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

时间:2019-05-14 01:3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

第一篇: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题 目 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认识、探究及看法

组员分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工程学院

土木系

土木100

1沈中月

31003236

组员分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工程学院

土木系

土木1001

王高峰

31003237

组员分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工程学院

土木系

土木1001

孟文峰

31003234

组员分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工程学院

土木系

土木1001

任松凯

31003235

组员分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工程学院

土木系

土木1001

林旭勇

31003230

指导教师(职称)

石华琴(副教授)

二○一○ 年 十一 月 十一 日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研究

前 言

据统计,上海城里70%的14.30岁的年轻人在平安夜选择走出家门,狂吃狂欢。其中90%的人会选择像JJ、纽约客等可容纳千人的大型迪斯科舞厅,去参加通宵达旦的化妆舞会,发泄旺盛的精力。情侣中88.3%去排场不大的西餐馆享受一顿浪漫的西餐,10.8%选择在家看电视,共享二人世界。剩下的那部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相聚。年轻人向往在节日的气氛中,感受到他们所向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另外一种文化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看着日渐增多的外国商品品牌占据中国市场,外国语言在人群中流行,甚至连外国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人们不禁忧心,这样下去,中国的本土文化将被至于何地,中国的传统会不会衰落?改革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然而,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一代代持续传承下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当今社会,利益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存因素,面对西方节日成为时尚的现实,众多商家争先恐后地打出节日牌,一时间,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不属于我们文化的节日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传统的端午、中秋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对这样的事实,国人纷纷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国家也不得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今年起,法定节假日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即是明证。与此同时,过洋节也一夜之间风靡校园。然而,大学生过洋节是受到商家广告宣传的刺激,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忘?为此,我们选择了从中西方节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这个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今天的年轻人是否淡忘了传统,是否逐渐被西方同化,我们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供什么依据和建议?一个又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我们将通过自己的研究去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并尝试为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

1.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

在人生态度上,司马迁那种逆境奋发的精神,苏东坡豪放达观的胸怀,张衡、徐霞客那种对真理的执着热爱,孟子的“吾善养浩然之气”,均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境界。对待自然、命运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交相胜”,王夫之的“相天”、“造命”说,无不包含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光辉。在对待个体生命的权利和自由上,《古诗十九首》和阮籍《咏怀诗》对人生意义的关注,《世说新语》中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都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在对待个人和民族、国家利益上,“与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均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在义利取向上,“见义忘利,见危授命”、“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对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思想的侵蚀,其抗击力闪着道德的光辉。在修身方面,《国语》中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老子的“自胜者强”,无一不是良言警训。

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及分析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熟悉度一般,一些常识性问题仍不清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其中的璀璨珍珠,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4.8%的人对四大名著阅读过多遍,9.0%的人阅读过一遍,而只阅读过其中一二本的大学生占到了70.1%,从未阅读过的人也高达16.2%。问及是否擅长诸如中国象棋、二胡、剪纸或书法等传统技艺时,仅有2.4%的人表示很擅长,57.5%的人表示会一点,还有33.5%的大学生曾经学过但已忘记,而一点不会的大学生也占到了6.6%。文化的传承需要物质的载体,而经典书籍和传统技艺是传承文化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调查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三个常识性的问题,以期通过窥一斑而知全豹,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传统音乐的,当被问及《二泉映月》是什么乐曲时,有93.4%的大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回答,选择了二胡曲,选择笛子曲的有4.8%,选择唢呐曲的有1.8%,没有一个人选择钢琴曲。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传统节日的,当被问及“嫦娥奔月”与什么节日有关,对于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常识问题,居然也有6.6%的大学生回答错误。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传统科学文化常识的,当问及第一台地震仪的发明家是谁,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张衡,正确率达到了97.6%。实际上,这三个问题都是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曾经涉及到的,因此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这也说明学科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认同:兴趣不高,但理性上认同

首先,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春节传统习俗的态度,结果显示,对吃年夜饭的认同度最高,大学生也很认可贴春联、拜年和给压岁钱等春节传统习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代大学生并非盲目认同传统,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他们理性思考的结果。例如,在放鞭炮习俗上,有42.4%的大学生认为“改革后可以继续保留”,尽管没能深入地调查“如何改革”,但是放鞭炮带来的安全、环保问题应该是他们思考的着力点。再如,各有一成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贴春联、拜年或给压岁钱等习俗,也应该进行改革。从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至少在对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方面,是有着自己的理性思考的。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不排斥传统,也不拒绝现代

