排加工制造型、技术创新型、生产服务型民营企业。重点支持方向为:

(一)技术改造项目。支持我市实体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新材料等引进和应用的项目。优先支持列入全市重点项目计划、市级行业重点项目计划和市级万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中的技术改造项目。

(二)新产品项目。重点资助民营企业新产品研发设计,以及市场增长快、税收贡献大的新产品产业化项目,优先支持列入《重庆市技术创新项目指导性计划》中的新产品项目。

(三)技术创新项目。重点资助行业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制开发;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优先支持企业技术中心、体验中心、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独立研发公司、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四)鼓励类产业投资贷款贴息项目。重点支持符合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目录的投资项目,优先支持促进产业链发展的配套项目。

(五)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重点支持有市场、有回款、有效益的困难企业所需流动资金的贷款贴息项目。

(六)市场开拓项目。重点支持企业采购本地产品、生产资料和参加国内外展会,鼓励在重庆建立营销结算中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及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项目。

(七)上市企业重组扶持项目。重点支持上市企业在国内外实施并购、重组的项目。

(八)“走出去”项目。重点支持企业投资境外资源性项目、高科技项目,布局生产研发基地项目,以及实际对外投资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业主项目。

—4—

(九)新创办企业项目。重点支持新创办企业租用经营场地、技术改造及环境整治项目,鼓励小微企业进园区入基地发展。

(十)商贸流通物流项目。重点支持物流配送、商贸网络建设、批发零售、电子商务、会展及其他生活服务业等项目。

(十一)农业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的基地建设、技术改造、产品市场开拓等项目。

(十二)增长快、贡献大的企业。重点支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快、税收贡献大的企业。

(十三)国家有关扶持资金的配套项目。

(十四)其他鼓励类项目。

二、资金安排和扶持方式

(一)资金安排。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其中:60%部分(12亿元)由市级部门安排,用于规模(限额)以上民营企业项目;40%部分(8亿元)切块到区县(自治县),用于规模(限额)以下民营企业项目。市级统筹资金中的5亿元由市审补委进行安排,7亿元仍按原资金渠道分别由市经济信息委、市科委、市中小企业局、市商委、市农委、市外经贸委按原有部门资金管理办法安排。

(二)扶持方式。

采取贷款贴息和投资补助相结合的扶持方式。

1.投资补助项目。投资补助实行分类、分档资助,主要包括新产品研发设计、技术创新等项目。单个项目的资助额原则上控制在投资概算的30%以内,对税收增长贡献突出的企业承担的重大研发项目,可适当提高资助比例。

2.贷款贴息项目。贷款贴息实行分类、分档贴息,市级统筹资金原则上支持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的贷款贴息项目,单个项目的贷款贴息参照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贴息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该项目利息的50%,适当提高对两翼地区的贴息比例。

—5—

三、申报条件和资料

申报程序要手续简单、易于操作、堵住腐败、确保实效。市级统筹资金中现有资金渠道分别安排的7亿元专项资金,按原管理办法直接向市政府有关部门申报办理。市级统筹资金中由市审补委进行安排的5亿元,其申报条件和需提供的资料如下:

(一)在我市行政区域内除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和外资企业以外的,依法登记注册设立的各种形式的规模(限额)以上独立法人企业。

(二)企业具有健全的财会核算和管理体系。

(三)申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

(四)在当未获得市、区(县)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

(五)提供项目申报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

1.投资补助项目。(1)符合规范的可行性报告或有关工作方案和计划;(2)发生费用的预算;(3)项目实施进度说明材料;(4)就业、纳税及专利证明;(5)业主认为有必要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

2.贷款贴息项目。(1)符合规范的项目可行性报告;(2)当年承贷银行的贷款合同和支付利息凭证(复印件);(3)项目实施进度的说明材料;(4)就业、纳税证明;(5)业主认为有必要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

四、申报程序

市级统筹资金中由市审补委进行安排的5亿元,其申报程序如下:

(一)申报受理。符合市级统筹资金申报条件的规模(限额)以上民营企业可随时向“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网”(http://www.xiexiebang.com)申报。

(二)资格审查。市审补委办公室与工行市分行合作建立接件中心(地址:南岸区江南大道9号工行市分行大楼裙楼),对通过资格审查的项目,在3个工作日内,通知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单位将相关资

