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05:2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

第一篇: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

近年来,中国的各种宗教都以不同形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基督教的信仰人数发展快。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列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我们这次抽样调查的50份问卷中,有宗教信仰的占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发展很快,大学生中也出现了宗教信徒。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开始关注、研究大学生的信教问题。学者们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开展了实证调查,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其中基督教在中国发展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是中国基督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趋密切,并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基督教在中国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当代青年中传播甚广。这种现象己经引起国际社会和我国教育、文化和宗教部门的极大关注。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组主要对于我校以及其他非艺术类同学做的一次调查。调查显示:信基督教的同学占8%;其余同学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对宗教没有太多的了解,谈不上信仰不信仰的问题;而96%的同学都理解身边有宗教信仰者;对于宗教的传播宣传,30%的同学认为应该,但要适度;6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听听也可以;还有8%的同学坚决反对。从影响上来说,佛教和基督教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较大。要说明的是,虽然有些同学选择信仰佛教,但他们对佛教的教义并不十分清楚,平时也没有佛教的饮食习俗,更没有经常到寺庙去烧香拜佛。之所以选择信仰佛教,是因为佛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同学们对佛教比较熟悉。相反,信仰基督教的同学虽然从比例上看没有佛教高,但参与基督教活动的人数却相对较多。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

1.社会和家庭原因。任何宗教本质上都是支配人间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社会或自然异己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主要根源。所以,宗教问题首先是个社会性的问题。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嬗变和碰撞,竞争带来的风险、贫富差距的存在、地区不平衡的加剧等导致相当多的人心理阵痛和失衡。加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社会上出现了信教热的现象,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自然也受到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学生一般出生在信教的家庭里,父母相信或者祖父母相信宗教。他们的信仰一般是最坚定的,而且对传福音的工作也相当努力。其中一名基督教徒这样说到:“并不是我选择他,而是他拣选了我。他是道路、真理、生命,基督信仰才是人生意义的归宿。人本来就该相信这位神,以及他为我们预备的救恩。”这类信徒在基督徒大学生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是却是学校聚会小组的主要服侍者。

2.朋友介绍。这类信徒所占比例比较大,约占一半以上。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朋

友或室友的介绍,逐渐了解并接受了宗教信仰。一位学编导的女生这样描述到:“朋友介绍我,然后去参加聚会,参加多了,就读了一些圣经方面的书籍,然后观念改变,开始接受主”。另一位学艺术管理的男生说:“通过室友的介绍,发现基督教与其它宗教与众不同,它以爱来接纳世人。无条件的爱人如己,教导我们认罪悔改。”在这类信徒中,一部分接受福音后,完全改变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同“新造的人”。这种改变是巨大的,他们参与聚会小组生活和传福音工作的热情并不比第一种基督徒大学生低。也有一部分信徒的信仰徘徊于信与不信之间,至少信心不是很坚定。但他们确实都承认自己有罪,并愿意接受基督做自己的主。在行为上他们比不信前有很大的变化,至少在为人处事上存有谦卑和爱心。

3.内心的需要,心灵的追求。这类信徒的比例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他们在内心中

有一种追求,需要上帝,而且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神的存在。但是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哪一个才真正是自己所追求的“真神”。当福音降临到他们时,或者当他们在诸多宗教中“发现”他们真正所追求的宗教时,他们就全然虔诚相信。

4.好奇、怀疑与接触。这一类信徒的比例比较大。因为他们具有较大的广泛性。有些学生 是出于对基督教的好奇心。比如接触西方的宗教文化、教堂做礼拜的各种仪式、圣经故事等,进而逐渐接触教会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一些是本来没有信仰的,但通过耳濡目染,或者通过某种经历而相信基督。还有些信徒的信仰根基并不深,甚至是盲目的,把信仰当作一种“时尚”来看待。另一些信徒不参加聚会,只是心里承认有上帝,而并没有任何聚会小组生活,亦即所谓的文化基督徒。