行为倾向并非行为本身,它是一种行为意图,是建立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的行动准备状态。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的调查,更能体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发现,首先就增加法定节日而言,中国传统佳节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选择,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是包括青年人在内的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节日情结;而圣诞节以35.9%的被选率位居第二。其次就挑选两本书进行阅读而言,除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种专业书籍外,其他五本书的被选率相差无几,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大学生更青睐“走遍美国”和“日本漫画选集”两本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阅读趣味,功利性阅读、读图时代等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如果结合前面提到的阅读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问题,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阅读承载传统文化的书刊,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更愿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板着面孔说教只能让青少年越来越疏离传统文化,一味迎合青少年的趣味无疑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

4.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及评价:途径多,但效果不一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课外阅读”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再加上大学图书馆资源丰富,使得课外阅读对获得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知识具有突出的作用。在“影视节目”方面,随着“百家讲坛”、“东方讲坛”、“文化中国”等精品电视栏目和一大批历史题材剧目的出现,并以其形象生动、直观亲切的形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第二位渠道。另外,“课堂学习”的选择率也比较高。从大学生对这些途径的有效性评价来看,课外阅读、课堂学习和影视节目分列前三位。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对电脑网络的有效性评价并不低(获选率为32.8%),但实际上只有12.0%的大学生通过该途径接触传统文化。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互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三、针对传统文化现状的建议

针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现状与问题,对于如何对青少年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四位一体”,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

就教育主体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位教师所能单独完成的,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应该互相配合、协同努力、“四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本着载体与精神并重的教育原则,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对青少年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包括多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书籍,在子女沟通中多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起到模范性的“身

教”作用。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决定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角地位。当好这个主角,至少要在三个方面加强努力:一是要在涉及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方面努力,除了强化语文、历史等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外,需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中小学可以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区域课程或本校课程,大学可以增设传统文化素养课程和讲座;二是充实传统文化素养较高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再好,没有相应的师资,仍然不能将课程资源转化为教育效益;三是在评价上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如何在考试中体现传统文化部分的内容、如何将传统文化素养指标纳入青少年素质体系是急需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首先,政府部门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也是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的最终责任主体。政府部门在思想上重视、在经费上落实、在行动上支持,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开展起来并持续下去,如近期政府将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其次,大众媒体是宣传传统文化、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大众媒体享用着公共传播资源,应该将公共性和公益性摆在首位,着眼大局,放眼未来,克服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局限,担负起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化的责任。再次,社会团体、公共部门应该最大可能地为青少年开放相关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文化场馆、走向文化舞台、走近经典、亲近传统。

社区资源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补充。社区既有街道、居委会的组织管理,又有学校、医院、工厂、各种文化娱乐设施等众多的资源,而且同一社区的青少年因为地缘关系容易组织起来,这些都是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2.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遴选出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传统文化不仅体系庞大、内容驳杂,而且精华与糟粕皆有、金子与泥沙并存。对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泾渭不分、照单全收,必须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遴选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系列。

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魂魄,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被割裂,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精神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诸如舍身报国的爱国情怀、刚健自强的立身精神、天人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道德传统、海纳百川的宽容胸襟等,再如兼爱天下、舍生取义、厚德

载物、乐群贵和、悲天悯人、通达权变等的精神思想。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核心是让青少年理解、认同民族精神,并最终内化入心。

但传统文化精神并非什么漂浮在空中的虚有之物,它有载体、有依托、有物质形式,包括传统游戏、传统节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服饰、古代器皿、气功武术、建筑雕塑、古代科技、音乐舞蹈、历史地理,乃至风土人情、习俗礼仪、文字语言等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空谈精神,并非道德说教,而是要让青少年接触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物质形式,让他们阅读古典书籍,聆听民族音乐,触摸器皿雕塑,练习传统技艺。制订传统文化教育分阶段目标,再依据目标挑选各阶段的教育内容,是摆在政府相关部门和青少年工作者面前的突出任务。

3.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调查表明,青少年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很多,但是各种途径的作用和有效性并不一样。我们认为,应该以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影视节目和电脑网络等四种途径为着力点。传统文化进课堂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韩国和日本,一直有“教养课”,我国则有文化课、素质课等说法,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就是使得青少年在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成为有教养、有文化、有素质的人。调查发现,课外阅读是青少年接触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编著者和新闻出版部门应该肩负起为青少年奉献更多的介绍和解读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家长和教师应该引导青少年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影视和网络因其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和渗透性而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这种重要性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加。但是,影视和网络是“双刃剑”,其中也充塞着大量的娱乐文化、媚俗文化、浅显文化,甚至消极、享乐和暴力的内容,却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当今青少年远离经典、远离传统、远离高雅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影视和网络的积极因素发挥得好,对青少年的作用将加倍;若发挥不好,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也极大。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多途径,而且要多形式。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往往单纯地采用讲授方法,使传统文化教育陷入“我讲你记,我说你听,我考你背”的纯粹认知教学之中,作为教育主体的青少年既没有情感上的体验,又缺乏理性的思考,很难实现书本知识的内化和认知向行为的转化。同时,我们又长期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合而为一,常常导致四者的混为一谈,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被掩盖,教师的说教多而以身示范少,灌输多而积极引导少,使得青少年误认为传统文化也不过就是假大空的一套。因此,我们应该转变传