—6— 料报接件中心。接件中心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负责项目申报指导工作。开通“96005”咨询热线电话。

(三)分类审核。市审补委办公室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一将企业申报资料分送市对口部门审查。对补助金额超过500万元的重大项目组织专家评审,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意见。市对口部门的审查意见和申报的资料文件原则上在10个工作日内返回市审补委办公室。

(四)项目审批。根据各市对口部门提出的意见,市审补委主任办公会议提出资金安排方案,提请市审补委联合审批。市审补委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和项目量,按季或按月进行联合审批。

(五)网上公示。在项目审批后的1个工作日内,由市审补委办公室将拟支持项目在“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网”公示5天。

(六)计划下达。对经公示无异议的项目,在3个工作日内,由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联合下达资金计划。

(七)资金拨付。根据资金计划,市财政局直接将资金拨付到企业。

具体流程图见附件3。

五、管理及监督

(一)市审补委负责项目审批工作。市审补委办公室设在市经济信息委,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

(二)市级统筹资金项目由市审补委统筹协调,市级对口部门组织实施,并跟踪检查、组织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送市审补委备案。区县切块资金项目由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三)获得资金补助的单位每年年底前向市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本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市政府有关部门向市审补委报送项目绩效情况。

(四)项目单位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妥善保存有关原始票据及凭证备查。对主管部门的专项检查,应主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提供相

—7— 应的文件、资料。

(五)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统计局等市政府有关部门对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相关工作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

(六)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区县切块资金项目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工作,制定区县切块资金管理办法。资金使用情况按季报送市审补委备案。

六、其他

(一)专项资金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时,需报市审补委批准同意。对因故撤销的项目,项目单位必须做出经费决算报市审补委核批,剩余资金如数退回市财政局专项资金专户。

(二)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追回已经取得的专项资金,并在3年内不得申报市级财政支持项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利用虚假材料和凭证骗取资金的;

2.违反专项资金使用原则,擅自改变使用范围的; 3.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 4.偷、漏税被查处的;

5.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8—

第四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城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城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黑政发〔2010〕63号发文时间:

2010-07-

21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为了促进我省城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城区经济的引领、辐射和服务功能,实现城区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双轮驱动和比翼齐飞,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城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和现实基础

我省共有68个城区,总人口1389.5万人,土地面积10.4万平方公里。全省城区以不足1/4的土地面积和1/3的人口,贡献了2/3的经济总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城区交通条件便利、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具有基础设施完备的支撑优势;科研力量雄厚、技术资源丰富,具有科技创新的智力优势;金融机构聚集、渠道丰富,具有相对便利的融资优势;行政服务便捷、信息交流活跃,具有渠道畅通的信息优势;人口分布密集、消费能力较强,具有贴近需求的市场优势。我省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的阶段,做大做强城区经济具有深远的时代背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城区发展步伐,有利于带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有利于加快全省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有利于推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保障社会和谐安定。促进城区经济发展,是打造未来经济发展增长点的迫切需要,也是我省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省城区经济发展呈加速态势。各城区依托自身条件积极构筑产业发展平台,结构调整不断深入,新型经济业态不断涌现,一大批基于城区优势的新兴产业项目落地生根,总部经济、结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各级政府为城区在拓展项目落地空间、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都为城区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与全省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相比,与发达地区城区和省内县域的发展实践相比,我省城区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困难。突出表现为:增长速度相对滞后,产业规模较小,经济发展不活跃,财政收入低水平徘徊,未能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体制机制制约明显,城区政府职能不完整,责权利相匹配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经济调控手段不健全;主导产业不突出,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业态发育不充分,产业布局不够优化,集群化发展态势尚未形成;资源环境压力较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城区经济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发展城区经济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城区经济作为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的关键环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树立低碳化、生态化、人性化的发展理念,健全城区政府职能,改善城区经济发展环境;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承载服务功能,逐步把城区打造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先导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主体区、招商项目的聚集区、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引领区、改善民生的示范区和拉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集约化发展原则。把城区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依托科技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盘活存量,培育增量,科学高效配置发展要素,厉行资源节约,大幅度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差异化发展原则。明确功能定位,追求特色竞争,培育壮大具有相对优势的支柱产业,在错位中寻求独具潜力的产业突破,实现各城区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避免低水平的产业趋同和无序竞争。