5.由于心灵空虚或生活(学习)痛苦而寻找慰藉。这类信徒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因为传统观点认为,大学生是因为受到挫折(如学习成绩下降、失恋、找不到工作等)才寻找宗教的慰藉。宗教信仰都是人们现实需要的反映。好奇是年轻人的天性,也是大学生最初接触宗教的心理特点。在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生主要以学习考试为主,多年以来单纯接受统一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这样的传统教育使得学生对宗教信仰都有一种心理定势,愚昧落后、精神鸦片等词汇充斥头脑。进入大学以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思想言论。当接触到宗教时,极易产生猎奇心理,激发他们对宗教的好奇与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宗教思想、参加信徒的聚会活动。同时,步入大学,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和环境,远离父母、接触了来自各地的同学。激烈的竞争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冲突的思想理念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更加矛盾、孤单甚至空虚,希望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慰藉,或渴望着一个能够真正被接纳的团体。宗教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需要。在宗教活动中大学生们更多地感受到了拥有归属感而带来的温暖。在实际的调查中,这类学生的比例比以往有很大的下降。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的动机并不是传统意识形态所说的消极处世,相反是积极主动地处世。

6.宗教因素。宗教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日益世俗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适应性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宗教不再具有政治色彩,而主要表现为调节个人信仰与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向个人提供属于个人生存之意义的选择。由于现代生活的单向化、非情感化、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贫乏的反差和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孤独感和冷漠感,使得宗教的宗教价值更加得到强化和为人所需。第二,宗教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能引发大学生的兴趣。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对人生、世界、自然有独特的诠释,这对喜欢追求理性知识的大学生颇有吸引力。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善”的事业,劝善行善,利己利人,这对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也有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宗教中可以寻求到社会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和公正。特别是宗教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最为需要的。第三,宗教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和意义,任何一种宗教都涉及人的生老病死,都为人构建了一个永恒的“生”的“事实”,这对人类有着永恒的吸引力。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1.大多数信教大学生认为信仰宗教后,自己的学习、精神状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部分信

教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在信教后有所扩大。

2.大部分信教大学生并没有因信教而感受到外界压力或受到不同看待,有许多大学生信教

后改变了对社会的看法。

3.有半数以上的信教大学生希望把宗教信仰的收获与不信教的同学分享,且认为自己会继

续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4.信教与不信教的大学生,对于生活焦点的关注差异性不大。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对策研究

1.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针对大学生对宗教有兴趣但又缺乏了解的状况,要做好正面引导工作,导胜于堵。我们要大力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同时,要普及宗教文化知识,从而满足了大学生对宗教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去除大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摆脱盲目性,使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更全面深入、更理性,使他们在面临周围现实的宗教现象时能冷静地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2.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但是对科学精神的培育相对滞后。科学知识是驱除非理性信念的有力武器,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了解得越广泛深入,对外部力量的恐惧和由此产生的毫无根据的迷信就会越少。大学生不仅要有科学知识,而且要有科学精神。世界观上的神灵论必然导致人生观上的宿命论,从而认为人的一切皆命中注定,这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尊重客观规律,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抵制有神论思想。

3.加强大学生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加强各种大学生组织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所有大学生纳入相应的组织中,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激发他们对学业、事业的追求,使得他们的情感有所依托,生活学习有帮助,人际关系良好,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加入教会,寻求教会帮助的动机和需要。

4.团结尊重信教学生,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物的管理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大学生又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所肩负的使命要求他们必须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必须认识到,大学生宗教徒的精神信仰也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而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只是信仰问题,并没有什么政治企图。所以,我们要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物的管理,一方面,要尊重和团结信教大学生,依法保护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

总之,大学生应该正确看待宗教信仰问题,不要盲目跟从,也要相信科学。找到一个平衡而稳定的状态去调节心理,高校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加强对宗教传播的管理。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对考研态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于考研态度的调查

调查对象:部分大三本科生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和网上搜集资料

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大

一、大二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三阶段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迷茫,是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我对部分大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0%的同学不打算考研,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其中,80% 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工作;10%的同学认为考研费用太高,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不打算考研;3%的同学选择其它途径深造;5%的同学则不想再读书,因此对考研不作考虑。另外,也有2%的同学持保留意见,认为自己离考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在对它没有太多的想法。

30%的同学选择考研,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趋向于继续深造的意向。在这部分同学中,30%的同学的考研动机是为了将来找工作更具有竞争力,通过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已经具有相当强的忧患意识,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已作好了准备。当然,同样是选择考研,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想法。由考研人数的显示,20%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压力太大,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也是一种途径;50%的同学是为了继续深造,一种观点是为了以后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另一种观点是基于对某所大学的向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现在不想参加工作。从调查结果中还可看出,考研人数女生所占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男生。因为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尤其是女生,就业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女大学生不得不通过继续读书,求得一个高学历,为以后的就业寻找更好的机会。由此可见,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多元化,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道路。大部分学生都将211或985院校定为自己的报考目标,反映了学生不满足于现有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心态,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学习环境,实现自我。

