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基作业】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调查报告[定稿]
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调查报告
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中文非师5
组员:葛政谕(0806010281)陈春丽(0806010243)杨穗鹃(0806010307)
关丽珍(0806010199)罗思君(0806010127)
在2009年9至11月份,本调查小组对当代就读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调查”。在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形式、选择题模式来进行数据收集。本次调查有效问卷100份,男生为48人,占48%,女生52人,占52%。调查对象为当代在校大学生,调查对象所分布的校院系、文理工分科都相对平均。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总体上是积极的、理性的、健康的,并不存在大范围的理解偏颇和极端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变迁 ,社会大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许多不良的因素在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们在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困惑与偏差,在对”中国化的马克思“的态度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苗头。
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概括如下: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持有不严谨、不重视的态度,有理论淡化的倾向。
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仅有16%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清楚其概念,70%的大学生表示大概知道其真正含义,而剩余的14%表示不太清楚,甚至全然不知。然而,当问卷再追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时候,却仅仅有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正确。也就是说,表示大概清楚其含义的70%的大学生实际上并不清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涵义,了解其含义的被调查者只占总人数的一半。所以,由此可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态度是不够重视的,并且有理论淡化的倾向。
其实,在被调查者中,已有17%是党员,80%是中共团员,理应比一般的同学更为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然而如今出现了不到一半的结果,确实不能不另我们反思。面对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此虚浮的学习态度和忽视不理的姿态,我们应加强理论建设和学习,开拓多元化的渠道,向同学们渗透灌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运用其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是支持的、理智的。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有52%的大学生表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39%的大学生认为其还有不完善之处,需继续改进,仅有8%的人认为其违背中国国情。分析调查数据,可知一半以上的学生是支持拥护现有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引导着中国稳步向前。而且,大学生在支持的同时并无出现一概肯定的现象,而是理智的,对其有所批判及辩证看待,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还是需要改进完善。
但是,我们并不能忽略漠视那少数不支持的声音,我们应倾听他们对其的不满之处,寻找解决办法使其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从而促使更多的人拥护和支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到齐心协力地运用其原理迈步向前。
三、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态度中动机端正,但存在功利化倾向。
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74%的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有必要的,它有助于自身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有12%的大学生把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
主义”的责任推诿给政治家,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学习。还有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认为学习其理论仅是为了考试。
从数据得知,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端正的,他们抱着正确的动机去学习其原理。然而,还是有少部分大学生未能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作用,把学习功利化、责任化,最终导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能得到贯彻实施。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使其明白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应有的动机,端正其自身的态度,从而真正做到其原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主学习热情欠缺。
据调查的数据显示,65%的大学生是通过课堂上老师教学来学习并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1%是通过党课学习,10%是通过新闻报纸,而仅有4%的大学生是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而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实质性飞跃,仅有32%的大学生表示每一次都能及时掌握,余下68%的大学生承认时候很久才知道,甚至不知道。
此数据说明,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热情并不高,绝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非自主的方式了解掌握其理论。在理论更新时,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也不会自主地与时俱进,学习每一次的理论飞跃。其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加强理论的宣传,而且要开拓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大学生对其理论学习的热情,做到每次都能及时更新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五、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感不强。
调查后得知,面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虽有37%的大学生认为要认真学习并指导实践、15%认为自主学习并积极传播,但是仍有43%的大学生认为仅要掌握了解,知其所然就行,甚至有5%认为是政治所用,无需学习。
实际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与否,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每一个人都贯彻学习与落实其原理对实践的指导,统一目标,才能更好地引导中国迈步向前。所以,我们应增强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感,自主学习、积极传播,使其更好地引导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只要我们沿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开辟的广阔道路不断前进,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风险和挑战都可以战胜,我们一定能胜利地到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们的观念既存在着可喜之处,也存在着让人忧患的地方。可喜之处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而忧患之处,我们应该加以引导,抵御错误思想,遏制不良苗头,从而做到运用其原理创造个人和国家的美好未来!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的网上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榜首。再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果确实令人深思。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6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其巨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历史上树立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条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有位我们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打开了开阔空间。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注意,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对那些科技人文方面的学术论文不是很熟悉,但是,对于马克思中国化这个名词绝对不会陌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永恒而又常新的课题。