——集群化发展原则。围绕特色支柱产业,科学整合土地、资金、政策等发展要素,强化产业支撑体系和产业服务功能,建设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引领优势产业聚集,延伸产业链条,以集群化带动规模化。

——市场化发展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城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形成有利于投资创业的制度和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主体地位,扩大民间投资,壮大民营经济,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和谐发展原则。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发展城区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加快发展扩大居民就业,通过培育社区经济强化社区服务,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城区品味,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三)主要目标。

城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牵动力量;传统产业在调整改造的基础上规模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特色鲜明的都市经济形态实现较快发展,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信息、技术、智力、文化、区位等要素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形成有利于释放经济活力的良好体制机制环境;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和单位面积产出显著提升,城区环境质量明显改观,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到2015年,全省城区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三、发展城区经济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产业规模。

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布局优化相结合,在不断提升产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努力扩大产业总体规模,大幅度提高城区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一是优先发展城区特色服务业。将壮大服务业作为城区经济的发展方向,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重,消费型服务业与生产型服务业并举,依托市场、整合资源、创新业态,打造特色服务业街区,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努力实现城区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在继续巩固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城区旅游业、生产型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服务外包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的规模效应,打造全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先行区。二是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城区科技园区、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业等为重点,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技术引进,围绕研发、生产、推广、售后服务、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推动技术集成、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群体和新兴产业集聚区,力争在产业规模、产品与服务层次上实现突破,牵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改造提升优势制造业与资源加工产业。把加快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主攻方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发展壮大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四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森工、轻纺等传统产业,着力建设一批具有资源支撑的优势工业项目、与大企业分工合作及提供服务的配套项目、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项目、出口加工项目和竞争力强的高端制造业项目,形成上下游产业衔接配套,企业布局相对集中的产业群体,成为全省地方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四是培育壮大城乡互动产业。鼓励城区文化、教育、卫生、流通、商贸等行业发挥对农村的辐射服务功能,促进城市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导。结合城区资金、技术、产业优势与乡村资源、人力优势,发挥城区对周边县域的带动作用,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使城区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纽带。

(二)推进产业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营造有利于产业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通过培育壮大新兴业态、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激发城区经济活力。一是创新产业发展理念。摆脱对物质资源的路径依赖,以信息、技术、智力、文化、区位等要素资源深度开发为抓手,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提高财税、金融、基础设施、行政服务水平为重要保障,营造包容开放的发展氛围和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增强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二是创新产业发展载体。加强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区土地进行科学布局,推动有条件的主城区由城区住宅化向城区商务化发展,突出发展总部经济、结算经济、楼宇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法律服务、经济鉴证、金融证券、地产旅游、研发设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专业街区,形成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资金密集、效益密集的都市产业群和新型城市产业形态集中区。三是创新产业技术。积极研发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对传统产业实施生产过程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扩大科技成果应用范围,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创新。

(三)壮大接续和替代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区转型。

坚持观念转新、体制转轨、环境转优、经济转型的理念,提升产业层次支撑经济转型,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转型,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市化转型,着力改善民生引领社会转型,实现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多元支撑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油区要依托产业基础和资金技术密集的优势,强化城区经济与大企业的联合协作,加快培育发展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接续替代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林区要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尽快实现由采伐林木资源向培育保护森林资源的转变,积极开发林下资源,重点发展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和北药开发四大产业,构筑复合型林区经济。煤区要推动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延伸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扩大优势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强化资源型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泥草房改造步伐,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

振兴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在尊重历史、保护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塑造城区文化形象。一是建设文化品牌体系。抓住我省实施文化兴省战略的机遇,着力开发具有北方特色、对俄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体系,鼓励文化创新,推动公园向主题化、民俗向体验化、娱乐向演出互动化、展馆向特色化方向发展,打造城区文化名片。二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出版资源配置,完善图书发行网络,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发展艺术表演团体和演出服务机构,扶持发展健康的大众型娱乐场所,建设专业化、社会化艺术培训体系,鼓励原创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研发,加快发展动漫产业,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与民间工艺。三是结合城区文化资源实施旅游业开发。将城市景观与特有的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完善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环节,依托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休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着力培育发展公园游、民族风情游、生态农业游、现代工业游等具有城区特色的旅游业,加快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五)培育家庭创业型经济,促进就业再就业。