关于考研专业问题,60%学文科的同学,认为考研没有必要,而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生和本科生是有本质区别的,研究生的专业素质的确要比本科生高很多,所以理工科学生认为考研还是有必要的。65%的同学选择报考本专业,35%的同学选择报考外专业。而调查到报考所选专业的原因是:30%的同学表示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第一位;40%的同学则考虑到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就业前景是否看好。也有20%的同学选择相对容易考的专业报考,还有10%的同学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自己既喜欢又热门还有把握的专业报考。

二.分析评价

在这次的调查当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不会选择考研,其中个人自身原因是促使他们不考研的最大因素,有很多同学表示读研还要读三年,这样把就业时间往后推迟三年,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而且等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业情况谁也无法预料。还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早点到社会工作会比继续留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要多,最起码动手能力会有所提高,还可以积累更丰富的社会经验。更多的同学表示,不是只有通过读研究生才可以学到知识,出到社

会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深造,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另外还有一些同学不愿意考研是觉得现在用人单位更注重能力和工作经验,因此更愿意多考一些证书以便于就业。也有些同学因为无法支付读研费用而选择就业,根据研究生收费改革的相关规定,2007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7所高等学府都取消了公费研究生制度,而两到三年的研究生学费也要在开学的时候全部一次性交齐。尽管部分高校有替代办法,如北京大学就采取了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但是,一次性拿出这笔钱(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对于很多考研者来说依然困难。在调查中有很多被调查者都来自农村,太高的学费负担他们往往承受不起,只能选择放弃。

而对于大部分决定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意识到了考研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多数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一则为了理想,二则为了适应社会,缓解就业压力。还有一部分学生也许在迈进大学门槛时,因为遵从家长、老师的意见,填报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他们希望通过考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有的也许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利,考到了一个不太好的学校,于是他们想要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当然,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打算考研是由于家人的期望或是受考研热的影响,觉得是大势所趋,不愿落伍,这些人对待考研就太盲目了,缺乏自主性。考研只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只是为了再一次的证明自己,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但也并不是说只有考研才是我们的唯一的出路。所以,在对于是否考研的问题上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盲目。

三.问题及建议

在此次调查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关于是否考研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供大家参考一下。

第一,大多数人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容易找工作。关于这点,教育界人士指出,研究生的理论水平相对较高,但本科生的可塑性相对也更强。所以,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关键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实各有优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决定。

第二,大多数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他们只是受周围朋友的影响,别人考自己也考。他们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对自身和当前形势有清醒的认识,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要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从长远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并甘愿为之奋斗的专业进行钻研。

第三,有些学生选择读研是在逃避社会。但是,人早晚要进入社会,进入社会的时间越晚,越是回避社会,问题可能会越多,这是值得众多研友们注意的问题。

第四,决定考研的学生要对考研的艰巨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些人因为信心不足导致中途放弃考研。所以,在这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牢记自己心中的奋斗目标,从紧张的学习中寻找乐趣。

第五,大部分学生在选择辅导班时都很迷茫,不知道该报哪个。其实,辅导班好不好,主要看有没有建立知识框架,教会学生东西,以及负不负责等,而不是看所谓押题,所以不要轻易相信什么押题班,也不要相信所谓的保过班,应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也日益激烈,每个人都不甘于平庸和被忽视,所以在就业与考研之间徘徊

不定。总的来说,考研和直接就业最后不过是殊途同归,关键要作出一个理性的选择,着眼于自身长远的发展,而非一时的冲动。从本次调研中我充分了解到,在金融危机加剧的今天,很多学生选择勇敢地面对这强大的就业压力,他们还是比较理性和慎重的。而选择考研的大部分同学目标也比较明确,不盲目不随大流。总之,考不考研因个人条件而定,要慎重选择自己的道路。在此,我希望考研的同学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全面发展;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也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抓实专业知识,为以后更好地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追求,都希望我们的未来更美好,更灿烂,让我们一起奋斗吧!