统文化教育理念,积极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规律,寻找与当代青少年接受心理相适配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既要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教育,更要重视以感悟和体验传统文化为目的的情感教育,使青少年不仅知晓而且喜爱,并最终化为行动。

不论通过什么途径,也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接受传统文化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功利思想是错误的,速成手段也行不通,我们认为,慢慢熏陶、长期浸染,才是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

2.《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 3.中国传统文化网 4.中国教育在线 5.中国大学生青年网

附录一:

《二泉映月》是什么乐曲?有93.4%的大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回答,选择了二胡曲,选择笛子曲的有4.8%,选择唢呐曲的有1.8%,没有一个人选择钢琴曲。

当被问及“嫦娥奔月”与什么节日有关?,对于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常识问题,居然也有6.6%的大学生回答错误。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传统科学文化常识的,当问及第一台地震仪的发明家是谁?,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张衡,正确率达到了97.6%。

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二胡笛子唢呐钢琴柱形图 1

附录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其中的璀璨珍珠,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4.8%的人对四大名著阅读过多遍,9.0%的人阅读过一遍,而只阅读过其中一二本的大学生占到了70.1%,从未阅读过的人也高达16.2%。

4.8%的人对四大名著阅读过多遍,9.0%的人阅读过一遍只阅读过其中一二本的大学生占到了70.1%从未阅读过的人也高达16.2%

问及是否擅长诸如中国象棋、二胡、剪纸或书法等传统技艺时,仅有2.4%的人表示很擅长,57.5%的人表示会一点,还有33.5%的大学生曾经学过但已忘记,而一点不会的大学生也占到了6.6%。

有2.4%的人表示很擅长57.5%的人表示会一点33.5%的大学生曾经学过但已忘记,一点不会的大学生也占到了6.6%。

第二篇: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

关于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报告调查人:刘阳

调查时间:2012年12月19日

调查地点:马鞍山技师职业技术学院

调查对象:马鞍山技师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学生

简介

在这漫漫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了一种反映出名族特质和风貌的名族文化,它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圣诞节、西餐、哥特风等富有西方文化的字眼逐渐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仿佛已淡出。大家听的已不再是民乐戏曲,看的也不在是四书五经。我们喜欢那音韵优雅的钢琴,喜欢那激情澎湃的歌剧,喜欢那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喜欢那或许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外来文化。本应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已有些许的动摇,传统文化的地位岌岌可危!就此问题,我小组对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现在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马鞍山技师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20位同学为样本,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统计分析,描述和分析了大学生过中西方节日的状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研究表明,西方节日收到大学生的亲睐的主要原因是受商家宣传和新鲜感的刺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性别有关,且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来说较好,其中对节日背景知识的了解会影响大学生节日形式和节目的选择。

问卷题目:

1.您的性别()(请选择);请填写您的年级:您的专业:

①男②女

2、您一般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

①网络、电视、传媒② 课外书本③课堂老师传授④旅游、参观、展览等

3、您认为在当今多种文化交织成的社会中名族文化是否还存在着()

①依然存在② 似乎还在③似乎再慢慢消失④ 看不到身影

4、名族传统文化是积累多年的文化那么你怎样看待名族传统文化呢()

①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意义②不是所有都值得学习③大多都不值得学习④不知道

5、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

①很乐观②不太乐观③不乐观④可能会消失

6、对于古代经史子集,你()

①爱不释手② 偶尔翻阅③敬而远之④ 深恶痛觉

7、如果有一项旨在保护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你会参加么()

①不论什么时候举办只要有空都会参加② 如果是周末休息时间可能参加③ 不会参加但是支持这样的活动④不参加也不支持

8、您是否有兴趣去深入了解本地的民族文化技艺()

①有兴趣②没有兴趣③视情况而定④.说不清

9、您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①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复兴传统文化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性地学习发扬传统文化③.加以,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④.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10、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①中国的②外国的③差不多

11、你觉得中国哪些文化传承得好多选题()