充分发挥家庭创业型经济投资少、就业灵活、覆盖面大的优势,扶持家庭创业经营,激发家庭创业经济活力,助推城区经济健康发展。放宽创业领域、登记条件、出资额和经营场所等方面的限制,拓展家庭创业空间;加大创业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对符合规定的创业者给予财税优惠;建立公共创业服务信息平台和创业项目资源库,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开展对家庭创业人员的公益性培训,提高创业者的自身素质,增强创业者的创业信心。发挥社区作用,支持社区组织创业培训、政策咨询等工作。支持市区两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岗位,解决部分困难家庭和部分在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力的弱势群体人员就业。创造条件促进家庭经济提档升级,支持条件成熟的家庭创业型经济逐渐向小型家庭公司转变。

(六)提升城区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巩固强化城区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改善民生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推进城区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住有所居”;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加大对城区公共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娱乐健身等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服务水准。结合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族风情,逐步在主要街区、建筑物改造建设中打造彰显北国风光和边境特色的景观城区,建设滨水城区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塑造特色城区风貌。大力推进“三供两治”工程,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为居民创造干净、文明、秩序、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健全社区基层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工程,推动社区服务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加快城区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突出市级政府推进城区经济发展工作的主体地位。市级政府要把加快城区经济发展作为中心工作,深入研究城区经济发展规划和措施,切实抓好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科学划分市级与区级的管理事权,增强区级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协调能力;合理确定市级与区级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对城区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二是认真做好城区经济发展规划。市级规划要把市域发展战略与各城区的发展重点统筹起来,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集聚、实行错位发展为原则,合理布局,明确各城区的功能定位,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使各城区成为落实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规划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区级规划要毫不动摇地落实市级规划确立的功能定位,细化总体部署,避免城市战略和城区规划“两层皮”。

(二)向城区放权、扩权。

按照“合理划分事权、强化基层工作、明晰责权配置、落实城区责任”的原则,赋予城区更多的经济发展管理权限,实现权责对应。市级政府从增强城区经济调控能力角度出发,除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投资及法律法规规定的事权由市级政府统一管理外,凡是应由城区管理的权限,都应向区级政府下放;凡是能由城区管理的权限,都要逐步通过依法授权方式向区级政府转移。鼓励支持市级政府在招商引资、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管理和项目建设投入等方面建立市区两级政府的联动机制;探索投资体制创新,逐步实施并联审批,积极试行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等新型管理体制,为加快城区项目建设和扩大招商引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实施财税激励政策。

充分利用现有专项资金,积极支持城区经济发展。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改、突出重点、综合投入”的原则,省直部门在安排专项资金时,向城区相关项目倾斜。省级财政部门把推动城区经济发展作为重要领域,研究相应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市政府要完善市区两级分灶吃饭的管理体制,鼓励支持市级财政加大对城区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有条件的市级政府要本着让利于区的原则,逐步

将属于市级税收的中小型企业向区级下放;将属于市级税收的区级企业部分小税种下放到区级;完善市区两级财政“核定基数、增量分成”的方法,在科学核定基数的基础上,增加区级财政增量部分的分成比例。

(四)改善投资环境。

一是加强城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工作。以金融、现代服务业、生物制药、新材料、机械电子、环保化工、绿色食品、能源等领域为重点,以具有牵动力的大项目为重要抓手,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项目和资金转移,寻求战略投资,提升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扩大与央企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联手争取国家大型产业项目,吸引央企项目投资向城区倾斜,力争在一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二是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指导意见》(黑政发〔2009〕110号)精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保障民间投资的合法收益,扩大民间投资规模。三是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开发区承载项目建设能力。把哈大齐工业走廊等“八大经济区”规划确定的园区与城区产业园区紧密结合起来,发展特色园区和专业化园区,推进产业集聚。支持城区内已有企业迁入开发区,原存量土地由当地政府组织盘活利用;厂区面积较大的城区企业,经批准可以利用闲置厂房、土地进行厂区招商,发展配套企业。鼓励支持城区实施“飞地”政策,对于落户市级开发区的由区级招商的项目,合理确定收入的市区两级分成比例,调动区级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四是创造宽松环境,吸引外资参与城区经济发展。落实进口环节税减免政策,支持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12—业;积极争取国家将城区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纳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拓展外资准入领域;扩大城区外资核准权限,简化审批程序,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