从老师们饱含深情的眼光中,我们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滚滚暖流。历史老师们眉飞色舞的解说传达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力量。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广泛而又深刻的思想基础。经过艰辛的探索过程,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抗日战争初期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科学概念。1938年10月,毛主席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在谈到全党党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党的战斗力时,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有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我们的革命有了新希望。毛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 毛主席如此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把它作为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提到全党面前,立刻引起了全党的高度重视。我相信,这时候我们的革命同志必定热血沸腾,这是新曙光,是救命稻草,是我们走向胜利奋力一搏的利刃。
有了这个思想武器,当然要看看是不是适合中国这片热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都说读史使人明志,这一段探索的历史给后人留下绝对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学习的,是我们的宝藏。
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人们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汗水,他们站在的是我们不能企及的高度。首先,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革命建设阶段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从而创立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理论意义和时代内涵。毋庸置疑,这样的过程是艰辛的,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失败和经验中吸取教训,并从中获取如何走下去的方法和途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自是不必言明。早在1930 年,毛泽东就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在这部不朽著作中,毛泽东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重大,它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体系”,以这个思想体系武装起来的党,必将给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在这个《决议》的基础上,党的七大决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最伟大的实践成果。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 9 年,是党在探索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有重大胜利又遭受比较多的曲折和比较严重的挫折的一段历史,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历史性
飞跃的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怎样走”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小平同志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首先,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实事求是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并提出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找出解决中国贫穷落后的方法。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着手进行经济和政治各方面的改革。在党的十三大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面对国际风云的变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向哪里走,邓小平同志又适时地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讲话,指出计划和市场并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于是,在1992年底的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到党的十五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也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后形成。在党的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中,一个重要的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方面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又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将不断地开出绚丽的创新之花,结出丰硕的理论之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论理创新和实践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篇:【马基作业】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07城规
邝文杰
针对广州大学一年级学生感到的学习很迷茫、前途无目标等实际情况,举行了关于大学生学习态度问卷调查,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72份。
一、调查情况
(一)学习态度
被调查学生中自认为学习努力的占41.98%左右,努力程度一般的也有近39.31%,只有18.70%的学生直接表示自己是不努力的。对于学习没有计划性在整个调查问卷中表现突出,只有7.25%的学生会考虑学习计划,其他同学很少或根本没有想过学习计划。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也一般,对课堂纪律要求不高,有42.37%的学生对自己在班上的成绩表示“不太满意”。值得注意的是,从学生的角度看,37.4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考试“能”或“基本能”反映学习成果,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还是比较真实客观地自我认识。
(二)学生时间安排
学生的时间安排方面,77.48%的学生能够“一般”调查问卷中能体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状态能否正确评价的选项中,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些学甚至“严格”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进行学习。对于学生丰富的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相当的少:除了有38.55%的人把课余时间用来看文学书籍外,其余38.55%多的学生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上网聊天、上网打游戏和谈恋爱,还有22.90%的同学“无所事事”,大量宝贵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从这一选项可以看出,学习“边缘”学生课下的时间几乎完全没有用在完成学习任务上。
从这一部分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努力考上大学的莘莘学子,能经得住高考的考验,但在需要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习能力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大学自我管理期间,有比较明显地不适应性。而几乎100%的学生,不能正确调配好学习与课余文化生活之间的时间,导致整个学习状态下降,以至于最后放弃了学业。
(三)学习方法与策略
整体来看,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着学习方法与策略,但对学习资源的利用和学习讨论还相当欠缺。比如,经常到图书馆参阅文献资料的只有16.03%,经常在课堂上向老师问问题只有
4.19%,经常上课前对课程进行预习的只有8.79%,经常课后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只有12.98%,经常在网上查阅资料的只有18.71%,在学习当中会吸收并接纳别人的学习方法的只有25.95%,经常和自己的同学交流学习心得的只有12.21%。相反的,课堂不记笔记的占14.12%,不去或偶尔到图书馆参阅文献资料的占48.86%,不提问或偶尔在课堂上向老师问问题的占74.81%,不预习或偶尔上课前对课程进行预习的占67.18%,不复习或偶尔课后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占55.35%,不或偶尔在网上查阅资料的占45.04%,学习当中不会吸收并接纳别人的学习方法的占19.85%,和自己的同学不交流或偶尔交流学习心得的占61.0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成果不理想,与其本人对学习没有积极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十分相关。他们一般会在上课的时候远离同学和老师,课下也不进行交流和提问,知识的掌握很不牢固。而在这部分学生身上,尤其是多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经常表示考试后没有想到自己会出现不及格,觉得自己考试状态和发挥得比较好,认为老师可能判错或是分数统计错误。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不能接受目前自己表现的状态,十分困惑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多门不及格。而经过心理辅导后,他们依然很难改变当前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最终绝大部分同学会退学而离开学校。