张玉娥

2011年11月21日

第三篇:关于大学生对宗教问题认识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对宗教问题认识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宗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宗教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必须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的,影响人类历史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民族和宗教问题复杂。宗教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的本质是以对神的信仰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生活具有双重作用;宗教信仰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深刻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深入探讨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宗教,对于我们当前弘扬主旋律,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而且宗教不仅是一种思想信仰,还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群众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民族和宗教问题处理的好与坏,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当代大学生应当对我国当前的宗教情况有正确和深入的认识,能够真确理解和对待所接触到的宗教问题,切实维护国家的和平和统一。本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宗教问题、特别是我国宗教问题认识情况的现状,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使其能够正确看待和处理所接触的有关宗教的现象。

二、宗教概述

1、宗教是什么

宗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具有十分漫长的历史。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从原始宗教算起,有数万年的历史。世界上三大宗教的产生也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对于什么是宗教,存在着多种解释:首先,世界上各种宗教都有一个以神道为对象的信仰层面,因此宗教学者们把宗教理解为某种以神道为中心的信仰系统。其次,有一批宗教学家信仰主体的个人体验来规定宗教的本质。他们认为信仰者的个人主观性的个人感受和宗教体验是宗教崇拜活动、宗教仪式、宗教信条及教义的基础所在。再次,有一批宗教社会学家以宗教的社会功能来规定宗教的本质。最后,还有一批学者从宗教与文化的关系角度定义宗教。

2、三大宗教

1)佛教

佛教自创立以来,就在古印度广泛传播。与婆罗门教艰涩的教义相比,释迦牟尼的说法不立文字,简单易懂,且他一向主张众生平等,对于女性和奴隶也一视同仁,因此,佛教受到了社会底层百姓的欢迎。另外,由于许多僧院接近城市,一些商人和贵族与佛教多有接触,虽然他们不能成为全职的僧人,但他们在金钱和土地方面对佛教也有所扶植,甚至于一些王国的君王也成为了佛教的信徒。

总的说来,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宗佛教时期。2)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一神论宗教,包括天主教(大公教会)、东正教(正教会)、新教(更正教会)三大教派分支。该教相信耶稣宣传的天国福音、耶稣为赎去亚当与夏娃的人类原罪被钉死十字架、耶稣复活、升天,以及基督再临、末日审判等神学思想。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被称作神的独生子的耶稣和他的十二使徒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从事宗教活动。20世纪,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成立。截至21世纪初,基督徒超过二十亿人,约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一,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世界三大宗教,并在中国五大宗教占据两席。而天主教为首的教会,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教育、医疗和慈善机构。3)伊斯兰教

伊斯兰(al-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原意为“顺从”、“和平”,又译作伊斯俩目,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与伊斯兰“Islam”是同一个词根)。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的古莱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约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复兴。公元七世纪至十七世纪,在伊斯兰的名义下,曾经建立了倭马亚、阿拔斯、法蒂玛、印度德里苏丹国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这些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历史陈迹。但是作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兰”却始终没有陨落。起初,伊斯兰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精神源泉,然后又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着,乃至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3、宗教存在的社会历史意义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他对人们精神世界、物质世界、社会交往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起着一定的影响制约作用。在古代,统治者利用宗教麻痹人们的思想,控制人们的行动,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社会的稳定。后来,宗教越来越多的表现在为人们慰藉心灵,缓解压力上,但其狭隘的非科学性仍不会改变。在现代,宗教仍然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如稳定社会秩序,凝聚民族力量等。

三、调查的概况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本校或外校的在校大学生。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包括网上问卷调查和实地问卷发放,对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

3、问卷设计和分析

问卷共设置20个题目,其中单选19题,开放式题目1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其中网页问卷100份,纸质问卷50份),收回问卷108份,问卷回收率72%。

四、当代大学生对宗教问题认识情况的数据分析

1、大学生对宗教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调查显示有80.6%的人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他们能够从科学化的角度对宗教有清醒的认识,但仍有10.2%的学生不能正确解释宗教,说不清什么是宗教,5.6%的人把宗教仅看成一种迷信集会,以及3.7%的人认为宗教是逃离现实的途径。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宗教有比较科学的认识,但仍然存在一小部分的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模糊甚至持有错误认识。在宗教与邪教关系的问题中,近82%的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邪教并非真正的宗教,6%的学生分不清宗教与邪教,而11%的学生还认为这两者是一回事。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他们没有得到有关宗教知识的系统学习,一些肤浅的认识占据了他们的头脑,因此,引导大学是对宗教有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十分必要。在调查对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的关系的认识中,37%的学生认为两个有密切关系,57%的学生认为两者有点联系,而只有6%的学生说不清两者的关系,只有极少数3%的学生认为两者没有任何关系。民族与宗教是两个不同概念,然而二者却有着密切联系,民族问题常常与宗教问题相伴而生,这在我国显得尤其突出,绝大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二者的密切联系,这是值得肯定的现象。