(五)强化金融支持。

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把支持城区经济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扩大贷款规模、创新金融品种、拓展服务领域,增加对城区经济的信贷投入。各级政策性担保机构要加大对城区企业的担保融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经济总量大、融资需求旺盛的城区设立担保机构,不断完善城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省级政策性担保机构要通过增信、分险等方式优先为区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增强其担保能力,有效缓解城区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推进组建一批小型贷款公司,为城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融资服务。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扩大城区直接融资渠道和规模。

(六)增强科技、人才保障。

积极引导省内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城区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通过产学研结合,提供技术、项目和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各城区要紧紧抓住我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的有利时机,引进高科技人才、创新型人才,建立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环境,为城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七)抓点带面,积极探索。根据全省城区的不同特点,选择牡丹江市阳明区、哈尔滨市松北区、鸡西市鸡冠区和佳木斯市向阳区作为省和相关市共抓的发展城区经济重点区,探索推进城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重点在深化城区管理体制上进行大胆创新。此项工作,省里由省发改委牵头来抓。

(八)制定完善统计考核体系。强化区级政府统计职能,加强城区经济的统计工作,“按照实事求是、科学持续、精简易行”的原则,建立城区经济统计体系。比照县域经济政策,把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收入等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事关民生的指标作为考核内容,每半年对城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二○一○年七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县委经济发展情况和经济工作安排

同志们:

刚才,灿洪书记代表县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县委xxxx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意见,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去年经济发展情况和今年经济工作安排,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xxxx年经济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幸福xxxx”的核心任务和办好“三件大事”的工作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三四五”发展战略,深入开展“五个建设年”活动,千方百计抓机遇、上项目,集中精力调结构、促发展,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经济实力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增强。据初步统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3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60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130.6亿元,增长10%。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10.8:49.1:40.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2亿元,增长28.1%;固定资产投资163.7亿元,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9亿元,增长16%;外贸出口总值10.3亿美元,增长16.5%;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5亿美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11943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预计收入35118元,分别增长9.5%和14.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1.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7.4%和13.5%。

(二)三大产业在增量提质中稳步发展。一是特色农业提效发展。农作物收获面积118.1万亩,增长1.3%;其中春收马铃薯13万亩,平均亩产2400公斤,产值5.6亿元。新增5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6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8家,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6.25万农户户均增收4500元。二是规上工业提速发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8亿元,增长37.6%,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52.8%,增幅排全市第一位,改变了规模以下工业占“大头”的局面。产值上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37 家,比上年增加10家。珠三角产业转移园成功获批扩园至7.47平方公里,全年引进项目36宗,投资总额62.6亿元;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62.3%。民营制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产鞋8亿双,产值240亿元,分别增长14.3%和19%; “香恋”被认定为xxxx鞋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三是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巽寮金融街、稔山碧桂园、富茂威尼斯湾等滨海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进展顺利,嘉华酒店、天后宫及风情酒吧街、十里银滩酒店等项目建成开业,国惠酒店获评五星级酒店。全县接待游客530.2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16.7亿元,分别增长22.1%和31.3%。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118.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70.6亿元,分别增长23.9%和24%。

(三)城乡建设在统筹谋划中扎实推进。项目引擎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88宗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实际完成投资103.5亿元,完成计划的104.3%,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63.2%。其中,有55宗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建华管桩、杰森石膏板等29宗项目建成投产,京兰动力、惠州国储石油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交通建设年20宗项目完成投资14.4亿元,国道324线xxxx段、县道210三港线等8宗项目完工,改造路面250.5公里,建成7个镇级客运站,首批50辆LNG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完成创建“省文明县城”阶段性工作目标,改造了县城17条内街道路及一批排污管网,升级了主要道路绿化、亮化设施。宜居城镇、宜居农村、生态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厂、信息化工程、农田水利、村道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四)民生事业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改善。坚持“五个民共”,认真组织实施省“十件惠民实事”、市“8+10惠民工程”以及县“十项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低保和五保补助标准等得到提高,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扶贫开发、就业保障、教育创强、保障房建设和文化惠民等工作任务,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体育等各项事业以及经济运行监测、环境保护、国土管理等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三打”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两建”工作开局良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去年的经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

