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心得体会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心得体会
经过此次我们团队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后,我不仅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我国传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将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救市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问卷
附件: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问卷
您好,很高兴您能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您所了解的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可多选)
A历史文学知识B传统艺术C生活智慧D实用技巧E民俗游艺F其他
2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热爱B喜欢C无兴趣D 排斥E反感
3您平时接触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可多选)
A课堂B讲座C展览D电视电影书刊E父母长辈F广播
G网络H游戏I剧院J其他
4您认为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古籍()
A有必要,“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对现代人有积极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B没必要,“四书五经”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其中一些陈腐观念束缚现代人的思想
5您对当前以我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视剧的评价()
A总体很好B总体较好C总体一般D总体不满
6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与熟悉喜爱传统文化有关()(可多选)
A受教育程度高低B学习文科或者理科C家庭影响D成长经历
E从事职业F兴趣爱好G偶然事件H年龄大小
7您认为最有必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人群是()
A中小学生B大学生C公司职员D农民E公务员F厂矿职工
8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多选)
A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B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体现中华文化又有精华又有瑕疵D体现中国的落后和封建
E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净化社会风气
9你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
A.很重要B.有一些作用C.可有可无D.有消极作用E.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10您认为目前较多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国家和地区是()(可多选)
A中国大陆B中国台湾C中国香港D日本E韩国F新加坡G其他
11如今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冲出国门,在国外引起了一场“儒家热”,但是在国内却备受冷落,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可多选)
A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B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坏现象,我们应积极纠正 C这反映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不够D说明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很肤浅
12如果说中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你认为有哪些原因()(多选)
A教材编排不合理B学校忽视,过度重视考试升学
C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D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生活方式,难以发展
E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F其他
13()
A自身多与传统文化接触
B开展宣传活动,呼吁大家自觉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C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
D政府制定完善法规,采取强硬措施保护传统文化
再一次感谢您的参与,谢谢!
第三篇: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
关于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报告调查人:刘阳
调查时间:2012年12月19日
调查地点:马鞍山技师职业技术学院
调查对象:马鞍山技师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学生
简介
在这漫漫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了一种反映出名族特质和风貌的名族文化,它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圣诞节、西餐、哥特风等富有西方文化的字眼逐渐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仿佛已淡出。大家听的已不再是民乐戏曲,看的也不在是四书五经。我们喜欢那音韵优雅的钢琴,喜欢那激情澎湃的歌剧,喜欢那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喜欢那或许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外来文化。本应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已有些许的动摇,传统文化的地位岌岌可危!就此问题,我小组对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现在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马鞍山技师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20位同学为样本,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统计分析,描述和分析了大学生过中西方节日的状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研究表明,西方节日收到大学生的亲睐的主要原因是受商家宣传和新鲜感的刺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性别有关,且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来说较好,其中对节日背景知识的了解会影响大学生节日形式和节目的选择。
问卷题目:
1.您的性别()(请选择);请填写您的年级:您的专业:
①男②女
2、您一般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
①网络、电视、传媒② 课外书本③课堂老师传授④旅游、参观、展览等
3、您认为在当今多种文化交织成的社会中名族文化是否还存在着()
①依然存在② 似乎还在③似乎再慢慢消失④ 看不到身影
4、名族传统文化是积累多年的文化那么你怎样看待名族传统文化呢()
①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意义②不是所有都值得学习③大多都不值得学习④不知道
5、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
①很乐观②不太乐观③不乐观④可能会消失
6、对于古代经史子集,你()
①爱不释手② 偶尔翻阅③敬而远之④ 深恶痛觉
7、如果有一项旨在保护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你会参加么()
①不论什么时候举办只要有空都会参加② 如果是周末休息时间可能参加③ 不会参加但是支持这样的活动④不参加也不支持
8、您是否有兴趣去深入了解本地的民族文化技艺()
①有兴趣②没有兴趣③视情况而定④.说不清
9、您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①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复兴传统文化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性地学习发扬传统文化③.加以,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④.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10、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①中国的②外国的③差不多
11、你觉得中国哪些文化传承得好多选题()
①中国传统节日,方言② 中国古典文学③ 中国传统手工艺④中国传统美
食⑤古代学派思想,春秋诸子百家⑥ 中国历史古迹和旅游⑦中国书法字画⑧中医⑨其他
12、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加强继承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多选题()①学校应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②多开展呼吁大家去继承和保护的活动从意识上去加强③ 国家应出更多这方面保护的政策④不要太绝对专业应在每个专插入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⑤从自身出发,多与传统文化接触,并多宣传我们的精华部分