2、大学生信教情况分析

在108个被调查者中,有89%的人没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只占11%。这说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信教比例是相当小的,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相适应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信仰共产主义和无信仰的民众占绝大多数。其中男生中的信教比例为19.6%,女生中信教比例为6.9%,男生的信教比例远远高于女生;文科生的信教比例为14.6%,理科生的信教比例为8.3%,文科生信教比例高于理科生。在当今社会中,男性的生活压力往往大于女性,在精神压力过大而又无泄压途径时,人们往往寻求精神的解脱,于是信仰宗教,而女性在遇到心理压力是往往能够找到倾述对象,发泄压力,故女性信教比例较小。在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中,有42%的人士通过书籍文献阅读的途径信仰了宗教,有25%的学生是通过亲友介绍信教的,17%的学生是通过参加宗教集会信教,其他途径信仰宗教的学生则有17%。这表明大学生信教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阅读书籍,这符合大学生的特点。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没参加过”宗教活动(占67%),“偶尔参加”者占33%,“经常参加”几乎没有。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或前往宗教场所的目的也是五花八门的。关于“您前往宗教活动场所的目的是什么”,“参观旅游”的占45%,接近一半的比例,为“祈福”而去的占20%,“出于好奇”的占25%,选择“我是宗教徒,为信仰而去”的占10%。这表明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比例比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生信仰宗教与其行为表达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最多的选择是“参观旅游”,可见,很少有大学生纯粹为了信仰而去,大部分学生去宗教场所是为了参观旅游,去宗教场所只是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方式,没有多少宗教的色彩。在信教大学生被问及信教的原因时,50%的学生认为信教是一种精神寄托,25%的人是为了求平安,17%的学生是听从别人的说法而信教,只有8%的人士真正信仰宗教的教义而信教,没人认为信教是一种个性的象征。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信教的原因都较为合理,大学生在信教问题上都有比较深入的考虑。

3、大学生的信仰情况分析

宗教的世界观基础是唯心主义,神灵观点是支撑宗教信仰的核心,对神灵的态度不仅能够反映大学生世界观的取向,某种程度也能透视出大学生的宗教立场。关于“您相信世界上有神灵或命运存在吗”,选择“非常相信”的占2%,“比较相信”的占13%,两者相加达到15%;“半信半疑”的占51%,“一点也不信”的占34%。从数据来看,不相信神灵的大学生明显多于相信神灵的大学生。“半信半疑”者占了一半之多,这部分学生处在彷徨游移之间,如果个人碰到什么挫折和人生坎坷的话,倒向神灵的可能性极大。在“您如何评价信仰对于人生的意义”一项中,56%的人认为“有信仰可以提升人生境界”,6%的人认为“有信仰可以保佑自己的人生幸福”,两者加起来有62%,表明认为信仰对人生有积极意义的人占大多数。31%的人选择了“说不清楚”,5%的人认为“无所谓信仰,只要物质生活过得好就行了”,还有1%的人认为“信仰是虚假的,无用的”,后两者加起来有6%,说明在对待信仰对人生的意义问题中,极少数人持消极态度。在谈到“您了解您所持有的信仰的含义和价值吗”时,信教大学生中,25%的人表示很了解,25%的人表示比较了解,两者加起来占信教大学生人数的一半,表示完全不了解的只占8%,表示“一知半解”的则占41%。当信教大学生被问及“如果有人质疑您的信仰时,你会怎么办”时,75%的人表示不去计较,17%的人表示会“与其理论,说服人”,8%的人选择其他做法。这说明信教大学生对自己的信仰持坚定态度。