够大,竞争力不够强,区域发展不平衡;涉及征地拆迁、山林土地纠纷、企业改制等利益诉求问题依然较多,社会管理任务仍然繁重等。这既是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二、xxxx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

xx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按照灿洪书记报告提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全力抓好八项工作:

(一)全力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把扩大内需、增加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努力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要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从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看,投资仍是拉动xxxx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县上下必须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入、抓投入就是稳增长”的理念,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加快稔平半岛环岛公路、环大亚湾公路、广惠高速东延线、厦深铁路惠州东站站场、稔平半岛供水工程等一批在建和即将开工的项目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东山海风电、斧头石风电、彩丽电子等一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通过上项目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二要努力开拓消费市场。从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来看,扩大内需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国家将继续出台相关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培育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特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暨流通业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发展滨海旅游、商贸流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房地产等产业,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改善消费环境,刺激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三要努力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认真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类展销活动,充分利用“广货网上行”、“惠货网上行”等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外贸企业抢抓订单,推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加快鞋产品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报批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量。

(二)全力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力促产业规模效益双提升。灿洪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着力加快“两大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是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我们必须继续加大力度抓紧抓好。一要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工业发展,是xxxx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做到精力向工业集中、要素向工业倾斜。要以高端装备制造等现代工业以及制鞋、制衣等特色优势传统产业为主攻方向,强化产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使其尽快成为支撑xxxx工业发展的战略支柱。特别是要扶持、培育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加速向科技型、外向型、规模效益型转型升级。二要扩大特色农业规模。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集中力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力争列入全市8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含复种)达到70万亩以上。建设好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和镇级农产品检测室,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完成2家无公害农产品、1家绿色食品的申报认证。实施农业“大企业”战略,鼓励发展大米、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力争增加1家省级、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三要科学开发旅游资源。扎实推进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加快主题公园、度假村、星级酒店等旅游配套项目建设,发展休闲度假、商务论坛、豪华游艇、海盐养生等高端旅游产品。继续推进滨海酒店群建设,打造“百里滨海旅游长廊”;高起点抓好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古田自然保护区、梁化森林公园、白盆珠温泉、安墩温泉、盐洲红树林等旅游资源的保护和规划编制,做到科学规划,从容开发。稳步推进旅游创星评级,力争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要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市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着力培育创业主体。强化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用地、信息、创新、展销展示、人才引进培训等服务。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资源共享、强强联合,实现“抱团发展”,争取新增2家以上企业集团。加大对企业创品牌工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今年要新培育1至2个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5个广东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

(三)全力加强平台载体建设,进一步提高招商选资实效。招商选资是推动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最有效途径,必须一如既往地加强招商工作,努力实现招商规模和招商质量大幅提升。一要抓好园区开发建设。进一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入园项目投资强度和产业关联度,确保园区经济今年有大幅增长。其中,珠三角产业园区要加大投入,抓好鹏达路、惠福路、青河路等市政工程建设,完成鞋业区、新能源动力区、家具区、机械装备区等四个功能区的土石方平整,完善公交客运站、员工生活综合配套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年内争取引进3宗超10亿元、5宗超5亿元项目,动工建设10宗项目,争取8宗项目投产。同时,要做好xxxx省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准备工作,努力实现“保优进位”,并着手开展第二轮置换扩园申报准备工作。要扎实推进中航谟岭工业园、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建设,协助佳兆业工业园尽快启动,今年要有项目落户园区。二要创新招商选资方式。强化对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国企民企的招商推介,深化与香港、澳门、深圳、东莞等有关商协会的合作,推进联合招商、以商引商,力争引进一批金融服务、港口物流、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现代产业项目。要切实加强与在谈项目、意向项目业主的沟通联系,积极为签约落户创造条件,使意向项目尽快落户和上马建设。三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是提供税收、增加就业的主体,企业兴则经济兴。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服务企业的主动作为意识,进一步完善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价格等工具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为外资民资企业排忧解难。要认真落实国8条、省56条、市28条等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强化企业周边治安管理,不断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当前,要全力支持澳达树熊涂料、老铭人、东进农牧做好上市工作。