①中国传统节日,方言② 中国古典文学③ 中国传统手工艺④中国传统美

食⑤古代学派思想,春秋诸子百家⑥ 中国历史古迹和旅游⑦中国书法字画⑧中医⑨其他

12、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加强继承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多选题()①学校应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②多开展呼吁大家去继承和保护的活动从意识上去加强③ 国家应出更多这方面保护的政策④不要太绝对专业应在每个专插入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⑤从自身出发,多与传统文化接触,并多宣传我们的精华部分

13、您认为在如今有些现实与物质的社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用吗,您怎么想这个问题?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在平日生活中与传统文化的接触程度,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取舍,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发展趋势的见解等问题。相对比较全面。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首先,调查显示,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大概知道,但并不熟悉,对于四大名著,全部看过的人只有百分之十,大多数的人只是看过其中一部们。我们的问卷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这也反映出一些传播途径对中国文化的教育和弘扬的广度不宽,力度不够。单这也侧面上反映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没有投入应有的热情来研究自家文化。这是我们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果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泊,如果只是依靠书本来传承,总有一天,传统文化会远离我们。逐渐消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名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认可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10%的人对传统文化非常的喜爱,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前景认为很乐观,其中大部分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只是一般,然而还有15%的人讨厌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认为会消失。另外,还有一部分问题是调查人们一般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比如通过电视和教材,旅游,传媒。大部分同学认为通过电视

媒体和教材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比其他方式要多。随之我们有提出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宣传活动时,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如果是周末休息时可能参加,仅有少数几个人选择不参加但是支持支持这样的活动。可见大学生在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教材”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再加上学习压力较大,使得课外阅读对获得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不多,还有一些就是通过各种媒介比如电视等,在“影视节目”方面,随着“百家讲坛”“东方讲坛”“文化中国”等精品电视栏目和一大批历史题材剧目的出现,并以其形象生动、直观亲切的形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第二渠道。另外“课堂学习教材”的选择率也比较高。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对电脑网络的有效性评价不低,但实际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学生通过该途径接触传统文化,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互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对亲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四、本次调查研究的总结

这次我们的课题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在这次课题活动中,我们小组9人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在本校发20份调查问卷,并回收问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让我们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在查找自交与互谈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名族特质和

风貌的名族文化,是名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名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这次调查的成果是我们小组一起努力的成果,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对待的态度也有些许差别,但是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态度,就是对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应用。中国是个文明大国,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历史悠久灿烂夺目,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课题研究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内无法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小组几人客服人少的困难,最终成功完成了这次课题调查,这不仅是知识面上的提升,也更加是综合素质上的锻炼,虽然繁杂的调查过程让我们觉得很辛苦,但是当成果出现的时候让我们都感到很开心,回望调查过程,我们既有做的好的方面也有走了不少弯路。但是一路下来的总结与反思是我们能够如期完成这次课题。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更加去体会这种课外调查带给我们的收获,这能使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也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提升。

第三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来自市场营销3班的同学,我们想就此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及态度

进行调查,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所缺乏的传统文化知识,它并不是时代变迁而可以忽视掉的。您觉得呢?如果您想我们知道您的看法,就请您用宝贵的几分钟完成这份问卷。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所在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

3.您所读的专业是否开设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

A.有B.无

4.您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多选题)

A.除夕B.春节C.元宵D.打春(立春)E..寒食节F.清明节G.端午节H.七夕节I.重阳节J.中元节K.中秋节L.冬至M.腊八节N.其他

5.您度过或庆祝过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多选题)

A.除夕B.春节C.元宵D.打春(立春)E..寒食节F.清明节G.端午节H.七夕节I.重阳节J.中元节K.中秋节L.冬至M.腊八节N.其他

6.您是如何过我国传统节日的A.在家休息、放松B.学习C.和家人好好地吃一顿

D.和朋友相约出去庆祝E.其他(不过)

7.您是如何过西方节日的A.在家休息、放松B.学习C.和家人好好地吃一顿

D.和朋友相约出去庆祝E.其他(不过)

8.您对当今各族的民风民俗的态度是

A.都很有特色,继续发扬

B.有些较落后封建,要剔除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9.您认为我国传统建筑不包括

A.宫殿B.坛庙C.寺观D.佛塔E.民居F.桥梁G.园林建筑H.不清楚

10.故宫中,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用来

A.供官员居住B.供嫔妃居住C.供皇亲国戚居住D.供奴婢居住

11.您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应该

A.当做历史遗物被保留B.让它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C.拆除

12.您认为传统文学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

A.很重要B.有一些作用C.可有可无D.有消极作用E.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感谢您的真诚。