13、您认为在如今有些现实与物质的社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用吗,您怎么想这个问题?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在平日生活中与传统文化的接触程度,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取舍,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发展趋势的见解等问题。相对比较全面。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首先,调查显示,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大概知道,但并不熟悉,对于四大名著,全部看过的人只有百分之十,大多数的人只是看过其中一部们。我们的问卷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这也反映出一些传播途径对中国文化的教育和弘扬的广度不宽,力度不够。单这也侧面上反映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没有投入应有的热情来研究自家文化。这是我们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果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泊,如果只是依靠书本来传承,总有一天,传统文化会远离我们。逐渐消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名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认可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10%的人对传统文化非常的喜爱,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前景认为很乐观,其中大部分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只是一般,然而还有15%的人讨厌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认为会消失。另外,还有一部分问题是调查人们一般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比如通过电视和教材,旅游,传媒。大部分同学认为通过电视
媒体和教材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比其他方式要多。随之我们有提出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宣传活动时,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如果是周末休息时可能参加,仅有少数几个人选择不参加但是支持支持这样的活动。可见大学生在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教材”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再加上学习压力较大,使得课外阅读对获得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不多,还有一些就是通过各种媒介比如电视等,在“影视节目”方面,随着“百家讲坛”“东方讲坛”“文化中国”等精品电视栏目和一大批历史题材剧目的出现,并以其形象生动、直观亲切的形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第二渠道。另外“课堂学习教材”的选择率也比较高。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对电脑网络的有效性评价不低,但实际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学生通过该途径接触传统文化,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互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对亲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四、本次调查研究的总结
这次我们的课题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在这次课题活动中,我们小组9人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在本校发20份调查问卷,并回收问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让我们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在查找自交与互谈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名族特质和
风貌的名族文化,是名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名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这次调查的成果是我们小组一起努力的成果,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对待的态度也有些许差别,但是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态度,就是对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应用。中国是个文明大国,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历史悠久灿烂夺目,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课题研究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内无法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小组几人客服人少的困难,最终成功完成了这次课题调查,这不仅是知识面上的提升,也更加是综合素质上的锻炼,虽然繁杂的调查过程让我们觉得很辛苦,但是当成果出现的时候让我们都感到很开心,回望调查过程,我们既有做的好的方面也有走了不少弯路。但是一路下来的总结与反思是我们能够如期完成这次课题。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更加去体会这种课外调查带给我们的收获,这能使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也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提升。
第四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来自市场营销3班的同学,我们想就此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及态度
进行调查,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所缺乏的传统文化知识,它并不是时代变迁而可以忽视掉的。您觉得呢?如果您想我们知道您的看法,就请您用宝贵的几分钟完成这份问卷。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所在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
3.您所读的专业是否开设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
A.有B.无
4.您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多选题)
A.除夕B.春节C.元宵D.打春(立春)E..寒食节F.清明节G.端午节H.七夕节I.重阳节J.中元节K.中秋节L.冬至M.腊八节N.其他
5.您度过或庆祝过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多选题)
A.除夕B.春节C.元宵D.打春(立春)E..寒食节F.清明节G.端午节H.七夕节I.重阳节J.中元节K.中秋节L.冬至M.腊八节N.其他
6.您是如何过我国传统节日的A.在家休息、放松B.学习C.和家人好好地吃一顿
D.和朋友相约出去庆祝E.其他(不过)
7.您是如何过西方节日的A.在家休息、放松B.学习C.和家人好好地吃一顿
D.和朋友相约出去庆祝E.其他(不过)
8.您对当今各族的民风民俗的态度是
A.都很有特色,继续发扬
B.有些较落后封建,要剔除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9.您认为我国传统建筑不包括
A.宫殿B.坛庙C.寺观D.佛塔E.民居F.桥梁G.园林建筑H.不清楚
10.故宫中,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用来
A.供官员居住B.供嫔妃居住C.供皇亲国戚居住D.供奴婢居住
11.您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应该
A.当做历史遗物被保留B.让它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C.拆除
12.您认为传统文学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
A.很重要B.有一些作用C.可有可无D.有消极作用E.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感谢您的真诚。
市场营销三班第五小组
二0一一年五月十四日
第五篇: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
尊敬的同学: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我们特展开这次调查活动,望同学们认真做答。
注:本问卷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单项选择题
1.您的性别:()(请选择);请填写您的年级您的专业:①男②女
2、您一般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
①网络、电视、传媒② 课外书本③课堂老师传授④旅游、参观、展览等
3、您认为在当今多种文化交织成的社会中,名族文化是否还存在着()
①依然存在② 似乎还在③似乎再慢慢消失④ 看不到身影
4、名族传统文化是积累多年的文化,那么你怎样看待名族传统文化呢()①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意义②不是所有都值得学习③大多都不值得学习④不知道
5、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
①很乐观②不太乐观③不乐观④可能会消失
6、对于古代经史子集,你()
①爱不释手② 偶尔翻阅③敬而远之④ 深恶痛觉
7、如果有一项旨在保护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您会参加吗?()
①不论什么时候举办只要有空都会参加② 如果是周末休息时间可能参加③ 不会参加但是支持这样的活动④不参加也不支持
8、您是否有兴趣去深入了解本地的民族文化技艺?()
①有兴趣②没有兴趣③视情况而定④.说不清
9、您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①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复兴传统文化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性地学习发扬传统文化③.加以变通,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④.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10、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①中国的②外国的③差不多
11、你觉得中国哪些文化传承得好?多选题()
①中国传统节日,方言② 中国古典文学③ 中国传统手工艺④中国传统美食
⑥ 中国历史古迹和旅游⑦中国书法字画○8中医⑤古代学派思想,春秋诸子百家○
9其他○
12、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加强继承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多选题()①学校应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②多开展呼吁大家去继承和保护的活动,从意识上去加强③ 国家应出更多这方面保护的政策④不要太绝对专业,应在每个专插入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⑤从自身出发,多与传统文化接触,并多宣传我们的精华部分
13、您认为在如今有些现实与物质的社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用吗,您怎么想这个问题?
调查到此结束,再次向您表示感谢!祝您快乐!