(四)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们要举全县之力争项目,集全县之智增投资,着力营造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浓厚氛围。今年,我们将在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续建或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67宗,其中投产项目14宗、续建项目26宗、新开工项目27宗。一要千方百计谋划项目。认真调研、筛选、储备一批事关全局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待条件成熟时就可以马上动工建设。要积极加强与上级沟通,力争列入省、市的重点建设项目达到24宗,争取上级在审批、资金和用地等方面更大支持。二要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要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鼓励扩大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切实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省、市财政性资金支持,保障项目顺利建设。要广开筹资渠道,积极引导和利用社会资金,拓宽融资平台,特别是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转变城镇经营管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缓解资金紧缺问题。三要认真履行项目建设责任制。继续实行项目建设“五个一”和倒逼机制,全力突破项目报批、征地拆迁、环境评价、融资、配套设施等影响项目推进的主要因素,按照市政府下发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打破“玻璃门”和“政策门”,想方设法为多上项目、上好项目创造条件。同时,要研究制定保障项目建设的措施,特别是对事关全局的大项目,要组建强有力的专门队伍负责跟踪,严厉打击各类无理缠访、非法抢种抢建和恶意阻工行为,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以创建“省文明县城”为引领,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城镇,着力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升城镇品位,打造更加优美的城乡。一要编制完善城乡规划。认真实施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抓好县城大岭片区、黄排、青云等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镇的控规编制,提高城镇控规覆盖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建设和乱搭乱建行为,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二要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按照“一江、二心、二轴、三带、四组团、五自然绿地”的县城规划,扎实开展“两江四岸”和南湖公园整治,完成一批县城内街道路建设,扩建平山大桥和二河仔桥,稳步推进老城区“三旧”改造。全力做好县城新区建设的论证和报批,尽快启动环城西路建设,配合开通惠州至平山公交线路。增加对县城环卫设施的投入,完善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配套设施。对照创建省文明县城的标准,扎实开展县城“八大整治”和“四个升级”,确保今年成功创建“省文明县城”。三要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下大力气完善镇村环卫设施,确保所有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并配备一辆垃圾运输车,所有行政村都建有垃圾屋和污水处理设施,所有自然村都设立垃圾收集点并配备一名保洁员。抓好名镇名村和示范村规划,深入开展“三清三化”整治,美化名镇名村示范村的村容村貌,打造2个名镇、4个名村、20个示范村。四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配合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创建“国家生态县”,探索建立山区生态建设补偿激励机制,调动社会各种力量保护生态,完成11个省级和国家级生态乡镇、87个市级以上生态示范村的创建。要抓好生态景观林带、碳汇林、森林进城围城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林木采伐、种植的审批和监管,严厉打击偷砍滥伐、非法采矿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认真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强化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及时制止和查处各类违法用地行为。切实抓好海洋环境特别是考洲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建筑废料等污染物排入海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依法淘汰产能落后企业。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环保监管和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监管,今年要完成平山二期和梁化、平海、铁涌、白盆珠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

(六)全力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增强体制机制活力。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是发展的最大“红利”。我们要在积极推进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国有企业、农村综合等领域改革的同时,注重选准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以改革带动全局发展。一要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的投入,引导和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格局,抓好12个均等化改革专题任务和项目的落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能力。二要深入推进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细致审核和复核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研究确定各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可行性,制订并实施《xxxx县第三轮行政审批事项调整目录(第一批)》。要把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行政执法体系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工作充分结合起来,按政策规定和要求,对该保留的予以保留,该取消的予以取消,该调整的予以调整,该转移的坚决转移出去,该下放镇级的下放到镇级组织实施。同时,要加快企业登记注册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进一步压缩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促使政府各部门依法实施行政审批和履行审批职能。三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实现群众就医方便、负担减轻,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整体绩效得到提高。