(五)学习环境的态度
这部分的问题反映出学生对学校的大环境和学生对身边的小环境的态度。通过数据统计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校园学习环境、上课的教室环境以及上课的老师不满意的或者反映一般的比例分别为32.82%,23.28%,27.10%。而对于身边的学习环境——宿舍的学习环境,宿舍学习气氛、班集体的学习气氛等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为33.97%,40.84%,41.60%。他们和班内的同学的关系较融洽,学习上互相帮助,有为数不多的学习上的知心朋友,并乐于与同学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也不会为了学习上的事和同学闹矛盾。
“学习环境”从客观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状态,但在这部分问题中,学生没有突出表现出对环境的不满,也不认为学校、学生宿舍、班级体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从这点看出,客观条件不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
二,造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中小学生差别很大。与中学相比, 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进入大学后,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课后, 大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 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大学学习“边缘”学生不知如何安排学习, 不会自主学习。具体表现在听课、课后练习、复习等三个学习环节上欠主动。他们惰性大, 依赖性强, 课前不预习, 课后不复习总结;作业不规范, 不爱动脑筋, 做作业喜欢对答案, 甚至抄袭;对学过的知识死记硬背, 不重视理解, 不善于归纳总结, 不能举一反三。
(二)缺失人生目标, 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缺乏远大的理想学习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是缺乏远大的理想, 未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新的学习目标。在考上大学后出现了“理想间隙期”, 致使学习动机较弱。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 进入大学后, 他们便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 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乐一番, 潇洒地静待大学毕业。
2.专业思想不牢固
一些大学生的高考志愿是由家长代填的, 或者所报专业未被录取, 而被调配到另一专业, 所学专业并不是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进入大学后, 未能及时作出调整, 致使专业思想不牢固, 学习总是处于被动状态, 对所学专业课提不起兴趣, 导致学习成绩大幅下降。
3.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容易受他人影响
一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不知如何管理自己的课余时间, 容易受外界影响, 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自控能力。他们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模仿高年级同学的做法,“他们玩我也玩”;一些大学生, 长期迷恋电脑游戏, 到了“茶不思, 饭不想”欲罢不能的程度。此外, 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兴趣狭窄, 爱好很少, 一门心思考大学, 没有特长和爱好。进入大学后, 为了弥补中学时代失去的乐趣, 他们就迫切地想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把主要精力放在“玩这玩那”、“练这练那”上, 把学习当成休闲, 开始了以玩为主的生活, 而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
(三)未能合理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造成偏科倾向
一些大学生凭个人的喜好学习, 喜欢的学科就学得认真, 不喜欢的就不愿学习。对公共课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专业课,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公共课的学习持消极应付的态度, 提不起精神, 造成偏科倾向。
(四)一些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部分大学生自主意识与传统教育模式滞后性产生了矛盾。一些教师的教学基本处于单向传输状态, 忽视学问探讨和情感交流。这些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让学生自己去
感受、体验, 忽视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一些大学课程的教学依然是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 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需求, 导致了大学生学习上“需”与“求”之间的矛盾。此外, 部分教师不注重知识的更新, 教学严重脱离实际, 也进一步激化了这种矛盾。一旦大学生对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 自然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六)其它因素
一些大学生因为恋爱受挫严重影响了学业, 少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影响了学业, 从而引发了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三、对各种问题解决的教育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后期与成年初期, 是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的重要时期。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一个迅速变化与发展的震荡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直接影响其大学学业的完成、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做好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有助于帮助他们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心理问题, 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形成健全人格。学校应全面、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情况, 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大学学习“边缘”学生要进行重点追踪, 深入了解和关注其心理状况、思想状况, 为其建立专门心理健康咨询档案, 掌握其心理动态, 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治疗, 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
(二)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其心理素质
非智力因素既是提高教育效率的手段, 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要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成功动机等成功心理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 并促使学生主动内化教育要求, 形成和启动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
1.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值得信赖的, 可亲的, 从而使学生喜欢教师教授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热情, 用自己的感情诱发感染学生, 引起师生间的共鸣, 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2.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让他们抬起头来, 走出阴影。加强素质教育, 发展他们的特长。通过发展其特长, 激发学习兴趣, 使他们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为学习“边缘”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诱导他们尝试成功;为其创造充分展示特长的机会和条件, 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并予以特别关注和帮助。
3.培养大学生的坚强意志。要教育他们正确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失败, 要经得起挫折的磨炼, 学会自我调适,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增进心理健康水平。要使他们认识到, 失败不可怕, 一个人只要不断追求, 总会有成功的机会。
(三)帮助大生端正学习态度, 优化学习动机