市场营销三班第五小组

二0一一年五月十四日

第四篇: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

尊敬的同学: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我们特展开这次调查活动,望同学们认真做答。

注:本问卷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单项选择题

1.您的性别:()(请选择);请填写您的年级您的专业:①男②女

2、您一般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

①网络、电视、传媒② 课外书本③课堂老师传授④旅游、参观、展览等

3、您认为在当今多种文化交织成的社会中,名族文化是否还存在着()

①依然存在② 似乎还在③似乎再慢慢消失④ 看不到身影

4、名族传统文化是积累多年的文化,那么你怎样看待名族传统文化呢()①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意义②不是所有都值得学习③大多都不值得学习④不知道

5、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

①很乐观②不太乐观③不乐观④可能会消失

6、对于古代经史子集,你()

①爱不释手② 偶尔翻阅③敬而远之④ 深恶痛觉

7、如果有一项旨在保护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您会参加吗?()

①不论什么时候举办只要有空都会参加② 如果是周末休息时间可能参加③ 不会参加但是支持这样的活动④不参加也不支持

8、您是否有兴趣去深入了解本地的民族文化技艺?()

①有兴趣②没有兴趣③视情况而定④.说不清

9、您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①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复兴传统文化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性地学习发扬传统文化③.加以变通,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④.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10、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①中国的②外国的③差不多

11、你觉得中国哪些文化传承得好?多选题()

①中国传统节日,方言② 中国古典文学③ 中国传统手工艺④中国传统美食

⑥ 中国历史古迹和旅游⑦中国书法字画○8中医⑤古代学派思想,春秋诸子百家○

9其他○

12、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加强继承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多选题()①学校应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②多开展呼吁大家去继承和保护的活动,从意识上去加强③ 国家应出更多这方面保护的政策④不要太绝对专业,应在每个专插入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⑤从自身出发,多与传统文化接触,并多宣传我们的精华部分

13、您认为在如今有些现实与物质的社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用吗,您怎么想这个问题?

调查到此结束,再次向您表示感谢!祝您快乐!

第五篇: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一般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多选)()

A网络、电视、传媒B 课外书本C课堂老师传授D旅游、参观、展览等

3、您认为在当今多种文化交织成的社会中,名族文化是否还存在着()

A依然存在B 似乎还在C似乎再慢慢消失D 看不到身影

4、名族传统文化是积累多年的文化,那么你怎样看待名族传统文化呢()

A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意义B不是所有都值得学习C大多都不值得学习D不知道

5、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

A很乐观B不太乐观C不乐观D可能会消失

6、对于古代经史子集,你()

A爱不释手B偶尔翻阅C敬而远之D 深恶痛觉

7、如果有一项旨在保护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您会参加吗?()

A不论什么时候举办只要有空都会参加B 如果是周末休息时间可能参加C不会参加但是支持这样的活动D不参加也不支持

8、您是否有兴趣去深入了解本地的民族文化技艺?()

A有兴趣B没有兴趣C视情况而定D说不清

9、您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A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复兴传统文化B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性地学习发扬传统文化C加以变通,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D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10、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A中国的B外国的C差不多

11、你觉得中国哪些文化传承得好?(多选题)()

A中国传统节日,方言B 中国古典文学C 中国传统手工艺D中国传统美食E古代学派思想,春秋诸子百家

F 中国历史古迹和旅游G中国书法字画H中医

J其他

12、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加强继承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多选题)()

A学校应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B多开展呼吁大家去继承和保护的活动,从意识上去加强C国家应出更多这方面保护的政策D不要太绝对专业,应在每个专插入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E从自身出发,多与传统文化接触,并多宣传我们的精华部分

13、您认为在如今有些现实与物质的社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用吗?()A很有用 B有用 C有一点用 D没用

下载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问卷正式版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您所在年级:您所在专业:1.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A.十分优秀,应该完全继承B.利大于弊,应该放弃继承C.不符合时代潮流,不应该继承D.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应选择......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问卷★

    附件: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问卷 您好,很高兴您能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您所了解的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 (可多选) A历史文学知识B传统艺术C......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五篇范文]

    实践过程: 准备阶段:讨论调查的问题 实施阶段: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展开工作,各尽其责 总结阶段:资料整合,整理数据,进行分析 基本思路与方法: 调查形式:网上相关资料查询 我们小组共......

    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大全五篇)

    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你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传统文化要靠你们来传承,为了了解你们对名族文化的......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心得体会[共五篇]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心得体会 经过此次我们团队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后,我不仅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我国传......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3.吸收外来文化......

    毛概社会实践—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推荐阅读]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 ——以杭城高校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不属于我们文化的节日充斥着我们......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材料加工工程 20137078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它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为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世界各地人民创造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