(七)全力加强财政金融工作,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着力加强财源建设,提高税收征管和资金运作能力,做大财政“蛋糕”,努力实现“三有”:一是依法聚财要有力。要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培育大财源。深入研究利用国家经济发展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多方面增加政府收入。继续强化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和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严格执法。加强非税收入监管,规范非税收入政策和收缴管理制度,确保非税收入及时入库。二是科学理财要有度。坚持量入为出,做好资金调度工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做到保工资、保运作、保民生、保稳定、保重点。树立节俭意识,进一步完善公务卡制度,严格控制公务经费支出,确保公务经费支出比上年大幅减少。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的监管职能,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三是金融运行要有序。要全力支持农村信用联社组建农商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现行政村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全覆盖。要鼓励金融机构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积极盘活存量,大力扶持辖区重点项目、特色产业、中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规范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管理,适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八)全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民生更大改善。每年为人民群众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是推进幸福xxxx建设的有效途径。在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时,我们已经筛选和确定了今年的十项民生实事,县人代会通过《报告》后,要将办理责任落实到有关领导和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巩固扶贫开发“双到”、教育强县、国家科技示范县、残疾人康复示范县等创建工作成果,切实加强文化惠民、医疗卫生、人口和计生、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育健身等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要稳步推进“平安xxxx”建设,完善“三打两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各类严打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反走私、反邪教、打击非法传销等各项工作;要突出抓好禁毒工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强有力的措施打击毒品犯罪,坚持不懈地打好禁毒人民战争;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大力调处矛盾纠纷,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三、以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实现这次县委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要有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我们要加强对今年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力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做到“四个强化”:

一是必须强化忧患意识。从我县去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虽然纵向比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横向比差距仍在拉大,很多经济指标排在全市较后位置,大部分指标仅比龙门好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很可能进入“后无追兵”的境地,必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既要敢于承认差距,更要勇于缩小差距,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咬住发展不放松,抢抓发展机遇,树立必胜信心,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集中精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是必须强化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意识。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保守思想和惯性思维,有些同志说话干事总是慢半拍、打折扣,遇到有利益的工作就争着做,没有利益的事就推诿扯皮,不敢碰硬,不敢与歪风邪气作斗争,甚至怕负责任、不愿担当,得过且过,碌碌无为,这与xxxx人民渴望发展、谋求幸福的热切期望极不相符。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抓落实,就是要竭尽全力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希望大家明确定位、牢记职责、主动作为,勇于担当,面对矛盾不回避,遇见问题不绕道,碰到钉子不退缩,只为干成事想办法,不为不干事找理由,把措施一项一项做实,将工作一件一件抓好。

三是必须强化作风建设。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县委提出的党建“五大行动”,下大力气整治铺张浪费、消极倦怠、虚假浮夸、造谣中伤等不良风气,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加强对公款消费的监督约束,在干部队伍中弘扬诚实做人、务实做事、平实做官,营造政令畅通、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干事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带头轻车简从,简化迎来送往,大力改进文风会风,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多深入基层和群众,少讲话、讲短话,多听群众意见和呼声,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增强执行力和办事效率。

四是必须强化督促检查。要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和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对招商选资、重点项目建设和民心工程建设等工作的检查考核,切实做到有部署、有督查、有考核、有奖惩,使抓落实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县发改、统计等部门要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进行预警和督促,确保每一项经济指标按时间进度完成。

同志们,全县人民对新一年的发展寄予了厚望。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凝聚力量,狠抓落实,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为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幸福xxxx而努力奋斗!

下载城区经济发展安排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区经济发展安排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部城区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南部城区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本报讯郊区南部城区(大桥经济开发区)今年以来发展形势喜人,企业产值、利润实现突破性增长。1—9月份,南部城区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5.63亿元,同比增长1......

    2009年城建局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意见

    **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局2009年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意见局属各单位、各股室:为继续做好2009年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有关工作,根据市城乡建设管理局《关于2009年城市环境综合整......

    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双保双扩双转”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快......

    工商局支持全县经济发展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 届 次全会精神,推动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人才兴县四大战略的顺利实施,实现走在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前列、建设优美富强文明和谐的新五峰目标,......

    全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意见

    为加快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和优......

    关于2007年度经济发展奖励政策意见(推荐)

    文章标题:关于2007年度经济发展奖励政策意见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为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初稿..2012党风廉政建设安排意见

    初稿 新党发[2012] 号 关于印发《新堡镇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委会,辖区各企业支部、镇属各站所办: 《新堡镇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党风廉政建设安排意见

    关于二0一二年党风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工作安排意见各支部、驻镇各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及县纪委十五届一次全会精神,切实做好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