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 才能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态度端正, 才能获得经久不衰的学习动力, 从而把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新起点。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前提是要帮助其进行专业认同, 转变对专业的感情, 学好专业课、选修课和公共课。教育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 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 要培养学习兴趣, 做到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相结合。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公共课的态度, 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对自身的意义, 努力把学习的间接兴趣逐渐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 把部分实用性强的公共课当成专业课来学习;选修课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浅层了解的层面。
(四)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改善其学习状况
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主动思考,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会自主学习。开设“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课程, 引导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特点,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改善学习状况。大学学习专业性强, 学习具有多样性, 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 因而需要有较强的计划能力、自学能力、自制能力和自主性, 需进行探索性学习。大学学习不仅仅是课堂里和教科书的内容, 还包括其他方面, 如获取信息、做实验、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各类竞赛, 参与各种集体社团活动, 参加讲座、进行社会调查等。因此,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 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 拓宽知识面, 还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五)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与教学
1.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求,所有困难是暂时的, 是可以克服的。教师应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自身及周围环境中的优势, 使其能力与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促进与发展。
2.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为了开发利用这种差异资源, 老师要在课堂上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 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教师要加强学习“边缘”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辅导, 有针对性地为其补上知识链上的脱节, 帮助他们走入正常学习的行列。
(六)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机制教师应努力转变角色,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应积极探索有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 提高学习能力;从体制上强化学生的读书、实践、实验设计等自主学习环节;注重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 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课后去寻找答案, 教师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学生课外学习检查上。
(七)组织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集体、宿舍建设, 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其他社团的作用, 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消除学习困难可能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四篇:【马基作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 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
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指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人类世界,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已身上(马恩全集161页—162页),现实的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实践着的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转变的契机所在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世界。实践把自然与社会溶为一体,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从而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
2: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可分为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传统观点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唯物主义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都以自在的世界为研究对象。朴素唯物主义看世界是一个直观混纯的整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孤立存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理解为联系发展和整体,但这些都是客体哲学,只是对世
界的解释不同。马克思主义改造旧哲学仅在于提示了世界是什么更重要的在于说明了世界应当是什么,使哲学成为改变世界的工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自然唯物主义,它把世界理解为意识和自然的二维结构,反对把一切都归为精神,所以不得不反过来把一切归为自然,归于直观和客体,把自然界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或始基,其根源在于使哪种物质成为始基。如果说也看到了人,那人只不过是自然物质的一种表现形态罢了。自然唯物主义所研究的世界是无活力、无生气、无主体的世界,普列汉诺夫说这是一种悲惨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说,“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实在人乃是理性的尺度”,认为“思惟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进步,但从本质上讲,费尔巴哈并未前进,因为其“人是生物学的人,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虽然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在咫尺,但毕竟有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自己的本质特征,实践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面了现实世界的基本关系,可以说实践以缩影的形式映现着现实世界,蕴含了现实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如果劳动是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那么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
三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着重从劳动实践出发考察认识的发生,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其决定作用。
认识的本质:主题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的反映。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人是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由实践的本性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2、由认识的特性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另有理论、假说等,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从现象上看超脱了对象,但从实质内容上看则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了对象。感性认识解决的是现象问题,理性认识解决的是本质问题。
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规律和规律的认识。
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
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一个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既要符合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又要符合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实现价值选择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则是认识论的具体运用,是党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辩证思维(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述的思维过程和发展的辩证法,是基本的,科学的思维和认识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的中介。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第五篇:【马基作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调查报告