4、大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认识情况分析 在谈及对我国宗教政策的认识时,55%的学生表示对此半知半解,22%的学生表示一点也不了解,21%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只有2%的学生对我国的宗教政策很了解。这表明,我国宗教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大,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我国宗教政策知识,为处理好民族和宗教问题打下群众基础。关于“您对周围有宗教信仰的同学怎么看”,74%的人表示“理解”,10%的人表示“好奇”,17%的人表示“事不关己”,无人表示“反感”。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民主、自由意识的体现。我国的法律保障各宗教进行合法的传教活动,但同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第43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行宗教活动”。但在我们的调查中,仍有23%的学生认为可以在学校开展宗教活动,同时有17%的大学生对此表示“不知道”,当然也有60%的学生选择了校园禁止宗教活动。显然,大多数大学生对此问题有很好的认识,然而,仍有40%的大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个人能否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宗教徒。尽管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必须坚持唯物主义,不能信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但只有36%的学生明确这一点,45%的学生认为既可以入党又可以信教,另有19%选择了说不清。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许多是团员乃至党员,尤其还有学生认为“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入党以后仍可以信教。显然,不仅需要对党员学生加强党章学习,而且需要对所有学生加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学习和信仰教育。

五、调查结论及其对策

1、当代大学生的宗教观基本正确但不健全

虽然大多数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和态度基本正确,能清醒而客观地看待宗教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不了解宗教,缺乏健全的宗教知识,甚至对宗教的认识和态度有失公允,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宗教有关知识的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不可能有正确的态度,更不可能有正确的践行。只有加强大学生对宗教的健全认识,才能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实践层面树立起正确的信仰观念和健康和谐的精神世界,才可以有效地抵制传销和邪教等违法活动对大学生的侵蚀,同时也能在心理上帮助大学生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的压力,以一种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以一种报恩的精神回报社会。

2、大学生需要信仰

当代大学生需要信仰这种精神支柱。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认识到信仰对于人生发展的积极意义,并且希望自己也拥有信仰。但是,大学生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并不等于他们懂得什么是信仰,什么样的信仰是值得追求的,更不等于他们已经拥有信仰。有些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下,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教育虽然包含着信仰教育,但不等于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推崇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但在学生的信仰上并无强制性。然而,在现实的挫折和痛苦中,共产主义信仰毕竟过于遥远,因此,许多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是迷茫的,也是存在信仰空白或信仰危机的。信仰危机不能理解为大学生拒绝信仰、远离信仰,而应理解为:大学生渴望信仰但却缺乏信仰,不知道如何辨别选择信仰和建立信仰。因而,信仰教育并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展的问题,从而真正满足大学生的信仰需要。

3、大学生对我国的宗教政策认识不清

调查显示,只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对我国的宗教政策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大概一半的大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认识模糊,甚至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毫不知晓。这表明,加强大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知识的学习、加大宗教政策知识普及力度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民族和宗教问题及其复杂,要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和宗教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必须强有力。历史的重任即将落在大学生的肩上,因此,大学生对我国宗教政策知识应当身体力行、充当先锋,尤其是大学生党员、团员。

六、启示和建议

1、大学生应当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和宗教政策知识的学习。

2、大学生应当在掌握宗教相关知识的前提下,正确对待宗教问题,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3、大学生应当丰富自身的校园生活,充实自我,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能力培养,成就一段积极向上的美好大学生活。

4、大学生应当注重培养科学素养,主动接受新的科学知识,用科学理论武装大脑。

七、结语

宗教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特殊文化现象,对社会及个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它的积极作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但它的消极作用仍占主要方面。在社会主义背景下,我们要正确看待宗教,就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了解宗教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露其唯心主义本质。民族、宗教问题在中国特定的政治语境中一直属于统战范畴,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更要全面、准确地看待宗教,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科学的态度处理问题,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不仅关系大学生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国家的和平统一和长治久安,当代大学生可谓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对大学考试的态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大学考试的态度的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类班级:

关于大学生对大学考试的态度的调查报告

背景及目的:

进入大学是有一个起点的开始,当代大学生更是要勤奋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大学获得一个新的展示平台。而现在许多大学里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大家高呼及格就好,考试靠临时突击,甚至有些同学患上了考试恐惧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作为大一新生,一个学期已经过去,我们也即将迎来我们大学的第一次考试,内心的忐忑紧张不自觉的就表现了出来,对于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们是陌生的,甚至觉得浑浑噩噩就过去了,对这次的考试没有把握。即使老师和学长学姐们一再强调,考试想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有些同学抱着临时考试突击的心态。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家的心里状态,我做了如下调查报告: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周围的大学生,以大一为主 调查内容:

1.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2.请问你觉得现在的考试科目多吗? 3.请问你喜欢考试吗? 4.请问你觉得考试有没有必要? 5.请问你是怎么备考的?