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调查报告
组员:潘文达 张锦祥 董敏煜 龚嘉亮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当代的大学生也抓寻各种机会,参加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提出了一个名词:社会实践。
很久之前看过一则新闻,关于印度的大学,他们全国的大学,大部分大学培养出一批只会考试的大学生。很明显他们的应试教育做得太过了,又没有注意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这不是几个学生年级的问题,而是关于到国家未来年轻一代的发展问题,说白了就是国家发展可能会因为这几个年级的问题而导致国家发展出现严重的问题。当然印度政府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政策来调整大学生的教育方式,这给予我们国家一个很好的启示。
无可否认,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以其独特的身份接触社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认识社会,是其成长成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修身”与“成材”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而社会实践无疑是两者很好的结合点。
在高校内,很多大学生都有参加学生会,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等组织。从申请加入部门的面试,在到在这些组织内的工作,锻炼(刚开始体现在苦力方面,我觉得这是一个磨练一个新干责任心和对以后的工作作一个铺垫的作用,随后领导一个小组组织一个活动,或者负责某些工作),他们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有的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得到不少经验,有的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提高,而有些则大大提高了其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见世面,不再是一个只会读书写字的书生。校园内的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各组织各部门为大学生的锻炼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而大学生又能在此的基础上得到了友谊,充实大学生活。
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人参与了校外的社会实践。
在一些周末或者假期,一些大学生抓紧机会,做些兼职,零时工。这些社会实践除了“赚”些外快,增加生活费,他们中有的也是想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一些经验。例如做家教,除了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在沟通,逻辑方面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又如推销,除了锻炼口才外,还得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而对于某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则可以清楚明白到书本与实际的区别,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
因此我们概括以下3点关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1.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实践活动是校园和社会最好的桥梁,通过青年大学生亲身的体验和经历,让我们知道辽阔的中国除了发达的大中城市,还有许多贫困落后的地方,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珍惜。通过主动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使我们明白给予和奉献的快乐;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使我们明白什么是自立、自强和艰苦奋斗,体会劳动带来的愉悦。
2.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能力、增长才干
目前各高校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外,主要过程大都由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实施。在实践中,同学们学会了团结和协作;在实践中,同学们加深了对大学生的自我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新认识,学会了调整自我,修正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社会实践可以锻炼学生
各方面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等。社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社交能力,从而缩短了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期,对于大学生就业也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3.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
大学生活不应仅是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也应该是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准备和铺垫。从大学生的思想特质来看,社会实践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正是通过社会实践,同学们了解了真实的社会,并在实践中思考着现在与未来。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乐于接受和探索新事物,但由于我们大多是从校门进校门,从书本到书本,对国情了解不够,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所以很容易被误导。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耳闻目睹拼搏在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辛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真实情形,会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形势,客观公正地对待一些重大问题。从这个意义而言,融入社会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而社会实践就是最为生动的课堂。
社会实践是必要的,很多经验我们都要从实践中才能获取。大学生自己寻找实践的机会,这是一种好的,值得发扬的做法。
但从调查和平时的观察中,我们也发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在组织筹备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例如经费使用不善、调研方向不明、组织活动渠道不畅等等问题。同时,由于社会实践多在远离校园的外地,有的甚至是在偏远山区,多存在交通不便、设施落后、人员混杂、少数民族聚居等情况,对于大学生人员安全与保障的环节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因此,在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策划、指导、实施、运作、监控、突发事件预警等方面,都应对执行和管理部门提出严格要求。另外,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点面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社会性活动,就其主要意义而言,在于其参与的普遍性。因此,高校应努力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组织大多数同学参与其中,使在校大学生普遍地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当然,从调查问卷中还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喜欢社会实践。有时候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实践任务,一些大学生只是随便找份兼职以敷衍了事,能把那份实践报告交了,那就是他们的目的了。这部分大学生一般都是些浮夸的学生,经常沉迷网络游戏或沉醉于男女之间的事,甚至对于大学生最基本的学业都放弃,自暴自弃地做自己认为对并给予自己短暂快乐的事。这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我认为学校在这方面应该多做些工作,除了强制性的要求他们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还要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教育,例如先了解这部分学生为何如此地沉迷于其他事物,有针对性地对这类学生进行讲座教育,又可以与家长沟通好,达到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思想上做工作。
而对于一些推销,促销之类的社会实践。很多时候,学生接受这些兼职只是为了赚取些生活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对于他们专业知识水平的挺高的帮助是微乎甚微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应该对我们所要做的工作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不要贪小小的经济收入就浪费自己在大学学习的宝贵时间。而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的时候更应多想想自己在这次实践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