6.请问你通常会花多久的时间去备考? 7.请问你做完卷子后通常会检查几次? 8.请问你曾经作弊过吗? 9.请问你是如何看待作弊现象的? 10.请问你对成绩的要求高吗? 11.对大学第一次考过的试的感觉

调查时间:11月26日~11月29日 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

调查人数中绝大多数都是大一新生,他们对大学的憧憬,对考试的忐忑直接表现在了问卷中。大一的课程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绝大部分人认为现在的考试科目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考试科目超多。50%的同学不喜欢考试,认为这是死板的对自己造成很大压力,36%的人认为考不考试为所谓,反正自己也没得选,都是硬性安排的。只有14%的人觉得自己喜欢考试,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检验,以便以后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但对于有没有必要考试上大家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希望可以酌情考试吧,最好可以选考,或者多种考试形式。当然也有学生说考试就是个形式主义。关于这一点,不管是社会,还是教育,还是学生本身都有很大的争议,当然也希望将来可以发展出更好的检验我们作为社会接班人的测试,而不是呆板的考试。

说到备考,绝大多数大一的新生都是指望着老师画重点,大家基本上都是在考试前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开始备考,毕竟是大学的第一次考试,挂科飘过可是在是不好看,对待成绩,尽自己所能,但重在参与只求及格的人也不在少数。对于考试作弊现象,可谓屡禁不止,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有失考试公平的一件事,不可取,也有人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

临近考试,大家第一场考试基本上都经历过了,调查结果是喜人的50%的人认为满意43.71%的人认为一般,只有6.29%的人认为不满意。小结: 大家对大学考试的态度大部分都还是比较重视的,毕竟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这基本上是第一次正式大学考试,虽然高呼只求及格的同学也不在少数。对此我想说,大学绝对不是玩乐的地方,这里不再像中学时代有老师看管着,许多人的自制力都下降了不少,每天无所事事。大学考试可以很好促进大家进行学习。对考试的态度我有以下的建议:

1.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进行考试,避免考试作弊 2.考前认真复习

3.放平心,不用过度紧张

4.考完后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下学期的学习中及时调整

第五篇:大学生对广告公司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广告公司的认知及态度

一、调查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各类新媒介在迅速滋生与成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广告在新科技形式下的发展,无论是从其创意表现抑或是制作投放,媒体传播的多样化和精确化都有了很大改观;在中国,广大的大学生有将近2000万,这个市场相当于1/4个德国,1/3个英国,除去学杂费,大学生一年的开销,包括教育费用、休闲娱乐、交友的费用,平均每人每年4000元,那么2000万的大学生,就意味着有800亿的市场。同样在校园里,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科学前沿群体,其日常生活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媒体,诸如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海报等,这些媒体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同时从各个方面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已融入到了他们的日常消费和学习生活之中。

下载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大学生对创业态度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创业态度的调查报告姓名:XXX班级:XXX学号:XXX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一、调查目的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同时我们也在北京青年......

    大学生对社团态度及社团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社团态度及社团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小组名称:小组成员: 分工状况:: :总负责 :制作PPT :问卷调查:资料查找:资料查找:问卷打印 计划安排: 1、准备阶段:确定社会调查的课题;通过文......

    宗教调查报告

    宗教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 宗教作为人类特定形态的思想信仰,是人类历史上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在人类丰富的文化及其活动领域中,宗教作为其中一......

    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看法及态度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看法及态度的调查报告 一.选题意义 身为90后,我们开始接触网络的年龄比以往的70后、80后一代更早地接触到互联网,网络对于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也更加大。网......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五篇范文]

    实践过程: 准备阶段:讨论调查的问题 实施阶段: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展开工作,各尽其责 总结阶段:资料整合,整理数据,进行分析 基本思路与方法: 调查形式:网上相关资料查询 我们小组共......

    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

    一、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及社会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的一种选择,我国公民享有信仰自由的权力,而对大学生这一族群,对于宗教信仰的认识总......

    大学生旅游态度调查报告总结

    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报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更追求生活的优雅和享受,出外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休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些旅游群体当中,青年旅游者......

    大学生对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态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态度的调查报告1.随着网络的技术的发展,你认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比在现实世界更易与人沟通吗? A是B否2.你更愿意在虚拟世界交友吗? A是B否3. 你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